㈠ 《我這一輩子》是誰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
《我這一輩子》是由張國立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
《我這一輩子》是由張國立自導自演,李誠儒、何冰、鄧婕等人主演的年代劇,曾獲得第二十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銀獎。如今十九年的時間過去了,主演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張國立飾演福海,福海是一個安分守己甚至有些怯懦的人。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他都不是選擇勇敢直面,而是畏畏縮縮,逃避問題。
現在的張國立的微博呈現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去參加長安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參加央視綜藝《國家寶藏》,亦或者是參加中國詩歌節。他讓自己原本忙碌的腳步慢下來,用心享受生活的寧靜。
創作背景
1950年由中國文華影業公司攝制、石揮導演、楊柳青編劇的《我這一輩子》,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老舍作為一位優秀的作家,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個性。
石揮作為一個偉大的導演、出色的演員,在創作上極大程度地忠實甚至可以說發展了原作,石揮的一生和老舍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共同的生活經歷,相似的藝術氣質。
使得石揮改編起老舍的作品來有一種別人無法企及的自信與從容,加上石揮爐火純青的出色表現,共同造就了這部中國電影史的現實主義作品。
㈡ 郭德綱《我這一輩子》台詞
《我這一輩子》
表演者:郭德綱、於謙
台詞
郭:感謝於老師,帶病來參加演出.這段時間您身體好不好
於:不舒服
郭:尤其這次這個病很重,都破了相了
於:怎麼破相了?
郭:痔瘡
於:痔瘡破相啊?
郭:不完整了
於:沒聽說過
郭:乍看看不出來
於:仔細看也沒有
郭:好啊,希望你沒病沒災,希望你一帆風順,希望你萬事如意,希望你別跟我似的
於:您怎麼了
郭:我太不容易了
於:您啊?
郭:到了這兒沒有外人,跟大傢伙說說我心裡的苦啊
於:您有什麼苦可以講一講
郭:這說來話長了(上桌子)
於:您先等會兒,您先下去在說怎麼樣
郭:在家上炕上慣了
於:這位站著不會說話
郭:打小兒就不順,這輩子活的冤了,太不容易了
於:怎麼這么難呢
郭:說出來人都不信
於:您說一說
郭:知道嘛?咳嗽這環兒都掉了,打噴嚏得針眼了,
於:這都不挨著啊
郭:橫壟地里拉車一步一個坎,吃糖餅燙後腦勺
於:您這怎麼燙得啊
郭:糖餅拿來了,吃吧,這一撕,糖下來了,一舔,嘩啦---
於:嗨,您到不糟踐東西,您舔它干什麼啊
郭:其實我從小立志報效祖國,作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於:有這個理想好啊
郭:我打小兒要作一個運動員,為國爭光
於:這行啊
郭:有朝一日我也站在獎台上,國歌響起我跟著一塊兒嘩嘩流眼淚
於:多光榮啊
郭:我的願望啊,我自己訓練,我要成為一個游泳健將,我天天練,自學成才
於:哦,自己練
郭:沒有不會的,各種姿勢全都會,練的正好呢,受到了園林部門的阻撓
於:游泳和園林部門挨著嗎?
郭:我跟門口草地上練
於:干撓啊
郭:他們攔著我,我說活該,死去(發怯音)
於:人家還死去
郭:不讓練拉到,扔鉛球成不成啊,怎麼不是為國立功啊.鏜----挺遠.人家教練說了,人出去不算啊.
於:球留那了
郭:很神奇這個東西啊
於:什麼神奇啊
郭:它沒動我出去了,我說活該,死去.干別的去,滑軲轆鞋,我得意這個
於:那叫滾軸
郭:穿軲轆鞋,唰唰一滑,多好玩啊
於:也行啊
郭:有朝一日,世界大賽,我軲轆鞋第一.在屋裡不成
於:小
郭:旱冰場也不成,小,去外環線,穿好了鞋,找一大卡車,逮著後幫,它開我跟著走.
於:這不是您滑啊
郭:它刺激啊,很快啊.我就是忘了問了,這車是奔內蒙去的
於:好嘛
郭:好傢伙,一出外環線它撩起來了,軲轆鞋冒火光,老百姓都跑出來喊:看哪吒
於:拿您這軲轆鞋當風火輪了
郭:很遺憾哪,我沒有堅持到內蒙,承德我就掉隊了
於:想明白了
郭:鞋都磨沒了,我怕疼啊,我就沒跟著
於:是啊,再磨就磨腳了
郭:我的願望都沒有實現,上學也不順
於:上學怎麼了
郭:您就算吧,小學10年,中學12年,這些年哎----
於:等會,小學10年中學12年,您這書怎麼念的啊
郭:他們捨不得讓我畢業
於:那是捨不得嗎?
