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島上書店》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的歌詞,出自萬能青年旅店樂隊同名專輯中的《揪心的玩笑與漫長的白日夢》.在讀到《島上書店》幾個關於吃飯的段落時候,某些小小的溫情在不斷改變書中的A.J.F.的過程,確也是觸動我的過程,便一直與這句經典的歌詞圍繞著我,囿於晝夜、廚房與愛,你說這是負擔、責任還是幸福?我始終認為這負擔和責任都是幸福。
《島上書店》講的是在一座小島上開著書店的A.J.F.,愛妻去世,書店經營窘迫,同時把自己完全禁錮在自己的內心中,一次出門跑步沒有鎖書店的門,回來發現了一個包袱——一個漂亮的兩歲小女孩瑪雅,緊接著第二天小女孩的年輕母親投海自盡,AJF領養小女孩,從此AJF以及周圍很多人的生活開始改變。
這本書在架構上有意思的是每章節的題目是一本書名,然後是AJF的簡短的書評。要承認的是這十三本書(其中最熟稔的莫過於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我並未全部讀完,但漂亮的是A.J.F.寫下的書評都與章節中的內容相對應。我的確很喜歡這種形式上的漂亮的感覺。
瑪雅給A.J.F.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有些是逼不得已,有些是自發的,但是隨著這份愛的影響,A.J.F.,這位海島上唯一一間書店的老闆差點把自己喝死說話從來不顧及別人也從來不在乎別人更不在乎自己的中年男人,變化如此驚人。但從經營書店的策略來講就是十分有趣了。瑪雅參加了舞蹈培訓後參加表演,A.J.不僅贊助了這次舞蹈表演(節目單後面有島上書店的優惠券),甚至還提供了一個以跳舞為主題的圖書禮品籃用來抽獎,收益捐給芭蕾舞團。我看到這兒簡直忍俊不禁,要知道原先的A.J.F.可不是這樣的,刻薄、自我,從不會和周圍的人有互動的。
來這本書最令人動容的地方出現在最後A.J.F.因腦瘤去世之前已經無法說清楚話的時候和瑪雅的那一段:
「瑪雅」,他說,「只有一個詞是重要的。」他望著她,看她是否明白他的話。她皺著眉。他看得出來自己並沒有講清。該死。他最近講出來的話大都含糊不清。如果他想讓別人聽明白,最好把自己限於用一個單詞來回答,但是有些事情一個單詞解釋不清楚。
他會再試試,他永遠不會放棄嘗試。「瑪雅,我們會成為我們所愛的那樣,是愛成就了我們。」
瑪雅在搖頭。「爸爸,對不起,我聽不明白。」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她還在搖頭。「我聽不懂你的話,爸爸。我希望我能。你想讓我找艾米嗎?要麼也許你可以打出來?」
他在冒汗。交談不再是有趣的,以前曾經很容易。好吧,他想。如果必須用一個單詞,那就必須用一個單詞吧。
「愛?」他問。他祈禱自己說得對。
她皺起眉頭,努力去辨讀他的表情。「手套?」她問,「是你的手冷嗎,爸爸?」
他點點頭,她把他的手放在她手裡。他的手本來冷,這時暖和了,他想好了今天說得夠接近了。也許明天,他就能知道該這么說了。
愛,love。
手套,glove。
瑪雅,你是A.J.F.的手套,是A.J.F.的愛,是你帶來的愛溫暖了A.J.F.囿於自我的荒島,是你帶來的愛讓A.J.F.獲得了新生,獲得了艾米,獲得了感受周圍的愛。
瑪雅,你是A.J.F.人生作品集中最重要的一部。
2. 島上書店電影演的是什麼
《島上書店》是2016年唐德影視拍攝影片。
費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
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從而發生一系列的故事,這部片子好像是沒有上映吧,開會員也看不了吧。
3. 《島上書店》
無人是孤島,一書一世界。
這是一本關於書和愛情的書,還帶有一些懸疑推理成分。
主人公費克利與妻子共同經營一家書店,在妻子去世之後,其一度消沉,經營不善,卻始終堅持自己的經營理念,。在第一次見到阿米莉亞,費克利態度並不友善,也可能是其當時一種自我封閉心態的表現。同時珍藏的珍本書丟失,對費克利的打擊很大。直到一個無助的單身母親,在蹈海自盡前,將女兒遺棄在書店,這應該是母親經過考慮和選擇,才會把女兒留在這里,也是希望女兒有個好的成長環境。
