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降臨電影表達什麼

降臨電影表達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0 16:06:29

Ⅰ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電影《降臨》的劇情是怎麼樣的呢?電影《降臨》正在熱映,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了解下吧!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

影片根據星雲獎以及雨果獎得主、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講述了外星人飛船來到地球,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受雇於政府,來與外星人溝通了解它們此行的目的。然而當用外星語言“七肢桶”與這些來客交流時, 她眼前突然浮現了她從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傑瑞米·雷納將飾演一名物理學教授,他與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一同受雇於政府。

電影《降臨》介紹

導演: 丹尼斯·維倫紐瓦

編劇: 埃里克·海瑟爾 / 姜峯楠

主演: 艾米·亞當斯 / 傑瑞米·雷納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邁克爾·斯圖巴 / 馬志 / 馬克·奧布萊恩 /喬·柯布登 / 派特·凱利 / 娜塔莉·希波蒂 / 袁羅素/ 克里斯蒂安· 傑達 / 朱利安·凱西

類型: 劇情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116分鍾

獲獎情況

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6)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提名)

第74屆金球獎 (2017)

電影類 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電影類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影片(提名)

電影獎 最佳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電影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電影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電影獎 最佳攝影(提名)

電影獎 最佳剪輯(提名)

電影獎 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電影獎 最佳音效(提名)

電影獎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提名)

第69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2017)

最佳電影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第23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第69屆美國編劇工會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第28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 (2017)

最佳電影製片人獎(提名)

第31屆美國攝影協會獎 (2017)

電影長片最佳攝影(提名) Bradford Young

第67屆美國剪輯工會獎 (2017)

劇情片最佳剪輯(提名)

第21屆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幻想電影藝術指導(提名)

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2016)

最佳女主角 艾米·亞當斯

年度佳片(提名)

第22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最佳改編劇本 埃里克·海瑟爾

最佳攝影(提名)

最佳剪輯(提名)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最佳配樂(提名)

最佳音效(提名)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最佳科幻/恐怖片

第41屆美國電影學會獎 (2016)

年度佳片

第15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最佳改編劇本 埃里克·海瑟爾

最佳攝影(提名)

最佳剪輯(提名) Joe Walker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電影《降臨》影評

最近幾年每到深秋,一部現象級科幻影片總會准時出現:2013 年的《地心引力》,2014 年的《星際穿越》,再到去年的《火星救援》,都是無論從影片質量、票房成績、還有頒獎季表現十分出色的作品。而今年這個接力棒交到了丹尼斯·維綸紐瓦(曾導演過《焦土之城》、《邊境殺手》)的手上,他為《銀翼殺手2》拍攝做准備用來練手的科幻片《降臨》在 9 月 2 日在威尼斯首映,至今已經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口碑發酵,該片爛番茄新鮮度仍為 100%,Metacritic 的評分也有 81 分之高。

而對於看過兩遍原著小說且愛不釋手的筆者,《降臨》的改編難稱成功,將近兩小時的影片看下來,維綸紐瓦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常大的劇情變動與填充,尤其影片後 50 分鍾(將近影片一半的長度),幾乎原創的情節將影片推向了一個非常神棍且難以服眾的結局。但即便這樣,《降臨》在視覺的奇觀性上,仍差之前 3 年的 3 部作品一大截。

《降臨》改編自著名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特德·姜)曾獲得星雲獎的科幻短篇《你一生的故事》。但凡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你一生的故事》雖是一個以外星人降臨地球為背景的故事,但小說主題全部都是身為語言學教授的主角露易絲·班克斯試圖理解、破譯、學習形似章魚的外星人「七肢桶」的語言和文字的過程,甚至直到最後,都沒有大多電影觀眾所期待的飛船發射、太空戰爭、乃至穿越黑洞的奇觀場面。

《你一生的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它直面了一個大多數科幻小說及電影都避而不談的問題——人類如何與外星人交流。在大部分的科幻作品(包括硬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帶或不帶「語言翻譯器」,都理所應當地說著英語,這是一個非常狡猾且不負責任的設定。而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姜峯楠將語言學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有理有據地一步步論證,完整地將露易絲學習「七肢桶」語言的過程展現在讀者眼前。