郭:我被評為全學校最熟悉的面孔,新老師來都跟我打聽學校內幕
於:您熟啊,您告訴他們
郭:我也不愛上課,他們說的我也聽不懂
於:哦,都不懂
郭:他也不愛看我,我也不愛看他,活該,你講你的,我宿舍睡覺去
於:就睡覺啊
郭:我玩我的啊,我自個兒吹口琴,我看書
於:這也是愛好
郭:我兩大愛好么.吹口琴,找老師教,這我愛學
於:口琴啊
郭:怎麼吹,說你先練囫合音,啊哈啊哈,這樣練,練三月,對口琴不感興趣,對骨頭很感興趣
於:您這個變習性了
郭:同學們丟個鑰匙都叫我聞聞
於:准能找到
郭:沒事看書,武俠小說
於:就看這閑書
郭:就喜歡這個,刀光劍影,大聲朗誦
於:還朗誦
郭:宿舍里沒人啊,我一人啊。他的血是冷的,他的心是冷的,
於:都這么說
郭:他的劍是冷的,他的人是冷的,這小子凍上了.有什麼用啊這個
於:什麼書啊
郭:寫這玩意干嗎用啊
於:甭看了
郭:天天待著也沒事,就這會功夫人家給我介紹個女朋友
於:哦,搞對象
郭:漂亮啊,長的跟車禍現場似的,眼睛這樣.(斜眼)
再一個風和日麗草長鶯飛的下午,我和我的女朋友偏見小姐坐在剛果不拉柴維爾31種口味冰激凌店,
於:怎麼找著的
郭:要的雪球.我看著她一勺一勺的吃光我眼前這份
於:她看不見自己眼前的
郭:我恨的慌,我很惡毒的瞪著她,她不往心裡去
於:興許沒看見您
郭:我想起了遠在南方的父母,自打上學這么多年沒回過家,家鄉的父母身體可曾康健,什麼時候我還能行孝膝前.天早上接到父親寫來的一封信.親愛的孩子,你已經離家很長時間沒有回來了,
在鄰居的提醒下我們才想起有你這么個孩子.我們很想念你,咱們家搬家了,我不告訴你搬哪兒,你猜.
於:這有猜的嗎
郭:我走的時候特意把咱們家門牌號卸了下來
於:這回是徹底找不著家了
郭:天氣很冷了,給你寄了一件大衣,郵局的說太重,我把扣子絞下來,擱你大衣口袋裡了.
於:這老頭缺心眼吧
郭:我還想給你寄點錢,可是信封已經封上了
於:那就甭費著勁了
郭:我上哪找他們去啊,我很想念他們.偏見出了個主意,要帶我一起南下
於:南下?
郭:到家裡去找他們.來到了北京火車站,沒有票了.
多虧我女朋友,找到警察詢問:你知道票販子在哪嗎?
於:票販子啊?
郭:把警察樂的啊:我也找啊
於:對,可不是嗎,就這么兩位找他的
郭:後來不知道她從哪弄來兩張票
於:還真買著了
郭:我們就登上了西去的列車
於:奔西去了
郭:火車走了3天3夜,終於在一個我不認識的地方下車了,她帶我走進森林的深處,
於:進森林了
郭:我實在太累了,我躺那睡著了.不知多長時間,
她推我:哎.我說:干嗎啊?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於:兩個消息
郭:你聽哪個.壞消息是什麼啊?
於:先聽壞的
郭:咱們迷路了,這個地方我不認識,而且,我估計咱們以後得靠吃牛糞過日子了
於:牛糞啊
郭:好消息哪?
於:再聽聽好得
郭:牛糞有得是
於:嗨,哪管什麼啊
郭:(拳打腳踢)
於:得了得了,省點體力吧
郭:打完她我自己往回走,經過了半年多我終於又回到了我的宿舍
於:好,半年呢
郭:哎,人活著有什麼意思,干嗎去啊
於:想不開了
郭:死吧,自殺吧,是一個辦法啊
於:摸電門,好方法啊,這倒是快
郭:為了保險起見,拿電筆試試
於:都懂還
郭:再見了,我死了.騰--停電了
於:好嘛,干什麼什麼不成
郭:太不象話了,讓不讓死了這還.跳樓
於:墜樓
郭:呵,跳樓死,多可樂這個
於:有什麼可樂的
郭:我研究過.20層和2層跳樓效果不一樣.
