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大神有老夫子(1976)王沙,矮冬瓜,李菁主演的免費百度雲資源
《老夫子》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0eYLfWcgSEQnTgaGHPwq3w
導演:桂治洪
編劇:司徒安/王澤
主演:王沙/矮冬瓜/李菁/劉陸華
類型: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1976-10-02
片長:86分鍾
又名:我系老夫子/Mr.Funny-Bone
該劇講述了在樹林曠地中,老夫子打出少林拳招式,揮拳踢腿之際,褲襠突然裂開,情狀至為狼狽。幸而大蕃薯早就為他備有另一條褲子,讓他換上,始未貽笑大方。時有一漂亮女郎在附近做柔軟體操,一飛仔對之蠢蠢欲動。老夫子立即上前負起「護花」之責,但反被飛仔打得天旋地轉。幸好該女郎功夫不凡,將飛仔擊退。
2. 老夫子還有劇場版沒
有的 劇場版很多的 還有連續的動漫額 下面把資料給你昂我系老夫子》(彩色影片)
首映日期:1976年10月2日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影業公司
導演:桂治洪 顧問:王澤(王家禧)
演員: 王沙(老夫子)、 矮冬瓜(大番薯)、 劉陸華(秦先生)、江洋(趙先生)、李菁(陳小姐)、壯莉(林小姐)、嘉玲(趙太太)、 徐愛心(表妹)、楊盼盼、徐少強、李婉華
《老夫子奇趣錄》(彩色影片)
首映日期:1978年11月18日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影業公司
導演:王風
演員:王沙(老夫子)、矮冬瓜(大番薯)、劉陸華(秦先生)、張瑛(趙老闆)、李壽祺(古老闆)、林輝煌(王蒙)、陸劍民(黑仔)、葉天行(飛仔)、西瓜刨(病人)馮敬文(搶匪頭)、黃曼儀(畫畫女孩)病人太太(呂紅)許瑩英(雲吞店老闆娘)芬妮(安妮)
《七彩卡通老夫子 》又名:老夫子之功夫小子 (彩色卡通)首映日期:1981年7月16日
導演: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
劇中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趙老闆、陳小姐、搗蛋三傢伙、大番薯的師傅、怪盜阿金、烏龍探長、阿金手下甲、阿金手下乙、監獄長、黑白雙煞、日本盲俠、小李飛刀、好小子林峰、虎霸王。
《老夫子之水虎傳》 (彩色卡通)
首映日期:1982年7月10日
導演:胡樹儒、謝金塗、王澤 編劇:王澤(改編自施耐庵名著《水滸傳》)
劇中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老趙、武松、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縣令、草包官差、貪財官差、孫二娘、孟州府知縣、施恩(金眼彪)、蔣門神、張都監、張團練
《山T 老夫子》 (彩色卡通)
首映日期:1983年8月4日
導演:本多敏行、蔡明欽 編劇:王澤、馮元熾
劇中人物:老夫子、外星人山T、大番薯、秦先生、趙老闆、陳小姐、東家快餐店老總、西家理發店老總、香港小姐、溜冰肥地小姐、地皮王、鬼見愁、阿奀
《老夫子2001》(彩色真人加3D動畫影片)
首映日期:2001年4月5日
導演:邱禮濤 監制:徐克
演員: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謝霆鋒(CID峰) , 張柏芝(張敏儀), 王家禧(客串自己)、陳惠敏(金爺)、黎耀祥、羅冠蘭(張母.譚例珠)、關寶慧(張母秘書)、張堅庭(校長)、許紹雄等
《老夫子之反斗偵探》(彩色卡通)
首映日期:2003年12月20日
導演:杜國威
聲音演出:曾志偉(大番薯)、杜汶澤(老夫子)、餘利發(秦先生)、利嘉兒(陳小姐)、楊天經 (VINCIENT)
劇中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陳小姐、梁小姐、老趙、VINCIENT(大眼)、YUKY、VINCIENT的妹妹、網路大魔王、黛安娜(大番薯的女網友)、梁小姐(秦先生的女朋友)老夫子寵物偵探社的動物隊員。
《無敵老夫子新傳之少林偵探社》
首映日期:2005年
演員: 羅家英(老夫子)湯寶如 其他的就是OVT了
3. 求參加《老夫子》電影製作的杜篤之簡介
網路名片
[杜篤之]
杜篤之
杜篤之(TU Duun Chih),生於1955年,祖籍安徽蕪湖,台灣台北人,電影錄音師、剪輯師、配樂師。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幾乎所有主將的電影錄過音,是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電影錄音師;親歷並見證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的起起落落,對台灣電影聲音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起步與後期錄音
目錄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展開
[杜篤之]
杜篤之
編輯本段經歷
