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來的李老師觀後感
海選中脫穎而出
作為海晏和清公司「09教育勵志三部曲」的首部主打影片,《新來的李老師》原名《向快樂出發》,改編自支教老師的真實事跡,講述了從大城市到偏遠同村支教的大學生李青怎樣用一套自創的「快樂教學法」改變一所思想保守滯後的小學,同時自己也被這所朴實可愛的學校所改變的故事。
在籌拍之前,製作方曾接觸國內多位知名女演員,但是一直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演員來演繹「李青」這個靈魂角色。最後,為了促進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挖掘有潛力的新人,北京海晏和清公司和中國傳媒大學舉行了女主角海選活動。多才多藝的王寧在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李青」的不二人選。大大咧咧的王寧也透露「海選的時候我特緊張,機會難得嘛,好在臨場發揮不錯。」
多才多藝 厚積薄發
曾是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學生的王寧從小能唱又能跳,還特別擅長模仿別人的聲音和說話神態,常常逗得大家笑個不停。她在老師的建議下參加了小主持人訓練班,隨後一直在中學擔任廣播站站長至畢業,接著順利地考上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進行系統的演員訓練。日復一日的基本功練習、小品話劇的排練、表演課,滿滿的課程表占據了王寧的生活。繁忙的課程也讓她對演戲有了更深的感悟——「演員不只有光鮮的表面,還有很多困難和艱辛,你要做的工作是在熒屏上去感動觀眾,任何一點虛假和做作都會被鏡頭無限放大,所以拍片的時候會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也是在學校積下的表演功底,讓王寧順利成為《新來的李老師》的主演。
演員生活 壓力大於興奮
雖然王寧曾在學校有很多表演經驗,但第一次參與電影的拍攝,再加上王寧飾演的女主角「李青」是整部戲的重中之重,巨大的壓力很快便蓋過了興奮。一開始,由於沒有找對感覺和適應劇組生活,求好心切的王寧居然成了「NG王」。這讓王寧十分著急,好強的她甚至在看到導演搖頭後悄悄地在背後抹眼淚。她多次研究劇本,揣摩人物心理,拉上對手一遍一遍拍戲,最後終於融入角色,連工作人員都不叫她真名直接稱呼「李青」。
獲製片人和導演雙重肯定
製片人齊為民也是對王寧的演藝生涯充滿期待,連稱她「中規中矩完成了表演,雖是首次拍膠片,但表現從容、鬆弛。在新人中是很難得的,潛力很大,值得期待」。
導演王莉在評價王寧時一直贊不絕口——「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學生,王寧在片中的表演可圈可點,由於本身性格與角色相近,所以我一直要求她飾演自己,不要留表演痕跡。王寧很好的領會了這個意圖,因此影片中便出現了一個活潑、莽撞卻又率真、可愛的80後女老師形象。也正是因為她賦予了角色真實感和可信性,才使得影片故事充滿了童趣和溫馨。」TG/文
從這些角度說
㈡ 電影老師好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老師好觀後感範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果黑板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是海上的水手,您的手勢生動優美,您如一隻振翅翱翔的雄鷹,在遼闊的天宇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只為引領,向美好前行。
老師是先映進學生的眼,再走進我們的心。學生起初目光中的猜測、挑剔、懷疑,漸漸變成心中的信任、尊敬、和愛戴,並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情。當我看著這部電影《老師好》,更是讓我對這一點深有感觸……
影片開場,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師推著自行車昂首走在校園,走進他即將三年要帶的班級「三班」……苗宛秋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即將走進的這個三班將會成為他以及他身邊這輛自行車的噩夢。三班的同學也沒有想到,這位新來的老師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影片中的苗宛秋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師。看似霸道古板不近人情,實則認真負責心系學生。對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毫不手軟,面對學生們找回自己的自行車卻吼著「快去學習」,但是背後卻是默默地一心為學生,做著種種,只希望學生好。
影片讓我深深感到,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多體諒老師。老師可能有時讓我們感到很「霸道」,但實際上每一份霸道里都是他們的良苦用心。老師用他們的辛勤,為我們默默付出很多。都是希望我們能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所以,我們怎麼不應該多理解老師?對老師懷有感恩之心!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晴雨。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藍天,因為藍天幫助它飛翔;而我,想感謝我的老師,因為老師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老師,謝謝您!您辛苦啦!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去觀賞《老師好》這部影片。歸家路上卻在想著思索著一題——什麼是教育,或者說教育是什麼?