於:有什麼區別啊
郭:你看看,2層跳下去是啪-啊-.20層是啊---------啪.
於:就這區別啊,實不怎麼樣
郭:高科技啊.我是30層啊,砰-----
於:怎麼這聲啊
郭:安著鐵柵欄呢
於:沒跳出去
郭:給我彈回來了.吃耗子葯吧
於:服毒
郭:翻箱倒櫃找,找一大包耗子葯
於:吃吧
郭:吃了等死.等了半天,怎麼這么餓呀.起來一看這兜子,酵母片
於:看清楚了啊
郭:好幾天沒吃飯了,有什麼可消化的啊.不死了
於:哦,又不死了
郭:大好的人生還沒來得及享受,好好活.我得干點什麼啊,我印假鈔吧,我做生意吧.
於:這是生意嗎
郭:我有一個過命的朋友告訴我,別印大票,大票犯法
於:小票也犯法
郭:你印一塊錢一張的.我說我不懂這個啊,哪兒買紙,買油墨,怎麼印.
他說你甭管了,你把錢給我,我幫你印,印出來跟真的一樣,一張合40來塊錢
於:一塊錢一張的
郭:後來想他會不會是騙我
於:許是騙您
郭:這算算不夠本啊
於:可不是嗎
郭:你要說5塊錢換一張一塊的,這有情可原,是不是
於:好嘛,不愧是你爸爸的兒子
郭:這不是辦法,干點別的吧,我搶銀行去吧
於:這倒快
郭:銀行都是錢哪,我吧開始寫工作日誌,我想辦法,注意事項我都想好了,
我一定要搶劫成功啊,有幾點注意事項
於:這還有注意事項
郭:不能掉以輕心啊,我們有這方面的經驗
於:還有經驗
郭:我們有個搶劫銀行的前輩,就是因為目標不準確,身強力壯,拿著菜刀就奔武警宿舍了.
於:沒打聽清楚啊
郭:他失敗了
於:廢話,可不失敗了嗎
郭:我們還有一個前輩,很成功,搶劫了183萬現金
於:這可不少
郭:開車就奔勸業場去了
於:奔那干嗎
郭:正是下午5:30,警察來了他還堵那呢
於:跑不了么這是
郭:我們還有一位前輩,弄麻袋套腦袋,想的多周到.
於:對
郭:麻袋忘了掏眼兒了
於:他也看不見了呢
郭:過馬路咔嚓就壓死了
於:太慘了
郭:那慘哪,我們還有一位前輩
於:你哪兒那麼些前輩啊
郭:反正有一前輩,拿著槍一切想的都挺好,一進去,打劫,把錢拿出來.
後邊40多人把槍全拿出來了,警察,發工資.
於:好嘛,全聚在一塊他才去的是吧
郭:我一定要成功啊,我好好的搶啊,
於:學吧
郭:我一定要搶,我鍛煉身體,跑步,早晨四點我就出去了
於:鍵體
郭:萬一沒搶好人追你你跑的過他啊
於:對
郭:早晨四點起床下樓,跑.我一跑,我們小區有遛狗的,小狗特別可愛,叫藏獒啊
於:那是小狗嗎,那大狗
郭:腦到那麼大個
於:您比劃的倒對
郭:呦,那活潑可愛呦,我跑它也跑追我,嚇壞我了,這快,一直奔北就下去了
於:奔北邊了
郭:甩了,我心裡很踏實,我成功了
於:甩掉了么
郭:藏獒我都甩了,晚上吃完晚飯從張家口坐車回來的時候,我就想-
於:您先等會,您都跑倒張家口去了
郭:你琢磨啊,那腿能慢的了嗎
於:我說這狗怎麼甩下了呢
郭:我認為我需要一個幫手
於:有助手
郭:我需要有人來幫助我,我有一個朋友,家裡祖傳三輩偷東西的
於:賊窩
郭:他在南邊,我寫封信,幫助我,搶銀行吧.把他樂壞了,坐車就奔北邊來了.
在火車上,很勤奮,餐巾紙,寫搶劫計劃
於:火車上寫搶劫計劃啊
郭:坐那寫,旁邊坐一老紅軍,火車直接開到派出所去了
於:呵,現鋪的鐵軌
郭:我決定了,我一個人干.樓下就是銀行,我先踩道去.中午就去,怕什麼啊.來到跟前,砰一下子,哎呦這是
於:怎麼回事
郭:玻璃太亮了
於:您倒瞧清楚了那門啊
郭:鼻子都歪了,旁邊看病去吧.旁邊這倒霉醫院,原來澡堂子改的,除了修腳什麼都不會.
