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隆美爾》2012年百度雲資源,烏爾里希·圖庫爾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wkYem8qZtY95A4DFdrRWLQ
❷ 獸血沸騰的資深讀者進來一下。
石女
❸ 一個演員假扮隆美爾是哪部電影
《夜間的狐狸》,正大劇場好像播過
❹ 隆美爾的生平。
隆美爾出生於1891年11月15號,在他的家族裡面,你根本找不出他有成為後來那種地位顯赫的遺傳因子。在他的家族最大的官是一個中學校長,就是他的父親老隆美爾,他的哥哥卡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呢,成為一名領航員,最大的官就是一個領航員,後來呢,得瘧疾死掉了。他的妹妹叫海倫,一生未嫁,是一名老師,繼承她爸爸的職業,他的弟弟傑哈德曾經願意當一個歌唱演員,但是直到死,也是成績平平。那麼隆美爾呢,從隆美爾這個家族和本身幼年的經歷也看不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將的痕跡,小時候隆美爾是非常,他這個身材不高,身子骨也弱,特別是不喜歡運動,男孩子喜歡的東西,他都不喜歡,他後來這么講,他說足球是男孩子都喜歡的事情,可是,我一到上體育課的時候,踢球就心理發怵,如果不是爸爸的鼓勵,我真的不會走入軍營的。老隆美爾為什麼鼓勵這么一個身子骨比較弱的二兒子要去當兵呢?這要從隆美爾的一項發明談起,大家知道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那麼隆美爾在14歲的時候,也就是在1905年,他也發明了一個盒式的滑翔機。14歲的孩子發明了滑翔機,在他那個小鎮裡面頓時引起轟動,因為隆美爾從小的時候非常愛好機械,擺弄這些東西。那麼老隆美爾就是他的爸爸是一個中學老師,他以老師的目光看到這個孩子適合當兵。所以說呢,就鼓勵本來不願意當兵的二兒子去當兵。當時德國是個軍國主義的國家,軍人在社會的地位非常高,有很多特權,德國的平民可以通過軍功獲得貴族的稱號。或許呢,太希望自己的家族興旺起來,太希望自己的家族發達,老隆美爾就想讓孩子參軍,獲取軍功改變家族不顯赫的命運。那麼這樣呢,隆美爾就聽從了爸爸的安排,答應參軍,1910年10月19號老隆美爾終於把自己的二兒子送到了軍營,這樣隆美爾就參軍了,或許應了老隆美爾的話,隆美爾真的就適合在軍隊發展自己了。當時按照德國的規定,軍官必須從軍校學生中選拔,士兵不能直接提拔的,那麼一般來講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到軍校學習,隆美爾出身於平民,按照原來的規定,你不能到軍校學習的,但是隆美爾參軍的時候,正趕上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始擴軍備戰,軍隊需要大批的軍官。所以這個格就降下來,就降到隆美爾這種平民出身的士兵。這樣呢,在1911年他到但澤軍官候補學校學習。
所以隆美爾從但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但澤也是隆美爾愛情生活的起點,在這里呢,隆美爾愛上了一個叫露西。莫琳的女孩,露西。莫琳非常漂亮,金發女郎,那麼隆美爾的愛情生活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四個字呢,「熱烈專一」,熱烈是說啥呢,就是隆美爾自從愛上露西之後,這種愛從來沒有衰減過,無論他走到哪裡,無論在什麼地方作戰,懷里都揣著妻子的照片。那麼在外作戰征戰的時候,無論多麼忙碌,多麼緊張,他都要給自己的妻子寫信。信的開頭就是親愛的露西,然後再說他還要說的話,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呢,隆美爾的家就成為高級軍官家屬的一個沙龍,因為什麼呢,因為隆美爾幾乎每天都要從前線給自己的前線寫信,通報現在前線的情況,那麼其他軍官的家屬呢,就在隆美爾的妻子旁邊,聽講述前線的事情,了解自己丈夫在前線的一些情況。