受限於表現形式,電影無法將小說中嚴謹的語言學以及物理學論證搬上銀幕,即使可以強行塞入電影中,也不符合《降臨》主流科幻電影的定位。所以在電影中,露易絲學習外星語言(以下簡稱「七語」)的過程被一再簡化,導演維倫紐瓦將絕大部分學習七語的篇幅都換成了展現視覺奇觀的部分。例如形同《2001 太空漫遊》黑石碑一樣的「半顆花生形」宇宙飛船,再例如一行科學家進入宇宙飛船時重力方向的變化,都占據了很大部分的時長。而這些在小說中幾乎一筆帶過,小說中主角與七肢桶的對話也只是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房間,並沒有像電影劇本那樣進入宇宙飛船內部。

七肢桶的飛船出現在世界各地。

這樣的重心偏移導致影片對於破譯七語的過程極為簡略,簡略到甚至只用了一段 5 分鍾左右的蒙太奇就敷衍了事,基本喪失了原著中的精髓。

而在原著中對於外星人七肢桶的描寫也極為詳細,不同於一般科幻作品中對於外星人笨手笨腳、野蠻、只會侵略地球的形象。它們「有七隻長肢,軸心處掛著一個圓筒,七肢中每一肢都可以當做腿,也都可以當做手臂,穩穩當當,像艘氣墊船。」而它們在寫字的時候,是「弄來一個圓圓的屏幕,安在一個小底座上,一堆糊塗亂畫便會出現在屏幕上」,並不像電影中形似章魚,就連寫字的方式也是伸出一隻長肢,從中噴射出墨水一般的黑色物體,在半空中形成圓形的如同中國書法一般的文字。

誠然這樣在視覺上會更加美觀,但在電影中的七肢桶更像是動物園里被關在籠子中的某種野獸,沒有文明,也沒有相互交流。完全不像是已經掌握了星際飛行的高級文明生物。

在小說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莫過於破譯七語的突破口的出現,這個突破口並非主角露易絲所為,而是在同時進行的物理學家和七肢桶的交流中所得。物理學家為七肢桶演示了「費爾馬最少時間律」的實驗,七肢桶將實驗重復了一次。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發現了七肢桶的基本認知以及物理、數學定理的因果關系與人類正好相反,對人類復雜的定理對七肢桶是最基礎的,而對人類來說最基礎的定理例如速度在七肢桶的認知體系下卻復雜無比。這個發現令露易絲破譯學習七語的速度迅速加快。而在這個過程中,露易絲發現七語是一種行為理論,也就是說兩個七肢桶的交流只是做做樣子,它們要說什麼,雙方都早已知道。

人類正在和七肢桶進行初步交流。

這也就是原著中最有魅力的地方:掌握了七語,就可以預見自己的未來。姜峯楠在小說一開始就利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相結合,兩條時間線相交叉的敘事方式,將露易絲破譯學習七語的過程,和露易絲口述自己女兒的成長故事一並講述。這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嬰兒成長為少女再到因意外死去的過程令人溫暖、也令人悲傷;破譯七語的過程令人激動、也令人深思。姜峯楠的文字如同詩句一般娓娓道來:當你知道自己的女兒會在 25 歲那年因意外死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會怎麼做?這樣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讓《你一生的故事》超脫了冰冷的理論推導層面,升華為一部真正有人文情懷,足夠溫暖也足夠悲傷的經典之作。

而在電影中,這兩條故事線的主次太過明顯,露易絲女兒的故事線明顯少於主線劇情,甚至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交叉剪輯之間的聯系也極為疏離。使得觀眾對於女兒的角色並無帶入,也缺乏了小說中對於宿命的嘆息。這可能也是影片最後定名為《降臨》,而不是用原標題《你一生的故事》的原因吧。

如果以上還只能算是細節或者側重點上的更改,無傷大雅。那麼影片後 50 分鍾對於原著大刀闊斧的改編就讓影片走向了和小說幾乎完全相反的'道路。將《你一生的故事》這個表面故事體量只有小品級別的短篇科幻小說,改成具有強行戲劇沖突的狗血戰爭劇,愚蠢的人類和科幻片中不可或缺的中國再次上線,帶領著其他幾個國家(俄羅斯、古巴等)一起對七肢桶發動了軍事襲擊,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別提露易絲飾演者艾米·亞當斯用比七語還要難懂的普通話與中國將軍打的那一通的衛星電話,令人完全摸不到頭腦,像極了編不下去的狗尾續貂。

和七肢桶的「親密接觸」。

但這恰恰就是《降臨》在北美影評人中口碑依然爆棚的主要原因,美國再一次充當了拯救宇宙的世界警察,不一樣的是這次他們不靠托尼·斯塔克和他的小夥伴們,而是靠一名大學語言教授的一通跨國電話。這對於沒有看過原著的普通觀眾都已經足夠神棍且不可信服,更何況原著粉呢?

