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電大三學生是幾幾級的學生
北電大三學生是幾幾級的學生
17級的北電代表,
看到10級:都是大咖!
娛樂圈裡的很多明星都是從專業表演學院畢業的,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北電、中戲和上戲這三所。這次就是想和大家說說其中每屆的北電學生代表,他們都是當下知名度比較高的明星,相信大家也了解一部分。如果想全面了解的話,那就繼續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
先從18級開始講,這屆的學生代表是吳磊和宋祖兒,兩位還是同班同學。兩個人都是童星出道,如今對他們小時候飾演的過的角色還很影響深刻,說到底觀眾們也算是看著他們共同長大的。至於現狀,兩位在事業這方面場面比較平淡,幾乎沒有更好的作品展現再展現在大家面前。
繼續說的是17級的學生代表,相信你們應該猜出來是王俊凱和郭子凡。王俊凱是17級的早就知道,因為這幾年他一直很火,考上北電後也沒少被媒體關注校園生活。至於郭子凡也是前段時間因為季楊楊這個角色收到觀眾喜愛,這才了解到他是北電的學生,而且還是以第一名的好成績進去的。
接下來這張照片是16級的學生代表,往前推算時間的話,現在他們應該是大四學生才對。符合這兩點條件的就只有關曉彤和郭俊辰,對女生已經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但是郭俊辰還在上學這件事還挺讓人意外的。本以為早就畢業了呢,沒想到現在還是一名大四學生,這也太低調了。
『貳』 我是一個快要大三的學生,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還能嗎有什麼要求
導演系的故事片方向歷年以來都是考試的報考人數最多的一個專業,注意,沒有之一,已經好多年了,穩穩的坐在頭把交椅上。
考試的內容主要包含了兩個方面,其中有80分的是電影理論題,有70分的劇作題。電影理論題最近兩年來都是上來先哐哐給你40道選擇題。
電影導演劇作的題目和之前相比有所區別,之前是和故事片方向一致的,但去年前面的題目都一樣,唯獨後面的劇作題不一樣。
但復習起來,兩個方向是沒有區別的。
考試科目分析
科目
①政治
②英語二
③藝術基礎理論
④電影導演創作理論(故事片/後期導演方向)
④電影導演劇作理論(電影劇作方向)
專業一的內容大家可以點擊:2021年北京電影學院專業一藝術基礎理論考研詳細分析查看。
咱們說說專業二
咱們先說說參考書,然後跟大家講講考試范圍。
參考書目
經典必看書目——電影理論部分
電影藝術詞典許南明·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藝術詞典》是一本工具書,也算是真的可以當做是一本【詞典】來看,有不會的概念,進去一翻就能明白。
當然,作為考導演系的的同學,與其他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些概念最好是都能知道,包括美術類的、表演類的這些。要不以後怎麼給演員講戲呢?
很多同學都已經拿到了這套資料,但可能都不太清楚怎麼使用,下面咱們說下使用方法。還沒有購買的同學,可以咨詢才思考研購買。
電影理論部分:包含了中國著名導演及理論匯總、外國著名導演及理論匯總、導演創作——攝影創作部分、影視剪輯。這四本資料已經涵蓋了考試中能夠涉及到的有關電影理論部分的相關內容,那麼,這三本資料是不是就包含了那些熱點了呢?
顯然沒有!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事情出現,咱們今年也是採取逐步更新資料的方式,將更新出來的熱點的電子版逐步給同學們發送到郵箱裡面,所以,請同學們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備注郵箱」,如果沒有備注的話,可以加資料老師微信【CAISIEDUkaoyan】獲取。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上半年世界電影市場幾乎是空的,所以,我們也將在熱點出來以後,逐步發送給大家,請大家耐心等待。
劇作部分:電影劇本結構解析、導演劇作——人物塑造法、導演創作——影視作品寫作部分。這三本資料從劇本結構、人物以及寫作技巧的角度來對同學們的劇作部分進行補充上的學習。
其他部分:歷年真題匯總(2004~2020)。剛才小編舉到的關於導演系的考試范圍,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從歷年真題中總結出來的,當然,同學們在拿到真題以後,尤其是劇作部分不清楚如何來寫或者不知道寫的怎麼樣,也是可以加資料老師微信【CAISIEDUkaoyan】,資料老師會提供劇本修改的老師郵箱,以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郵箱中直接問老師了。當然,這項服務也是免費的!
