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可錯過的五部印度電影,一定要看!!
不得不說,現在印度的電影確實很多都拍得非常不錯,在國內也越來越火,沒有真正看過印度電影的同學可能會對印度電影了解得不多,國內的影院上映的印度電影又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隨著一部《摔跤吧!爸爸》逐漸刷新了很多人對印度電影印象,這部電影以9.8超高的評分,近期一直穩居所有電影排名第一,我也是在近兩年才開始慢慢接觸印度電影,也看過不少印度的好片子,很多印度的電影都非常有正能量和教育意義,不過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印度電影的一言不合就歌舞,但我覺得這也是他們國家的一個特色。
以下這五部電影一定要看:
1、《24:逆轉時空》
推薦指數: ★★★★★
一個天賦異稟的鍾表匠有一個從小跟隨自己的神秘盒子,想盡辦法都沒能打開,終於有一天他得到了盒子的鑰匙,打開後發現了令自己興奮異常的東西,殊不知,他同時也打開了一段塵封26年的愛恨情仇。想知道真相的他無所畏懼,卻偏偏誤入狼口,怎樣才能逆轉時空?一個又一個新的計謀在一次次穿越中扭轉乾坤……
這是一部腦洞大開的印度科幻片,猜得到開頭也猜不到結尾,前一分鍾也無法預知後一分鍾會發生什麼,劇情設計很精妙,很多細節設計都是有伏筆的,前後相互呼應,劇中叔叔和侄子的鬥智斗勇,都是超高智商人才,男主蘇帥一人分飾三角,唯一的缺點就是歌舞片段有點長。
2、《我滴個神啊》
推薦指數:★★★★
《我滴個神啊》(P.K)是印度UTV影業2014年出品的奇幻愛情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安努舒卡·莎瑪主演。影片通過講述一個外星人P.K.帶著研究地球人的目的來到地球,然而不想確在剛下飛船的時候隨身搖控飛行器被不懷好意之徒奪走,隨後即展開了他尋找飛行器之路,在尋找飛行器的路途中,人們告訴他只有神知道他的飛行器在哪兒,然後就開始了他求神之路,然而確始終是得不到結果,讓他開始產生懷疑,偶然遇到了失戀的嘉穀,嘉穀在得知事情真相後就想要幫助PK找到他的飛行器,在這過程中對印度宗教非常的有嘲諷意味,及對印度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劇情中將你帶入一個幽默,感動,浪漫,憂傷,憤怒的情感世界中,通過點燃人們對宗教信仰的反思,重點是告訴人們,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依靠你自己去爭取,而不要盲目而無知的膜拜,這並不能主宰你一生的幸福。
3、《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推薦指數:★★★★
此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印度萌叔歷經千幸萬苦送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不會說話的小蘿莉回家,電影里沒有華麗炫酷的特技,卻有著令人感動的眼淚,人之初,性本善,在國家仇恨面前,猴神大叔在送小蘿莉回家的途中穿越種族宗教國家爭端,人性美和規則法律的碰撞,一路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人民善良舉止最終將小蘿莉送回了家,此劇主題是大愛,同時體現了一個有血性,有情懷,有原則,有大愛的萌叔,還有從始至終都支持他的女友,三觀正都到不行,滿滿正能量,看到最後再也忍不住淚奔了。
4、《三傻大鬧寶來塢》
推薦指數:★★★★★
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蘭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公然頂撞院長,並質疑他的教學方法,用智慧打破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蘭徹的特立獨行引起模範學生——綽號「消音器」的查爾圖的不滿,他們約定十年後再一決高下,然而畢業時蘭徹卻選擇了不告而別,十年之後,事業有成的「消音器」歸來,要兌現當年的諾言,他找來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尋找蘭徹的旅程,一路上,他們回憶起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發掘出蘭徹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是一部非常有正能量的片子,片中的三個主角說是「三傻」,其實在看完後發現他們身上都有我們自己的影子,都與我們的大學時代的生活有著共鳴的地方,同時也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片子,更推薦教育從業人員一定要看一看,從中也反思一下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不是真的適合的。片中也告訴我們:不管生活中發生什麼,都要拍著胸口說聲 All is well !
摘抄幾句影片中的三國志雞血語錄:
「這么怕明天,今天怎麼活?」
「他的人和名字一樣不同尋常。」
「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
「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覺更糟。」
「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4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 」
「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兒子。」
「你要記著,信就拿在手上,計程車就在門口,只要一點勇氣,你就能改變一生。」
5、《地球上的星星》
推薦指數: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8歲小男孩和美術老師的故事,對於8歲的男孩伊夏來說,世界是充滿了驚奇和快樂的萬花筒,同時以不同他人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產生交流,可是這樣的伊夏確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學生,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 腦子里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去一個離家裡很遠寄宿的學校,父母的這一舉動,從而令他對父母感到的絕望,同時學校的嚴苛傳統的教育方式讓伊夏徹底喪失自信,甚至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繪畫,真的成為了一個問題學生了,然而這一切在學校換了一個美術代課老師開始發生轉變,代課老師發現了他的其實是患有閱讀障礙症,同時也發現了他其實是一位在繪畫上面非常有天賦的孩子,在他的幫助下終於找回了這個問題學生的自信,並且通過舉辦一場繪畫全校師生的繪畫比賽,讓他一舉成名,找回了自信和快樂。
影片通過這樣一個溫情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閃亮的天使,每個孩子都特別的,只是我們做為教育者能否以有愛、包容和耐心去關懷這些孩子,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發現他們的身上的閃光點,以積極和愛來包容他們,一定會讓這些特別的孩子綻放光芒。影片中反映的教育問題非常值得老師和父母一看,值得沉思,在現在這樣的一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對孩子的愛是否真的是孩子需要的,還是說僅僅是為了滿足家長 和老師們所期望的標准。
除了這些,其實還有很多,印度的很多片子名子起得很LOW,但劇情真的很贊,我們一起慢慢看!