本部影片大致是講了師生共計三代之間的故事,以苗老師與學生「鬥智斗勇」為故事核心,再現了八十年代的師生情百態和純真情感,又隱含了教育的本質。
就以劇中的人物來說,古板嚴肅的老師苗婉秋,桀驁不馴的洛小乙,愛接話把的王海,成績優異、長相甜美的安靜,時尚前衛的關婷婷,愛出洋相的「文建」組合,悲慘努力的劉昊……相信大家的班級里不會沒有其中一種人吧。
這不正是我們現實的體現嗎?當然,有人可能會對他們某些人更加喜愛或更加厭惡,但是如果少了一種人我覺得這個班集體就不是一個完整的。
再說一說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與老師是處於兩個相對面因此我們兩方需要一條情感的紐帶,就如同劇中的自行車一樣。我們可以和老師「鬥智斗勇」,可以於老師煮酒論議,但我們不能頂撞老師,甚至去和老師爭論。老師身為「過來人」,自然比你多一些知識,多一些能力。
而「老師好」這次十分簡單,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繁文縟節的庸俗。卻是老師耗盡畢生的精力從學生那裡獲得尊重與榮耀,更是一個神聖而是高級的詞語。相信大家都明白,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的,他們默默耕耘一生,除願自己的學生能夠角學有所成便別無所求了。
突然,我恍然大悟,什麼是教育?對於它有不同的聲音,但只要使每個學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做出正確的選擇,讓學生問心無愧,這便就是教育。
最後,請允許我用兩句話來結尾:一片丹心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哺育祖國花朵,四季不停五日不息六日惦念。鑄造國家棟梁。
在《教師·好》這部電影中,於謙飾演的苗宛秋是一位緊抓學習的班主任,他把「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那種教師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演技實在是沒得說。
可是,他飾演的這位班主任還是比較悲哀的,這一點還是從他考上北大文學系被取消資格說起,當時也是因為家庭緣故,而取消成績後,他只能選擇做一名教師,可是他的杯具還是伴隨著它,電影中的苗宛秋是一位優秀教師,獲得過很多的獎項,不僅僅為學校,還有為孩子做出的貢獻都十分的多,可每年的分房,都沒有他的,對此他也只是無奈,並沒有放在心上;除了這些事情呢,那就是他的班級了,本是一身殊榮的他,遇到這個班級後,好像他的政治前途就受到了影響,校長的批評,教育局的處分,被停課的危機等,最終因一件事背負了一生的愧疚,他的命運實在是坎坷,他是這部電影中最大的悲慘劇情所在,令人不禁落淚。
這是一部以1985年為故事背景,以苗宛秋教師為核心人物,以苗教師與學生們的「鬥智斗勇」的學校日常為線索,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的懷舊學校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苗宛球教師與三班學生高中三年內發生的事情。學生高一剛接觸苗教師時對他是怕,之後受不了他的專制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師生大戰,大戰以苗教師的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當影片里的插曲《讓世界充滿愛》和《誰》響起的一剎那,我瞬間熱淚盈眶……當看到苗教師臨走時在黑板上寫下「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我控制不住淚如雨下……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老師好》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八十年代的師生情,但是把許多人都帶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每個人都從苗宛秋老師的身上,看到了原來曾經管教自己的老師。
這部影片講述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師推著自行車昂首走在校園,接受著人們艷羨的目光和紛至踏來的恭維。桀驁不馴的洛小乙,溫婉可人的安靜,新潮前衛的關婷婷,大智若愚的腦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設,八婆海燕,奸商耗子……同學們沒有想到這個老師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了很多。確實如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當你站在講台上的那一刻,肩上背的是一整個班孩子背後無數個家庭的希望。每個老師都有「教書育人」的使命。老師在教書的同時,更要懂得的怎樣育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孩子們真正的理解和關懷。當個好老師,不追求完美,只求教好孩子們的品質。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每個老師都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每個老師都想要學生上進,那個為學生好的心,一定是真的。
之前我聽過這樣一句話: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你的孩子沒有血緣關系確願意因你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的一個「外人」。
「看我干嗎?我臉上有字嗎?看書!」「你們真是我帶過的最差的學生!」這樣的聲音時常縈繞在我門耳邊,《老師好》這部電影彷彿又讓我們重返童年,這些話語在我們耳邊,變得溫馨而又可愛。
影片中有一句話:不是我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是我最美好的時光。這句話出現在影前和結影,為我們開啟了下面的故事,也為故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影片中的老師,看似遙不可及,實際上,他就是我們身邊,那個可愛的老師不正是我們的老師嗎?在課上是我們的監管;課下是我們的朋友。