好了,關於導演系故事片、劇作以及後期導演的內容,就給大家分析到這里,同學們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咨詢才思考研。
『叄』 有誰《孽緣》中郭浩東的扮演者劉恩佑的資料
劉恩佑基本資料
生 肖:牛 現住地:北京市朝陽區 身 高:180厘米 體 重:68公斤 鞋 碼:42碼 地 區:大陸 語 言:普通話 特 長:表演
參與影片
2007 電影 《底下》 飾演男一號賈豪 2008 電視劇 《幸福的眼淚 》飾演男一號顧亦航(合作演員:金莎 楊貴媚 楊 爍 岳躍利 ) 2008 電視劇 《天地民心》 飾演元白 (合作演員:袁弘,楊敏娜) 2008 電視劇 《春秋淹城》 飾演木墩 (合作演員:舒暢,王泊文,程皓楓) 2009 電視劇 《兒女傳奇(或王剛講故事)之謎孔雀》飾顧鳴泊 2009 電視劇 《剪愛》(又名《大愛無敵》)飾演謝永健(合作演員:賈靜雯,吳秀波) 2009 電視劇 《孽緣》 飾演 男二號郭浩東(合作演員:霍思燕,李晨 李曼 於榮光 ) 2009 電視劇 《將軍日記》飾演周處良 2009 電影 《守望軍裝》 2010 電視劇 《蘭花香》 飾 男二號湯君竹
其他作品
廣告 2005 康師傅油辣子 2007 康師傅干拌面 2007 微軟宣傳片 VS康璐潔 MV 2007 孟楠MV-In control 2009 金莎《這種愛》MV 2009顏楚杉《愛轉移》MV 歌曲 2008 《幸福的眼淚》片尾曲《可不可以不愛你》
其他評論
《幸福的眼淚》男一號,似乎是一個新人,北京電影學院大四學生,曾經出演過電影《底下》,出任男主角,下面粘貼相關訪問一篇,希望通過這部電視劇能讓他紅起來 : 本報昨日報道了新銳導演劉浩的第三部影片《底下》獲邀參加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消息,昨日下午,記者連線《底下》男主角、雲南籍演員劉恩佑時,恰巧得知他現在已經回到昆明休假,隨即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個在北京生活了三年的小夥子身上,有著超越年齡的灑脫和自然,言語之間似乎將名利看得很淡。 在采訪劉恩佑之前,記者首先連線了《底下》導演劉浩和另外一位男主角王凌波,請他們評價一下劉恩佑的表現,他們不約而同地用了相同的詞:「勤快、禮貌、懂事、有靈氣」。能讓兩個只合作過一次的人同時說出這些最朴實卻是最實在的褒獎,連記者都對這個初涉娛樂圈的新人平添了幾分好奇心。 氣候之苦 不好受 一米八的身高,滿臉的鬍子茬,一身黑色的休閑裝扮,20歲剛出頭的劉恩佑看上去很有「星相」。雖然他現在仍然是北京電影學院大三的學生,但是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不過,說到真正意義上的作品,肯定是他擔任男主角的影片《底下》。 提到《底下》的導演劉浩,劉恩佑用了一個親熱的稱呼——「浩哥」。去年3月份,劉浩到北京電影學院為《底下》挑選演員,劉恩佑憑一張照片打動了他。結果《底下》於去年5月20日開機,直到12月上旬才殺青。拍完《底下》,劉恩佑和劉浩已經成了好兄弟。 不過,在拍攝過程中,劉恩佑說自己可是吃了不少苦頭。影片開機前,他們都沒想到會拍這么長時間,挑選的服裝都是春秋裝,結果拍到了夏天,北京熱得要命,可是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同一天內,他必須穿著很厚的衣服,再加上燈光的熾烤,那個滋味可真不好受。 NG之苦 要崩潰 對於劉恩佑來說,最難熬的還不是這些。由於之前劉浩和另外兩位主演王凌波、杜愛恩已經有過一次合作,因此他們之間顯得非常默契,可是他和劉浩以及兩位主演都是初次合作,開始很難進入狀況。他記得最清楚的是拍一場杜愛恩生氣了他去哄的戲,整場戲只有十秒鍾,卻拍了整整兩天都沒有過。他怎麼都想不明白,導演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效果。他著急得幾近崩潰,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勉強拍完了那場戲。「當浩哥讓我過去看回放的時候,我以為又要重拍,結果我一看效果非常好,浩哥也告訴我這才是他想要的效果。」 心靈之苦 要穩住 在北京電影學院,很容易見到明星,作為新人,劉恩佑的心態非常好。他清楚地知道,風光的背後是艱辛的努力和世事的歷練。「要先學會做人,才能學會演戲。」劉恩佑的言語之間,洋溢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其實浩哥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而最重要的就是做人做事要穩得住,要有始有終。」 劉恩佑說自己也有偶像,他最喜歡的男演員是梁朝偉,不是因為梁朝偉現在的名氣,而是他精湛的演技,「長得帥的男演員遍地都是,像梁朝偉那麼有魅力的男演員卻少之又少。」 劉恩佑最大的心願是和陳道明飆戲,他想學學陳道明演戲時的從容與淡定。至於電影,他很喜歡《瘋狂的石頭》和《大電影之數百億》,如果能和寧浩導演合作,他希望演一部黑色幽默喜劇。
『肆』 演員馮筱童是哪裡人
吉林人
馮筱童1995年8月27日出生,中國內地男演員,吉林毓文中學畢業。
2014年7月馮筱童以北京電影學院全國第四名、中央戲劇學院全國第六名、上海戲劇學院全國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被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本科錄取。
2017年參加《中華好詩詞》第五季第十期。參演過電視劇《惡魔少爺別吻我》、《戰時我們正年少》、《東宮》等。
(4)北京電影學院大三學生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95後新生派「實力鮮肉」馮筱童雖然目前僅是一名北京電影學院大三的學生,但卻把《惡魔少爺別吻我》原著中愛護學生、勇於追求夢想,性格溫暖的友田老師高度還原,受到眾多好評。網友紛紛誇贊馮筱童是胡歌與陳曉的結合體,不僅高顏值,演技還超贊。(騰訊娛樂評價)
『伍』 偏偏喜歡你電視劇上的演員杜少華的真名叫什麼
