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和香港合作的大陸的女演員
和香港合作的大陸的女演員很多: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大陸影後】
香港電影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是三大獎中最年輕的,但因為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它也是最受關注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要求參選影片導演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出品公司必須有一間是香港公司,影片中至少有6個項目的工作人員必須是香港居民,因為這樣保證了它的純粹性,但也限制了它的發展。
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36屆,共產生了21位影帝;除了李連傑那屆,全部是香港人,而影後方面卻有很多是來自台灣和內地。【兩屆金像獎影後蕭芳芳,其實是出生於上海的,但2歲隨父母移居香港,之後成為了香港居民。】
來自內地的金像獎影後有:
【斯琴高娃】1950年生於內蒙古赤峰寧城縣,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
斯琴高娃出身於軍人家庭,父母都是軍人,父親是老紅軍。1965年,斯琴高娃被選拔到內蒙古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報幕員。1979年主演戰爭片《歸心似箭》正式出道,198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
大陸還沒有男演員飾演香港金像獎影帝,因為香港電影輝煌時期那批演員太強了,並且還在堅持;這么多大陸女演員能獲得金像獎影後,香港光有一個張曼玉不夠啊,而且息影多年了。
❷ 劉曉慶個人資料 劉曉慶介紹
1、劉曉慶生於1951年,重慶涪陵人,1970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學,1971年擔任成都軍區話劇團演員。1980年起成為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作為演員的劉曉慶,十餘年來先後主演過《小花》《瞧這一家子》《原野》《北國紅豆》《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芙蓉鎮》《春桃》《大太監李蓮英》《心靈深處》《無情的情人》《大清炮隊》等多部影片,曾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在國內外所得的獎項加起來有18個之多,可謂大陸電影演員之冠。生長於知識分子家庭,自幼愛好音樂。63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揚琴和鋼琴,文革中飽受欺凌。70年附中畢業後分配到農場勞動。72年被宣漢縣宣傳隊選取中,不久被借調襄渝鐵路宣傳隊演出。年底,成都軍區文工團調她演出歌劇《杜鵑山》。73年被八一電影製片廠選中,擔任《南海長城》女主角,從此躍上銀幕。以《小花》嶄露頭多角,旋又以《瞧這一家子》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而走紅。近年淡出影壇,成為商界女強人。
2、至於如何踏入影壇,據劉曉慶自己介紹,她19歲從四川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到了宣漢縣農場勞動。那時,她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但熱愛演戲,而且有了機遇。劉曉慶說,1971年,她幸運地成為成都軍區話劇團的一名演員。1975年,劉曉慶第一次「觸電」,到了1980年,她已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一位知名電影演員了。她因出演《瞧這一家子》而獲得了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1987年,在《芙蓉鎮》里,劉曉慶因成功飾演了胡玉音而獲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1988年,劉曉慶獲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今年已是51歲的劉曉慶,演起戲來一部比一部漂亮,一部比一部年輕。在著名電視劇《武則天》里,劉曉慶從16歲一直演到80歲,絲毫看不出她當時已年近半百。
❸ 07年金雞獎女演員是誰有什麼作品
劉嘉玲 顏丙燕