影片的前一半,演的是嚴厲老師和學生鬥智斗勇的,調皮的學生和老師的關系非常的僵硬,但結尾,老師和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那個經常被同學們破壞的老師的自行車,也成了師生之間牢不可破的「防線」,所有的同學,都在不同時間對苗老師說了句「苗老師,謝謝您!」
看完電影我不禁想到我那群可愛迷人的老師們。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讓人畏懼,在課下卻像我們的第二個母親。英語老師在課上十分嚴肅,課下卻待我們如弟弟妹妹,語文老師、體育老師、政治老師、歷史老師等。
老師一個無比威嚴而又親切的稱呼,如今仍在我們身邊回盪,無限的童年永遠是老師在陪伴我們,他教會了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變得堅強,他永遠不會肆意放縱我們,但他們給予我們的愛,永遠不會比父母少。
《老師好》獻給我們永遠美麗的老師。
前幾天觀看了電影《老師好》,這部由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等主演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
有史以來,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的不一樣的看法、聲音,但對每個老師來說,自己的學生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能有個正確的選擇,那才是最重要的。
電影《老師好》以苗宛秋老師(於謙飾)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預告片的配樂時髦動感,辦公室跳disco、背著軍挎包邊走邊喝北冰洋等畫面,還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實生活。
開麥版主題海報中:「憑什麼,就罰我一個」、「有我在,看誰敢搗亂」、「好想念,有你的時光」等金句透露出這些富有個性的學生們與霸道威嚴的苗老師之間的情感走向。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這部電影真的是笑點與淚點同在,真的是一種值得,我不知道什麼技術,什麼情節,我只知道自己彷彿已經參與進去,不枉我前來看一場。演員雖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線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愛。
老師的望其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回報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說,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電影《老師好》,這是一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不過當八十年代我們的物質條件還沒有那麼豐富的時候,師生之間這種純粹真摯的情感就顯得尤為突出,而這也正是打動於謙老師並使他最終成為該片主演及監制的主要原因:「我們那個年代,大部分老師都和苗宛秋老師一樣,把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第一要義。」
這部電影真的是笑點與淚點同在,真的是一種值得,我不知道什麼技術,什麼情節,我只知道自己彷彿已經參與進去,不枉我丟棄實驗來看一場。演員雖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線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愛。
老師的望其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說,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
看完電影,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的不易,他們的離別,讓我也彷彿看到了我實習結束後和學生的離別,我的淚便不知不覺落了下來。我會珍惜在這里的日子,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老師!
㈢ 電影《新來的李老師》觀後感
今天我在上網時無意間看到了一部電影《新來的李老師》,這部影片是根據真情實感來改編的故事,講述了一名從大城市到偏遠同村支教的大學生李青怎樣用自創的一套「快樂教學法」改變一所思想保守滯後的小學,同時自己也被這所朴實可愛的學校所改變的故事。
影片的開頭就非常有趣。大學生李青為了保研到一個破舊的鄉下小學支教。這學校只有三個老師。可是李老師只把教育當做游戲,認為只要同學們開心就好,於是就把同學帶出去上課,並且在上課時李老師還在吃棒棒糖。一節課有40分鍾,李老師就只讓他們背一首古詩,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結果遭遇到姚老師的反對。沒有耕耘怎麼會有收獲呢?太堡村學校在期中考試中考了全縣的最後一名,原以為派來支教老師會使學校里同學們的分數有所提高,這樣就不會和其他學校合並了。但是,卻讓楊校長大失所望。校長也因此喝悶酒,舊病復發而住院。為了讓學生們成績好起來,學校改變了教學方案。李老師為了鼓勵小瘦能考到重點中學以學京劇使壓力化為動力,後來經過大家努力,學校終於考到了全縣第三,父親也感到欣慰,小瘦也夢想成真,和老師去城裡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熱愛,與真誠。姚老師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感到傷心。而李老師為了實現同學的理想,也放下了城裡人的架子,希望小瘦的父親能夠體諒,因為他知道童年對一個孩子是多麼的重要。當然,每個老師不會不愛自己的學生。我還覺得李老師雖然捉住了孩子們的童心,卻沒有使同學們的成績降下來。看了電影,我希望身邊有一位能理解孩子,關心孩子的好老師。我也希望有快樂的學習生活,不過我的身邊已經有了好幾位好老師,只希望壓力能化為動力使我更上一層樓!