於:還沒法看
郭:養了好些日子,我認為搶銀行是個錯誤,應該搶運鈔車
於:哦,那汽車
郭:那裡都是錢啊
於:對對
郭:我現練習
於:這怎麼練習啊
郭:我先拿自行車別大公共
於:玩命啊您這是
郭:練嘛,天天起早貪黑地練.那天正跟街上練著呢,運鈔車來了,打對過來了一幫匪徒.拿著槍嘟嘟嘟嘟兩邊打起來了.
死了好些人,車也翻了,大鐵箱子掉我身邊,摔開我一看都是錢
於:錢
郭:好幾十萬哪,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我郭德綱發財了,錢都是我的了,提著箱子我算倒了霉了,
於:這倒什麼霉啊
郭:怨我
於:怎麼
郭:我提著箱子去銀行存錢去了
於:缺心眼么
(2)我這一輩子電影演員表演擴展閱讀:
相聲《我這一輩子》表演者郭德綱,男,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聲演員,電影、電視劇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1995年,創辦北京德雲社。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2006年於解放軍歌劇院舉辦德雲社相聲專場,同年於天津人民體育館舉行德雲社省親相聲專場,創下連續25次返場紀錄。
㈢ 我這一輩子演員表
《我這一輩子》演員表 :
張國立
飾 福海
李誠儒
飾 劉方子
何冰
飾 趙二
鄧婕
飾 瑞子
劉孜
飾 鄭大妹
李文玲
飾 菊嬸
張大禮
飾 大梁
岳秀清
飾 趙二妻
張默
飾 順子
李耕
飾 吳大成
隋永清
飾 二梅子
楊俊勇
飾 吳仟南
㈣ 《我這一輩子》是誰的作品
《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於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是老舍第一個創作黃金時期的壓軸作品,格外具有挺拔於時代的進步氣息。《我這一輩子》描寫了一個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也是一個人生的大悲劇。它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我還笑,笑我這一輩子的聰明本事,笑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聲,這世界就換個樣兒吧!」 《我這一輩子》的創作,正值老舍文學道路上「第一高峰」,他的藝術風格也就顯得十分突出。他特別善於用平凡場景中的小鏡頭來反映社會生活里的大沖撞,他的筆觸不是直接介入而是自然延伸到民族的命運中,讓讀者從他詼諧與幽默的文筆中品味生活的沉重。
《我這一輩子》曾於1950年由中國文華影業公司拍攝,並由號稱「話劇皇帝」的演員石揮導演並主演,是公認的中國經典電影作品之一。
㈤ 我這一輩子電影演員表
石揮 飾 我
魏鶴齡 飾 趙老警
王敏 飾 我妻
田太宣 飾 趙警妻
崔超明 飾 孫元
梁明 飾 孫妻
馮繼雄 飾 小鎖
朱月影 飾 麥店內掌櫃
石靈 飾 辮子兵
田振東 飾 韓巡官
㈥ 大宅門里扮演李天意
《大宅門》里李天意的扮演者有三位,童年李天意的扮演者是尤浩然,少年李天意的扮演者是王冰,成年李天意的扮演者是馬光澤。
角色介紹:
李天意,李香秀養子,最終與李香秀決裂。
演員資料:
1、尤浩然,1996年10月17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
2002年,尤浩然出演首部電視劇《大宅門》,飾演小天意。2004年,尤浩然出演家庭情景劇《家有兒女》,飾演夏雨。2006年。出演電視劇《真情給你》,飾演海海。2008年,主演電視劇《趕走你的憂郁》,飾演葛崢一角。
㈦ 求老舍《我這一輩子》詳細介紹
《我這一輩子》
原著:老舍
導演:張國立
製片人:鄧婕
編劇:馬軍驤
出品人:鄧建國 張海潮 陳旭光
主演:張國立(飾福 海)
鄧 婕(飾瑞姑娘)
劉 孜(飾大 妹)
何 冰(飾趙 二)
李誠儒(飾劉方子)
劇情概況:
《我這一輩子》講述了一個凄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福海(張國立飾)與劉方子(李成儒飾)、趙二(何冰)自幼一起學徒,三人結拜為生死弟兄,但隨著年齡和成長環境的變化,三人也不斷地演繹出一段段悲歡離合,並相繼死去。在劇中,分別飾演福海兩位妻子大妹和瑞姑娘的是劉孜和鄧婕。