顏丙燕 《愛情的牙齒》、劉嘉玲《好奇害死貓》
電視劇作品:
《飲馬流花河》 飾沈瑤仙
《甘十九妹》 飾尉遲蘭心
《影後蝴蝶》 飾徐筠倩
《狄仁傑斷案傳奇》 飾銀仙
《紅十字方隊》 飾肖紅
《民警程廣泉》 飾華子
《虎門大橋》 飾叮當
《風牆》 飾思瑾
《深圳情緣》 飾董艷梅
《警戒傳奇》 飾謝小雙
《天使情緣》 飾黃雁
《紅螺寺》 飾紅羽
《剿匪1950》 飾英虹
《大腕兒》 飾唐婭
《光榮之旅》 飾高歌
《人蟲—票蟲》 飾李識君
《咱老百姓—媽媽打開你的門》 飾柳妮
《月落長江》 飾於虹
《非常案件》 飾郝緯
《黑血》 飾趙肖麗
《永不放棄》 飾王現代
《偶然》飾陸敏
《天下第一媒婆》 飾青青
《好男當家》 飾李馨香
《女人一輩子》 飾吳明蘭
《誰為愛情買單》飾張美娟
《十萬人家》飾韋絹
顏丙燕是十六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配角獲得者,她六歲開始學習舞蹈,在進入影視圈之前,是北京歌舞團的專業舞蹈演員,第一次走向銀幕,是在香港影片《追捕野狼幫》中飾演特警隊長,又在影片《岐路英雄》里飾演小雲,從此一發不可收,。幾年來,參演的電視劇有:《飲馬流花河》、《甘十九妹》、《影後蝴蝶》、《深圳情緣》、《風牆》、《天使情人》以及《紅十字方隊》,在這些影視作品裡,她成功地塑造過女俠,又因純情可愛,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大眾電視》「我最喜歡的大眾電視形象明星」日前在杭州揭曉,顏丙燕等20位兩岸三地的影視歌明星最終從100位候選人中勝出。
在演藝圈周圍那些哪怕就是客串過一兩個鏡頭的群眾演員,也會變著法兒地把自己扮成個"腕兒",生怕被別人忽視了的今天,顏丙燕卻不然,混同普通人一樣。顏丙燕說她出門兒從不收拾。她臉上不僅沒有半點鉛華,就連皮膚和嘴唇都乾乾的,甚至有一點憔悴的樣子。再看看照片上的她,那麼艷麗多姿,光彩照人,簡直就是兩個人。她原來的頭發長長的,又黑又粗,兩條大辮子快到腰了,但是拍《紅十字方隊》時了為角色需要給剪了,不僅非常可惜,而且直到現在也不習慣,洗頭的時候,還常常像過去那樣倒出好多洗發水,但是等一摸頭發,沒了,她說留長發的時候她規規矩矩,文文靜靜的,現在梳短發了,她就會常常覺得自己說話辦事像一個男人。南京有線台一套正在播出的連續劇《非常案件》中,顏丙燕扮演第三單元《神人龍面》的女主角郝緯,這是她又一個不同以往的新形象。
電視劇《永不放棄》中,她扮演善良美麗的護士王現代。而真正讓觀眾認可她的卻是《紅十字方隊》和《光榮之旅》中的軍人形象。
從小具有演戲的天賦。在學校里跳舞、唱歌是她的強項。198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歌舞團。1994年,在影視圈的出道作品是電影《追捕野狼幫》,她飾演特警隊長楊真。後來在《甘十九妹》、《虎門大橋》、《人蟲—票蟲》、《月落長江》、《黑血》影視作品中都有出色表演。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她都能同樣認真對待,有時配角比主角表演得還要精彩。在《紅十字方隊》中,她扮演將軍的女兒,從情竇初開成長為一名合格軍人,為此奪得第16屆「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去年還獲得了中國大眾電視「我最喜愛的影視明星」獎。該劇通過每一個發生在急診科里的事件散點式地構成全劇的情節脈絡這些事件中承載著杜小青(江珊飾)、李大明(李幼斌飾)、周映雪(朱琳飾)、梅雲(柏寒飾)、王現代(顏丙燕飾)、高篙(於洋飾)等等劇中主要人物的情感線,承載著急診科所有醫護人員的辛苦和愛心,通過這些事件,他們審視看社會,同時也審視著自己,不斷地去修正自己。李大明與社小青的情感關系是建立在長期的工作中,極其默契的配合和對病人的關愛,他們在救治生命的動作過程中的眼神的交流是真誠和相互信賴的,這是他們感情發展的基礎。當然,這裡面也包含了彼此的傾慕之情,這種關系的形成是大氣的,而不是兒女情長的。這樣一種劇本結構所呈現的是大信息量的進入和多層面的剖析各色人等,給創作人員和演員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創作空間。
在攝制現場我們看到,導演鄭曉龍和沈濤要求參加演出的演員在表演要盡可能地貼近生活,自然流暢、不露表演痕跡。
劉嘉玲
主要電影作品
1986年 《扭計雜牌軍》
1987年 《江湖情》《英雄計劃》《A計劃續集》
1988年 《精裝追女仔之二》《群鶯亂舞》《殺出香港》《三人世界》
1989年 《福星闖江湖》《說謊的女人》《轟天龍虎會》《四千金》
1990年 《皇家女將》《古惑大律師》《阿飛正傳》
1991年 《雞鴨戀》《上海假期》《豪門夜宴》《九一神鵰俠侶》
1992年 《我愛扭紋柴》《應召女郎1988之現代應召女郎》《阮玲玉》《車神》
1993年 《神探干濕樓》《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香港也瘋狂》 《玫瑰玫瑰我愛你》《太子傳說》《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千王情人》《女兒當自強》 《新難兄難弟》