直到隆美爾去世,他家裡有十幾箱有關他給妻子的來往的通信,這些通信的,成為後來研究隆美爾的著名的史料了,重要的史料,這是說他熱烈。另外就是專一,專一是說隆美爾自從愛上露西之後就十分忠誠,隆美爾是一個性情比較嚴肅的人,不苟言笑,話也不太多。他對其他女性一般都保持一定的距離,用他的話講他說我既不給其他女性機會,也不給自己犯錯誤的機會,當然隆美爾也有過對其他女性的非分之想。比如他成名之後,他曾經跟自己的妻子講,他說瞧,如果當年我還是一個中尉的話,有這么多的信,該多好,因為他成名之後很多德國女孩子給他寫信。還有一次1944年,他正在西線准備抗盟軍登陸法國作戰,就是當第一集團軍司令,有一天他在視察,視察的時候中午在一個路邊的旅店休息,正好趕上一大群德國空軍的女軍官,女士兵趕上一看隆美爾,當時很出名,不得了了。所以就頓時圍上來送禮物,送禮品,包括自己把自己的照片贈送給隆美爾。當時隆美爾就簽名,他被這些德國女軍人的熱情和他身上散發著濃烈的法國香水味熏得有點不能自製,情緒有點尷尬,尷尬以後他就趕緊出來了,出來以後對身邊的一個德國他的下屬德國工兵司令叫威廉。梅斯,跟威廉。梅斯中將講。他說有些姑娘真他媽迷人,我差不多被她傾倒了。然而呢,隆美爾對其他女性的雜念只停留在奇思怪想之中,在意念中得到滿足就夠了,他對梅斯說差不多要,但事實沒有,隆美爾後來講他說露西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背叛露西就是背叛我自己的生命。
如果說但澤是隆美爾軍事生涯和愛情生活的起點的話,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隆美爾展現自己,被西方研究隆美爾的那些傳記作家,稱為斗獸精神的平台,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隆美爾展現自己那種斗獸精神的平台。
我給大家講幾個具體的事例,第一個他的斗獸精神第一個就是先發制人,隆美爾參加畢業之後,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6月28日爆發之後,當時隆美爾正在步兵部隊服役,就是在第124步兵團他平生參加的第一次戰斗是在一個叫瓦倫尼斯一個小村,當時隆美爾正帶領三名士兵來巡邏,24小時他都沒有合眼了,已經很累了。這個時候突然他看見20來個法國士兵法國軍隊的士兵,向他們的駐地悄然地逼近了,過來了,那麼隆美爾的士兵一看,包括隆美爾一共四個人,人家二十多個人,幾倍於他。隆美爾手下的士兵就想跑,跑回去報告,隆美爾說站住,就叫住了士兵,他對士兵說什麼呢?他說你這個愚蠢的想法,會使你的背後,捱上第一枚子彈,最好的方法是立即開火。那麼這樣呢,隆美爾就向這20餘名法國士兵,就開火,當時因為他先發制人,所以幾名法國士兵是應聲倒地,其餘的剩下那些人馬上卧倒,雙方就開始射擊對射,他畢竟人少,這邊畢竟四個人,人家二十來個人,打掉三五個還有那麼多呢,所以子彈像雨一般的向隆美爾這方面傾斜過來,打得隆美爾壓在小土坎上抬不起頭來。但是槍聲把他們這個連的人給招來了,所以說,法國士兵在他們德軍的步兵連來增援之後呢,狼狽地就潰退了。這樣隆美爾就以四個人擊潰了二十多個人的法軍,因此而獲得了一個鐵十字勛章,這是隆美爾軍事生涯第一枚勛章。
那麼第二就是榮譽,隆美爾有一句常掛在嘴邊的話,他說沒有不想得到勛章的真正軍人。換句話說軍人都想得到軍功章,隆美爾還在下級軍官的時候,他就把榮譽看作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的載體,為了能獲得戰功勛章,他甚至到了能夠摔帽子的程度,怎麼回事。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1917年10月,德軍進攻義大利北部的伊松索河防線,在義大利作戰,當時隆美爾就在義大利北部進行作戰,那麼當時呢,隆美爾正率領一支先遣隊冒著猛烈的炮火,在夜間大膽地向義大利軍隊防線的後方穿插,而且穿插進去了。當天拂曉,他這支部隊就已經佔領了義大利防禦的後方的一個制高點,叫庫克山,那麼後方已被升起了德國軍旗,義大利軍隊一看,心中就慌了,義大利軍隊本來戰鬥力就不強,後方又被德軍佔領了,一下就慌了。頓時防線開始崩潰,那麼正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費丁南德。