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孩子》主要容30字。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著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衛隊也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及其小夥伴虎崽、細妹、水生、金根、冬伢子等,晚上悄悄離家去找紅軍,被蘇保的外公李公公找回。
不久,靖衛團團長黃靜波帶著白軍焚燒了李家坳,殺害了全村的老百姓。為了討還血債, 替親人報仇,孩子們組成了一支少年游擊隊。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 貼標語,消滅了不少敵人。
在一次戰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們在李公公的領導下,混入靖衛團,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並打死了團長黃靜波。
創作背景: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蘇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劇作家、作曲家喬羽,他說:「我想為孩子們拍一部戲,你能為我寫一個本子么?」喬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麼內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戰爭年代紅小鬼的故事。」
經過攝制組的努力,1958年,電影《紅孩子》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影片上映後受到各方面的好評。影片的主題歌《共產兒童團歌》也隨之廣為傳唱,歷久不衰。
Ⅱ 紅孩子觀後感350字
《紅孩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老電影《紅孩子》,是解放前革命戰爭時期蘇區兒童團的孩子們與白匪英勇斗爭的故事。電影中的故事非常感人讓我心情起伏跌宕,影片結尾:一隊兒童團員們唱著這首歌「准備好了嗎?時刻准備著,我們是共產主義兒童團。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嘀嘀嗒嘀嗒嘀……」,在田野中愈走愈遠。電影結束時,同學們還沉浸在劇情之中,意猶未盡。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今天平和舒暢的生活原來是革命先輩們用艱苦的斗爭,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作為一名小學生---國家將來的主人,我們都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勤奮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革命先烈。
我們不要忘記過去,讓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要想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們不能等待,要像電影中的孩子們一樣去奮斗,長大後用我們的知識和汗水建設中國。
同學們,讓我們把握現在,刻苦學習,不斷奮斗吧!
Ⅲ 1958年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第一部電影是紅孩子。
紅孩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兒童片,由蘇里執導,陳克然、寧和、王和永等出演,於1958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後,留在蘇區的紅軍子弟蘇保和小夥伴們與白匪軍展開英勇斗爭的故事。
電影紅孩子劇情簡介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北上抗日主力紅軍長征,根據地又面臨白匪的反撲,李家坳的赤衛隊也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打游擊,蘇維埃政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偷偷聯絡小夥伴背著大人找紅軍,後被李公公找回,並批評他們不該瞞著大人私自找隊伍。
不久白軍靖衛團長黃靜波率部殺回李家坳,對當初瓜分他家財產的赤衛隊家屬進行大屠殺,為替親人報仇,孩子們自發組成少年游擊隊,他們巧奪槍支,伺機消滅敵人。
一次李主席不幸被捕,關押在敵營的柴房裡,孩子們機智混入靖衛團,摸掉敵崗哨,成功地營救了李主席,並打死了團長黃靜波,戰斗中冬伢子獻出了年幼的生命,孩子們在嚴酷的環境下不屈地戰斗著嚴酷的斗爭使他們經受了鍛煉和考驗,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起來,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Ⅳ 歌曲共產兒童團歌出自1958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是什麼
這部電影是《紅孩子》。
《紅孩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兒童片,由蘇里執導,陳克然、寧和、王和永等出演,於1958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後,留在蘇區的紅軍子弟蘇保和小夥伴們與白匪軍展開英勇斗爭的故事。
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江西蘇區李家坳的赤衛隊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和他的夥伴們想隨赤衛隊上山,但沒被批准。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們決意為鄉親們報仇。
(4)電影紅孩子讀寫繪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蘇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劇作家、作曲家喬羽,他說:「我想為孩子們拍一部戲,你能為我寫一個本子么?」喬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麼內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戰爭年代紅小鬼的故事。」
在此之前,蘇里曾拍了兒童片《哥哥和妹妹》,這次他想再拍一部關於「紅小鬼」的影片。對於蘇里的提議,喬羽欣然同意。其實,喬羽和蘇里兩人都有著濃濃的孩童情結,他倆也都曾是紅小鬼,對戰爭年代的孩子們有著異乎尋常的懷念與熱情。
喬羽接受任務後,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將劇本內容定格在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紅軍北上後中央蘇區一群紅孩子們身上。那是中國革命最為艱苦的時期,也最能反映出那個特殊年代孩子們英勇機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為了挖掘創作素材,喬羽生平第一次渡過長江來到了蘇區體驗生活,走家串戶,聽當年「紅小鬼」們講述紅軍北上後他們那艱苦卓絕的斗爭故事。漸漸地,一個關於當年「紅小鬼」的故事在喬羽的筆下誕生了。
Ⅳ 【兒童劇 紅孩子】劇本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江西革命 根據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衛隊 也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 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及其小伙 伴虎崽、細妹、水生、金根、冬伢子 等,晚上悄悄離家去找紅軍,被蘇保的外公李公公找回。不久,靖衛團 團長黃靜波帶著白軍焚燒了李家坳,屠 殺了全村的老百姓。為了討還血債, 替親人報仇,孩子們組成了一支少年 游擊隊。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 貼標語,消滅了不少敵人。在一次戰 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們在李 公公的領導下,混入靖衛團,巧妙地 救出了李主席,並打死了團長黃靜波 。嚴酷的斗爭使他們經受了鍛煉和考 驗,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起來 。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 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兒童團的團歌,在革命戰爭年代激勵了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歌曲的曲調源於前蘇聯少年先鋒隊隊歌《燃燒吧,營火》,具有奧地利梯羅耳族民歌的風格,詞作者佚名。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共產兒童團的故事拍攝了影片《紅孩子》,再現了江西革命根據地的少年兒童與白匪作斗爭的光榮歲月,《共產兒童團歌》作為影片主題歌傳遍了中國大地。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誓言:「准備好了,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時刻准備著!」就來源於這首歌。
准備好了么?時刻准備著,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兄弟們呀,小姊妹們呀!
