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Ⅱ 有哪些好萊塢的華人演員
在好萊塢影視圈很受歡迎的華人演員有以下幾位影響力及片酬都是頂級的:
1、李小龍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拆亮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2、成龍
成龍,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安徽蕪湖,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動作指導、製作人、編劇、歌手。1995年憑借動作片《紅番區》打入美國好萊塢,該友清片打破北美外語片票房紀錄。1998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奠定其在好萊塢的地位。2001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2》創下華人演員主演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紀錄。2012年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史上20位最偉大的動作影星」第一位。
3、周潤發
周潤發,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並稱為「雙周一成」。1995年遠赴好萊塢發展。主演了《安娜與國王》、《卧虎藏龍》等多部不同風格的電影,曾兩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嘉賓,出演《加勒比海盜3》等好萊塢超級大片,片酬曾達500萬美元。此外,周潤發還熱衷於公益事業,2000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4、李連傑
李連傑,出生於1963北京,華人新加坡國籍。1998年赴美國好萊塢發展,同年出演其在好萊塢的首部電影《致命武器4》。2001年擔任動作片《變種元素》的製作人。2002年因主演武俠片《英雄》而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3年憑借動作片《宇宙追緝令》獲得第12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提名。2008年成為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2013年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稱號,在好萊塢紅極一時,片酬一度高達1500萬美元,以作為武術指導參與殺死比爾等好萊塢經典電影系列的拍攝,近年也參演了老牌動作巨星史泰龍指導的敢死隊系列!
5、甄子丹
甄子丹,1963年7月27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導演、港片打星、武術指導。甄子丹憑《戰狼傳說》跟《殺殺人、跳跳舞》兩部影片,在國際電影圈連連曝光,正式登上國際影壇。他在好萊塢代表作品有《挑戰者之終極再戰》、《十月圍城》、《七武士》、《刀鋒戰士2》等。2017年6月,美旅告寬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宣布甄子丹成為「2017年奧斯卡」新成員,尤其葉問系列在美國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6、尊龍(John Lone),原名吳國良,1952年10月13日出生於香港,美籍華裔男演員,畢業於美國戲劇藝術學院。
1976年,在冒險電影《金剛:傳奇重生》中飾演一位中國廚師,從而正式出道。1981年,憑借舞台劇《F.O.B.》和《鐵路與舞蹈》獲得第25屆奧比獎最佳表演獎。1984年,主演科幻片《冰人四萬年》[3]。1985年,主演犯罪片《龍年》,並憑借該片入圍第4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獎。1987年,在傳記片《末代皇帝》中飾演溥儀,並因此入圍第4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劇情電影男主角獎。1989年,獲得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特別獎。1993年,主演愛情片《蝴蝶君》。1997年,獲得第11屆卡普里好萊塢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同年,發行國語音樂專輯《音樂尊龍》。
2001年,其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Ⅱ》上映,同年獲得美國華人博物館傳承大獎。2004年,其主演的清裝歷史劇《乾隆與香妃》播出。2007年,參演動作驚悚片《游俠》,之後淡出影壇。
7、鞏俐
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沈陽市,不到一歲時隨父母搬到山東省濟南市[169],新加坡籍女演員。
1987年,因主演電影《紅高粱》而成名,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92年,憑借電影《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該片亦獲得金獅獎。1993年,主演電影《霸王別姬》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同年,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1996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1997年,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的成員。
2000年,憑借電影《漂亮媽媽》獲第2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2002年,擔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2003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2004年,獲戛納國際電影節紀念大獎;同年,上榜美國《首映》影史百大偉大表演。在好萊塢主要了《藝伎回憶錄》《邁阿密風雲》《花木蘭》等大片。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50位有突出貢獻藝術家。2006年,上榜美國《時代周刊》60年亞洲英雄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全球年度5位偉大演員。2010年,獲得法國文化部「藝術與文學勛章」司令勛位。2014年,擔任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2018年,擔任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20年主演電影《奪冠》。2021年,擔任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審團主席。
Ⅲ 楊冪首獲國際最佳女主角獎項,又是個野雞獎
就在今天,楊冪憑借新片《逆時營救》在第50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斬獲最佳女演員獎,收獲首座國際影後獎座。與此同時,該片還拿下了最佳影片獎。網友們一臉懵逼:不會又是個野雞獎吧?