1994年 《六指情魔》《新不了情》《金枝玉葉》《東邪西毒》
1996年 《大內密探零零發》
1997年 《自梳》
1998年 《海上花》《新戀愛世紀》、
1999年 《2046》
2001年 《靚女差館》《絕世好BRA》
主要電視劇作品
1989 《上海大風暴》
《義不容情》
1997《花幟》
1999年 《影城大亨》
主要舞台劇作品
1998年 《花心大丈夫》
2000年 《煙雨紅船》
參加評獎及獲獎作品
1989年 《說謊的女人》……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1年 《阿飛正傳》……獲得法國蘭特影展「最佳女主角」
1998年 《自梳》……獲得第三屆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2000年 《煙雨紅船》……獲得「最佳千禧女演員獎」
2000年 榮獲「HARRY WINSTON 最艷光四射大獎」、「NOKIA 金裝性感女神大獎」
曾三次獲得「香港十大傑出衣著人士」
2007年 憑《好奇害死貓》榮獲第26屆電影金雞獎影後
❹ 22歲憑《火燒圓明園》大火,周潔現狀如何
早在1983年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中,22歲的周潔就被導演李翰祥挑中,出演片中千嬌百媚、能歌善舞的“麗妃”,從而一炮走紅如今,59歲的周潔,不僅將自己的舞蹈學校發展成為北美地區最傑出的華人舞蹈學校,而且她本人還在上海開設“周潔演藝中心”,繼續傳播舞蹈文化。相比於如今喜歡炒作,熱衷爆紅的娛樂圈氛圍,像周潔這樣衷心傳達中國藝術文化的明星,顯得彌足珍貴
❺ 哪位有《火燒園明圓》中慈安太後的扮演
陳燁飾慈安
簡介皇後,東太後
《火燒圓明園》是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
該片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咸豐帝寵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該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該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特別獎[1]。
中文名
火燒圓明園
外文名
The burning of the Imperial Palace
出品時間
1983年
出品公司
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中國香港
拍攝地點
北京十三陵
拍攝日期
1983年6月底
導演
李翰祥
編劇
楊村彬,李翰祥
製片人
滕洪升
類型
歷史
主演
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周潔
片長
102分鍾
上映時間
1983年9月21日
票房
HK$15,439,323.00
對白語言
國語、粵語
主要獎項
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別獎
❻ 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出爐,分別都有哪些
這個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也是最近剛評比出來的,其選取的人員囊括了建國70年以來的活躍在影壇中的具有影響力的女性演員。其人員名單如下:張曼玉,鞏俐,林青霞,劉曉慶,章子怡,田華,王曉棠,周冬雨,惠英紅,祝希娟。評選單位是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聯合第27屆華鼎獎組委會,從這個評選單位也可以看得出來具有一定的分量。畢竟,華鼎獎的含金量不低。
最後說一下周冬雨,做為年青一代的女演員,周冬雨在電影上的悟性和天賦是別人比不了的。所以,其參演的電影也獲得了很多的人認可。像《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等作品都能夠很好的反應社會的各種問題。那些質疑周冬雨的人可以消停一下了,畢竟沒有誰能夠在這么快的時間內既獲得電影大獎又能夠收獲觀眾口碑。
❼ 電影《火燒圓明園》中懿貴妃
確切的說,在生下同治皇帝之前,慈禧的身份只是"懿嬪".生下同治後,晉升為"懿妃",後又晉升為"懿貴妃".電影中的劇情大致是因為慈禧儀仗皇子的身份處處想與皇後爭先,並制約咸豐帝.然而畢竟皇帝有其他妻妾,時間長了便不想受約束.但電影中是這樣塑造的,真實的狀況可能並非如此.慈禧有沒有失寵,並不好說.但咸豐帝確實有意要約束慈禧,所以皇後與慈禧的兩方印章就是真實的,.就電影《火燒圓明園》來說,諸多劇情與事實不符,只能算是戲說的歷史劇而已.