應該是薛少華吧,薛少華的扮演者是劉恩佑。
中文名:劉恩佑
外文名:EnyouLiu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星座:雙魚座
出生地:雲南省昆明市
出生日期:1985年03月17日
職業:影視演員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2004級
代表作品:《雅典娜女神》《精忠岳飛》《孽緣》《幸福的眼淚》《美人無淚》
生肖:牛
一米八的身高,滿臉的鬍子茬,一身黑色的休閑裝扮,20歲剛出頭的劉恩佑看上去很有「星相」。雖然他現在仍然是北京電影學院大三的學生,但是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
劉恩佑說自己也有偶像,他最喜歡的男演員是梁朝偉,不是因為梁朝偉現在的名氣,而是他精湛的演技,「長得帥的男演員遍地都是,像梁朝偉那麼有魅力的男演員卻少之又少。」
『陸』 邵晴學校怎麼處理她的
開除
因為她嚴重違反了校規校紀,已經很嚴重了,所以只能開除。
『柒』 楊冪郭襄現在就讀於哪個學校
北京電影學院
不信你可以自己到她博客里看,這也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f571010007kl.html
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唯一 一所培養電影專業人才的高等學校,近55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專業製作為主體,教學、創作、科研並重,多學科,多層次的電影教育體系。
北京電影學院以其優良的教學傳統,以及師資力量雄厚,系科專業齊全,教學設備完善,教學秩序
多年來,北京電影學院以其驕人的業績,輝煌的歷史,在中國和世界上享有盛譽,吸引了一大批決心獻身於電影事業的海內外學子。 北京電影學院還有一支具有很高學術水準的教師隊伍,形成了一個面向21世紀的、以培養高水平的現代影視綜合性人才為目標的電影教育格局。
北京電影學院創建於1950年。前身是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校)。
1956年經國務院更名為北京電影學院,至今已有52年的歷史。
學院自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同時,繼續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在職專業幹部。1956年—1965年,學院為中國電影事業輸送了1300餘名,這些在建院初期和60年代培養的畢業生,成為了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專業骨幹,70年代以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影視藝術創作的重要崗位。
1966年----1977年,學院的電影教育完全陷於癱瘓,1973年江青等人把文化部所屬在京的藝術院校合並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被改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電影學校。「文革」結束「四人幫」被粉碎後,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又恢復了原建制的北京電影學院。
1978年,學院恢復了本科生招生,該屆學生在1982年成為北京電影學院首批被授予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在這以後的22年所培養的各個專業的眾多學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電影人,為中國電影在世界的影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我院自1984年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從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北京電影學院以其電影學學科(研究方向)專業設置全面,課程體系充實而著稱。是目前我國唯一的教學硬體設備齊備,教學師資經驗豐富,科學研究力量雄厚,課程、教學質量優良、學術理論研究水平一流的、規模最大的一所培養電影藝術創作、理論、技術、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的國內著名電影高等藝術院校。
在全世界100多所電影技術、藝術高等院校中,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園建設、辦學規模、學科方向、師資力量、課程設置、教學設備、藝術創作、人才質量、教學水平、教學管理、理論研究成果均屬前列。是目前中國高等藝術教育中最具特色的院校,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育、教學的特點是: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製作專業為主體;兼顧歷史、理論、批評的研究、藝術創作與科研。不斷地加強電影學學科建設、全面地充實和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一隻學術水平精湛的師資隊伍、建構和形成有效、獨特的電影藝術教學方式和辦學特色,是學院一直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
2003年我院終於成功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立了電影學博士點,並且新增了「美術學」和「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碩士點
