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哪些
教育子女本身就是一門學問,除了平常口頭上的教育,父母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有關教育孩子的電影給孩子觀看,這比平常的教育好的多。一起來看看有關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哪些吧!
教育孩子的電影
1. 追夢赤子心
魯迪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他從小對橄欖球充滿的熱情和痴迷,但是由於他身材矮小,父親並不支持他上體育學校並當一個運動員。
沒有得到家人支持的魯迪病,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在父親的工廠一邊工作一邊存錢去讀先修班,並且時常偷偷混入大學的球場打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幾個寒暑假的努力魯迪終於收到了聖母大學的橄欖枝,他被聖母大學錄取了,並加入了大學足球隊。然而在身強力壯的隊友裡面,他矮小的身材更顯得渺小,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賽場,只能當候補。
在最後一場比賽中,隊友們被魯迪的執著和堅毅所感動逼著教練讓他上場,魯迪在賽場上的優異的球技和良好的團結精神終於讓專程前來看他比賽的父親和哥哥看到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
2. 光榮之路
這個影片改變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1965年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當時的美國社會面臨著黑白種族沖突對立的狀況。
唐·哈金斯是一個機具才華卻年輕氣盛的白人籃球教練,他的思想開明,性格爽朗,並不以膚色區分籃球天才。
哈金斯組織了一群非常有籃球天分的黑人學生作為西德州聯隊的核心,開始了他艱苦的光榮之路。這些黑人球員連真正的籃球與街球的區別都不知道,而且他們對種族問題極度敏感。
當他做這個決定之後,全校人都以為他瘋了。
經過一個艱苦訓練期的接觸,哈金斯堅定的信心感染了球隊里的每一個人,這支五名黑人先發的球隊一路披荊斬棘,直指決賽,最後獲得了1966 NCAA籃球比賽總冠軍。
這場比賽結果不僅捍衛了黑人的尊嚴,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美國大學籃壇正式進入黑白共存的時代。
3.翻滾吧!阿信
阿信從出生起就有輕微的小兒麻痹症,兩只腳長短不一,但是他卻有著驚人的運動天賦。偶然間,學校教練發現了阿信的跳馬才能,便將他帶入體操隊,進行艱苦的訓練。
然而經過兩年的訓練,阿信卻只能坐在板凳上,始終沒有機會上場。終於有一天,他代替受傷的隊友對賽,他才第一次上場,並拿下了跳馬的冠軍。
從此,阿信的未來似乎充滿著光明。
噩夢一直碎影隨行,阿信隨著高中畢業後,他的腳卻一天天惡化,越來越嚴重,媽媽為了他的健康著想不願他再去練體操。身體的殘疾和媽媽阻撓讓阿信開始害怕未來的挫敗,心裡充滿了無法控制的憤怒。
他開始了喝酒,打架,夜不歸宿的生活,對未來毫無希望可言。
經過了黑暗期的阿信突然間醒悟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便決定再次回到隊里練習體操,並在比賽中用近乎完美的一跳獲得了跳馬金牌
4、風雨哈佛路
家庭環境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性格習慣,這是眾所周知。父母在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時,總是嘔心瀝血,不費辛勞。
然而,這部電影的女主人公的故事卻是大相徑庭的,讓人憐憫和深思: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最後死掉。父親酗酒最後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
在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她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為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為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最後她被哈佛大學錄取。
5.生命之樹
故事發生在上世界50年代,講述了人生長在美國中西部的11歲少年傑克的成長變遷。他的家庭由父母和三兄弟組成。傑克的父親奧布萊恩是一個頗為守舊的農民,經常強調要以自己為中心,告訴他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把自己放在首位,要讓他去做一個純爺們真漢子,而母親的教育卻是溫柔又感性。
傑克在成長過程中竭力想要調和雙親相悖的人生觀,卻又無奈反抗不了,久而久之,他就在雙親不同的教育中長大成人。成人之後的傑克在物慾橫流的現代都市生活中漸漸疲憊了,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迷失了。
有一天,傑克站在摩天大樓下,慢慢地回憶小時候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思考生命到底是什麼?突然一剎那,他想起母親曾說:“人生分為兩種活法,一種是自然的,一種是聖潔的,要看你自己選擇哪一種。”
最後,父母的教育讓他明白了: 生命的真諦就在於家庭之中。
6.海倫凱勒
出生十九個月的海倫.凱勒,因患猩紅熱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女孩。她的父母也只能看著她這樣殘疾成長傷心難過,卻只能無能為力。
一天,由波士頓來了一位聾啞學校的老師安妮,為了教導海倫,他們雙雙到巴拿馬鄉下,但結果只令海倫釋放其野性和反叛。
安妮的責任心和耐心得不到其他人的了解,最終導致與海倫的父親發生矛盾。海倫的父親要安妮兩個星斯內改變海倫,否則她就得離開。於是安妮帶她到森林的小屋去,通過悉心的教導,兩個星期後終於改變了海倫,她與海倫之間也有了心靈上的溝通。