❽ 火燒圓明園電影簡介
《火燒圓明園》該片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咸豐帝寵妃的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火燒圓明園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火燒圓明園》是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
該片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咸豐帝寵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該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該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特別獎。
1852年,出身宦門,頗具姿色的玉蘭被選入宮,冊封為貴人。但因玉蘭所屬的葉赫那拉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族有宿怨,而未能得到咸豐帝的注目。玉蘭苦思進身之計,終以一曲纏綿哀怨的小調吸引咸豐,進而博取寵幸。以後,聰明伶俐的玉蘭,經常伴隨在皇帝身旁。一年後,玉蘭因生子載淳,被咸豐封為懿貴妃,在宮內的地位已與皇後相仿。此時,清王朝內憂外患,危機四起。英、法等八國聯軍進攻廣州、天津,後直達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混亂。
咸豐採納懿貴妃主張,命僧格林沁親王率兵御敵。八里橋一戰,清兵敗北,參戰將士全部陣亡。咸豐即率嬪妃及大臣肅順等逃往熱河行宮,留弟弟恭親王——奕欣在京與洋人談判。熱河行宮里,咸豐不理朝政,猶自整日尋歡作樂,奏章由懿貴妃代為批閱。驕橫不可一世的英法聯軍欺其昏庸,仗著洋槍洋炮,攻入北京城。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將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搶劫一空,並付之一炬。
創作背景
《火燒圓明園》是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電影工作者共同創作的電影作品。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遭受了一段屈辱的歷史: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他們闖進圓明園,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最後為了銷毀罪證,侵略軍放火把圓明園燒成灰燼 。1980年,李翰祥導演有了把這段歷史搬上大銀幕的想法。他查閱了大量史料,並請教多位清史專家,幾易劇本,最後完成《火燒圓明園》的劇本創作。
演員選擇
《火燒圓明園》原本是由張金玲飾演慈禧,劉曉慶飾演慈安。但是張金玲因為懷孕,放棄了出演慈禧一角的機會,於是慈禧一角也改由劉曉慶來飾演。因為梁家輝長得酷似咸豐皇帝,因此導演李翰祥選擇由梁家輝來扮演片中男一號 。片中麗妃的扮演者周潔並沒有參加《火燒圓明園》的試鏡,她在導演李翰祥的剪輯車里跳了一小段舞,李翰祥就決定由周潔來飾演“麗妃”。
拍攝場景
《火燒圓明園》在中國內地拍攝期間,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並且第一次開放皇城故宮的實景為該片提供拍攝場景便利 ,片中百官上朝、軍機議政、木蘭秋狩、圓明殘垣,皆是實地實景實物展現 。此外,為了拍攝圓明園的場景,導演李翰祥還說服新昆侖影業公司,耗資64萬人民幣在北京昌平搭建起一個模擬的圓明園外景地,並在拍攝尾聲時用一把火燒掉 。
總體評價
《火燒圓明園》場面宏大、人物鮮明突出、景觀設計精緻逼真,具有強烈的歷史真實感。該片是改革開放後由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電影工作者共同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優秀電影作品之一(網易評) 。該片濃墨重彩的歷史題材和細膩深刻的人物刻畫相得益彰,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搜狐網評) 。
視覺美學
從視覺美學角度上看,《火燒圓明園》做得很成功。美侖美奐的影像構圖、精雕細琢的道具和布景、史詩式的視覺風格、揮灑自如的華麗攝影機和人物調度以及極力構建個人化“金碧輝煌”的中國想像等形式風格完美結合了這段“火燒圓明園”的宏大歷史敘事,將導演自身的意趣及內心藝術追求最大化到極致。該片不但保留了精美繁復的內景畫面營造,而且當標志性的推軌鏡頭流暢運動至外景時,也避免了片廠外景式的粗陋小氣。片中搭建復原的圓明園“大水法”一景其考據嚴謹、置景精緻亦獲得觀眾的好評(網易評)。
鏡頭語言
李翰祥在這部電影里對鏡頭語言的運用尤為純熟。影片幾場戲都透過長短遠近不同的鏡頭介紹皇城故宮實景和搭建的圓明園,從各個角度展現宮殿的建築,掃視人物華麗的服飾以及具有歷史色彩的道具,從而有力烘託了影片庄嚴的歷史畫面。此外,該片精心設計的默片段落亦體現了導演的功力,懿貴妃用一曲纏綿小調吸引咸豐皇帝的戲幾乎完全用動作、音樂、構圖、剪接、攝影機運動交代,極少使用戲劇性的話語對白;而和八國聯軍的兩場大戰也拍攝剪輯得激情澎湃(網易評)。
