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永恆的記憶的各集內容
第1集序言篇
本集先以少量篇幅概述譯製片在新中國影壇的出現和興起,著力介紹譯製片的譯制藝術在新中國影壇藝術地位的確立過程,著力探討譯製片作為一個獨特影片片種的藝術特性,給觀眾初局游步展現譯製片藝術魅力的方方面面。
第2集——第9集經典時代(1-8)
以飽滿的藝術激情介紹新中國譯製片的最初出現和那個時代令人難忘的經典作品,以熱情洋溢的筆調回顧譯製片逐步發展成為一種電影藝術樣式的黃金時代,再現譯製片桐緩銷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重新放射出的藝術光彩,著力推介在譯製片發展各個歷史階段出現的重要藝術成就、經典藝術作品,並請外國同行進行評價。
第10集翻譯的藝術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譯製片的翻譯劇本是一部譯製片得以成功的創作基礎。以上譯廠老廠長陳敘一為代表的一大批譯製片翻譯家為一部部譯製片的成功嘔心瀝血、字斟句酌,以他們的卓越才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11集——第12集導演的創造(上、下)
同一部電影作品的導演一樣,譯製片的導演是翻譯劇本和配音演員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是一部譯製片的「總工程師」,更可以說是一部譯製片能否成功的靈魂人物。這兩集著力介紹譯製片導演的獨創性勞動,以及他們的創作與其他影片樣式不同的獨特性。
第13集——第15集靈魂再塑(上、中、下)
如果說譯製片的翻譯劇本是譯製片成功的基礎,導演是「總工程師」,那麼,配音演員的藝術創造則就是一部譯製片能否成功的最後關鍵。這三集將著力介紹、深入探討配音演員從初對、復對到最終的配音實錄過程中,對外國原片藝術風格的把握,對原片人物性格、心理狀態的體驗、把握,直到以符合角色性格特徵、心理狀態的語音藝術技巧如何再塑出特定角色的藝術靈魂。
第16集能匠利器
在譯製片的創作生產中,配音錄音技術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從我國譯製片生產最初用光學錄音機在電影哪陵膠片上錄音,和笨拙地給配音演員反復放映影片膠片,到循環放映盤的發明,到經「膠轉磁」後在錄像帶上進行初對、復對和配音實錄,再到如今的數字錄像錄音技術,每部譯製片的創作生產無不凝聚著譯制技術人員的心血。尤其是錄音師在配音錄制完成後的錄音合成勞動,是導演給原片藝術「還魂」的最後體現。
第17集——第18集盤古開天
這兩集將重點回顧我國譯製片藝術開創期的重要先驅者,如袁乃晨、陳敘一、白景晟、肖楠、邱岳峰、孫敖、張桂蘭、向雋殊、陳汝斌……
第19集——第21集 譯壇別戀(上、中、下)
在我國譯製片發展的歷史上,電影演員出身的電影明星們曾為譯製片的創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中的許多人與譯製片結下了剪不斷的情緣。在本片這三集中,將向觀眾介紹孫道臨、張瑞芳、舒綉文、上官雲珠、高博、舒適、馮喆、張伐、趙丹、中叔皇、林彬、仲星火、達式常等人參加譯製片譯制的經歷,和他們的種種感觸。
第22集——第23集 譯壇之魂——陳敘一(上、下)
在上海電影譯制廠,象喬榛、劉廣寧這些藝術家已經廣為人知,但多數譯製片觀眾並不知道,如果沒有已故上海電影譯制廠老廠長陳敘一的卓越貢獻,可以說就沒有今天的譯製片事業,正是陳敘一規范、發展了我國的電影譯製片事業,所以譯製片事業才能有今天這樣的輝煌。在這兩集中,集電影事業家、翻譯家、譯製片導演於一身的陳敘一將成為本片的主角。
第24集——第25集 譯壇絕唱——邱岳峰(上、下)
邱岳峰是最受電影觀眾愛戴的配音藝術家,他的名字和《警察與小偷》、《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悲慘世界》、《簡愛》等一系列譯製片名作連在一起。是他把影片中的不同人物、不同人物的復雜情感配得絲絲入扣。在生活當中,他也是一個內心世界極其復雜的悲劇人物。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發出心底的聲音向他依戀的事業發出了一聲絕唱。
第26集——第27集 譯壇魔音——富潤生(上、下)
在我國譯製片創作中,富潤生是一位非常富有才華、千人千聲的配音藝術家。
第27集——第28集 譯壇鬥士——尚華(上、下)
尚華是目前在世年齡最大、資歷最老的配音藝術家。幾十年來他牢記黨對配音藝術的教導,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地耕耘地譯壇上,為廣大觀眾奉獻了《虎口脫險》、《冷酷的心》等幾百部傳世佳作。他的誓言是「我死也要死在話筒前」。
第30集——第31集 譯壇悲歌——畢克(上、下)
畢克是一位沉默而樂於奉獻的配音藝術家。生活當中他貌似平常,卻用自己的聲音塑造出一個個英俊偉岸、性格突出的銀幕形象。提起畢克,觀眾不能不想起電影名作《追捕》、《遠山的呼喚》、《老槍》、《卡桑德拉大橋》等。
第32集 譯壇才女——蘇秀
她的名字並不十分震耳,但她除了塑造眾多銀幕配角以外,卻以更多精力致力於譯制導演的工作,並培養出大批譯製片的後續人才。
第33集——第34集 譯壇強音——李梓(上、下)
她的聲音傳給人的信息是自愛自強,如《簡愛》中的簡愛,《巴黎聖母院》中的艾斯米拉達,《葉塞尼婭》中的葉塞尼婭。
第35集 譯壇青衣——趙慎之
青年時期的趙慎之用聲音塑造了眾多少女少婦的形象,晚年又塑造了象阿綺婆這樣久經滄桑的婦女形象。
第36集——第37集 譯壇甜女——劉廣寧(上、下)
人說她的聲音宛如一汪清泉,如《魂斷蘭橋》中的瑪拉、《生死戀》中的夏子。