1973年18歲的杜篤之參加中影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這是其職業生涯的開端。1981年,參加電影《1905年的冬天》的錄音工作,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開始騎車收集各種聲音。同年擔任了《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杜篤之關於錄音技術的觀念受到了楊德昌的影響,他在楊德昌的介紹下觀看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為塔氏電影精湛的後期錄音技術所折服。在1983年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海灘的一天》中,杜篤之的後期錄音技術達到很高的水準,表現出極高的擬真度,令楊德昌十分滿意,也得到了同期香港導演徐克的稱贊。在這個時期,杜篤之還為楊德昌的其他兩部作品《青梅竹馬》、《恐怖分子》錄音,並為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等電影錄音。
1955年出生於台北。1973年參加中影的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1978年進入中影擔任助理。1981年第一次為電影《1905年的冬天》錄音。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擔任《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其後多次與台灣新電影導演合作,許多重要的台灣新電影作品如《恐怖份子》(1986)、《悲情城市》(1989)、《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等片的錄音工作皆出自其手。杜篤之對台灣錄音工作之發展有顯著且重要的貢獻,
例如1988年他在《悲情城市》一片中首度採用同步錄音,立下良好的典範;2001更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兩片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最佳技術獎。
杜篤之從早期接觸錄音工作開始即對當時電影配音的模式感到懷疑,時常有些新的想法卻苦無實現的機會,直到後來與重視寫實的新電影導演合
[杜篤之]
杜篤之
作,才逐漸讓他得以發揮對聲音的想法。「沒有被察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這是杜篤之時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他認為做再多的東西,如果無法讓人相信,也是徒勞。
杜篤之以錄音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及豐富的經驗,至今已贏得了七座金馬獎最佳錄音獎,2001年並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2004年獲頒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錄音作品包含1983《風櫃來的人》、1983《油麻菜籽》、1992《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7《春光乍泄》、1997《藍月》、2000《花樣年華》、2000《一一》、2002《藍色大門》、2003《不散》、2004《月光下,我記得》、2004《天邊一朵雲》、2004《翻滾吧!男孩》、2004《2046》、2006《黑眼圈》、2006《詭絲》、2006《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練習曲》、2007《刺青》、2007《最遙遠的距離》等上百部作品。
編輯本段得獎紀錄
◎1984 《小逃犯》第二十九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1985 《超級市民》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88 《怨女》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特別獎。
◎1992 《少年?,安啦!》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3 《戲夢人生》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4 《戲夢人生》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錄音。
◎1995 《好男好女》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2001 《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第三十八屆金馬獎「最佳音效」。
◎2004 獲得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2005 《微笑的魚》獲得第二十八屆金穗獎最佳錄音獎。
◎2006 《松鼠自殺事件》獲得第四十三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郭禮杞、柯宜均共同獲得)。
◎2007 《最遙遠的距離》獲得第四十四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湯湘竹、郭禮杞共同獲得)。
