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電影戰斧行動演員采訪

電影戰斧行動演員采訪

發布時間:2023-01-10 18:51:09

① 史蒂文西格爾都演過什麼電影

截至2019年,史蒂文·西格爾演過的電影有:《潛龍轟天》、《法律之上》、《七年風暴》、《暴走潛龍》、《死亡標記》、《為了正義》、《終極武器》、《殺人合約》、《殺死薩拉查》、《榮耀法則》、《赦免》等。

1、《潛龍轟天》

《潛龍轟天》是一部由安德魯·戴維斯執導的法國和美國合拍的動作電影,史蒂文·西格爾、湯米·李·瓊斯領銜主演。於1992年10月9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恐怖分子和副艦長里應外合劫持了密蘇里艦,欲將載有核彈頭的戰斧導彈賣給軍火販子,但他們萬萬料想不到大廚凱西,以一擋百,消滅了所有恐怖分子,破壞了他們的計劃。

2、《暴走潛龍》

《暴走潛龍》影片講述了:Casey曾經為美國空軍服務,練就一身好功夫,退職後轉而在美國「豪華大陸"火車上當廚師。一名曾在政府任職的科學家Traivs,在任時曾設計了一次衛星在太空內秘密航行,可惜之後卻被政府辭退。此衛星其實是一個超級武器,威力足以摧毀整個城市,Travis為了向政府報復,決定劫持「豪華大陸"火車,於是Casey要與Travis展開一場對抗性游戲。

(1)電影戰斧行動演員采訪擴展閱讀

2、製片作品:

《法律之上》、《死亡標記》、《為了正義》、《潛龍轟天》、《極地雄風》、《暴走潛龍》、《飛虎狂龍》、《槍口朝下》、《火線戰將》、《黑獄風雲》、《深入虎穴》、《猛龍》、深海潛龍》、嚮往太陽》、黑暗墜落》、《在劫難逃》、《司法雇傭兵》、《特工無間》、《影子超人》、《都市正義》、《跨界偵查》、《最高紀錄》、《暴力執法》、《一個好人》等。

2、編劇作品

《法律之上》、《潛龍轟天3野獸之腹》、《嚮往太陽》、《司法雇傭兵》、《怒火飛行》、《殺戮時刻》、《保鏢》、《天罡星下凡》、《跨界偵查》、《真正的正義2》等。

② 戰斧行動觀後感

腦殘大片,好笑至極了。明明知道石凱逃出國外沒被抓住還上報紙宣傳,暴露身份。那麼多片子都是警察忙的幾年不回家,家裡人瞞著,蠻到離婚。在醫院里,警察把守門,隨意進出,也不盤問,看看,保護不了個警察。還有陸警官明明看見石凱了,追出去,看見姑娘了,不趕快帶著離開,還在路上爭執來爭執去的。在廢舊廠子里,依石凱做事風格不會聊起來沒完,早就三槍殺死散夥,還磨磨唧唧。還有都知道位置了,結果就一個警察到了,其他大部隊才陸續趕到,所有入口被封死了,他姑娘是怎麼被岳警官在最後幾秒救出去的,時間來得及嗎?片子怎麼漏洞百出,一點邏輯都沒有呢。三歲孩子拍的片子嗎?十多年前也拍不出這么爛的片子啊,無語啦

③ 《復聯4》的彩蛋們

(多圖警示,wifi下觀看最佳,土豪隨意)

本文含有 大量劇透 ,還沒看過《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朋友慎入閱讀。

漫威電影有個非常著名的特色就是它的彩蛋,通常會出現在每部電影謝幕結束的地方。而在這部第一代復仇者聯盟(以下簡稱復聯)終章篇電影裡面,到處都是呼應以前電影劇情細節彩蛋。

電影上映第二天,小魔就去一刷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小魔將在本文指出自己發現和查閱相關資料後得到的這些彩蛋。

有人會好奇在諾大的太空宇宙里,到處游盪的驚奇隊長為什麼會去找鋼鐵俠他們,其實在之前的電影中早已有彩蛋告訴了我們。

在2019年的《驚奇隊長》電影中,驚奇隊長承諾前神盾局弗瑞局長在危機之時按下尋呼機她就會回來

而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以下簡稱復聯3)的結尾彩蛋中,滅霸打完響指之後,弗瑞在自己快完全消失的緊要關頭,按下了被驚奇隊長升級過的尋呼求救機

驚奇隊長接收到弗瑞局長的尋呼機信號連忙趕回來,然後與一代復聯們集結。

所以從邏輯理論上講,《復聯4》中鋼鐵俠的面具發出的信號應該是能被地球上的小辣椒(鋼鐵俠妻子)收到的,然後 知道鋼鐵俠還活著 的她跟美國隊長(以下簡稱美隊)他們說明情況,最後通過驚奇隊長以 超光速飛行的能力 幫助下救回鋼鐵俠。

不然鋼鐵俠回來的時候,飛船還沒下降,小辣椒就出來接應了,她怎麼知道驚奇隊長拯救鋼鐵俠回來了?

地球上其他英雄就算想救也無能為力,因為都沒有太空旅行的經驗(除了雷神),這點在後面劇情——浣熊火箭帶領大家去找滅霸那裡也可以知道。

《復聯4》開頭,雷神索爾將滅霸頭砍下來後,嘴裡說了一句話:「 這次我是沖著頭去的

這里其實是呼應了《復聯3》結尾處滅霸被雷神暴風戰斧砍傷胸口時嘲諷雷神的一句話:「你應該劈我的頭」

隨後滅霸打了個響指導致一半生命消逝,而雷神卻一直以為是自己做錯決定,懊悔地在心裡埋下砍滅霸頭的執念。

《復聯4》裡面也有非演員的劇組其他人員參與了拍攝,比如導演喬·羅素,他出現在橄欖球場裡面開的交心會裡面,和美隊一起談心。

還有在美隊與鋼鐵俠回到1970去鋼鐵俠老爸那裡的基地時,客串漫威各部電影的年輕版的老爺子開著豪車載著美女呼嘯而過:「Make Love No War!」

其實 鋼鐵俠導演 也曾在鋼鐵俠的電影中出現過,沒錯就是最後問鋼鐵俠小女兒要吃什麼的胖子,也就是下圖紅圈的這個人

電影《驚奇隊長》的卡羅爾發型留的的是長發,接到弗瑞局長的求救信號後回來的也是長發,五年後驚奇隊長的頭發變成了短發,這個變化還被浣熊火箭吐槽了一下:「你又要去美發了嗎?」

這個頭發彩蛋可能會在驚奇隊長的個人電影裡面再次提及,有可能是跟驚奇隊長的超能力有關(可能是短頭發打架弱點少,發型不容易亂?)

