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天津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天津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我能記得有下列幾位:
馮 喆 (1920-1969) 出生於天津,原名馮貽喆,祖籍廣東南海(佛山),我國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羊城暗哨》、《金沙江畔》、《桃花扇》、《南征北戰》、《淮上人家》、《沙漠追匪記》、《鐵道游擊隊》、《鐵窗烈火》…
郭振清 (1927一2005) 出生於天津武清,國家一級演員,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代表作《平原游擊隊》、《決裂》、《六號門》、《獨立大隊》、《英雄兒女》、《英雄司機》、《艷陽天》…
謝 添 (1914-2003) 出生於天津,原名謝洪坤,祖籍廣東廣州番禺區,六十年代二十二大明星,我國著名演員、導演。代表作《林家鋪子》、《洪湖赤衛隊》等,導演《甜蜜的事業》、《錦上添花》、《七品芝麻官》《小鈴鐺》…
石 揮 (1915-1957) 出生於天津,原名石毓濤,我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代表作《我這一輩子》、《姐姐妹妹站起來》、《腐蝕》、《關連長》等,導演《雞毛信》、《天仙配》…
白 穆 (1920-2012) 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南征北戰》、《難忘的戰斗》、《春苗》、《翠崗紅旗》、《一場風波》、《兩個巡邏兵》…
陽 華 (1915-1978) 出生於天津,原名郭壽定,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喬老爺上轎》、《南征北戰》、《51號兵站》、《不夜城》、《宋景詩》、《紅色的種子》…
魏鶴齡 (1907-1979) 出生於天津東麗區赤土村,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魯班的傳說》、《家》、《燎原》、《飛刀華》、《中華兒女》、《北國江南》、《祝福》…
殷秀岑 (1911-1979) 出生於天津,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喜劇電影演員。代表作《不拘小節的人》、《王老五》、《患難夫妻》、《山河淚》、《異想天開》、《馬路英雄》…
張子景 1935年出生於天津,國家一級演員,我國著名影視演員。代表作《聖城記》、《火葬》、《海誓》、《龍須溝》、《牧馬人》、《郵緣》、《紅色娘子軍》、《異鎮》…
⑵ 毛永明現在在做什麼
現在很少出現在娛樂圈了,小時候看過毛永明主演的電影,比如非常下飯的《小小得月樓》,詼諧有趣的《她倆和他倆》,還有經典的《喜盈門》和《子夜》。
毛永明比年輕時胖了很多,頭發少了,人也老了,但精神頭很足,演員的感覺依然在。毛永明這么多年沒怎麼拍戲,他干什麼去了?據說毛永明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選擇下海經商了,慢慢自己成了老闆,也就很少拍影視劇了,只是偶爾會客串一下。
⑶ 老電影《南征北戰》當年的老演員現在怎麼樣了
老版電影《南征北戰》是195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一經放映,立刻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特別是高營長馮喆、張軍長項堃等人的精湛表演,受到人們的好評和贊譽。老版電影《南征北戰》也成為我國經典電影之一。
老版電影《南征北戰》的主要演員現在生活的怎樣了呢?
馮喆
高營長的扮演者馮喆,1920年生,1946年加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建國初期,馮喆到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後又調入四川峨嵋電影製片廠,先後拍攝過《羊城暗哨》《鐵道游擊隊》《桃花扇》等數十部影片。馮喆戲路寬廣,能飾演古今各種不同的角色。馮喆曾被評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中國電影百年百星」之一。上世紀那個動盪的年代,馮喆不幸去世,享年49歲。
陳戈
師長的扮演者陳戈,1916年生,1940年來到延安,組建了青年劇院,並任演出部主任。曾演出《塞上風雲》《雷雨》《上海屋桅下》等劇目,受到根據地廣大軍民的好評,甚至得到周恩來等領導的贊譽。建國後,陳戈先後在北京電影局、長春電影製片廠等單位任編劇、導演、藝術指導等,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藝作品。陳戈曾先後在《抓壯丁》《停戰以後》《黨的女兒》等多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1981年,陳戈離世,享年65歲。
仲星火
戰士的扮演者仲星火,1924年生,解放戰爭時期,仲星火加入到華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1949年,文工團進駐上海並入到上海電影製片廠,開始了其電影生涯。先後在《巴山夜雨》《李雙雙》《今天我休息》等數十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仲星火曾獲得過「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金雞獎」男女配角集體獎。2014年,仲星火逝世,享年91歲。
項堃
敵張軍長的扮演者項堃,1915年生,1940年在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解放後,曾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任職。先後在《烈火中永生》《海囚》《佩劍將軍》等數十部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項堃常扮演國民黨軍高級將領、特務頭子,他的表演能揭示人物的本質,入木三分,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和贊賞。項堃曾獲得過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2009年,項堃病逝,享年94歲。
張瑞芳
女游擊隊長的扮演者張瑞芳,1918年生,抗戰時期,曾在中華劇社任演員。1946年加入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後又分別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演員劇團任職,先後拍攝過《李雙雙》《母親》《大河奔流》等數十部片,並擔任主要角色。張瑞芳曾獲得「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華語電影終生成就獎」等。
2012年,張瑞芳在上海病逝,享年94歲。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 歷史 」
雲緋 歷史 號:故紙堆間
⑷ 電影《難忘的戰斗》的老演員們近況如何
經典老電影《難忘的戰斗》拍攝於1975年,1976年1月公映,距今已經過去44個年頭。
這部電影選取了剛剛解放後一個小鎮上糧食斗爭的故事,真正想表現的意思是奪取政權不易,鞏固政權更難,敵我斗爭相當艱難,而且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我軍 糧食采購工作隊隊長田 文中由達式常飾演,這是一位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當時拍攝這部電影時只有三十五歲,不但外形俊朗、舉止瀟灑,而且表演真摯朴實、自然流暢。其他演員中,有以飾演反派著稱的表演藝術家白穆、陳述、程之,還有後來因飾演康熙皇帝名聲大噪的焦晃等,每個人物都給當時的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以至多年以後還難以忘卻。
那麼,如今這些演員都怎麼樣了呢?