②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是一部豆瓣評分達9.2分的印度電影,榮獲印度電影協會等16項大獎。是大帥哥阿米爾汗主演,片長接近3個小時,看完此片我完全忘記了倍速我常用的看片功能,是關於一群印度理科生的故事。
印度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讀工程師,因為工程師工資高,畢業可以去美國的矽谷上班。當前,我們國家的父母只要孩子數學物理科目還不錯,就會要求孩子讀理科。文科生和藝體生是很多家長的第二選擇。
印度電影最大特色就是歌舞。車子開在風景如畫的南亞次大陸盤山公路上,來自印度洋的微風拂過這個山谷。路邊肆意開放的鮮花,遠處密集的針葉林,再遠處神秘的雪山,碧藍的天空,非常有特色的印度音樂,密集的鼓點,一下子把觀眾帶進電影的故事裡。
《三傻》採用倒敘的手法。開篇回憶三個好基友考進印度帝國理工學院,他們校園生活的共同故事。一傻是法涵是熱愛野外攝影;二傻蘭俱是背負巨大家庭壓力,每次考試墊底;三傻是阿米爾汗主演的蘭徹,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生,他敢於挑戰一切權威,敢於向陳舊的思想宣戰。他用自己的獨立特行,敢想敢做,影響和改變了自己的好友。
電影是悲喜劇情交加。一個畢業班的孩子延遲交畢業作品,被學院主任「病毒」判為不能畢業,最終這個孩子無法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而自殺。「病毒」的兒子喜歡文學,但是這個老爸要求他讀工程師,在去考試的火車上自殺。「大傻」和「二傻」一個偽裝自己的熱愛,一個恐懼生活的一切,但是他們非常幸運,有「三傻」這個好朋友的鼓舞和幫助,最終他們都完成自己的學業,擁有了各自的幸福人生,這是喜劇。
蘭徹的人生更加離奇,蘭徹是一個大庄園僕人的孩子,從小父母雙亡。好在庄園的主人收留了他,陪伴主任兒子讀書,讀書的天賦極好。
其實蘭徹是庄園主兒子的名字,庄園主為了兒子不是「土包子」,得到世人的尊敬,要求「三傻」頂替庄園兒子考上帝國理工學院,拿到工程師的學位。
為了遵守約定,當蘭徹畢業後就斷了所有人的聯系,恢復自己以前的名字拉旺。拉旺在邊遠的一所小學當老師,幾經波折,「大傻」和「二傻」以及「病毒」的二女兒找到了拉旺,在蔚藍色的班公湖邊,拉旺嘗到了愛情的幸福滋味,重新收獲了兩位好友的友誼。
「三傻」拉旺說過: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此時,拉旺擁有400多項發明專利,是一個頂級的印度科學家。
③ 最值得看的印度電影推薦
印度電影整體質量都不錯,《調音師》、《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巴霍巴利王》、《地球上的星星》,都是值得一看的電影。
5、《地球上的星星》:一部探索關心和愛的電影。細膩的刻畫、舒緩優質的節奏,以及影片中包含著的父母之愛、兄弟之情和師生之誼,無疑會讓很多人聯想到自己的童年,很多情節都催人淚下。沒有色情,沒有暴力,滲余但仍然讓叢茄滾人不忍錯過每一個片段。
④ 印度電影排行前10名,十部必看印度電影
1、三傻大鬧寶萊塢
豆瓣評分:8.3
曾經有一個痴情的女孩兒,她深情地愛著一個男孩兒,她雙目低垂,淚眼婆娑,她在徘徊,在小路上,她會在信中寫下心底的秘密,也許她有話不得不說,克誰知她在害怕什麼?每當她遇到我,她都會問我:「愛,到底是什麼?愛情到底是什麼樣子?」
而我卻只能說:「無論你的雙眼是睜開還是合上。它們都會凝注著你的愛人。我又該怎麼對你說,朋友,愛情是什麼樣子?」聽過《女友嫁人了新郎不是我》這首歌嗎?看到這部劇你會發現,即便沒有在一起,可愛情仍在!
⑤ 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
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
你知道有哪些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通過打罵,而看電影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式。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感興趣的朋友趕緊收藏起來吧。
1、《博物館奇妙夜》
電影是在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拍的,電影中出現的展品有霸王龍、猛獁象、非洲動物,美洲麋鹿、埃及法老、非洲土著、瑪雅人、復活節島巨像、印度泰姬陵、美國西部牛仔、哥倫布等。展品夜晚復活的創意很出人意料,笑料足夠多,又是以父子情為主線,正適合全家老小一起看,還能跟孩子普及世界歷史和博物館知識。
2、《追風箏的人》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身上的故事。夢魘一樣的經歷使阿米爾移民美國,但一系列的遭遇讓他意識到過去的從來都未曾過去。他始終無法擺脫對哈桑的歉疚。而自己到了該為哈桑做些什麼的時候了。為了贖罪,為了哈桑,他再次踏上睽違二十多年的故土。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然而此行卻讓他發現了一個驚天的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上演,人生如戲劇一樣反復輪回,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阿米爾毅然的選擇了勇敢。
3、《忠犬八公的故事》
本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教授帕克在小鎮的火車站揀到一隻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註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著某種緣分,最終,帕克對小狗八公的疼愛感化了起初極力反對養狗的妻子卡特,八公在帕克的呵護下慢慢長大。有一天,八公在帕克要上班時表現異常,居然玩起了以往從來不會的撿球游戲,八公的表現讓帕克非常滿意,可是就是在那天,帕克因病去世。帕克的妻子、女兒安迪及女婿邁克爾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可是不明就裡的八公卻依然每天傍晚五點准時守候在小站的門前,等待著主人歸來……
4、《冰雪奇緣》
這部動畫片已經風靡全球,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動畫片的感染力超強,其中主要是姐妹感情始終貫穿全劇,但是我覺得其中關於安娜的戀情是是否適合小孩子看的爭議之一,不過我覺得如果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對孩子以後對於感情觀和價值觀上會有一定好處的。可是小朋友現在還是不怎麼要操心的,因為他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冰雪女王漂亮而飄逸的冰雪裝上還有充滿勇氣的歌聲里。