不過小魔還是更喜歡她的「雞頭裝」。

《復聯4》中復活了《復聯3》消逝的生命後,滅霸也帶領軍團傳送到地球,復聯與滅霸軍團的戰爭一觸即發,其中鋼鐵俠夫婦也參與了戰斗。

銀白色鋼鐵俠·小辣椒的落地登場可不比史塔克的鋼鐵俠遜色,而且兩夫婦背對背一起戰斗讓觀眾更加心情澎湃。再對比平常影片里文弱的小辣椒,可謂是判若兩人。其實小辣椒一點都不弱,甚至可以過分地說,她的實力比史塔克的鋼鐵俠更強勁。

回顧《鋼鐵俠3》,小辣椒曾被反派Aldrich Killian博士挾持,並被博士利用生化技術進行改造

意外地獲得了超能力 ,幾下子就把史塔克搞不定的反派給打趴下了

雖然後來被史塔克醫治了,但應該還是保留了部分超能力。另外從鋼鐵俠和他女兒談話中得知,小辣椒也擁有了一套鋼鐵俠戰衣,所以她登場時候的主角氣勢不是突然形成的。

鋼鐵俠女兒名字其實在《復聯3》的時候就已經取好了

小魔的生物學只學到了高中水平,所以小魔只能根據高中的課程理論來做個推理。而假設某個種群的生物數量為K,滅霸打了一個響指之後,數量降為K/2,而數量為K/2的時刻是種群增長率(斜率)最大的時刻,那會意味著種群的生物數量會很快地恢復到原來K值,這似乎與滅霸的初衷理念有些不符?因為他追求的是盡可能處於平衡,沒有過度增長,沒有太多資源競爭的世界。

在沒看《復聯4》之前,小魔認為回到地球的綠巨人是洛基變的,因為在《復聯3》中綠巨人一直沒辦法現身出來參加戰斗。直到《復聯4》浩克與班納博士的結合體出現,才確認了綠巨人不是洛基(可憐的洛基)。

那麼綠巨人浩克在《復聯3》中一直沒有出來的原因是什麼呢?

小魔推測是重新回到地球的浩克覺得人類可能不喜歡他的出現,他也認為自己出來對人類的世界簡直就是 各種災難性的破壞 ,他害怕人類看到自己這個怪物時恐懼的眼神。

這點可以從《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以下簡稱復聯2)鋼鐵俠與暴走的浩克的一場具有破壞性的對戰可以看出, 人類可能不太喜歡浩克

所以導致了最後任務完成後,黑寡婦想召回浩克時,覺得人類不再信任他的浩克,毅然決然地關掉了通訊器,開著飛船離開了人類和復聯而不小心飛去虛無之地,成就了《雷神3》。

而在《復聯4》看到浩克與班納博士的結合體與小孩子們互動嬉鬧,可能是班納讓浩克也感受到了大部分人類還是挺喜歡綠巨人的,覺得他很單純有愛,最後兩人融合到最完美狀態,強大而充滿智慧(雖然偶爾有點逗比)

《復聯4》中鋼鐵俠女兒摩根學史塔克說了一個「Shit!」然後還非常得意地不斷說,這還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說習慣了,報應最終還是來了,史塔克,哈哈哈!

另外從一向都不怎麼說粗話的美隊在裡面也說了混蛋滅霸一句粗話:「Son of a bitch!」

之前沒看懂《復聯2》的開頭,因為劇情沒有銜接其他影片,就是覺得很奇怪,為何在紐約之戰結束後復聯直接去找九頭蛇的研發基地,而且是怎麼知道是九頭蛇拿了洛基的權杖的?

因為《復聯1》里, 權杖還是在黑寡婦手上握著的

看完《復聯4》美隊走進了電梯那個情節時才明白,當時接應復聯 收走洛基權杖的不是神盾局的人,而是九頭蛇的卧底

小魔其實刷了兩遍《復聯4》,二刷是距離一刷一周以後刷的,感覺如果不是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迷,可能get不到,第一次聽美隊在電梯裡面一本正經地對著九頭蛇的人小聲說「Hail Hydra」時的笑點以及 美隊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一刷時很多人看到這個場景都在笑,二刷時卻是冷場無聲,尷尬...)

因為上次這個場景(《美國隊長2》)可是他們突然間就在電梯打了起來的名場面。

另外美隊喊「Hail Hydra」這個場景不是第一次出現,在 2016年的一集漫畫 中美隊就喊過一次(據說是平行宇宙而非主線宇宙)

當時美隊的主演克里斯·埃文斯也表(假)示(裝)一臉懵逼

沒想到最後真人電影也要喊這個口號哈哈

和鋼鐵俠一樣,黑寡婦也稱得上是「凡人之軀,比肩神明」的英雄。為了全宇宙生靈,更為了朋友,犧牲了自我。和滅霸之女卡魔拉一樣,只不過黑寡婦是自願被靈魂之石吞沒,姿勢都差不多一樣(黑寡婦手有些不同,是左下右上)

我一直覺得星雲這個角色被人低估了,她在《復聯4》每個重要的情節中都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可能是下一代復仇者聯盟成員之一(或者說是銀河護衛隊主角之一)。大家可以留意下她回地球時跟飛船上的羅德說「降落區有個白痴」時的走姿步伐,覺得這個演員即使是飾演光頭的改造機器人氣質也很不錯。

網路一下覺得挺漂亮的,就是飾演現在這個造型的星雲覺得有些可惜,不知道後面能否改造正常的生化人類?

《復聯4》中美隊能夠揮舞雷神之錘並且能釋放雷神之力這件事,其實在之前的電影就有相關的彩蛋立下flag,比如《雷神1》中雷神父親奧丁為了考驗雷神是否值得擁有雷神之錘,對雷神之喵喵錘下達命令:「不管是誰拿到雷神之錘,只要他夠資格,就能擁有雷神的力量」。

說明雷神之錘不是索爾專屬,畢竟雷神之錘以前是屬於雷神索爾的姐姐海拉的

以及在《復聯2》中,幾個人嘗試挑戰拔起雷神之錘,其中也就只有美隊拔得有點松動,差點就拔起來嚇到了雷神。但《復聯4》中美隊爆發後能夠用錘也印證了雷神索爾「I knew it」一直以來的想法:美隊是 最有可能擁有資格獲得雷神之錘認可 的人。(請忽視在《復聯3》劃了一集水的幻視)

在《復聯4》結尾各英雄相繼與滅霸爭搶手套過程中,當鋼鐵俠距離手套最近時,奇異博士望著鋼鐵俠豎起那根表示「1」的食指,暗示鋼鐵俠是時候行動了,其實是在呼應了《復聯3》中的唯一勝利。

此時的鋼鐵俠表情凝重(演技真的好)面臨非常艱難的選擇,因為有了女兒摩根以後,曾對美隊表示是現在的家庭幸福對他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拯救別人,他想像和他父親一樣。

但是他總是很健忘,每次在重要的關頭,自相矛盾,忘記了自己的利益,總是選擇犧牲自我來換取他人幸福。 如果不是曾經經歷過承受過失去幸福的痛苦,怎麼能換位思考理解別人從而做出自我的犧牲呢?

11年前的《鋼鐵俠1》結尾那一句 「I am Iron Man」 似乎又回來,然後它在《終局之戰》的結尾又帶走了「鋼鐵俠」。

那幾聲「當、當、當、當」,似乎在告訴我們,鋼鐵俠猶在!