在費克利收養這個棄嬰後,島上的一些家庭主婦和警察蘭比亞斯,還有他的前妻姐,為他和養女提供很多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書店的經營逐漸好轉。在偶然看到阿米莉亞推薦的書後,與她產生共鳴,而後產生愛慕,最終成婚。
在前妻姐丈夫車禍身亡後,由於蘭比亞斯與妻姐的感情,蘭比亞斯發現線索,棄嬰和珍本書丟失的事都因妻姐和她丈夫而起,一切真相大白。最終確是悲劇性結尾,費克利患上不治之症,用失而復得的珍本拍賣所得進行手術,卻沒能挽救他。阿米莉亞與女兒准備關掉書店遷居,蘭比亞斯和妻姐決定接手,讓書店繼續經營下去。
費克利用自己的經營理念,影響身邊的人,比如蘭比亞斯從不讀書到組織警察讀書會等。在目前電子化閱讀大潮下,經營實體書店,並保持讀實體書的習慣已不多見,本書也體現了費克利的堅持,而阿米莉亞也為他提供了支撐。
這本書據說很暢銷,但本人覺得只是營銷手段,除了主人公對書的愛和堅持,看不出有什麼出彩之處,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若干年後,應該不會成為傳世名著。
4. 《島上書店》:身為孤島,心有世界
現在城市裡的孩子,簡直太幸運了,幼兒時期就有繪本可讀,隨著年齡漸長,還可以去學鋼琴、畫畫、舞蹈。世界的廣闊與新奇每一天都在充實著他們年輕的生命。
80後的我生活在農村,這些都沒有。除了跟小夥伴們在田野里瘋玩,我最鍾愛的娛樂項目當然是看電視。我很喜歡《聖鬥士星矢》,還喜歡古裝片中女人的裝扮,我收集爸爸煙盒中背面是錫箔的包裝紙,在紙上畫沙織和希魯達,畫白娘子和苗若蘭。
後來為了考上縣里的高中,我就不畫畫了,學習占據了我整個少年時光,我的生命變成了乾巴巴的粘土。
我終於到縣里上高中了,在那裡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地方——圖書館,它是一扇門,穿過它,我步入了文學殿堂,俯首即是閃閃發光的鑽石,我被那光芒驚得目眩神迷心跳不已。
我的人生選擇了正常模式,我參加高考、考研,選好找工作的專業,挑選賺錢多的公司,結婚生子,買房房車,我很忙,每年讀得書越來越少,但對文學書籍的鍾愛,像我手中一條看不見的線,氣若游絲若隱若現,但從沒有斷過。它是我隱秘的幸福,是我的小秘密。
阿米莉亞、AJ、妮可、瑪麗安.華萊士、伊斯梅、蘭比亞斯、雅各布.加德納。這些人就像我的好朋友,不,在讀書這件事上,他們就是我。
如果有人問我,你有一次機會,可以穿越到二次元的世界,你會去哪裡?我會登上路飛的船,跟隨草帽一夥出海,踏上每一座小島,走遍每一寸海域。
人人都是孤島,但書本就像我們搭乘的航船,我們由此可以走遍整個世界。所以小島書店說:
「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阿米莉亞.洛曼31歲,還沒有找到對象。
她最近的一個相親對象,應該是干財務的吧。阿米莉亞問他,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他回答,是《會計學》。他的答案很合理,他也確實不讀什麼其他書。
後來這人給阿米莉亞打電話說,相親見面後長時間沒跟阿米莉亞聯系,原因是她只是個備胎罷了。
她所遇到的這個不讀書的人是有多可怕呀。阿米莉亞和他不是一類人。
阿米莉亞肯定不算美人,她長得有些粗壯,著裝品味也很糟糕,唯一讓人覺得漂亮的是她的棕色眼睛。
AJ,比阿米莉亞大8歲,長得不帥,個子不高,表情嚴肅,脾氣也壞,二婚,還收養了個孩子。
可阿米莉亞熱愛閱讀,她頭腦敏捷,談話風趣,胸懷寬闊,她很豐富很柔軟很有趣,看起來永遠是25歲。用AJ的話說,「兼收並蓄,富有魅力。」
阿米莉亞與AJ在白鯨飯店午餐談話後,她就跟高大帥氣的美國英雄男友分手了,原因是,她認識到,跟一個人心意相通分享激情有多麼重要。AJ才是她的Soul mate。
瑪麗安.華萊士,身世凄苦,命運悲慘,在鮮花綻放般的22歲,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她短暫而黑暗的人生中,讀書是她僅有的慰藉,所以她選擇把她的女兒留在書店。
瑪雅說,孩子往往會被留在什麼店裡,這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幸運的是,她被留在了書店,而不是三明治店。
讀書就是這么了不起,不管是糟糕的外表,還是惡劣的命運,都掩蓋不了靈魂的光芒。
有人問三毛,寫作對她來說很重要吧?