一、達式常,劇中飾演我軍副團長、糧食采購工作隊隊長田文中
達式常, 原籍江蘇南京, 1940年9月26日生於上海。
達式常一生塑造了無數經典銀幕形象,特別是七八十年代的觀眾幾乎無人不知,除了《難忘的戰斗》,他還主演過《年青的一代》、《曙光》、《燕歸來 》、《人到中年》、《譚嗣同》、《書劍恩仇錄》等,並憑借《燕歸來》中的林漢華,榮獲1981年第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進入九十年代後,達式常曾在反映香港回歸的電視劇《歸途如虹》中飾演解放軍少將李元博,電視劇《萍蹤俠影》中飾演張宗周,電影《生命如歌》中飾演夏鋼。
現在的達式常已是79歲高齡,但仍然活躍在影視舞台,2019年4月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的電視劇《永遠的戰友》中就有達式常的身影。從達式常老師近照來看,依舊神采飛揚,容光煥發,歲月沒有抹掉他當年的英俊風采。
二、白穆,劇中飾演糧店老版,潛伏特務陳福堂
白穆1920年生於天津,原籍浙江寧波,2012年4月26日病故,享年92歲。
白穆參演的電影有《農家樂》、《南征北戰》、《不拘小節的人》、《祖國啊!母親》、《苦惱人的笑》、《葯》、《大澤龍蛇》等,《大澤龍蛇》,他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第五屆理事,並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這也是對他一生演藝事業成就的肯定。
三、顧也魯,劇中飾演陳福堂的幫凶朱善齋
顧也魯是江蘇吳縣人,生於1916年,2009年12月23日病故, 享年93歲。
拍攝完《難忘的戰斗》後,1977年,顧也魯參加了電影《連心壩》、1980年,參演了電影《雪花和栗子球》,1981年,主演電影《革命軍中馬前卒》, 飾吳稚暉 ,參演電影《子夜》,飾 杜竹齋 。
2005年,中國電影一百周年華誕之際,顧也魯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
四、程之,劇中飾演土匪頭子武大賴子
程之1926年2月3日生於湖北武漢,1995年2月14日因心肌梗塞病逝於上海,享年69歲 。
著名演員牛犇曾這樣評價程之,說他是上影廠不可多得的看家反派,對事業絕對認真,給人們的感覺是這個人除了長的不太好看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好 。
的確,程之的演藝生涯中,塑造了很多經典反派角色,《春苗》、《特殊任務》、《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筆中情》、 《開槍,為他送行》、 《子夜》 等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年輕觀眾對他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央視版《西遊記》中的金池長老。
五、焦晃,劇中飾演副區長、潛伏在我軍內部的內奸劉志仁
焦晃1936年7月8日生於北京,今年83歲。
焦晃不但是國家一級演員和著名表演藝術家,因主演話劇、莎士比亞的《無事生非》、《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等,素有「莎劇王子」的美譽。
1975年參加完電影《難忘的戰斗》 之後,焦晃曾出演過多部電影,如《沙漠駝鈴》 、《拓荒者的足跡》 、《女兒經》、《庭院深深》、《世界屋脊的太陽》、《第一誘惑》等。
近些年,焦晃塑造的最經典影視劇形象就是1997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飾演的康熙皇帝,曾被譽為「千古一帝」,此外,他還參演了胡玫導演的另一部經典電視劇作品《忠誠》,飾演老書記鍾超林,此後,又參與了《李衛當官》,仍然扮演康熙皇帝,2004年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飾演漢景帝。
2013年,焦晃在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飾演北大教授何其滄 ,同年獲得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特殊貢獻獎 。
六、陳述,劇中飾演地主汪明德
陳述 1920年6月30日出生,至 2006年10月17日病故於上海,享年86歲。
同程之一樣,陳述是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以飾演反派著稱,曾因在《渡江偵察記》中飾演國軍情報處處長一舉成名,後來又相繼在《鐵道游擊隊》、《海魂》、《林家鋪子》、《聶耳》、《飛刀華》、《難忘的戰斗》 等三十餘部影片中出演過各種反派角色,從而成為 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稱的著名電影演員。
2005年,陳述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
陳述在《難忘的戰斗》中有一句經典台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直到現在都被人銘記。
七、曹鐸,劇中飾演陰壞的賬房先生
曹鐸聲譽1929年12月,2005年病故,享年76歲。
曹鐸是上海電影製片廠二級演員, 表演藝術家 ,中國電影協會會員。曾在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誤入雷音寺"一集中扮演黃眉老怪。
除了上述演員,出演過《難忘的戰斗》的還有郭凱敏、陳燁等,郭凱敏曾和張瑜合作,主演過電影《廬山戀》,而陳燁後來曾出演過電影《火燒元民怨》中的慈安東太後。
老電影《難忘的戰斗》是由湯曉丹、天然、於本正聯合執導,由達式常、白穆、周國賓、馬昌珏等人聯合主演,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76年拍攝放映的一部故事片。該片講述的是江南某城剛解放時,國民黨特務利用糧食等物資潰乏之際,妄圖製造混亂、破壞勝利成果。解放軍工作隊與敵特鬥智斗勇,最終消滅敵特,維護了城市的穩定,保住了勝利果實的故事。然而,敵特也有漏網之魚,戰斗仍將繼續下去的故事。
四十年已然過去,當年那些演員們現在怎樣了呢?