第38集——第39集 譯壇英傑(上、下)
於鼎、胡慶漢、伍經緯、楊文元、戴學廬、程曉樺——他們曾經承擔起了中國譯壇的柱樑,如今他們或已辭世人間,或已離開話筒,但他們的聲音卻給觀眾留下永恆的記憶……
第40集 譯壇俊才——孫渝峰、嚴崇德
他們兩人既是科班出身的專業譯製片導演,又是人們所熟知的專業配音演員。他們雖已退休,但仍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譯壇上。
第41集——第42集 譯壇儒將——喬榛(上、下)
他的聲音儒雅而富於風度……他不但在青年時期自覺自願地投身於譯製片事業,而且對譯製片藝術有著獨到而深刻的理解。喬榛不愧為當今中國譯壇「領頭羊」。
第43集——第44集 譯壇王子——童自榮(上、下)
他的聲音磁性、瀟灑,富於傳奇色彩。他配音的《佐羅》、《黑鬱金香》、《鐵面人》是最為廣大觀眾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而他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卻是《靡菲斯特》。
第45集——第46集 譯壇百靈——丁建華(上、下)
她的聲音聽不出一絲憂愁和感傷,生活當中年近半百的她還是那樣富於青春和魅力。《茜茜公主》、《大海的女兒》、《卡桑德拉大橋》、《大蓬車》、《追捕》、《遠山的呼喚》是她為人熟知的作品。
第47集 譯壇花旦——王建新
當年文革時期的風雲小將,現已成為能配能導、獨當一面的將才,同時,她又肩負著傳、幫、帶的歷史重任,並不愧為中國譯壇的當家花旦。
第48集 譯壇之星(1)程玉珠、狄菲菲
第49集 譯壇之星(2)胡平智、劉風
第50集 譯壇之星(3)曾丹、任偉
第51集 譯壇之星(4)金毅、劉雪婷
這些承前啟後的中年配音演員正在撐起中國譯壇的一片藍天。
第52集大幕未落
簡要總結我國譯製片藝術已經走過的50年歷程,著力從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代的社會現實出發,展望譯製片藝術所面臨的新任務和新挑戰,展望譯製片藝術即將擁有的美好明天。
五、製作單位及主創人員
聯合製作:
新世界出版社
上海電影譯制廠
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視聽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尚藝時代影視文化發展公司
藝術指導:喬榛(上海電影譯制廠廠長、國家一級演員)
丁建華(國家一級演員、譯製片導演)
總策劃:
趙宇,張東林,王哲東
撰稿:
張東林,趙宇
解說:
喬榛,丁建華
編導:
趙宇,冬嶺
攝像:趙祥陳曉舉
註:本片正在製作中。
㈡ 你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哪十部
《賣花姑娘》,《看不見的戰線》,《摘蘋果的時候》,《南江村的婦女》《流浪者》,《大篷車》,《永恆的愛情》《虎口脫險》,《遠山的呼喚》《追捕》!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都是當年轟動一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百看不厭倦的外國電影。
"中國電影新聞簡報;朝鮮電影哭哭鬧鬧;阿爾巴利亞摟摟抱抱;蘇聯電影真槍真炮……"當時的人們總結的精彩論句。
【賣花姑娘】
【看不見的戰線】
【列寧在1918】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海岸風雷】
【第8個是銅像】
【多瑙河之波】
【追捕】
【流浪者】
時光荏苒,那些永遠定格在我腦海深處的外國經典譯製片,那些為這些影片配音的幕後演員的親切聲音,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我的記憶中愈發地顯得清晰……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排名不分先後)
《王子復仇記》
《巴黎聖母院》
《基度山伯爵》
《魂斷藍橋》
《佐羅》
《羅馬假日》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虎口脫險》
《尼羅河上的慘案》
《追捕》
同時銘刻在心中的還有那些中國的老配音演員們:白景晟、孫道臨、張伐、衛禹平、高博、丁建華、喬榛、邱岳峰、童自榮、富潤生、李梓、劉廣寧、畢克、尚華、曹雷、向雋殊、蘇秀……回答完畢。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追捕》
《流浪者》
《尼羅河上的慘案》
《野鵝敢死隊》
《佐羅》
《倫敦上空的鷹》
《卡桑德拉大橋》
《雪地英雄》
當年上海譯廠譯制的外國影片都是精品,上譯廠老一輩的配音大師以獨特動聽的嗓音和優質的影片相得益彰!在這么多精彩的譯製片只選十部,還是比較難取捨,我選選擇了以下十部,不知能不能代表當時上譯廠的顛峰時期,《悲慘世界》《簡愛》《虎口脫險》《尼羅河慘案》《陽光下的罪惡》《英俊少年》《音樂之聲》《三十九級台階》《苔絲》《冷酷的心》
佐羅,53版悲慘世界,蛇,虎口脫險,三十九級台階,巴黎聖母院,78版鐵面人,神秘的黃玫瑰 白骨之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復仇,最後一顆子彈,尼羅河上的慘案,簡愛,錢拉菲利普版勇士的奇遇,野鵝敢死隊,第一滴血,茜茜公主三部曲,基督山伯爵,遠大前程,勇敢的米哈伊,沉默的人,葉塞尼亞,錢拉菲利普版紅與黑,上海譯製片廠戰爭與和平,大獨裁者,純屬巧合,德黑蘭43年,綠寶石護身符,列寧在1918.,追捕,霹靂舞,