北京電影學院現有教學單位8個系,6個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礎部,共計16個教學實施部門。按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目錄編制,共有10個專業(36個方向):
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劇作、電影理論、電影批評)
導演系:導演專業。(故事片、紀錄片、剪輯)
攝影系:攝影專業;(故事片攝影、紀錄片攝影、科教片攝影、影視照明、)
美術系: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廣告學專業。(電影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廣告製作、影視化妝)
錄音系:錄音專業。(錄音技術、錄音藝術、音樂錄音)
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製片、發行放映、文化經濟人)
電影學系:(電影研究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理論、電影批評、影視創作學)同時,負責學院的學報出版,學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學院網路的工作。
數字影視技術系:(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影像工程、數字影視技術、新媒體技術、網路游戲)
表演學院:表演專業。(表演、配音)
攝影學院:攝影專業。(圖片攝影)
動畫學院:動畫專業。(動畫、動漫畫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三維電腦動畫)
繼續教育學院:表演專業:(影視表演、節目主持人、影視模特);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劇作);導演專業:(影視導演、影視節目製作、編導、);攝影專業:(電視攝像、圖片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影視美術設計、影視化妝、);廣告學專業:(廣告製作);動畫專業:(影視動畫)
國際交流學院:導演、表演、攝影等電影、電視制專業。
高職學院:招收各個專業的高職(大專)學生。
研究生部:招收、管理電影學學科各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基礎部:負責全院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課教學。
學院目前有北京市4個重點的本科專業方向:導演、攝影、表演、動畫;1個碩士點重點學科:電影學。2個碩士點的重點建設的學科:美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學院電影研究所:承擔國家、省、部級的科研項目、藝術理論的研究工作,培養電影歷史、理論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數字傳媒技術研究所:承擔國家、省、部級的技術科研項目、應用技術理論的研究工作,培養電影新媒體技術、數字電影、電影應用技術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相關系建有相應的研究所,完成國家、省、部級的學術科研項目。
影製作專業的發展與人才培養,關鍵是基礎學科和實驗室的建設。學院這些年,重點加強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室建設,一些獨具特色的電影專業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燈光室、暗室、畫室、拉片室、特技棚、攝影棚、錄音棚、動效棚、剪接室、非線性編輯室、放映室等專業實驗室,都已經具備了規模,形成獨特的特色。
尤其是學院目前建有三個電影學專業重要的實驗室,在電影學專業的技術、藝術方面具有領先作用:
1) 動畫感測、圖形圖像實驗室。可以實時進行人物實物動作圖像捕捉,製作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動畫作品,其中教師、學生製作的動畫片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國內、國際獲獎。
2) 錄音技術實驗室。有多個對白錄音棚、動效錄音棚和混錄棚,可以進行電影
和電視的聲音製作。該錄音棚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拍攝的影片《英雄》的後期聲音製作。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陳凱歌拍攝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後期聲音製作。
3) 數字電影(高清電視)實驗室。擁有目前國際先進的數字電影前期攝制和後
期編輯設備,開始進行數字媒體技術、數字電影製作方面的應用技術研究,該實驗室已經開始承擔製作數字電影短片拍攝,並拍攝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數字高清電視紀錄片。
在校學生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 近幾年,在保持現有教職工人數總量不變的基礎上,在保持教學硬體條件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學院逐步擴大了辦學招生的規模。
近10年,學院的辦學層次有了極大的改變。普通高等教育中有進修生、高職生(大專),本科生、專科續本科、研究生、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成人教育中形式有夜大學、函授生、半脫產制、全日制走讀,辦學層次有大專生、專科續本科、本科生。截止目前,在校生總數達3300多人,同時,學院目前有25個國家、地區留學生及港、澳、台的學生120人。