而眾所周知的是,丹尼斯·維綸紐瓦已經被定為《銀翼殺手 2》的導演人選。如何延續這一科幻經典的輝煌,是他目前肩負的最大重任。《降臨》也在某種程度上被看做是維綸紐瓦為了即將籌備開拍的《銀翼殺手 2》的練手之作。雖然《降臨》在很多層面上都不盡如人意,但是導演從《囚徒》和《邊境殺手》以來一向擅長的氛圍營造還是非常到位。

除去讓他名聲大噪的作品《焦土之城》,維綸紐瓦其他長片作品均不是由他自己來編劇。可以看出,編劇並不是他的擅長所在,如何將故事用視覺化的手段呈現才是他最拿手的。這樣一來,劇本的好壞基本就決定了他導演作品的最終質量。《降臨》的劇作絕不算高明,甚至有些失敗,但還是能看出維綸紐瓦在拍攝科幻大場面的一些想法。可以說做足了范兒,卻丟了魂兒。

和原著《你一生的故事》在科幻小說界的神作級別相比,《降臨》絕對算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國內觀眾還是降低要求,謹慎期待。


;

Ⅱ 降臨這個電影是在講述什麼

《降臨》劇情介紹: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貝殼狀的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不同的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不能夠解讀。

美國軍方找到了語言學家路易斯(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 飾)和物理學家伊恩(傑瑞米·雷納 Jeremy Renner 飾),希望兩人能夠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經過數次的接觸,路易斯發現外星人使用了一種極為特殊的圓環狀的文字,並逐漸了解了其中的奧妙。由於一直無法確定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國、俄羅斯等四國決定對外星人發起進攻,美方亦決定放棄研究將全部人員撤離。

在這個節骨眼上,路易斯終於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圖,利用外星人賦予她的特殊的「武器」,路易斯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未來。

(2)降臨電影表達什麼擴展閱讀

《降臨》角色介紹:

1,露易絲·班克

演員:艾米·亞當斯

語言學家,外星人降臨地球後被政府徵召與外星人交流獲取外星人來地球的目的,在過程中學會了外星語言,獲得了預見未來的能力,並且與同事伊恩·唐納利相戀。

2,伊恩·唐納利

演員:傑瑞米·雷納

理論數學家,物理教授,他將與露易絲·班克一起為政府工作,帶領他們的團隊破譯飛船中的生物所發出的噪音。研究它們製造噪音時是否正在說話,更重要的是外星飛船來到地球有何意圖。

Ⅲ 電影降臨講的是什麼內容

《降臨》根據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時所發生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貝殼狀的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不同的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不能夠解讀。美國軍方找到了語言學家露易絲·班克斯(艾米·亞當斯飾)和物理學家伊恩·唐納利(傑瑞米·雷納飾),希望兩人能夠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經過數次的接觸,露易絲發現外星人使用了一種極為特殊的圓環狀的文字,並逐漸了解了其中的奧妙。由於一直無法確定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國、俄羅斯等四國決定對外星人發起進攻,美方亦決定放棄研究將全部人員撤離,在這個節骨眼上,露易絲終於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圖。

(3)降臨電影表達什麼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影片盡管屬於外星人入侵題材,但是電影更注重刻畫人類的經歷而不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生物。這是一部非常有力量的電影。(《ReelViews》評)

《降臨》是如此美好而又發人深思的一部電影,能彌補觀眾看過所有的外星入侵科幻爛片的損失。(《今日美國》評)

《降臨》是一部充滿智慧,意味深長而又震撼人心的科幻片,從頭至尾都能抓住觀眾的心。(《完全電影》評)

影片的主演艾米·亞當斯的表演克制而又極具情感深度,這部適合成年人觀看的科幻劇情片在描述愛與失去的部分,既令人恐懼又讓人緊張。(《好萊塢報道者》評)

