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那顆星子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全文主要內容歸納:一次英語考試前「我」溜出去看電影,意外遇到老師也在。第二天考試憑強記意外得高分,可是被老師點破,重考不及格,但老師還是給「我」評了「優」,並教育「我」不該糟蹋自己的天賦。由此「我」對老師肅然起敬。
寫作特點
(1)事件的敘述,一波三折,絲毫不平板,富於變化,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卻鋪墊得當,使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2)語言生動傳神,風趣幽默,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許多比喻信手拈來,不僅新穎別致,而且妙趣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讀性。
希望你用得著
三個意外 1.考試之前看電影,卻考了好成績
2.試卷先被誇獎,既而重考,卻只有47分
3.成績單上仍然是優
人物性格:
我:調皮 貪玩 天真 有情
林老師:慈愛 關心 理解又能嚴格要求學生 善於啟發誘導學生
品味語言:
1.動詞生動(第一節第一句)
2.詩意的語言(第一節最後一句)
3.新鮮的比喻(第九節第一句
全文主要內容歸納:一次英語考試前「我」溜出去看電影,意外遇到老師也在。第二天考試憑強記意外得高分,可是被老師點破,重考不及格,但老師還是給「我」評了「優」,並教育「我」不該糟蹋自己的天賦。由此「我」對老師肅然起敬。
本文是一篇敘事散文,情節安排一波三折,語言充滿詩意。
(1)1節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寓情於景,把對美好中學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情寄託在一片夢境般的景色之中。
這也是本文的第一部分,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環境,並引起了全文。
(2)2節概述了中學時代的生活,用一件小事引起了下文,那件事盡管是個教訓,但林老師的親切話語令「我」深受感動,給「我」留下了溫馨的記憶。
(3)3節寫初一那年「我」面對繁重的課業,卻絲毫不以為然,仍然玩心不改。
(4)4節寫「我」雖屢犯校規出校看電影,可從未被逮到過,於是有些忘乎所以。
至此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幾筆勾勒出「我」中學時代的性格特點,語言幽默詼諧,為下文的記敘作好了鋪墊。
(5)5節寫「我」照例出去和同學看電影《五朵金花》,看見老師也毫不顧忌。
(6)6節寫「我」的同學見到老師後悄然逃跑,「我」雖也有些忌憚,但仍打腫臉充胖子。
(7)7節寫林老師看到「我」之後,雖然知道「我」違反了校規,但她更因為自己沒有以身作則而感到愧疚。
至此是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第一層,寫「我」又違反校規與同學出校看電影,卻不想在影院巧遇林老師的情形。
(8)8節寫「我」第二天一早險些遲到的狼狽像。
(9)9節寫面對英語考試「我」只得臨陣磨槍,在課堂上突擊復習。
(10)10節用風趣生動的語言寫「我」緊張應考的情態,也寫了「我」對林老師的格外嚴格的誤解與不滿。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二層,寫「我」臨陣磨槍,緊張應考。
(11)11節寫成績公布後,「我」考的格外好。
(12)12節形象地寫出了「我」考了第一之後驕傲得意的神態舉止。
(13)13節,一個「慢」字,又加了感嘆號,寫出了事情的突轉。
(14)14節寫林老師讓「我」到黑板前為同學示範考題,結果因為是考前突擊的緣故,「我」在全班面前得了不及格。
(15)15節寫課後林老師給「我」成績單,「我」驚訝地發現英語成績是「優」。
(16)16、17節寫林老師教育了「我」。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三層,寫林老師讓「我」進行了「二次考試」,並與「我」談心,對「我」進行教育。
(17)18節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四層,寫談話後,已經是晚上了,「我」送別林老師,觸景生情,把她比作明亮的星。
至此文章的第三部分結束,整個第三部分記敘了「英語考試事件」,同時加入了議論和抒情。
4.文章主題
文章以真切傳神又滲透著童心的筆觸,著重記敘了中學時代的一件小事,表現了「我」調皮貪玩的性格,更表現了對林老師這位既嚴格又親切的老師的崇敬與眷戀。
5.寫作特點
(1)事件的敘述,一波三折,絲毫不平板,富於變化,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卻鋪墊得當,使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2)語言生動傳神,風趣幽默,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許多比喻信手拈來,不僅新穎別致,而且妙趣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讀性。
