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愛情公寓演員表
《公寓》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高格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王源編劇,魏徵、陳赫、婁藝瀟、孫藝洲、李金銘、鄧家佳、王傳君、金世佳、趙霽、李佳航、趙文琪都市青春喜劇執導。Ipartment講述了生活在Ipartment中的10個不同的人的平凡但有趣的故事。
Ipartment有五個賽季。第一季於2009年8月5日在江西衛視獨家首播。第二季於2011年1月24日在龍電視台和廣東電視台首播。2012年7月30日在安徽電視台、湖北電視台和陝西電視台首演。第四季於2014年1月17日在安徽衛視、龍電視台、黑龍江衛視和湖北衛視首播。2020年1月7日,導演魏徵宣布《Ipartment》在第五季之後不會有續集。
一間不豪華的公寓,兩間普通的套房,住著七個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輕男女的理想。正是在這里,看似平凡卻有趣的幽默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有時滑稽,有時離奇,有時浪漫,有時感人。胡一菲、曾小賢、盧展博、林婉玉、盧子喬、陳美嘉、關谷魔術,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他們一起用玩笑來傳達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和價值觀。他們一起用他們的笑點創造了搞笑的笑話和智慧的火花。
❷ 著名演員鮑國安:48歲走紅,和妻子相守至今,兒孫滿堂成驕傲
75歲的鮑國安肯定想不到,
自己27年前飾演的一個角色,
如今在網路上成了最活躍的幾大鬼畜之一。
當初飾演曹操的時候,鮑國安已經48歲了。
在此之前,他的舞台生涯已經持續35年了。
1946年,鮑國安出生在曲藝之鄉天津。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他已經成長在了紅旗之下。
當初他能登上舞台,倒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演技,而是導演看上了他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那是1959年,天津的人民藝術劇院,要拍攝一部關於兒童的話劇。
劇組到學校里去挑選兒童演員,導演就把鮑國安發掘出來了。
此時的他不但還是個孩子,而且在演藝上還是白紙。
即便如此,在劇組和導演的指導下,
他拍攝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第一部話劇——《少年英雄劉文學》。
從那之後,鮑國安成了劇院里的一名小演員。
又過了五年,國家正在號召全國各地支邊。
那一年新疆建設兵團農四師正好也來天津招人。
18歲的鮑國安興奮無比,他馬上提出了申請,要到大西北支邊。
就這樣,鮑國安懷著滿心的希望和憧憬,穿上軍裝來到了茫茫的戈壁灘。
此後的鮑國安,在新疆度過了五年的演出生涯。
雖然當地的條件很艱苦,但是基層的磨練,讓他的演技得到了充分的積累。
23歲,鮑國安離開新疆來到了河南。
接下來9年的時間,他是在駐馬店文工團與河南省的歌舞團度過的。
從新疆到河南,鮑國安積累了豐富的舞台演出經驗。
32歲那年,他得知高考重新恢復後,鮑國安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報考藝術學校。
按說此時的鮑國安已經有多年的舞台演出經驗,
在歌舞團里他也已經開始擔任導演,沒必要再去折騰自己了。
不過他自己卻不這么認為,就因為當年入行太早,
雖然積累了經驗,但是他的文化知識和理論水平不行。
所以,他還是想趁著現在的機會再拼搏一把。
事實上,因為六七十年代中間十多年高考的中斷,
很多人的想法都和鮑國安一樣。
於是當鮑國安順利考進中央戲劇學院之後,身邊的同學都是像他這樣的高齡學生。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
由於成績優異,畢業之後,鮑國安被學校挽留,
此後,他正式擔任學院研究室的教師工作。
30歲之前,鮑國安主要活躍在話劇的舞台上。
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他也開始逐漸走進了大熒幕上。
他飾演的第一個熒幕角色,是一個從城裡到鄉下的人。
由於電影的背景是在南方的農村,為了找到那種感覺,
鮑國安特意在開拍前一個月,就來到了湖南攸縣的農村。
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在南方的盛熱、潮濕、多蚊蟲的環境里吃了很多苦。
體驗完生活接下來就是正式的開拍。
整整五六個月的時間,他逐漸適應了南方農村的氣候和環境。
不過回家之後,孩子卻不敢認爸爸了。
彼時的鮑國安早已結婚,
他的妻子朱兵年輕的時候,還曾經參加過香港小姐的競選。
新中國成立後回到了內地。
那時候,鮑國安和妻子都在中央戲劇學院工作。
有了孩子之後,一家人可謂其樂融融。
演藝事業上,鮑國安出演第一部電影之後,
緊接著又接下了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宋江。
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山東電視台要籌拍《水滸》。