相關報道:
老舍名著張國立鄧婕等主演《我這一輩子》四大看點
老舍的名著《我這一輩子》自開拍伊始,就被媒體爆炒,無論是投資方巨星公司還是各位參演者,都因為此戲而頻頻見諸報端。該劇今年初曾在天津、湖南、四川等地上映,掀起收視狂潮,被視為最值得一看的國產電視劇。
(1)看點一:老舍原著改編
《我這一輩子》本是老舍的名篇,他的作品《四世同堂》、《駱駝樣子》、《茶館》等早已改編成影視作品,為觀眾所耳熟能詳。《我這一輩子》有著深厚的文學基礎,一直以來都被影視圈人士所關注。1951年,表演藝術家石揮成功地自導自演了一部同名電影,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並得到廣泛好評。
電視劇《我這一輩子》由著名編劇馬軍驤改編而成,在內容上進行了大量擴充。電影《我這一輩子》中的男主人公只叫「我」,馬軍驤這次給他取名叫「福海」,設置了鄧婕扮的瑞姑娘和劉孜飾的前妻與他的情感關系,大大豐富了戲的內容和人物的性格。
(2) 看點二:張國立一家三口主演
張國立與鄧婕聯袂主演並不稀奇,但他把兒子也帶到劇中,這可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張國立將生活中的一家人角色搬入戲中,自己扮演父親福海,鄧婕扮演妻子瑞姑娘,兒子則還是演兒子順子。他們夫妻倆的表演功力自然不必多言,尤其是張國立,這個福海可以說是他表演藝術的一次突破,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形象;他兒子雖然初次「觸電」,卻也將一個愛國熱血青年演得讓人過目不忘。
看點三:徐沛東的音樂深沉大氣
被公認為音樂界大腕的徐沛東,作品風格一向深沉大氣,《亞洲雄風》、《愛我中華》、《命運不是轆轤》以及《三國演義》的主題曲等都是他的力作。《我這一輩子》拍攝完成後,為求更加完美,張國立力邀徐沛東擔綱配樂作曲,片頭片尾主題曲《我這一輩子》和《風風雨雨》無論從旋律到語句,既通俗又大氣,朗朗上口,有歷史的凝重感和滄桑感,與電視劇相得益彰。
看點四:主角配角表演出色
《我這一輩子》中的主角除張國立、鄧婕外,其他演員都相當出色。李誠儒扮演的劉方子,是個善於溜須拍馬、欺上瞞下、投機鑽營的人物,任憑你改朝換代,他都吃得開。這個角色雖然難演,但對李成儒而言,還是小菜一碟,他曾在《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一聲嘆息》等影視片扮演過各種類型的角色,是實力派演員。演趙二的何冰也是個演壞人的高手,他將趙二這個流里流氣的舊警察演得入木三分,讓人恨之人骨。
在《我這一輩子》中,就算是跑龍套的演員都不是泛泛之輩,他們都是《康熙微服私訪記》、《京城大狀師》等戲的主演,雖是小小跑龍套也傾力出演,整個片子的質量自然沒得說。
㈧ 我這一輩子 小時候的瑞格格
蔣方婷
性別: 女
年齡: 19
星座: 巨蟹座
身高: 169 cm
體重: 49 kg
民族: 漢族
語言: 漢語
籍貫: 北京市
學歷: 本科
專業: 表演
國籍: 中國
入學年份: 2007
就讀過的學校:北大附中
現就讀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愛好特長: 舞蹈 主持 長笛 羽毛球 打朝鮮鼓 劍舞 烹飪
自我評價:開心快樂就好!
演藝經歷:
2001年參加拍攝了電視劇《我這一輩子》,飾演小瑞姑娘
2004年參演電視劇《我的美麗生活》,飾演女主角小時候
2005年參演電視劇《百年老店》,合作演員李成儒
2007年人民大會堂主持新春外交聯誼會
2007年拍攝首部國產自然災難片電影《滑坡》,合作導演於向遠
2008年LG電子產品售後服務廣告模特。
現任2007年匯源果鮮美形象代言人
所獲獎項:
2000年表演的舞蹈《春到沂蒙》獲北京海淀區中小學生藝術競賽舞蹈比賽六年級組一等獎
2003年參加《歡樂總動員》欄目舉辦的《新星才藝秀》選拔賽,獲得了全國總冠軍
2004年表演的朝鮮舞《秋》獲北京海淀區中小學藝術競賽舞蹈比賽初三年級組一等獎
之後隨北大附中舞蹈團多次出訪韓國、俄羅斯、香港等地參加比賽和演出
2005年參加中央電視台《非常六加一之花季少女》的節目錄制
2006年參加《匯源果鮮美萬人迷選拔大賽》
獲得了匯源果鮮美代言人暨旅遊衛視第一屆女主持人選拔賽全國總決賽第一名
2006年參加北京電視台「紅樓夢中人」大型選秀活動並成功晉級北京賽區前六強
是她嗎?
