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些院線電影排不上檔期或臨時撤檔
大概是影院也需要賺錢吧,質量好的,觀眾喜歡的永遠不缺檔期,相反的排不上檔期很正常
2. 電影為什麼全撤檔 什麼原因
1、市場原因。或許是因為定檔後熱度表現低靡,或者是開啟預售之後預售成績慘淡,也可能是因為在宣傳期影片的宣發方內部產生了矛盾。如此種種,都會令片方在影片公映前採取撤檔的操作,其中有部分影片會選定一個新的檔期,撤檔的同時官宣新的檔期,但是大多數影片並不會同時宣布新檔期。
2、政策原因,最近也被叫做「技術原因」。這種原因其實也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是影片在審查方面出了問題,因此沒有公布影片的排次號以及發行通知;另一類則是正常通過了審查,並且甚至已經開展了路演看片、首映以及點映活動,但是在公映前被「緊急召回」,例如近兩年的《芳華》《中邪》等片都是這個原因。
3. 今年暑假檔,為什麼定檔的大片不多,可能是三個原因導致
再過一個來月,就是每年的暑期長假。在中國影壇,往年的暑假檔,都是各電影公司爭搶的一個重要檔期,因為暑假檔是最容易創造票房奇跡的檔期。2015年暑假檔,由白百何、井柏然主演的《捉妖記》創造了24.34億年度票房最高紀錄,2017年的暑假檔,吳京的《戰狼2》拿下56.93億票房,成為中國影壇最高票房的影片,至今無人超越。2018年至2020年,分別是《我不是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八佰》等三部大片,分別拿下31億、50.35億和31.1億的票房,成為年度或檔期的最高票房影片。
曾經的暑假檔,電影片方至少提前三個月官宣定檔,並開始一波接一波地營銷推廣。然而今年的暑假卻很反常,至今也沒有幾部大片定檔暑假上映。除了《革命者》《1921》《狙擊手》等幾部主旋律獻禮大片定檔在7月份上映之外,只有由甄子丹、謝霆鋒、秦嵐主演的《怒火·重案》、由王智、張一鳴、克拉拉主演的《深愛》和由張子楓、吳磊主演的《盛夏未來》等三部觀眾期待的電影,分別定檔7月30日、8月13日和8月14日。
於是,有很多觀眾納悶,今年上半年的每個大小電影檔,都出現扎堆上映情景為何沒有出現在長達2個月周期的暑假檔呢?其實原因有三方面。
原因一、因為近幾年是主旋律年,尤其今年是主旋律大年。影視劇及媒體都在宣傳主旋律正能量,今年暑假檔更是主旋律電影向青少年傳遞正能量的最佳檔期。因此,今年的建黨節和建軍節,已有《革命者》《1921》《狙擊手》等三部國字型大小大片定檔上映,於是和,誰還敢定檔暑假檔上映,還敢明知山有虎還偏向虎山行?
原因二、因為疫情原因,影壇市場規律已打破。因為疫情的原因,多家電影公司出現資金鏈問題,急需電影上映扭轉困局。於是在電影行業復工復產後的一年內,出現了多部扎堆上映現象,從而導致暑假檔空窗期。同時,某些影視公司為了緩解當下的資金鏈壓力,轉戰網路電影市場,或從事「快餐式」電影生產,從而導致大片數量和質量不及往年。
原因三、電影定檔窗口期壓縮,為了減少營銷成本。往年多家電影公司都是早定檔早宣傳,現在定檔撤檔更自由靈活,不到正式上映之前不營銷推廣。比如,今年五一檔,多部電影定檔窗口期都很短,《掃黑·決戰》是在五一檔開啟之前十天才官宣定檔。不知道,今年暑假檔,是否也出現臨時定檔上映的大片。
寫到這里,該收尾了。期待今年暑假檔有黑馬出現,更希望多出些高水準高質量的影片,不要為了票房,弄些「快餐電影」,討好和糊弄觀眾。「票房高不代表水平高」,「快餐電影」只是贏了當下但是輸了未來。
端午檔將至,16部電影扎堆上映,你最期待哪部影片?