影片是以身受三層痛苦,成長後為社會福利貢獻的海倫.凱勒少女時代接受安妮教導為背景的真實故事。
7.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聰明活潑的十一歲女孩阿基拉·安德森並不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學生,平日里經常的逃課和毫無目的的作些怪事,讓老師對她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去世的父親生前給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只是他們常在一起玩的一種拼字游戲。然而,就是這若隱若現的記憶,令小阿基拉從此便對拼字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極具天賦的阿基拉在發現自己的興趣之後也漸漸開始參加各種拼字游戲的比賽,並且以優異的成績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然而,母親卻對女兒的這點特長表示了極大的反感,並處處阻撓阿基拉去參加拼字比賽。
不顧母親反對,阿基拉大膽地參加了重要的拼字比賽,並成功得到了參加國家級拼字大賽的機會。
在獲得老師和鄰居們的幫助和支持下,阿基拉最後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母親和老師的信任。
8.美麗人生
這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父親圭多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哄騙兒子叔本華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
集中營里危機重重,無盡止的冶煉鋼鐵的勞動,飢餓病痛,揮散不去的恐懼都折磨著奎多,她既不能聯繫到女監中的妻子也不知道妻子的生死,他本是應該痛不欲生的活著,但他為了兒子卻一直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的困難和威脅。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
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沒有讓兒子看到集中營中的殘酷和無人性。最後,他還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兒子,讓兒子在戰爭結束時與母親團員。
9.當幸福來敲門
父愛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永遠屹立不倒。
這部影片給我們將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刻畫得淋漓盡致,沒有父親的童年和成長經歷讓一個男人更加懂得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以及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
父親克里斯·加德納事業不順,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於各大醫院,靠賣骨密度掃描儀為生。妻子因為不能忍受窮苦的生活,丟棄他和兒子獨自一個去了紐約。偶然一天,他在計程車上認識了一位做證券經紀人,得知他的公司招聘職員卻並沒有要求大學文憑的硬性條件。憑借自己出色的交際能力和對玩魔方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的才華,克里斯·加德納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
然而,長達六個月的實習,卻一分錢的工資也沒有。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他不得不帶著兒子夜晚游盪在教堂,旅館,公共廁所,讓兒子盡量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落腳地。
雖然生活的枷鎖一直綁架著里斯•加德納,他卻從來沒有讓孩子收到委屈,總是小心翼翼地給孩子溫暖,並一直堅信:幸福就在不遠處。
10.南國野獸
在一個與世隔絕,被人遺忘的河口地區,生活著一群貧窮的人。他們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沒有人想著要出去工作或者是改變這里環境和生態。他們的世界被一個大壩圍了起來,外界不知道他們,而他們也從未想過要走到外面去看看另一個的世界。
在這個的地方,有一個6歲的小姑娘,她是一個孤兒。年幼的她,天真活潑,腦子里充滿了各種奇妙又獨特的幻想,她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整個宇宙和自然之間是和諧平衡的。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卻讓她認清了眼前這個殘破不堪,冷暖自知的世界。為了能夠拯救生病的父親的性命,為了挽救瀕臨解體的家庭為了能夠繼續活下去,她不得不學習如何生存、如何生活。
在歷經了千難險阻之後,她終於明白了怎樣解讀並理解這個世界。
教育孩子最不可犯的錯誤
錯誤一: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要他記住各種文學作品
最典型的就是叫孩子背唐詩,而且很多父母都以孩子年紀小就能被很多唐詩為榮,最喜歡在有客人的時候要孩子背唐詩來展示自己的孩子有多聰明。
真相分析:能讓孩子提前多學一些東西是好的,父母這樣做也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
但是,教育專家說,孩子在上學前就能背唐詩,貌似不錯,可是,這種做法違背了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是弊大於利的。
幼兒尚處於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凝練的唐詩,要讓幼兒讀熟、讀懂,並受到教育,談何容易?