達式常——飾田文中
達式常於1962年在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在《年輕的一代》《燕歸來》《他們在相愛》等多部片中擔任主要角色,曾獲得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多個獎項。達式常是觀眾非常喜愛的一位表演藝術家,他曾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
白穆——飾陳福堂
白穆1941年開始從事演藝事業,建國後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白穆從藝數十年,先後在《風流人物數今朝》《苦惱人的笑》《葯》等多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白穆是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曾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副團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2012年,白穆因病去世,享年92歲。
周國賓——飾趙東生
趙東生曾在《不要離開我》《走出死亡陷阱》《血囚》等多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大多是配角角色。
馬昌珏——飾李光明
馬昌珏畢業於江蘇省戲劇學校話劇系,曾擔任過南京話劇團副團長及演員、江蘇省話劇團副團長、編劇及演員。馬昌珏先後在《艱難的抉擇》《甲申紀事》《刑警隊長》等多部影視作品中擔任重要角色。馬昌珏曾獲得過文華獎、中國話劇表演金獅獎及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 歷史 」
雲緋 歷史 號:故紙堆間
⑸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演員們後來怎麼樣呢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電影了,它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出品的,該片主要講述了在渡江戰役的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領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勝利的故事。
這部電影上映至今也有64年了,這部影片的演員們幾乎全都已經去世了,只有極個別還在世,但已經是人到暮年了。那麼這些演員在飾演過這部電影之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李連長——孫道臨
孫道臨是我國老一輩藝術家,他出生於1921年,這部電影是他主演的第三部電影,而他的前一部電影《烏鴉與麻雀》(1949年)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演完《渡江偵察記》之後,他又主演了《南島風雲》、《早春二月》、《李四光》等經典影片。
自1984年起,他開始自己導演作品,比如《雷雨》、《非常大總統》、《繼母》、《詹天佑》等影片都是他執導的。1988年他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孫道臨曾經於1995年獲得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第5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特別榮譽獎、2000年執導的《詹天佑》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等。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二、吳老貴——齊衡說起齊衡,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他出生於1912年的沈陽,自小就生活在日本統治的環境下,在他讀中學的時候,因為日本學生經常嘲弄中國學生,學校卻對日本學生加以袒護,他不堪忍受屈辱,憤而退學。
在九一八事變後,他離開東北考入上海大夏大學,但因經濟窘迫讀了一年就退學了。之後他加入上海中國藝術供應社和山東省劇團,參加了《父歸》、《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義的演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各地劇團演出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演出。
在1946年11月,齊衡參加了人生第一場電影《聖城記》的拍攝,從此走上了電影演員的道路。後來他加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在很多戰爭影片中扮演了各種角色。在《渡江偵察記》這部影片中他飾演的老偵查員吳老貴,成功塑造了一個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最後英勇的獻出自己生命的動人形象。
這部影片被評為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而這部影片中演員一等獎有兩個,其一是孫道臨,另一個就是齊衡。在「溫閣」(諧音)剛開始的時候,他因耿直的性格,不滿於當時的環境,曾跳入黃浦江自殺,但被好多人救了上來。後來他長期抑鬱,最終患上了腎癌,於1972年病逝,享年60歲。
三、小馬——孫永平
孫永平出生於1930年,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多部電影中飾演重要角色。
從1964年開始,孫永平轉型幕後,從事導演工作,執導了《大慶戰歌》、《火紅的年代》、《三定樁》、《石油盛開大慶花》、《白蓮花》等經典電影。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四、周長喜——康泰
現在能記得康泰的人估計也不多了,他出生於1927年,於1985年1月22日突發心肌梗病逝,享年58歲。他1945年進入華北電影公司任演員,在他40年的從藝生涯中,為我們塑造了不少角色。
他曾經在《玫瑰多刺》、《青春之歌》、《渡江偵察記》、《海魂》、《苦難的心》、《第二次握手》、《特殊身份的警察》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其中他主演的《苦難的心》還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而他也曾於1980年獲得第二屆電影小百花獎優秀男主角獎。
五、楊威——中叔皇
中叔皇是我國重要的電影演員、導演,他出生於1925年,全國解放之後,他參演了第一部電影《人民的巨掌》,在影片中他飾演的是人民公安,之後他又參加了多部影片,飾演過工會主任、公方經理、三輪車工人、革命軍人等角色。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中叔皇演員生涯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很多經典角色。從1975年開始,中叔皇轉型做導演,其中一部作品《白蓮花》就是他和孫永平一起執導的。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