鮑國安在劇中,把宋江性格復雜的一面演繹得很傳神。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成了古裝劇,尤其是 歷史 劇的「寵兒」。
於是在44歲那年,他又飾演了魏徵。
鮑國安已經人到中年,他並不知道前面有一個更重要的角色正在等著他。
當時在拍攝《大唐名相》,另一個劇組《三國演義》也在緊鑼密鼓地挑選演員。
對於央視的這種恢弘巨制,很多演員都搶破了頭。
鮑國安因為正在飾演魏徵,所以就沒有去湊這個熱鬧。
但很快各種小道消息就傳出來了,說他已經被列為了曹操的候選人之一。
一天,他接到了《三國》劇組副導演的電話,對方確認了這一消息。
副導演說了,總導演王扶林已經准備好了,要跟他聊上兩天兩夜。
得知這個消息,鮑國安非常地激動。
畢竟自己已經四十多歲,在舞台上飾演各種角色也二三十年了。
如果真能飾演曹操的話,那這輩子的演藝生涯可就無憾了。
三國中人物眾多,當時王扶林特別提出,
劇中的其他角色可以很快就定下來。
不過曹操這個角色,他一定要親自登門,和演員面談。
約定好的當天,鮑國安在家裡可謂是異常心焦。
此前他已經做了一些准備,就曹操這個形象,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王扶林來了,兩個人接下來聊得非常開心。
原本王扶林還覺得,就曹操這個形象,可能得聊上兩天兩夜才能有結果。
誰料兩個人談了半個小時都沒有,王扶林就興沖沖地離開了。
曹操這個角色,就由鮑國安來演了。
其他角色的挑選,演員都得去劇組,
不但要試裝,還得試鏡試戲。
只有鮑國安被確定下來飾演曹操,他既沒有試裝,也沒有試戲。
角色是定下來了,但接下來的路,對鮑國安來講才剛剛開始。
那時候的鮑國安也很迷茫。
全國數以億計的觀眾,每個人心中的曹操形象都不一樣。
接下來該如何去詮釋,成了鮑國安面臨的第一大問題。
那時候,他懷著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開始著手研究。
於是每天碰到一個人他就問人家,對於曹操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他問了有幾百人之多,各個年齡段和各個階層的人都有。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都不一樣。
這下子鮑國安更加迷茫了,他開始失眠。
最後還是王扶林給了他一個思路,三國的拍攝要忠於原著。
有了這個思路,他心中的困惑和迷茫感也就一點點消失了。
三國劇集數的籌劃在八十集以上,
其中六十多集中,都有曹操的身影。
所以鮑國安在劇組中前後飾演曹操,用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確定了思路之後,因為時間充裕,他開始把自己一點點帶入到曹操中去。
從言談舉止到動作,他幾乎每天都在尋找曹操的那種感覺。
有一天兒子突然問他,爸爸你怎麼越來越像曹操了?
回到家裡經常什麼都不說,眼睛看起來像三角眼。
兒子的這番話,才讓鮑國安從那種感覺里一點點走了出來。
形象和感覺塑造起來難度大,至於在拍攝期間,遭遇的各種情況更是比比皆是。
很多戲都是外景戲,而且還得騎馬穿鎧甲。
剛拍了六集,鮑國安就病了。
急性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療。
此前的鮑國安,還經常在妻子面前炫耀,說自己氣壯如牛,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生病。
這下好了,他也體驗了一番生病住院的滋味。
好不容易肺炎治好了,僅僅又過了半年多,
鮑國安因為心臟病突發,又一次住進了醫院。
即使是在身體 健康 正常的拍攝期間,也經常由於感冒或者其他緣故而不得不打吊瓶。
往往剛輸完液,就得繼續接著拍。
室內戲拍攝還好,室外的鏡頭尤其是戰爭的場面,
對鮑國安而言,每一個鏡頭背後都是痛苦的回憶。
馬是必須要騎的,而且每次騎馬,還得穿上很重的鎧甲。
在鮑國安看來,劇組中的每個人,在當時的那種條件下都很艱苦。
而且他自己的年紀,和一個道具師傅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級了。
劇組中有一個道具師,當時在拍攝的時候已經73歲了。
這個叫劉青標的老人,就帶領著他的徒弟,
把成千上萬的刀槍劍戟運到拍攝現場,而且還得分發到每個演員的手裡。
到了晚上的時候,這些道具還得一件件再收回去。
年紀大了,劇組里的人都很心疼他,經常提醒他一些活兒讓年輕的徒弟去做。
不過老人卻很開朗,他經常跟大傢伙兒說,三國戲拍不完,他是不會死的。
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老伴兒在那期間卻得了重病。
之後老伴兒過世,劉青標回去料理後事。
沒成想他很快又出現在了劇組。
很多人都勸他,回家休息吧。
老人卻說,戲沒有拍完,他在家裡一直覺得不踏實。
所以在鮑國安看來,正是劇組中全體人員的拚命,才給了他無盡的動力。
而他飾演的曹操,一直從曹操的39歲飾演到了66歲。
年齡跨度大,鮑國安把曹操也飾演出了層次感。
於是,一個超級奸雄的形象,並且充滿了矛盾和復雜感的曹操,就被塑造出來了。
在拍攝煮酒論英雄那段戲時,鮑國安極力去體現曹操的奸雄一面。
而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演繹中,他又要體現出曹操身上的雄才膽略。
至於曹操猜忌多疑甚至不擇手段的一面,
在殺呂伯奢全家,以及殺楊修等人的時候,同樣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在赤壁之戰的表現中,曹操一身紅色的戰袍,
和他的霸氣與傲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出兵之前的那種仰天狂笑,讓鮑國安演繹得非常傳神。