我覺得,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有賣花姑娘,英俊少年,音樂之聲,瓦爾特保衛莎拉熱窩,橋,流浪者,追捕,永恆的爰婧,血凝,摘蘋果的時候,這些就是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十部[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我認為,在我眼裡,最喜歡的十大譯制影片是:(1)、阿爾巴尼亞二戰影片《寧死不屈》;(2)、阿爾巴尼亞二戰影片《海岸風雷》;(3)、阿爾巴尼亞二戰影片《地下游擊隊》;(4)、前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5)、前蘇聯影片《列寧在十月》;(6)、前南斯拉夫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7)、前南斯拉夫影片《橋》;(8)、朝鮮反特影片《看不見的戰線》;(9)、朝鮮戰爭影片《南江村的婦女》;(10)、朝鮮彩色戰爭影片《命令027》。
中國電影譯制事業,新中國建立之初,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率先譯制蘇聯故事片電影。"把外國人講中國話的電影,送到廣大電影觀眾面前。"受到人們的喜愛。
隨後,上海電影譯制廠成立,為觀眾奉獻世界多國優秀電影,許多電影明星也加入譯制,配音,培養出為數不少的著名配音演員……
一些經典譯製片深受中國觀眾喜愛:重新編導、翻譯、復制的外國影片,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情感 、語言習慣、思維方式,升華成經典之作。一些優秀的外國電影明星被人們所熟悉和喜歡;不少好聽的電影歌曲,受到大家的好評與傳唱……
我喜愛的十部譯製片
列寧在十月
流浪者
賣花姑娘
巴黎聖母院
魂斷藍橋
追捕
泰坦尼克號
廊橋遺夢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百萬英磅
……
要說要說十大經典,太難選擇了,100部都難以難以選擇出來。最著名,最有影響力的,最專業的兩個譯制廠:上海電影譯制廠;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分廠;兼譯影片的有北京電影製片廠等。藝術家們用聲音塑造的角色,人物鮮活立體,給我們以超享受藝術感受。除此之外還有國內著名電影演員參與譯製片的配音。更有影響是1962年評選出的電影明星也有參與譯製片配音:如孫道臨,於藍等,及北影廠魯非,葛存壯等,他們除了高超的藝術表演,又用聲音塑造了鮮活的角色。
我最喜歡十大譯制影片是:
上譯的《王子復仇記》;《簡愛》;《巴黎聖母院》;《魂斷藍橋》;《佐羅》;《葉塞尼亞》;《追捕》;長譯的《賣花姑娘》;《羅馬假日》;北影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些經典讓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㈢ 當你想到譯製片的時候,你會想到哪些配音演員呢
譯製片屬於很久以前的東西了,互聯網時代大家習慣了看字幕聽原聲,譯製片時代有四個廠牌,上海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和八一廠,配音演員也選四個吧童自榮:20歲被蘇聯電影白夜打動,立志成為配音演員,1973進入上影譯制廠,33歲未來世界配音成名!最出名的是佐羅!有配音王子之稱,對了,功夫片少林寺他還給李連傑配音過!近期我知道的也就是玩具總動員系列中的胡迪個大聖歸來中的混沌!當時我聽到混沌的聲音,一下懵了,70歲了聲線沒變,服氣!邱岳峰:中俄結晶!父親是中俄邊界辦事處武官,母親是俄羅斯人,1950年入上譯廠,他聲音有金屬色澤,1957年義大利電影警察與小偷是代表作,本身攔枝虛這劇就是經典!最有名的應該是為《大獨裁者》中的卓別林配音,他也包攬了卓別林的全部國配,值得一提,上美廠的經典大鬧天宮中,他給孫悟空配音!他作為譯製片配音演員,最牛的是不僅配,還會修氣口,說白了,就是數出來一句外語原音中能容納幾個漢字,力求讓口型都對上!真牛人,他的經典除了上面說的,還有簡愛,悲慘世界,哪吒鬧海等等劉廣寧,女,也是上譯廠的,魂斷藍橋成就經典,值得提一下,就是望鄉,他為阿崎婆的年輕時代配音,將一個心碎的故簡燃事講的淋漓盡致!最狠的是尼羅河上的慘案,這是我心目中譯製片最佳,沒有之一,甚至我都無法接受原聲了!譯廠派出全部精銳,前面兩個大神也在,她負責女一潔奎琳的配音!這是第一個她配的反派,她配的苔絲還獲得過最佳譯製片獎,她除了電影,還給劇配音,1987年美短劇《天使的憤怒》中她憑借大女主詹妮弗的配音,拿到了金鷹最佳女配音演員獎畢克,這是上譯廠元老,參與克上譯廠的創建!音樂之聲的上校,這是歌舞片,歌舞片,歌舞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歌舞片不僅要對氣口,更要對音色,否則會出現說唱兩張皮,直接毀經典,畢克出來的效果你看原片,上校配音說話和原聲唱歌幾乎感覺不出來時兩個人!畢克除了配音牛,最搭困狠的是念旁白,悲慘世界,圍城,我去了!他的代表人物有高倉健,波洛,這倆人不用多說吧,波洛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不朽偵探!他的特點是台詞極長,沒點功底出不來的!而高倉健所有角色的配音都是畢老師,80年代高倉健首次來華,主動找畢老師見面,倆人結下深厚的友誼,1998年高倉健主演《鐵道員》,極希望畢老師配音,可惜畢老師身患重病,試了下感覺品質不達標,無奈推掉了,但是他們的友誼成為中日電影交流史的假話!除了他們,還有趙慎之,尚華,蘇秀,李梓,喬榛,白景晟,丁建華,曹雷,陳敘一等等。我是電影發燒友,觀影不下5000部,優秀的譯製片配音演員太多了,上面的是給我印象很深的這里僅僅提了部分外譯片的演員,Tvb還有很多優秀的粵轉國的配音演員,比如葉青,我們聽到的吳彥祖,梁朝偉,劉德華他們說的普通話都是葉青的聲音,這里有個問題,他配劉德華,還配梁朝偉,無間道三部曲裡面倆人都在啊!沒問題,一人分配兩角!天台劉德華梁朝偉見面實際上背後就葉青一個人來回折騰,有沒有鐵鍋燉自己的感覺?對不起,我是警察!