雖然復聯第一代犧牲的犧牲,年老的年老,流浪的流浪,但是他們的意志就像美隊把盾牌給了獵鷹一樣,傳承給了下一代,希望他們繼續努力,不負眾望,打造更精彩的漫威電影復聯紀元。

以上就是小魔在《復聯4》收集到的彩蛋了,你們有發現新的彩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註:(部分圖片來自於互聯網,侵刪)

④ 如何評價《冰海陷落》這部電影

傑拉德•巴特勒,在《奧林匹斯的陷落》、《倫敦陷落》中拯救美國總統,在《全球風暴》中拯救地球,在這部《冰海陷落》里又營救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對這部電影「爛片」的評價,反而讓它一上映就備受關注。

影片《冰海陷落》中,美國坦帕灣號核潛艇在巴倫支海,跟蹤俄羅斯阿庫拉號核潛艇時失蹤,現場傳來的兩起爆炸聲讓美國軍方震驚不已。菲斯克上將火速派遣阿肯色號核潛艇前往搜尋,喬•格拉斯(傑拉德•巴特勒飾)臨危受命,出任艦長。

但阿肯色號核潛艇在事發海域的一系列遭遇,讓喬敏銳地意識到,整件事情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俄軍阿庫拉號核潛艇,從炸開的殼體看來,爆炸來自潛艇內部;而美軍的坦帕灣號核潛艇被魚雷擊沉,卻不是來自阿庫拉號的攻擊;雖然從阿庫拉號傳出了持續敲擊的求救聲,但附近的俄軍沃爾科夫號核潛艇卻不為所動,只顧在上方冰層設伏,意圖偷襲趕來搜救的美軍阿肯色號核潛艇,反被摧毀……

而潛入俄羅斯海軍基地,抵近偵察俄羅斯總統扎卡林動向的美軍特別行動隊,卻意外地現場直播了一場,俄國防部長杜羅夫發動政變,囚禁總統,槍擊護衛扔進海里的勁爆畫面。

原來,戰爭狂人杜羅夫,打算以俄羅斯總統的名義,挑起與美國的戰爭,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為避免戰爭,美國總統授權阿肯色號核潛艇和四人特別行動隊,聯手營救俄羅斯總統。

影片關於地面營救的情節,乏善可陳。行動隊剛潛水進入基地,就遇到被扔下海卻沒有死的俄總統護衛,由他帶路,行動隊毫無波折地救出了扎卡林總統。雖然槍戰激烈,卻不能讓人緊張。只有比曼隊長把總統送上子艦後,義無反顧地回去營救受傷狙擊手馬蒂的這一幕,讓人為之動容。

而深海戰斗場景卻拍得比較精彩,讓人印象深刻:

喬果斷指揮阿肯色號核潛艇急速沖向海底,利用與坦帕灣號殘骸擦肩而過的機會,擺脫魚雷的攻擊。

喬力排眾議,堅定信任俄羅斯安德羅波夫艦長,指領阿肯色號核潛艇驚險穿越,布滿地雷、聲爆水雷、感測器、和聲納的摩爾曼斯克峽灣。

驚險躲避俄軍葉夫琴科號驅逐艦的猛烈攻擊,喬指揮阿肯色號核潛艇「象鯰魚一樣躺在海底」。

特別是最後,喬面對杜羅夫的對地導彈呼嘯而來,仍巋然不動,遲遲不下達發射戰斧導彈進行攔截並還擊的命令。他深信,對面的俄軍葉夫琴科號驅逐艦決不會放任,叛變部長對載有俄羅斯總統和老艦長的阿肯色號核潛艇的致命攻擊。結果,如他所料……

這部影片中,傑拉德•巴特勒沒有機會展示矯健身手,幾乎全程都呆在了潛艇指揮室內,但他的強烈表現力卻毫不亞於以往的隻身犯險。他將喬•格拉斯艦長經驗豐富、堅毅果斷、「不走尋常路」的個性特點,塑造得非常鮮明。

只是下一次,傑拉德•巴特勒又該拯救誰了呢?

在這炎炎夏日,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這部被普京大帝評0分而且還加個爛電影,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潛艇題材的大片,是一部生動的「爛片」。

《冰海陷落》顧名思義,故事大多發生在冰海之下,顯然會有所制約,所以水下的戰場無法呈現得多麼宏大。故事在敘述喬·格拉斯臨危授命的被指派為艦長 ,任務是要前往搜尋一艘突然在雷達上消失的美國潛艦 。但在途中卻意外的發現俄國內部正在發生政變, 俄羅斯國防部部長打算借著轟掉美國潛艦來激怒美國反擊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國家安全局高級分析師Jane Norquist建議派遣陸地部隊, 解救出被禁閉的俄羅斯總統來化解此危機。

這部劇絕對是軍迷們的福利。這部電影聘請了《速度與激情》製作團隊。可以想像,電影中的戰斗場景和動作效果肯定會爆棚,再加上高燃燒的BGM,能讓觀眾看得熱血澎湃。電影中所顯示的場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國對彼此軍事摩擦的態度:剋制!雖然在戰爭的准備中,每個人都在考慮最壞的情況,但是當危機來臨時,沒有人真的想要這樣做,因為地球無法承受折騰。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故事在敘述喬·格拉斯臨危授命的被指派為艦長 任務是要前往搜尋一艘突然在雷達上消失的美國潛艦 但在途中卻意外的發現俄國內部正在發生政變 俄羅斯國防部部長打算借著轟掉美國潛艦 看電影! 來激怒美國反擊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國家安全局高級分析師Jane Norquist建議派遣陸地部隊 解救出被禁閉的俄羅斯總統來化解此危機

《冰海陷落》是改編自Don Keith和George Wallace所著的小說《Firing Point》 也是瑞典知名男星邁克爾·恩奎斯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他於2017年6月27日因肺癌而過世) 當初這本小說出版後在美國造成不少的討論與轟動 不久便被片商買下版權而欲翻拍成電影 原本導演人選有Antoine Fuqua、McG等人 但最終都因為檔期沖突而擦肩而過

《冰海陷落》是道道地地的商業爽片 從電影開演的第一秒開始 便已營造出強大的緊張氛圍 即使在深海之中只有魚雷擊中與否的二分法 但透過快節奏的配樂 以及群演們凝重又高壓的表情詮釋 很成功的呈現出極致逼人的情緒 《冰海陷落》的角色描述較為單薄 除了由傑瑞德巴特勒所飾演的Joe Glass艦長外 其他配角都淪為功能型的龍套角色 尤其又以剛獲得奧斯卡影帝的蓋瑞歐德曼最為可惜 飾演一位個性沖動、好戰、自尊心高的海軍上將Charles Donnegan 雖然能感受到他投入性的詮釋方式 但受限於角色刻畫貧乏 讓人難以理解Charles Donnegan如此硬派的堅持的動機及緣由

《冰海陷落》除了單純海底內的戰爭外 還提到許多人性道德及國家利益沖突等議題 當見到一位瀕死的敵軍於眼前 到底是該給他致命一擊讓他死得透徹 還是該以生命誠可貴作為考量而採取救援行動 這種過度善良的大愛之心 擺在日常 社會 上或許還可以接受 但攸關到整個國家軍事機密時 其實這反倒是極具爭議的做法。

《冰海陷落》是一部 娛樂 性極高的爆米花電影 縱使角色刻畫的不是這么完整 故事的起承轉合也充滿各種灑狗血 但假若不這么吹毛求疵放寬心去看的話 這會是一部讓人津津樂道的爽片 尤其是緊張氛圍的拿捏掌握 更是讓人神經緊綳到喘不過氣來!