舒爾納德軍中尉就從正面佔領了,這條防線的最重要的一個制高點,叫1114高地。那麼在此之前進攻1114高地的時候,德軍傷亡是比較慘重的,可是由於隆美爾從一側迂迴到敵人的後方,佔領了庫克山,那麼義大利軍隊因此而崩潰了,這個防線崩潰了。舒爾納的部隊趁勢佔領了1114高地,德軍就把這次戰役的惟一的一塊軍功章叫功勛軍章,就授予了舒爾納,而沒有給隆美爾。隆美爾聽說之後,勃然大怒,他把帽子摘下來一摔到地上,說這不公平,他生氣了。因為他覺得這榮譽應該是他的,而不是舒爾納的,所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很長時間他對這個事件很耿耿於懷,那麼後來他發跡了,成名了,於是他找到德國總參謀部有一個負責軍事歷史局的人。他說你們要把這段歷史給修改一下,他的原話叫你們應該對這次戰役進行適當修改,要加進,四十名義大利軍官和1500名士兵是怎樣向隆美爾投降的。可見隆美爾這個人榮譽感非常強,後來一直延續到他軍事生涯的後半生。比如1942年,他被授予元帥的稱號,當時他正在睡覺呢,他的副官說希特勒電報給他元首授予你元帥軍銜,他騰一下從鋼絲床蹦起來。他這個人不太喝酒,馬上打開香檳,非常高興,他榮譽感非常強,西方傳記學家說這是斗獸精神的第二種表現。
第三種表現呢就是悍勇,勇敢是為將必備的素質,你一個將軍要不能打仗,不勇敢見敵就跑,那就壞了。隆美爾貌不驚人,剛才談了個子比較矮,身材也不魁梧,但是這個人非常悍勇,能夠打仗。1917年10月7號隆美爾呢,參加了隆格諾恩戰役,這個戰役呢,表明他悍勇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兵力十分懸殊,25個人對一萬個人。怎麼回事呢?就是在隆格諾恩戰役,隆美爾率領他這個連隊,渡過一條河,叫皮爾弗河。這條河流非常流速非常急,隆美爾作戰呢,他有個特點,就是他總愛往前跑,所以他帶著連隊一下他就渡過去了。後續部隊因為河流特別湍急,九沒過去,那麼在這個時候,他過去後邊沒有部隊,他就剩25個人,當面義大利的軍隊是一萬人,這個兵力懸殊太大了。怎麼辦?隆美爾是藏起來,等到部隊過來以後再走,這是一個選擇。但是隆美爾的個性,悍勇,他選擇了穿插進去,按道理25人打一萬人,你做夢吧。他騷擾,通過騷擾疲憊,他選擇了這一條路,所以說他進去之後,很快他的部下25個人被殲滅了,剩他一個人。他就往回跑,往回跑正好跟著後面的連隊,先遣隊會合了,回過頭來他又回來了,又和義大利軍隊逗猴,義大利軍隊一看到他就追他,因為先後六次要殲滅他,打死他。義大利軍隊沒有一次弄到他,你來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就回來,當時是個小鎮,這是個小鎮,他為了怕義大利軍隊因此而潰散,潰逃,跑了怎麼辦?得死死把牽制住,所以他把這個小鎮沿路的房屋都給燒了,點了,如同白晝。最後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的大部隊上來之後,然後把義大利當面的軍隊給殲滅了。就是他這個連隊百八十人,傷亡了三十多個人,俘獲了八千義大利的官兵,所以說這個戰役不得了,這是表明他的悍勇這是一個。
可見隆美爾作戰是非常悍勇的,那麼隆美爾呢,他的起點在但澤,那麼展現他軍人那種指揮官藝術的平台和自己形成自己指揮風格那種斗獸精神的平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我向諸位介紹他的斗獸精神。
隆美爾是1915年擔任連長的,這個職務他一乾乾了14年。在高級軍官中,在連長的職務上,干14年,不多見的,為什麼呢?這么能打仗的人,為什麼在一個連長一下子就卡住了呢?這和一戰之後,德國的具體情況有關系,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了,法國英國協約國集團通過《凡爾賽和約》,用列寧的話講,對德國進行了敲骨礪髓地盤剝,其中就又限制德國國防軍的數量,最高額員不得超過十萬人。所以大量的軍隊進行裁軍,隆美爾他到但澤軍官學校學習的時候,是趕上威廉二世擴軍,需要軍官,讓一個平民去了。原來德國是不許貧民到軍校學習的,那麼擴張的需求軍隊缺人他去了,那麼現在呢,軍隊大量地復員,只能保住十萬人,所以說呢,沒有機會,用現在的話講沒有位置,你沒有位置,你就在那呆著吧。