學院目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90人,11名博士生導師,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28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2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國際電影學專業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學院的許多教授被國內外大學的電影專業聘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有的教授已經被聘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培養電影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現有一個電影學專業碩士點,其中專業研究方向有:1)電影藝術理論;2)電影美學;3)東方電影藝術研究;4)電影批評及評論;5)中國傳統藝術理論與電影藝術;6)中日電影比較研究;7)影視敘事與文化研究;8)影視傳播理論;9)中國電影史;10)外國電影史;11)港台電影研究;12)電影導演創作及理論;13)現代電影技術14)電影表演藝術創作及理論15)電影攝影藝術創作及理論;16)電影技術及理論;17)電影攝影藝術創作及理論;18)電影劇作創作及理論;19)電影美術設計創作及理論;20)電影錄音創作理論研究;21)電影製片管理;22)攝影造型創作及理論;23)電影市場營銷管理;24)電影錄音技術;25)影視廣告製作;26)影視特技美術;27)世界動畫電影史;28)動畫創作及理論;29)動畫創作及多媒體應用研究等。學院已經共計培養了碩士研究生200多名,學生質量優良,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初步形成了本院的特色。
學院的著名,是由於擁有一批在國內外電影教育界有較高知名度,在電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及電影教育領域有較高學術地位和造詣的教授、學者、藝術家。而且,有多位國際電影教育著名教授、藝術家以及國內著名教授和在國內電影藝術教育、電影理論研究處於領先地位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目前,學院在職的教職員工總數是531人。其中各類專任教師230名,教授42名,副教授69名。學院根據學科發展及各系教學的需要,另聘有校外兼職教授15人,客座教授21人。
改革開放20年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學院經過調整充實,教師的專業背景更為廣泛、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建設成了一支知識結構多元化、年齡結構配備合理的優秀的師資隊伍。學院目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3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位2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2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國際電影學專業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像汪流、謝飛、鄭洞天、倪震、周傳基等教授已經成為北京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此外,學院還聘請校外的電影藝術專家如吳貽弓、張藝謀、陳凱歌、張豐毅、田壯壯、黃建新、顧長衛等擔任學院的兼職教授何客座教授。學院為表彰在培養電影藝術專業人才中有傑出貢獻的教師設立了學院的最高教育、教學獎——「金燭獎」。
目前,學院各個系除專業課程和學位課程外,所開設的主要課程有:
《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編劇技巧》,《導演藝術基礎》,《導演創作》,《表演藝術》,《攝影創作》,《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動畫製作》,《聲音製作》,《製片管理》,《電影美學》,《電影理論》,《視聽語言》,《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畫面》,《類型電影》,《大師研究》,《影片分析》,《繪畫》,《照相基礎》,《計算機圖形圖象處理》,《廣告製作》,《剪接》。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育、教學的特點是: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製作專業為主體;兼顧歷史、理論、批評的研究、藝術創作與科研。
學院在教學中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堅持教學質量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加強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在電影學理論研究方面,密切關注研究當前電影創作、技術、藝術、管理、市場、理論等方面的新課題,以理論研究推動教學和學科建設,以教學和科研帶動、促進影視創作。