㈣ 長影譯製片70年:永恆的聲音(一)
長影譯製片從《普通一兵》開始,揭開了新中國電影譯製片的華彩樂章。70年來,經過幾代長影譯製片人的艱辛努力,在中國的譯製片史上高擎起了屬於自己的旗幟。長影譯制了蘇聯、俄羅斯、美國、印度、法國、日本、匈牙利、埃及、南斯拉夫、英國、西班牙等幾十個國家的影跡碰片,更是涌現出了如張玉昆、吳靜、白景晟、向雋殊、孫敖、徐雁、陳汝斌、肖南、白玫、陳光廷等一大批優秀的配音演員,他們用富有特色的聲音,刻畫了難以計數的人物形象,成為了萬千影迷的偶像。
他在《靜靜的頓河》中為主人公葛利高里配音。他根據劇中人物搖擺不定、放盪不羈、出言隨意的這些特點運用了本色聲調配音,用他自己的話說:「在聲音的運用上沒怎麼化妝,聽起來比較自然一些。」
他說過:「一個出色的配音演員需要很多條件,但最應具備的就是如何做人。所有搞藝術的,都應該如此,做一個正直的人,才能從事好你的工作,這就是藝德,配音也是如此。人們常說當年『永恆的聲音』轎做影響了一代人,為何現在卻鮮有經典之作誕生,我認為這是個態度問題,工作就必須認真。」
「她擅於化妝,然而是不用脂粉的聲音化妝。她常用這種化妝悄悄地隱沒自己。她喜好『魔術』,嘗試用不同的手法變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愛她的影迷們從那變幻無常的聲音中判斷不出她到底是多大年紀、性情如何的人。很多人憑著自己的想像給這位難以捉摸的人寫信:大閉州衡娘、大嬸、阿姨、姐姐……稱呼她什麼的都有。」而李真自己則說,「我真高興,因為我把他們都『懵』住了!」
㈤ 印度經典電影《流浪者》
《流浪者》是一部經典的印度電影,伏彎滑公映後曾轟動一時,獲得了1953年戛納電影節大獎。《流浪者》是印度現代電影人的一部力作,創作背景是印度現代社會在廢除種姓制後暗烙在人民身體的階級印記。
主要劇情是: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即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法官拉貢納特根據「罪犯的兒子必定追隨其父」的荒謬理論,錯判強盜的兒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獄後被迫成了強盜,決心通過擄走法官的妻子進行報復。拉貢納特果然中計,認為妻子腹內的孩子來歷有些可疑,並將妻子趕出家門,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茲。拉茲跟著母親在貧困中長大,扎卡又威脅引誘拉茲做了賊。拉茲在飽經流浪和偷竊生活後,重遇童年好友麗達,二人真摯相愛。拉茲痛恨自己的偷竊墮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勞動謀生。但是,扎卡繼續逼迫他,工廠辭退他,親生父親的荒謬理論更使他前途無望,所有的一切都使他絕望。最後,拉茲為救母親,殺死了強盜扎卡。當拉茲因企圖謀殺拉貢納特,父子出現在法庭上,麗達為拉茲辯護時,揭示了事情真相,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譴責,法官荒謬的理論也不攻自破。
影片《流浪者》主要是通過插敘的方式,以法庭審判拉茲謀殺為開始和結束,拉茲的辯護律師麗達向世人講述了拉茲可憐的身世和坎坷的經歷。影片非常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拉茲擺脫罪惡的環境和據說是其父母遺傳下來的影響的過程,以及法官父親和為他所遺棄而成為流浪者的兒子之間尖銳的沖突,向世人證明了: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受客觀環境和主觀因素所影響的,並不是父母遺傳下來的;生活中的好的影響也是可以使一個所謂的潛在的罪犯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影片還深刻地批判了「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荒謬的「血統論」,辛辣地抨擊了鬧做當時印度社會的黑暗和等級制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而且,事實上整個影片都是圍繞批判「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謬論展開的。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比較突出,人物心理描寫很細致,能讓觀眾抓住影片中人物的特點,很好地引發觀眾的共鳴、激起觀眾的義憤。影片《流浪者》中刻畫了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有內心善良卻為生活所迫而做賊的拉茲,美麗高貴、忠於愛情、能言善辯的律師麗達,善良的母親里列,一生信奉「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卻到最後才醒悟的法官拉貢納特,可惡的強盜扎卡。再加上演員成功的表演,使得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頓時出現在觀眾的腦海中,並停留了下來。其中,法官拉貢納特「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謬論給人印象很深,讓人深感氣憤,最後對這一謬論淋漓盡致的批判也大快人心。