5、《北極的聖誕老人兄弟》
本片講述了居住在芝加哥的弗雷德·克勞斯和他的弟弟尼克(聖誕老人)間的一系列搞笑故事。兩兄弟從小性格迥異,與善良的弟弟不同,弗雷德自私冷酷。聖誕節前夕,弗雷德突然被小矮人威利帶到北極,原來帶給孩子們快樂和禮物的聖誕老人,也面對著讓人苦惱的難題。由於聖誕期間過於繁忙,聖誕老人和他的夥伴們忙得不可開交,尼克因此請來弗雷德幫忙准備聖誕禮物,同時也想藉此想恢復與日漸疏遠的哥哥之間的關系。弗雷德為了籌到開賭場的錢答應了弟弟的請求,然而,這卻差點毀了聖誕節。
1、《北極大冒險》
是由007系列導演羅傑·斯波蒂伍德執導的歡樂冒險大電影,該片講述了喜歡冒險的少年盧克,穿雪海,跨冰川,風霜千里走冰原,護送小北極熊回家的故事。少年盧克僅憑自學雪地摩托,就毅然背上簡單行囊帶著小北極熊佩左踏上了冰雪旅程,然而宏偉壯麗的北極風光帶給盧克和佩左的不是神清氣爽,卻是令他們畢生難忘的險境。少年簡單純凈的世界觀恰似一股清流,在年末的影市裡奕奕閃耀。
2、《光輝歲月》
一部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的電影,充滿了榮譽與汗水。影片告訴孩子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應該有一段值得銘記的光輝歲月。一生中有這么一段讓你全力以赴,熱血沸騰的時光,就已是上天給你的最大的恩賜。1971年,一間黑人中學和一間白人中學合並。一向以白人為主的小鎮,迎來這些黑人後,對當地居民造成不小的震撼。黑人教練布恩成了該隊的主教練。而白人教練比爾卻成了布恩的助手。
3、《叫我第一名》
該片改編自布萊德·科恩與麗莎·維索基合著的同名書籍。敘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萊德克服病症並且努力達到成為老師的夢想的故事。布萊德為了找到一個願意接受自己的學校,布萊德不拋棄夢想,不放棄信念,默默努力著。最後,經過了大約25所學校的面試後,有一所學校肯招聘他,所以他終於成為了一位二年級導師。
4、《地球上的星星》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關於兒童成長的印度電影,影片呼籲父母與學校能夠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時,倡導父母、老師能多與孩子溝通,其實每個孩子都是躲藏在地球上的小星星,只要找到他們,幫他們擦去身上的灰塵,便能同其他星星一樣,發出耀眼的光。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是研究透了觀眾的心理,孩子喜歡看的影片,一定是符合孩子心理需要的影片,最重要是抓住了孩子的想法那麼,趁著假期不妨陪孩子一起去看看吧!
5、《E.T.外星人》
該片講述一位十歲男孩與一個外星造訪者,劃破時空隔閡,建立了純真的友誼。這是我看過科幻片里難得的溫情主題,小時候看,感動的不行,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溫馨。片子結尾,外星人只能從這個短暫寄居的星球帶走一盆盛開的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屬感,外星人有,小男孩也有。外星人不可能呆在地球上,正如小男孩不可能隨外星人離開。這個男孩,一直在家庭里受忽略,孤獨並渴望愛護,他自有他的成長要經歷。外星人帶給他的是成長中重要的橋梁,給了他一個過渡。此片能夠讓孩子們明白了愛的真諦和死亡的真相,懂得了感情里的交付和珍惜。
⑥ 強烈推薦家長與孩子一起看:《三傻大鬧寶萊塢》
因為《摔跤吧!爸爸》,對米叔的作品有了關注。看豆瓣評論他的作品都非常好看,昨天東哥回來,我先看了一眼《三傻大鬧寶萊塢》,看到了大學工程師的字樣,就想著一定是講大學生活的事兒,喊著東哥一起看。沒想到,眼淚流好幾次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對教育觀念的更新。
看到豆瓣介紹阿米爾·汗接拍《三傻大鬧寶萊塢》。為了演出片中男主角剛上大學時的形象,當時已經44歲的他每天都進行羽毛球鍛煉,哪怕處於最忙碌的拍攝階段,都能在凌晨四點半的球場上看到他。
看到很多影評都說電影名字的翻譯影響了很多票房,其實影名真與內容沒什麼關系,不知翻譯怎麼翻譯的。一部好的電影,給人帶來的警示與思索是最具價值的,主演米叔更是從人品與演技上都讓你敬佩。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導演曾說:「電影比我預想的好很多,這全歸功於阿米爾的模範帶頭作用。要是拍電影時,大明星說他要喝弊告睜杯咖啡或白蘭地什麼的,這種散漫之風就會影響到所有人。但要是大明星為了僅僅3個鏡頭,在片場默默坐上12個小時,那他的熱忱就會影響到整部電影。這就是阿米爾貢獻給這部電影的。他不只帶來了他的演技和票房號召力,還帶來了誠懇的態度和奉獻的精神,他的精神傳遞到了劇組的每個角落。這就是阿米爾·汗。」
這是一部2009年的電影,再在才看到,真是覺得很遺憾,應該早早看到這樣的電影,也說明在傳統教育體制問題上,印度在2009年就有了意識與發現。映影片以第二主人公的角度回憶了三個兄弟大學期間的生活,由記憶回歸現實,兩個好朋友踏上尋找失散多年的好兄弟的旅途,而這段旅程揭開了他們以往的疑惑。
教育制度,人生,愛情,價值觀,興趣與理想,這部片子無疑有喜有悲的觸及孩子成長面臨的各個問題,給我們一個深深的思考。這部劇是一部感染力非常強的電影,多次引發思考讓你落淚。
生活在號稱印度排名第一的大學里的學生思想已經被傳統的教育觀念所消磨殆盡,米叔演的主角有點誇張,屬於「具有顛覆性」的。他極度聰明、頭腦靈活、性格開朗、成績優異、靈機應變、不拘泥於生搬硬套卻十分痛恨學校的教育制度經常以嬉鬧的行為對抗學校領導。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細節,三個好朋友感情越來越濃厚,還結交了校主任的女兒Pia。
這部電影給我更多的啟示是:
啟示一 要有追求 。
影片貫穿始終:「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應該是最好的展望未來吧。
影片主人公敢想、敢說、敢做,為了自已的理想與現實抗爭,並最友拆終活出了自我,也收獲了真摯的友誼。
啟示二:是成材還是成人
影片給家庭教育理念的警示是很多的。三個不同家庭的孩子,三個不同學習態度的孩子,個性不同,興趣不同,目標不同。究竟想讓孩子成材還是真真正正成為一個人,為了自己的興趣與快樂而活,這是一個思考?更追問教育,教育不是在生產機器。
影片中是笑聲與歌聲混雜,悲傷、緊張、感人肺腑的鏡頭接踵而來,情感基調並不統一,卻給人帶來不尋常的震撼。
啟示三:創新意思的培養是現代教育的使命。
影片的剛開始,一個學生因做自己喜歡的無人飛機,而讓校長處罰不讓畢業,於是自殺了。