難道不是嗎?這就是我們學生嚮往的生活!每一個人在幼年時都會覺得童年是美好的,他們都不會讓自己的童年被淹沒。
㈣ 電影 新來的李老師 的觀後感
梗概 旬邑縣教育局裡,楊校長從辦公室一直跟到馬路上,不停游說副局長,希望把來支教的大學生安排在小王莊小學,局長告訴他已經安排在別處了,但楊校長不依,軟磨硬泡甚至以朋友的身份耍無賴,終於讓他點頭同意了。但副局長告訴他,關於小王莊小學和李家莊小學合並已是板上釘釘的事,過完這個學期李家莊小學就要開始興建新的校舍,年底他們就要並過去了。楊校長不無得意的告訴他,不就是因為學校成績不太好嗎,有了支教的大學生,他就能把板上的釘子拔下來。小車絕塵而去,楊校長拿著李青的表格,想到每年表彰大會上前幾名學校講述經驗時都提到過支教的巨大作用,得意的笑了。李青坐在靠窗的小巴上打瞌睡,嘴張得老大。車一顛簸便醒了,突然發現窗外有人趕著驢車。從沒見過真驢的李青激動極了,影視劇里那些做著驢車一顛一顛的鏡頭從眼前快速閃過,於是她跳下了汽車,坐上了驢車後拉的高高的乾草上。李青看著遠處青翠的梯田,頭上戴著乾草上放的草帽,忍不住開口喊了起來,沒成想小毛驢受了驚,撒丫子跑了起來,還沒喊完的李青啪的一聲就臉朝下栽進了厚厚的乾草里。驢車絕塵而去。 當受了驚嚇的趕驢老漢哆哆嗦嗦的把李青送到小黃王莊小學的校長楊民忠面前時,楊校長根本不相信這就是大城市來的大學生。李青一頭發乾草末,額頭上還沾了一小塊驢糞,一隻鞋不知所蹤……楊校長咽了口唾沫,心說:「餓滴神啊……」!楊校長帶李青認識學校里另外兩位老師——40多歲胖胖的姚老師(女)和年輕的小楊老師(男),他們顯然也注意到了那塊驢糞。三人幫李青把行李放進圖書室旁邊的小屋,由小楊老師帶李青參觀整個學校。告訴她學校只有不到百人的學生,分為三到六四個年級。而老師只有三個,所以每個人都要教好幾門課。李青被安排到最重要的五六年級。臨分手的時候,小楊老師終於沒忍住告李青額頭上的驢糞,尷尬萬分的李青只好越描越黑的解釋為巧克力。晚上,李青把小屋收拾了一番,弄成自己原來寢室的樣子,然後攤開她的教案,伏在桌上寫了起來,清晨,李青在空無一人的教室中演練講課,卻剛好被來的早的學生大頭、小瘦和狗蛋看見了。李青跟三人說話,但小瘦一言不發,轉身去了鄰班。第一堂課,李青就要求學生上課都用普通話和她交流,說慣了陝西話的孩子們非常別扭,一陣陣的大笑。楊校長從外邊經過,還以為課堂氣氛非常好。欣慰的自語,到底是大城市來的老師,一起吃午飯時,李青問校長可不可以按照她自己的思路來教學生,校長告訴她,只要能讓孩子們在一個半月後的期中考試上取得好成績,她想怎麼教就怎麼教。於是下午的語文課,李青拿出了早已寫好的快樂教學法教案,開始講述形容詞的用法,但是學生總是走神的看著窗外,於是李青索性宣布帶大家到外面上課並且以後都不留作業。一行人浩浩盪盪的來到田野里,李青用做游戲的方法讓大家在自然里尋找書本上的形容詞,孩子們開始活躍起來,狗蛋表現的尤為出色。回來的時候正看到姚老師揪著小瘦到辦公室,一問才知道,這是學校里最難纏的學生,不好好學習,經常逃課還騷擾同學的正常學習,今天又把同桌女生弄哭了,正要讓他罰寫課文十遍。李青勸住了姚老師並接管了小瘦,但是小瘦一言不發的跑掉了。李青去買菜,結果熱情的村民紛紛把菜塞給她,死活不收錢。兩個同樣賣土豆的都說自己的土豆好,最後差點吵起來,李青只好每人的土豆都要了點。回來後,望著一地的菜,看門的李叔告訴她,連他這個看門的都不敢去買菜,就因為村民們不收學校的錢,每次買菜都得去很遠的地方。作文課上,李青開始給大家講述如何觀察一個人,正好楊校長經過,李青就請同學們觀察楊校長。一開始,大家都說的是優點,什麼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都出來了,楊老師樂開了花,李青要求同學們仔細、客觀的觀察,沒想到眼尖的孩子們說出了一大堆缺點,什麼右嘴角有點歪,眼泡很大,走路一顛一顛的……楊校長的臉就有點綠了,李青在旁邊趕忙打圓場,拚命說自己的缺點,結果越描越黑。