六、參謀長——穆宏
穆宏是我國早期電影演員代表人物,他出生於1920年,於1969年不幸去世,享年49歲。他是話劇演員、導演出身,曾經自己編排並出演大型話劇《文天祥》。從1948年起,他開始參演電影,在《再相逢》、《子孫萬代》、《萬象寶塔》等影片中飾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國解放後,他除了拍戲之外,還編寫劇本,不過他飾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他的戲路很寬,好人壞人,正反兩派都能演,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獎的《南島風雲》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還參演過《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金沙江畔》等經典電影。
七、劉四姐——李玲君
在眾多男演員中,李玲君飾演的女游擊隊長劉四姐可謂是影片中的亮點,她也因此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一枚。李玲君出生於1931年,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自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李玲君又陸續拍攝了二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
由於年齡原因,李玲君自1998年拍攝完《不夜城》之後,就再也沒參演電影了,而恰巧的是,在這部影片中,她跟孫道臨又一次合作。現如今李玲君已經有20年沒有拍戲了,而且她的年事已高,估計以後也不會再拍戲了,希望她的身體 健康 ,萬事如意,畢竟當年《渡江偵察記》同劇組的主演們,就只有她老人家還在世了。
這部老電影的導演是湯曉丹,解放前馬來西亞回來的華僑,是個高壽的老人家,2012年一百零二歲時去世。當年湯導演花了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渡江偵察記》,然後把從電影里所得的個人收益,用來買了架鋼琴給兒子,兒子湯沐海也很爭氣,最終成為一名音樂家。主角孫道臨,是老燕大哲學系出身的高知,在當年,他所扮演的角色,都富有知性氣息,迥異於流行的工農兵形象,大概也算銀幕上知識分子最後的堅守了,但是在渡江偵察記里,他飾演的主角形象並不是很出彩,他真正令人難忘,塑造的銀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電波》里的男主角李俠。
孫老師逝世於07年,同年以他命名的孫道臨紀念館葉成立開放,真是對老藝術家最好的紀念。渡江偵察記里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陳述老先生扮演的敵情報處長,那句「不是我軍無能,實在是共軍太狡猾!」至今依然在網路間流傳,大概已經影響感染到第四、敵五代人了。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里,玩打仗 游戲 ,別的角色隨意,踢門喊湯「司令到!「的湯司令,牛大大演的「高!實在是高!」
以及陳老先生演的:「不是我軍無能…」這三個角色必需保留。陳老先生是06年過世的,一代反角啊!後來重拍過一部渡江偵察記,情報處長也專門請他出場,可惜那是一部爛片,就這一個賣點。老渡江偵察記里主要演員里,最不幸的,應該是齊衡同志,在嗡嗡嗡剛開始的年代,上海電影圈是江阿姨清洗的重災區,他就因性格過於耿直,在一開始就氣憤不過,跳了黃浦江,被救起後,也一直鬱郁寡歡,在72年,就早早過世。
現在渡江偵察記劇組的主要演員,唯一還在世的就是已87歲的李玲君,在電影中飾演女游擊隊長劉四姐,這位老奶奶在98年最後一次演電影時,還是和孫道臨一起合作,拍的《不夜城》。祝老人家也能像湯導演一樣,成為百歲老人吧!也感謝老電影渡江偵察記,帶我走上痴迷軍事的道路。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年上映的戰爭片。講述的是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這部黑白影片花了導演湯曉丹整整一年創作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影片,獲得八百元勞務費給孩子湯沐買了一架鋼琴。有趣的是,這孩子後來長成了國際樂壇的音樂大師。
孫道臨——飾演李連長 孫永平——飾演小馬 中叔皇——飾演楊威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是由沈曉丹導演,孫道臨、齊衡、陳述等主演,於1954年上映的一部黑白銀幕戰爭故事片。該片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渡江戰役前,一支解放軍偵察小分隊,在李連長的帶領下,提前來到江南進行偵察。在當地游擊隊及老百姓的配合下,小分隊獲得了敵軍在江防主要火力的布防圖並偵察到敵軍突然增加的榴彈炮團的位置。小分隊最終並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地將情報送回至總部的故事。
李連長的扮演者——孫道臨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 敵情報處長的扮演者——陳述
《渡江偵察記》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題材老電影,可以說風靡了幾代人。
因為這部電影太過經典,和「渡江」諧音的現在正當紅的青年演員杜江,在他的社交平台的名字,就叫「杜江偵察記」,而這位杜江,現在是擅長演出主旋律正面人物,如果要重拍《渡江偵察記》的話,說不定他真的可以來試試孫道臨老師的這個經典的李連長呢。
由於已經是近70年前的電影了,《渡江偵察記》的老藝術家們,絕大部分都已經仙逝了。
1、 李連長——孫道臨
當時孫道臨老師33歲,風華正茂,他簡直就是當年銀幕上的男神與偶像般的存在。之後,他還演出過非常多經典的電影。
《家》演大少爺
《不夜城》
《革命家庭》
《早春二月》,這部在中國電影史上非常重要和經典。
《李四光》
中日合拍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進入1980年代中期,已到離休年紀的孫道臨沒有閑著,而是開始當導演。
1984年他導演和主演了《雷雨》。
1986年拍了《非常大總統》
進入新世紀後,他還以80高齡導演了一部《詹天佑》
孫道臨老師因突發心臟病於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扮演吳老貴,這是偵察班長,是那個時代的暖男。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是上影廠演員,他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在銀幕上非常活躍,先後拍攝了《湖上的斗爭》、《小夥伴》、《阿福尋寶記》、《秋翁遇仙記》、《鐵窗烈火》、《鋼鐵世家》、《地下航線》等片中扮演重要或次要角色。1963年他拍完《金沙江畔》後就再也沒有拍片了。