在這樣一所傳統的教育體制你,大家把有這種創新思想的孩子,看成一個不務正業的人。沒有人來保護這些有著奇思妙想的孩子,沒有人來提供對他們的支持。更沒有人來鼓勵他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要完成學業,拿到畢業證書。這是一種印度最好的大學,大家把成績的追求,拿到畢業證,看成是就業的第一追求。
種姓制度 是印度與其他南亞地區普遍存在的社會體系。名字與職業都代表著一個階層,所以沒有人想一直在低層生活。因為不是特別了解,這里也就不過多議論。想要說的是,這樣一個有著種姓制度的國家,2009年的電影就開始意識到孩子的教育應該遵循興趣,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
電影《三傻》中蘭喬與室友法蘭有一段對白很精彩,「知道我為什麼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指法蘭所熱愛的攝影)……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世界著名歌唱家)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
最後這三個主人公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愛攝影的說服爸租歲爸,不做工程師做了攝影師,那個最底層的主人公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第一主人公也就是米叔也成了一個科學家。
這應該是最值 得我們家長思考的地方吧?
⑦ 印度神片《起跑線》,為了讓孩子上名校,父母傾盡所有!
第一時間跑去影院看種草已久的《起跑線》,其中反映的教育和擇校問題簡直和國內如出一轍。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父母來說簡直再熟悉不過,而電影中直指教育的一幕幕也帶給我內心深深的觸動。
整部劇用喜劇的手法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父母擇校的故事,他們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他們不想讓孩子跟他們上一樣的學校,他們希望通過選擇名校,讓孩子能上升到上層社會!
1、名校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起跑線》英文電影海報寫道:
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父母,就是那些會不遺餘力,傾其所有讓他們的孩子進入正確學校的人。
國內的現狀也是一樣,父母殫精竭慮都是為了一件事——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於是從選擇幼兒園開始,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擇校戰爭持續打響,真的是孩子的比賽,父母的賽場。
「讀不了好的小學,就考不進好的初中,讀不了好的初中,怎麼去重點高中?重點高中的重本率可是95%以上,那上985、211還用愁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但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上了名校, 享受精英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中文電影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
即使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也要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
片中折射出擇校的困局,影片最終落腳在到底是要「起跑線」,還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
電影的最後,父親拉吉的一段演講非常煽情:「你們想盡辦法讓他們進入這所學校,不是你們幫他們,而是他們幫你們。這個時代人們只重視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人品。」雖然有人詬病說太過雞湯,強行煽淚,但我依然覺得精彩無比。
我們常說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孩子的能力非常重要,想像力、創造力、閱讀力、社會適應力、情商、逆商、財商等等。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了美德教育,更不要忘記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裡,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些人不缺能力,缺的是做人的底線。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3、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能贏得人生嗎?
曾看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對大學教授父母,兒子4歲半上小學,19歲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兒子卻終日在家吃爆米花和零食,什麼事都不想干,終日悶悶不樂。父母現在整天發愁怎樣才能讓孩子振作並快樂起來。
他們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卻沒有贏得人生。童年缺失了爆米花和零食,埋頭學習,而今學位拿到了,父母給的任務完成了,人生卻再也沒有了方向和動力,爆米花就成了唯一的樂趣。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說所有的神童長大都會出現問題,孩子的成長之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沒有那麼多的必然。
但我卻想藉此告訴父母,每個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
盧梭說:「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應把成人當作成人,把孩子當作孩子。」
不要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生活。 我們應該允許他們用自己的節奏生長,積累實力,蓄勢待發,方能贏得人生的長跑。
4、起跑線折射出我們到底愛的是什麼?
