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3歲的女生看戀愛漫畫會有什麼影響嗎
只要作業寫完後看就沒問題,只要不是太痴迷就沒什麼影響,看漫畫是很正常的事情。
② 日本動漫對小學生的影響有哪些
日本動漫對中國中學生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日本漫畫大有登堂入室, 邁入主流文化之趨勢,它火暴刺激了文娛市場.那麼日本漫畫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現在就讓我們看看日本動漫的發展史.
日本動漫發展史
日本動畫已有七十年的歷史,其可分為六個階段:
一、戰前草創期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到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為此類。但是這也造成了戰斗、爆炸畫技的進步,這也是今日日本動畫最引以為傲的技術。
二、戰後探索期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到1947年為止。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像1968年《太陽王子大冒險》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而成為後來高水準動畫的基礎。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像1970年《無敵鐵金剛》就是一部典型的爛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劇情很差,這帶給了日本動畫不良的影響。
三、題材確定期
題材確定其(第一次動畫熱爆發)--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為止。這個時期日本動畫界經過探索期,確定了動畫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所以我們不予置評。《宇宙戰艦》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超級劇情片,由松本零士負責腳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該片在電視上播出後,造成"松本零士旋風"。後來並有《冱屺宇宙戰艦》,《永遠的大和號》及《宇宙戰艦完結篇》等三部電影,壽命長達十年。在該片後,松本零士另有《銀河鐵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歡迎的作品。繼松本零士後,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說改編成《機動戰士》在1979年開始上演,由於劇情結構復雜而嚴密,受到動畫迷熱烈的支持。該片後來的三部電影非常賣座。但自些以後,動畫熱逐漸消退,動畫界進入間歇期。
四、畫技突破期
畫技突破期(第二次動畫熱爆發)--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為止,該時期由於人們追求視覺享受成為風潮,因此動畫畫技力求突破。此時期之畫技突破有《超時空要塞》創新的視點快速移動效果,造成極佳的動感;《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細寫實的背景:《機動戰士Z》和《機動戰士ZZ》的強調反光,明暗對比等,皆對後來的動畫貢獻很大。由於題材已確定,加上畫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現。如1982到1984年的《超時空要塞》;1984年《風之谷》;1985、1986年《機動戰士Z GUNDAM》及《GUNDAM Z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亞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皆已達到極高的水準。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五、路線分化期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如《古靈精怪》;電影《機動戰士GUNDAM-逆襲》及《王立宇宙軍》;和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為主要對象的文藝動畫連續劇《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刻》曾獲得1988年日本動畫優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該年排行第一是《聖鬥士星矢》);另外還有《天空戰記》,《機動警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戰記》曾獲得1989年動畫排行第一名)。當日本動畫發展到此後,有人認為幼年觀眾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該考慮製作年齡路線。於是自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致於造成目前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幾科部部精彩的情況。
六、風格創新期
風格創新期--自1993年到現在。在畫技、製作手法、構思設計方面都日趨成熟的日本動畫,開始追求風格上的創新,試圖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時空的構思,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沖擊。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棄以往動畫明快輕松的風格,陰郁百壓抑,冷酷帶有對命運的困惑,與人類雖然身處高科技社會,但卻無法擺脫不安的未來的彷徨與孤獨相呼應。