編輯本段《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不過隨著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展,後期錄音還是逐漸顯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這種錄音技術先天的缺陷,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喜歡用群眾演員,這大大提高了對現場聲音還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員,那麼配音員格式化的聲音與語氣同群眾演員的口語化的言說方式會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導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實,杜篤之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1986年,在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杜篤之開始了現場錄音的嘗試,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台灣電影史上的同期錄音,就是從侯孝賢拍阿公李天祿的聲音時開始的。
在侯孝賢的另一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中,杜篤之將錄音室搬到現場,開創了台灣電影同期錄音的時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採用同期錄音方式進行的台灣電影,它的巨大成功與杜篤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後,侯孝賢一擲千金,購買價值100多萬台幣的全套錄音設備贈與杜篤之,鼓勵他繼續進行錄音工作。侯孝賢給杜篤之帶來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為了同一個事業而奮斗的精神,一種對功利心的鄙夷,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篤之深受感動,它們逐漸內化為其日後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准則。
編輯本段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逐漸衰落,電影市場萎靡不振,杜篤之的錄音功力卻是日益見長,他在1992年徐小明的《少年,安啦!》首度採用杜比立體聲系統,這部電影連同侯孝賢導演於1993年的傑作《戲夢人生》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一起,為杜篤之在四年之內贏得三個金馬獎最佳錄音獎項。 2001年,杜篤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憑借《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兩部影片獲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獎,獲得世界范圍的肯定。 2004年, 南特三大洲國際影展以「向杜篤之致敬」為口號,舉辦「杜篤之回顧展」,以表彰他對世界電影錄音技術的貢獻。同年,他還獲得台灣「國家」文藝獎的肯定,成為第一個獲得文藝獎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這一年,杜篤之還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聲色盒子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他的電影錄音生涯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言論
杜篤之說
電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你說,我是什麼角色?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但大部份時間是配角。而且台灣電影又不是專門真正玩聲音的一個設計,但是聲音你沒弄好,就會扣分;你弄得好,它會加分,不是加在聲音上,而是加在電影上,這是重點,你幫這個電影加分,而不是幫你自己加分,要努力的是這方面,不要強出頭,我是比較這樣看。
看電影時,我經常不看字幕,我的反應是去聽聲音、看動作、看嘴型。
我們運氣很好,遇到台灣新電影崛起,導演們都支持這些觀念及做法,因為他們也想要這個。
包括台灣新電影多是非職業演員,拍攝的氛圍與氣氛都是很自然的,要配音很不容易,同步錄音就此發展出來。
我們是走交情的,走朋友的相處,這種方式比較中國,我們是用這套中國人的方式和人工作,這是侯導告訴我的。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看得懂,或一定要發揮市場效果?
說杜篤之
侯孝賢:他是半夜聽到好聲音也會拿個錄音機去錄的音痴。
楊德昌:杜篤之是個典型的浪漫的例子:喜愛一件事物,於是變得理想主義,花費許多時間投入,專注克服困難,從失敗經驗當中汲取有用的經驗。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喜愛的專業上已達世界頂尖。