影片《流浪者》也有印度電影常有的特徵:關於愛情和苦難,而且很感人。一個被所謂「上流社會」家庭所遺棄的男孩子的命運,博得了觀眾無限的激動與同情。拉茲的生活本來可以很幸福,拉茲的命運本來可以很順利。但是,由於他的父親信奉「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謬論,將扎卡判成罪人、逼成強盜,使得扎卡為報復他父親而綁架了他母親,最終也改變他和他母親的命缺臘運,使得他們陷於貧困。當拉茲重遇童年好友麗達,並與麗達真摯相愛時,本來觀眾是高興的。然而,又是他固執的父親,使得他的幸福落空了,並面臨著被判死刑。雖然如此,麗達還是不離不棄,並為他辯護,也使得他父親醒悟了。拉茲和他母親的遭遇使觀眾流出了同情的眼淚,那麼拉茲和麗達的愛情則使觀眾倍感安慰和真心祝福。
影片《流浪者》還一個很大的特徵——很多印度民間歌舞,也正是這一特徵讓它被很多觀眾記住了,給人的印象是:印度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國度。影片《流浪者》的成功與它成功的配樂是分不開的,音樂能夠很好地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渲染烘托氣氛、表現畫面難以表達的意思、為故事的發展做鋪墊,還能感染觀眾的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
例如:影片開始時,在法庭上,拉貢納特和麗達的出場,都配有強烈而緊張的音樂,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將他倆聯系起來;當麗達和拉茲相認之後,麗達的歌舞和音樂給人非常愉悅的感覺,表現了麗達的喜悅和高興;還有麗達和拉茲在沙灘約會時的歌曲和音樂,很好的表現了人物當時的心情;還有麗達生日宴會上的歌舞,很有感染力;等等。影片《流浪者》中的音樂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歡快的音樂能感染觀眾的情緒,讓觀眾也沉浸其中並有隨著音樂起舞的沖動;同樣,那悲傷地音樂也使觀眾為劇中人物傷心、感嘆。
雖然,影片《流浪者》是一部反映印度社會黑暗面的老電影,但是在今天也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為陳舊的觀念所束縛,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影片《流浪者》中的故事嚴謹、插曲動聽、製作質朴、影像親切,在內容和拍攝上都比較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老電影。
「流浪者」是由拉茲·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茲·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茲·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扮演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女主角麗達則由印度最著名女星納爾吉司·杜特扮演。該片堪稱印度影片經典之作。
《流浪者》(Awara)
編導: 拉茲·卡普爾
主演 :拉茲·卡普爾,納爾吉司·杜特,普里·特維拉茲
上映 :1955年中國上映
譯制 :長春電影譯制廠
配音:
小拉茲:蘇庭石
小麗達:張桂蘭
拉茲:從連文
麗達:向雋殊
拉貢納特:白景晟
㈥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的建制沿革和歷任領導名單
1948年秋組建譯製片機構翻版組組長:袁乃晨
1950年翻譯片科科長:鮑月千
1952年10月翻譯片人員劃歸製作處分別組成導演友宏組、翻譯組和演員組
1955年初譯製片翻譯組劃歸編輯處
1956年4月譯製片導演由藝術副廠長領導翻譯人員在翻譯組、配音演員在劇團組長:亮告閉白景晟
不久,建立譯製片處處長:徐明
1957年譯製片處敬裂處長:張健
1958年6月復稱譯製片組組長:張其昌
1961年12月譯製片組合並到演員劇團組長:劉水航
1962年12月成立譯製片室主任:劉遲
1966年4月縮編為譯制組組長:林白
1973年8月劃歸科教片室組長:尹廣文
1981年劃歸綜合片室組長:徐雁
1985年3月成立譯製片廠廠長:陳汝斌
1987年4月改稱譯製片分廠廠長:陳汝斌
1988年10月譯製片分廠廠長:榮振東
1991年9月譯製片分廠廠長:劉雪婷
1995年4月譯製片分廠廠長:金毅
1998年10月譯製片分廠廠長:杜慧軍
1999年10月改為譯製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至今經理:杜慧軍
㈦ 印度電影流浪者
【原 片 名】Awara
【中 文 名】流浪者
【出品年代】1951
【國 家】印度
【主 演】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納爾吉斯 拉傑·卡普爾
【出品公司】印度拉茲·卡普拉電影公司出品
【影片長度】168分鍾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分廠 譯制
【翻 譯】尹廣文 【導 演】徐明、張普人
【錄 音】王林
【演員及配音演員表】
小拉茲——祖貝達(蘇庭石配音)