Ⅳ 《降臨》:盡管和原著很不一樣,它仍然是部好電影

我們的語言、文字,都與時間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你一生的故事》中,Ted Chiang 將時間的概念抹去,讓外星人「七肢桶」的文字形成一個環,書寫和閱讀的時候都沒有先後順序。隨後,作者藉助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用這樣的語言改變了外星人的思維方式,進而改變了女主角的思維方式。

《降臨》的電影情節和原著《你一生的故事》有很大的差異。電影的拍攝和配樂、演員的演技都不錯,但是在原著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增加了一些好萊塢大片元素。如果你只打算看其中一個,那我推薦原著。

【劇透警報】以下內容有大量劇透,電影和原著都劇透。

電影和原著相比,最大的差異在於情緒的基調變了。原著的敘述中有一種很迷人的內心力量:洞悉一切卻坦然面對的力量。相比之下,電影更多地展示了女主角在窺見未來那一刻的茫然無措,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根據影片節奏作出的妥協。

原著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女主角班克斯在講述她的回憶。雖然作者可能刻意模糊了時間概念,但我們仍然能從字里行間讀出回憶的味道。原著開頭就有這么一段:

然而,影片沒有採取回顧的角度,而是直接從外星人的降臨開始敘述。作為一部電影,它更注重如何始終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有懸念,有沖突。它加入了典型的好萊塢大片元素「拯救世界」,將外星人的來訪升級為全球性的沖突,整體的節奏比原著要緊張許多。

影片的開頭花了大量篇幅營造出神秘的氛圍。我尤其喜歡兩個場景:一是班克斯在直升飛機上,盤旋著接近外星人的飛船,晃動的鏡頭既還原了女主角的視角,又給人緊張不安的感覺;二是男女主角第一次進入腔體的時候,構圖和配樂成功營造出奇異的氛圍,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有影評說後者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但我沒看過。)

隨著劇情的推進,全球性的沖突一觸即發,女主角為了化解危機而努力學習外星人的語言,卻從中看到了本屬於「將來」的一個個場景。關於未來的片段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而每一次她的意識從未來回到現實,她都會出冷汗、眩暈。在給商將軍打電話的時候,這種緊張感達到了高潮。

因為看到未來而不知所措,這樣的改編更加貼合影片的劇情,卻難以讓人體會到那種「將自己的一生盡收眼底」的感覺,可謂有得必有失。只有在最後幾分鍾,我們才感覺到一點這樣的情緒。此時沖突已經化解,在搖曳的小提琴聲中,女主角走向男主角,擁抱自己的餘生,和女兒短暫的一生。

關於預見未來或時間旅行的故事總免不了要面對「祖父悖論」。《降臨》採取了一種獨特的處理方式,它不僅不試圖改變過去或未來,而是讓未來與當下並行發生,在劇情的處理上呼應了外星人語言的思維方式,這一點相當高明。給商將軍打電話的那場戲是全劇的亮點。當下與未來在這一瞬間交匯,時間的方向、事情的因果變得模糊起來:是因為她打了這個電話,才有了後來皆大歡喜的慶祝晚宴?若不是看到了未來的晚宴,現在的她怎麼知道要打電話?

由於時間在感知上的錯位,因果關系也變得模糊起來。而原著直接繞開了這個問題,它讓女主角坦然接受一切,甚至不去思考改變的可能。或許她也認識到,刻意改變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命中註定。

我特別喜歡原著中這段:

《降臨》,或者說《你一生的故事》,它的構思相當高明。在這個故事中,有人看到了語言學,有人看到了物理學,有人看到了自由意志,甚至有人看到了佛教思想。總之,一個好故事經得起多個角度的解讀,能給人許多不一樣的啟發。所以,即使電影進行了很大的改動,讓原著黨頗為不滿,它的內核仍然是一個好故事。

最後,得批評一下電影的字幕翻譯。

影片開始時,路易斯想讓護士把孩子交給她,她說的是「Come back to me」。字幕翻譯成了「來,媽媽抱抱」,完全沒有體現出原文中那種復雜的情緒。同一句話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再次出現,但字幕好像給出了不一樣的翻譯。如統一翻譯成「回到媽媽這兒來」,雖然在對話語境中看有點生硬,但是會更切合整部影片的主題。