至於在兵敗奔逃的路上,雖然已經是人困馬乏十分地狼狽,
但是劇中的曹操,依舊時不時地發出笑聲。
這其中的笑意,又讓鮑國安演繹出了些許曹操癲狂的意味。
於是乎,這段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在時隔近三十年後,成了網上的表情包,
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鬼畜素材。
當《三國演義》播出後,觀眾都驚呼,鮑國安本人就是曹操。
於是,鮑國安一角定乾坤。
從那之後,無論誰來飾演其他版本的曹操,
很多觀眾都覺得,他們還是無法和鮑國安的曹操相匹敵。
憑借曹操這個角色,
也讓鮑國安一舉奪得了飛天獎和金鷹獎兩大重量級的獎項。
飾演曹操之後,鮑國安接演的下一個重要的角色是電影《鴉片戰爭》中的林則徐。
為了進入角色,他依舊採取了飾演曹操時的那種辦法。
先是去林則徐的故鄉,感受當地的生活,
隨後在每天的生活中,無論是睡覺還是吃飯,
都把自己的狀態變成林則徐的那種狀態。
彼時的鮑國安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
在這之後,現代劇中,他經常飾演警察和領導,
而在古裝劇中,他又飾演了一系列諸如包拯、李世民等 歷史 人物。
年齡在鮑國安的身上並沒有成為累贅和限制。
相反,他的年齡反倒成了他在各類劇中飾演角色的加分項。
也因此,鮑國安的演藝生涯也一直持續到了古稀之年。
2012年,電視劇《聰明小空空》中的方丈。
成了他演藝生涯中飾演的最後一個角色。
出演方丈之後,鮑國安正式宣布息影。
此時,距離他第一次出演角色,整整過去了52年。
52年的演藝生涯,鮑國安塑造的人物形象多種多樣。
觀眾念念不忘的,則一直是曹操。
和 歷史 中的人物,來一次全方位的對話,
成了鮑國安這一生中最大的快慰。
他曾經說過,三年多的拍攝時間,
自己按照曹操的行為邏輯在行動著。
等到一切都結束的時候,回歸自己的平民位置,
他說自己還有點不習慣。
鮑國安的妻子朱兵也十分賢惠,如今早已退休多年。
那些年,丈夫拍戲的時候,每部戲的基本都必須經過她的認可才可以演出。
10多年的時間,她一直在劇組陪伴在鮑國安的身邊。
二人婚後有兩個兒子,都沒有進入演藝圈。
如今,鮑國安已經75歲,兒孫滿堂幸福滿滿。
他演繹的經典形象,還停留在不同年齡段觀眾中的歲月記憶里。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系刪除
❸ 一代名相魏徵,為什麼下場那麼慘
說到魏徵,大家都知道他是李世民手下出了名的諫臣,他犯顏直諫得到李世民的賞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魏徵一生中跳槽六次,換了六個老闆,而且死後被抄家。
魏徵生於公元580年,祖籍巨鹿郡下(現晉州市),唐朝著名的賢相,魏徵輔佐李世民創立「貞觀之治」的大業,有「一代名相」的美譽。
魏徵祖上是書香門第,因父母早亡,便出家為道士,隋末,武陽郡丞 元寶藏 起兵造反,於是把博學多才的魏徵請來為自己出謀劃策,元寶藏寫給李密的信都是魏徵寫的,元寶藏投降李密後,魏徵於是跟了 李密 ,授任為元師府文學參軍,李密降唐後,魏徵又跟著 唐高宗李淵混 ,不久浚縣被夏王竇建德佔領了,魏徵被俘,於是便跟著 竇建德 干,竇建德兵敗後,再次回到唐朝,成為 李建成 太子的洗馬,玄武門之變後最終跟著自己的最後一個老闆 李世民 混。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聽說魏徵以前一直勸大哥把他調到別的地方去,李世民就問魏徵,你為什麼挑撥我們兄弟之間的關系?魏徵說:如果太子聽我的,就不會有如此下場,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赦免了他。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任魏徵為尚書左丞,魏徵任職期間,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都全部接納,唐太宗其實很寬容,做了很多讓步。
一次唐太宗的老部下濮州刺史龐相壽貪污,龐相壽被免職,於是便託人找唐太宗訴苦,說他跟著太宗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於是李世民戀舊將龐相壽官復原職,魏徵知道了極力反對,說這樣怎麼去教育別的官吏?結果李世民把下的令又收回來,搞得滿朝皆知,都知道是魏徵讓他改的。
有次唐太宗到洛陽去,住在顯仁宮,一看宮里的茶具都是舊的,而且也沒有山珍海味,結果把總管給罷官了,魏徵說這可不行,奢糜風氣可不好,隋煬帝當年勞民傷財的開鑿大運河,結果隋朝二世就滅亡了,唐太宗又把總管給叫回來。
還有次高句麗送來兩個美女,魏徵說不能接受,太宗覺得也對,高句麗送過來兩只烏鴉,李世民天天想回去看烏鴉,若是美女,那更不想上朝了,於是唐太宗把美女退給人家。
魏徵有次去找唐太宗商量事,唐太宗把玩了一個多小時的鳥放在手裡,魏徵說不可玩物喪志。結果一次魏徵又來找太宗,唐太宗嚇得,把小鳥藏到袖子里,結果鳥被捂死了。
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學無術,魏王李泰越來越受寵,朝廷內外有些流言蜚語,李世民很煩這些議論,對他們說:當今忠誠正直的大臣,沒有人能與魏徵比。於是便派魏徵去輔佐太子,但魏徵以有病為由推辭了,唐太宗卻說有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故,李世民非常傷心,為此停止朝會五天。
唐太宗和魏徵相處融洽,太宗為魏徵送葬時,在宮廷最高處遠遠望著魏徵離去,內心非常傷感,那麼魏徵到底做了什麼讓太宗抄他家呢?