㈨ 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早期著名電影演員石揮的演藝生涯和他的代表作嗎
人物簡介
中國電影、話劇演員、電影導演。原名石毓濤(1915--1957),天津市人 石揮
。1937年到上海後,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上海職業劇團、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話劇演出團體,演出過《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劇目。他還寫過話劇劇本《雲南起義》,導演過《福爾摩斯》等話劇,被人們譽為"話劇皇帝"。1941年進入電影界,他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攝的《亂世風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揮在文華影片公司工作。在此期間,他主演了12部影片,導演了3部影片,其中《我這一輩子》是他根據老舍的原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作品,此片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1953年以後石揮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含冤逝世。 石揮(石毓濤),"津門八大家"之一石家第二門正廉堂後代,生於楊柳青,出生後不久隨父母遷居北京。以後在北京師大附小畢業又斷續上了兩年初中,後因其父失業生活困難,15歲時就獨立謀生了,先後賣過報,在牙科診所做過學徒,當過北寧路列車服務員,真光電影院小賣部會計等。1940年赴上海,後經幼時同學董世雄(影星藍馬)介紹,參加了「明日劇團」,曾來天津演出。幾經磨練,演技逐漸提高,由配角到主角。在四十年代初,參演了30多個劇目,無論正面、反面、青年、老年、喜劇、悲劇,各種角色他都能駕馭自如,特別是他飾演的《正氣歌》中的文天祥,《大馬戲團》中的慕蓉天錫,《秋海棠》中的秋海棠,更是令人叫絕。因此,1942年石揮被報刊與觀眾輿論評為「話劇皇帝」。
個性
他傲得厲害。舊時的上海灘,一次組劇團,老闆宣告:在座幾位都是A級演員,拿最高月薪600塊!石揮旁若無人地冒出一句:我要601!」一時眾人皆驚,事後,石揮就多了個「601」的外號。 就連當時公認的一號男角趙丹,他也不怎麼放在眼裡。曾有人拿他和趙丹作比較,他不屑地說:「比什麼比?我有我的好處,趙丹有趙丹的好處。」 成名前,石揮生活多艱辛,他當過車童,鏟過煤,當過牙醫學徒,養過蜂,在電影院 石揮的藝術世界
門口賣過票……就連演戲,也是因為「能管一餐飯」。 受盡冷遇的石揮,早早就看透了世態炎涼,他甚至跟同屋的黃宗江說:「人人都是王八蛋!」黃宗江愕然問道:「也總有好人吧?」石揮慢騰騰地說:「那也要先把他看成王八蛋……」 這個出身於草根的巨星,實在沒什麼「巨星相」,小眼睛,模樣平平。可他的戲演什麼像什麼。有人正正經經來問他:「您師從哪派」?他答曰:「天橋加京劇」。 的確,小流氓、窮警察、老園丁……這些「小而壞」的市井人物,被石揮演繹得光芒四射。就連曹禺都心悅誠服地說,《雷雨》中的奴才魯貴,「石揮演的,比我寫的都好。」 石揮曾在《假鳳虛凰》里扮演過一個假冒富商的理發師,他自創了一系列「拿剃刀在領帶上刮刀片」的形象表演,竟引起理發業工會投訴。800多名理發師圍成人牆,阻止觀眾進影院看電影。海報上,石揮的名字被油漆塗成了大烏龜,長達一年多,他只能「縮著頭」,在家裡理發。 「大老粗」演起一代紅伶秋海棠,卻也別有一番風味。當石揮那張貼著口香糖當疤痕的臉,凄然地面對觀眾落幕時,連台下的梅蘭芳都高聲叫好。 舊時的上海灘,這個處於事業巔峰中的「話劇皇帝」,甚至用他人看來十分狂妄的言語宣稱:「我上場前要觀眾盼著我,在場上要觀眾看著我,下場後要觀眾想著我。」 石揮卻有他狂的道理。一拿到劇本,他像著了魔一樣,把劇本的空白處寫得密密麻麻,因為,「劇本上印的一行行字,固然很重要,但行與行之間的空白,才是我們演員創作最重要的地方。」 就連他的亮相,也那麼與眾不同。上場前,先一陣咳嗽,引起觀眾的注意。接下來,觀眾看到一把雨傘的傘尖,隨著雨傘的收起,觀眾看到一個人的後背,他在甩傘上的雨水。然後才轉過身來,露出真容。 他享受著這種得心應手地操控舞台和觀眾的感覺,即便是在一場悲劇中,下面的觀眾哭得唏哩嘩啦,可他在台上拿手捂著臉,從手指縫里偷偷看,心裡暗暗地笑。
影壇經歷