所以他一直呆了14年在連長的崗位。1929年10月1號這一天,德國陸軍就選中了隆美爾讓他德雷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為什麼叫選中了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你翻一翻德國名將的成長史,凡是德國的名將,他都有這么幾大經歷,一個是在戰斗連隊打過仗的軍人,就是指揮過打仗,在作戰部隊打過仗,擔任過職務的,然後呢,到軍事院校當過軍事教員的,或者教官的人,他必須有這段經歷。第三個經歷,到統帥部也就是總部機關領率機關當參謀,這三個經歷一般的德國的軍事家都不少的,不可或缺的。隆美爾到德雷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軍官,那麼在德國軍人中就意味著用我們現在的話講要重點培養了,所以隆美爾接到任命之後是非常高興。他和希特勒是怎麼樣認識的呢,這個還要從1934年秋天談起,德累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之後,隆美爾有一個短暫的經歷,就是他被調到德國國防軍獵人營當少校營長,他有這么一段經歷,他從獵人營營長的職務又到波茨坦陸軍學院當教官,那麼他在獵人營當營長的時候,當時駐地叫戈斯拉。這年秋天也就是9月30號,希特勒視察了這個營,當希特勒,因為當時希特勒已經成為元首了,一個元首到一個陸軍的營視察,對這個營來講那真是一個莫大的光榮。所以說他趕緊准備,希特勒就視察了獵人營的儀仗隊,那麼隆美爾是這個營的營長,他要陪著希特勒檢閱這個儀仗隊。當時,隆美爾呢就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希特勒拿眼回頭瞟了他一眼,然後跟他說了幾句話,但是希特勒回去就很快把這件事情就忘掉了,可是隆美爾記住了。他非常高興,元首接見他,又說了幾句話,很滿意,所以在他和希特勒,因為他倆照了個照片,他用鉛筆寫著1934,然後下面畫了兩杠。
那麼隆美爾後來從波茨坦陸軍學院當教官之後,不久也就是1936年9月,希特勒身邊缺少警衛人員,那麼德國參謀總部就在全軍選,選人,就選擇了隆美爾。當時呢,希特勒見到了隆美爾,因為已經是兩年之後,看到這個隆美爾非常面熟,就和隆美爾簡單地交談了幾句。隆美爾肯定就回憶,元首我在兩年前,你在視察我們營我見過你,所以兩人寒喧幾句就分開了。那麼希特勒當時並沒有想到如何重用隆美爾。這樣呢,這個時候隆美爾至多是希特勒身邊一個大警衛員而已。但是很快,後來發生了兩件事,使得隆美爾的一生被改變了。哪兩件事呢?第一件事就發生在1936年10月末,也就是隆美爾剛剛到希特勒身邊當警衛的兩個月以後,有一天希特勒要到外地視察,當時那一天呢,隆美爾是值班軍官,他回身對隆美爾講,記住,我的車後面只能跟六輛車。他跟隆美爾交代了,可是許多納粹的要員都想跟隨希特勒到外面視察,小汽車擺了一長溜。隆美爾叫前面六輛車過去了,過去六輛車以後,他垮就在路中央站住了,他把後面一長溜賓士給攔住了,不許過。這些小汽車裡面坐的都什麼人,都是省長、部長這些大員,包括希特勒那個理論家羅森貝格,在紐倫堡軍事法庭審判被絞死了。他把這些要員給攔住了,當時他不過是個上校軍官。所以這些人就朝他吼叫,你簡直是無法無天,我要到元首那兒告你的狀。但隆美爾根本紋絲不動,說前面的路口有兩輛坦克在等待著你們,你們過不去的。那麼這些人呢,果然把這個事向希特勒給報告了,希特勒聽完這個事專門把隆美爾找了過去,給予贊揚,說你恪盡職守,因為他說了我的車後面只能跟六輛車,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發生在1937年,1937年初,隆美爾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進攻中的步兵》,這部書實際上是隆美爾在1929年調到德累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他自己寫的一個教材。,隆美爾根據這么多年對軍事學的潛心鑽研,把自己在一戰的經歷系統闡述了機動站的思想,這本書主要的思想強調進攻、進攻、再進攻。那麼有一次呢,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他的秘書把這本書就是這個草稿,向戈培爾遞了過來,戈培爾看了以後,十分賞識。因為什麼呢,隆美爾在這本書里談的進攻、進攻、再進攻,非常符合納粹德國的進攻作戰理念。戈培爾看完之後就鼓勵,通過別人講你鼓勵這個作者,讓作者把這本書出版。這樣呢這本書在1937年初就出版了,出版之後立即引起轟動,這部書本出版之後,很快成為德國當年最暢銷的書之一,連續再版18次。