朱天文:因為小杜,我才知道有所謂「空聲」,我以為那是無聲,但小杜叫它空聲,空間的聲音。譬如《悲情城市》,拍完之後補錄音的部分如牢房難友們唱《幌馬車之歌》,要有空聲故不在錄音室錄,開撥到金瓜石礦區廢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個人,侯孝賢、唐諾、朱天心,跟唯一會日文的我母親,日文歌詞用注音符號標識發音而錄成。
小杜的聲音資料庫里什麼都有。地鐵的環境聲在東京、巴黎、上海、台北,完全不同。到任何地方,他跟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們已是本能反應的必先收錄當地的環境聲,他贊嘆這些聲音是買不到的珍稀物。
4. 《老夫子》裡面配音演員都有誰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除了幕後製作的「夢幻組合」之外,《老夫子》還將首度呈現華語動畫的全明星配音陣容。鄧超、張涵予、李晨、與蔡康永、蕭亞軒跨海聯手,華誼旗下車曉、霍思燕、鞏新亮(MiuMiu)三美助陣,沙溢、張峻寧、馮紹峰、黨昊、劉金山等華誼群星豪華獻聲,「13羅漢」分飾「老夫子」家庭隊,「海底王國」隊,「精靈」組,「美女野獸」組,共同演繹傳奇動漫《老夫子》。 鄧超——老夫子 劉金山——大番薯 馮紹峰——秦先生
5. 老夫子2001粵語 老夫子他們誰配音
《老夫子2001》(彩色真人加3D動畫影片)
首映日期:2001年4月5日 導演:邱禮濤 監制:徐克
演員: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謝霆鋒(CID峰) , 張柏芝(張敏儀), 王家禧(客串自己)、陳惠敏(金爺)、黎耀祥、羅冠蘭(張母.譚例珠)、關寶慧(張母秘書)、張堅庭(校長)、許紹雄等
6. 想看老夫子2001年上映的由 謝霆鋒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老夫子》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老夫子漫畫的主編王澤決定封筆,導致本來衣食無憂的漫畫人物老夫子和大番薯頓時成了失業青年,兩人出盡招數找工作卻屢屢碰壁。
7. 老夫子2001的相關資料
《老夫子》漫畫是由王澤(原名王家禧》所著,是在華人社區中十分著名的漫畫,1963年開始用「長子」的真名作為筆名,在香港出版《老夫子》。這一作品一直是香港電影改編的常客。其中又以徐克監制的《老夫子2001》最具代表性。特別是在技術上的突破。
《老夫子2001》是一部使用計算機繪圖技術,使老夫子、大蕃薯和秦先生與真實的演員一同演出的卡通電影。於2001年4月5日首度上映,是繼1983年上映的山T老夫子後的老夫子電影。
香港電影《老夫子2001》令人又驚又喜。該片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部三維動畫和真人合成製作的電影,尤其難得的是影片製作水準與代表當今電影藝術和技術最高成就的好萊塢電影相比毫不遜色!同時該片具有非常濃郁的本土文化特徵,港味十分突出。影片監制徐克認為,小時候看《老夫子》,心裡有一種奇特的喜悅感,它講的是香港人的心態。就像好萊塢電影創作所體現的美國文化一直代表中產階級審美趣味一樣,香港的特色在於,社會文化心理主體框架始終由市民精神構築成形,《英雄本色》式江湖片和周星弛喜劇電影的盛極一時可為明證。描寫底層人物的關注,對俠義精神的尊崇,永遠是香港電影的主流。事實上,在這部影片中觀眾看到的正是《英雄本色》式張揚的動作美感以及周星馳喜劇片在調侃中透視世風人情。
《老夫子2001》的出現就決非偶然了,應該說,這部作品誕生自有其厚積薄發的過程。1962年王澤主筆的經典漫畫《老夫子》開始被香港多家報紙雜志連載歷時39年,迄今已發行各種版本的《老夫子》漫畫冊6000萬冊,讀者數以億計。
《老夫子2001》中的人物確實是正宗香港土特產品,精明伶俐的秦先生活脫脫周星馳樣本,老夫子的表現令人想起了吳孟達,至於常受捉弄甘當配角的大蕃薯怎麼看怎麼象「羅漢果」時代的曾志偉。當然,挑大樑的重任都落到了影片的核心人物老夫子身上,這是一個剛露面就能使你死心塌地愛上他的活寶。不必為這部影片的表現形式擔心,前面已經說過,該片製作水準直逼好萊塢,老夫子性格特徵之鮮明、體態語言之豐富絕不遜色於唐老鴨、兔巴哥、麥克狼等經典動畫形象。
值得思索的是,《老夫子》本來是香港老派漫畫(四格漫畫),不屬於那種具有強烈電影分鏡頭意識的漫畫(黃玉郎《天龍八部》)。應該說,《老夫子》的電影化絕對是個大進步。主創者先將王澤手繪「老夫子」畫稿製作成數個雕塑,設計出各種動作,上色配光後製作成3D電腦影像,加之豐富的電影手段更使原來只由單根線條組成的「老夫子」形象更加生動鮮活起來。由此可見,卡通文化影響著電影文化,電影文化也在改進卡通文化。兩種優秀文化實現了優勢互補、相輔相成。
《老夫子2001》使我們感到,《大鬧天宮》的夢也許要由香港電影人來圓了。
《老夫子》這部系列漫畫作品內容健康、情節風趣幽默又能反映時弊,其中令人上進的元素和健康教育意義,在不知不覺會心一笑中融入讀者生活。再加上老夫子是跨媒體漫畫人物,除了平面書刊,還多次被拍成電視、電影、動畫片、舞台劇,僅至2000年為止就達十一部之多。連香港政府禁毒宣傳、衛生總署宣傳都用「老夫子」來做主角。
繪著:王澤 定價:14.00元(兩冊)單冊僅為7元
全彩版便攜裝黃山書社出版 綠色漫畫倡導者
8. 老夫子全部名字
老夫子漫畫單行本在香港面市,到今年整整四十個年頭;而老夫子被拍成電影,從1965年至去年『老夫子反斗偵探』,由黑白到彩色真人演出或傳統卡通至立體卡通的電影,至今共有十一部了!