小麗達——里列·斯希特尼斯(張桂蘭配音)拉茲——拉茲·卡普爾(從連文配音)麗達——納爾吉絲(向雋殊配音)
拉貢納特——普里·特維拉茲(白景晟配音)里列——里列·密斯拉(白玫配音)扎卡——克·恩·辛格(高榮第配音)
【內容簡介】
《流浪者》:「血統論」的驚世悲劇——故事梗概大法官拉貢納特素來相信「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荒謬理論,並以此為據錯給扎卡判了罪。無辜的扎卡設法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並決心對拉貢納特進行報復,他先用計使拉貢納特拋棄了正要分娩的妻子。於是,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法官的兒子拉茲降生在大街上。從小與母親生活在貧困屈辱之中的拉茲,在強盜扎卡的威脅利誘下,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見了童年時的女友,楚楚動人的貴族小姐麗達,他們真誠地相愛了,皎潔的月光下,他們在平靜的海面上盪起小舟,享受著愛的滋潤,愛情給拉茲帶來了新生的渴望,他決心痛改前非,要用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然而,工廠卻因為拉茲曾經是賊而開除了他,扎卡也在脅迫他。一天,拉茲回家,正遇上扎卡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想扼死自己的母親,他為保護母親,殺死了扎卡並被捕。當他知道法官拉貢納特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便設法從獄中逃了出來,結果行刺拉貢納特未遂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已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拉茲的悲慘經歷證明了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
【主創簡介】
《流浪者》:「卡普爾」的不朽傑作——主創簡介
在國際影壇上,父子兩代涉足影壇,並均成為大明星的影人並不少見,而像印度卡普爾家族這樣薪盡火傳,歷經四代且每一代都有成為影壇佼佼者的電影世家卻鳳毛麟角。《流浪者》則是卡普爾電影家族最引以為豪、譽滿影壇的不朽傑作。
《流浪者》是由卡普爾家族第二代傳人拉傑·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傑·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傑·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流浪者》公映後,轟動一時,並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此後30餘年中,拉傑·卡普爾又以非凡的才華和高深的造詣,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成為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
拉傑·卡普爾1924年生於印度孟買,他的父親普里特維·拉傑·卡普爾是印度著名戲劇、電影藝術家,普里特維在青年時期曾組織擁有150名演員的「普里特維·拉傑劇團」,以後轉入電影界,在默片時代他曾扮演過許多生動的角色,老卡普爾的三個兒子在他的影響和熏陶下,先後都成為印度著名的電影演員。拉傑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他從18歲起就在孟買有聲電影公司當場記。1947年,23歲的拉傑自導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這是一部自傳體影片。此後,他又自導自演了愛情影片《雨》,這部影片使他一舉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傑·卡普爾電影製片廠,並兼任製片人、編劇、導演和演員,拉傑·卡普爾所創造的卓別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為印度青年觀眾的偶像。
50年代初,拉傑·卡普爾對反映貧苦人生活的社會題材產生了興趣。1951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呢,還是得自於父母呢?影片的這一主題深深震撼了觀眾的心靈,拉傑以巧妙的藝術構思,完美的導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創作了《流浪者》這部影片。該片嚴肅地告訴人們:決定一個人性格和習慣的不是血統,而是環境。正如拉傑·卡普爾所說:「不管你出身於什麼家庭,不管是怎樣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圍有愛情、慈愛和友誼,並有機會獲得進步的話,你能完成巨大的事業。」片中,扮演麗達的演員是印度最有才華的女星納爾吉絲,她曾和拉傑·卡普爾合演過《火》與《雨》,《流浪者》是他們合作的第三部影片。 《流浪者》之後,拉傑·卡普爾在50年代又自導、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兩部影片,均取得了極大成功。《在夜幕下》還獲得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拉傑·卡普爾一生主演過50部電影,導演過10部,監制過14部,堪稱是影壇全才,1987年他獲得印度電影終身成就獎。1988年,拉傑·卡普爾因病去世,享年64歲。 拉傑·卡普爾家族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電影世家,他的父親普里特維一生演出了60餘部影片,二弟薩米是印度著名電影演員和作曲家,三弟薩西是目前印度影壇上紅極一時的明星,並兼任製片人和導演,拉傑·卡普爾的長子蘭德希爾主要從事導演工作,次子里希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影星,另外,拉傑·卡普爾的一個孫子也是目前印度影壇上一位活躍人士。