《起跑線》帶給父母很多啟迪,更給予一場心靈的洗禮。 我們到底愛的是孩子的未來,還是望子成龍的虛榮心。
回憶我的童年,在我小升初的時候,媽媽想提前把我的戶口轉入舅舅家,這樣就可以就近上學,直接升入重點初中。當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特別不開心,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去那個學校。
媽媽說,那個學校教學質量好,校風好,你以後上重點高中的機會多啊!這樣你就有機會上重點大學,畢業有個好工作。
可我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我不想入校後被人指指點點,說我是走後門來的。於是最終我不讓媽媽轉戶口,毅然決然地去了家門口的普通初中。
學校里同學們會嘲笑老師,上課不守紀律,下課拉幫結派,打架斗毆……但在這里,我卻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因為我心裡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我的努力,考上那所重點高中。
對於重點高中的無限嚮往激發了我學習的鬥志,於是我成了這個初中里為數不多的佼佼者,老師對我青睞有加,常給開小灶,最終我參加重點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試,如願以償地考入了那所重點高中。
現在想來,父母給我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尊重我的選擇,但我回想起來不由得為我的父母捏把汗。如果是果果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的內心是否能強大到允許他去一個如此校風的學校,我可能會無比擔心他學會抽煙喝酒打架。
而父母對我的無比信任讓我順利地在那所學校成長,我沒有沾染任何不良習氣,遇到任何的事情,他們都會告訴我,有他們在,一切都不怕。現在想想,好感恩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把這份信任給到我的孩子。
5、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那到底什麼才是起跑線呢?在我看來,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明年果果也會面臨擇校,到底是在家門口上一個普通的公立小學,還是買學區房進入一所重點小學,亦或者耗費巨資選擇一所國際學校。
當選擇擺在我面前的時候,幾年前的我也會無比焦慮,我生怕因為自己的錯誤選擇導致孩子一生的不幸,那時候我無限地放大了學校教育的影響力。
在幾年的自我成長之後,我現在全然放下了,或許我會選擇公立小學,讓果果去參加國內的高考,或許我們不會選擇學區房,而會順其自然。
因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這個三角當中, 我不能改變社會教育,但我可以在我能力范圍之內選擇合適的學校教育,我會盡我所能做好家庭教育,那孩子的未來之路該怎麼走就交給他自己。
作為母親,我會努力地生活,用我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他。至於階層,其實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因為我並不認為這是阻礙人發展的障礙,正如影片中的孩子們所唱:
「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種渴望,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前行!」
是的,我堅信: 我們的命運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為一直在家庭教育領域奮戰的創業者,我無力去改變社會的大環境,但我可以藉由書籍,把人生智慧傳遞給父母。
我相信,無論我們的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家庭教育都是最重要的。 成為智慧的父母,懂孩子的父母,是為人父母一生的職責!
⑧ 兒童觀看的充滿愛心,體現愛心,樂於助人的電影有哪些
音樂之聲
木偶奇遇記
神筆馬良
寶葫蘆的秘密
瘋狂原始人
飛屋環游記
海底總動員
小鞋子
綠野仙蹤
推薦給少年兒童看的電影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 適合家長或老師和孩子一起看)
《小公主》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 推薦選擇原聲法語版,裡面的音樂十分經典)
《美麗人生》(義大利二戰題材,也許現在的小孩子不會太懂,但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片子)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歌舞形式)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動畫,幾乎每一部都很經典,加上久石讓的音樂,純潔空靈)
《天空之城》
《哈爾的移動城堡》(又名《霍爾的移動城堡》(日)
《蝴蝶》(法 電影確實是經典電影,但不是很多小孩子會靜下心來看,所以適合安靜的人看或大人欣賞)
《尼斯湖水怪》
《再見螢火蟲》(又名《螢火蟲之墓》日本二戰題材)
《納尼亞傳奇1》
《納尼亞傳奇2:凱斯賓王子》
《怪物史萊克》第一部值得一看,接下去的幾部很一般
《怪獸電力公司》
《功夫熊貓》
《小飛俠彼得潘》(我最最喜愛的動畫片)
《一樣的月光》(墨西哥 孩子找媽媽的經歷溫情片
《魔戒》1、2、3部
《八月迷情》(一個有音樂天賦的小男孩的故事,如果能在很好的音響設備下看,絕對震撼) 《埃及王子》(根據史詩《出埃及記》改編
《獅子王》1、2部,兒童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小鞋子》(伊朗 強烈推薦 )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人工智慧》(個人覺得像皮諾曹的未來版)
《天堂電影院》(義大利電影 十分經典但不是每一位孩子都會喜歡的)
《綠野仙蹤》(女孩子會比較喜歡)
《尋找夢幻島》(《小飛俠彼得潘》的續集)
《河童之夏》(日本)
《飛屋環游記》
《鬼媽媽》
《草房子》(根據曹文軒的小說《草房子》改編,比較忠於原著)
《夏洛的網》(有同名兒童小說)
《十三歲女孩》(中國)
《兒子的大玩偶》(台灣)
《寶葫蘆的秘密》(中國兒童電影經典之一)
小孩子會喜歡的電影:
《魔法奇緣》
《魔法灰姑娘》
《瑪格瑞姆和他的玩具店》
《大學新生》
《料理鼠王》(動畫片)
《艾爾文和花栗鼠》
《少女妙探》
《超狗任務》
《神童特工》
《小鬼神偷》
《蜜蜂總動員》
《新三隻小豬》(動畫片)
《歌舞青春》1、2部 《野孩子》
《地心游記》
《天生一對》(很好看,搞笑又很溫情)
《快樂的大腳》(一隻小企鵝的故事)
《龍貓》(日)
《博物館奇妙夜1》