戈培爾向希特勒推薦了這部書,那麼希特勒看完之後,非常驚喜,他沒想到身邊,他表揚過這個恪盡職守的軍官,盡有如此的指揮藝術。所以一方面指令將《攻擊中的步兵》作為全軍的軍事教程,一方面任命他為警衛營的營長,晉升為少將軍銜。所以這兩件事使得希特勒改變了隆美爾的一生。那麼隆美爾的肩牌上扛了14年個上尉軍銜,一個上尉軍銜任了14年,但是隆美爾從少校到少將用了十年,如果從個人來講呢,的的確確隆美爾對希特勒充滿了知遇之恩。況且納粹黨的擴張理論,非常符合隆美爾內心那種大德意志的民族意識。因此呢,隆美爾對於納粹黨和希特勒是擁護的,是追隨的,但是呢,隆美爾在畢竟是一個職業軍人,他當時還不是個納粹黨的黨徒,他之所以追隨希特勒,就是希特勒的擴張理念,和隆美爾腦子裡面的大德意志思想是吻合的。這是他追隨希特勒一個基本前提,如果這個前提不決位,那麼他這個理念將發生錯位。那麼這也就是隆美爾為什麼從一個希特勒追隨者,變成後來成為一個反希特勒的一個成員之一的原因了。
人們認識的隆美爾更多的是北非戰場的隆美爾,的確隆美爾軍事生涯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他北非戰場鍛造的。這一點連一項矜持的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隆美爾號稱沙漠之狐的綽號,就是英國人給叫出去的,沙漠之狐,狐狸,然而人們看到的只是隆美爾輝煌的一面,卻比較少注意隆美爾軍事生涯的致命弱點。這就是他的戰略素養不高,戰略籌劃顯得蒼白,所以我用一句話來概括隆美爾是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他可以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哪怕他後來作為戰區指揮官,可能像一般士兵一樣,一般軍官一樣,沖到最前面的坦克。但是他雖然在戰術上打得有聲有色,但是在戰略籌劃方面就力不從心了。這一點和隆美爾的個人的經歷有關系。那麼下面我就向諸位介紹一下隆美爾是怎樣一個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的,先介紹他戰術的巨人這方面。
所謂戰術的巨人簡單講,用中國話講就是講他過關斬六將這一段。先講他在西線作戰的情況,1940年德軍實施黃色作戰方案,進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那麼當時隆美爾在第七裝甲師當師長,那麼原來隆美爾是希特勒身邊的警衛營長,他怎麼去當裝甲師的師長呢,這裡面還有一段故事。1939年9月1號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隆美爾也就是希特勒身邊的警衛營長急了,他不是榮譽感非常強嘛,斗獸精神嘛,他說我應該去到前線作戰,統軍打仗,就向希特勒提出我要到前線作戰。希特勒答應他的請求,他說你想干什麼,我想當裝甲師的師長,希特勒說行,你去吧。然後將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告訴說給隆美爾安排一個位置,到裝甲師當師長。勃勞希奇一聽說立即反對,為什麼呢?當時德國陸軍有六個裝甲師,這是德國陸軍的寶貝疙瘩,隆美爾最大的官當過營長,而且他是步兵,他根本沒有在裝甲兵干過。勃勞希奇捨不得把一個裝甲師交給一個不懂裝甲作戰的軍人,所以不同意。但是元首說了話了,希特勒是元首,所以後來雙方採取了妥協,六個裝甲師長,一二三四五六裝甲師師長不行,因為他是滿員的,是重型裝甲師。那麼勃勞希奇說你要想當裝甲師師長行,他將在德國進攻波蘭戰役中受到重創的,那個第二輕型裝甲師,改編為第七裝甲師。好吧,你去當第七裝甲師的師長,這樣呢,隆美爾就成為第七裝甲師的師長。隆美爾的確是個戰術大師,他是1940年2月10號得到任命的,他沒有在裝甲兵干過,但是他經過短短三個月的訓練,到1940年5月10號「黃色作戰方案」實施的時候,他的裝甲師已經成為七個裝甲師最強的一個,英國人把隆美爾這個師稱為「魔鬼師」。所以1941年的元旦鍾聲剛剛敲過,隆美爾被晉升為中將軍銜,這是一個例子他是戰術上的巨人。