楊校長回到辦公室不停的照鏡子,並逼問小楊老師和姚老師自己的嘴是不是有點歪。小楊老師老實的告訴他真歪,被楊校長一頓臭罵,原來小楊老師是楊校長的兒子。清晨醒來,李青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花香,循著氣味,她走到村裡的蘋果樹林,發現所有的花全開了,美的像童話。於是立即趕回學校,帶上全班同學到蘋果樹下上音樂課。其他班級的學生從窗戶里看到李青帶著學生出去,羨慕的不得了,紛紛要求老師也帶大家到外面上課,但被拒絕了。調皮的學生開始說姚老師的普通話不過關,說小楊老師的課沒意思,只有楊校長的班還算安分,但不少同學已經開始在課桌下掰饃了。李青領著學生們在蘋果樹下又唱又跳,快樂的像小鳥。下課後,姚老師紅著眼睛跑來跟校長告狀,說學生說李青說了,上課必須用普通話。難道我說了一輩子陝西話,現在就教不成書了。小楊老師雖然沒告狀,但情緒也很低落。楊校長只好叫回了李青,讓她以後不要再在外面上課,李青不明白,為什麼學生學的這么快樂,卻要停止這樣的教學方法,嘴上答應了,心裡卻另有一套。狗蛋和大頭在放學的路上看見在在小李莊上學的的秀秀挎著一籃雞蛋往外走,問她干什麼去,秀秀告訴她自己的老師病了,娘讓送點雞蛋去。狗蛋回到家,調皮的告訴娘李青病了。狗蛋娘立刻滿院子抓母雞,抓住了立馬要宰,狗蛋這才告訴娘自己只是看見秀秀給老師送雞蛋所以試探一下要是自己的老師病了娘送不送。累的一身汗的狗蛋娘又好氣又好笑,說當然送,別人送蛋,咱送雞。第二天,狗蛋就在課前問李青為啥不生病,得知原委的李青突然打了一個噴嚏,立即有學生問她是不是病了,嚇得李青連忙否認。上課了,李青卻發現小瘦沒來,問學生,都說不知道。楊校長得知後,說縣劇團今天在鎮上公演《三滴血》,這小子肯定是去那了,這事不能讓小瘦他爸知道,不然得打死他。當務之急是趕緊把他找回來。李青來到了鎮上,找到大戲的檯子,還沒開演,下面滿滿的都是人,卻沒有小瘦的影子。於是她跑到後台,找到劇團的團長,才發現小瘦正在給團長唱秦腔,一板一眼,和平時判若兩人。團長告訴李青,這孩子是個好苗子,希望能上戲校學習。李青本來要帶小瘦走,戲卻開演了,唱腔一下子將李青迷住了,二人站在人群中也看了起來。校長見李青一天都沒有回來,急忙叫上村民一起去尋找,小瘦的爹也知道了。大家一窩蜂出去的時候李青正帶著小瘦回來,這一路,小瘦一改往日,說了很多話。他告訴李青他真的想學戲,但是父親死活不讓,李青說自己會幫助他的。小瘦的父親回到家,對小瘦一頓猛打,但小瘦一聲不吭。市教育局的領導來縣里考察,副局長想幫助楊校長,便推薦去小王莊小學看看,說那裡來了支教的老師,弄了個什麼快樂教學法,很有成效。學校這邊,李青在講風箏這一課,要帶學生們去體驗放風箏,為了怕被校長阻攔,李青帶著孩子們從後窗跳了出去,又翻過牆頭走出了學校。當領導們突然到訪時,楊校長高興的領他們去李青的班級,結果裡面空無一人,只有錄音機發出孩子們的朗讀聲。大家忙不迭的尋找,終於在後山一棵老樹下發現了他們,孩子們仰著臉,李青正爬在高高的樹叉上取掛住的風箏。回來之後,副局長把楊校長和李青一頓猛批,說後天就其中考試了,別的學校都緊張起來,你們竟然還有閑心放風箏,看來合並的事我是替你瞎操心。窗外的姚老師趕走了看熱鬧的學生,對著一臉愁容的小楊老師抱怨李青把學校折騰的亂糟糟的。上課了,姚老師發現好幾個學生在課桌下掰饃,立即進行了批評。沒想到學生卻說李老師就讓在課堂上吃東西,還比你講得好。姚老師氣的摔門而出。闖進辦公室,哭著說這學她教不了了,讓李老師教吧。李青不明就裡,剛要解釋,就被校長打斷了,說後天就是期中考試了,誰也不許再出亂子,先把試考完了。