兒童文學推薦(從兩歲開始到14、15歲,按年齡推薦) 《猜猜我有多愛你》插畫圖書 《兔子彼得的故事》 《木偶奇遇記》(又譯《皮諾曹》) 《小貝流浪記》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十分推薦) 《窗邊的小豆豆》(日 黒柳徹子) 《狐狸列那的故事》 《柳林風聲》 《綠野仙蹤》(有同名電影) 《胡桃夾子》 《五個孩子與一個怪物》 《長襪子皮皮》(林格倫 強烈推薦) 《夏洛的網》(有同名電影,書更好看) 《彼得潘》(英 傑姆·巴里寫的,一本我看了五遍的書)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原著寫得非常好,可惜小孩子現在還不能看懂英文) 米切爾·恩德的作品:最最推薦他的《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永遠講不完的故事》(這兩本很厚),以及《奧菲利亞的影子劇院》(插畫圖書) 《大林和小林》(中國的,80後小時候最愛看的故事) 《格列佛游記》(有同名電影) 《海蒂》(有同名電影,是秀蘭鄧波爾主演,原著和電影都很棒!) 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安房直子的短篇小說,比較唯美和安靜,女孩子會喜歡,推薦她的:《手絹上的花田》《風的旱冰鞋》《銀孔雀》《黃昏海的故事》《紅玫瑰旅館的客人》《直到花豆煮熟為止——小夜的故事》 《苦兒流浪記》 《金銀島》 《湯姆索亞歷險記》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看了之後,就對美國有所了解) 《米歐,我的米歐》(林格倫) 《獅心兄弟》(林格倫) 《小王子》(聖·埃克敘佩里,一本值得一生閱讀的小書) 《尋找亞特蘭蒂斯》(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失落的帝國,有相關電影《亞特蘭蒂斯》也很好看!) 《蘇菲的世界》(人們說它是一部哲學史,不朽之作)】 《快樂王子及其他》(奧斯卡·王爾德寫的,裡面最喜歡的是那篇《自私的巨人》) 《童年》(高爾基) 《宮澤賢治童話》(充滿想像力的短篇童話集) 《寄小讀者》(中國 冰心的兒童散文) 《秘密花園》(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
⑨ 近年在國內上映的不少印度片都成為黑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印度家庭片推薦
印度電影看得不多,要是推薦經典的印度家庭片,首推《廁所英雄》。
缺什麼就在意什麼,在印度,婦女的地位低下,所有近年來很多印度電影都在呼籲提高婦女的地位。
《廁所英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生活在中國,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廁所大的事都能拍成電影。
事實是,在印度的農村,很多婦女都得在野外上廁所,她們要忍受流氓的騷擾,但長久以來一直是這樣,好像也並沒有什麼不妥。
《廁所英雄》中的女主家庭條件好,家庭氛圍比較開放,女性意識強。在嫁給男主後竟然意外發現上廁所要去野外,這是徹頭徹尾的愚昧。她下定決心要與落後的思想抗爭,不建廁所就離婚。
⑩ 《地球上的星星》家長觀看有感
導語:《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洋溢著童真、包容、善良跟陽光的電影,非常值得現代家長觀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關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地球上的星星》家長觀看有感【1】
一、關於Autism (孤獨症、自閉症)
要了解這部電影先要解釋什麼是讀寫障礙或者說Autism自閉症、孤獨症,我們可以借用列維斯特勞斯的“生物語法”概念。稱每一個個體體內都有一種“生物語法”,以讓他們自己去解釋文化信息的符碼和接受關於文化信息符碼的解釋,這里的符碼指的是一個特定時期人們所共享的習俗表達,如道德、邏輯、習語等等。從這一個概念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如果一個人他體內的“生物語法”與主流人群的略有差別的話,他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順利地讀和寫。比方說,荷蘭畫家梵高、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再比方說,在15世紀就畫出飛機模型的達芬奇……我們小的時候學到的課文說,達芬奇自己學著母雞要孵化小雞,課文後面總結說達芬奇是勇於實踐,可誰能保證他只是真的認為自己有能力孵化小雞呢?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跟我們眼中的很可能是不同的啊。
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某一方面極具天賦,被稱為“白痴天才”
電影中的小男孩遇見的的確是典型Autism的症狀——讀寫障礙,文字、符號在他的眼裡動來動去,看起來象一堆亂碼。但他認識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話表達也富於 “正常”社會所固有的邏輯,使得他的病症不容易被發現。老師、同學、父母都認為是他的學習態度有問題。在他自信心倍受打擊之後他選擇了逃學,很快父母被請到了學校,於是被送到了寄宿學校。
二、特別心酸的地方
第一處,伊桑得知將被父母送進特殊學校的時候,他做了噩夢,哭著鬧著仍然擺脫不了這種結果;伊桑看見父母車子離去的時候,此時的音樂悄然想起。特別是“媽媽,你真的懂我了么?”簡直是一枚巨大的催淚彈。他覺得自己來這里是因為被懲罰,只能傷心哭泣。
第二處,是伊桑得知 父母因為要觀看各方面都表現優秀的哥哥約翰的球賽,而不能來寄宿學校看他時,他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第三個讓我落淚處,就是美術老師揭開他的畫時,小伊桑面對著他自己的像在畫裡面露詫異的表情,特別是畫中滿懷新生和天然的伊桑。
三、理解他們是多麼困難!
我們感嘆於伊桑內心的挫折:所有的字母都在跳舞,聽不懂“把課本翻到第幾頁第幾行”這樣簡單的指令,要把不及格的試卷帶回家讓媽媽簽字,結果卻不留意地讓它成為了兩條小狗的玩具被撕得粉碎,為了逃避老師的咆哮和責罰而逃課……這些也讓我感到辛酸,但老師的角色更多的讓我感到無奈。伊桑的角色扮演得如此之好,以至於在伊桑的身上我看到了那麼多我熟悉的情景:奇怪的跑步姿勢、面對需要完成的任務漫無邊際地神遊、需要不斷催促,用上比別人多上一兩倍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例如穿衣這樣簡單的事情……還有無法控制的對集體紀律的破壞!這些情景多麼熟悉啊,伊桑的老師和爸爸覺的,這是伊桑的態度或者智力問題,除此以外還能是什麼原因呢?和這些老師不一樣,我們知道這是孩子自身能力的問題,混亂的行為是因為他們無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行動,可是,即便有這樣的理解,作為老師的我依然會感到無奈:因為找不到有效的方式來治療和改變孩子的行為,老師和孩子都只能繼續痛苦著,繼續煎熬著。
班裡有個孩子,和伊桑一樣,總是帶來麻煩。從早上進校門開始,老師就要開始注意他:5分鍾過去了,他是不是進了教室,還是又在躲在樓梯角地下、或者在各個樓層之間閑逛,忘了上樓?看到他進了教室,立刻要有個老師站到他身邊,不斷催促他放書包、做好課前准備,如果不是這樣,他會一直呆在外面半個小時也不進來,而且還會在外面跳啊、叫啊,帶著其它比他小的孩子一起吵鬧,根本不管教室里其它的孩子已經開始安靜有序的學習。教室里,要找到一份能夠讓他安心專注的事情是多麼困難,只要老師一離開他的身邊,他就和伊桑一樣開始神遊,面前的書本攤得亂七八糟,再過一會兒他就鑽到桌子底下去了。到了集體游戲時間,大家都在有序游戲的時候,他在邊上跳來跳去、尖聲叫嚷、下午戶外活動結束以後,還不停地在操場上奔跑、或者躲到樓梯間裡面不肯出來……三、了解到這些,我們都能做些什麼?