《秋翁遇仙記》
1972年齊衡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扮演小馬,放牛娃小馬是一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由當時只有23歲的小山東孫永平扮演。
孫永平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等電影中都出演過角色,到了1960年代後,他轉型做起了上影廠的導演。
這是他最後一部導演作品,1980年由著名影星吳海燕主演的《白蓮花》。
2011年11月,孫永平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扮演周長喜,這個角色壯烈犧牲了,當年可是看哭了。
康泰老師後來借調到北影廠,在著名的《青春之歌》里成功扮演了盧嘉川,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21年後,康泰和謝芳又在《第二次握手》中重逢,可惜,歲月啊……
1985年1月21日,康泰在廣州剛剛拍完電影《公寓》,第二天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5歲。
5、中叔皇扮演楊威,一個性格有點急躁的小夥子。
中叔皇老師可以說是當年比較少見的大個子魁梧硬漢演員了,他身高184,氣宇軒昂。
中叔皇1970年代中期開始當導演,第一部電影是《小將》,當年雲集了很多新人演員,比如後來上影廠著名演員張芝華。
他的最後一部導演作品是一部古裝電視劇《七星鎮二妖》,著名男演員毛永明主演。
中叔皇於200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陳述扮演情報處長,這是中國電影中一個經典的反派形象,陳述老師的表演簡直出神入化。
陳述後來成為「反派專業戶」,先後在《鐵道游擊隊》、《海魂》、《林家鋪子》、《聶耳》等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了多個經典的反派角色。
陳述在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也有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10月17日,陳述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7、李玲君扮演劉四姐
李玲君老師三年後還和孫道臨一起演了《不夜城》。
李玲君和康泰也是老搭檔。
1982年,《渡江偵察記》中的楊威——中叔皇開拍地擔憂《飛來的女婿》,農村題材喜劇片,就找來陳述、李玲君等老搭檔,李玲君扮演的小蘭娘相當出彩。
1986年她在演出了上影廠的驚險反特片《波斯貓在行動》後就基本上沒出來演過角色了。李玲君老師如今依然健在,祝她 健康 長壽。
8、穆宏扮演參謀長,他1957年後去天馬電影製片演員當劇團團長,之後還在上影廠、天馬廠的電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後一部電影是1964年天馬廠的《血碑》。1969年穆宏不幸去世,享年49歲。
9、需要說明的是,1975年,老版《渡江偵察記》導演湯曉丹和湯化達合作重拍了彩色版,不過演員幾乎全部換了,只有陳述還保留。
您好,我是文娛小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拍攝於1954年,至今已經有66個年頭了。
《渡江偵察記》中的演員後來都怎樣了呢?
1、孫道臨: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李連長。
1921年12月18日出生於北京,2007年12月28日因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吳老貴。
1912年出生於遼寧沈陽,1972年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小馬。
1930年4月13日出生,山東龍口人,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周長喜。
1927年出生,北京人,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發心肌梗死猝然離世,享年58歲。
5、中皇叔: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楊威。
1925年7月14日出生於南京,2005年8月2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穆宏: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參謀長。
1920年出生,山東泰安人,1969年8月被文化大革命迫害致死,年僅49歲。
7、李玲君: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劉四姐。
1931年6月出生於山東,15歲開始從事文藝。
8、陳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情報處長。
1920年6月30日,上海人,2006年10月17日在去世,享年86歲。
9、崔超明:在《渡江偵察記》中班扮演敵軍長。
1918年出生於廣州,2010年逝世,享年90歲。
10、石靈: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炮兵參謀。
1922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77歲。
11、馬驥: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侯妾。
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歲。
上述這些演員中,只有劉四姐的扮演者李玲君還在世,現在也89歲了。
其他的演員們都已經去世了。
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將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獻給了新中國的電影事業,向他們致敬!
渡江偵察記是5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的`,有60多年了,當時的演員們大部份都過世了,只有個別的還在世,是一批優秀的演員,為中國演藝事業作出了非常的貢獻。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參加主演的電影,拍攝於1954年,