再講個例子,在北非戰場上他是怎麼成為戰術的軍人的,1941年2月12號隆美爾被希特勒派往北非指揮德國和義大利聯軍,這個時候義大利軍隊已經被英國人打得一敗塗地。希特勒是想讓隆美爾這個戰爭機器改變法西斯國家在北非的頹勢,那麼經過兩個月的兵力調整,隆美爾指揮他的裝甲部隊開始了他一生軍事生涯的輝煌與沒落。北非戰場是隆美爾一生軍事生涯輝煌時期,也是他沒落的開始。他對部下的要求十分簡練,靈活激動大膽推進進攻進攻再進攻,那麼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卡扎拉會戰中,使用的一個戰法,進攻力學,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都知道杠桿原理,就是同樣的力作用於力臂的不同,產生的力的大小也不同。一個支點嘛,一個杠桿嘛,你手放在這個地方這個力就大,放根就小,杠桿原理。整個戰場是一個力臂的話,那麼正面比如我們要進攻這個山頭,從正面進攻這是一個力點,從山頭的後邊一側進攻這是一個力點,從背後進攻,又是一個力點,就是一個戰場,它分三個力點,正面一側和後方,如果把兵力全部配製到進攻的正面,那麼就好像杠桿,這個力放在杠桿貼近支點上一樣,對作戰戰鬥力發揮得很小。可是如果你把一部分兵力從正面牽制對方而將另外一部分兵力呢,迂迴到敵人的一側和後方,那麼發揮的力呢,就不一樣了。那麼敵人呢,就很可能會陷入完全無法退卻的困境,因為什麼呢?因為後路被堵死了,喪失了他原有的優勢。隆美爾就是用了這么一個力學在卡扎拉會戰打敗了佔有很大兵力優勢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卡扎拉位於沙漠地帶,是英軍利比亞防線的最前沿,當時英軍第八集團軍叫勞奧金萊克,後來呢,當中東地區英軍的總司令。這個人他兵力強,兵力優勢要大於德軍,其中坦克的優勢佔有四分之一,火炮佔有三分之一的優勢,作戰飛機比德軍多七十架,第八集團軍有兩個軍,一個是第13軍,一個是第30軍,第13軍負責卡扎拉南部的防禦,那麼第30軍呢負責卡扎拉北部的防禦。那麼隆美爾根據英軍的這種兵力部署,並且佔有優勢的這種情況,定下了基本作戰方針,就是正面牽制,一部分兵力迂迴到英軍的一側和後方實施攻勢作戰,這個仗打得非常漂亮。隆美爾對他的將領談了這么一句話,他說這次做戰的關鍵必須造成我們不是向南進行一側包圍,而是向北實施正面突破這種假象,只要這種假象沒有被英國人識破,我的杠桿就能撬動敵人的堅固防線,殲滅他。所以隆美爾就命令他的義大利,因為他是德意聯軍嘛,他命令義大利軍隊從正面牽制對方,那麼他則率領著主力,迂迴到英軍的一側和後方,為了使得英國人相信隆美爾將從正面突破這個第八集團軍的防線,所以隆美爾命令他的一個裝甲營開著大汽車,汽車後面呢,拖著砍倒的大樹,就這么在沙漠上兜圈子,為什麼呢?迷惑敵人,你想啊,裝甲車大卡車要拉著砍伐下的大樹枝繁葉茂的棕櫚樹,在沙漠上拖,捲起了滾滾沙塵,那麼從英軍這方一看,敵人的大部隊正在向這方面行進,用這種偽裝來迷惑敵人。所以說勞奧金萊克果然上當了,認為呢,隆美爾的為首的德意聯軍將從卡扎拉防線的北端也就是英軍的正面實施突破,而忽視了他的南翼,也就是他最薄弱的地方。恰恰隆美爾就是從這進去的,所以卡扎拉會戰呢,就是這么樣的在德軍的隆美爾的一種進攻力學的理論下,取得了勝利。所以他聲名從此鵲起,6月21號希特勒晉升為隆美爾為元帥軍銜,這是1942年的6月份,你想五年之內,從1937年,到1942年他走完了少將、中將、上將、元帥,元帥是德國最高軍銜,所以他一生輝煌是在北非鍛造的。