我們的將來是無窮的呀,
牽著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紅色的兒童,時刻准備著!
拿起刀槍參加紅軍,
打倒軍閥地主,保衛蘇維埃。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Ⅵ 老電影紅孩子演員表
這個電影也是一部非常早期的電影,是在1958年上映的,主要的演員有陳克然、寧和、王和永等。這部電影本身也是有著相關的一個歷史背景的,所以在這部電影的劇情之中也可以看到角色們是怎麼鬥智斗勇的,又是怎麼發現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這種特質的。
這部電影目前還是可以在相關的一個平台上進行觀看的,所以關注這部電影的觀眾還是可以去觀看的。這部電影雖然是1958年上映的,但是還是會有觀眾去記得這部電影,並且對其中的情節有所討論。
在多年以後,這部電影中的演員也是進行了一個聚會,而這個聚會也被報道了,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其實是可以了解到這部電影本身所具有的這種影響力的。觀眾去了解這部電影,也可以從電影中看到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和這些也會給觀眾帶來一些思考。
Ⅶ 《紅孩子》這部影片主人公是誰
《紅孩子》這部影片主人公是:蘇保、細妹、虎崽、金根、冬伢子。該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後,留在蘇區的紅軍子弟蘇保和小夥伴們與白匪軍展開英勇斗爭的故事。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
劇情簡介:
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江西蘇區李家坳的赤衛隊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和他的夥伴們想隨赤衛隊上山,但沒被批准。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們決意為鄉親們報仇。
於是,一支紅色少年游擊隊在無一槍一彈的情況下於岩洞中成立。他們與國民黨匪兵作斗爭,打流動哨,得了第一枝槍。爾後貼標語、打匪徒,竟戰果累累。
在一次戰斗中,李主席被捕,孩子們先抓來匪大隊長肖振武審問,然後由李公公帶領,深夜進人村莊,救出李主席。李主席和孩子們勝利突圍,他們迎著朝霞向前方走去。
Ⅷ 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兒童可以看
如下:
一、《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二、《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崔嵬、歐陽紅櫻聯合執導,安吉斯、張瑩、葛存壯、於中義主演。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故事。
三、《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四、《紅孩子》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插曲《共產兒童團歌》。
五、《地下少先隊》
1949年,上海某中學學生江大成被反動的朱校長借口出售《新少年報》開除。在黨的地下工作者楊明老師誘導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呂小可、陳玉珍等在江大成影響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報》改為牆報在學校出版,並秘密散發傳單,喚起人們的鬥志,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壯的少先隊隊歌中,少年兒童們舉行了庄嚴的入隊儀式,江大成為新隊員繫上了紅領巾。
Ⅸ 求小學生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
愛國電影觀後感作文:《紅孩子》觀後感
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十分遙遠。但是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紅孩子》彷彿把我們帶入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讓我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蘇保、細妹等兒童團員手持紅纓槍穿梭在密林中,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正是有了他們不怕犧牲默默奉獻,才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紅孩子》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被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所感染。兒童團員蘇保、細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們的腦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堅強,不怕犧牲,不怕危險,機智勇敢,胸懷革命大業,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回顧歷史,是為了銘記歷史;銘記歷史,是為了珍惜現在。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學習的良好環境,倍加珍惜安定的社會環境,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學有所用,繼承革命先輩的遺志,投身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聰明才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國建設日新月異,祖國建設一日千里,幸福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去開創,我們要爭做祖國建設的英雄,無愧於先輩們的殷殷期望,無愧於我們這個時代。春天的花朵為我們開放。
空中的白雲向我們召喚。
樹上的小鳥為我們歌唱。
美好的生活伴我們成長。
幸福美好的學習生活,我們要珍惜;小小英雄的優秀品質,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珍惜現在,珍惜未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肩負起祖國建設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