這部影片講述: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礪兵秣馬,准備橫渡長江。大軍渡江之前,特派李連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敵人的江防情況。接受命令後,他帶領吳老貴、周長喜、楊威、小馬等迅速過江,並及時和游擊隊劉四姐取得了聯系。他們混入江邊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計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並及時匯報給上級。不久,他們得知敵人新增一個榴彈炮團,於是他們假扮敵人工兵混入敵炮陣地,出色完成了偵察任務,在返回的路上,周長喜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軍事機密的再三泄露,令敵軍長火冒三丈,他下令炮擊我游擊隊根據地,敵人惱羞成怒,派遣特務,探明了游擊隊根據地,出動大批軍隊,企圖消滅這隊偵察兵。正當李連長和江北通話,報告榴彈炮情況時,敵人攻進村子,炮彈擊中了報話機,和江北失去了聯系。李連長只得率隊搶上山頭,居高防守。等到天黑以後,就派遣吳老貴和小馬奮勇突圍,乘夜泅渡過江,把這份報告帶給指揮部。他們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來到江邊,吳老貴為了掩護小馬過江.和敵人進行頑強戰斗,英勇犧牲。小馬在江中掙扎一夜,筋疲力盡。正當解放軍指揮部為斷了與李連長的聯系而焦急時,小馬把報告送到參謀長手裡。這時,李連長也率領部隊突圍出來,到達江邊青龍山。江南江北都發出信號,預示著總進攻就要開始了。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萬帆齊發,大炮雷鳴,把敵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毀。大軍像排山倒海似的渡過長江,獲得了輝煌的勝利。小馬也見到了李連長。偵察英雄們又投入了繼續南進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戰斗任務。
孫道臨——飾(連長) : 中國電影藝術界著名代表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出演了100餘部舞台劇和影視劇,其中《雷雨》《家》《日出》《茶花女》《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渡江偵察記》《革命家庭》《51號兵站》等塑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
他的一生中都在為影映事業做貢獻, 2007年12月28日,享年86歲的中國著名演員、導演孫道臨,因心臟病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
孫永平——飾(小馬): (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東省龍口市西轉渠村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 [1] 、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並曾在山東軍區文藝培訓隊受訓。1949年底,進上影廠擔任演員,參演作品《 南島風雲 》等。1964年後從事導演工作。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攝影家協會會員、顧問。 孫永平於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崔超明——飾(敵軍長): 生於廣州市,中國電影演員、話劇演員, 1936年 ,畢業於廣州摘石軒書畫苑, 1943年 ,崔超明在他的第一部話劇《秦淮月》中飾演配角王隊長,由此登上話劇舞台。同年,在黃宗江編劇、朱瑞鈞導演的話劇《大地》中飾演主角王龍。1954年,參演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渡江偵察記》,在影片中飾演國民黨軍長。崔超明於2010年逝世享年92歲。
《渡江偵察記》連環畫講述了在1949年春天,解放大軍渡江作戰前夕,為了摸清大江南岸敵軍兵力部署的情況,解放軍某部特派遣一隊偵察兵巧渡長江,進行深入偵察。該連環畫描寫這隊偵察兵在當地游擊隊和群眾的協助下,如何活躍在兵力雄厚、守衛嚴密的敵軍陣地上,完成了偵察任務的經過,歌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機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生老病死是人生規律,經典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誕生至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電影里的人民英雄人物:李連長、周長喜、小馬、吳老貴、女游擊隊長和反面角色扮演者陳述等等的精彩演繹,給新中國幾代的銀幕觀眾,留下了永遠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電影里的不少藝術家如:孫道臨、陳述
(陳述)
都
(孫道臨)
已經去世了,如今健在的恐怕也不多了。
⑹ 八姑叫什麼名字
八姑 :狄梵 .上海電影製片廠老演員。原名嚴恆瑜(1920年-2012年5月19日),1920年出生,江蘇南京人,畢業於上海培成女中。
⑺ (老演員)《南征北戰》中的敵參謀長/《春苗》中的衛生院長杜文傑
白穆 (1920,6,19—--2012,4,26)原名樂忠元,原籍浙江寧波,生於天津。從小在東北長春長大。13歲在裁縫店當學徒,後到郵局打雜。因愛好文藝,於1937年與人合作編寫了反封建話劇《洞房花燭夜》,並在劇中飾演守門的老兵。效果極佳,從此迷上演戲。同年,隨大同劇團到沈陽演出《壓迫》等進步戲劇。1938年與幾個好友逃亡到北平。當時抗戰爆發,找不到工作,只能靠業余戲劇活動的微薄收入糊口。1941年,入中國旅行劇團任演員。在話劇《綠窗紅淚》中飾演茶房。1943年入苦幹劇團任演員。演出過《樑上君子》、《釵頭鳳》、《雙喜臨門》、《袁世凱》、《芳草天涯》、《大馬戲團》、《飄》、《雷雨》、《正在想》等六十餘部話劇。從中得到石揮、黃佐臨的指導和幫助,加上他刻苦實踐,虛心求教,這些曲折的經歷,豐富了他的知識,坎坷的生活磨煉了他的意志。其間,曾在上海劇藝社、聯誼劇社等戲劇團體,演出過多部話劇。1947年從事電影工作,參加了影片《子孫萬代》和《風流寶鑒》的拍攝,在電影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1949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後任演員劇團副團長,先後在影片《農家樂》、《翠崗紅旗》、《南征北戰》、《不拘小節的人》、《春滿人間》、《逆風千里》、《春苗》、《難忘的戰斗》、《祖國啊!母親》、《星星星》、《狐狸迷案》等數十部影片中飾演主角和各種類型角色。他扮演的多半是反面人物或常有喜劇色彩的轉變人物。通過這些人物的塑造,使他成為中國影壇上最著名的善於扮演反面角色的演員之一。他表演風格是特有的含蓄、內在、深沉的表情,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充分地展現出來。他塑造的銀幕形象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充分肯定和好評。還拍攝過《花都夢》、《徵婚奇遇》、《奪子戰爭》等電視劇,導演過《花生阿狗》等電視劇。曾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創作個人獎。1993年榮獲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
電影作品:
1947:《風月恩仇》(萬方)飾商人陶國霖。
1948:《子孫萬代》(「中電」二廠)飾鎮長袁桂庭。
