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知道電影只有24格每秒嗎
電影的24幀早在將近一個世紀前有聲電影誕生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標准,沿用至今。你可能想要問,問什麼游戲卻需要更高的幀數?兩個原因:一,目前游戲還做不到電影中的高質量動態模糊,無法形成有效的視覺連貫性,所以需要高幀數;二,高速輸入輸出響應,特別是某些對於反射時間要求高的游戲。目前的游戲一般都是在30和60fps,業內做法很多,但是大多都是鎖在這兩個fps上。因為人眼最敏感的是不穩定的幀數。絕大部分游戲都是鎖在30fps上,也有些對於輸入輸出要求高的游戲,比方說格鬥游戲和對戰FPS游戲(Modern Warfare)鎖在60fps上。事實證明,低於30fps玩家就會感覺到明顯的不流暢。為什麼在游戲身上,這個不流暢的閾值是在30fps,而不是電影的24fps?因為缺乏高質量的動態模糊。如果你對電影和游戲分別進行截圖,你會發現運動的電影畫面很少能夠截出清晰的圖像,模糊的很厲害,而且這種模糊是基於物體的且有方向性的。正是這種模糊,能夠讓人腦形成連貫流暢的畫面。再看游戲截圖,你會發現你把鏡頭移動的再快,截圖也是完全清晰的。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游戲加入了動態模糊的特效。不過目前的效果都只能說是一種簡化演算法,離真正的動態模糊差得很遠,效果也就差強人意。所以游戲為了形成連貫的感覺,只能提高幀數。游戲的幀數,實際上就是游戲數據處理的周期頻率。一幀就是一個周期,在這里周期內游戲引擎要完成畫面的處理渲染,輸入的響應還有網路響應等等工作,然後把這些處理結果在下一幀顯示出來。當然很多工作未必要同步處理,可以非同步處理,但是畫面,輸入等一般是同步的,而頻率就是我們常說的fps。也就是說,你輸入一個操作,在30fps游戲裡面,至少要在33.3毫秒後才會有反饋(事實上反饋要延遲好幾幀,在整個輸入輸出鏈上有多處延遲),在60fps游戲里則是16.7毫秒,快一半。有人也許會問,人的反應有這么快么?答案是有,會問這個問題的肯定不是街霸,COD網路對戰或者GT賽車的資深玩家。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60fps游戲的畫面比較差一點,它的處理時間少了一半,當然效果上要縮水來彌補了。
『貳』 電影確定每秒24格的歷史是怎樣的
摘自網路知道:在最早的電影裡面,一幅靜止的圖像被稱做一"幀(Frame)",影片里的畫面是每一秒鍾有24幀,為什麼是24幀,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因為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正好符合每秒24幀的標准,所以用多也沒有意義還會浪費電影膠片,增加成本,所以就是24幀。這個24幀/秒就是電影膠片常用的格式,也就是說,拍一秒鍾的電影,那個膠片走24格,說白了想照相機拍24張底片 少了,人的視覺暫留是0.01秒,人感覺不道移動。因為是給人看的。多了也沒用。同理給狗看最起碼要每秒大概50幀。這也就是說 為什麼狗不如貓愛看電視。取決於播放設備,有場和幀率的概念便於處理 。顯示一幀畫面有2種,一逐行,二單幅,若逐行其實24幀則為48。
『叄』 電影一秒24格是什麼意思
底片在電影攝影機中轉動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數(fps)來計算,正常的攝影速度是一秒廿四格。標準的放映轉速是24 fps(每秒24格)。除此之外還有三種轉速:
在電頻是50 Hz的歐洲,為配合錄影帶訊號而成為25 fps;無聲16厘米影片是18fps;有的8厘米也是18 fps。除非必須使用25 fps,不然最好是將轉速定為24 fps,因為那是有聲片的標准轉速,適用於所有的周邊設備。唯有當攝影機的轉速是和放映機一致時,銀幕上的動作才是自然正常的。
