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TV電影
就是電視電影,意思是只在電視上播,而不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這種電影都由播這部電影的電視台拍攝製作。舉例像中央電影頻道出品的電視電影就有《陸小鳳》系列;《火線追凶》系列。國外的有大家熟悉的迪士尼的《歌舞青春》前兩部
B. 電視電影是什麼意思
電視電影(Movie made for TV)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由電視人投資的低成本電影,適合在電視上播出,按電影的藝術規律用35毫米膠片拍攝製作。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電影作品」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美國恐怖片《X檔案》、偵破片《神探亨特》等,其實都是電視電影。同樣,不少著名的導演、演員也是靠拍電視電影起家的,如斯皮爾伯格。電視電影因其低成本、表達自如、傳播渠道(由電視台播出)便捷和擁有廣大受眾而為越來越多有才華的影視創作者所關注。中國自1999年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電視電影」工程啟動以來,我國的電視電影已從穩定數量的初創期進入提高質量的發展期。電視電影漸受業界重視,華表獎、金雞獎等重要獎項都專門設置了電視電影獎,涌現出一批年輕的新銳導演。電視電影已成了電影人生存發展的可為空間,成為中國電影通向大眾的一個有效渠道,是中國電影業發展的新基地
C. 電視電影是什麼東西
電視電影是用來在電視上播放的電影,在目前國內基本以數字電影為主,也就是數字哦攝像機所拍攝的電影,國外也已經開始用膠片來拍攝這類片子,我國現在對電視電影還處於摸索階段,像王勃之死,陸小鳳傳奇等都屬於電視電影,現在國內也專門設有針對電視電影的獎項。
D. 電視電影和電影有什麼區別
電影包括電視電影。
電視電影指專門為電視播放所拍攝的電影,通常用數字技術進行拍攝,也可以用膠片拍攝,電視電影的製作一般規模不大,拍攝周期相對較短。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按發行及上映方式可以分為電視電影、院線電影、網路電影、錄像電影。
(4)什麼是電視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的分類
按發行及上映方式分為:
院線電影: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
網路電影:僅在網路視頻平台上上映的電影
電視電影:僅在電視熒屏上上映的電影
錄像電影:僅以錄像帶、DVD、VCD等方式發行的電影
E. 電視電影是什麼
電視電影就是用拍電影的手法來播的電視劇。如果拍一部電影成本會很高,他如果用這個方法來拍的電視,他的成本相應的會降低一點。電視和電影的區別就是,電影會講就精緻、宏大,電視劇就是講故事的長,觀眾比較容易理解的,喜聞樂見這么一個區別。但是電影就是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又有拍攝的精緻,細化,還有喜聞樂見。這個手法在外國已經很普及了,包括央視六套每天都可以看到這么一個電視電影,每天都有一部。電視電影都是採用單本劇的形勢,他不採用連續劇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的話,可以把一些題材比較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當代生活的一些故事題材,用一種比較精緻化的手法,不是像電視劇那樣一般化的手法呈現給觀眾面前。這個我們以後繼續要發展電視劇頻道,你說要從新的方面發展,要尋找增長點的話,這個也是我們考慮的一個方向,以後我們也會從這個方面發展。因為我們目前頻道播的古裝劇比較多,如果細化的話,這里有一個概念。就是古裝劇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古裝劇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比較嚴肅的歷史劇題材,還有一個就是戲風格搞笑片的題材。歷史題材你可以說是古裝戲,但是歷史題材也可以有現代的歷史題材,有些都是尊重歷史來拍的。包括我們以前拍的康熙帝國,還有江山風雨情,這些都是比較嚴肅的題材,這個肯定也不能籠統的歸為古裝裡面,這個回顧歷史,還有育教娛樂,還有教育的。我們現在肯定要有一些定量的現實題材,貼近老百姓的題材,我想電視電影以後肯定是創作這么一個題材很好的載體,一個工具,這個在今後我們會加以擴率,加以發展的。
F. 什麼叫電視電影
人們一般認為所謂電視電影是指為電視而拍的電影,這個表述相當含糊不定!
電視電影英文名字叫Movie made for TV,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由電視人投資的低成本電影,適合在電視上播出,按電影的藝術規律用35毫米膠片拍攝製作。
電視電影把8mm電影作品轉錄到錄像帶上,稱為電視電影.把電影作品錄像,就省去了搬運和安放放映機、屋子遮光、張掛銀幕等麻煩,全家很容易地欣賞作品
中國的電視電影根據中國自己的情況定義又會有些不同,請看網路!