三毛說,寫作不重要,生活才重要。
讀書也一樣。讀書很好,可讀書沒有生活重要。
說阿米莉亞是備胎、只讀過《會計學》的相親男,也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女人,再生幾個孩子,干著一份穩定的財務工作,對他來說,也是美好的一輩子。瑪麗安.華萊士,按照套路,她不應該是靠讀書改變命運的草根英雄嗎?她愛讀書,她甚至考上了別人夢寐以求的哈佛,可為什麼還是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讀書帶給她的領悟和智慧在哪裡?她行走在冰冷的海水中,對自己的命運又是多麼絕望?
AJ對瑪雅說,我的生活就在這些書里,讀這些書吧,了解我的心。
可他還對瑪雅說: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讀書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阿米莉亞的繼任者雅各布.加德納那樣,他愛讀書,此外他還是個什麼教的教徒,他還可能是個同性戀,他還夢想著寫小說。
讀書有什麼好?
如果讀書能讓我們成為我們希望成為的那樣,讀書就很好。
如果你不愛讀書,但能成為你所希望的那樣,那也一樣好。
如果不考慮收入情況,你最想做什麼工作?
我想做個圖書銷售員。
就像雅各布.加德納那樣,「我居然成為那種談論文學還有錢拿的那種人。」要不是為了生存,要他這樣做,不要錢也行。
我就想這樣。
5. 《島上書店》講的是什麼
《島上書店》主要講述了費克里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的故事,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
就在此時,一個神秘的嬰兒出現在書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於孤獨絕境中的費克里,成為了連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長蘭比亞斯、出版社女業務員阿米莉婭之間的紐帶,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小島上的幾個生命緊緊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
《島上書店》解析。
《島上書店》有一點兒推理小說的成分,和一點兒愛情小說的成分,但歸根結底,它的內核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對書本的愛,對家人的愛,對周圍每個人的善意與愛。它自身就攜帶了愛的魔咒,這是你今年的必讀之書。
《島上書店》充滿驚喜與感動,關於生命的轉變、人生的第二次機會,以及我們為何而讀、為何而愛的無法抗拒的理由。
6. 《島上書店》人物簡介&個人讀後感
主人公:A.J.費克里,是艾麗絲島的唯一的書店的老闆。他中年喪妻,膝下無兒無女,性格古怪,脾氣暴躁,酗酒,生活亂糟糟的,但是他很喜歡看書,特別喜歡看短篇小說。他唯一的寶貝《貼木兒》原版書籍被盜了,那是他打算退休的時候就賣掉的書,價值四五十萬美元。他心灰意冷,這是一個「包裹」出現在他的書店,是一個兩歲一個月的小女孩,叫做瑪雅。他收養了這個小女孩,並且撫養她長大,把她培養成一個「書獃子」,很有作家的潛質。他與奈特利出版社的銷售代表阿米莉婭結婚,後來不幸得了腦部腫瘤,離世。在《帖木兒》失竊之後,他的生活不能再糟了,否極泰來。