還有一段對話,女兒問為什麼她的名字叫漢娜(Hannah),路易斯告訴她這個名字正著讀和倒著讀都一樣,「It reads the same forward and backward」,字幕卻翻譯成了「因為這是媽媽用心為你取的」,直接弄丟了這么一個重要的線索。

當外星人離開的時候,旁白說的是「the day they departed」,而字幕翻譯成了「飛船解體的那一天」,這是個非常低級的錯誤了。

字幕的問題很可能不止這三處。不過我是去欣賞電影的,基本上直接聽原聲,所以沒發現更多的問題,也建議有能力的朋友直接聽原聲。

Ⅳ 《降臨》電影解析

《降臨》電影解析如下:

《降臨》總體還是不錯的,影像化的外星生物形象,在配樂和環境氛圍的配合下,前期呈現出神秘恐怖,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怪異的造型又有些讓人心生親近,對露易絲和外星生物的接觸也不感到排斥,這已然是一種成功了。

外星飛行器的造型也很與眾不同,全景時夠震撼,有質感,內部運行的重力理論也很精妙,配上詭異的音效,效果奇佳。

最妙的則是對外星人語言的設計,在所有外星科幻片中外星人要麼哼哼啊啊發出怪異音節,要麼一口流利英語的境況下,七肢桶的這種涵義豐富的可視化語言非常有想像力,盡管是在原著描寫基礎上設計的,但真正借用東方水墨的風格,設計出這種契合東方哲學周而復始哲學思想,又非常有美感的語言形象,依然是影片的成功之處。

(5)降臨電影表達什麼擴展閱讀:

《降臨》電影的劇情簡介:

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貝殼狀的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不同的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不能夠解讀。美國軍方找到了語言學家露易絲·班克斯(艾米·亞當斯飾)和物理學家伊恩·唐納利(傑瑞米·雷納飾),希望兩人能夠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經過數次的接觸,露易絲發現外星人使用了一種極為特殊的圓環狀的文字,並逐漸了解了其中的奧妙。由於一直無法確定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國、俄羅斯等四國決定對外星人發起進攻,美方亦決定放棄研究將全部人員撤離,在這個節骨眼上,露易絲終於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圖。

Ⅵ 如何評價電影《降臨》(Arrival)

評價如下:

這是一部虛構的既能回憶過去但更多能預見未來的文藝兼科幻片,主要講的是虛構的未來會突然出現在地球上的外星人。《降臨》的魅力就在於,在走近黑暗的銀幕前,完全不知道我將要面對什麼,其感受類似於路易斯第一次坐著升降車進入黑色的外星人飛船一樣,充滿著好奇和神秘。

影片一開始關於路易斯生活場景的接受,影調非常真實,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自然主義。攝影師並沒有去修飾什麼,大多數場景,甚至包括「貝殼」之內的,依然是以真實光效為主。作為一個攝影師,我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把裡面的場景拍攝地更加具有戲劇張力,光效更加「絕妙。

但是他們沒有這么做。從我的觀點來看,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自信。他們相信他們所要表達的內容和信息,並且對它充滿了智慧,真實是悲憫。這就是差距,一種看不見的,巨大的,不可超越的溝壑,橫貫在我的電影和他們電影之間的東西。

影片最後,結束了一切危機,露易絲也意識到了之前那些閃回全部都是她所洞悉的未來,所以她問伊恩:如果已經知道未來,你會選擇改變還是接受?那時的伊恩可能還沒有完全掌握七肢怪星語,自然也沒有讀懂這句話的內在含義,但他倒是很直言不諱的對路易斯表白。

最幸運的不是看到外星人,而是遇見了你。」對於這樣一句話,我相信此時露易絲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正如她在旁白里所說,即使知道了生命的旅程,以及將走向何方,我依然選擇擁抱它,並欣然接受每一個時刻的到來。

整部電影在這里得到升華,正如羅曼·羅蘭那句話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如果你有注意到電影開頭的第一個畫面,是露易絲家裡面對湖面的客廳里空無一人,餐桌上放著兩支高腳酒杯。

而電影中最後一個畫面,是露易絲和伊恩在客廳里喝酒吃飯跳舞之後,最後決定去(卧室)做愛做個孩子,電影的首尾在這一刻形成了完美的閉環,也呼應了電影的主題,時間不是線性的,故事的結局也是故事的開始。