《冰海陷落》2018年上映,導演多諾萬·瑪什,傑拉德·巴特勒、加里·奧德曼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在北冰洋深處美國潛艇艇長喬·格拉斯正在搜尋一艘陷入困境的美國潛艇,隨後他發現一場威脅要破壞世界秩序的俄羅斯政變將會發生的故事。

《冰海陷落》是一部好萊塢軍事題材的動作電影,刺激的動作場面加上主演的精湛演技,給喜歡軍事動作片的觀眾帶來了一波小福利。

《冰海陷落》的主要場景太局限,故事大都發生在冰海之下,被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也許是成本的問題,水下的動作戲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宏大,讓觀眾看了比較沉悶和壓抑,甚至有些失落。

《冰海陷落》的主要看點還是各種武器裝備,如:弗吉尼亞級的潛艇、深海救援艇、驅逐艦上近戰防禦系統等。

《冰海陷落》但從武器裝備和動作設計來看,確實給影迷們帶來了不小的視覺沖擊,讓人看了熱血沸騰,可是這部影片的劇情卻天馬行空,簡直太狗血了。

看了一圈諸位看官的評論。忍不住也跟著啰嗦兩句。不知普大帝是否真看過、評論過這部電影?但個人前幾天網路上剛看完。以下個人主觀影評,歡迎「磚家」們猛烈討論!

1、單就演員陣容看,男主、男配(參聯主席那廝面孔也是「老熟人」了)及女主(其實這片里女人的就是「打醬油」的角色——米國安全局那美眉,論姿質尚可,論演技算及格吧)方面,還算可以——借了巴特勒的光吧。

2、論影片故事情節,那簡直就是俗套地不能再俗了——唯一劇情還算值得嘮2毛錢的就是救人對象不是自家總統老大,而是毛子的。故事、劇情這方面不及格。

3、視覺影音(加上特效)方面,個人認為整部片子唯一算出彩的!尤其水下作戰及潛航環境等方面的效果逼真度較高這方面好萊塢向來牛13。

4、論編劇導演,編劇可以拿個「及格」、導演勉強拿個良好吧。

總體評價:在繼《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之後最近這一段時間,國外戰爭片方面還算是值得一睹的片子吧。

先說結論:好看,軍迷必刷。

看到很多人在評論電影中的冷戰思維和美式意淫,我覺得你們的格局有問題。確實,美國電影輸出的就是美國天下第一的思想,能懟天能懟地,霸氣無比,為啥這樣?那是因為實力不允許他們低調啊。

參考我們自己,早年間我們的戰爭電影都在講著「我們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堅苦奮斗,最後反殺成功的故事」為啥這樣?一方面是民族性格,中庸低調,另一方面也因我們還不夠強大,必須隱忍。久而久之,低調成了我們的定勢思維,這和美帝的風格截然相反,所以我們鄙視他們的囂張。但近些年,隨著國力的增強,我們的電影也開始表現我們強的一面,紅海行動,戰狼2就是典型,這就是因為我們真的強了,有了碾壓對手的能力,行事不自覺的就帶上了些霸氣,從這個角度反觀美帝,我覺得就不難理解了。

無非就是新冷戰思維罷了,各種意淫,這次開始拯救俄羅斯總統了,下回……

很一般,比獵殺紅色十月差不止一個檔次

新冷戰電影的渣渣返潮。難怪普京會親自蓋戳。

(本片不是正宗的XX陷落系列啊,不要被中文片名騙了。Fallen系列下一部是劫持空軍一號。)

以下純吐槽,涉及劇透。

按說隔這么遠應該可以了吧?

結尾高潮,萬惡美帝說,我們快把俄國總統的講話發給俄羅斯和全世界聽!他們一定會相信我們的!

媽蛋啊!你們一開始就拍到了叛亂將軍當著俄國總統面槍斃他所有保鏢的畫面好不好!你們直接發這段錄像不比發錄音強啊?!

結尾反轉也是智商感人自信爆棚。一個俄國資深軍官在美國潛艇上發表了一通演講,然後俄國軍艦上的船員聽到他的點名後,就可以拒絕國防部長和艦長的開火命令……毛熊這幾年是不太景氣,但也不至於業余到這個地步啊……

如果只是看個爽問題不大,但不能帶腦子。而且和軍事相關的槽點實在太多。水下魚雷差點被寫成空戰了,魚雷飛的比導彈都快。俄國軍艦直接用近防炮在最後一秒操翻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彈無虛發一次干六枚……

潛艇題材還是當年冷戰巔峰期的那幾部比較寫實,例如《獵殺紅色十月號》,《紅潮風暴》什麼的,可能和對手真的很強也有關系。

一個海軍冷知識:二戰後,迄今還沒有潛艇被魚雷擊沉過。

⑤ 求 復仇者聯盟 電影版中各個英雄人物的簡單介紹

1.鋼鐵俠

全名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Anthony Edward 「Tony」 Stark),是斯塔克工業(STARK INDUSTRIES)的董事長,因一場陰謀綁架中,胸部遭彈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

在同被綁架的物理學家殷森(Yin Sen)的協助下托尼造出了防止彈片侵入心臟的方舟反應爐從而逃過一劫,後又用方舟反應爐作為能量運轉的來源,暗中製造了一套高科技戰衣殺出重圍後逃脫,後參與創立復仇者聯盟。

2.美國隊長

本名史蒂文·「史蒂夫」·羅傑斯(Steven 「Steve」 Rogers),1920年7月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原本是一名身體瘦弱的新兵,在接受美國政府的實驗改造後變成了「超級士兵」,這使其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項體能都遠超出於常人。

且還被美國政府賦予了由世界上最堅硬的金屬之一振金製成的盾牌,從此史蒂夫以美國隊長的身份,為美國及世界在二戰中立下顯赫戰功。

後來在二戰尾聲的一次行動中,美國隊長與宿敵紅骷髏戰斗,並掉入大海之中被冰封近70年,直到被神盾局發現並解凍後才加入了復仇者聯盟,此後在美國隊長的領導下,復仇者聯盟出生入死,贏得一次又一次近乎不可能的勝利。

3.黑寡婦

本名娜塔莉亞·愛麗安諾芙娜·羅曼諾娃(Natalia Alianovna Romanova),也被稱為娜塔莎·羅曼諾夫(Natasha Romanoff),1928年出生於前蘇聯斯大林格勒,自幼被蘇聯特工人員訓練成特工。

身體經蘇聯政府在秘密設施「紅房」(Red Room)基因改造後大大延緩了其衰老速度,並增強其免疫系統和抗擊打能力,加上本身多年的各種體能及精神上的訓練,自身已經猶如致命的毒蜘蛛「黑寡婦」,後背叛前蘇聯特工組織「紅房」,加入復仇者聯盟,其年齡僅比美國隊長小8歲。

4.綠巨人

本名羅伯特·布魯斯·班納(Robert Bruce Banner),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一次意外中被自己製造出的伽瑪炸彈(Gamma Bomb)的放射線大量輻射,身體產生異變,後每當他情緒激動心跳加速的時候就會變成名為浩克的綠色怪物。

由於變身後往往不受控制,所以為了不傷害自己周圍的人,班納遊走於世界各地尋找控制憤怒的方法,即便如此班納的浩克身份還是時常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常成為警方與有關單位追捕的對象。

5.鷹眼

本名柯林頓·弗朗西斯·巴頓(Clinton Francis Barton),小名克林特(Clint),曾化名為歌利亞(Goliath)與浪人(Ronin),是個在馬戲團長大的孤兒,師從劍客(Swordsman)和捷射(Trick Shot.),天賦異常,少年時便獲得「鷹眼「和「世界最佳狙擊手」的稱號,因在某次演出時看到鋼鐵俠救人的一幕後,決心利用自己的能力成為超級英雄,後加入復仇者聯盟,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員。