1941年石揮涉足影壇,共參與《世界兒女》、《假鳳虛凰》、《夜店》、《艷陽天》、《母親》、《哀樂中年》、《腐蝕》、《姐姐妹妹站起來》、《關連長》等22部影片的創作,主演了12部影片。在敵偽監視下,他竟大膽地把蘇聯文藝「夜店」改編為電影拍攝,為人稱頌。1950年他自導、自演的影片《我這一輩子》,表演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我這一輩子》成為他的代表作,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優秀經典影片,曾獲文化部1949-1955私營廠優秀影片二等獎。1954年石揮導演的影片《雞毛信》,榮獲1955年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這是最早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兒童故事片。1955年導演的戲曲藝術片《天仙配》,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並引起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黃梅戲熱潮。
傷心落幕
1957年,他被打成了右派。11月中旬,石揮的批鬥會在上影廠的一間大會議室舉行,100多人擠得滿滿當當。會上,同事「揭發」他驕傲自大,有點成就,就跟黨討價還價;演戲迎合觀眾的低級趣味……一夜間,石揮從人傑變成了鬼蜮。 兩天後,這個狂傲一生的「話劇皇帝」,穿上了一件漂亮的棕色呢子大衣,戴著他那塊全上海只有6塊的名表。他吻別新婚三年的妻子,去銀行給母親匯了最後一次款,然後告訴路上的熟人,「以後我不能再演戲了」。 他踏上了最後一部電影《霧海夜航》的道具船,跳進大海,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了一個在他看來最為合適的去處。 17個月後,人們在海邊找到了石揮的屍骨。在話劇《日出》中,石揮曾寫道:「太陽已經升起來了,黑暗留在後面,但是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在這一刻,他真正地睡去了。 幾十年後,人們又從黑白膠片和發黃的文字中發現了他。1995年,石揮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研究石揮,已經成了電影學院的必修課。一家收藏舊物的舊書店中,常年高價懸賞石揮的舊劇照。 可如今,全國只徵集到一張石揮話劇《雷雨》的劇照。照片上,他的臉白花花的,模糊得看不清楚。
才華橫溢
石揮才華橫溢,戲路寬廣,善於刻畫人物性格,既注重內心體驗,又精於外在表現,是我國演技派表演藝術家的代表人物,成為中國獨具風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藝術家。1957年11月,「反右」運動中,石揮含冤而死。 1979年2月,上海電影局召開大會為石揮平反。1982年3月,在義大利舉辦的中國電影回顧展上,法國電影史學家米特里還說:「我發現了中國電影,也發現了石揮。」 1995年由廣電部,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世界電影100周年暨中國電影90周年紀念活動中,中國電影世紀獎評委會授予石揮「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參與影片
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揮這樣「離經叛道」的鬼才卻屈指可數。曾是叱吒舞台的「話劇皇帝」,他自導、自演的根據老舍小說改編的影片《我這一輩子》,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被稱做「平民史詩」。 《太太萬歲》
參與影片: 情長誼深 (1957) 宋景詩 (1955) 天仙配 (1955) 雞毛信 (1954) 美國之窗 (1952) 關連長 (1951) 姊姊妹妹站起來(1951) 腐蝕 (1950) 太平春 (1950) 我這一輩子 (1950) 哀樂中年 (1949) 雞毛信
母親(1949) 艷陽天(1948) (1948) 夜店 (1948) 假鳳虛凰 (1947) 太太萬歲 (1947) 亂世風光 (1941) 世界兒女 (1941) 天仙配
[1] 宋景詩
[2]代表作《我這一輩子》
「我」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警察,一輩子奉公守法,吃苦受累,但最終卻貧困潦倒,家破人亡。在「我」流落街頭時,不僅回想起五十年前的往事,那一幕幕往日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劇情簡介
