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所謂作家
今天中午,正在洗頭發的時候,腦海里突然扔出一個新奇好玩兒的想法。所謂作家,就像坐家。
坐家,即坐在家裡,想著干點什麼。桌上有紙筆,身旁有書籍。說到坐,不得不提另外一個詞語——冷板凳。在現如今這種社會環境下,個人認為,坐冷板凳反而有一種清秀而靜心的神奇功效。
當然,出於身心健康的考慮,要特別規避的兩個風險是:一,坐的時間不易過長,通常久坐傷身,至於傷哪兒,苦思冥想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個尚還算是精確的表達——傷哪兒哪兒知道。比如坐著寫的久了,腰疼。那滋味兒,真不好受!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坐著不行,站著寫團鏈還不成嗎?還就不信對付不了你了,怎麼著!
二,久坐堆積贅肉,贅肉說:我們不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我們只想找個安靜的地兒老婆孩子熱炕頭,沒成想,一下子就六世同堂啦。我想之所以有贅肉,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吃的太飽。仔細回想了一下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很多時候都是在某種"飢餓感"的狀態下,懷著某種希望的曙光,憤慨的寫下來的。有時候,飢餓感往往會讓人無端的生發出枝枝蔓蔓的思緒,這些思想的情緒行於筆端,有時就是靈感的源泉。
之前看電影《黃金時代》的時候,裡面一個場景是描述蕭紅在飢餓面前的樣子,她和蕭軍落魄的在一個小旅館,沒錢吃飯,嘴唇皸裂的可憐,包里邊只有一點麵包,然後他們倆在桌子上撒了點鹽,然後拿麵包蘸著鹽吃,臉上有一種莫名的笑,我想應該是苦中作樂吧。
作家寫作,我想一個是某種快感的宣洩,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讓自己變得盡量有趣。這種有塌肆孫趣,可以讓人在沉重的社會現實面前,盡可能活的輕松一點,快樂一點,努力做一個社會中不社會的人。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一望無際的日子裡,難免會有困頓的時候,會感覺生活的湖面沒有了一絲波瀾,關鍵更加氣人的是,旁邊都是冰冷堅硬的水泥路面,沒有一顆想要撿起來把它扔進心湖的石子。這個時候,有書可讀,有字可寫,有事可做,那些黯淡蕭條的時間,也開始向你妥協,慢慢的聽話了,懂事了,一切又言歸正傳。而不是說,當生活中的困惑來臨的時候,只會目光呆滯,蓬頭垢面的隨口說上一句:"好無聊啊"
想像的宇宙到底有多大,至今還沒量出來。我想當我們正在丈量她的時候,她正在以成千上萬倍的發生著裂變。贊嘆之餘不妨懷著敬畏之心拿起書或紙筆,像《雹銀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一樣,坐著,站著,去閱讀,去書寫探險式的文字空間的魔幻。像博爾赫斯一樣,即使抵達天堂,也要找一個圖書館模樣的小房間。
PS:
說出「好有趣阿」
比說出「好無聊阿」
聽起來有趣多了,
因為這句話本身
就好有趣阿~
② 讀書筆記之:《黃金時代》
坦白說,我第一次聽到「黃金時代」這四個字真的跟王小波一點關系都沒有。似乎是中學無意間瞥見或者聽見別人提及郭敬明的《青銅時代》,雖然我當下乃至至今都不知那為何物,但很確定,我在第一次知道「青銅時代」時,腦子里蹦出的是「還黃金和白銀呢!」倒沒想到確實有這兩本書,只是和郭敬明沒有一點點關系(我也並不喜歡郭,更喜歡韓寒)。
後來深入接觸「黃金時代」,竟也跟王小波這本書沒有半分關系,而是我的女神湯唯拍攝的蕭紅紀錄片式的電影:沒如《黃金時代》。這部電影我沖著湯唯和蕭紅去看,完完整整看過至少三遍,不完整看得有五六遍。因為這部電影曾做為之前做實驗給被試看的默片選項之一,而我作為「小白鼠」,看了N多遍。有一次,老師問給被試看的都是什麼默片,我說了《黃金時代》,老師一臉囧,說:「這么大尺度啊!」旦蘆碰巧前一晚我正好在上看到一篇有關《黃金時代》的文章,點進去瞄了一眼,發現不是電影,而是王小波的小說,但是並未仔細看。聽老師這么說,心下詫異,嘴上忙撇清:「不是王小波寫的那本書,是一個蕭紅的紀錄片。」自此,算是正式激起了對王小波《黃金時代》的好奇。