科學做法:建議年輕家長讓孩子多吟誦一些兒歌。幼兒感知事物是從表象入手的,他們樂於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兒歌正是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方式,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兒的心靈,可發揮出多方面的作用。
錯誤二:過早讓孩子學技能
一些家長在孩子對某些事物突然很感興趣的時候,就會抓住機會,讓他一個勁地去學些該樣事物,希望孩子早些接觸,能學到更多,掌握得更快。
比如,學電腦,在孩子表現出對電腦的興趣之後,就教孩子學電腦,和孩子玩電腦游戲。(這里指一些親子互動的學習游戲)
真相分析:電腦用久了,會感覺頭昏眼花,渾身酸疼,孩子缺乏自控力,很容易上癮。這會導致孩子無心學習課本上的東西,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科學做法: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電腦可以等年紀再大一點再學也不遲。
錯誤三:育兒,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孩子是爸媽的孩子,所以教育孩子不是只是媽媽的事,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要給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不要只是爸爸或媽媽在教育孩子。
科學做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努力,尋找教育好孩子的成功之法,而不要把它當做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慈母嚴父,這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須有的,他們就像是兩把尺子,衡量著孩子成長的度,指引著孩子方向。
錯誤四:和別人孩子比
真相分析:一些父母最喜歡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以為這可以激勵孩子,實則是給孩子添麻煩,讓孩子遭受打擊。
科學做法: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同的孩子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這時你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和放鬆的心情來對待。
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只看到他們的短處,而看不到他們的優點。要多鼓勵和贊美他們,而不是經常性地批評和指責。
錯誤5:對孩子過分付出,過於溺愛
真相分析:一些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什麼大事小事都要親手操辦,生怕孩子出半點問題。這主要體現為對孩子的溺愛,對孩子的人生一手包辦。
這其實是很不利孩子成長的,容易把孩子培養成溫室里的花朵,只要一離開父母,就很難生存。學不會獨立,不會自立更生。沒有父母在身邊,他們就會慌了陣腳。
科學做法:盡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做和面對一些事情,培養他們的自立能力,養成能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好習慣。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教會他們解決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替他們解決。
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猜你喜歡:
1. 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好的書籍
2. 關於古代名人教育孩子故事
3. 教育孩子勇敢的故事書有哪些
4. 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建議比較有效
5. 古今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B. 10-16歲叛逆期的電影有哪些
10-16歲叛逆期的教育電影
10-16歲叛逆期的教育電影,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面對孩子叛逆期的問題,家長們可以讓孩子通過看電影的方式來解決。以下是10-16歲叛逆期的教育電影,歡迎閱升鉛讀。
1、《荒島餘生》
湯姆漢克斯主演,在低谷的時候,給予你巨大的力量。勵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完成它,需體驗人最深處的恐懼與渴求,並最終讓它趨向光明。動物能夠僅為了一頓飽餐或者一場逃生而付諸所有,人卻不僅僅滿足於此,人還要有情感,將情感建設起來,稱之為信念。
2、《風雨哈佛路》
一個最貧困的哈佛女孩從不退縮的奮斗,看完讓人滿身溫暖,央視曾經播過。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用牙膏充飢、住過收容所,睡過地鐵站,撿拾垃圾......
青少年的歲月多半是在慌亂的流浪中度過...如果我說,她將來會去哈佛大學讀書,1980年,在美國紐約的一個貧民窟,一個叫莉斯·默里女孩出生了~這個女孩,後來被譽為美國「奇跡女孩」!
這是一部根據她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獲得了第55屆艾美獎三項提名...因為真實,所以更加震撼,你會發現,人的潛能真的無限大!
3、《聽見天堂》
一個熱愛電影的盲童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小男孩米可的眼睛看不見了,於是他選擇了用聲音來記錄和描摹他所感受到的一切、他充滿奇幻的想像和豐富的內心。
看到的世界、聽到的世界、品嘗到的世界、聞到的世界、觸摸到的世界,看完之後想像一下,如果我聽不見,但我依然能看見周圍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還不算太壞;如果我的喉嚨嘶啞,但我還能用鼻子呼吸,我還有手可以寫字,我還能用自己的方式認識世界,這真的不算太壞
這個世界永遠都比你想像的要好,只要你的靈魂和心靈永遠保持著清晰而鮮活的力量。
4、《卡特教練》
一個籃球教練吵肆好率領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們為夢想作戰。可能我們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打籃球,可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接觸到與籃球有關的信息。運動的精神就是永不放棄,努力拚搏。
在一群黑人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前途會有光明的時候,卡特教練走進的他們的人生。這群黑人孩子因為生活在社會底層,對生雹塵活的態度也就是那麼得過且過。是籃球教練的到來,讓這群孩子明白了什麼是夢想,什麼是輸贏,什麼是團隊,什麼是真情。
5、《放牛班的春天》
即使是被社會遺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綻放生命的光芒。「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譯得很巧妙,單是讀著都漾出善意的笑。沒有奪人的漂亮演員,沒有花哨的特技拼湊,幾個稚氣未脫的「問題」孩子,一位已經禿頭的老師,再加上干凈簡單的音樂,涓涓的流淌故事,引不起激烈的哭笑,笨拙的把稜角銼的溫和……
教育電影推薦之一:《獨自等待》
這是很現實的一部影片,在獨自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每一個青澀生命不斷努力實踐著夢想,在不知不覺中體味到成長的真實滋味……「獻給那個從你身邊溜走的人」,所有看過電影的朋友,都無法不被這句話打到吧。不管你閱人無數,還是至今孤獨,你的身邊,肯定有那麼一個或者一些人。你愛的`時候,她不愛你,你不愛的時候,她愛你,感情就這樣不受控制地橫沖直撞。
教育電影推薦之二:《歌舞青春》
身為籃球天才的男孩 Troy 並沒有排斥眾人的希望,也沒有放棄追求的夢想,成為一個快樂自信的人。Gabriella 的智力超群,她將學習和興趣很好地兼顧,因 為她有別人給予的鼓勵和信賴。 Troy 有了朋友的支持和父親的理解,從一個除籃球之外閉口不談的男孩變成一個熱情合群的人。他們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想法。看了這部影片,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不要被局部影響而導致自己無法在競爭中真正快樂,只有勇於面對,才能得到!