回答者:天才嬰兒 - 秀才 二級 3-11 12:51
全文主要內容歸納:一次英語考試前「我」溜出去看電影,意外遇到老師也在。第二天考試憑強記意外得高分,可是被老師點破,重考不及格,但老師還是給「我」評了「優」,並教育「我」不該糟蹋自己的天賦。由此「我」對老師肅然起敬。
本文是一篇敘事散文,情節安排一波三折,語言充滿詩意。
(1)1節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寓情於景,把對美好中學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情寄託在一片夢境般的景色之中。
這也是本文的第一部分,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環境,並引起了全文。
(2)2節概述了中學時代的生活,用一件小事引起了下文,那件事盡管是個教訓,但林老師的親切話語令「我」深受感動,給「我」留下了溫馨的記憶。
(3)3節寫初一那年「我」面對繁重的課業,卻絲毫不以為然,仍然玩心不改。
(4)4節寫「我」雖屢犯校規出校看電影,可從未被逮到過,於是有些忘乎所以。
至此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幾筆勾勒出「我」中學時代的性格特點,語言幽默詼諧,為下文的記敘作好了鋪墊。
(5)5節寫「我」照例出去和同學看電影《五朵金花》,看見老師也毫不顧忌。
(6)6節寫「我」的同學見到老師後悄然逃跑,「我」雖也有些忌憚,但仍打腫臉充胖子。
(7)7節寫林老師看到「我」之後,雖然知道「我」違反了校規,但她更因為自己沒有以身作則而感到愧疚。
至此是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第一層,寫「我」又違反校規與同學出校看電影,卻不想在影院巧遇林老師的情形。
(8)8節寫「我」第二天一早險些遲到的狼狽像。
(9)9節寫面對英語考試「我」只得臨陣磨槍,在課堂上突擊復習。
(10)10節用風趣生動的語言寫「我」緊張應考的情態,也寫了「我」對林老師的格外嚴格的誤解與不滿。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二層,寫「我」臨陣磨槍,緊張應考。
(11)11節寫成績公布後,「我」考的格外好。
(12)12節形象地寫出了「我」考了第一之後驕傲得意的神態舉止。
(13)13節,一個「慢」字,又加了感嘆號,寫出了事情的突轉。
(14)14節寫林老師讓「我」到黑板前為同學示範考題,結果因為是考前突擊的緣故,「我」在全班面前得了不及格。
(15)15節寫課後林老師給「我」成績單,「我」驚訝地發現英語成績是「優」。
(16)16、17節寫林老師教育了「我」。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三層,寫林老師讓「我」進行了「二次考試」,並與「我」談心,對「我」進行教育。
(17)18節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四層,寫談話後,已經是晚上了,「我」送別林老師,觸景生情,把她比作明亮的星。
至此文章的第三部分結束,整個第三部分記敘了「英語考試事件」,同時加入了議論和抒情。
4.文章主題
文章以真切傳神又滲透著童心的筆觸,著重記敘了中學時代的一件小事,表現了「我」調皮貪玩的性格,更表現了對林老師這位既嚴格又親切的老師的崇敬與眷戀。
5.寫作特點
(1)事件的敘述,一波三折,絲毫不平板,富於變化,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卻鋪墊得當,使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2)語言生動傳神,風趣幽默,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許多比喻信手拈來,不僅新穎別致,而且妙趣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讀性。
希望你用得著
❷ 女生看電影意外發現男主角竟是講台上的老師,現代大學生追劇是正常的嗎
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消磨時間的方式。而且也沒有干擾到其他人。
❸ 在那顆星子下 我明明違反校規去看電影,遇見老師後不僅不心虛,反而「撅起嘴唇」,吹起口哨。
那個滿意答案錯了....
文章的前半段說 學生一周除了休假日以外不可以看電影 老師得以身作則 也就是說 老師不謹要看住學生們 自己也要遵守校規 而老師都觸犯了校規 作為學生還有什麼可以怕的呢?
進一步來說 如果我是舒婷 我知道老師也觸犯了校規 我又有什麼可以怕的 連老師都觸犯校規了 我觸犯了校規有算得了什麼 這描寫了作者本身當時的叛逆心理
❹ 遇見初中時的語文老師,想請老師看電影,行
建議不要請看電影,但是約自己的同學看望老師是可以的。
❺ 在那顆星子下 閱讀答案
1.關於課文題目
⑴這篇課文的題目相比較一般課文題目,有特別之處,文題分為正標題、副標題。一般採用正副標題的文章往往正標題含蓄委婉、充滿文采、洋溢詩意,副標題具體明確,正副標題虛實結合,相得益彰。
⑵正標題「在那顆星子下」中的「星子」指的是什麼?
這里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林老師比作天空的星星,指引了我的人生之路,永遠閃爍在我記憶里。
⑶副標題「中學時代的一件事」指的是什麼事?