影片敘事
《火燒圓明園》採取的是雙線結構,除了講述英法聯軍的禽獸行徑外,影片前半部分通過正史與野聞交融的方式,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慈禧發跡的故事,她成長模式的情節線也貫穿清晰。這樣的故事結構,不僅有利於刻畫慈禧的人物性格,還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以及細節的趣味性。影片中間部分像曾格林沁怒摔英國侵略軍官巴夏爾、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前民間義士的奮勇抵抗等情節段落,其戲劇火候亦把握得恰到好處(國際在線、網易評) 。
❾ 還記得演員張金玲嗎她的現狀如何
張金玲也是當年風靡一時的一個流量演員,現在雖然已經不再演戲,但是她的生活依舊很精彩,她的兒子出國以後她也尋找到了新的精神寄託,愛上了畫畫,而且苦練書畫是五年了,她現在的職務就是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美術家協會理事,也算影視圈裡老有所為的一個典範之一了。
現在張金玲的現任丈夫叫張正,溫文爾雅,婚後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幸福無比,而張金玲在息影以後就將興趣轉移到了繪畫藝術上。她師從齊白石的入室弟子婁石白,她從此愛上了繪畫常常十幾個小時連續畫畫為了就是練好基本功。如今張金玲苦練書畫15年,她的功力也受到了各方專家的認可,並且現在在各地舉辦了個人書畫展,作品多次參加中國電影基金會,在朝鮮,日本,伊朗舉辦的書畫展,受到了藝術界的好評,在書畫世界活出了自己。
❿ 北影三朵花的劉曉慶
電影 出演年份 劇名 飾演角色 1975年 《南海長城》 (Great Wall on the South-China Sea) 甜女 1976年 《同志,感謝你》 (Thank You,Comrades) 楊潔 1977年 《春歌》 (Spring Songs) 李翠枝 1978年 《小花》 (Little Flower) 何翠姑、永生娘 1979年 《婚禮》 (Wedding) 盛敏 1979年 《瞧這一家子》( What a Family) 張嵐 1980年 《神秘的大佛》(Mysterious Buddha) 夢婕 1980年 《原野》 (The Savage Land) 花金子 1981年 《潛網》 (The Invisible Web) 羅弦 1981年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Xu Mao and His Daughters) 許真 1982年 《心靈深處》(Deep at Heart) 歐陽蘭(七姑娘) 1983年 《火燒圓明園》(Burning Town) 慈禧 1983年 《垂簾聽政》(Behind the Screen) 慈禧 1984年 《北國紅豆》(Ormosia from the North) 魯雪枝 1984年 《三寶鬧深圳》(San Bao in ShenZhen) 女經理 1985年 《無情的情人》(The Ruthless Lover) 娜梅琴措 1986年 《芙蓉鎮》 (Hibiscus Town) 胡玉音 1987年 《大清炮隊》 (The lmperial Cannon Team) 馮玉舒 1987年 《春桃》 (Chun Tao) 春桃 1988年 《一代妖後》(又名《西太後》)(The Empress Dowager) 慈禧 1988年 《紅樓夢》(第1、2部)(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王熙鳳 1989年 《紅樓夢》(第3-6部)(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王熙鳳 1990年 《大太監李蓮英》 慈禧 2004年 《春花開》 謝春花 2009年 《37》 奧優 2010年 《讓愛回家》 女警察 2010年 《格子里的天空》 (未公布) 2010年 《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 柴郡主 電視劇 出演年份 劇名 飾演角色 1992年 《風華絕代》(台灣華視)(40集) 春泥 1995年 《新包青天之英烈千秋》(8集)(香港ATV) 霍三娘 1995年 《武則天》(30集) 武則天 1996年 《火燒阿房宮》(40集) 公主夷佶、客棧老闆娘、徐夫人、任姜 1998年 《逃之戀》(32集) 小鳳仙 2001年 《火鳳凰》(32集) 阿桃、龍少爺、方盈盈、大明星、表姐 2003年 《281封信》(21集) 方美慧 2003年 《永樂英雄兒女傳》(36集) 錦娘 2003年 《大宋碑歌》(30集) 孟後娘娘 2003年 《誰主沉浮》(40集) 孝庄皇太後 2004年 《我的兄弟姐妹》(20集) 愛蓮 2004年 《寶蓮燈》(40集) 王母娘娘 2004年 《京城四少》(30集) 九姨娘 2004年 《春蠶織夢》(36集) 麻姑 2005年 《徽娘宛心》(31集) 程鳳瑜(吳太太) 2005年 《阿有正傳》(30集) 珍格格 2006年 《日月凌空》(62集) 武則天 2007年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34集) 章玉英 2007年 《寶蓮燈前傳》(46集) 王母娘娘 2007年 《王昭君》(30集) 管婕妤 2008年 《雲袖》(32集) 梁雲袖 2008年 《澄江情緣》(24集) 劉桂英 2009年 《凝香劫》(30 唐母 2009年 《徐悲鴻》(24集) 蔣碧薇 2010年 《紅玫瑰黑玫瑰》(24集) 宋大川 2011年 《武則天秘史》