隆美爾戰略上是很欠火,還是先說北非戰場,隆美爾到北非之前,希特勒接見了他一次,那麼這次會見呢,不長。希特勒就叮囑了他這么一段話,他說記住,你的敵人非常強大,你到那裡的目的是幫助義大利穩定北非的局勢,進而利用義大利人牽制住英國人。但是那裡不是我們的主攻方向,不能把我們寶貴的兵員物資都投放到那裡,解救墨索里尼的那個朋友。我們要對付的是更重要的敵人,這就是斯大林和他領導下的俄國,你只有兩個師,你不會再有增援了,所以你務必謹慎從事,不能把我們的軍隊投入毫無意義的作戰行動中。這是希特勒在隆美爾到北非戰場之前,向隆美爾交代的這么一句話,應該說作為納粹德國的最高統帥的希特勒,在這一點上他從大戰略的角度,來審視北非戰場和其他戰場的關系,是有見地的。1941年6月22號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已經陷入了兩線作戰,一方面在歐洲西歐,一方面在東歐,那麼德國作為一個中歐國家,兩線作戰一直是在懸在德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它始終困擾著德國歷代政治家和軍事家。18世紀的時候,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為了和法國和奧地利爭奪西里西亞打的七年戰爭,就以為陷於兩線作戰差不多遭到滅國之災。後來是沙皇俄國軍隊主動撤出了反對普魯士的聯盟,所以它免遭一劫,它逃過一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威廉二世陷入兩線作戰,遭致戰爭失敗。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呢,希特勒已經處於兩線作戰了,如果這個時候他繼續把北非作為主戰場,那麼他成為三線作戰,這是德國人受不了的。所以說呢,希特勒交代了隆美爾這幾句話,你穩定局勢就行了,牽制到英國人,不要把我們寶貴的兵員物質浪費到那兒去。然而隆美爾到了北非戰術上的勝利,他就忘記了他最不該忘記的一件事情,北非與蘇聯戰場孰輕孰重,他打順手了,在北非他一味猛打,甚至想佔領埃及。這樣呢,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增兵,把蘇德戰爭中的一些物質裝備,挪到北非戰場,所以就減輕了蘇德戰場蘇軍當面的壓力。但是德國畢竟它是一個中歐國家,它是這么多戰線進行作戰,它真是力不從心,所以這樣在北非也就埋下了隆美爾後來,從輝煌走到沒落的伏筆了,最終在1943年希特勒在北非被蒙哥馬利所打敗。
那麼連這一點希特勒都看到了,希特勒後來對他的德國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他講,他說看來隆美爾不是個戰略家,他只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勇士,連希特勒都看到了,這是他戰略矮子的一個事例。
❺ 跪求愛比死更冷1969年上映的由尤利·隆美爾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
《愛比死更冷 Liebe ist kälter als der Tod》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2bzODLTUi7OBK98Gq3LvQ
又名: 愛比死更冷酷、愛神比死神更冷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慕尼黑青年弗蘭茨(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飾)出獄後,決定金盆洗手。但他轉眼就被黑社會組織盯上,想要誘使他重新犯罪,但是弗蘭茨意志堅定,拒絕就範。他回到慕尼黑找到女友喬安娜(漢娜·許古拉 Hanna Schygulla 飾),兩人住在一起。弗蘭茨整天無所事事,靠著喬安娜的接客錢生活,但是喬安娜一直渴望與他結婚,過上平靜的生活。不久,弗蘭茨的獄友布魯諾(尤利·隆美爾 Ulli Lommel 飾)來到慕尼黑找到弗蘭茨,跟他們住在一起。布魯諾其實是黑社會組織成員,他設計了幾個陷阱試圖讓弗蘭茨重回犯罪之路,但是弗蘭茨毫不知情,甚至讓自己的女友去陪布魯諾。雖然弗蘭茨對喬安娜毫不在意,一心愛著弗蘭茲的喬安娜在布魯諾再次陷害他的時候報了警,亂槍中布魯諾被打死,弗蘭茲和喬安娜試圖逃跑,但是他們面前的死亡之路似乎無法逾...