1949:《風流寶鑒》(香港 合作影藝社)飾洋行經理顧沛霖。
1950:《農家樂》(上影)飾地主杜天成,《翠崗紅旗》(上影)飾土豪封之固。
1952:《南征北戰》(上影)飾敵參謀長。
1954:《一場風波》(上影)飾楊立和,《淮上人家》(上影)飾老地主熊三萬。
1955:《閩江桔子紅》(上影)飾橘農胡福祥。
1956:《春天來了》(上影)飾社長章明樓,《誰是兇手》(上影)飾一隊副隊長張萬壽,《不拘小節的人》(長影)飾作家李少白。
1958:《兩個巡邏兵》(江南)飾漢族老戰士馬長根,《二十天革個命》(天馬)飾廠長龔立群,《新安江上之東風樓》(天馬)飾王師傅,《海 上紅旗》(天馬)飾輪機長。
1959:《春滿人間》(天馬)飾外科主任范紀康,《香飄萬里》(天馬)飾周主任。
1960:《風流人物數今朝》(天馬)飾張師傅,《她們的心願之螺絲釘》(天馬)飾廠長。
1962:《燎原》(天馬)飾鄉紳。
1964:《逆風千里》(珠影)飾敵師長孫振戎。
1975:《春苗》(上影)飾衛生院院長杜文傑,《難忘的戰斗》(上影)飾潛伏特務陳福堂。
1977:《祖國啊,母親》(上影)飾敵特派員白冰。
1979:《苦惱人的笑》(上影)飾老教授。
1980:《我們的小花貓》(上影)飾老教授。
1981:《葯》(長影)飾夏三爺。
1982:《大澤龍蛇》(上影)飾豪紳劉仲谷,《星,星,星》(瀟湘廠)飾丁副廠長,《姐妹倆》(珠影,未公映)飾韓青天。
1983:《出門掙錢的人》(北影)飾王主任,《妻子的信》(上影)飾陳副書記。
1985:《張家少奶奶》(上影)飾公公。
1987:《綁票》(瀟湘廠)飾敵警備司令錢宣武。
1988:《狐狸迷案》(廣西廠)飾縣長任千帆。
1999:《緊急迫降》(上影)飾老學者。
2009:《建國大業》(中影集團)飾老紳士。
⑻ 78歲的原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朱永德去世了,他生前有哪些代表作品
原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朱永德於2021年2月5日去世,其生前曾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第一創作室主任、製片人辦公室主任,上海電影電視集團公司總經理,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等職務,是國家一級攝影師。網友都去其的去世表示太突然了,紛紛哀悼,祝老人家一路走好。為何一個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會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是因為其生前給大眾帶來了不少好的作品,而他生前有哪些代表作品:
《牧馬人》《牧馬人》由謝晉執導,朱永德利用自己豐富的拍攝經驗指導美術師到攝影棚中搭景,呈現出契合影片主題表達的效果。此影片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⑼ 老演員朱曼芳的丈夫是誰
朱曼芳的丈夫是鄔承業,是位大學教授。
朱曼芳,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一名老演員,1962年從影,1985年因在電影《少年犯》中飾演謝潔心一角而被觀眾熟知,主要影視作品有《少年犯》、《愁眉笑臉》、《東港諜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白粉妹》等。
朱曼芳的丈夫是大學教授鄔承業,不是圈內人士,但同樣眉清目秀,氣質不凡。兩人育有兩個女兒,一個是鄔君梅,另一個是鄔君梅的妹妹鄔君宜。
(9)老演員上海電影製片廠擴展閱讀
朱曼芳在事業最好的時候遇見了自己的戀人鄔承業,之後不久兩人便結婚了,對方是個大學教授,結婚不久,他們就迎來了最寶貝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繼承母親衣缽的鄔君梅。
鄔君梅在小時候特殊時期時就被迫扛起家庭的一份責任,當時朱曼芳和丈夫都被分配到鄉下,家裡的所有事情都要靠鄔君梅來打理。
文革結束,調回廠後,朱曼芳被派到演員劇團培訓班講授表演課。1978年在影片《東港諜影》中飾演女翻譯夏芸,比起她過去飾演過的人物,性格復雜境遇坎坷,開拓了她的表演領域。
⑽ 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藝術家
(1922.4-1980.3),男。1950年3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簡·愛》、《紅菱艷》、《大獨裁者》、《大鬧天宮》、《不屈的城》、《彼得大帝》、《偉大的公民》、《卡塔琳的婚姻》、《做賊心虛》、《證據》、《木屋的村子》、《法官》、《警察與小偷》等。
譯制導演作品
《白衣少女》《解放了的土地》、《生活的創造》、《魔椅》、《稱心如意》、《三合一》等。
代表作品
《簡·愛》-羅切斯特
《紅菱艷》-萊蒙托夫
《警察與小偷》-小偷
《大獨裁者》-興格爾和理發師
《凡爾杜先生》-凡爾杜
《尼羅河上的慘案》—瑞斯上校
《追捕》—堂塔醫生
獲獎情況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1927.6-1992.12),男。二級導演。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紅與黑》、《虎、虎、虎》、《在那些年代裡》、《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悲慘世界》、《孤星血淚》、《尼羅河上的慘案》、《政權·真理》、《苦海餘生》、《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復仇》等。
主要導演作品
《追捕》、《黑鬱金香》、《凡爾杜先生》、《水晶鞋與玫瑰花》、《薩拉丁》、《苦海餘生》、《絕唱》、《新天方夜譚》、《卡桑德拉大橋》、《湯姆叔叔的小屋》、《一個酋長的勝利》等。
獲獎情況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黑鬱金香》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優秀譯製片獎。 1926年6月出生,女。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孤心血淚》、《紅與黑》、《印度之行》、《故鄉行》、《二十四隻眼睛》、《國際女郎》、《情歸巴黎》、《尼羅河上的慘案》、《彼得大帝》、《華麗的家族》、《為戴茜小姐開車》等。
譯制導演作品
《虎口脫險》、《遠山的呼喚》、《天鵝湖》、《解放了的土地》、《陰謀與愛情》、《雪橇》、《砂器》等。
代表作品
《孤星血淚》-哈維沙姆小姐
《望鄉》-老闆娘
《為戴茜小姐開車》-戴茜小姐
《華麗的家族》-女管家
《警察與小偷》-小偷妻子
《尼羅河上的慘案》-奧斯伯恩太太
獲獎情況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1928.2—2001.2)男。二級演員。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謀殺》、《里約的迷霧》、《英俊少年》、《沒有陪嫁的新娘》、《春天交響曲》、《地震》、《隨心所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屈的城》、《希望之路》、《愛國者》等。
譯制導演作品