美國首播之後,該片隨即在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新加坡、東南亞、中國等國家不斷創造新的收視佳績,全球已吸引超過1億7千萬收視人次,一股強勁的「歌舞青春」熱潮正在世界范圍內蔓延。該劇之所以深受眾多年輕觀眾喜愛並獲得巨大成功,關鍵在於男女主角清新脫俗的形象和動感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健康向上的價值觀—鼓勵青少年堅持追逐自己夢想的積極和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青春流行搖滾樂,讓這部原創電影回味無窮。影片以歌舞這個世界性的語言,鼓勵青少年相信自己、表達自己、不斷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教育電影推薦之三:《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是星爺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這我早有耳聞。「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這句經典台詞不知激勵了多少人,不知讓多少懦弱者勇敢,讓多少脆弱著堅強,讓多少迷茫者找到出口!歷經多少年之後,當我們再細細地看一遍這部電影,心裡對星爺的奮斗史又多了一些敬佩。每個人都在追求著自己的夢醒。在這個空虛的世界,只有夢想在陪著自己。只有這樣,自己,永遠不會倒下。而通往夢想大陸道上的機會,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教育電影推薦之四:《一球成名》
主人公聖地亞哥用著自己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同時也在敲擊我的心靈。這樣的精神好久沒在我的身上體現了,喚醒了我內心的力量,引起了我的共鳴。一個人,無論他怎麼樣,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憑借著自己自身的天賦,並勇敢的為之不懈奮斗,就一定會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功!感謝國際足聯,斥巨資,帶給了我這部電影,給我們這樣正為著理想而努力拚搏的人以力量,催促我們奮進!
教育電影推薦之五:《永不妥協》
一個單身母親,帶著三個孩子,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社會地位低下,數度求職而被拒,銀行帳戶上只有十四元錢,車停在道上挨罰單,還被其他的車撞……
一個在事業、家庭、愛情之間摸爬滾打、不辭辛勞的女人,心直口快,善良機敏,偶爾還有些粗俗。她先是為自己的權益而戰,繼而為公眾的權益而戰,把公眾的權益當作了自己的權益。愛害人痛苦的樣子,令她深感同情,而別人的信賴,也令她找到了自我的價值,她的直覺,最終引導她走向了更高遠的目標,完成了一件別人無法想像的事,可以說是奇跡。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輕言放棄,正如片名:永不妥協。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人,被朱麗婭羅伯茨演得細膩入微。
教育電影推薦之六:《奔騰年代》
影片是典型的勵志電影,而發生在大蕭條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從某種角度上是那個時代心靈的史詩和寫真。除了描寫主要角色以外,影片也觸及到了時代背景裡面許多普通人,而始終穿插出現的大蕭條時期的黑白照片和旁白,是導演試圖抽離出來表現的時代宏大背景。片中數個極具感染力的賽馬和演說場面與冷靜歷史的陳述似乎是分離的,但是又在影像的參差交錯中讓我們清楚地感受到在美國那個歷史上最低沉年代裡隱隱跳動不肯熄滅的希望和精神之火。而彩色和黑白的間隔出現,更加重了這種感受。
教育電影推薦之七:《洛奇》
弱者當自強,奮斗不停息,當已不是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動作明星好多年的史泰龍又要再戰銀幕,且希冀復寫自己30年前的傳奇最高點,這個六旬的老男人難免招來一片嘆息。且不說第六次續寫這部得到好萊塢電影工業最高獎賞(奧斯卡是也)的電影極有畫蛇添足之可能,就說已老矣的義大利種馬為了再現這個讓他一舉成名的角色所歷盡的艱辛,也確實令人替之抹汗一把。
面對足以做他孫子的對手,傳奇的矯健動作早已僵硬,歲月讓動作遲鈍笨拙,閃爍著金色光澤的肌肉也萎縮了不少,蹣跚的老人重出江湖,是會最後一次復興輝煌?還是只是黃粱一夢?也許影片拍攝時的小細節可以成為暗示:在真正的拳台拍攝片中激烈大戰時,14000名真正的拳擊迷們(並非臨時演員)齊聲高呼「洛奇」的名字。每當你認定洛奇已失去了站立的力氣,他又會再次堅強地從灰燼中站起,不管如何,不要低估30年不倒的毅力!