❻ 獸血沸騰中隆美爾是男是女
我估計是太監吧,雖然後面好像是女的,大約是後來斷背了,所以下意識地打扮成女的,就像東方不敗!
❼ 電影(巴頓將軍)里飾演巴頓將軍的演員叫什麼名字
《巴頓將軍》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8TgkxEVIkJ6jx3q0tNhyA
飾演巴頓將軍的演員是喬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喬治·C·斯科特,美國著名男演員。,在紐約的舞台上開始他的演藝生涯,後又拍過一些電視劇,最終轉向電影,並贏得四次奧斯卡提名。斯科特的表演風格朴實無華,生動自然,最擅長扮演性格粗暴耿直的硬漢英雄形象。他最為經典的角色當屬1970年在電影《巴頓將軍》中的巴頓將軍,他輕松自然的展現了角色內心易怒、外表冷靜的矛盾性格。並以此片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有趣的是斯科特拒絕領獎,原因是他認為奧斯卡的獎項「並不真實」。這種蔑視權威的性格也經常體現在他所扮演的角色。斯科特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另外三部影片分別是1959年的《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1961年的《江湖浪子》(The Hustler)和1963年的《假面兇手》(The List of Adrian Messenger)。他的其他著名影片還包括《奇愛博士》,1970年版的《簡愛》,《他們或是巨人》(They Might Be Giants),《神偷盜寶》(Bank Shot)等。因為他獨特的個性,吸引了很多美國最著名的導演與他合作,包括斯坦利·庫布里克、斯坦利·克雷默、羅伯特·羅森和約翰·休斯頓等。斯科特一生曾兩次與女演員柯林·杜赫斯特(Colleen Dewhurst )結婚,又兩次與她離婚,他們的兒子坎貝爾·斯科特(Campbell Scott)日後也成為一名演員。斯科特的最後一次婚姻是與女演員翠希爾·范德爾(Trish VanDevere)。1999年斯科特在美國加州去世,晚年的斯科特更喜歡拍電視,他一生多產,在去世之前還仍然在兩部電視劇中扮演角色。可以說,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他都當之無愧是二十世紀後半葉最著名的演員之一。
❽ 哪位大神有《生死與輪回》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皮姆·范·隆美爾PimvanLommel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K5Svxb-aj-a1z1c8hx_apg
❾ 伊麗莎白·蒙哥馬利以什麼著稱
已故的伊麗莎白·蒙哥馬利(Elizabeth Montgomery)以其長期暢銷的熱門歌曲「 Bewitched」而聞名。她的電視節目公然從經典電影《我嫁給女巫》中脫穎而出,吸引了一批忠實觀眾。該節目歷時8個賽季,比任何《星際迷航》系列都要長,甚至連著名的節目如St. Elsewhere,Hill Street Blues或數十個節目中的任何一個都受到批評。
於1964年首播,《醉漢》從未停播過,在大多數市場上仍獲得很高的評價。實際上,蒙哥馬利在其他節目中也扮演過角色。薩曼莎(Samantha)和達琳(Darrin)在動畫系列的一集中是打火石的鄰居。她在電影《搖滾二重奏》中的揚·迪安(Jan)和迪恩(Dean)的電影中飾演了薩曼莎(Samantha),並與波南薩的卡特賴特夫婦(Cartwrights)一起在有趣的商業廣告中演出。蒙哥馬利很高興帶領一個才華橫溢的演員陣容並與觀眾保持聯系。
她緊隨其後的是令人驚訝的圖形「麗茲·博登的傳說」。
這部電視電影非常成功,因此被重新編輯為歐洲市場的故事片。在那個版本中,現年41歲的蒙哥馬利很喜歡做裸體表演。
❿ 太象隆美爾了,他以前扮演過隆美爾嗎
埃德·哈里斯,即艾德·哈里斯(Ed Harris),
1950年11月28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美國男演員、導演。
哈里斯1971年開始舞台表演,1977年走上電影之路,偶有電視作品。1983年因出演電影《太空英雄》而成名。1984年憑戲劇《愛情傻子》榮獲奧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