(3)電影為什麼是24格擴展閱讀:
相關:
當攝影機轉速調快時,每一秒鍾便拍下了更多格數的畫面。假使放映機沒有跟著調快而是以原速放映,銀幕上便會出現慢動作(slow motion)。相反地,若是將攝影機轉慢,例如8 fps,放映機仍保持原速,銀幕上的動作就會比原先快了三倍,成為快動作(fast motion)。
攝影機改變轉速之後,曝光時間就必須跟著調整。利用前面所提到的運算公式便可以求得正確的數值。一般說來,當轉速增加一倍時,就損失1檔的曝光量。
一般攝影機的轉速極限是64 fps,而高轉速攝影機可以達到更快的轉速。
『肆』 電影每秒為48格為什麼改為24格
是從16改到24的,未聽說從48改到24。
16改到24的原因是,有聲電影剛剛引入時,膠片一邊的錄音磁軌記錄信息的速度比較快,16格的長度不足以滿足這種速度,所以擴展到24格。實際上跟「視覺暫留」無關,16格足夠滿足視覺暫留了。
另外,這位抄了很多的朋友說「50毫秒」和「1/24秒」,明顯這兩個數據是對不上的。
為什麼呢?
因為這兩個數據實際指的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
一般地在閃爍頻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覺察到光源的閃爍。如果電影是24閃/秒,人眼還是會覺察出「在閃」的,要至少50次才行。所以,實際上電影的24格並不代表放映機每秒閃24次,實際上放映機是每一格頻閃兩次,於是達到了48次,才能滿足人眼視覺要求。
所以24格是指向對於所見內容的「視覺暫留」,而50Hz是指向人眼識別亮光時,覺得處於「恆亮」的底限。兩個概念。
『伍』 電影中的格是啥意思
電影是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的,也是以每秒24格的速度來拍攝的。
就是說,電影的動作實際上是一張張照片,以24張/秒的速度連續展現來完成的。一格就是一張畫面。
如果在拍攝時,我們把速度加快,那麼放映的時候人物的動作就變慢了,這叫升格攝影。
如果拍攝的時候把速度調慢,那麼放映的時候人物的動作就加快了,這叫降格攝影。
『陸』 電影中的每秒24格是什麼意思
影片的播放原理就是利用了人類的視覺暫留,電影放映機每秒播放24幅張圖片,即放映速度為1/24秒,這樣當前一個靜止圖片還沒有在眼前完全消失,下一張近似的圖片就出現了,於是就產生了連貫的視覺效果。所以「運動」是電影和動畫的核心問題。
電影中的快動作是由於拍攝中攝影機低於每秒24格,慢動作則是高於每秒24格。
『柒』 為什麼說電影是每秒24次的謊言
因為電影是利用了人眼視覺暫留現象,把每秒24格的固定畫面連續「運動」,人的肉眼看起來就好像是活動的畫面,其實只是24格的固定畫面而已,所以說電影是每秒24次的謊言。
『捌』 電影中的24格和32格是指什麼哪位高手幫忙具體解釋一下啊
一般來說24是電影放映是一秒要用到的膠片數,即放映速度為1/24秒
24是數量,格是計算數量的名詞
32格類同。
『玖』 電影中的每秒24格是什麼意思
電影中的每秒24格是影速度。
影速度是指底片在電影攝影機中轉動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數(fps)來計算,正常的攝影速度是1秒24格。標準的放映轉速是24 fps。
(9)電影為什麼是24格擴展閱讀:
除此之外還有三種轉速:在電頻是50Hz的歐洲,為配合錄影帶訊號而成為25fps;無聲16厘米影片是18fps;有的8厘米也是18fps。
除非必須使用25fps,不然最好是將轉速定為24fps,因為那是有聲片的標准轉速,適用於所有的周邊設備。唯有當攝影機的轉速是和放映機一致時,銀幕上的動作才是自然正常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影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