學院有計劃的組織、領導教師的教學、藝術創作,科研工作,理論研究工作,積極為教師的藝術創作和科研創造條件,實行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三結合。
1)請具有豐富藝術創作經驗的教師上課。學院任課的教師都有十分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而且,學院創造條件使專業課教師能做到1/3時間上課;1/3時間進行備課、進修、著述、科研、訪問;1/3時間進行藝術創作。
2)學生課程的3大主要類型:
共同課: 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例如;法律、語文、計算機、外語、體育和學院各系共同規定的課程: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視聽語言,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
專業基礎課: 各個系所學專業必須完成的課程。
專業課: 專業課程。
3)教學影片的觀摩:
本科學生在上大學期間,平均每年要觀看電影(膠片)160---180部,四年中總計大約會看650---800部。如果加上上專業課、創作課程及自己學習觀看的錄象帶、DVD、VCD形式的電影。
觀摩、交流著名導演的電影作品。學院每年要請一些著名電影導演來放映他們拍攝完成的影片:例如:學院先後邀請了著名導演謝飛、鄭洞天、韋廉、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唐季禮、馮小剛、張國立、馮小寧、陳國星、張元、梁天等來放映他們拍攝完成的影片,與學生進行電影創作的交流,使學生收獲很大。
觀摩學院畢業學生的拍攝的電影作品,每年在學期末,各個系的學生集中放映這個學期拍攝完成的各種各樣(DV、VHS、16MM、35MM)的作業。
4)完整的課程作業和畢業聯合作業的拍攝:僅以導演系、攝影系為例
一年級:拍照片作業和VSH錄象作業。
二年級:拍DV作業和BETACANM錄象作業。
三年級:拍16MM膠片作業。
四年級:各個專業的學生聯合拍攝35MM膠片作業。作業長度:30分鍾;學院提供攝影機、35MM膠片;照明燈具,錄音設備和部分製作經費。
學院電影課程是按兩個系統劃分:製作系統: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製片管理。理論系統:理論、歷史、批評(評論)。
總體上講,課程的內容更重視電影的製作技巧的學習,課堂的教學更偏重於電影製作理論的講述,重視學生的創作技術、技巧、經驗的鍛煉與培養。同時,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電影理論講述。
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課堂講授、作品分析、專題討論、命題作業、創意寫作、拉片研究、作業講評、現場拍攝。
學院鼓勵學生任何形式的作業參加國內電影、電視節及學生電影、電視作品展。
52年來,學院共培養了萬余名中國電影技術、藝術、管理、理論等專業的畢業生。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以來培養的畢業生,已經成長為中國電影事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為改革開放中的中國的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創作和拍攝了無數優秀的影片,風格獨特,成績卓著,引起了國內、國際電影界、文化界的廣泛關注。學院優秀畢業生拍攝的電影在國際重大電影界獲獎,使得國際電影界更加註重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作用,為北京電影學院、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極大榮譽。
在藝術創作方面,學院畢業生(含教師)在1990-年至2003年共榮獲的「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銅牛獎」580人次,獲獎影片上千部次,其他片種120多人次;榮獲柏林、嘎納、威尼斯、莫斯科、東京等電影節各種獎項240人次,獲獎影片上百部次,其他片種60人次。此外,根據初步統計,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間,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拍攝的影片58部(170人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各種獎項112個。
近5年,學院極為重視電影學的研究、重視電影藝術創作和電影理論的研究,重視理論學術專著的出版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材的建設,重視國外電影藝術、技術領域的專著的翻譯出版工作。
具不完全統計,從1990年至2002年的12年期間,共計出版電影文學、電影表演、電影導演、電影攝影、電影錄音、電影美術、電影管理、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港台電影、電影理論、電影美學、電影動畫、圖片攝影、電影數字技術等專業15大類,142本,近2000多萬字;其中,譯著25本。有21名次教授、副教授獲得全國優秀圖書「金鑰匙」獎、全國高等學校國家級優秀教材獎等。此間,學院教師發表重要論文143篇,其中國內重要學術刊物刊登103篇,國際重要學術刊物刊登11篇。2002年學院出版了《新世紀電影學論叢》系列專著叢書12本(近430餘萬字),這套系列專著今年將再出版9本(預計230萬字),其中歷史、理論6本,美術1本,數字技術1本,動畫1本。2004年6月,完成《電影分析讀解手冊》專著(22萬字)。2004-----2005年繼續完成《銀幕訪談系列》後續的專著6本(美術設計、數字電影技術、錄音創作、表演、製片、動畫創作)預計150萬字。2006年完成《中國電影學史系列專著》14本,預計300萬字.