日本動漫對中學生的影響
一、純粹的日本漫畫的影響
從1980年代末開始,隨著動漫畫的進入,中國的青少年開始介入一個動漫畫時代。同時,在視覺文化的逐步強勢過程中間,「讀圖時代」開始主宰平民化的閱讀領域。隨著這個領域范圍的不斷擴大,日本動漫畫可以說已經登上了中國動漫市場的首席。長期以來,它以其獨特的魅左右著中國不同年齡動漫迷們的視線。
在動漫迷大軍中,中學生的陣容最強大。中學生自然就是漫畫讀物最忠實也最基礎的消費群。那麼,趕潮流的中學生喜歡哪些漫畫呢?據一次隨機調查顯示,男生喜歡看戰斗科幻類漫畫,女生則鍾愛少女漫畫(一些有暴力傾向的女的比較喜歡看戰斗科幻漫畫)。對此,我們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喜歡《火影忍者》者居多,達65.48%。《網球王子》、《海賊王》、《灌籃高手》次之。另外《犬夜叉》,《浪客劍心》,《名偵探柯南》的受歡迎程度大概在34%~47%之間。由此可見,在沉重的學業壓力之下,大部分中學生以輕松搞笑,具有幽默感的動漫畫和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動漫畫作為調節劑。大部分日本動漫畫營造的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使人放鬆心神,調節身心。
在此基礎上,我們請50名中學生談談他們喜歡日本動漫畫的原因。其中, 80%以上的中學生被片中人物酷酷的造型和連貫的情節所吸引。最為普遍的一個原因是日本動漫畫的搞笑,幽默,輕松吸引了中學生的視線。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中學生中便有18個日本動漫畫搞笑,幽默,使人覺得輕松愉快。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片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吸引了他們,這一選項的點擊率為35%。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中學生也同樣存在叛逆心理。所以,叛逆人物在一部分人群中深受歡迎,也不足為奇!還有其它原因如「前衛時尚」「口袋型漫畫小巧,易攜帶」「科學性強 」「有點色情,很誘人」「暴力,血腥,刺激,過癮」等也是日本動漫魅力之所在。從中可以看出日本動漫畫其實良莠參半。那麼,就此而言,我們中學生在對其豐富有趣的情節頂禮膜拜之餘,對其某些不良因素可能也會全盤接受。
據調查顯示,有92.2%的中學生認為日本動漫畫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讓人覺得輕松和興奮」佔85.52% 「對中國動漫畫感到悲哀」佔96%;「對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佔76.37%;「說不出什麼影響」的也有4%。。由此可見,日本動漫畫對中學生的影響逐漸加強。而其對中國中學生的影響雖大部分是比較積極的(如放鬆身心,獲取一些科學知識等)。但另一項調查也顯示了日本動漫畫的弊端。平均每10個學生中便有9人有過在課堂上偷看漫畫的經歷,且次數超過10次有33%有對其產生迷戀的心態。這些表現嚴重的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這是不可取的。
如果中學生迷戀的是健康的動漫畫精品,那麼就某種意義而言,的確會對中學生有益處。但俯觀整個中國動漫市場,色情,暴力的動漫畫橫行於市場。在這種形勢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極易誤入歧途。例:《吻痕之戀》這部漫畫書是講幾個男生在女生脖子上輪番展示親吻的技巧,畫面十分露骨。這種漫畫書是明顯不適合我們中學生看的。因為我們未成年人心智還不是很成熟,看這樣的書只會增加誤入歧途的機率。
通過全體成員的分析討論,我們得出了日本動漫畫對中學生造成消極影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好奇,趕潮流是這一時期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極易受某些畫質華麗,人物造型獨特而空洞內容的迷惑。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日本動漫畫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現。發展至今,日本動漫畫的表現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經驗老到。然而,剝去其誘人糖衣,可窺見其醜陋的精神內涵和一再重復使用的商業元素。在這種背景下,尚未具有夠鑒賞能力的中學生因部分日本動漫畫表現出來的惡俗取向與虛榮心理而走偏路。所以,中學生的自身素質尚待提高。
二、中國漫畫界的衰敗與日本漫畫對中學生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所得出的結論是日本漫畫之所以在中國有如此火暴的市場,主要是因為中國漫畫界的衰敗。中國漫畫界的衰敗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1:畫片的概念的錯誤認識以及對觀眾年齡層的狹隘定位:
對漫畫的觀念太老化了,總認為漫畫就是動畫片,是那些7歲以下孩子的愛好。其實漫畫並不是那些只有7歲的孩子才看的東西。英語中把漫畫分為兒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畫)」,在動畫界也是同樣。在日本,動畫片分為了3個等級,分別面對3-12歲;12-18歲和18歲以上的年齡層。解決方法:盡快改變對動畫片的認識。
2.題材陳舊且無聊:
國產動畫片的題材似乎除了「葫蘆娃斗妖怪」、「琴島和海爾」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些東西,小學2年級以上就沒人看了。說得再不客氣點,日本的三流科幻片《鹹蛋超人(奧特曼)》(按某些人的習慣把它歸入動畫片)都比它們來得好看。解決方法:考慮採用受歡迎的劇本(如金庸小說)或年輕人寫的劇本(接近青少年喜好)