清朝末年,二十多歲時的「我」突然失業,生計成為最大的問題。幸虧同院當巡警的趙大 爺介紹,「我」便也當上了一名巡警。這時的清王朝風雨飄搖,清兵到處殺人放火,姦淫掠奪。我雖是巡警,但除了憤恨之外,卻無能為力。幸好不久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取得勝利,大龍旗換成了五色旗,民國建立了,一切似乎又有了希望。 這時,「我」被派到一個姓秦的大宅門去當看門的門警,在那裡,「我」親眼看到了秦大人的驕奢淫逸和腐敗生活,心中便又多了幾分茫然。「五四」運動風起雲涌,秦大人跟著一群大人物垮了台,北京又有了新氣象。「我」也升任了巡警,生活有了著落,還認識了學生運動的領袖申遠。誰知沒幾年,秦大人又上了台,官做得更火,氣派也比以前更大了。「我」又被派到秦家看門,這下「我」的心裡可糊塗了。 「我」的妻子因病死去,留下了大妞和海福兩個孩子。警察分署長莫名其妙地將「我」降成了三等警察,「我」的心可傷透了。秦大人四處捉拿革命黨,「我」在緊要關頭放走了申遠。不久,五色旗換成了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人們都盼著從此能過上好日子。大妞和海福都長大成人了。大妞有了婆家,海福也跟「我」一樣,當上了巡警。他與申遠很是投機。不久,日本人佔領了東北,由於政府不抵抗,幾年後北京也淪陷了。同胞們忍受著敵人的殺戮和侮辱,海福的未婚妻也被抓去勞軍。身為警察的「我」對此卻束手無策。 海福受不了這口氣,跟著申遠出城參加八路軍打游擊。申遠把青年們送出城,自己卻不幸被敵人逮捕進了監獄。 好不容易熬到八年抗戰勝利,誰曾想到當漢奸的壞人利用金錢和裙帶關系反倒當了官,「我」卻因為海福參加了八路軍而被抓了起來,受盡了毒刑拷打。在獄中「我」見到了申遠,把一肚子苦水向申遠哭訴。申遠給我講述了革命的道理,「我」才明白了自己這些年來的糊塗。申遠犧牲後,我被放出了監獄,自然也丟了差事。我只能靠當小工、撿煤核度日,直到終於流浪街頭,淪為乞丐。 一天清晨,人民解放軍進了北平城,從夢中驚醒的「我」在隊伍中發現了海福,我們父子二人驚喜得說不出話來。「我」眼含著熱淚,跟著這支偉大的隊伍向前走去。 《我這一輩子》1950年由文華影業公司出品,是新中國建立之初民營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重要影片,根據中國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說改編。影片採用了當時並不多見的第一人稱的敘事方法,通過一個警察的個人經歷,展現出一幅舊中國飽含世態炎涼和人世辛酸的風情畫卷,其中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著廣闊的社會涵蓋面。在藝術上,影片並不以故事性見長,而是努力追求現實主義的真實感,在環境的渲染、氣氛的烘托、服裝道具的選擇,人物的情緒語言等都力求真實准確,具有時代感和歷史感。影片從導演到表演,都堪稱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
獲得獎項
《我這一輩子》由導演、演員石揮自編自導自演,影片充分展示出石揮的電影藝術才華和獨特的藝術追求。
㈩ 主演《我這一輩子》,導演《雞毛信》,妻子是童葆苓,這是哪位呢
被譽為「戲劇之王」的石輝誕辰106周年。在此,我們向石輝致敬!說到中國電影史上的傑出電影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數不勝數的,包括1961年選出的22位新中國電影明星。但是,如果他沒有在1957年去世,恐怕我們今天所談論的石輝就會被選中。
但中國電影並沒有忘記石輝。世界的,在1995年,國家統計局,中國電影協會聯合主辦,100周年電影和中國電影90年的紀念日,陪審團的石頭上,揮舞著金燕,mu元,紫紫,冥界,金山,藍色的馬,帕特里克·德bardine崔嵬,劉瓊,陳羌族ziyue趙,道林的太陽,匯四海wang rentang李作為「中國世紀」的電影演員。
在此期間,石輝也開始轉向導演方向,先後執導了《母親》、《火柴仙女》、《霧海夜航》等影片,並於1955年獲得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優秀獎。
石慧的妻子是著名京劇演員童寶玲。她是在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楊子榮的童香玲的妹妹。曾出演過《韓明公主》、《佘思華》、《穆桂英》等著名影片,以及《母親》、《姐妹仇人》等影片。他們於1953年結婚,在石輝去世後再婚。
石輝還有一個侄子,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余余志。於是,他在電影《青春之歌》中飾演於永澤,在電影《心之歌》中飾演於文忠,在電影《秋瑾》中飾演桂福等,在話劇《茶館》中飾演王立發,在話劇《龍須溝》中飾演程瘋子,在話劇《駱駝祥子》中飾演老馬。
1957年,施惠被錯誤地貼上了「右派」的標簽。11月20日下午,任性驕傲的石慧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最好的手錶,登上「民主3號」游輪,悄然離開了上海,從此杳無音信。1959年春,江蘇省南匯縣發現一具浮屍。經證實,死者就是石輝。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宣布施正榮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