楊冪獲獎
別著急,是不是野雞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獎項的背景: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由休斯敦國際電影協會創辦於1968年,堪稱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與舊金山電影節、紐約電影節並稱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史帝文‧斯皮爾伯格(史帝芬‧史匹柏)、李安等大導演剛出道時都曾參加過休斯敦電影節並獲獎。
李安
由此看來,說是野漏指困雞獎並不客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鼓勵年輕演員」的獎項,要說分量,確實沒有戛納,威尼斯這些獎項含金量高,但也並不是沒有來頭的。
要說野雞獎,一些藝人可沒少拿,也難怪這次大家會對楊冪獲獎產生誤會。
吳亦凡東京獲金鶴獎
咋一看還以為是東京影帝,其實是中國人給中國人頒的獎。這個金鶴獎,是中國電影周在東京電影節展映期間設立的獎項,中國電影周在東京舉辦十周年之際,組委會第一次設立,就給了吳亦凡。
這任性的組委會,你開心就好,愛頒給誰給誰。
一年舉辦四次的華鼎獎
這個野雞獎妥妥的是個分豬肉獎,一年舉辦四次,而且有個奇葩的規則:如頒獎禮現場最高票數者未到,則下一得票者獲選,以此類推。如所有候選人未到,則此獎空缺」,就是誰到誰得,這么流氓的規定也是沒誰了。
這個獎項在16年還引起一個非常大的爭議,在《偽裝者》里的男配王凱居然被推選為最佳男主和《琅琊榜》里的胡歌同台競爭,而作為《偽裝者》里的男主胡歌卻沒入選,引得粉絲們紛紛討伐華鼎獎組委會。
從此以後,這個獎臭名昭逗侍著,多家經紀公司藝人都像避瘟神一樣避開這個豬肉獎。
最令人痛心的是,國內有些獎項曾經是非常具有公信力的,沒料到這些年越辦越差,徹底淪為野雞獎。
比如百花獎返念。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可謂分量十足。張涵予,李冰冰,鞏俐,陳坤都獲得過次獎項。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09月,在閉幕式頒獎當晚,年輕演員李易峰力壓張譯、段奕宏和夏雨,獲得最佳男配;楊穎贏了姚晨和老牌演員梁靜,拿下最佳女配,讓人大跌眼鏡!
事後,楊穎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星途太坎坷了,要不然肯定能拿個大滿貫。
從這之後,這百花獎算是徹底淪陷了!公信力建立起來難,要毀掉卻只在一念之間。
有些藝人也要有點節操,別什麼獎都拿,本來你沒拿大家還說你挺刻苦努力的,結果虛榮心作怪,恬不知恥地拿了個「大獎」,徹底淪為網友們的笑柄!
Ⅳ 夏雨為什麼被稱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
我模塌記著是他獲得影帝的時候年齡很小。說到電影獎項,很多人覺得世界上最高的電影獎項應該是美國奧斯卡,旦指圓其實不然,美國奧斯卡並非世界級獎項,它只是美國組織的電影盛典。而真正被世界公認的三大國際獎項應該是義大利威尼斯,法國戛納和德國柏林。並稱世界三大電影節。所以能夠獲得國際認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他真的是很低調,但逗銷是低調的同時也是該有的一樣也誒有落下,家庭事業都很好。夏雨曾自嘲:「我是逆生長的。別人都是從零開始,而我是被直升機運上山頂。如果沒有更好的山頂,我只能在山頂上走直線甚至下山,或者再去找另外的巔峰。」希望他找到更好的山頂吧。
Ⅳ 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成功了嗎
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成功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夏雨讓成功主演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後來這部劇紅遍了大江南北,夏歷咐好雨憑借自己真實的表演將馬小軍年少輕狂的形象簡吵變現的淋漓盡致,1994年憑借著《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中國台灣金馬獎影帝三項國際大獎,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三料肢鉛影帝''。
Ⅵ 中國電影在世界各電影節或電影展上獲獎的歷史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搜橋散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消鬧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世氏。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參考資料:
Ⅶ 30歲之前,張曼玉和鞏俐,已經成為了華語電影女演員的天花板
華語電影女演員,有兩個天花板。
而且近二十年都很難看到她們的車尾燈,內地是鞏俐,港台是張曼玉。
兩人的年齡相仿,張曼玉比鞏俐大一歲,但這一歲卻不是鴻溝,因為她們通往塔尖的路好似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張曼玉在王家衛的《旺角卡門》中,對表演開竅,確立表演風格,鞏俐在張藝謀的《菊豆》中,表演由青澀走向成熟。
她們都在30歲之前就已經站到了華語電影的巔峰。
1987年,鞏俐主演《紅高粱》成名,該片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令她奪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1993年主演的《霸王別姬》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