G. 什麼是電視電影
電視電影也可以只專為在電視屏幕上播放而拍攝的電影,一般篇幅較普通電影長,或者由電視台直接投資拍攝。
電視電影在世界各國產生的原因和歷史過程大同小異。美國人是最早意識到拍攝電視電影的,時間應是60年代。歐洲開始拍攝電視電影是在70、80年代,我國則是在90年代末投入這一項目的。電視電影在各國的發展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第一,電視電影的產生來自電視台對電影節目的大量需求。以美國為例,60年代美國各電視網看到電視上放新電影對觀眾仍有很大的誘惑力,極高的收視率帶來的高額利潤刺激他們竟相在黃金時段推出電影劇場節目,這樣就造成對電影的大量需求。但購買新影片價格太高,而且電影長度不等,在電視上播放起來很麻煩等問題,促使電視網產生了專門為電視拍攝電影的想法。1964年,美國環球電影公司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製作了第一部電視電影《看他們怎麼跑》。此後,美國電視網不斷為自己拍攝電視電影在黃金時段播出,並保持了非常高的收視率。現在美國每年製作的電視電影在400多部。歐洲在70、80年代投拍電視電影的過程與美國大體相同,法國四台負責人就承認他們是效法美國的做法。不過法國政府為保護民族電影,對電視台播出法國電影有嚴格的比例規定,因而法國電視台為自己投拍電視電影顯得更為重要。總之,歐美國家通過拍攝電視電影,使影視界人士認識到電影的未來必須建立在與電視業日益加強合作的基礎上,因為兩者之間是相互需要與相互支持的關系。
第二,電視電影是小製作但更有活力。在美國與好萊塢上千萬、上億美元的大製作的影院電影相比,電視電影的投資只在100萬到500萬美元,因此他們盡量避免宏大的場面和高科技三維動畫,而更注重電視電影的內容和文化品味的挖掘。如在電視電影中更多地反映重大歷史、社會和政治事件,以引起人們的思考;用真實的手法紀錄下一些大案罪犯犯罪的過程並登出真人照片,以供老百姓協助警察破案。英國電視BBC四頻道的第一任負責人戴衛羅思第一年上任,就用960萬美元拍攝了20部電視電影。雖然投資不大,但專家評論英國在80年代拍攝的電視電影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英國新電影的氣息。
第三,大導演加盟電視電影製作。在歐洲許多大導演不拒細流,為電視台製作了很多電視電影。如波蘭著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表示,他是以同樣嚴肅的態度對待電影觀眾和電視觀眾的。他拍攝的《十戒》就是電視電影,在波蘭電視台播放時,第一集的收視率是52%,最後一集達到了64%。英國著名導演斯蒂芬·弗里爾斯就拍攝過26部電視電影,遠遠超過他拍攝的影院電影。他拍攝的《我美麗的洗衣店》曾為英國電影爭得榮譽,就是一部電視電影。他說,他之所以選擇把《我美麗的洗衣店》拍成電視電影,就是希望更多的觀眾能看到並討論他的作品。美國的許多著名導演以是拍攝電視電影起步的,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電視電影《決斗》。
第四,收視率高、效益好。電視電影在各國電視台的節目中一直是觀眾非常喜愛的節目,因此美國的許多電視台都是在黃金時間播放電視電影,從而保持了非常高的收視率。這不但給電視台帶來極高的經濟利潤,也給電影界帶來多方面的利益。
電視電影在我國也毫無例外地經歷了相似的過程。電影頻道開播的第三年就把建國以來拍攝的近3000部國產片(除了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播的)幾乎全播過了。盡管電影頻道的收視率在中央電視台的八個頻道中一直保持排行第2位,可是沒有足夠的國產電影供播放已經顯而易見。這里的原因就是電影頻道每年電影節目播出量很大,國家又對國產電影播出比例有嚴格規定(3:1),如果每年沒有300-400部新電影製作出來,就不能滿足電視觀眾的娛樂需求。為解決片源危機,1998年初提出拍攝電視電影以彌補電影片源不足的設想,並在下半年開始實施,1999年春節播出了我們的第一部電視電影《歲歲平安》。1999年電影頻道用低成本投資拍攝了近100部電視電影。這些電視電影雖然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確實給電影頻道的節目補充了新鮮的血液。
從電視電影的發展進程,我們看到這是一個電視與電影互動的過程,即電視電影是在電影與電視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延伸、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電影界應從略顯被動的狀態變得更為主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