《從將軍到士兵》 武則天(中年) 電影《瞧這一家子》: 飾演張嵐獲第3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電影《小花》: 飾演何翠姑獲第3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文匯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獎
電影《婚禮》: 飾演盛敏獲第3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第三名
劉曉慶
電影《芙蓉鎮》: 飾演胡玉音獲第7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第10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上海電影製片廠最佳女演員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第1屆「學會獎」
電影《原野》: 飾演花金子獲第11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獲法國電視台最佳女演員獎、獲北京電影製片廠頒發的「青年進步獎」、獲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第2屆「學會獎」
電影《心靈深處》: 飾演歐陽蘭獲長春電影製片廠最佳女演員獎
電影《春桃》: 飾演春桃獲第12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電影《大太監李蓮英》: 獲1990年柏林電影節特別獎、飾慈禧獲中國電影「百花獎」特別獎
電影《火燒圓明園》、
《垂簾聽政》: 飾演慈禧獲1983年文化部特別獎
電影《無情的情人》: 飾演娜梅琴措獲1980年法國華人影視節最佳女主角金獅獎
1979年: 獲文化部頒發的「青年優秀創作獎」
1986年: 獲上海總工會評選的「最喜愛的女演員」第一名
1987年: 獲《文匯報》「新時期十年」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獎第一名
1987年: 獲「佛山杯十大明星」第一名、獲濟南「最喜愛的女演員」第一名
劉曉慶
1992年: 獲首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特別獎
1993年: 獲首屆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辦的「銀海金龍」十大影視明星獎
1996年: 獲第四屆「星城杯」全國電視十佳演員第一名
1996年: 獲美國總統柯林頓親手頒發的「亞美洲傑出成就獎」
1999年: 被北京零點調查機構評為世界名女人第5名
2005年: 獲第五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最佳演員獎
2005年: 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選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
個人專輯磁帶《劉曉慶的歌》獲得太平洋影音公司頒發的「雲雀獎」
2005年11月: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選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稱號
2005年12月: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表彰的「國家電影百年五十位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
2005年12月:獲選《新京報》評選的「中國電影名人堂」為中國電影做出巨大貢獻的電影人
2006年1月:主演的話劇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獲搜狐網和全國二十家主流媒體評選的2005年戲劇舞台傑出貢獻獎
2009年9月:被評選為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十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2009年9月:被中國主流門戶網站網易評選為「60年中國·風尚影響力女性」
2009年10月:獲得中國主流門戶網站新浪頒發的「時代影響力藝術人物獎」
2009年11月:在北京電視台舉辦的「北京印.時尚大典」活動中獲得「時代偶像
人物」獎。
2009年11月:在北京電視台聯合北京電影家協會評選的「60年我心中的經典電
影形象的評選活動」中,獲得觀眾評出專家評定的「最經典時代個 性」獎項
2010年5月:在2009年第三屆華鼎獎中國演藝名人公眾形象滿意度調查中,
獲得「中國演藝名人專業素養滿意度調查第一名」榮譽以及老百姓最喜愛的十佳電影明星第一名。
2010星尚大典星尚演藝經典人物:劉曉慶
2011年劍橋世界名人榜暨首屆世界傑出華人榜頒獎盛典——電影領域之傑出華人榮譽
2011年獲邁阿密市市徽、市長封其為「中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