必須經常自我詢問的五個問題,當面對體罰孩子,言語傷害時,我們是否濫用了授予我們的權利,時常逾越了道德的底線?面對學習成績背後的棍棒、重負、冷漠,我們是否處於對權力的恐懼或者難以抵擋的功利的誘惑,扭曲自己的行為,傷害兒童的心靈並辜負了孩子們的質朴、珍貴的信任?面對弱勢群體(個人),我們是否因為同情的匱乏,情感的冷漠,時常有意無意忽視了那些最需要我們注視、關愛與呵護的心靈?你幽默、充滿情趣嗎?你多久沒有在孩子面前露出恣意的笑容?我們是否因為生活的重荷而變得日漸勢利、鄙俗;缺乏生活熱情,毫無夢想,毫無真善美的信念?我們是否因為失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帶著別人的教案進課堂,而使得課堂變得極其平庸,乏味、毫無激情、毫無創造力?
四、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就像《蝸牛牽著我去散步》中所說的那樣,也許我們認為我們教了一個“生物語法”與傳統社會格格不入的孩子,這個孩子是“蝸牛”,我們受到了上帝的懲罰,上帝讓我們接下來的一段人生要牽著蝸牛走過,可沒准兒,上帝真實的意圖隱藏在事實的另一面,“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當繪畫比賽時,伊桑的畫和尼庫巴老師的畫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還是流淚了,為伊桑畫中的寧靜絢爛感動,為尼庫巴老師心中伊桑的燦爛容顏感動。當原本枯萎的花朵展現出內心的美麗,綻放出生命的光彩時,當信任和付出終於獲得豐收時,我們都感受到了同樣的喜悅,我想每一個老師都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景,就像伊桑的校長和其它老師一樣。
老師關心孩子個體,從而激活了他的潛能,讓他走出了一條人生的陽光大道。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用愛激活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喜悅,我們要有一種信念:相信孩子,激發潛能,總會進步和成功,讓我們多一點耐心和毅力,靜待花開!
2016《地球上的星星》家長觀看有感【2】
伴隨著笑和淚看完了這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深深的被裡面的內容所吸引,印度這個千里之外的國家教育體制跟我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但是他們對於教育有著如此深度的挖掘和重視、反思。驚嘆!
劇本寫得好,導演導的好,小演員演得好。主人公是一個有著大大的眼睛,卻充滿著迷茫。齙牙而且瘦瘦小小的小男孩伊桑。(視頻)在常人的眼中,他孤僻不合群、傻兮兮。在家長眼中不講衛生、不聽話、很讓人操心。在老師眼中看到這個一天到晚魂游天外的孩子,氣就不打一處來。注意力永遠不在課堂上,所有數字和字母都寫錯,甚至不能好好的讀出一句話,不管是你昨天才罰過他,還是剛剛才教過他,根本就不記在心上。老師覺得他沒有用,同學們笑他,也瞧不起他,對他冷言冷語,家長雖然愛他也有很多的無奈。在座的老師看了以下視頻,這樣的場景是否似曾相見。他所表現出來沒有自控能力,是一個讓老師和家長操心的孩子。
他的注意力都在一些無用的東西上,樹上的小鳥,池中的魚兒,甚至是一滴水。他在自己的世界裡洋洋自樂。
我終於知道作者為什麼用了《地球上的星星》這個題目。無邊無際的天空就好像我們的地球,小星星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內心世界挖掘的好他就會在天空中一閃一閃亮晶晶,有部分孩子卻化作流星永遠失去了光芒。我們老師經常說這個娃娃不提學習真乖。對老師又有禮貌,擺起龍門陣頭頭是道。可是學習起來看著一個字都要看半天,總喜歡惹是生非。當然罵他也不生氣,也不還口。老師心目中的差生、廢頭子。其實,伊桑身上,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孩子的影子,每一個調皮孩子都是一個伊桑,他們讓家長和老師煩惱不堪。怎麼對待這些孩子呢?教育就一定是萬能的嗎?起碼在家長眼中是這樣!
太真實了,其實我們身邊這樣的娃娃太多了。他們或許調皮、愛動、不愛學習,但我們往往沒有看到他們的另一面:就是天真、愛幻想、愛思考,甚至很有人情味。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片面的批評,甚至放棄,很少關注和細心的`引導他們,或者我們關注的還不夠,不夠堅持。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引發了我們的反思,我也驚呼這部電影裡面值得深度挖掘的東西太多。
其實他只是天空中一顆無名的小星星,一個八歲的小男孩。接下來,父母決定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當他得知後是一種不安、驚恐。他做了一個夢,夢中和媽媽失散了,看的出來他內心多麼沒有安全感,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當爸爸媽媽把他送到學校開車離去,孩子渾身一顫,眼睜睜地看著爸爸媽媽消失在路的盡頭,伊桑小小的身影在黑暗中是那麼孤獨,他幼小的心在悄悄地哭泣:
從進入寄宿學校那天起,伊桑的生活里充滿了指責、懲罰、嘲笑和否定。你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可愛的孩子,慢慢變得驚恐、蒼白、麻木、安靜……無論周圍發生什麼,他都無動於衷。他,成了一顆不說話的“星星”。那一雙大大的眼睛曾經充滿了色彩,如今顏色漸漸退去,只剩下一雙空洞灰暗的眼睛。如果再這么下去,這個星星就真正的隕落了。看得我心好痛!