1.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這是一部勵志電影,患有先天性閱讀困難症的八歲的小男孩依翔聰明可愛,但他也調皮搗蛋,學習成了他最大的敵人,每次考試成績墊底。他是老師眼中的問題男孩,父親對他很失望,因此他也感覺被家庭拋棄。一位不守常規的的美術老師尼庫巴突如其來,他發現了依翔獨具的天賦——異乎尋常的繪畫才能,對他採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輔導,從而最終幫助伊翔找回了自己,還有快樂。
2. 放牛班的春天——每個孩子都是墜入凡間的天使
故事講述一位禿頭的馬修老師被調往一個病態的學校,他相信學生的純真,他以溫和的作風感化他們,用音樂的魅力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才華和潛在能力。孩子們並不是病態,病態的是社會,是社會的不理解,是社會和教育的不理解造成他們心裡上的病態。這個世界也許每一個人都有問題,但只要統籌調度得好,就能演奏出和諧的樂章。《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電影,它具有神的氣魄和力量。
3. 叫我第一名——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教導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布拉德·科恩,一個樂觀向上的天生患有妥瑞氏症的男人,經常性無法控制的發出怪聲和脖子抽動。小學時,常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中學時,受到校長愛的感化和教育,打開了他通往全新世界的一扇門。大學畢業後,為成為一名教師而不懈的努力著,盡管遭遇了無數的失敗和冷嘲熱諷。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且用他的愛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同時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4. 死亡詩社——教育,需要創新
影片中一群具有鮮明個性的青年,在一所書院氣濃郁的古典學院里,他們被雕刻的高雅精巧,美輪美奐,但糟糕的是他們喪失了一個青年人的朝氣,沒有了異想天開的膽量,淡忘了青春所賦予他們的活力。這時一個不同尋常的基丁老師走入了他們世界,為原本傳統的校風注入一股活力與朝氣,帶著啟發式創新的教學方式,不僅引領學生們走入文學的殿堂,而且撥開了他們心門的迷霧,引導他們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奇跡不是不能發生的。
5.天之驕子——用寬容去感化每一位學生
威廉·杭德是一名具有高尚情操與教育熱忱的老師,他除了教授歷史外,更不遺餘力地致力於學生的優質人格教育。然而,當一名驕矜自負的美國參議員之子貝爾轉入他的班級後,對他的教育信念造成了莫大的沖擊。
兩人無論在想法或人格上都顯得無法相容,課堂上也時有沖突。杭德老師不願放棄這位問題學生,不斷寬容地面對貝爾,甚至將他視如己出。為了重新塑造貝爾,杭德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不過,這個決定卻嚴重影響了他自己的一生……
6.蒙娜麗莎的微笑——讓學生放飛夢想,追求真實的自己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講述的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保守的衛斯理女子學院的故事。那時的美國,教師們教授學生,一切圍繞將來的好姻緣打轉,並不鼓勵她們主動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也不注重培養她們的心理素質。思想頗為獨特領先的藝術史老師凱瑟琳·沃森,如春風化雨般,給這個晦澀無味的禮教帶來新的生機,被稱為「蒙娜麗莎」 ,她的笑容溫暖了每一個學生。
叫我第一名 Front of the Class (2008)
導演: 彼得·維納
主演: 詹姆斯·沃克 / 特里特·威廉斯 / 多米尼克·斯科特·凱伊
片長: 95分鍾
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布萊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導致他無法控制地扭動脖子和發出怪聲,而這種怪異的行為,讓他從小就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只有母親一直堅持和鼓勵著他,讓他能夠在正常人的生活中艱難前行。