初中時,林老師對我的一次教育。
2.課文總體雖然寫了一件事,但這一件事卻由幾件小事構成。課文寫了哪幾件事?想寫了哪幾件?為什麼?
⑴偷看電影竟遇林老師 ⑵睡過頭而臨時應急強記 ⑶考試時受林老師關注 ⑷得高分後被林老師重考不及格 ⑸林老師對我諄諄教誨。
詳寫的是:偷看電影意外遇林老師、林老師對我諄諄教誨。
3.文章的五個意外
⑴看電影意外遇見林老師 ⑵早上意外睡過頭 ⑶考試意外得高分 ⑷重考意外不及格 ⑸林老師意外給我優。
4.概括林老師形象。
①電影院里林老師見我,沒做聲——寬容善良、理解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
②考試時關注我——關心學生。
③考後提問讓我回答,當全班面重考我——嚴格要求學生。
④明知我會出洋相,還一臉驚訝,似乎不明白,讓我重考——善於教育學生。
⑤林老師在教室門口給我成績單還是「優」——寬容、理解學生、循循善誘。
⑥林老師在辦公室的諄諄教誨的話——寬容和藹、關愛學生、循循善誘。
⑦老師纖細的手沉甸甸地擱在我瘦小的肩上——親切和藹、關愛學生。
林老師形象:寬容善良、理解學生、循循善誘、親切和藹。
5.關於環境描寫
①母校的門口是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兩旁鳳凰木夾蔭。夏天,海風捋下許多花瓣,讓人不忍心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學時代就是籠在這一片紅殷殷的花雨夢中——既寫出對美好中學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情,也為全文定下了美好的基調。
②只聽見一群相思鳥在教室外的老榕樹上幸災樂禍的鳴叫——借景寫情,表明「我」的羞愧內疚。
③星子正從她的身後川流成為夜空——既暗示林老師在我心中的巨大影響和我對林老師的感激,又對本文點題。
6.本文語言風趣幽默,生動傳神,讀來妙趣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生動性。請找出一些這樣的句子,並說說一般的語言應該是怎樣的。
①我的三個「同謀犯」或者由於考試的威脅,或者良心的譴責,把決心堅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②考卷發下來,我發瘋似地趕著寫,趁剛才從書上復印到腦子的字母還新鮮,把它們像活潑的鴨群全攆到紙上去。
③以致我和她,說不準誰先抗不住,就那樣背過氣去。
④從此我也把這個叛逃的單字狠狠揪住了。
⑤那一天,別提走路時我的膝蓋抬得有多高。
⑥我便像根木樁戳在講台邊不動了。
7.本文的敘述順序是怎樣的?從哪裡可以看出?敘述中學時代的這件往事的部分是什麼敘述順序?
從全文來看,敘述順序是倒敘。從開始的「母校的門口是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兩旁鳳凰木夾蔭。夏天,海風捋下許多花瓣,讓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學時代就是籠在這一片花雨紅殷殷的夢中」和結尾的「永遠閃爍在記憶的銀河中。哦,我的林老師」都回到了現在,表明怎這是在中年時回憶過去。就是倒敘。
敘述中學時代的這件往事的部分是順序,是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
8.句意分析
⑴「我」認為看完電影後林老師沒說我,而是「在那一瞬間,我覺得她一定覺得歉疚。為了尋找一條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是不是「歉疚」而不敢說我?
不是,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認為。林老師可以看電影,沒有違規。林老師沒有說「我」是由於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讓我難堪。
⑵「我」不會吹口哨為什麼還要「撮起嘴唇,學吹一支電影里的小曲」?
用此來掩飾自己心中的緊張和尷尬,裝出不怕林老師的樣子。
⑶「翻開書,眼前像騎自行車在最擁擠的中山路,腦子立即做出判斷,那兒人多,那兒有空檔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選擇」這句寫的是什麼?
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寫出「我」臨時抱佛腳的緊張的心態,「我」情急之下緊急進入了復習,快速分辨出重點與非重點,抓住復習的重點、難點,表現了「我」具有極強的記憶力和聰慧的頭腦。
⑷「英語一欄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視的『優』」為什麼我不敢正視?
林老師還是給了我「優」,但因為這個「優」並不是我真實的成績,我真正掌握的只有47分,我感到很愧疚,所以不敢正視。
⑸「要是你總是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會疲累的。那時,你的腦子里還剩了些什麼?」這句是什麼意思?