在我打開《黃金時代》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這本書是講什麼的,只在網路上粗略地看到有人說在(我國)性愛文學上占據首位。當然,對於這種評價我自然不信,說這話的人把《金瓶梅》放在哪裡?但是我相信王小波的思想深度,定然不會寫一本小黃書而流傳於世。同樣,《金瓶梅》能流傳古今,自然也不是靠對性愛的描寫。
剛看《黃金時代》時,或許因為那段時間整個人比較懶散,差點棄書。但是慢慢看下來,卻覺得頗為有趣。為什麼說有趣?我也不清楚,我在看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的時候,也是覺得頗為有趣。但是這種有趣絕不是看到好笑的笑話那般,更想是和一個真正靈魂有趣的人交談,聽他一本正經講著逗人樂又讓人深思的話。
這本書中,以知青插隊和二十年後王二和陳清揚重逢兩條故事線,講述了王二21歲在雲南插隊時的一些故事。王小波在書中這樣描述自己的黃金時代: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枯遲啟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陳清揚說,那也是她的黃金時代。
王二在二十一歲之前因為腰部受傷找到北醫大畢業的陳清揚醫治,從此認識了這位「不是破鞋卻被稱作破鞋」的「活寡婦」(因她丈夫入獄,書中也並未提到是否離婚,但又不算是喪夫,故擅自用這個詞來形容她當時的情感狀態)。陳清揚因為被別人當作不是自己的自己,而幾乎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急迫地想讓哪怕只有一個人證明她不是破鞋,流氓王二自然不遂她所願,並告訴她可以自己把自己變成破鞋,這樣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是個破鞋。後來大家又開始傳陳清揚和王二搞破鞋,陳清陽又跑去讓王二證明他們兩人之間的清白。王小二告訴她,如果要證明他們清白無辜,需要證明兩點:1.陳清揚是處女;2.王二本人天閹之人,沒有性交能力。而這兩點都難以證明,所以沒辦法證明,他倒是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又把陳清揚惹了個大紅臉。
在這一來二往中,到了王二21歲的生日,他請陳清揚晚上去他家吃魚。魚沒逮到,倒是以「偉大友誼」的名義壓倒了陳清揚,結束了童男之身。他們相約第二晚再去山上開展「偉大友誼」,陳清揚再試一遍,也許她會喜歡。結果王二與當地小夥子三悶兒發生沖突,被三悶兒娘抄起凳子打到他舊傷未愈的後腰。當地農民都以為他腰桿斷了,鬧哄哄的,陳清揚被電話叫來,書中描寫到:「過了不一會兒,陳清揚披頭散發眼皮紅腫地跑了來,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你別怕。要是你癱了,我照顧你一輩子。」當然,王二沒癱。而王二和陳清揚的「破鞋」關系卻公之於眾。這之後卻沒人敢說陳清揚是破鞋了。那個年代的人甚至直到這個年代,大家都很奇怪。
王二可以走動之後,適逢北京知青慰問團要調查知青在當地是否被虐待、逼婚等情況,王二便被他的隊長以養病為由哄騙到山上,過上「隱居」般的生活。在走之前告訴了陳清揚他將住在哪裡,路線圖一清二楚。在這幾天里,除了王二的哥們兒羅小四,沒人承認王二的存在。這讓陳清揚很納悶,決定沿著熟記於心的路線圖去找王二。書中這樣描述這段時間差:「我(王二)始終盼著陳清揚來看我,但陳清揚始終沒有來。她來的時候我沒有盼著她來。」
在進行過「偉大友誼交流」之後,陳清揚向王二說明自己的困惑:大家都說他不存在。而王二為了驗證自己存在是不爭的事實,他在慰問團來的那天,出現在座談會上,並且說了自己插隊的遭遇(被穿小鞋、被當地居民打)。後果就是被隊長留在隊里喂豬,一人頂三人的工作量,隊長還要組織人捉他和陳清揚的奸。王二就每天白天喂豬,晚上和陳清揚頗具「敬業精神」的啪啪啪。
後來王二被農場的軍代表惦記上了,別人知青都去了別的地方或者返鄉了,唯獨王二還留在隊里。這個軍代表曾要調戲陳清揚,但是被陳清揚打了個大嘴巴,把陳清揚發配到條件艱苦的隊里當隊醫。這樣睚眥必報、手裡還有點權的人,自然不會放過獲得陳清揚優待的王二,更何況王二還讓他在知青慰問團面前丟了面子。軍代表找他談話,讓他寫交代材料,交代搞破鞋行徑。但是王二這個奇葩,自始自終,無論軍代表如何糾纏,他都沒開口對軍代表說過一句話,就只是看著他,一度讓軍代表以為王二是啞巴。當然,軍代表始終不相信王二不是啞巴。這一點讓王二頗為自得。