初中的時候,布萊德遇上一位偉大的校長,因為他,布萊德有了成為一名教師的堅定夢想,即使在夢想的道路上頻遭受挫,他仍勇敢的面對困難,最後不僅實現了夢想,還收獲了愛情。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2004)
導演: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主演: 傑拉爾·朱諾 / 讓-巴蒂斯特·莫尼耶 / 弗朗索瓦·貝利昂
片長: 97 分鍾
音樂家克萊門特到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學校校長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
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C. 講了一個弱智小男孩,逃學和做數學題的幻想,爸媽把他送進托兒所,他開始獨立……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電影嗎
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是一部兒童劇情型電影,影片由阿米爾·汗執導並參演,達席爾·薩法瑞,塔奈·切赫達,維品·沙爾馬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八歲男孩和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的故事。影片於2007年12月21日上映。
D. 一個逃學有關的美國電影
非常有意思的片子,握手
Ferris Bueller's Day Off (1986)
中文名: 春天不是讀書天 / 蹺課天才
E. 豆瓣8.7,這國產冷門電影太催淚了吧!《我們天上見》
「姥爺,你怕死嗎?」
「不怕。」
「為什麼呀?」
「活著跟你在一起,死了跟你舅舅他們在一起,兩邊都是我的親人。」
這是蔣雯麗導演的處女作《我們天上見》,主要講述文革時期,留守兒童與姥爺相依為命的故事,雖然故事發生的時代已有些久遠,但那濃濃的親情卻跨過了時代的鴻溝,依舊打動著我們,所謂的經典,就是歷經時間而不褪色。
故事發生在南方某個古樸的小鎮,小女主蔣曉蘭出生的時候正值文革,她的父母因為政治原因被下放邊疆勞改,留下了年幼的她和89歲的姥爺相依為命。姥爺酷愛蘭花,在孫女出生那年種下一盆蘭花,於是給她取名叫小蘭,蘭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老人家是希望孫女如同蘭花一樣健康成長,養成高潔典雅的性格。
可小蘭的童年卻並不幸福。當時最大的幾個階級敵人就是:美帝國主義、蘇聯修正主義、日本以及蔣介石,人民群眾對這幾個東西是深惡痛絕的,而小蘭剛好是姓「蔣」,和階級敵人是同姓,因此在學校里的她總是被同學欺負和排擠。於是經常逃課的她,有一天剛好撞見了鄰居小翠姐姐,對方順道帶著她一起去了趟體育館,後來又去了體操隊。沒想到這一看,小蘭對體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幻想著自己跳體操的場景。好景不長,逃課的事情被姥爺發現了,雖然寵愛孫女,但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還是分毫不能怠懈的,姥爺命令孫女去拿捲尺過來打手板,即使孫女在他面前一直哭哭啼啼,姥爺依舊嚴懲不貸,告誡她:打她是因為她不僅撒謊還逃學了。
等待父母的日子是漫長且孤獨的,小蘭時常一個人坐在淮河邊,幻想著自己能飛躍千山萬水,去邊疆和父母團聚。沒過多久,小翠姐姐被選中上山下鄉,鄰里們聚在一起為她送行。小翠姐姐的男朋友身為武術老師,有一技之長,就不必下鄉,於是兩人不得不暫時分離。見此,姥爺決定送小蘭去學體操,學一門技藝,以免將來也被送去下鄉了。可小蘭的身體素質並不優秀,教練本來搖頭拒絕的,好在小翠姐姐的男朋友從旁求情,只好勉勉強強把小蘭收下了。這也正是小蘭的心願,她在無意間得知當時的全國體操冠軍叫蔣紹毅,也是姓蔣,想著自己成了體操冠軍後,同學們就不會再嘲笑自己了。
可學體操是一項苦力活,第一天的壓腿訓練就把小蘭疼得哭天喊地,姥爺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只好在一旁扮孫悟空逗孫女開心。可教練對小蘭依然沒有改觀,認定她根本不是體操的料,於是從來沒有認真教過她,甚至言行舉止都充滿著鄙夷和嫌棄,整個體操隊也都多多少少有些排擠她,因此小蘭的體操學得並不是很順利。就這么一遍懷揣著體操冠軍的夢想,功成名就之後與父母相見,一邊在眾人的嘲笑和擠兌之下,蔣小蘭度過了自己孤獨的童年。
一晃幾年過去了,小蘭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天她正在自家院子里練體操,聽到鄰居的幾個老大爺談起朱德總司令,說是最近可能要經過這里的火車站,恰好朱總司令喜歡蘭花,幾個鄰居就鼓動姥爺多養些蘭花,到時候給車站擺滿,興許朱總司令一高興停下來駐足觀看,就能把小蘭的父母從邊疆放回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小蘭為了早點見到父母,每天夜裡都偷偷地把姥爺給她准備的營養品麥乳精全澆到了蘭花盆裡,指望著這蘭花補充營養長得更好。
