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的影片評價
《阿黛拉》完全不必想法國「無厘頭」一樣算計自己幾分鍾才能有一個笑點,因為它通篇都充滿著幽默。本片源於生活,講述法國19世紀的故事。法國人濃郁的幽默細胞把他們的生活演變成了最值得品味一下的喜劇。法國電影向來以幽默、浪漫、深度見長,而《阿黛拉》又注入了奇幻冒險這個新的流行元素,為觀眾呈上一道新穎的法式大餐。
一切從翼龍蛋孵化、阿黛拉巡迴寶物開始變得好笑起來,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搞笑基調。它並不刻意追求幽默的深沉和新意,而是以一種原生態的呈現觸動你的笑神經。平庸的警察們的百態細節,風趣誇張的場景設置,還有木乃伊的招牌默片式表演,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喜感。
呂克-貝松說:「我在電影里創造了一些幽默的木乃伊,你會看到翼龍在巴黎的上空飛翔,看到阿黛拉非凡的冒險故事,看到瘋狂的科學家。」作為一部商業娛樂片,觀眾能在《阿黛拉的非凡冒險》中發現很多熟悉的橋段與設定。博物館的翼龍復活讓人想到了《博物館奇妙夜》;馴龍、騎龍的段落又彷彿是個法國女版的《阿凡達》。如果對法國歷史有所了解,觀眾就更能體會到「美好時代」的巴黎式優雅、凡爾納式的早期科幻,以及從梅里愛到塔蒂的喜劇印記。
總有些兒童故事風靡一代,總有些童話小說經典不改,「100年前的巴黎女孩讓我著迷,愛上阿黛拉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呂克貝松的話。說起西方國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經典兒童讀物,便總繞不開塔蒂的《阿黛拉》系列漫畫。
所以《阿黛拉》從頭到尾都堅持商業本質,以玩命搞笑的架勢演繹著一個輝煌的極限,隨處噱頭,層層顛覆,百餘分鍾內充滿眼花繚亂的幽默設計和想像力爆發後的絕妙細節,密度大,卻不鬧。
它有著不可能失敗的劇本選材,魔幻,搞怪,探險,群龍奪寶外加貓鼠游戲;它有著不令人反感的演員陣容,雖然沒什麼腕兒,名氣小,但不會讓觀眾像幼稚的追星族,質疑自己的品味;它有著囊括天下各種荒奇新巧的抖包袱手段,包括調侃社會趣聞,重述法國情調,還有最受歡迎的――惡搞大片。
呂克-貝松堅持用心創作,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為我們帶來感動與歡樂,在浮誇的大環境下顯得尤其可貴。
有關評論人士說:「這部影片以一個栩栩如生的驚奇場面擄獲全球觀眾的眼球,帶給觀眾超乎想像的奇幻歷程!」
喜劇難拍,講究個度,拍鬧了流俗,拍靜了與正劇混淆不倫不類,影片《阿黛拉》正好恰到好處。
記得有一則相聲,店小二出著怪相兒對客人報菜名,「我們有大笑、憨笑、狂笑、苦笑、皮笑肉不笑……」人的笑分許多種,從聽覺上判別,還有一種充滿對對方的智慧成果表示欣賞的,可以大聲,可以放肆,而這種笑,我在試映《阿黛拉》的影院里,聽到了無數次。
本片匯入大量的喜劇情節、冒險場面以及人物情感,大量的搞笑情節令人捧腹,連場的冒險部分幾乎令人窒息,而結尾處點睛一筆還是會讓人唏噓不已,在絢麗多彩的畫面和風采依舊的人物所帶來的娛樂暢快之餘,還有對舊時情懷的一種淡淡眷戀。編劇對社會問題的把握使得觀眾不被煽情也能感動,不被說教也會思考 。(搜狐網 評)
B. 有關騎龍的電影。有點像馴龍記。但不是3D。這電影叫什麼
《龍騎士》,2006年年底美國上映的魔幻片
不是《龍之戰爭》,那是一部韓國片,而且裡面實際上講的是一條大蛇
C. 求一個電影結尾一個白衣服姑娘騎著龍飛走了
信息太少,是這一部么??
要是的話就是美劇《權力的游戲》第五季第九集,最後,龍女騎龍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