第一、 魏徵作為一名賢臣,清廉、勤勞、能幹這些都做到了,卻沒有做到不跟皇帝爭後世之名,魏徵把自己前後寫給太宗的那些諫辭給史官褚遂良,這件事被太宗知道後非常生氣,這不是想自己留千古佳話嗎?太宗想魏徵所有的後世之名都是皇帝我賞賜的,還跟我爭千古佳話。
第二、 唐太宗知道魏徵非山東武人,也不是山東貴族,所以就派他監視山東貴族和關隴集團,以此來操控諸政治集團,結果魏徵越權了,犯了大忌。魏徵推薦杜正倫為宰相,而杜正倫出自山東望族,後來魏徵還舉薦侯君集出任武將,侯君集屬於關隴集團。
所以魏徵有聯合東西文武兩大勢力的嫌疑,魏徵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太宗不能容忍,如果這件事暴露在魏徵生前,魏徵也沒有好下場。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侯君集與杜正倫參與李承乾企圖謀反一案,唐太宗非常生氣,把侯君集處死,杜正倫流放驩州(今越南)。
魏徵曾向李世民推薦這兩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李世民懷疑魏徵和他們是一夥的,本來答應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魏徵長子的,後來出爾反爾取消婚約了,人都說君無戲言,想想太宗有多氣吧。後來還跑去把魏徵的碑給推翻了,太宗想親撲其碑,讓你死不瞑目。
不知道題目中所說的下場慘是不是指死後墓碑被推倒嗎?
在我看來魏徵生前位極人臣、榮華享盡,死後哀榮備極、位列凌煙閣,雖墓碑被李世民推倒,但是後來李世民又下令重立,一代名相魏徵的下場並不慘!
魏徵是中國 歷史 上有名的諫臣,一生多次因勸諫觸怒皇帝,有時候勸諫甚至不顧皇帝體面,唾沫星子飛到李世民臉上,好在李世民是一位大度的皇帝,知錯能改,一直把魏徵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來衡量自己的得失!
但李世民再有容人之量,他也是個凡人,難免心中不悅,這股子氣終於在魏徵死後發作出來。
魏徵死後不久,侯君集因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流放,李世民就想起來魏徵曾推薦這倆人,心中犯起嘀咕,「這幾個傢伙是不是在搞團團伙伙啊」,越想越氣,越氣越不爽,於是乎把親自刻字的魏徵的墓碑推倒了!
唐太宗李世民估計當時急火燒心,氣的是火冒三丈,才做出這么極端的舉動來,氣順之後,估計李世民又後悔了,但又不好意思直說,後來在一年多以後借著大勝高句麗的機會,下令重修魏徵墓碑,算是側面承認了自己的失誤!
貞觀十七年, 歷史 上最負盛名的諫臣,一代名相魏徵病逝,唐太宗李世民為此十分難過,罷朝五日,更是為他親書碑文,率朝廷眾臣前往送葬,從此處看來,魏徵的一生得到善終,怎麼都稱不上是下場悲慘。
魏徵死後,曾被李世民推翻了墓碑,還取消了魏徵的長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新城公主)的婚約。正是如此,網上才有人造謠李世民挖了魏徵的墳墓,魏徵下場悲慘的說法。
而李世民推翻魏徵的墓碑,究其原因有兩點:
魏徵曾經秘密的向太宗李世民舉薦過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稱他們有宰相的才能。而魏徵死後,杜正倫和侯君集都因為參與了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而被罷黜及誅殺。
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第一個兒子,嫡長子的他十分受李世民的寵愛。
李世民對於李承乾是按照接班人的態度培養的,不僅讓李承乾學著為君之道,更是前前後後派遣了十多位老師去教導太子。而魏徵秘密推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李世民也讓他們前去輔佐太子。據《舊唐書》魏徵轉中記載,貞觀十六年,魏徵就曾 拜太子太師, 雖然那時的太子已經開始不學無術,但李世民還是讓自己最寵信的大臣魏徵前去教導輔助他。
然而長孫皇後去世後,不幸身患腿疾的太子李承乾卻越長越殘,完全偏離了李世民為其安排下的人生軌道,對此李世民十分失望。這時李承乾的胞弟李泰就開始愈發受到李世民的寵愛,而且聰敏絕倫的李泰也早就存有奪嫡之心。
李泰經常在李世民面前不露聲色的講太子李承乾的壞話,這讓李承乾危機感十足。
居心叵測的侯君集就給李承乾出了一個餿主意: 太宗玄武門之變奪位,您也可以借鑒這個事情, 於是李承乾就侯君集帶著軍隊前去逼宮謀反了。謀反很快被鎮壓,太子李承乾因為李世民的不忍只是被廢,貶為庶人充軍,而直接參與政變的侯君集被誅殺。
而杜正倫雖然是因為在太子面前把李世民交代讓其不能說的話說了出來而遭到罷黜,可據《舊唐書》的記載: 「後承乾構逆,事與侯君集相連,稱遣君集將金帶遺正倫。」 李承乾派侯君集給杜正倫送過金帶,可見杜正倫也捲入了李承乾和侯君集的謀反。而秘密舉薦杜正倫和侯君集,同時又是太子老師的魏徵自然就受到了李世民的懷疑。
這是李世民生氣的主要原因。
魏徵把自己諫言時,和太宗爭論的一些記錄給了史官褚遂良,而且這一過程是瞞著李世民的。
事後才知道的李世民是惱羞成怒的,李世民十分注重君臣之間的坦誠相待,可是魏徵卻私下裡給史官一下兩人相爭的記錄,這讓喜歡美化自己的李世民覺得不能忍。
於是李世民推翻了自己給魏徵寫的碑,二是悔了自己女兒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李世民雖然推翻了自己寫的碑,但是並沒有下令不準魏家人給魏徵豎碑。雖然悔了自己女兒和魏徵兒子的婚,但是還是讓魏叔玉繼承了魏徵「鄭國公」的爵位,而且魏徵兒子的官位都很高。
在李世民征討高句麗回朝後,消氣了的李世民又下令把當初推翻的那塊碑重新豎了起來。
我覺得魏徵的下場不是很慘,已經相當不錯了。 可是是他死後魏徵家裡的情況給了提問者一種錯覺,感覺李世民清算了魏徵。其實李世民對魏徵是真的好,也正是因為有魏徵的存在,李世民的名聲才會如此響亮。
魏徵去世的時候,李世民非常傷心,為了魏徵而罷朝五天,似乎是想給自己放個假。他給魏徵追封為司空,謚號文貞。後來更是將魏徵的畫像掛在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位列第三,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在魏徵下場有多慘的情況,魏徵本人也是善終。那麼他們家到底出現了什麼情況呢?