《真假薩盧》、《羅特的女兒》、《倫敦上空的鷹》、《報警記》、《珠寶奇案》、《海魔》、《不朽的人》、《他是誰》、《片山刑警在海島》、《男子漢們》、《神射手》、《情系鐵騎》等。
獲獎情況
《國家利益》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優秀譯製片獎。
《靡菲斯特》獲1988年度優秀影片獎。
《隨心所欲》獲1989-1990年優秀譯製片獎。 (1916.1—1986.4),男。1952年7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譯制導演。
主要譯制導演作品
《棉桃》、《烏鴉與狐狸》、《飛向月宮》、《九月英雄》、《兩畝地》、《官場鬥法記》、《第六縱隊》、《沒有留下地址》、《逃亡者》、《唐·吉訶德》、《狐狸的下場》(動畫片)、《林中運動會》(動畫片)、《匈牙利革命搖籃》(紀錄片)等。 (1917.9-1995.8),女。1950年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警察與小偷》、《王子復仇記》、《勇士的奇遇》、《三劍客》、《生的權利》、《社會中堅》等。 (1931.7—2001.3),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中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和譯制導演。1950年3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追捕》《砂器》《遠山的呼喚》《復仇》《尼羅河上的慘案》《車隊》《鴛夢重溫》《海狼》 (1925.1—2008.5),男。1950年7月進入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主要配音作品
《朱可夫》、《金環飾》、《水晶鞋和玫瑰花》、《追捕》、《蛇》、《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巴黎聖母院》等。
代表作品
《追捕》-真由美的父親
《蛇》-中情局局長
《水晶鞋和玫瑰花》-國王
《斯巴達克斯》-元老革拉古
《巴黎聖母院》-路易十一
《金環飾》-石元參吉
獲獎情況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1922.5-2005.4),男。1950年8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虎口脫險》、《冷酷的心》、《復仇》、《悲慘世界》、《追捕》、《愛德華大夫》、《加里森敢死隊》、《老古玩店》、《孤行血淚》、《警察局長的自白》等。
代表作品
《虎口脫險》-史丹尼斯.納伯爾-指揮家
《冷酷的心》-魔鬼胡安
《復仇》-巴特萬
《悲慘世界》-沙威警長
《追捕》-長岡
《愛德華大夫》-心理學教授,彼得森醫生的老師
《加里森敢死隊》-「黃毛」
《老古玩店》-高利貸者奎爾 (1925.3.28-1998.5.20),生前為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著名配音演員,早年在北京崇德中學、北京中國大學法律系求學,1949年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12月入東影翻譯片組工作,1953年3月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
主要配音作品
《追捕》、《三劍客》、《被侮辱與被迫害的人》、《社會中堅》、《廣島之戀》、《海岸風雷》、《基度山伯爵》、《大篷車》、《虎口脫險》等。 (1920.9-1971.2),男。1950年11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索那大》、《風暴》、《帶翼的人》、《大牆後面》、《嬰兒》、《冰海沉船》、《更高原則》、《智擒眼鏡蛇》、《大生意》、《運虎記》、《第一提琴手》(動畫片)、《生日》(動畫片)、《摩爾人的遺囑》(動畫片)等。 1925出生,女。1951年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擔任配音演員。1984年離休。主要配音作品
《偷東西的喜鵲》、《帶閣樓的房子》、《鬼魂西行》、《神童》、《廣島之戀》、《望鄉》、《英俊少年》、《尼羅河上的慘案》、《華麗的家族》、《蝙蝠》、《一個人的遭遇》等。
代表作品
《望鄉》-阿崎婆
《蝙蝠》-女主人
《華麗的家族》-萬表妻子
獲獎情況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苔絲》獲文化部1982年優秀譯製片獎。 1937.10出生,男。1952年1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1988.9離廠。
主要配音作品
《第六縱隊》、《風山疑案》、《如此人生》、《初歡》、《不平凡的夏天》、《根據法律》、《祝你成功》、《科倫上尉》、《法官》、《家庭爭執》等。 1933年10月出生,男。1952年1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山中魔鬼變石頭》、《雪撬》、《逃亡者》、《第六縱隊》、《木屋的村子》、《狗熊撥牙》(動畫片)等。 (1933.10-1987.12),男。1952年1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霧都孤兒》、《我和爺爺》、《雪橇》、《風山疑案》、《懺悔》、《春風野火》、《為了蘇維埃政權而斗爭》、《一天的起點》、《戰火中的少先隊》等。
電影混錄棚(400平方米)及配套錄音機房,放映機房。該棚聲音頻響特性通過英國DOLBY公司論證,符合其標准。主要用於:
電影立體聲SR,SR.D,DTS制式的混合錄音製作。
高清電視DOLBY-E制式的混合錄音製作。
電影.電視聲音標準的鑒定。
主要設備:
◎ 美國EUPHONIX-System 5數字電影製作調音台
◎ 美國EUPHONIX-R1,48軌數字硬碟錄音機
◎ Digidesign Pro Tools-HD3 音頻工作站
◎ Tascam MMR8數字硬碟錄音機
◎ Tascam DA98HR Hi8磁帶錄音機
◎ Magna Tech MR10035-6 35mm磁帶錄音機
◎ T.C. M-6000 音頻效果處理器
◎ Lexicom 960L音頻效果處理器
◎ Eventide Orivile音頻效果處理器
◎ 德國Kinoton FP30EC-II電影同步放映機
◎ 比利時BARCO投影機
◎ DOREMI數字硬碟錄像機
放映廳
小型電影放映廳,空間舒適寬敞,高品質的放映設備可進行SR,SR.D,DTS立體聲及環繞聲影片放映。 100平米強吸聲標准電影語音車間,錄制聲音清晰自然,空間大,可多人同時錄制。
主要設備:
◎ Yamaha DM2000調音台
◎ Digidesign Pro Tools-HD3 音頻工作站
◎ T.C. M-6000 音頻效果處理器
◎ DOREMI數字硬碟錄像機
◎ Neumann u89,u87電容話筒等 大型寬敞的錄音控制間便於後期製作,針對電視及多媒體。
主要設備:
◎ Yamaha DM2000調音台
◎ Digidesign Pro Tools-HD3 音頻工作站
◎ DOREMI數字硬碟錄像機
◎ Neumann u89,u87電容話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