6.雷神

本名托爾·奧丁森(Thor Odinson),是北歐神話中負責掌管戰爭與農業的雷神,也是眾神之父奧丁的長子。他與成為好友鋼鐵俠的對比,突顯了神話和科學的差別,他的著名武器為姆喬爾尼爾(Mjolnir),是雷神之錘(Thor』s Hammer)的意思。

曾有一段時間,雷神托爾不再擁有使用雷神之錘的資格,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前女友簡·福斯特,成為全新雷神。托爾現在名號以奧丁之子(Odinson)而戰,手握以前名喚「戰彪」的戰斧,斷了一隻手臂並用烏魯手臂代替。在與超越神族的大戰中,奧丁之子與亥伯龍一起壯烈赴死。

(5)電影戰斧行動演員采訪擴展閱讀

復仇者聯盟(Avengers)

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團隊,初次登場於《復仇者聯盟》第1期(1963年9月),由編劇斯坦·李和畫家傑克·科比聯合創造,被稱為是」地球上最強超級英雄組合「。

創始人為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蟻人和黃蜂俠。從一開始復仇者聯盟的成員名單便不斷的更動,第二期綠巨人就離隊,改由美國隊長加入。

不斷更改的成員名單已成為復仇者聯盟的特點,但一個主題從未變過,那就是專與單一超級英雄無法應付的敵人作戰,也是他們著名戰鬥口號「復仇者,集合!」(Avengers Assemble)的由來。

復仇者聯盟的成員包括人類、機器人、神、外星人、靈異生物,甚至還有改過自新的反派。雖然作風不同,甚至因此常造成內部紛爭,但他們總能團結成為一個互補的戰隊,打擊特別強大的惡勢力。

⑥ 有一部影片是歐洲古代篇 你們可以剝奪我們的生命但不可以剝奪我們的自由 .. 為自由而戰

《勇敢的心》 (brave heart)
劇情:
威廉·華萊士的父親馬索·華萊士為了蘇格蘭的自由獻出了生命。幼小的他開始在叔叔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光陰似箭,當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美麗的蘇格蘭正被英軍的鐵蹄踐踏,蘇格蘭人民在流血。為了拯救家園,華萊士率蘇格蘭人抵抗英軍的入侵,他們奮戰數年,將自由的種子撒向了蘇格蘭大地。然而英雄的結局終究是悲劇,華萊士終於在愛丁堡被英軍逮捕。在他那聲「自由」的高呼中,大刀落了下去,他手中緊攥的絲巾亦飄然落下。英雄走了,他用死亡喚醒了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勝利的希望。最終,蘇格蘭人贏得了自由,最來之不易的自由。

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本片導演及男主角威廉姆·華萊士扮演者
梅爾·吉布森1956年1月3日生於紐約,吉卜森從小就對電影產生了巨大濃厚的興趣。 1968年隨家人移居澳大利亞,並且在悉尼學習專業表演技術。
1977年,他演出了第一部電影《夏之城》(《Smmer City》1977)。令他一舉成名的是著名導演喬治·米勒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 Max》1979),他還主演了米勒導演的另一部影片《Tim》(1979),隨後主演了《瘋狂至極》的續集《公路戰士》(《The Road Warrior》1981)以及《瘋狂至極》的第三集(《Mad Max Beyond Thunderdown》1985)。
1980年他與羅碧·摩爾結婚,現在已有六個孩子。
1984年他來到好萊塢,拍攝了一些影片象《河》(《The River》1984)、《獎金》(《The Pointy》1984),但都反應平平。這些影片並不適合他,直到1987年他開始主演《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飾演影片中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與邪惡勢力頑強斗爭的警探里格斯。這一角色是成熟的吉卜森的出色奉獻,從此他做為一個完美的動作明星向好萊塢的巨星地位邁進。 《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第二第三集也隨即推出。吉卜森也因此取得了巨大聲譽,他創辦了他自己的製片公司ICON Rrcctions。在拍攝三部《致命武器》的同時,他還參加拍攝了不少的影片。如《德奎拉日出》(《Tequila Sunrise》)。這其中屬於他的製片公司出品的就有《哈姆雷特》(《Hamlet》1990)和《永遠年輕》(《Forever Young》1992)。

1989和1992年吉布森繼續主演了《致命武器》的兩部續集。1995年他嘗試導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勇敢的心》,大獲成功。1996年主演的《贖金風暴》,1997年與朱麗婭·羅伯茨合演的《陰謀理論》也都獲得不錯的票房。
在主演了大量影片,並作過製片人之後,吉卜森開始准備做一個導演。「演而優則導」在影視界很常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凱文·科斯特納,朱迪·福斯特都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吉卜森對此已是早有準備,作為演員他有豐富的表演經驗,作為製片人他也熟悉後台幕後工作,而且與三個著名導演的緊密合作,互相切磋也使他對導演的工作相當熟悉了解,他再從事導演工作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事半功倍。1993年他執導了影片《無臉人》(《The Man Without Face》),講述了一個古代傳奇故事,並且親自主演;1994年他又還主演了影片《賭俠馬華利》(《MAVERICK》)飾演了一個西部槍手,賭徒的形象。在積累了大量經驗後,吉卜森投入全部精力製作、導演並主演《勇敢的心》。這是一部充滿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裝史詩巨片,對任何一個導演來說都是一個空前的挑戰和考驗。吉卜森表現出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這樣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影片,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1998年他與李連傑在《致命武器4》中合作。2000年,被稱作「美國的勇敢的心」的《愛國者》正在放映中。dd還沒有看,聽說爭議多多,可能很快就會看到。
1991年和1990年兩度被People雜志選為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 名之一,1996年梅爾·吉布森被美國《人物》雜志評為全球最美的50人之一,1997年被英國《帝國》雜志評出的史上最優秀的一百名演員中名列第十二位。他目前的身價超過2000萬美元。

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伊莎貝拉王妃的扮演者

蘇菲·瑪索身高173cm。 她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個卡車司機。
13歲時,她的清純和美貌被星探發現,出演了青春片《BoumLa》(1980)。 此片非常成功,蘇菲·瑪索也由此踏上表演的不歸路。 1983年蘇菲憑《Boum,La 2》(1982)獲得凱撒獎。dd只看過她的《芳芳》(《Fanfan》1993),一部有趣的電影。比較近的是在去年的《007-末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1999)。

帕特里克·麥克古漢(Patrick Macgoohan)——英王長腳的扮演者

帕特里克·麥克古漢,1928年3月19日生於紐約,身高189cm。 已屆70的他曾在60多部電影電視中演出,並且導演,製片了多部作品。 曾獲得艾美獎。
由於在《勇敢的心》中出色表現,他被認為是演壞老頭的最佳人選。

安格斯·麥克法金(Angus MacFadyen)——羅勃特·布魯斯的扮演者

安格斯·麥克法金也是蘇格蘭人,從影前曾在一個馬戲團當小丑。《勇敢的心》使他名聲漸長,1996到1998年間,多部電影電視邀他加盟。

凱瑟琳·麥可美克(Catherine McCormack)——美倫的扮演者

凱瑟琳·麥可美克是蘇格蘭人,1972年出生。 她是一位影壇新秀,《勇敢的心》是她第三部影片。

附:歷史上的人物

威廉·華萊士(1272-1304)