3.技術落後或盲目使用"新"技術:
看起來,中國動畫恐怕還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紙+水彩筆"的"幻燈式動畫片"階段吧(未證實),既沒美國的數字化技術流暢,動感強,也沒有日本的"賽璐璐+噴筆"柔和,美觀。偶爾有趕趕時髦,用電腦著色的作品也是用"畫筆"一類的簡單軟體"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過渡感,而是乾脆完全沒有。不要說與美、日的優秀CG(電腦繪圖)相比,就連傳統的手繪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兒塗鴉略高一籌。解決方法:採用真正的新技術或更美觀的傳統技術(比如水墨畫)。
4.計劃經濟時代的荼毒:
我國的動畫片大多出自「XX電視台動畫部」或「XX美術製片廠」,這些都是國家資金在支持,經濟效益當然要排在社會效益的後面。於是乎,動畫片成了沒人愛看的「幼兒公益廣告」或「幼兒教育節目」,當然也就比不過外國的「文化侵略」啦。國家與其不厭其煩地投巨資生產既沒市場又沒觀眾的垃圾片,不如花點力氣營造一個良性動畫市場。解決方法:動畫製作商業化、市場化。
5.外行指揮內行或外行指揮外行加上缺乏敬業精神:
現在什麼樣的人都在搞動畫,內行也搞,外行也搞,只是因為它賺錢。而國外「加工片」的泛濫,更導致了我國本來就少有的有能力的專業動畫人員的思路匱乏,不思進取,夜郎自大。既然「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小孩本來就沒有欣賞的能力,也就用不著花大力氣製作」,因而也就有很多人可以以此為借口偷工減料。解決方法:培養專業的動畫製作隊伍,並合理使用;強化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
由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造成現今日本漫畫在中國如此鼎盛的原因與中國漫畫界的不重視亦有很大關聯,我們所說的文化侵略實際上在某一程度上也是由我們自己所造成的。n年前X市(還不是一個小地方、好像是深圳吧)某人發起的「全市中、小學生聯名告別卡通」的鬧劇。最後我們還不是看漫畫?所以我們要說的是:防止「文化侵略」,靠「告別」是沒有用的,只有製作出真正吸引觀眾的精品才行。《寶蓮燈》可以說是中國動畫的最高水平了。實際上,《寶蓮燈》的水平絕對不低於日本(當然《EVA》還是沒法比),但它還是失敗在題材上--這種老掉牙的題材,如果不經過再創作,是沒有生命力的。當看到晚報上提到《寶蓮燈》首場由於張信哲而爆滿且初中女生佔大半時,我的心情的確只能用"悲哀"來形容一部動畫片需要歌星來拉票房,不是動畫業的悲哀又是什麼!有此也可以看出中國漫畫界對中國漫畫的不重視所引起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但是在其中還是不凡有優秀的作品的,像《風雲》這部漫畫就深得人心。
中國漫畫的在模仿形式上也有很大弊端,我們可以從這次調查問卷的第10題看出
前一段時間,52集動畫片《隋唐英雄傳》每晚7點15分在北京台青少頻道播出,在片中,王世充是中國籍伊朗人,喜歡李世民的哥舒芸是土耳其人,此外劇中還有波斯女王青英、土耳其人拔力峰、南洋國公主娜黛等。而且,和傳統的連環畫形象不一樣,片中的隋唐人物有著鮮明的日本漫畫風格,人物造型更是怪異:片中虛構人物哥舒芸服裝非常省布,袒胸露腿開高衩;李世民的妹妹李世寧是穿短裙的高校生。 對傳統的中國歷史故事改造後加入這些新穎的成分,你有何看法?
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樣的改編不是很好,總結下來的結論大都為:在模仿日本漫畫的同時不應該歪曲歷史,並認為這樣的改編很荒唐。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漫畫界只知道模仿,卻不知道如何模範,實際上日本漫畫在畫古代人物時並沒有把人物的衣服畫的很現代化(從《浪客劍心》,《犬夜叉》等多部漫畫都可以看出來)。
由以上幾個方面我們課題組認為要切實可行的解決日本漫畫對中學生的不良影響,我們中學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素質,來抵禦日本漫畫的不良侵害。而中國漫畫界也應該引起注意,應該畫一些讓我們大家既愛看又有教育意義的漫畫。
③ 小學生看動畫片的利與弊啊
建議:小學生不要看國產動畫片
原因:現在的小學生 除了上學之外 大部分時間都在各種補習進修專項特長興趣班裡修煉
不管願不願意 因為家長是不會願意讓孩子比別人家的差,動畫片是連續性很強的,一但看過幾集,就會每天都想看 可是對於中國的孩子是不可能的,看不到就會產生負面情緒,還不如不看,
最後:中國的動畫簡直就是**,只會把中國的孩子都看成弱智兒童,我弟都上6年級了,還和個4歲小孩似得,國產動畫只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的才真的是動畫,動畫片,不需要有什麼教育意義,更不需要我們大人去篩選,好的動畫,只需要夢想,一般家長往往會說國外的動畫都是幻想,一點都不現實,我可以告訴你們,我的孩子從她3年紀的時候我就給她看海賊王,哆啦A夢,現在孩子初一了,不僅學習很努力,而且要比同齡的孩子更心裡成熟,懂得更多什麼是責任什麼是人情什麼是友情什麼是親情,上次家長會老師和我談過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只告訴她說;我從沒有限制過孩子的想法和自由;一切都是她自己想做的事,我唯一做過的,就是讓她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去努力。
④ 經常看動畫片,會對小孩的成長產生哪些影響
引言:一說到動畫片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十分的頭痛,因為孩子在家裡面除了喜歡看動畫片,就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孩子看動畫片就像家長喜歡打游戲一樣,永遠都戒不掉。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經常看動畫片會對小孩的成長產生哪些影響?