要運用好過人的記憶力,而不是依靠它耍小聰明,再好的記憶力也有衰退時,那麼你的腦子里就會什麼知識都沒有,要利用好的天賦去學習,學習是日積月累才會有收獲的。
9.分析本文用字的准確傳神。
⑴說說「我串上另外三個女同學去看當時極轟動的《五朵金花》」中「串」字的巧妙之處。
「串」字
⑵說說「我的三個『同謀犯』或者由於考試的威脅,或者良心的譴責,把決心堅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中「撂」的作用。
⑶說說「把它們像活潑的鴨群全攆到紙上去」中「攆」的好處。
⑷說說「老師纖細的手沉甸甸地擱在我瘦小的肩上」中「纖細」和「沉甸甸」是否矛盾。
10.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記敘了自己中學時代一次考試前後老師對我諄諄教誨的一件小事,
刻畫了一位和藹可親、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的老師形象,
表達了我對老師的崇敬、思念與眷戀。
❻ 在電影院遇見老師的英文對話
你——HELLO,Mr,or Miss, 王,李。。NICE TO meeting u .(打招呼)
老師——NICE TO meeting u too (回答後就OK了)
如果在門口,老師答後你就接著說: Do you see the film?(你是來看電影
的嗎?)(這句或話可能是老師問你的)
你——YES 。Mr,or Miss, 王,李。。do u have time now ,we can go to see the movie together.(老師有時間嗎,我們可以一起看這電影)
老師——sure ,I very happy to see with u .(當然,我非常樂意與你去看)
你——so glade ,so we are comeing now (太高興了,那我們走吧。)
老師——oh,I am sorry, I have something I have to go.(我還有事, 我得走了)
你——Really, really sorry, then the next bar, good-bye(是嗎,真遺
憾,那下次吧,再見)
❼ 在那顆星子下 我明明違反規定去看電影,遇見老師後不僅不心虛,還撮起嘴唇,說說我的心理活動
我盡管違規,但林老師也沒有以身作則,她一定覺得歉疚。
❽ 周斯越和丁羨看電影是哪集
第4集。
周斯越要帶著丁羨出去玩,丁羨還特意噴了香水在身上打扮了一番。吃飯的時候遇到了學長蘇博從,丁羨對蘇博從很是客氣,一旁的周斯越有些吃醋,將兩人的點心都吃個精光,丁羨回去後什麼都不剩了,這叫丁羨覺得周斯越吃醋的樣子很是好笑。
隨後兩人就一起去看了電影,沒想到遇到了楊純子和另外一個男同學也去了,丁羨看著一旁的周斯越就說他是不是有些難過,而周斯越卻不以為然。回去的路上周斯越告訴丁羨看完電影就算是把五歲時候的人情還完了,以後他們也算是兩清了。
看電影結束後遇到了班主任:
就在這時遇到了班主任老師,嚇得兩人趕緊逃跑多了起來,老天作美下起了雨,周斯越摟著丁羨躲在牆下用衣服給她遮雨,這讓丁羨有一次感受到了周斯越的暖心。
❾ 在辦公室撞見老師看片子 他見我來了手忙腳亂也沒關上播放器 結果這禮拜他一直在找我茬 我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還怎麼辦唄,別把他的事到處宣傳就好,跟平時一樣正常表現就是了,過一段時間這件事過去了就好了,找茬有時候是你自己感覺,但是他也是暗示你別到處亂說否則給你好看,小小的威脅一下下而已拉,沒事的,你別說出去就好了。
❿ 在那顆星子下 閱讀答案
在那顆星子下 閱讀答案:
1. 下面的句子運用了什麼
?加點的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
夏天,海風【捋】下許多花瓣,讓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答:運用了擬人的
;把無形的海風化為有形,更加生動、形象。
2. 「我」明明違反規定去看電影,遇見老師後不僅不心虛,反而「撮起嘴唇」,吹起口哨,說說「我」的心理活動。
答: 我盡管違規,但林老師也沒有
,她一定覺得歉疚。
3. 「翻開書,……自然而然有了選擇」,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答:沒有復習的內容太多(「擁擠的中山路」),只好突擊可以強記的一部分(可以穿行的「空檔」)。
4. 「我」的英語考試考了113分,林老師也給了「我」一個「優」,可她為什麼要「重新逐題」再考「我」一次?說說你的理解。
答:盡管「我」考得很好,但林老師知道「我」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通過再考讓「我」明白平時認真學習的重要性。
5. 文中所寫的
,實際上是「我」的一次教訓,作者為什麼不說成是「警鍾」,卻說它「像一隻小鈴」?(2分)
答:林老師當初的話語令「我」感到親切,令「我」感動,盡管是一次教訓,但在記憶里卻是溫馨的,像一隻「小鈴」在輕風中輕輕搖響。
(*^__^*) 嘻嘻~!希望幫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