第一部
老夫子
首映:1965.8.3(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原著:王澤(《新報》連載漫畫改編)
演員:雪妮、張清、劉情、高魯泉、鄭君綿、矮冬瓜、俞明、唐迪、馬超慈、紅薇、陳寶珠、薛家燕、曾江、依達、荘元庸、容玉意、西瓜刨、周吉、朱由高……
短述:由香港仙鶴港聯影業公司出品及製作,該公司一共製作了三部老夫子大電影。第一部片名『老夫子』,其選角以體形及外貌相近的粵語片性格演員高魯泉及矮冬瓜飾演,而女主角是當時的一線女星雪妮主演,秦先生一角則由張清飾演,並邀請當時炙手可熱的陳寶珠,薛家燕及曾江等客串演出,演員陣容可以說是一時之選。
第二部
老夫子與大蕃薯
首映:1966.5.10(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編劇:江揚
原著:王澤
演員:雪妮、張清、高魯泉、矮冬瓜、沈殿霞、李英、唐迪、馬昭慈、俞明、黃曼、依達、羅愛嫦、黃樹棠、容玉意、西瓜刨、周吉、朱由高……
短述:仍是仙鶴港聯出品,因第一部頗受觀眾喜愛,故此添食再拍制,劇中內容多反應當時香港普羅小市民生活上的情節,以大眾題材為藍本配合老夫子、大蕃薯苦中作樂不屈不撓的性格,實是反應香港人拼搏的寫照。
第三部
老夫子三救傻仔明
首映:1966.7.13(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編劇:江揚
原著:王澤(《新報》連載漫畫改編)
演員:夏萍、俞明、高魯泉、矮冬瓜、沈殿霞、司馬華龍、梅珍、容玉意、西瓜刨、朱由高、羅愛嫦、周永光、黃樹棠、唐迪、鄭君綿……
是仙鶴港聯第三部老夫子大電影,戲中以描寫一對小夫妻在生活中的艱苦,從而令丈夫對妻子產生種種誤會,劇情是改篇王澤在『新報』連載的故事。
第四部
老夫子
首映:1975.3.8(粵語/彩色/金山影業公司)
導演:李鐵、許強
編劇:梁天
原著:王澤
演員:梁天、丁佩、森森、張瑛、唐菁、羅蘭、王萊、喬宏、斑斑、周吉、魏平澳、矮冬瓜、蔡麗貞、尤芷韻、容玉意、張惠儀、黎少芳、西瓜刨……
第三部與第四部電影,相距約10年。由金山影業製作的『老夫子』又在大銀幕出現。
第五部
我系老夫子
首映:1976.10.2(粵語/彩色/邵氏兄弟公司)
導演:桂治洪
編劇:司徒安
演員:李菁、劉陸華、王沙、矮冬瓜
由當時影業鉅子邵氏兄弟公司拍攝,老夫子一角是由當時新加坡喜劇演員王沙飾演,大蕃薯由矮冬瓜飾演,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插曲,頗為感人。
第六部
老夫子奇趣錄
首映:1978.11.18(粵語/彩色/邵氏兄弟公司)
導演:王風
編劇:司徒安
演員:芬妮、劉陸華、王沙、矮冬瓜、張瑛、梁蘭詩、林輝煌、陸劍民、葉天行、李壽祺、許瑩英
邵氏兄弟公司拍完「我系老夫子」於翌年再拍攝老夫子奇趣錄,演員大致與上集相同,只是導演一職,改由早期曾編導過多部黃飛鴻電影的老牌導演王岡執導。
第七部
七彩老夫子
首映:1981.7.16(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香港電影公司)
導演: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
編劇/原著:王澤
監制/策劃:胡樹儒
原畫:蔡明欽、吳為章、敖幼祥、林順發、吳萬來
作曲/作詞:黃沾
第一部老夫子動畫電影於1981年隆重登場,亦可說是香港第一部以漫畫改編的動畫長片,此動畫片推出,深受市場歡迎,票房成績斐然。
第八部:
老夫子水虎傳
首映:1982.7.10(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香港電影公司)
導演:胡樹儒、謝金塗、王澤
編劇:王澤(施耐庵《水滸傳》改編)
由老夫子漫畫長篇故事水虎傳改編,並於1982年搬上大影幕,在漫畫中表達的時光倒流趣事,題材在此動畫長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再造票房奇跡。
第九部:
山T老夫子
首映:1983.8.4(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龍卡通有限公司)
導演:本多敏行、蔡明欽
編劇:王澤、馮元熾
原著:王澤
監制:胡樹儒
製作總監:蔡志忠、胡樹儒
原畫:吳為章、林傳良、林順發、李淑華、蔣傑、敖幼祥
於1983年拍攝的山T老夫子動畫片,片中注入了外星人的元素。
第十部
老夫子2001
首映:2001.4.5(粵語/彩色/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導演:邱禮濤
監制:徐克
編劇:徐克、李敏才、司徒慧卓、邱禮濤
動畫人物原著:王澤
電腦特技總監:黃宏驥
電腦動畫總監:張仲華
演員:謝霆鋒、張柏之、陳惠敏、黎耀祥、劉以達、羅冠蘭、老夫子、大蕃薯、秦先生、王澤、張堅庭、關寶慧、Joe Junior、許紹雄、吳志雄、梁焯滿、羅蘭、史美儀、林雪。
徐克於2001年以3D動畫拍攝的老夫子,是中國第一部以3D動畫加真人的大電影,票房相當轟動。
第十一部
老夫子反斗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