魏徵去世以後,本來風平浪靜的朝廷之中,涌動出了一陣爭儲的風潮。當時的太子李承乾桀驁不馴,唐太宗非常討厭他,甚至有改立新太子的大算。 所以李承乾就約了兩個人一起幫助他謀反,這兩個人至關重要,一個是手握重兵的侯君集,還有一個則是太子庶子杜正倫。
按道理這兩個人跟魏徵是沒什麼關系,可是他們都是魏徵推薦到重要位置上去的,一文一武,實在是惹人眼紅。所以李世民似乎認為魏徵主導了這場叛亂,主動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的婚約,甚至把魏徵的墓碑給砸毀了。
魏徵本人是敢於直諫的大臣,所以唐太宗一向都比較信任他,他說的話大多數都是非常正確的。可是魏徵卻先後推薦了那兩個人。侯君集是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大將,立下的功勞不計其數,所以魏徵推薦他給李世民,認為他有宰相之才。
此外,魏徵還推薦了杜正倫這個人,認為他也是有宰相之才的。本來李世民也沒太在意,有沒有宰相之才,其實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最關鍵的是,魏徵去找史官褚遂良,讓他把自己的這些諫詞都記錄在 歷史 上,這就讓李世民有些想不通了。
如果單純是為了給國家推薦人才,你為什麼非要史官記錄下來呢?難道是為了以後邀功用的?一旦侯君集等人謀反成功,那麼魏徵的諫詞就能成為他邀功的證明,所以李世民當時認為,魏徵肯定是侯君集一夥的。
其實我覺得魏徵絕對不是有謀反的心思,他雖然跟過很多主子,可是李世民是他最好的一個主子,因為李世民肯聽他的勸告,甚至有些害怕他。魏徵完全沒有理由謀反,他在推薦這兩個人為宰相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這兩個人會參與謀反。
而且當時侯君集和杜正倫正是比較火的時候,壓根就不會想到謀反。是後來太子不得寵了,可是魏徵當時已經死掉了,關他什麼事兒呢?所以魏徵在謀反這件事上,是不需要負責任的。
結果也很顯然,李世民在毀掉魏徵墓碑以後,深感後悔,不久又懷念起魏徵來。 唐高宗上位以後,更是重用魏徵推薦的杜正倫為宰相,其實也是對魏徵冤屈的一種補償。
李世民在了解了一切以後,當然不會再懷疑魏徵謀反。但是對魏徵去找褚遂良這件事,李世民還是心有芥蒂的。褚遂良是史官,既然魏徵不是想要謀反立功,那麼他找褚遂良記載這件事,到底是什麼目的呢?