幸好這時出現了一位老師,他注意到了這個過分安靜的孩子。雖然他只是一個美術老師,可是,愛,一種偉大的愛,讓他敏感地注意到了這個孩子。終於,當他站在伊桑父母面前的時候,我們和伊桑的父母一起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原來伊桑是一個認讀障礙的孩子,可是,他並不是智商低下,相反他非常的聰明、有才華。可就是因為認讀困難,別的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對他來說是那麼的艱難!他,不是不努力,不是懶惰,只是因為他不能。
這位偉大的老師,是他第一個發現了伊桑的才華,並且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一點點地幫助伊桑恢復信心。擊潰一個人的信心是那麼簡單,而樹立一個人的信心卻是那麼的難。
“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許多傑出的人物,如愛因斯坦,愛迪生,達芬奇,畢加索……其實小時候都有讀寫障礙……其實,在我們周圍,是那些有許多用獨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改變了社會。”——這是尼克老師在鼓勵伊桑,這些話也讓其他孩子們學著去理解和關心這位特別的同學。
他帶大家去池塘邊游戲,讓伊桑的才華自然顯現;他說服校長讓他不要放棄這顆小星星;他用伊桑的方式教會了他讀寫……為了向所有人展現伊桑的繪畫天賦,他特地舉辦了一場校級比賽,最終,勝出的伊桑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繪畫成為學校年鑒的封面,人手一冊。影片的最終,即將回家度過假期的伊桑緊緊地擁住了尼克老師,這個改變他生命的人。
看完影片,我從尼庫 巴老師身上學到了 “讀懂孩子”和“不放棄”七個字。改變孩子的不是教育,而是“愛”!有愛才有理解和關心,才有寬容和不放棄。對學校和教師而言,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公平、寬容、理解每一位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雖然我們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傑出的人才,但我們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和愛,讓他們健康地學習、成長。或許以後,當我們在回首這些“小星星”時,他們已經在燈火闌珊處發出了璀璨的光芒。
其實,作為老師,我不求每一個孩子都優秀,我只要他們開開心心,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光點。其實,這部電影讓我更深的理解到:每一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閃光之處,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舞台。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讓社會和更多的家庭知道,該如何去愛我們的孩子。孩子們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們需要愛,更需要自由,陽光,有了這些才有能力去贏得殘酷的競爭和挑戰。讓我們放開對孩子的束縛,讓他們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為閃著光芒的星星。
教師的事業就是擁抱希望、創造未來。為此,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愛,永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用一個擁抱,一個微笑去關懷孩子,鼓勵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孩子一點點的重拾自信,找到快樂。也讓我們的事業充滿陽光和快樂!
2016《地球上的星星》家長觀看有感【3】
近日,觀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它是通過從一個擁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角度出發,不斷的探索孩子內心世界的電影,看完之後對我的觸動很大,尤其是影片中的美術老師。這是一位擁有明銳洞察力的老師,從本質出發,真正的讀懂孩子、了解孩子,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改變了一個孩子一輩子的命運。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講述了一個八歲的小男孩伊森,他的世界充滿了常人不以為然的驚奇:色彩、魚兒、小狗和風箏,但是這些在成人世界來說,卻是如此的輕微,在他們的觀念中,成績、排名是那麼的重要不可忽視,使得伊森在學校的表現,總是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當他惹出的麻煩超過父母的接受范圍後,他被送到一所寄宿學校接受“教育指導”。在新學校,一切並沒有什麼變化,甚至愈演愈烈,伊森不僅要忍受著與家庭分離的痛苦,還要在老師與同學的嘲笑、指責中度過每一天。
一天,一位新的美術老師尼庫巴突如其來,他用樂觀和自由的教學風格感染著每一個學生。他打破了“結果至上”的原則,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思考,去夢想,去想像。學生們都滿懷熱忱,除了伊森。尼庫巴很快的發現了伊森並不快樂,然後他開始了找尋原因。他發現伊森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能拼寫和閱讀,他是一位閱讀障礙的兒童,但是尼庫巴並沒有放棄伊森,還對他採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輔導,從而最終幫助伊森找回了自己,還有快樂。
影片中有兩個部分給我很大的感觸:
1、伊森無疑是班級中最典型的學困生,他調皮、翹課、成績一塌糊塗。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影響班級上課的進度,降低班級的平均分,讓老師每天心情不好,是老師的“眼中釘”。作為老師,在不停地責備和懲罰他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孩子會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我們往往會不經過大腦思考說出很多的原因:不用功,不努力;(伊森的父母是這樣認為的)智力不合格、太笨(寄宿學校的校長室這么認為的)。但是,只有像尼庫巴這樣的老師深入研究以後,才會發現孩子會出現這樣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所以,每一個學困生的背後都有他“學困”的原因,只有找到這個原因,才是從根本上轉化學困生。影片中,尼庫巴老師拿出一個模型的盒子,讓伊森的父親讀上面的中文字的時候,伊森的父親才感受到了孩子平時的痛苦。我們也要經常和學生互換角色,多從學生的角度去幫他們考慮考慮,我們的要求,他們是否能達成?
2、就是尼庫巴老師在影片中說的,學校在注重孩子的成績了,想把五個手指拉得一樣長。而孩子與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就想伊森一樣,他雖然有閱讀障礙,但是在美術方面和創造力方面卻有超出其他孩子的天賦。所以,如何去發現每個孩子的優勢,做一名“伯樂”,是我們教師需要去學習和努力的方面,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分數上面。對於個性極強,或者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我們要採取特殊的教育方式。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學教陶行知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作為學校的一份子,我常問自己,學校中的孩子形形色色,像伊森這樣特殊的兒童雖然並不常見,但是也有一些孩子還在某些方面並不敏感,而導致成績的落後,如果我遇上這樣的孩子應該怎麼辦?看完今天的影片,我從尼庫巴老師身上學到了 “讀懂孩子”和“不放棄”七個字。或許在幾個班級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在課堂上真正的了解到每一位孩子,那麼對於那些成績相對落後的孩子們,讀懂他們,從根本上了解這些他們的成績為什麼會落後與別人,從本質上剖析問題,採取有效的解決對策,顯得便是如此重要。
在影片中尼庫巴老師告訴我們,讀懂孩子,並不是單純的觀察孩子們平時的表現,用成績檢驗他們,而是應該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在孩子們的每一個錯誤中,尋找共同點,找出隱藏在那些錯誤下的根本原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愛,永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用一個擁抱,一個微笑去關懷孩子,鼓勵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孩子一點點的重拾自信,找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