學院教師的教學、研究工作著重體現在三個方面:1)課堂教學;面對學生的課堂講授。2)藝術創作;電影、電視的創作與實踐。3)理論研究;專著、教材的出版;論文的發表;承擔科研項目。
在理論研究和科研立項方面,「九五」期間學院有34名教授、副教授及教師275人次參加項目課題組研究工作,共承擔國家、教育部科研項目、部委科研項目58個;申請到科研經費254萬元。其中,有18個項目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1999年參加國家和部委級科研立項38項。學院在廣泛進行電影歷史、理論、批評、製作、藝術、管理等人文學科的研究課題的同時,十分重視電影技術專業課題的研究,2000---2002年學院電影技術、電影數字技術方面的科研立項近10項.
學院附屬的青年電影製片廠,擔負著學院教師藝術創作和學院教學、學生實習拍攝影片的雙重任務,是國家重點故事片生產廠家之一。學院圖書館收藏約3000餘部國內外影片資料;藏書近20萬冊,其中珍藏本及中外畫冊、影集近1萬余冊。訂閱中外期刊535種。更為珍貴的是,圖書館藏有供專業研究用的中外影片分鏡頭完成台本1萬余冊。學院的影視實驗中心是學院學生教學實習的重要機構,建有數個計算機室、語音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電影剪接室、小劇場、大放映中心、影片資料庫、演播棚、錄音棚、混錄棚、平面攝影教師,教學影片拉片室、錄象編輯室。中心擁有品種齊全設備優良的電影、電視製作器材,學生和教師利用其相關設備完成教學實習和課程的作業。學院下設有音像出版社、電視劇製作中心等直屬機構,在近年來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策劃、製作的電視劇、專題片、音像製品在國內電視獎項中多次獲獎,從而為電影、電視高級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條件。
學院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重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重視加強學生的「兩課」建設。在學生中積極進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二為」方向教育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的教育。
學院的具體做法:在本科一年級中對新生進行學軍和國防教育;在本科二年級中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和「三下鄉」活動;在本科三年級中結合專業課程深入生活進行藝術創作;通過所有這些活動,增加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注重在學院的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近幾年完成的本科生、研究生畢業作業,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三性統一。
學院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加強與世界各國電影院校、著名電影製作公司、國際間著名電影、電視公司、學術研究機構、科研機構聯系,開展多種雙邊合作和交流。八十年代,學院被接納為「國際電影電視院校聯合會」(CILECT)的正式會員。九十年代初,成功的舉辦了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電視院校年會和培訓研討會,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於2000年10月成功的舉辦了「北京21世紀電影教育國際研討會。」2002年,學院成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電視院校年會的主席,學院與國際上著名的院校如美國的紐約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加州大學洛杉磯分院、南加州大學電影系、愛默森學院、美國電影學院、法國巴黎八大、日本大學、德國慕尼黑電影學院、義大利羅馬電影電視培訓中心、韓國中央大學、漢陽大學電影學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經常邀請國際著名、知名電影院校的學者和世界著名電影公司的專家來學院進行交流和講學,同時,學院也派出教授和青年教師出國進行訪問、交流。
最近,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達成協議共同開發、建設中國電影數據平台(庫),並開展與美國多家著名大學進行中國電影歷史及理論、中國電影文化和中國電影交流。
學院正式成立了國際交流學院,使學院的對外教育交流機構健全,加強了學院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地區各個層次學生的學歷教育和專業培訓。1993年以來,學院共接納了外國留學生約1000人次,接納港澳台學生約100人次。目前有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韓國、日本、加拿大等20個國家以及香港、台灣約80名學生在國際交流學院就讀,其中有香港學生、台灣學生10名。特別提出的是,日本、韓國研究生畢業後多被本國委以重任,並拍攝出較高水平的影片,港台研究生拍攝的影片也屢在國際和港台獲獎,擴大了學院在國際上的影響。