史官是李世民比較忌諱的一個官職,因為他殺了兩個兄弟的事情,必然是被記載在 歷史 上了,但是他想要成為明君,所以也不敢擅自去篡改 歷史 ,當然後來確實改了不少。 魏徵去找褚遂良記錄這些諫詞,其實是為了博取名聲。
當時的魏徵確實認為侯君集和杜正倫有才能,而且是極有可能成為宰相大才的。一旦這件事成為現實,那麼魏徵的名聲就會變得更好。可是李世民會覺得,這是在跟自己爭奪名聲,有些官員貪財,有些官員貪名,魏徵可能就是貪圖名聲的那一種。
李世民對魏徵還是非常尊重的,即使曾經做過一些過激的行為,不過後來李世民了解到事情的始末以後,冰釋前嫌,對魏徵再次充滿懷念。 尤其是在征討高句麗打了敗仗以後,他甚至認為,如果魏徵在的話,一定不會讓他前來打這一仗的。所以即使李世民記恨魏徵求名心切,卻依舊對魏徵充滿敬意。
魏徵雖說是病死了,但是唐太宗的時候,魏徵在此前曾推薦過,杜正倫和侯君吉,因為杜正倫負罪被罷免,侯俊傑,因參與謀反被斬首,李世民就開始懷疑這個已經死後的魏徵,沒人很老實,但是在此前在朝廷有結黨營私的嫌疑。於是唐太宗心裡就非常不高興,雖然唐山東已經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的長子,魏書玉,但這時候也後悔了,就下旨解除了婚約,以至於後來他越想越惱.以至於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話就這樣,以此為中了,十分讓人嘆息。
只是因為死前魏徵的推薦,但是人都死了。只能說伴君如伴虎,君王的思想還是讓人琢磨不透的。
一代名相魏徵是唐朝鼎鼎有名的諫臣敢於直言上諫,死的時候李世民還是很傷心的把魏徵比喻成鏡子,魏徵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唐太宗和自己的大臣魏徵的關系是很好的,君臣兩個被當做很多人甚至很多朝代的典範。魏徵生平是最不喜歡浪費,他從來都是勤儉節約,在他去世的時候並沒有風光大葬,只有一輛破舊的小推車,為此唐太宗還專門的提了一個碑。為什麼魏徵會得唐太宗如此重視 原因之一就在於魏徵的性格方面,他一開始在李密身邊的,作為足智多謀的他開始為李密出謀劃策,但是不幸的是沒有得到重用,導致一起被囚禁了。
後來輾轉到李建成身邊當起謀臣,李建成對他可是慧眼識珠,他也對他出了很多的計謀,不過大多數李建成並沒有採納魏徵的建議,後來李世民看到他坦盪盪知道了他也是因為忠心護主,所以就沒有治罪。 還把魏徵拉攏過來並且承諾會採納魏徵的意見。
魏徵此人非常有才華但是就是太直了,經常在朝堂上反駁李世民搞得李世民在大臣面前沒有面子不過李世民對魏徵又愛又恨的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題主所問的「 一代名相魏徵,為什麼下場那麼慘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電影中的台詞:
唐伯虎欲進華府,假裝賣身葬父,此時來了另一位賣身葬全家的也想進華府,於是兩人在華府門口比慘。石榴姐問唐伯虎:「 你有什麼比他更慘的,快說出來啊? 」
唐伯虎說:「 我……這……你看我這幾天沒有剪指甲,裡面全是黑泥,難道這還不夠慘嗎? 」
魏徵在歸順李世民之前都不怎麼被重視, 瓦崗的李密不採納他的建議,太子李建成也不聽他的勸告 ,完全是一種懷才不遇的狀態。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長了總會被人發現 。但要把才華展現出來,就必須要有一個知遇之人,李世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後,質問魏徵當初為什麼要向李建成提出把自己調到外地的建議,魏徵還昂首挺胸地說:「 太子要聽了我的話,今日也不至於如此! 」
李世民看魏徵可以啊,絲毫沒有害怕的意思,而且確實也是一位有能力的人,於是就把給他安排了詹事主簿的工作。
魏徵跟了李世民可謂是如魚得水,他以帝師的身份時刻提醒著李世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所提的建議基本上都被李世民採納,而且給他的封賞也不少。甚至民間傳說, 魏徵不但被人間的皇帝重用,還被玉皇太帝聘為「監斬官」。( 以下為民間故事 )
傳說貞觀年間,長安乾旱無雨,龍王變成凡人來到民間視察 ,在路邊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便想戲弄一番。他問算命先生什麼時候會下雨?下多少?算命先生都給算出來了,龍王開心了,因為下雨是龍王說了算,於是就要打賭,想砸算命先生的招牌。
戲弄完算命先生後,龍王開心的回家了,他前腳剛踏進龍宮,玉帝的傳旨童子就到了,要求龍王降雨, 降雨日期和雨量與算命先生說的完全一樣 !龍王傻了,這下玩大了,為了保住面子,龍王把雨量改了,因此而抗了玉帝的旨意。
玉帝非常生氣,決定要把龍王的頭砍下來!龍王聽到要斬自己的消息非常害怕,他跑到李世民面前喊救命。李世民納悶了:「 玉帝的事我管不了啊?你找我有什麼用? 」
龍王說:「 玉帝安排的監斬官是魏徵,只要你在斬我的那個時辰拖住魏徵,我就能活命。 」
李世民答應了,到了要斬龍王的時候,他就找魏徵下棋,這樣魏徵就脫不了身。 誰知魏徵趴在棋盤上睡了,在夢中把龍王給斬了!
魏徵就是這樣一位大臣,深受唐王李世民的重視,而且病死後還追贈其謚號,送葬的時候李世民召來文武百官一起相送,還親手刻了碑文。魏徵的一生真的不慘!