王二還是被押著寫了挺長時間的交代材料,或許是寫煩了吧,然後某一天他白天用果子賄賂司務長之後,晚上就逃跑了。當然,逃跑前他還是去找陳清揚了。陳清揚塞給他二百塊錢(在當時應該是相當多了),並沒有與他一起走。王二用這二百塊錢買了一條雙筒獵槍,填飽了肚子也保護了性命。中途他回隊了一次,結果是帶著陳清揚一起跑了,逃上山。哈哈
之後他們在劉大爹那兒種玉米,並過了一段沒羞沒躁的生活。農場當然一直在派人找他們,但是沒人能找到,直到他們自己回去。回去當然又是寫交代材料,出斗爭差。碰巧趕上一個運動,他們的行為還被定性為「案子」。反正是個挺荒唐的年代,每個人都像是被提線的木偶般亂撞。而「出斗爭差」常常會激起陳清揚的性慾。其實那時候相關負責人並不算是為難他們,多數行為都是流於形式。
王二花了很長時間寫交代材料,開始很煩,後來像是完成專業作業般甚為用心。他一人寫兩個人的交代材料,一模一樣,副本是陳清揚的。只是領導常說王二寫的交代材料不徹底,還要繼續交代。王二還以為他下半輩子都要在交代中度過。最後確實陳清揚寫了一篇交代材料,這之後,再也不需要他們寫材料、出斗爭差。二十年後陳清揚和王二重逢,臨別時,陳清揚才告訴王二,她在最後一份交代材料里寫的是她愛上了他。書中寫道:在那一瞬間她愛上了我,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
《黃金時代》里,王小波寫完他對黃金時代的描述之後,而有後半句話: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在農場,為了防止牛斗架傷身,影響春耕,會把牛都閹了。對於一般的公牛,只用刀割去即可。但是對於格外生性者,就須採取錘騸術,書中說:也就是隔開陰囊,掏出睾丸,一木錘砸個稀爛。很殘忍,但是效果很,令人滿意。此後受術者只知道吃草幹活,別的什麼都不知道,連殺都不用捆。這是何等淡漠和悲哀,對自己的生死都毫不關心,任人宰割。
在王二21生日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他。我們年輕的時候不都曾這樣么?
在倒數第二個章節,王小波寫到:那是人們都要把我們錘掉,但是沒有錘動。我到今天還強硬如初。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王二從最初鑽牛角尖一沖動跑到隊里證明自己存在,之後卻備受摧殘,悟到了犯不著向人證明自己的存在。後來他和陳清揚從山上會隊里之後,人保組的人懷疑他回隊里是為了盜取機密勾結國外,人家讓他交代偷越國境的事,他也確實曾打扮成老傣的模樣到對面趕過街,買了火柴和鹽。但他為了不必要的麻煩選擇了隱瞞,這時候他已經懂得「沒必要說的話就不說」。為了證明自己並未去國外,帶人保組的人去他們生活氣息濃厚的山上證明他們確實住在那裡,但是他們不信,後來王二也不再帶他們去看。因為「沒必要做的事就沒做」。
我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他有沒有被錘掉。我們永遠沒辦法單一地評價「妥協」是強硬如初還是錘騸成功。
放聲大哭從一個夢境進入另一個夢境,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奢望。
③ 為什麼電影《加勒比海盜》中的人物看起來都臟臟的
海盜最普遍的職業就是水手,因此對於常年漂泊大海的水手們,最親密的食物就是面州睜包,他們的麵包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烘培店松軟可口的麵包,而是「黑麵包」,也就是很少的小麥粉和燕麥、雜豆以及麩皮答晌甚至還會加入細碎的木頭碎。
16世紀之後大航海時代開啟,隨後就迎來了海盜的黃金時代。
盛行於15世紀的卡拉維爾帆船,在大航海時代常被用作遠洋航行
在1691年至1723年這段清跡鋒時間,被稱之為30年的海盜「黃金時代」,成千上萬的海盜活動在商業航線上。
後來海盜這個職業逐漸被文學浪漫化,產生了海盜文化。
說了這么多歸總下來,就是影視劇中某些角色穿著破爛又臟,其實就是為了增加電影的真實感,衣服穿著行為舉止等等要盡量符合其角色的定位,海盜就要穿符合海盜身份的衣服,國王就要穿符合國王身份的衣服。
一些大片為什麼叫好又叫座?原因有很多,細節(人物衣著,環境布景等等)處理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不可缺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