自此之後,鞏俐成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
張曼玉的年輕歲月,同樣不遜色。
1985年,經紀人將其推薦給成龍,讓她在成龍執導的《警察故事》中擔任女主角,一炮而紅。
1987年,再度與成龍合作,出演《A計劃續集》,只是此時的張曼玉定位很清晰,就是一個花瓶。
1988年,張曼玉遇到了改變她演藝生涯的電影,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打通了任督二脈,擺脫了花瓶形象。
1989年的《人在紐約》讓她榮獲金馬影後;同年的《不脫襪的女人》又讓她成為金像影後。
1991年的《阮玲玉》,張曼玉憑借該片於次年獲得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項的華人演員。
別的女演員,30歲是她們的一道坎兒。
30歲之前她們可以接到不同類型的角色,定位也不會局限。
一旦過了30歲,流量決定戲量,給她們的都是重復度特別高的反派或媽媽級的角色。
這樣尷尬的定位,讓很多過了30歲的女演員還在拚命的拗著「少女感」,以求多一些戲份,多一些被認可。
可鞏俐和張曼玉似乎並沒有撞到這樣的「新秀牆」。
30歲之後,在接近不惑的年紀,是她們最黃金的時段。
這一時期的鞏俐,生活閱歷和演戲經驗都比較豐富,對於有層次的角色都會有一個飽和的狀態,這樣的表演出來後都會非常精彩。
她確實也做到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西楚霸王》、《周漁的火車》、《2046》、《藝妓回憶錄》都是體驗演技的角色。
30歲這一年,張曼玉宣布息影,兩年後重返影壇。
她交出的答卷,又是一個別人照抄都無法照抄的成績,出演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是經典。
與黎明共同主演《甜蜜蜜》,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她本人也獲得了金馬、金像影後。
參演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張曼玉憑借片中的表演入選美國《 娛樂 周刊》「影史上被奧斯卡忽視的51個偉大表演第43位」。
2003年,張曼玉又一次創造 歷史 ,主演劇情片《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女演員。
她們從來不過於執著流於表面的東西,也不擔心自己會變老。
所以鞏俐才能在32歲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會成員,35歲成為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兩年後,擔任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次年,又成為東京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所以張曼玉才能在33歲成為柏林電影節主單元評委,兩年後,擔任威尼斯電影節主單元評委。
到了43歲,她又變成了戛納電影節主單元評委,之後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擁有奧斯卡金像獎評委投票權。
她們的這份底氣,源於超神般的演技。
她們很善於深入挖掘和擴寬自己的表演面。
不僅對符合自身氣質的角色表現的游刃有餘,還對與自己反差的極大的角色完美駕馭,表演的全能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她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頂級演員,她們很注重不破不立,讓自己藏在角色後面,觀眾記住的從來都是角色,每次出演都會給觀眾「整容式」的體驗。
如鞏俐在《霸王別姬》中的表演,菊仙死前的最後一出戲,整整15分鍾,沒有一句台詞,但我們卻從鞏俐的表演中看到了角色全部特徵的交融。
在丈夫被押到街上遊行時,堅定無私的保護丈夫,看到丈夫揭發程蝶衣時,她的糾結與痛苦全部都有眼神傳達出來。
當段小樓把那把劍丟到火堆里時,她毫不畏懼地去撿,因為她知道這把劍對程蝶衣有多麼重要。
這期間雖然遭受磨難但她還是堅強的,在她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無助和放棄。
可世事無常,被怨恨與憤懣充斥的程蝶衣說出她是娼妓的往事後,段小樓被迫與她斷絕關系。
段小樓為了自保說出了那句「不愛,不愛她」,聽聞此聲的菊仙徹底無奈,眼神和表情中盡是憤怒和心痛。
批鬥結束後,她把劍送給了程蝶衣,此時的她已無任何牽掛,有的只是對未來的絕望和對生命的放棄。
她的眼神與之前相比,已經沒有了光彩和神韻,剩下的是疲憊、暗淡,似有百般情緒卻一言不發。
這種對感情的剋制,對角色細節的拿捏,鞏俐詮釋的很完整,也具有層次感,就算她不說話,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緒起伏和信念變化。
如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硬實力表演。
《花樣年華》並沒有多少台詞鋪墊,連人物也只有十人左右,劇情更是虛幻飄渺,所以情節推動就得依靠演員的演技。
在《花樣年華》的每個鏡頭下,張曼玉的眼神和表情所傳達的意思都不盡相同。
她的眼神如刀,直接切入躁動的心;如風,溫柔掠過卻留下絲絲暖意;如電,雖無一眼萬年卻能叫人忘掉時間。
她眼神中的憂郁、柔情、迷離、悲涼、冰冷,在王家衛的導筒下於不同場景間轉換。
像鞏俐、張曼玉這樣的頂級演員,不會像其他女演員一樣,只知道一味的抱怨。
那些女演員沒有鞏俐和張曼玉對演戲的渴望和動力,更加沒有對演戲的心勁兒。
人,因為心老了,臉才會老,如果未曾對生活感到絕望,又何曾懼怕容顏老去,白頭發、皺紋什麼的,只不過是成熟以及魅力的象徵而已。
推薦閱讀
「姜子牙」不是爛片,而是動畫版的《沉默的真相》
國產電視劇怎麼了?
徐克最被低估的一部電影,既是香港西部片,又另類武俠片