連續幾天,學校的氣氛都很低沉。李青幾次想跟姚老師說話,都被她鐵青的臉擋了回來。小楊老師也有意無意的躲著她。李青非常難過,卻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來的一大早,楊校長就上了縣城,直奔教育局開會。拿到名次後傻了眼,小王莊小學竟然名列全縣最後一名。副局長悄悄告訴他,局長已經批示過了,鑒於他們學校考的這么差,不用等到年底了,過完這個學期就並到小李庄小學。楊校長愣住了。楊校長晚上才搖搖晃晃的回到學校,李青發現他喝了好多酒。楊校長每一間教室每一間教室的轉,給她講自己當初是如何在這里上的小學,長大後又在這里當的老師,每一間校舍都是他和當時的老師一起蓋起來的……而現在,這里的一切都將沒有了,李青這才知道學校考砸了。楊校長說到動情處,竟像孩子一樣哭了起來,隨後倒在了地上。李青嚇壞了,忙去找姚老師,姚老師本來還冷著臉,得知校長暈倒後立即叫上幾個村民,一起把校長送到醫院去了,李青想跟著去,但被姚老師拒絕了。李青獨自坐在村邊的大石頭上,自責的哭了起來。小瘦不知什麼時候跑到她身邊默默的坐著,張開嘴唱起了秦腔,聲音悲愴幽怨如泣如訴。第二天一早,李青就到醫院去看望楊校長,倆人推心置腹的聊了好久。楊校長告訴她,自己其實打心裡贊同李青的教學方法,但應試教育也並不能一竿子打死。在中國的國情下,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辦法將兩者融合,他要李青不要責怪自己,並希望她教好最後這半個學期,然後合並。李青卻告訴校長,自己會努力彌補自己闖下的禍。李青找到姚老師和小楊老師,真誠的向他們道了歉,告訴他們自己意識到了光有學生的喜愛,光讓他們對自己的教學感到快樂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快樂應該是無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她的誠意和熱情打動了另兩位老師,他們將傳統教學方法和新式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重新定位了「快樂教學法」。隨後,李青又讓小楊老師帶著她去家訪,挨家挨戶的和他們商量如何在課下幫助孩子快樂的學習,家家都要留二人吃飯,李青均謝絕了,只敬了酒。從最後一家出來後,李青已經醉的不省人事。小楊老師把她背回來後,看著這個倔強的女孩如此真心實意的為學生著想,於是打開教案,就著李青小屋昏黃的燈光,開始了備課。期末考試的前一天,三個老師走上講台的時候卻沒有帶課本,而是刷子和油漆,姚老師說勞逸結合,小楊老師說放鬆大腦,李青則帶領大家第一個沖出了教室,粉刷起校園來。最終,在期末統考時,小王莊小學一躍取得了全縣第二的成績,六年級的十一個學生就有七個考進了縣重點中學。局長親自放話,小王莊小學合並的事情暫緩,緩到什麼時候就難說啦。小瘦去縣戲校報名的那天,也是李青要離開的那天。二人坐在驢車上,高興的和大家送別。李青忍不住喊起來:「再見啦……」驢車蹭一下就竄了出去,遠遠的,大家看見李青艱難的從草垛里爬出來,向大家揮起了手。
㈤ 《新來的李老師》的觀後感
電影《新來的李老師》講的是一個到陝西山區支教的大學生——李青老師。她教學有方,寓教於樂,改變了一群山區的孩子。
她用她的「笑臉教學法」把學校從原來的全縣倒數第一推到了全縣第三名;她還讓一個經常逃課、不聽老師話的同學——小瘦,考上了重點中學;還讓一直堅持合並的.牛局長改變了主意;讓討厭學習的同學們愛上了學習。「笑臉教學法」其實就是——寓教於樂。
電影中的李老師的「笑臉教學法」寓教於樂,讓同學們在快樂中學習,學得開心、玩得有趣,這樣,孩子們豈不樂乎?