在體操隊里,小蘭還是那個飽受排擠的對象,為了不讓孫女受氣,姥爺用圓木在家裡,搭了個單桿給她練習,教練不發體操服,姥爺就買了件泳衣,用其他布料縫縫補補做了一件簡易的體操服。雖然有姥爺的百般呵護,可教練的冷漠,同學們的嘲笑、惡意的捉弄卻從來沒有停止過,青春期女孩所獨有的敏感終於令小蘭不堪忍受,她委屈萬分地在姥爺面前哭訴。姥爺雖然心疼,但也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她。當天夜裡,小蘭做了個飛往邊疆的夢,醒來之後越發地想念父母,趁姥爺熟睡之際,悄悄地溜到火車站,爬上一輛運煤車,然而第二天一大早,運煤車又把一身黑的小蘭給帶了回來。姥爺佝僂著身子找到孫女,明白她的心思,沒有多說什麼。小蘭也知道自己做錯了,回家之後十分自覺地捧上了戒尺,姥爺欣慰地笑了笑,沒有懲罰,反倒是帶著她真正地開了趟火車,讓小蘭暫時忘記了相思之情。
其實姥爺曾經是以為老跌路司機,當年津浦鐵路剛通車,第一輛火車就是他開的。姥爺還給李宗仁將軍開過專列,由於駕駛技術出色,李將軍還賞給了他三十塊大洋,後來日本入侵,他誓死也不給鬼子開車,直到建國後才重操舊業,後來年紀大了,升了做總管,也就沒再跑車了。
這幾年間,父母每隔幾個月就會給小蘭寄信。這次他們來信叮囑小蘭要好好聽姥爺的話,不要亂跑,等他們回來,只要表現的好,就獎勵她兩個哈密瓜。沒多久,哈密瓜果然就送過來了。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這還是個稀罕的東西。熱心的姥爺把哈密瓜切好分給了左鄰右舍嘗鮮,連那個教練也都送了,這下小蘭就不樂意了。這些年來教練一直都把自己當作拖油瓶一樣看待,沒認真教過體操,幹嘛要給她送瓜?可畢竟是姥爺的意思,還是把瓜送過去了。到了巷子里問個路,恰好撞上了教練家的孩子,張口就說她是業余的,小蘭立馬拉下了臉,轉頭就走,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把瓜給吃得干凈,從此以後,再也沒去過操房。
幾天後,鄰居過來拍照,爺孫倆穿戴得整整齊齊,把這些年細心打理的蘭花,也擺在了鏡頭前。之所以這么重視這次拍照,主要是打算把相片寄給朱總司令看,還是期待著能得到對方的幫助。
這天小蘭在巷子里給鄰居表演單手翻,姥爺看出了異樣,一把將其拉了回家,原來她竟第一次來了月經。姥爺立馬請了隔壁的老嫂子給孫女做了衛生棉,又認真仔細地在生理衛生書上標出關於月經的知識。晚上,趁著蔣小蘭熟睡之際,輕輕地放到她枕邊,希望她好好地看一看。
又過了些日子,鄰居家裡傳來噩耗,小翠姐姐在鄉下遭遇到山洪暴發不幸去世,小蘭去參加葬禮目睹了小翠的屍體被投入焚屍爐里,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么化為灰燼,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直面死亡,深受震撼。夜裡,小蘭從噩夢中醒來,悄無聲息地走到客廳,伸手探了探姥爺的鼻息,她忽然開始害怕姥爺哪天也會離自己而去。隔天清晨,爺孫倆一起去撈魚,小蘭趁機問起了姥爺怕不怕死,於是出現了開頭的幾句對白。姥爺飽經風霜,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事業有成,只是後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流行性肺結核帶走了他膝下的兩女一子,絕望之下,他也想過自殺,只是拋下不了小蘭的母親,也就堅強地活了下來。這才有了和孫女相依為命的十幾年。小蘭又接著問:人死了會去哪裡?姥爺答:好人會在天上,壞人在地底。這也是姥爺一生的信條。
一天傍晚,小蘭在鄰居叔叔家裡找到了失魂落魄的姥爺,收音機里傳來沉重的訃告:朱德總司令離世。這意味著他不可能再見到小蘭姥爺種的蘭花,小蘭父母回來的日子也是遙遙無期。從那天起姥爺像是失去一直以來支撐著他信念一樣,一天天的衰老下去,就連院子里的蘭花也一並乾枯凋零。醫生說他太老了,所有的器官都接近衰竭,只有心臟還頑強地堅持著。或許只是因為小蘭的父母外出未歸,他始終不放心留下孫女孤零零一個人。
小蘭開始學著料理家務,肩負起照顧姥爺的重任。她像是以前姥爺照顧她的樣子,每天清早把餅子煎好,水燒好,擠好牙膏,將襖子烤得暖烘烘的,等照顧完姥爺洗漱用餐後,就攙扶著他出門。同樣的兩個人,不過彼時是你養我小,現如今卻是我養你老。