威廉·華萊士1272年出生在蘇格蘭帕瑟林教區的艾德斯列,父親是蘇格蘭高等貴族詹姆斯·斯蒂沃德的奴僕。華萊士因此在帕瑟林的教堂接受一些教育,據說他懂拉丁文和法語,而這些可能是他當牧師的叔父教給他的。他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關於他的情況多見諸於一些傳奇故事,真正的史料現存不多。
當時的蘇格蘭王約翰·巴里奧爾橫征暴斂,很失民心,全國各地都有暴動事件發生。巴里奧爾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向英王愛德華一世求助,將君權雙手奉送。愛德華一世接管蘇格蘭後,以殘暴高壓的手段控治局勢,製造了數起大屠殺,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貴族,農民都拿起武器,與英格蘭人作戰。在這種局勢下,長大成人的華萊士,在拉納克附近領導了一支隊伍發動起義。1297年左右,他與美倫·布瑞德福特結婚。同年五月,在英軍的一次報復行動中,美倫被當地執政官 威廉·哈澤里克殺害。不久,華萊士設計攻佔拉納克,俘虜了哈澤里克並親手將其處決。與影片不同的是,此時,華萊士已經發動起義了,英格蘭人殺死美倫正是出於對華萊士起義叛亂的報復。
當華萊士帶領隊伍反抗英軍之時,另一支抗起義也在同時爆發了,那就是安德魯·穆拉領導的起義。後來,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安德魯·穆拉更是成為華萊士的左膀右臂。英王愛德華一世為穩固統治,對蘇格蘭採取了高壓政策,橫征暴斂,卻最終導致了蘇格蘭人的反抗。這些起義的興起不僅帶動起了普通的蘇格蘭人民,後來也受到了蘇格蘭貴族們的支持,他們也想早日擺脫英格蘭的壓迫,因此他們拉攏蘇格蘭義軍,以貴族為核心的蘇格蘭抗英聯盟組成了。由於華萊士屢戰屢勝,威名日盛,貴族們也紛紛對華萊士表示支持,包括羅勃特·布魯斯,詹姆斯·斯特沃特,詹姆斯·道格拉斯等。
然而好景不長,1297年7月,蘇格蘭貴族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向英格蘭人投降,聯盟從此解體,華萊士和安德魯·穆拉兩人開始掌控已經四分五裂的義軍,並且最終將他們歸攏成為一支獨立的抗英大軍。
華萊士和他的起義軍已逐漸引起愛德華一世的注意,遂派遣了一支大軍前來剿滅。華萊士和穆里則加緊訓練和整編隊伍,准備迎戰。9月,雙方在斯特林相遇, 英軍在渡過一座大橋時中伏,被人數少他們數倍但英勇無比的蘇格蘭起義軍圍攻並全殲。此戰使華萊士名聲大震。但安德魯·穆里在此戰役中傷重不治而死,華萊士失去了一位無法替代的好夥伴,從此他只得獨自擔任起領導義軍的重任。10月,華萊士乘勝攻克了英格蘭北部重鎮德漢姆,但由於兵力和補給不足,無力防守,因此11月退回蘇格蘭。
華萊士的所作所為再次被搖擺不定蘇格蘭貴族所關注,1298年5月,華萊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勛為騎士,並被任命為蘇格蘭護國大將軍,領導整個蘇格蘭爭取自由的大業。 遭到失敗的愛德華一世暴怒,動用全國兵力,親率大軍前來討伐。威廉·華萊士定下兩個策略:
1.堅壁清野--將英軍可能路過之處的居民,牲畜,糧食全部轉移,不給英格蘭人留下任何可以補給之物。
2.訓練士兵使用「槍陣」,即以若干長槍兵為一組,背靠背站立,槍尖朝外,形成一個攻擊和防禦力都倍增的作戰單位,大體上象刺蝟一樣。
盡管華萊士雄心勃勃要為蘇格蘭的自由而戰,但英軍的隊伍畢竟遠比他們強大的多,在1298年的法蘭克林之戰中,蘇格蘭義軍全軍覆沒,華萊士隻身逃了出來。
在此之後直到他1304年被俘的6年裡,華萊士的行蹤在史料上很少被提及,有傳說他在英格蘭北部組織了一些游擊戰斗,專門襲擊騷擾英軍部隊,尤其是派往蘇格蘭的補給部隊。也有說法他曾到歐洲大陸的挪威、法國、甚至羅馬教皇那裡尋找援助,從菲利浦四世發往羅馬的一封提到華萊士的信來推斷,華萊士1300年左右的確到過羅馬。華萊士的行動更深地激怒了英王愛德華一世,他頒下嚴令,許以重賞,定要捉拿 威廉·華萊士歸案,死活不限。然而,在眾多愛國的蘇格蘭人民的幫助和保護下,華萊士數次化險為夷,英王始終未能得逞。
1304年8月3日, 華萊士信任的夥伴,他的同胞——約翰·曼提斯出賣了他。華萊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 隨即押往倫敦。作為獎賞,曼提斯被任命為德姆巴敦的行政長官。而在倫敦,經過一場形式上的審判後,華萊士被指叛國及謀殺拉納克執政官哈澤里克,判處死刑,而且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當時英格蘭當政者將華萊士宣傳成為一個殘忍、罪惡、濫殺無辜的十惡不赦歹徒形象,因此在1304年8月23日,如你在電影中所見,他服刑當天,人們不斷向他身上拋扔腐臭的食品,並且高呼絞死他。
在西敏寺廣場,華萊士被迫頭戴荊棘冠,站在一個檯子上,接受由愛得華任命的審判小組的審判。
在遭受了繩勒、刀割、火燒等酷刑後,威廉·華萊士被斬首,身子被肢解為四塊, 分別送往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四方,頭顱則被懸掛在倫敦橋上,以警告人民不要反抗。然而英王愛德華一世的目的並沒有達到,蘇格蘭人民在威廉·華萊士無畏精神的激勵下,浴血奮戰,誓把英格蘭人趕出自己的國土。最終,他們贏得了自由。
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在蘇格蘭看到很多地方看到威廉·華萊士的紀念碑,其中一座在愛丁堡,位於城堡入口的一側(另一側是羅勃特·布魯斯);一座在蘭納克教區教堂門前;而最著名的是在斯特林的國立華萊士紀念碑。 威廉·華萊士永遠活在蘇格蘭人民的心中。
華萊士的一生追尋自由,並且至死不渝,死時年僅32歲。雖然我們找不到資料來證明,英雄在臨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華萊士最喜愛的詩卻流傳至今。

Freedom is best,
I tell thee true,
of all things to be won.
Then never live within the bond of slavery,
my son.