看了電影《新來的李老師》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現在的數學老師——劉老師,她也和電影中的李老師一樣,寓教於樂。但是,劉老師的寓教於樂不是玩游戲,而是給同學們發「禮物」。
記得劉老師第一次給我們上課的時候,一進教室就告訴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以後,只要作業全對,就可以領禮物,並且每次的禮物不一樣。」大家猜猜,我的第一個禮物是什麼呢?哈!哈!是一支鋼筆。
劉老師對工作兢兢業業,如春風化雨般教育著我們,她那寓教於樂的方法,讓我學習進步,讓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
㈥ 《新來的李老師》觀後感 350字
昨晚在網上無意中看到了一部以我的故鄉為背景的電影《新來的李老師》。它通過藝術的形式再現了支教老師的真實經歷,講述了從大城市到偏遠鄉村支教的大學生怎樣用一套自創的「快樂教學法」改變一所思想保守滯後的小學,同時自己也被這所朴實可愛的學校所改變的故事,使人感慨良多。
這部電影故事性很強,它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把故鄉旬邑的風土人情和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再現於熒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故鄉教育領域的真實情況,透過這個時代背景,也使我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些往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由於經濟不發達,故鄉的許多學校就坐落在牛舍或者廟宇里,當時簡陋的教室中,基本上是用土坯搭起來的土桌子和土板凳,每次上完課回家,全身上下沾滿了黃土,害得家長經常洗衣服。最難熬的是冬天,由於沒有取暖設施,生冷生冷的寒冬,經常凍僵了學生的手腳,有時候握筆寫字都很困難,老師為了讓大家取暖,往往在課堂中間休息5分鍾,讓學生就地跺腳,活動完後,教室里塵土飛揚,土星子嗆得人張不開嘴巴,看不清黑板,盡管條件艱苦,可是我們依然學習生活的很快樂。只是那個青澀年代的一些趣事,至今記憶猶新,使人久久難以忘懷。記得當時的師資力量非常缺乏,常常是高年級的學生教低年級的學生,其教學水平可想而知,而至今令我難忘的是我的一位小學語文老師,由於分不清拼音和方言的讀法,常常是拼對音念錯字,比如「國」和「麥」字,他在教我們讀音的時候,經常說:「guo」國,國(gui)家的國(gui);「mai」麥,麥(mei)子的麥(mei ),把普通話發音和方言念法有機的結合,充分體現了地方特色,而由此也使我進城三十餘載,至今不會說普通話,想想都是當年文化底子差惹的禍。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二元經濟已經逐步向一元經濟過渡,在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同時,許多孩子也紛紛隨父母進城上學,現在的農村學校,反而出現了師資力量浪費的現象,再也不會出現我們那個年代的「逸聞趣事」了。回首往事,雖然令人遺憾,但新的生活和條件,足以使我們欣慰許多,起碼我們的子孫後代再也不會重溫那個年代的「艱辛」和「貧乏」了。
其實,電影中多次出現的太堡村小學,就是我當年求學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