小編想跟大家說的是,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利用動畫片給孩子進行教育。如果說在孩子發育的時候把動畫片當成是必需品的話,那麼小編也建議家長一定要慎重的選擇動畫片的類型。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好的思維的動畫片給孩子看。不要給孩子看一些不良的動畫片,這樣的話孩子也會對這個動畫片進行模仿,做出一些危險的動作。
⑤ 孩子看動畫片有什麼好處和弊端
看動畫的好處 好處一: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動畫片里的故事一般都充滿了奇思妙想,對兒童想像力的開發非常自然,又為兒童所樂於接受,還可以幫助兒童離開現實狀況,忘記不愉快的經驗。 好處二: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滑稽、幽默是兒童動畫片的基本要素之一,兒童受動畫片的耳濡目染,就算學不會創造幽默,至少也可以學會欣賞幽默。 好處三:帶給孩子快樂 看看孩子們看動畫片的痴迷程度,狂熱地模仿動畫里的人物,誰能說他們不快樂 好處四:滿足孩子的求知慾 從兒童蹣跚學步開始,他們的視野越來越寬廣,對人和物的好奇心和興趣也越來越大。他們喜歡問為什麼,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兒童能找到很多問題的答案,而且回答得非常形象生動,易為兒童接受,印象深刻。 好處五:凈化兒童的心靈 優秀的動畫片都宣揚真、善、美,給兒童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模樣和群體的一些行為規范,促進兒童是非觀念的形成,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 看動畫片的不良影響 不良影響一:兒童具有強烈的模仿傾向,而且區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別是年齡小的兒童幾乎沒有區分能力,對行為與其後果間的聯系也不甚了解,因此經常發生一些悲劇。如一個3歲男孩學動畫片中小鳥飛行,從窗口「飛」下,導致肝破裂死亡。而那些充斥暴力行為的動畫片會使兒童認知上形成對暴力的合理化,生活中的問題也往往用暴力來解決。 不良影響二:長時間收看動畫片,相對就減少了戶外活動的機會,使兒童失去了很多與實際生活接觸的機會,妨礙了兒童對自然物質的真實感知及活動能力,而且缺乏與其他人言語的交流。缺乏表達交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 不良影響三:長時間看動畫片,對兒童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電視有高頻輻射,長時間盯著電視屏幕,減少了兒童眼球運動的機會,導致視力下降。而且很多兒童都是邊看動畫片邊吃飯,這種習慣會使兒童的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導致身體健康狀況下降。
⑥ 13歲的女生看戀愛漫畫會有什麼影響嗎
13歲的的孩子可能會導致早熟,影響學習,還有可能導致早戀,孩子不懂得保護自己,可能造成身心傷害!
⑦ 小學生看動漫好不好
毋庸置疑好,動漫是我小時候精彩的自留地,電視里的動漫面向的主要群體也是小學生,一方面,我看的懂,甚至津津有味,而我父母卻看不懂;;一方面,動漫宣揚友誼,勵志,而且屬於純情類,適合小孩子看,在小孩眼中,動漫就是指引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行為規范的准則,我和小夥伴甚至希望化身為主角,為他們的熱血所激勵
⑧ 孩子沉溺於動畫片,孩子經常看動畫片有什麼危害
當孩子們看動畫片時,主要的危害是降低他們的注意力。在看動畫片時,孩子們可以集中注意力,因為動畫片鮮艷的顏色和不斷切換的圖片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這種注意力屬於被動注意力,而聽課和做作業要求孩子們積極集中注意力,這屬於主動注意力。兒童的被動注意力長期受到刺激,會導致其主動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越來越弱,導致不應大聲叫喊、回答無關問題、無法記住課堂內容、作業中容易干擾和分心等現象,這些都是兒童注意力下降的表現。
隨著電子產品的日益普及,孩子們幾乎不可能真正遠離卡通。那麼,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對動畫片的痴迷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控制孩子們觀看動畫的時間。對於2歲以下的兒童,應明確禁止他們觀看動畫片。之後,看動畫片的時間應該控制在每天30分鍾到40分鍾之間。在看動畫片之前,父母應該對孩子制定好規則,不要隨意改變。他們不能因為孩子們的短暫哭泣而心軟。這種心軟會造成孩子的困惑,不利於孩子建立規則感和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