Ⅷ 柏林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
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視窗」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
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
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6:伊莎貝拉
2007:圖雅的婚事、蘋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蘭芳2010:團圓、三槍拍案驚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無人區》
日本
1953:看得見煙囪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傳1957:嵐、大菩薩嶺1958:純愛物語1959:戰國英豪1960:哥哥、女經1961:懶漢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1964:日本昆蟲記、她和他1965:牆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戀:地獄篇1969:愛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愛一次1972:約束1973:悲傷的顛茄1974:朝之詩1975:望鄉1976:本陣殺人事件1978:遙遙長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謀殺·下山事件、再見吧,可愛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極物語1985:瀨降物語1986:槍之權三1987:海與毒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蘚1993:夢中的女人1996:夢之村1997:瀨戶內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條2000:獨立少年合唱團2001:睡蓮、狗神2002:千與千尋、綁架金大中2003:黃昏清衛兵2005:隱劍鬼爪2008:母親2010:芋蟲
2014:小小的家
韓國
1959:鍾閣1960:雲彩流動1961:馬夫1962:直到生命盡頭1963:烈女門1972:石花村1973:小島的尊嚴1985:烈日驕陽1986:吉牛蓬1994:華嚴經1995:太白山脈1996:美麗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備區2002:壞小子2004:薩瑪利亞女孩2007:機器人之戀、邊界2008:夜與日2011:愛,不愛2013:惠媛
寶馬、歐萊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靈珠寶、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Ⅸ 鞏俐個人簡歷資料 鞏俐個人簡歷資料介紹
1、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沈陽市,祖籍山東省濟南市,華語電影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大使。
2、1987年因主演電影《紅高粱》成名,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92年憑借電影《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第13屆中國電陵尺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該片灶旅亦獲得金獅獎。1993年主演電影《霸王別姬》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成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同年獲得柏林電影節金攝影機獎。1996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1997年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會成員尺辯高。2000年憑借電影《漂亮媽媽》獲第2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2年擔任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3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4年獲戛納電影節紀念大獎;同年上榜美國《首映》影史百大偉大表演。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50位有突出貢獻藝術家。2006年上榜美國《時代周刊》60年亞洲英雄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全球年度5位偉大演員。2007年憑借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獲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2010年獲得了法國文化部「藝術與文學勛章」司令勛位。2014年擔任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8年,擔任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委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