今夏熱映電影不斷,黃渤、彭於晏都有新片定檔暑假檔,你們期待嗎
每個檔期都瘋狂,年度總票房已達252億,《懸崖之上》將破11億
《速9》將破9億,張藝謀與陳凱歌的新片,有望在暑假檔同期上映
4. 為什麼電影檔期不能超過一個月,廣電總局制定這樣的規定的原因是為什麼
今年暑期檔有很多影片到第三周就基本沒有什麼觀眾了。所以暑假檔期不超過一個月也是為了更多好電影上映供人們觀看。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今年暑期檔的票房低迷更暴露出我們或許連基本的供給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持續產出優質且有票房號召力的作品。距離 2016 年結束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目前全國累計票房還不到 390 億元,別說完成 600 億的樂觀預期,就連打平去年 440 億的成績也成問題。電影局或許為了「年底沖業績」,在 11 月一口氣引進八部好萊塢大片,這種近乎拔苗助長的做法,也進一步壓縮這些電影原本該有的生命周期。
作為資方的愛奇藝享有網路獨播權外,更重要的是該片在院線的迅速「失寵」,被迫提前終結壽命。平心而論,龐大的平台優勢、成熟的付費會員體系、針對特定人群的線上推廣,這都能有效延長類似的小眾文藝片在網路平台的存活時間。
5.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一上映就是好幾個月
主要是為了能夠收獲到更多的票房。一部電影在上映之後想要獲得更多的票房就必須要延長上映的時間,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不斷的去看電影從而累計票房,無論是《戰狼2》還是《你好,李煥英》這些優秀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延期了好幾個月下架,而這樣做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去死票房持續性增長。
1、累計票房
現在電影上映之後,基本上只要是優秀的電影,那麼都會延長很長時間才去下架。如果是一般電影在上映之後沒有收獲很好口碑,以及沒有很高的票房繼續去支撐這部電影,那麼電影院就會選擇減少這部電影的排片,同時會逐漸下架這部電影。電影院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能夠去保障電影院有著足夠的營收,一部優秀的電影,只要賣的好擁有很高票房,那麼作為電影院也可以拿到很好的收入,所以對於優秀電影,延長其下架的時間,是為了能夠賣出更多的電影票。
通過以上相關內容,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之所以電影會一上映就是幾個月時間,本身就是電影院為了能夠將利益最大化。
6. 為什麼電影的票房受上映檔期影響
電影的上映檔期是影響票房因素的關鍵之一。從發行方、院線和電影院的角度來講,檔期是由發行方、院線以及放映方根據影片的上映日到下檔日的時間間隔。從觀眾的角度來講,檔期是觀眾有暇時間並且願意觀看影片的時間段。所以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檔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道吉日。比如五一檔,六一檔,暑期檔,國慶檔,元旦檔,賀歲檔,春節檔等等,節假日段是觀眾最空閑的時段,自然會有大批觀眾走入影院,因此票房也會升高。
電影檔期作為電影營銷的重要部分,在電影攝制前期就開始籌劃了。它的出現以及針對不同檔期的電影市場營銷策略,是一個國家電影市場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如果說發行區域是一部電影的空間橫向市場,那麼檔期就是一部電影的時間縱向市場。因此,片方高度重視影片的排映,往往把排映作為提升票房的重要手段。
2019年的國慶檔期,三部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占據了國慶檔總票房的97%。僅10月1日至7日的票房就達到了43.84億。因此,檔期的選擇是電影能否獲得票房成功的重要一點。一部電影只有選對了檔期,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吸引力,為電影帶來最大的觀影群體。
當然,並不是占據了天時地利就可以高枕無憂,也要考慮人和因素。在好的電影檔期時段,自然會有很多影片競爭上映。好的影片在競爭之下票房也會受到影響。例如2018年暑期檔上映的,由李易峰主演的影片《動物世界》,從豆瓣評分到導演實力,明星流量,以及影片製作水平,後期特效應有盡有,怎麼看都像是一部高票房高收益的影片。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剛上映的時候票房一路走高,自從《我不是葯神》點映之後,《動物世界》票房一路低迷,所有觀影人群都被《我不是葯神》所吸引。因此,合理的安排檔期,躲避大流量電影的競爭也是至關重要。
所以,如果想要投資某一部影視作品,在確保電影項目正規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最重要的檔期,因為這跟投資者的票房分紅密切相關!從投資角度上看,降低投資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才會有所收益。因此,結合上述的檔期因素,還要綜合考慮電影的題材、成本、陣容、幕後製作團隊、宣傳力度、等多種原因。
我是天天,一個專門從事電影投資的電影博主。歡迎關注咨詢我,天天將為大家分享更多的影視資訊。
7. 一個好的檔期會給一部電影帶來極大的好處,為什麼會有檔期玄學這種現象
檔期玄學,只是製作方想要一個好票房,又或者是想要討一個好彩頭。就和普通人結婚、開店一樣,往往會選個好日子。不過電影檔期,和普通人結婚還不一樣,日期的改變會決定很多事情。像是春節檔上映的影片,大製作、有熱度,可能會一飛沖天。而一些小製作,或者熱度不夠,就有可能被大片碾壓,拿不到好票房。
在各種原因的影響下,檔期玄學這個事情就出現了。甚至有很多製作方,在電影開拍之前,還會請“大師”選個好日子。
3、電影上映日期電影上映日期,我覺得可以直接分成類型。像是一些高質量的電影,最好在平時的節日上映,雖然沒有春節檔那麼大的流量,但是憑借自己的口碑,票房不一定會低。而哪些能夠引起共鳴,但是質量中規中矩的,就要選擇在春節檔上映。
春節是特殊時期,人們要的就是引起共鳴。就算質量中規中矩,也能拿下超高的票房。與其說人們在乎檔期,倒不如說太在意票房了。當有一個人相信玄學成功,那麼其他人都會相信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