【影片賞析】
《流浪者》:音與畫的水乳交融——影片賞析
《流浪者》開創了印度電影批判現實主義的先河,在該片出現之前,印度電影主要順著逃避現實和歌舞片的方向發展,這部影片通過男主人公拉茲的出生、生存、做賊、愛情、殺人和被捕等命運沉浮,在批判現實社會的同時展示出民主和人道主義思想,充分揭露了血統論的反動。 《流浪者》是卡普爾結構最完美的影片,電影手法細致入微。歌曲與畫面的配合,拉茲和麗達一段長達九分鍾的愛情歌舞夢境,都與劇情和主題水乳交融。盡管卡普爾借用了不同的電影傳統,但影片看來並不俗氣。我們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表現主義的燈光,卓別林式的喜劇表演,好萊塢風格的升降鏡頭,浪漫照明效果和新寫實主義的形象等等。《流浪者》中反復出現的豐富多彩的歌舞場面也令人難忘。影片的主題歌《拉茲之歌》和插曲《麗達之歌》感情真摯樸素,旋律優美流暢,深受我國觀眾的喜愛,「阿巴拉古」的旋律更是久唱不衰。
【幕後人語】
《流浪者》:譯製片的空前「絕唱」 ——幕後人語
《流浪者》是在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完成的,近半個世紀的春秋過去後,當年譯制這部影片的「幕後英雄」們大都已經「凋零」,為女主角麗達配音的著名配音藝術家向雋殊向記者講述了譯制《流浪者》的一些往事——
《流浪者》是最早引進到中國的印度片。50年代前蘇聯電影大量湧入中國,而《流浪者》在風格上與前蘇聯電影迥然不同,載歌載舞、節奏歡快,令人耳目一新,當時,廠里的同志們看完後,非常興奮,表示一定要譯制好這部影片。
片中為拉茲配音的是剛剛20歲出頭的演員叢連文,後來他成為一位知名的電影導演。為《流浪者》配音前,叢連文在配音上還是「一張白紙」,但他非常用功,在糾正自己的音調、語氣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為拉茲的配音雖然瀟灑不足,但戲比較扎實,人物的語言完全發自肺腑,非常真實感人。叢連文後來又為《好兵帥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評。七、八年前,叢連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養病,他從來就是一個不愛拋頭露面的人。
麗達本身是上層社會的闊小姐,情感豐富,影片中她與拉茲的愛情戲很多,但並不能就此把她配成一個矯揉造作的人物,因為她是學法律出身的,後來又做了律師,所以她的性格有剛有柔,「剛」就是理性的一面,正義感的一面,所以為這個角色配音我注意把握人物情感的復雜性。
除叢連文患上癌症,當初擔任過《流浪者》譯制工作的人大都已離開人世了。翻譯尹廣文、譯制導演徐明、為拉貢納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為許多著名的前蘇聯電影配音,如《海軍上將烏沙闊夫》、列寧、斯大林等等。為扎卡配音的高榮弟早已離開長影廠不知去向。為拉茲母親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輩的電影配音演員,她也在前幾年去世。為小麗達配音的張桂蘭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聲音塑造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人物」。
BT下載地址:(速度搞快些)
http://www.btfire.com/btdown/btview_51731.html# (親自測試可下)
電驢下載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
㈧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的培養的配音演員
白敏廳景晟、白玫、碧輝、車軒、陳光廷、陳汝斌、陳占河、從連文、崔慕燕(崔睦宴)、崔隱、鄧小鷗、方熒、高鳳新、顧謙、郭玲、韓紹君、郝光、胡連華、黃世光、金毅、荊傑、李鏵、李景超、李克己、李曉峰、李真、林美玉、劉柏弘、劉大航、劉斐、劉群、劉儒、劉雪婷、盧志平、魯非、陸建藝、陸小雅、馬靜圖、馬陋夫、馬玉玲、蒙納、孟麗、歐陽儒秋、潘淑蘭、潘耀華、彭勃、榮振東、宋保義、宋麗婕、蘇熒、指弊隋桂鳳、孫含英、孫敖、孫佳禾、孫曉雯、孫忠志唯拿族、汪寶生、王鳳文、王洪濤、王健、王瑞、王書斌、王曉巍、王亞彪、尉騫、吳必克、吳代堯、吳靜、吳永慶、向雋殊、肖南、謝遇春、徐丹、徐紅岩、徐世彥、徐雁、楊培松、楊曉凡、葉琳琅、由長科、袁乃晨、苑小君(苑航麗)、張恩貴、張鳳志、張桂蘭、張慧君、張健佑、張民、張其昌、張聲、張玉昆、張鍾熙、趙雙城、趙文瑜、趙子明、鄭萬玉、鄭小君、周文彬、庄豐源、庄焰、邸世勛、高步、高榮第、田種玉、陳新資、亢仲武、張雷、郭易峰、陳紅、王利軍、郭金非、牟珈論、楊啟天、黃玲、杜鳳霞、劉增慶、趙寶華、任頤、楊洸、尹一青、遲志強、陳國軍 王曉巍 馬海燕
㈨ 印度電影流浪者在哪有下載
對樓主的一片孝心致以深深的敬意!
中文名稱:流浪者