魏徵死後,因為侯君集和杜正倫謀反事件而牽涉到他, 李世民下旨砸了魏徵的墓碑 ,還解除了魏徵長子魏叔玉與新城公主的婚約。不過事後李世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點過激, 又重新給魏徵立了新的墓碑 。
魏徵的下場一點都不慘,反而是有個很好的善終。
從古至今,先賢後昏的國頭多矣
❹ 魏徵是誰演的,魏徵扮演者,秦王李世民魏徵
魏徵扮演者為保劍鋒。
保劍鋒(Jeff Bao),1975年11月3日出生,中國內地男演員,199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1996保劍鋒參演中國國內首部偶像劇《真空愛情記錄》而出道。2002年主演青春偶像劇《十八歲的天空》而受到關注。2006年主演《薛仁貴傳奇》獲得更高的人氣。2012年,保劍鋒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賢妻》正式播出,同年參演《華胥引》。2015年,作為固定嘉賓參加雲南衛視軍事競技真人秀節目《士兵突擊之勇者奇兵》的錄制。2016年,主演古裝神話劇《朝歌》。2017年,主演古裝武俠劇《新龍門客棧》。
❺ 隋唐英雄3中的魏徵得扮演者是
隋唐英雄3中的魏徵得扮演者是陳繼銘
陳繼銘,男,漢族,中國影視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❻ 電影大唐情史演員表
《大唐情史》演員表如下:
《大唐情史》是由龔若飛執導,沈傲君、聶遠、唐國強、 張彤 、潘粵明、秦嵐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大唐貞觀年間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愛情故事。
評價:
該劇將正史、野史上所涉及的大唐丑聞——高陽公主婚外戀,用一種獨特的視角、一種全新的文學表現手法加以人性化詮釋,一改高陽公主歷來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的一個驕奢淫逸、放盪不羈的形象而成為一個沖破一切束縛、背叛封建禮教。
對愛情和幸福執著追求的正面形象,很有新意。在高陽與辯機這條愛情主線里,交織著貞觀之治的繁榮表象下,後宮的傾亂和權利之爭。
❼ 《武媚娘傳奇》魏徵是誰扮演的
武媚娘傳奇(范冰冰版)魏徵的扮演者是演員李光復
中文名: 李光復
籍貫: 北京
性別: 男
國籍: 中國
出生年月: 1946年8月6日
職業: 演藝 一級演員
畢業院校: 北京藝術學校
李光復,北京人,北京藝術學校畢業,1960年進入北京人藝,一級演員,曾出演多部話劇和影視劇。
❽ 李世民傳奇魏徵是誰演的
王繪春
王繪春,1962年2月6日出生於山東青島,中國大陸男演員。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表演系。
1990年主演藤敬德執導電視劇《孔子》飾演孔丘,創造了一劇獨獲五項「飛天獎」的紀錄。1998年參演大型歷史劇《雍正王朝》飾演八爺(胤禩) 奠定了「王爺專業戶」基礎。2000年參演《李衛當官》飾皇八爺;在《人鬼情緣》中飾王化成。2005年參演《喬家大院》飾演胡沅浦;在《貞觀長歌》中飾岑文本 。2006年參演熱劇《闖關東》飾演張金貴;《大明天下》中飾演陰險狡詐又足智多謀的明朝宦官魏忠賢 。2010年參演《西遊記》飾演佛祖如來;《大盛魁》中飾演費揚古;《天地民心》主演張觀藜;同年在電影《孔子》中飾演黎鉏。2012年參演電視劇《紅娘子》。 2014年參演《勇敢的心》飾演黑幫大佬龍爺;在大型古裝歷史劇《武則天》中飾演宰相長孫無忌。
❾ 魏徵是誰演的,魏徵扮演者,隋唐演義魏徵
史天庚
演員
史天庚 ,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出演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代表作品有《隋唐演義》、《焦裕祿》、《李小龍傳奇》等。
❿ 隋唐英雄4魏徵扮演者
1.人物背景: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生於巨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
2.扮演者:陳繼銘
陳繼銘,男,漢族,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出演過《大峽谷的女人》、《一夜富貴》、《西安殺戮》、《隋唐英雄》《三少爺的劍》等多部影視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大業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李密,元寶藏給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寫,李密見魏徵非常有文才,於是召見魏徵,魏徵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但李密不用。
大業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襲擊倉城被李密擊敗,王世充轉攻洛口,又被李密擊敗。魏徵卻對長史鄭頲說:「李密雖然多次取得勝利,但是兵將也死傷了不少,瓦崗又沒有府庫,將士們取得戰功得不到賞賜。還不如深溝高壘,占據險要,與敵人相持,待到敵人糧盡而退時,率軍追擊,這才是取勝之道。洛陽沒有了糧食,王世充無計可施就會與我軍決戰,這時我們卻不跟他交戰。」鄭頲對魏徵的話不以為然,說這是老生常談的。魏徵說了一句:「這是奇謀深策,怎麼是老生常談呢。」拂袖離去。
魏徵歸唐獻策
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擊敗,魏徵隨李密歸降李唐。而李密部將李勣尚且占據著李密原來管轄的領土,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據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從。魏徵毛遂自薦,請求安撫山東,到黎陽,魏徵作書與李勣,勸李勣投降。李勣於是派遣使者至長安,將獻城的功勞都歸給李密,然後押運糧草到李神通那裡。
同年九月,竇建德率軍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擋不住,率軍轉駐黎陽,被竇建德擊敗。魏徵及李神通、李勣都被俘虜。竇建德用魏徵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竇建德率軍來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擊敗竇建德,並將其生擒。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禮遇甚厚。
武德五年(622年),劉黑闥勾結突厥寇犯山東。魏徵見李建成雖然是嫡長子,但是功績不如李世民,於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建議,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李世民聽說魏徵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帶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於是赦免魏徵,並用魏徵為詹事主簿。
魏徵犯顏直諫
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為尚書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於卧榻召見魏徵詢問得失,魏徵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