2000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同志、北京市市長劉淇同志先後視察我院,指示,要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電影藝術教育,要建立一流的動畫創作、教學、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基地,要創作出中國自己的動畫形象,要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和電影文化產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學院成立了動畫學院,在培養傳統動畫人才的基礎上,對動畫藝術創作、理論、科研進行全方位的發展,並在數字技術人才、數字技術製作與應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數字傳媒人才培養上進行研究。在中央領導和北京市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學院影視動畫技術樓的一期工程,將於2003年下半年正式動工。
學院積極拓展辦學的思路和空間,開展對外辦學,計劃建設中的高職學院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市教委的關心和支持下,對外合作辦學的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學院也在洽商中。學院正在積極爭取擴大學院的辦學模式,力爭在幾年內在北京市內建立新的校區。
學院在教學中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堅持教學質量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加強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在電影學理論研究方面,密切關注研究當前電影創作、技術、藝術、管理、市場、理論等方面的新課題,以理論研究推動教學和學科建設,以教學和科研帶動、促進影視創作。學院有計劃的組織、領導教師的教學、藝術創作,科研工作,理論研究工作,積極為教師的藝術創作和科研創造條件,實行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三結合。
目前我院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相當規模的、系科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和有廣泛社會影響及國際影響的專業電影高等院校。逐步完善了以培養電影、電視創作人員為主,同時培養理論研究、工程技術和事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的多層次、多規格的辦學體系。
學院網址:http://www.bfa.e.cn/
這個也證明了:http://ke..com/view/3871.htm
『捌』 是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大三的學生,畢業後想去日本東京地區讀電影專業方面的修士,請問我怎樣選擇學校
首先希望你能認識到修士是理論研究,是提高你自身修養的階段,實際的設計只是為了驗證理論,不是修士課程的主要目標,所以修士的內容一般是理論70%+實踐30%。
與你的專業相關的一般有兩個學科:社會學研究科、藝術相關研究科
推薦可以選擇:東京藝術大、東京學藝大、武藏野美術大學等,但這些都挺難!
你可以考慮一下九大、築波、京都精華、好萊塢等
『玖』 聲入人心陳博豪資料介紹 以專業全國第5的成績進入北電
聲入人心陳博豪是誰 聲入人心陳博豪資料介紹
陳博豪,男,湖北黃岡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全國第5名學生。2018年,參演改編自木浮生的同名小說的網劇《獨家記憶》,在劇中飾演男二號劉啟。
陳博豪今年才剛正式進入大家的視線,目前陳博豪還是一名大三學生,2016年考上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是一名演員,今年已開始接戲,網劇《獨家記憶》是陳博豪的首部作品,在劇中飾演劉啟,是男二。而陳博豪因該劇被稱為「初戀男孩」,陽光帥氣,青春氣息十足。
雖然陳博豪學習的是表演,但是在《聲入人心》開口後真的令人感到驚艷,有點震撼人心的感覺,男高音簡直了。作為新生代演員的你怎麼這么優秀,還是以專業全國第5的成績進北電的。
陳博豪,是一枚滿溢青春活力笑容溫暖的美少男,陳博豪的顏值應該是遺傳了高顏值的媽媽,在陳博豪的微博上,陳博豪曾曬過媽媽的照片,而陳博豪的家中布景也隨之曝光,看出的陳博豪的家境應該很不錯,傢具看起來都很高檔,目前還是學生的陳博豪沒有戀愛的痕跡,應該是單身。
『拾』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如果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可以嗎
不可以,沒有報名資格。
北京電影學院屬於普通高等院校。
我國高考政策明確規定:
具有高等教育學歷資格的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不準許報名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即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