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改編成電影後有怎樣的特點呢
電影《祝福》要強調故事的主體性,也要讓故事更有說服力。在電影的主方向和大事件的牽引下,有些小事件、小故事導演採取的是倒敘的手法,逐步插入主要故事之內。在電影《祝福》中,我們看到的是電影的敘事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電影以祥林嫂結婚前後命運的轉變為中間點,以魯鎮和賀老六家兩個主要地點為故事的主要發生點,展現出電影的直觀性和立體性。
魯迅先生在中國幾乎路人皆知,他筆下的祥林嫂也是家喻戶曉。小說原著大部分人都看過,對於小說中人和事都有大概的了解,這對電影來說,既是優勢,又是劣勢。如果電影的敘事與原著存在很大的改變和分歧,會讓廣大讀者難以理解,也體現不出電影的價值。但在電影《祝福》中很好地避免了這一點。電影《祝福》的敘事方式新穎獨特,切入點很好,把握住了整部電影,也強化了電影的魅力。
② 白楊主演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是什麼
《祝福》。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飾演主人公祥林嫂。在白楊從藝60周年時,劇作家曹禺曾提筆揮墨寫道:「皎若明月,直若白楊,獻身影劇,功績無窮」。
《祝福》是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電影上映後,在國內外獲得好評,於1957年獲得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58年獲得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2005年中國電影100年之際,《祝福》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白楊主演的祥林嫂也成為中國電影百年百名經典銀幕形象之一。
《祝福》改編史:
小說《祝福》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21卷第6號上,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說以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劇,深刻地揭露封建的政權、神權、族權和夫權這四條繩索是如何窒息了人的生命,以此批判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這部小說以其強烈的文學性、思想性和批判性,成為現代短篇小說的一座高峰。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祝福》被頻繁改編,以其他各種藝術形式亮相,如越劇、南詞、評劇等版本。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就是電影《祝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祝福
③ 1956年白楊主演了什麼故事片
1956年白楊主演的故事片是《祝福》。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鬧塌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鋒彎昌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影片看點:
《祝福》的改編體現了夏衍以往的編劇風格,以嚴謹的結構、精煉的筆觸,忠實地再現了原作的思想,保持了魯迅作品中冷峻、深沉、凝重、窒息的悲劇氣氛和藝術風格。
夏衍這些創造性的豐富和改動,使影片既完整地體現了銀扒原著的精神風貌,又突出了電影表現特點,為名著改編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④ 電影 祝福 與魯迅的原作有何不同
主要情節差不多,但變動了部分細節。總體上看,小說含蓄些,而電影拍得很直白。比如片子後半段那位老爺面對面對祥林嫂的呵斥,說她再捐多少門檻都沒用。反正片子的「革命味」更濃。
⑤ 魯迅祝福看完電影的觀後感 主要寫一個場景的感受
《祝福》 一個彷徨又無助的身影,一個單薄又模糊的身軀,無力地向前,最終又無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魂靈?」這句話時而盤旋耳邊,真切刺骨,時而遙遠渺茫,漂浮虛幻……是誰在黑暗中嘆息,是誰在彷徨中掙扎?一個身影的逝去,卻帶來了無盡的深思。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漂浮其間,無奈獨流水……祥林嫂——一個舊社會的典型代表,平凡的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傷痛,弱小的身軀支持著沉重的壓力,經歷著時代輪回,四季交替,在凜凜寒風中,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死亡,永遠沉睡在厚厚的積雪之下。祥林嫂懷著對世界的渴望來到了人世,卻帶著無盡的愁苦古都離開了。憐憫之心,固然有志,但更多是對社會的評判。這是我想起了孔乙己,同樣是生活在舊社會,同樣是受盡煎熬,同樣是艱難的朝向遠方,滿滿的逝去,留下一個沉痛的身影。這與祥林嫂驚人的相同。封建社會的腐朽,還有那艱苦掙扎的農民,一聲聲無奈的嘆息,隨著一個王朝的滅亡,一同消逝,找不到半點蹤跡。當清晨的風颳起第一粒沙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像電視畫面一樣,不自然扭動了一下,立即轉向原貌,雲依舊飛。風依舊吹,但我們都隱隱約約地感到這一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了。朝露曇花,咫尺天涯,祥林乙己,已為虛無,東流水去無從返,倚心驚回往,八千年玉老,一夜枯榮,問蒼天此生何必?悵然若失,仰觀前路,人生希望重重在,何必閉塞阻明月。一飲壺觴千滴醉,點滴心頭,一語憂傷歸空盡,只留一顆晶瑩淚,懸在空中,留在感人心。
⑥ 電影祝福演員表
主要演員及飾演角色:
白楊飾祥林嫂,魏鶴齡飾賀老六,李景波飾魯四老爺,邸力飾柳嫂,史林飾魯四太太,李健飾婆婆,管宗祥飾衛老二,凌元飾阿德嫂,李孟堯飾王師爺,丁惟敏飾阮大嫂。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並櫻段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⑦ 電影《祝福》影評
1924年2月16日,魯迅寫下《祝福》,後收錄在小說集《彷徨》中。32年後,這部小說由夏衍編劇,蔡弧導演執導,成為了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有幸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受到了第一次在課堂上讀到先生原著文字一樣的沖擊,內心久久不能平息。
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個受盡舊社會封建禮教毒害的普通窮苦婦女的形象。
在丈夫死後,祥林嫂為了避免婆婆把她賣掉,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岐視和虐待。
但是她還是被搶走,強迫嫁給賀老六。好在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他們很快有了兒子阿毛。然而,好景不長,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她唯一的兒子阿毛又被狼吃掉。
祥林嫂徹底垮了,喪魂落魄,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最後在除夕爆竹聲中死在了大雪中。
夏衍根據魯迅先生的原著,在故事情節上做出了一些再創作。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祥林嫂拿著切年糕的刀沖到寺廟里看門檻的戲,「什麼菩薩??」這句不是由魯迅先生寫出的台詞實乃驚人之語。一語道破封建禮教迷信神權的害人天機,也對祥林嫂的角色形象作出了一番修改。
雖然有所改編,但影片的風格卻和原著的文字風格驚人一致,劇情的結構清晰,影像灰暗,配合著凝重、悲涼的背景音樂,充分體現了了魯迅原著中的冷峻、沉重的藝術風格和悲劇氣氛。
同時,電影也有很多自己的風格。例如賀老六彌留之際突然拿起獵槍朝向王師爺這段戲就是運用人物的形體動作和表情刻畫人物。
其次,在造型和形象上非常簡潔地凸顯出人物性格,如祥林嫂、王師爺等。
看了這部電影,相信沒有人會不被這如泣如訴的血淚控訴而潸然淚下。伴隨著悲傷的音樂,我們在祥林嫂悲慘的一生中做了一回無力的看客。
魯四老爺身為讀書人卻為封建迷信馬首是瞻;
魯四太太吃齋念佛卻是假慈悲、真殘忍;
王師爺、賀老大、魏老二等人自私自利只重視自己的利益……
祥林嫂、阿毛、賀老六不是病死的,不是餓死的,不是被狼吃的,是被那個社會逼死的。封建舊社會就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祥林嫂這樣的人在那個時代只能留下血和淚的浮光掠影。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採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
若干年後,我再看《祝福》,看到這段曾經讀過的話,仍舊感到鼻子一酸,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彷彿就在我眼前站著,畏畏縮縮,花白的頭發蓬亂地束在一起,凍壞的手指縮在袖口裡。
我突然想張開雙手抱抱她,想抱抱那個時代所有可憐的母親,可憐的妻子,可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