同年,河北一帶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舊屬因玄武門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進行安撫。路上魏徵正好碰見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讓將二人釋放,仍舊任命官職,這樣河北太子舊屬才會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們。
貞觀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為秘書監,開始參預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帶領學者將古籍分為四部,並對其進行校定。
貞觀五年(631年),李世民與魏徵談及了選人為官一事,魏徵說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後審核他的品德,以及愛好這些。
長樂公主李麗質因長孫皇後所生,李世民對她特別鍾愛,將她許配給長孫無忌之子長孫沖。貞觀六年(舊唐書魏徵傳為貞觀五年)開始准備嫁妝,唐李世民對眾臣說「長樂公主,皇後所生,朕及皇後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大臣紛紛表示「陛下所愛,欲少加之」,於是進言請求雙倍於永嘉長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對此表示反對。因為永嘉公主乃是長樂公主的姑姑。此舉逾越了禮制。李世民回宮把此事告訴了長孫皇後。長孫皇後得知此事後感嘆魏徵能「引禮義抑人主之情」,並對他大加贊賞。特地派人前去賞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聽聞你正直,現在見識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變」。在李世民並未有所表示的時候,長孫皇後直接對魏徵加以賞賜,並暗示自己會給予支持,可謂給魏徵注入了強心劑。也正是因為有長孫皇後這樣的靠山,魏徵的正義直諫才會這般順利。 不久魏徵晉升爵位為郡公。
貞觀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任侍中,尚書省長期積壓沒有判決的訴訟案,李世民命魏徵秉公處理。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則,依實際情況處理,大家都心悅誠服。
貞觀八年(634年),陝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觸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認為這是毀謗。魏徵進言說:「從前賈誼在漢文帝時上書,曾說到『可以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為帝王長嘆息的事有六件』。從古以來上書奏事,往往言辭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動人主的心。言辭激切就近似毀謗,陛下你應該仔細想一下這樣的事對還是不對。」李世民覺得魏徵說的有道理,下令賞賜給皇甫德參帛二十段。
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後去世,葬於昭陵,謚號文德皇後。 長孫皇後入葬昭陵後,李世民對她思念無法停止,為了緩解思憶之苦,便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一次李世民讓魏徵陪同,並指著昭陵的方向問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裝作沒看見,李世民頓時著急,問「怎麼會沒看見,那是昭陵啊!」魏徵聞言回答說「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原來是昭陵啊!」 李世民聽後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顧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親。於是便哭著下令拆掉了層觀。盡管李世民這樣追思妻子的行為是違背禮教傳統的,卻是一個天子的真情流露。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東巡洛陽,住在顯仁宮,因州縣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譴責。魏徵告訴李世民當初隋煬帝楊廣曾在此讓附近的百姓上貢,貢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費。
貞觀十二年(638),禮部尚書王珪上奏說:「三品以上的官員在路上遇到親王,都下車,違反法度來表示恭敬,這違背了禮儀的標准。」李世民說「:你們自己的地位都尊貴,就輕視我的兒子嗎?」魏徵進言說「:從古至今,親王列在三公之下。現在三品都是天子列卿和八座之長,為親王下車,不是親王所應當受的禮。求之於舊例,又沒有可以作為憑證的依據;施行於現在,又違背了國法。」李世民說:「國家所以立太子,是准備他做國君。然而人的長短,不在老少,假如沒有太子,那就依次立太子同母的弟弟。這樣說來,怎麼能輕視我的兒子呢?」魏徵說:「殷代崇尚質朴,有兄長去世其弟即位的禮義;自周以來,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長子,以這杜絕各個兄弟的私念,堵塞禍亂的根源,這是國君應當十分慎重的事。」於是李世民同意了王珪的奏言。
貞觀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因為皇孫誕育之喜,唐李世民詔令天下見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內外官職事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各加勛官一轉,天下大酺五日, 又大宴五品以上於東宮。李世民對侍臣說:「貞觀以前,跟隨我平定天下,輾轉奔波於亂世,這是房玄齡的功勞。貞觀之後,盡心對我,進獻忠直的勸告,安國利民,敢於冒犯國君尊嚴直言規勸,糾正朕的過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過他們。」於是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他們兩人。
貞觀十三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詔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機,全面地、系統地總結了政事不如貞觀之初的事
魏徵
實,上奏《十漸不克終疏》。疏中列舉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縱欲以勞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頻事游獵、無事興兵、使百姓疲於徭役等不克終十漸,批評了李世民的驕滿情緒,再次提醒他慎終如始。李世民看完奏疏後,欣然接納,並對他說:「朕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施顏面與公相見哉!方以所上疏,列為屏障,庶朝夕見之,兼錄付史官,使萬世知君臣之義。」遂賜黃金十斤、馬二匹。
貞觀十四年(640年),魏徵向李世民上諫,讓李世民要善始善終。
貞觀十六年(642年),後來皇太子李承乾不學習德行和術業,魏王李泰的寵愛一天天增長,朝廷內外眾官,都有些疑慮和議論。李世民聽到後很厭惡這些議論,對侍臣說:「當今朝臣忠誠正直的,沒有人能超過魏徵,我派他輔佐皇太子,用這杜絕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舊。魏徵自稱有病推辭,李世民下詔回答說:「漢朝的太子以四老為輔佐,我現在依靠您,也是這個道理。知道您患病,你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