Ⅶ 如何解讀《降臨》這部電影

我也是觀影結束後才得知,這部電影在爛番茄上曾連續收獲96個好評,新鮮度一度高達百分之百。不出意外,這部電影基本已經鎖定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一個提名,但是我並不覺得它最終能夠捧回小金人,它看起來不太符合奧斯卡評委們的一貫口味,但是我相信,這部電影絕對會在電影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因為它註定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正如片名一樣,電影講述了12個貝殼狀UFO降臨在世界各地的故事。看似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外星人入侵地球,誰能料到這部看似科幻的電影的內核竟是滿滿的社會關懷。在當今的科幻片里,要不就是滿屏絢爛奪目的特效,要不就是天馬行空的燒腦設定,《降臨》難能可貴的將視角拉回到文明最初的碰撞,讓電影在天馬行空之餘,也能夠腳踏實地。
如果抱著去看地球人與外星人大戰的朋友可能就會失望了,其實像《獨立日》里那樣,外星人一言不合就入侵地球的設定是非常戲劇化的。在兩個外星文明剛剛接觸之際,更多的應該是彼此之間小心翼翼的試探與交流,而不是外星人一落地就滿嘴飆起英文,《降臨》便是將視角設定在了這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的不起眼的環節上。
電影在一開始就從女主角路易斯的視角進行了簡短而有力的刻畫:透過大學里的電視新聞,12駕「貝殼」降臨在世界各地的信息傳播開來,電視機前學生們陷入恐慌,露易絲從人群後走過,並不太在意新聞,徑直走向教室授課。此後也是像往常一樣上班工作,回家打開新聞滿是人們對於「貝殼」的恐懼,她卻晚上依然睡得很香。
這段刻畫沒有半句廢話,甚至一舉多得,既交代了電影的背景與社會環境,也入目三分的鋪墊了露易絲堅韌、果敢的形象,非常妙。
露易絲是大學里的語言學教授,曾與軍方有過多次翻譯上的合作,於是自然的,被軍方的一位上校請去了一駕「貝殼」所在的前線。與她同行的還有一名物理學家伊恩,兩人將攜手合作,結合物理學與語言學的角度,破譯「貝殼」里的外星人「七肢怪」的語言,弄清「七肢怪」來到地球的目的。
電影比較遺憾的一個地方就是為了著重刻畫女主角露易絲而弱化了男主角伊恩。伊恩在電影裡面的形象並不豐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恩甚至成了露易絲的附屬品,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只是編劇覺得需要這么個角色來豐滿露易絲的整個人生而已。當然這是後話了,你得看完電影才能體會到這些。露易絲與七肢怪的交流、運用語言學技巧逐步破譯外星語言的過程非常有意思。
當一群穿著橙色防化服的人站在「七肢怪」面前與它們進行交流時,露易絲拍著胸脯在白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七肢怪」是否能分清這串英文指的是眼前這個在寫字的小人,還是面前這一群小人總的物種代稱?
當露易絲向「貝殼」里的兩只「七肢怪」拋出「What』s your purpose on Earth?(你們來地球的目的是什麼?)」的問題時,「七肢怪」又是否能理解,這里的「your」指的是它們兩只「七肢怪」,還是所有來到地球的「七肢怪」(即你與你們的差異)?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歧義,卻是兩種陌生語言交流之初,最為重要且關鍵基礎。一旦基礎建立的有所偏差,之後交流產生的歧義將成指數倍的增長。以至於,用文字的形式進行交流的美國人,最後翻譯出「七肢怪」的目的是「為人類提供武器」;而用麻將游戲形式與「七肢怪」進行交流中國軍方,最後翻譯出的結果卻是「來地球使用武器」。
聯想現實,你就不難發現,即便是各種語言系統融匯已久的人類社會,卻仍然問題不斷。舉一個例子來說,在《超人:鋼鐵之軀》里飾演反派佐德將軍的著名演員邁克爾珊農,被媒體報道稱其在觀看《超人》續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時竟然睡著了。看到這樣的標題你或許是覺得《蝙超》這部電影太無聊了,然而實際上他是在跨洋飛機上看完了這部電影,他實在太忙了,很遺憾只能以這種方式欣賞電影。他還補充道他加入《超人:鋼鐵之軀》是因為他認為那是個很美的故事,當然最後這句可成不了新聞標題。
挺有意思的不是嗎?語言融匯、建立之初,學者專家們都是小心翼翼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探討與商定,才能取得一點進展,謹慎只是為了使語言更加准確。而現在呢,曲解、斷章取義已經成為一種獲取利益、博取關注的流行手段,語言的准確性與權威性,成了一個笑話。
流言、謠言不絕於耳,語言的誕生本是為了更好的交流,現在交流確實方便多了,腦子卻被弄成了一團糟。
《降臨》作為一部科幻電影能有這樣的社會關懷,我覺得非常好,這很了不起,很偉大。這部電影的降臨,無疑是給科幻這個題材重新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