英文名稱:Awara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數碼修復/1CD/AC3/國語配音/外掛中英字幕
發行時間:1954年
電影導演: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電影演員: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納爾吉斯
拉傑•卡普爾
地區:印度
語言:普通話
簡介:
國語配音/外掛中英字幕
印度摯愛電影經典珍藏
上譯廠叢連文/白景晟/白玫/張桂蘭等經典配音
導 演: 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主 演: 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納爾吉斯/拉傑•卡普爾
上 映: 瑞典:1954-01-25 / 芬蘭:1955-03-04
地 區: 印度 ( 拍攝地 )
評 分: 8.2/10( 109票 )
分 級: 瑞典:15 芬蘭:K-16
對 白:普通話
顏 色:黑白
聲 音:Dolby Digital AC3
時 長:168分鍾
類 型: 劇情 / 家庭 / 歌舞 / 愛情
字 幕:外掛中英字幕
劇情簡介: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是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貢納特根據「罪犯的兒子必定追隨其父」的荒謬理論,錯著強盜的兒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獄後被迫成了強盜,決心對法官進行報復,拉貢納特果然中計,趕走了懷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茲。拉茲跟著母親在貧困中長大,扎卡又威脅引誘拉茲做了賊。拉茲在飽經流浪和偷竊生活後,遇上童年好友麗達,二人真摯相愛,拉茲痛恨自己的偷竊墜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勞動謀生。但是,扎卡在繼續逼迫他,而當他面對親生父親時,父親的荒謬理論更使他前途無望……
影片幕後:
「流浪者」是由卡普爾家族第二代傳人拉傑•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傑•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傑•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流浪者》公映後,轟動一時,並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
說到本片不得不說1955年為本片配音的那些中國的藝術家們。片中為拉茲配音的是那時剛剛20歲出頭的演員叢連文。叢連文後來又為《好兵帥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評。七、八年前,叢連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養病。除叢連文患上癌症,當初擔任過《流浪者》譯制工作的人大都已離開人世了。翻譯尹廣文、譯制導演徐明、為拉貢納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為許多著名的前蘇聯電影配音,如《海軍上將烏沙闊夫》、列寧、斯大林等等。為拉茲母親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輩的電影配音演員,她也在前幾年去世。為小麗達配音的張桂蘭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聲音塑造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人物」。 本片是筆者童年的最愛,「阿巴拉古」的旋律相信曾經掛在與筆者同齡人的口邊。強烈推薦給大家「流浪者」,一定要買D9版本,否則對不起這樣一部經典名片。
引用後通告地址 (Trackback URL):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17283
影片評論:
印度電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進人中國。《流浪者》和其主題曲「拉茲之歌",在中國最轟動的時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難經歷之後。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這當然是影片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後中國人的共鳴,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
下載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
㈩ 麗達怎麼會愛上流浪漢拉茲
拉茲不羈的性格和俊美的長相以及兒時兩小無猜的情誼游慶慎,使得麗達愛上流浪漢拉茲。流浪漢拉茲出自《流浪者》。《流浪者》是差春上世紀神敬50年代由拉茲·卡普爾執導,納爾吉絲杜特、拉茲·卡普爾等聯袂主演的經典愛情片,引入我國後,曾引起巨大轟動,成為一代人難忘的記憶。白景晟、向雋姝分別為男女主人公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