羅勃特·布魯斯(1274-1329)

羅勃特·布魯斯生於1274年7月11日,他是蘇格蘭國內最強大,最富有的貴族布魯斯家族的長子。他的父親是諾曼底人,母親則來自於蘇格蘭最古老的貴族——塞提克家族。有著蘇格蘭王族血統的他,從小接收良好的教育,通曉多國語言——英語,法語,拉丁語,蓋爾語等;他武藝高強,是當時歐洲使用戰斧的第一高手。
蘇格蘭國王巴里奧爾投降英格蘭後,與蘇格蘭其他貴族一樣,羅勃特不甘於接受異族的統治,帶領他屬下的騎士和農民們起來反抗。當時威廉·華萊士與安德魯·穆里主要在蘇格蘭中部作戰,羅勃特則在蘇格蘭西南部牽制英軍。斯特林大捷後,羅勃特主持了對華萊士授勛的儀式。
1298年, 法爾科克戰役後,起義軍戰敗,威廉失蹤。羅勃特·布魯斯與他的堂兄,瑞得家族的康米共同擔任「護國大將軍」。然而,布魯斯與康米之間關系並不是很好,甚至可說是矛盾重重。1300年,布魯斯辭去此職,原因不明。
1302年,布魯斯忽然放棄抵抗,向英王愛德華一世稱臣。史學家對此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是想保留自己的權力,土地和財富——正如同電影中他父親教他的那樣;另一種認為他是詐降以獲得喘息的機會,等待時機成熟再東山再起。 也許後一種可能性較大些, 因為後來他的確又重新加入了反抗軍的行列。
1304年,布魯斯與蘭伯頓大主教結成秘密聯盟,共同對付英格蘭人。蘭伯頓大主教是羅馬教庭派來幫助蘇格蘭人團結一致,一起結束英格蘭人的暴虐統治的——因為羅馬方面不希望英格蘭或某一個國家過於強大他們要保持歐洲地區的均勢。華萊士被害後,布魯斯認為應該盡棄前嫌團結所有的反抗力量,因此他希望老對頭康米也能加入這個聯盟。1306年初,布魯斯與康米在倫敦達成協議:若康米加入聯盟,幫助布魯斯趕走英格蘭人,事成後,康米可以分到最好的土地。遺憾的是,康米立刻將一切報告給愛德華一世,結果布魯斯的從人全部被俘,布魯斯卻幸運地逃離倫敦。
布魯斯恨極康米,但他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派人邀請康米來德姆伏里斯的格林福萊爾教堂面談。康米雖心懷鬼胎,但還是如約前來。見面之後,康米知道陰謀敗露,與布魯斯的人展開激烈搏鬥,結果康米的叔父被布魯斯的內兄殺死,康米則被布魯斯生擒,最後,布魯斯在祭壇上將康米的人頭割下,寄給了英王愛德華一世。康米死後,蘇格蘭貴族紛紛歸附布魯斯。1306年5月25日, 布魯斯在斯高被推選為蘇格蘭國王。英王被徹底激怒了,他囚禁了威沙特主教和蘭伯頓主教,並在美斯文大敗新國王羅勃特·布魯斯。布魯斯單槍匹馬逃往羅德島,一路上幾次逃過追兵,但他的妻子、女兒、姐妹全部被俘,弟弟尼基爾被殺頭。
1307年,布魯斯從羅德島歸來,重建部隊,准備繼續戰斗。這時,他的另兩位兄弟托馬斯和亞歷山大也已被處決。
1307年5月,愛德華一世病死,新王愛德華二世懦弱無能,布魯斯乘機發動攻勢,從英格蘭人手中奪回不少土地,但英格蘭人口眾多,國力強盛,盡管國王無能,但也並不容易被完全擊敗。
雙方的戰爭持續了許多年,從愛德華二世打到愛德華三世。最後在羅馬教庭的協調下,1328年三月,蘇格蘭和英格蘭終於簽訂了愛丁堡協議,愛德華三世正式承認羅勃特·布魯斯的國王身份,並將所有英格蘭軍隊撤出蘇格蘭。
布魯斯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君主,開明而且公正,享有極高的威望。他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飽受戰火摧殘的蘇格蘭南部重建和修復了許多著名的修道院。
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布魯斯患上了皮膚病,有可能是麻瘋病。布魯斯認為這是上天對他在祭壇上殺死康米的懲罰, 他自知命不久矣, 要求死後將他的心臟帶到聖城耶路撒冷。因此,當1329年布魯斯病逝後,他的身體被葬在德菲姆林修道院——蘇格蘭歷代君王都葬在此;他的心被裝在一個小箱子里, 由詹姆斯·道格拉斯勛爵保管。 道格拉斯帶著這小箱子參加了後來的十字軍東征, 戰敗身亡,「布魯斯之心」被送回蘇格蘭, 葬在布魯斯心愛的美羅斯修道院。
與華萊士一樣,蘇格蘭人民同樣愛戴和懷念羅勃特·布魯斯,因為他經歷和克服了種種困難和失敗,最終領導蘇格蘭人民贏得了他們渴望的——自由。

愛德華一世(1239-1307)

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在位。與每一位強大的征服者一樣,在絕大多數英格蘭人心目中,他是一位偉大的君主。因他能征善戰,為英格蘭掠奪了許多土地和財富。在愛德華一世統治的時期,英格蘭無疑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然而,蘇格蘭、威爾士等曾飽受愛德華一世侵略和蹂躪的國家的人們卻對其抱有很深的恨意。猶太人也不喜歡他,因愛德華一世曾下令驅逐國內所有猶太人。
愛德華一世長得相當英俊, 而且身材高大, 有一雙極長的腿, 因此有一個外號「長腳」。 他年輕的時侯與卡斯泰爾家族的艾琳娜結婚,他們非常恩愛。艾琳娜於1290年在威爾士去世,在她的遺體運回倫敦的路上,愛德華一世在每一個驛站都樹立了一個十字架。至今,倫敦還保留著一部分這種十字架,叫做「王後十字架」。
愛人死後,愛德華一世始終沒有再娶,但他的性格卻日趨暴戾和殘忍,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動輒打罵。盡管如此,愛德華一世作為一個強有力的治國者、統帥,他完善了英格蘭的法律,並且發展了議會制,增強了君主制度的民主程度。他還在各地發動戰爭,從英倫三島上的蘇格蘭、威爾士,到歐洲大陸上的法蘭西,他的野心的確不小。
愛德華一世擊敗了威爾士的末代君主李威林, 並順利奪得他的王國;然而在蘇格蘭愛德華一世就沒這么幸運了,他遭到頑強的抵抗,直到死為止,也未能達到完全控制蘇格蘭的目標。由於他對蘇格蘭是如此的欲得之而後快,而對蘇格蘭反抗者採取極其殘暴的手段鎮壓。他死於1307年,也就是華萊士就義兩年以後。有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蘇格蘭之錘」的稱號。

愛德華二世(1284-1327)

愛德華二世1284年出生於威爾士,是愛德華一世的長子。他父母有一段美滿的婚姻。由於父親經常不在身邊,他從小跟媽媽以及姐妹生活在一起,他沒有兄弟。1290年母親死後,父親的脾氣愈來愈暴躁,經常很粗暴地對待他。在這種缺乏父愛的環境成長下的愛德華二世形成了懦弱害羞,毫無男子氣概的性格,並習慣與朋友聚成一團。
愛德華一世不喜歡這個沒用的兒子和他的朋友,所以沒怎麼教他治國之道。1307年愛德華一世死後,愛德華二世即位,但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這個強大的國家,因此,大權落在了愛德華二世的朋友手裡,其中最親密朋友和情人——皮爾斯·嘎衛斯通的手中。可能就是電影中菲力普的模型。這也導致了愛德華二世最後的倒台。
嘎衛斯通也不是治國之材,把國家治理得一團糟,英格蘭貴族對他的不滿與日俱增,他們要求愛德華二世放逐嘎衛斯通,但愛德華二世拒絕了。1312年,貴族們設計暗殺了嘎福斯通。然而,不久,愛德華二世又有了新寵迪斯潘塞爾父子,將國家大權交給他們處理。
1314年,蘇格蘭在巴諾克本大敗英軍,同時,英格蘭在與法國的戰爭中也損失巨大,愛德華二世的聲望急劇下跌。貴族們對無能的愛德華二世徹底失望。1320年,蘭卡斯特伯爵率領 部分貴族發動叛亂。兩年的內戰,最後以愛德華二世與迪斯潘塞爾父子的勝利告終,蘭卡斯特被處死刑。
1327年,法軍入侵英格蘭,愛德華二世被法軍俘虜並監禁,數月後被謀殺,對外稱自然死亡。