Ⅷ 電影《降臨》觀後感

   

  讀了周梵的《降臨》影評之後,就很想看看這部電影。正好換了個5G的新手機,超大的儲存量,可以盡情地看電影了。

  《降臨》這部電影是根據獲得雨果獎等多項大獎的短篇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的。這部電影是科幻+親情的基本結構。  在一個無眠的夜晚,我一口氣看完了這部長達近兩個小時的電影。劇中冷峻的畫面、離奇的故事情節,看得我驚心動魄!但電影一結束,我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一切看似那麼遙遠卻又那麼貼近生活,好像自己也曾經歷過一般。對於有信仰的人,對於相信生死前定的人來說,一切都是必然,是定然。

  劇中女主角露易絲是一位語言學家,因此,國家派她去和外星人接觸。因為有12架外星飛船降臨到地球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動亂已經開始,戰爭一觸即發,各國家全副武裝,進入備戰狀態。但在同時,美國又派露易絲與外星人接觸,盡力了解他們的意圖,通過談判期望和平。

  語言學家路易斯和物理學家伊恩便披甲上陣,肩負著人類和平的偉大使命,利用語言這一神奇的工具架起走進彼此的橋梁。經過艱苦不懈的努力,露易絲終於破譯了外星人「七肢桶」的語言。

原來外星人是來幫助人類的。因為3000年以後,外星人需要人類的幫助。

  在掌握外星人語言的過程中,改變了露易絲的思維方式和意識結構,她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她窺見到了她和她未來的女兒的情境,以及女兒最後的死亡。但是她還是選擇了與物理學家伊恩結合。

  在電影的最後,露易絲說,即使知道了旅程和目的地,我依然選擇珍惜我所擁有的每一個瞬間。

  這正是露易絲最勇敢的部分,她願意去體驗那份愛,以及與之相關的悲傷,因為那也是那份愛的一部分。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國學大師楊軍教授在少林寺玄幻小說《我的師父大武僧》里的一段話:

「情來了,就真心用情地愛嬌妻幼子;義來了,就義無反顧地舉義旗、統義兵。明知道紅粉骷髏,也要真情實意、溫柔體貼;明知道兵敗滅門,也要勇往直前、奮不顧身。」

  我想,這句話正是對電影《降臨》的高度概括、精準地總結。也是給予我們對人生態度的一個啟發吧!

今日表情:

我是一個泥瓦匠

裝扮庭院工作忙

一切福田方寸間

一磚一瓦皆修煉

2021.1.17

小小背包圖書館

攜帶手機真方便

常聽大師講經典

邊聽邊學邊實踐

2021.1.18

貓咪的表情:

閱讀全文

與降臨電影表達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卧底禿鷹演員表 瀏覽:598
男人撿到古代女人的電影 瀏覽:474
為什麼中國看不到日本的電影 瀏覽:809
四年級優秀英語電影推薦 瀏覽:137
電影嘔吐在女人頭發上 瀏覽:174
好的電影素材在哪裡找 瀏覽:185
1986國外老電影哪裡下載 瀏覽:186
美國科幻大電影大片 瀏覽:561
外國經典電影異形 瀏覽:495
盲人學生的電影 瀏覽:529
鄭州電影小鎮什麼時候關門 瀏覽:512
包法利夫人電影國語 瀏覽:156
怎麼可以放電影給別人看 瀏覽:206
法國電影叫什麼狼 瀏覽:544
香港武功電影 瀏覽:552
黨史故事講開國大典電影 瀏覽:405
經典二戰電影賞析課收獲 瀏覽:780
邪不壓正電影哪裡拍的 瀏覽:254
紅王後電影完整版中文版 瀏覽:875
真三國無雙電影在哪裡取景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