瑪雅的出現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改變了他的性格。他偶然的機會看了第一次見艾米的時候,她推薦的書《遲暮花開》,發現自己居然喜歡這本書,他之前很不喜歡鰥夫的回憶錄的。他去追求曾經被他惡劣對待的阿米莉婭,他們是那麼的相配,盡管兩人年齡都不小了(結婚時費克里四十四,艾米三十六了),艾米比費克里高不少,艾米的媽媽不是很支持,他們還是走在了一起。我喜歡這種突破一切困難,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在們的女兒讀高中的時候,他確診了一個罕見的腦部腫瘤,不久便離世了。
女主角:阿米莉婭,是奈特利出版社的銷售代表。與男主角第一次相遇的時候,正值對方陷於喪妻之痛之時,被惡劣對待。但是她還是推薦了自己最喜歡的書籍《遲暮花開》。她是一個大齡未婚女青年,多次在徵婚網站徵婚,但是一直遇不到合適的人,雖然她看起來只有25歲,但是其實她已經31歲了。時隔四年,費克里喜歡上她,那時她已經與一個美國士兵訂婚。但是後來婚約取消了,因為艾米是很喜歡看書的人,而美國士兵幾乎不看書,兩人志趣不相投。再後來費克里和艾米結婚了。他們共同撫養瑪雅,生活很幸福。直到費克里去世,她把書店出售了。
瑪雅:費克里的養女,是一個女學生與費克里的連襟的私生女,女學生走投無路之際,把瑪雅放到費克里的書店,自己投河自盡。瑪雅從小在書店長大,很喜歡看書,她聰明善良。她初中就展現了作家的潛質,作品獲得州的第三名,那篇文章是她想像中的生母死前的一天。
蘭比亞斯:艾麗絲島上的警察,接手了費克里妻子的案子和寶物失竊的案子。他是費克里的好朋友,瑪雅的教父。從前不愛讀書,認識費克里之後,慢慢喜歡讀書,還組織警員在書店開展讀書會。他喜歡費克里的前妻姐伊西梅,在她喪夫多年後,與之走到一起。他是費克里的摯友,見證了費克里各個重要時刻。在費克里離世之後,接手了書店,讓書店在艾麗絲島上延續下去。
伊西梅:費克里的妻姐,一名英語教師,喜歡戲劇,也從事戲劇教學。多次流產使她放棄了要一個小孩的想法。她的丈夫是一個作家,風流成性。她丈夫與女學生生了一個私生女,就是瑪雅,女學生來求她的時候,她偷了費克里的寶貝給她。但是來源不明的寶物無法拍賣,伊西梅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沒有給予女學生其他幫助,直接導致女學生選擇投海。那是她心中藏了多年的秘密,給蘭比亞斯發現了。她只是因為喜歡一本書,就嫁給一個人,到頭來發現對方是風流成性的偽君子。她恨她的丈夫,她把車停在路上,一輛輛車撞過來,導致她丈夫的死亡。但總的來說,她不是惡人,她也命苦的人,人生各種不得意,多次流產、丈夫出軌。
丹尼爾:費克斯的連襟,伊西梅的丈夫,瑪雅的父親。他是一位作家,只有第一本書寫得好,暢銷,其他書都銷量一般。他經常出差,穿梭在各個城市,風流成性,對妻子漠不關心。
這是我第一次看完了兩遍的書,我也說不上為什麼,感覺就是有一種魔力,牽引我去看第二遍。可能這里都是愛讀書的人,我從中找到了共鳴吧。看起來是書籍把人們聯系起來了,其實是愛。費克里和艾米是因一本書結緣,但是後續的信息、電話各種交談使得他們彼此互相了解,然後走到了一起。蘭比亞斯也是在費克里的影響下,喜歡上讀書。瑪雅就更不用說了,儼然成為了一個小作家。但是,他們直接很多的是愛。費克里與艾米直接是愛情,與亞比蘭斯之間是朋友之愛,與瑪雅是父女之愛。愛在人們間傳遞,愛在書間傳遞。愛讓島上書店延續下去,因為沒有書店的地方不算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