伊莎貝拉皇後(1292-1358)

伊莎貝拉1292年生於法國,是法王菲力普的掌上明珠。她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個性堅毅果敢,是個相當有魄力的女性,以至於晚年她被稱為「法蘭西母狼」。
伊莎貝拉十六歲時,作為一場政治婚姻,她嫁給英格蘭王子愛德華二世。
愛德華二世是個同性戀,他大部分時間都和他的情人——嘎衛斯通,以及後來的迪斯潘塞爾父子在一起,很少陪伴伊莎貝拉,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有了孩子,也就是愛德華三世。
電影中說愛德華三世是威廉·華萊士的孩子是不可能的。因為伊莎貝拉結婚的時候是1308年,此時威廉·華萊士已經就義三年了,而愛德華三世是1312年出生的,此時距華萊士就義已經七年了。
愛德華二世實在不是一個好君主,加上又是同性戀。後來,伊莎貝拉再無法忍受愛德華二世對他的冷淡、疏遠和污辱,帶著孩子逃回法國尋求保護。
1327年,在愛德華二世弄得天怒人怨的時候,伊莎貝拉與情人羅格·莫泰莫爾率軍侵入英格蘭,活捉愛德華二世並將其監禁,數月後,伊莎貝拉派人去獄中殺死了愛德華二世,並偽造成自然死亡。這之後,伊莎貝拉女王掌握了英格蘭大權,直到她兒子愛德華三世長大成人。

⑦ 記得看過一部電影,一位英雄拯救了一艘被恐怖分子劫持的軍艦,有高手指點下,謝謝

潛龍轟天
史蒂文·西格爾主演 大愛啊!

密蘇里艦是美國最強大的戰艦,恐怖分子和副艦長里應外合欲將裝有核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賣給軍火販子,但他們萬萬料想不到大廚瑞貝克以一擋百,消滅了所有恐怖份子,破壞了他們的計劃。 美國海軍史上著名戰列艦密蘇里號(BB-63)即將退役。它做最後一次太平洋上巡弋時軍艦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因為這艘戰艦的老艦長的生日即將來臨,艦上將舉行盛大的慶祝會,所有士兵都開始放假,副艦長還特地用直升飛機空運了樂隊和廚師到場助興。可慶祝會開始後外來樂手和廚師紛紛拿出武器對軍艦上士兵進行屠殺,隨後將倖存者關進船艙,原來他們是由兩個軍事專家領導的恐怖分子。這次行動目的是為了竊取這艘軍艦上的所有裝有核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匪徒們很快就控制了整艘軍艦,老艦長也被擊斃。船上自由者中除了匪徒以外只有僥幸逃脫的主廚凱斯·瑞貝克。匪徒們原本並未將他放在眼裡,豈料凱斯原為特種部隊成員,在巴拿馬戰役中曾立下赫赫戰功。後因一次指揮失誤造成隊友傷亡而被貶為廚師。他精通功夫、爆破等技能,孤身一人與一干匪徒展開了殊死搏鬥,並成功地阻止了匪徒的瘋狂計劃,
電影截圖(5張)將他們一網打盡。

⑧ 阿湯哥新作《壯志凌雲2》打敗漫威DC,登頂全球票房,你怎麼看

一、從目前的反饋來看,這是一部致敬經典的電影,只是劇情太單薄了,有些劇情設計也太離譜了。 對於整部電影的製作,有網友表示還是很不錯的,拍攝技術一流。 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空戰章節。 開頭的經典旋律、場景和介紹,直接被一波回憶殺了,但劇情還是不好。《壯志凌雲》其實是一部比較靠譜的軍事片,甚至主角使用的一些空戰術語也比較真實。 

但《壯志凌雲》幾乎都是胡說八道。 畢竟在真實情況下,飛機以10馬赫的速度解體,飛行員一般都找不到屍體。 很明顯,f35 可以隱身做 f18 的所有事情。 電影堅稱f35不能做激光制導。 畢竟敵人的防空導彈網路能把山谷封死,主角開的f18一出現就會被幹掉。 這么厲害的防空系統,根本沒想過給機場設幾套。 接著一大群亞音速戰斧巡航蛋飛得比主角還高,直接從敵人頭頂飛過,連防空警報都沒有拉。

雖然劇情很爛,但是湯姆和F18的配樂、特效、表演都夠酷的。 與BGM一起,航母一上飛機就點燃了。 畢竟,哪個男孩不喜歡飛機混戰? 就像前幾部《速度與激情》電影一樣,DNA 隨著引擎的轟鳴而移動。 有一點要說的是,老梅的愛國主義教育真的很好,像壯志凌雲這樣的全裸題材電影,二鬼子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政治色彩的。 類似於美國海軍男子的終極夢想在互聯網上比比皆是。 但是別人的片子真的能拍出那種宣傳片的效果,看完就想飛F18。 回顧我們的電影,《戰狼2》已經5年了,《紅海行動》已經4年了。 下一部這種級別的軍事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⑨ 這年頭拍一部戰爭電影,究竟有多難

大約二十年前,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看了部關於中途島海戰的紀錄片,決定把這段歷史拍成電影。


打動他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當年美國以弱敵強的故事很有趣復雜,二是飛行員駕駛俯沖式轟炸機在最低點投彈的搏命時刻——他一直想再現這種英勇場面。

《無恥混蛋》中割頭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電影里,納粹搞過多少邪惡實驗嗎?去年的僵屍片《霸主》屬於“甭管怎麼胡編把鍋甩給希特勒就對了”之範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帶“納粹”或“希特勒”,本質上只是變著法蹂躪大波妹的剝削電影嗎?哦對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門右轉去橫店。


我們故意把戰俘營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躪大波妹那種!)放到最後,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類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戰爭片有所區別,就不展開說了。


無論《大逃亡》、《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還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片都借拘禁講自由,借屈辱講尊嚴,借文化沖突討論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籠”和“戰場”這些設定。

閱讀全文

與電影戰斧行動演員采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
中國諜報電影 瀏覽:585
畸形玩偶恐怖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05
最好的我們電影演員表有沒有汪蘇瀧 瀏覽:704
感動小學生的電影 瀏覽:621
王家衛電影台詞部分 瀏覽:288
泰國搞笑電影黑幫老大保鏢 瀏覽:785
電視上電影英語怎麼調成中文 瀏覽:135
國際上的幾大電影節英文 瀏覽:412
我愛開心之萬歲電影粵語版 瀏覽:120
如何和女朋友一起看電影 瀏覽:226
大嫂電影國語中字下載 瀏覽:696
歐美日式科幻電影 瀏覽:406
大嫂電影完整版劇情 瀏覽:501
再見經典電影截圖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