日子一天天過去,姥爺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就像屋外徹底枯萎衰敗的蘭花。夜裡小蘭望著曾經精神干練的姥爺,如今氣息奄奄,朝不保夕,忍不住背過身子,無助地哭泣起來。姥爺已衰老的無法言語,只好輕輕地拍著她的背,枯瘦的臉上掛著干癟的笑容,就像當初一樣哄她開心,顫抖著手又扮起了孫悟空。隔天,小蘭又收到了父母的來信,可當她打開信時才驚訝的發現:這竟是父母10年來克服重重困難所寄來的第一封信,如今他們的政治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不久後就能回來了。小蘭打開木匣,翻出之前十年來的來信,才恍然大悟:原來那裡的每一封信都是姥爺模仿父母的筆跡所寫的,只是為了小蘭不間斷收到父母的信息,讓她始終相信,父母還有回來的一天。這場持續了十年的謊言,守護了小蘭心中微茫的希望,讓她在孤獨的成長之中,偶爾還能感受到來自遠方父母的關懷。那一顆顆哈密瓜也都是姥爺託人從邊疆買來的,為的只是讓這個謊言更加圓滿。
午後,陽光明媚,微風和暢,父母將來回來的消息,彷彿溫情的春風,捲走了姥爺對塵世最後的眷戀,小蘭騎在院子里的單桿上,扮著動物逗姥爺開心,當看到她雙臂展開,宛如騰空而起的青鳥時,姥爺再無遺憾,安詳地垂下腦袋,去了天上。
幾天後,鄰居們用板車幫小蘭把姥爺的遺體運到山上。天空飄著冷雨,小蘭孤獨地坐在一旁,翻出裝滿姥爺一生榮譽的勛章,細心地將勛章一枚枚的別在姥爺的身上,細數著自己犯下的小錯誤,院子里的蘭花是她用麥乳精澆死的,送給教練的哈密瓜也被自己偷偷地吃掉,體操後來也沒去練了,她始終記得姥爺當年的話,只要做好事,不撒謊,那就是好人,好人死後都在天上,一生正直的姥爺終於去了天上與親人團聚,而爺孫倆今日一別,多年之後,只能天上再見。
小蘭在山上等了很久,始終沒有看到送棺材的人來,來到山腳下,可棺材車卻與她擦肩而過,消失在雨幕之中。很久之後,她才明白,或許是姥爺冥冥之中不願讓她看到自己下葬的樣子吧。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
《我們天上見》是蔣雯麗自編自導的一部半自傳作品,蔣小蘭的原型就是蔣雯麗本人。影片著眼於那個動盪時代,祖孫之間那種相依為命的平凡生活,沒有凸顯爺孫倆真摯的感情,但種種細節又十分清晰地傳達著這份情感。有兩處細節非常好:小時候擠牙膏、燒開水、煎餅子的都是硬朗的姥爺,多年以後,角色互換,當年受人照顧的丫頭成了照顧姥爺的人,這是一種十分自然的輪回,腦海中不自覺地浮現出出《陳情表》中的描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同樣是祖孫之情,同樣樸素而真摯。還有個地方就是:姥爺健朗的時候學著扮孫悟空逗小蘭開心,油盡燈枯,連話也說不出來時,還是學著當年的樣子逗孫女開心,祖孫之間濃烈真摯的感情在這一塊噴薄而出,宣洩得淋漓盡致,賺盡了觀眾的眼淚。
電影的別名又叫《傘》或者《蘭草》,片中運用了大量象徵手法,如果仔細看的話,不難發現,影片之中絕大多數場景都是雨雪天氣,尤其是在外景,小蘭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撐著一把傘,可當姥爺去世之後,下葬當天也是陰雨綿綿,小蘭去沒有打傘,因為這把傘就是姥爺的象徵,為她遮擋成長過程中的風雪雨露。另一個重要的象徵就是蘭花,它不僅代表著姥爺高潔堅毅的性格,同時也與他的生命密切相連,蘭花蓬勃燦爛的時候,姥爺精神抖擻,一旦蘭花枯萎凋敗,姥爺也就行將就木。總的來說,本片是一個值得你在閑暇的時候,細細品味的作品,真的很建議大家去觀看。
F. 有個電影是講了一個孩子經常逃學.許多老師不喜歡他.而一個新轉來的老師很關心他.讓他在美術更好.求這電影
電影《魯冰花》
小阿明帶著魯冰花的愛永遠地離開(夭折)了
電影魯冰花海報
編制人員:
導 演:楊立國 Li Kao Yang
制 片:杜又陵
編 劇:吳念真
副導演:陳坤河
原著:鍾肇政
主演:
黃坤玄(古阿明)Kwan Yuen Wong
李淑楨(古茶妹)C. Chen Li
於 寒(郭雲天)
林義雄 ( 古石松)
王美雪 (林雪芬)
張瑞竹 (翁秀子)
陳松勇 (鄉 長 )Sung Young Chen
類型:家庭 / 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Dull Ice Flowe
Lubinghua
Dull Ice Flower
國家/地區:台灣
上映日期:1989年10月15日 新加坡
劇情梗概:
春天,魯冰花盛開的時候,郭雲天由大城市調到水城鄉小學擔任美術教師。水城鄉山水秀麗但貧富懸殊。雲天發現班上的學生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才。阿明家境貧窮,調皮搗蛋,學業不好,但對色彩和周圍事物有極敏銳的感覺和想像力。雲天走訪了阿明的家庭,知道他自幼喪母,父親是個朴實的茶農,姐姐茶妹身肩母職,善體人意。雲天關懷他們,並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雲天獨特的作風和氣質也在學校兩位女老師心中盪起漣漪。雲天受校長之託,主持美術選手訓練班,准備選出優秀者代表學校外出比賽。他極力培養阿明,阿明也是表現最傑出的選手。其他老師卻認為鄉長的兒子林志鴻才是最有資格的代表,他們抵制雲天的做法。經過投票,阿明落選了。雲天被迫悄然離開水城鄉,帶走了阿明畫的茶蟲。阿明因老師離去而傷心,後因營養不良,感染上肝病而夭折。葬後不久,傳來阿明畫的茶蟲獲世界兒童畫的金牌首獎。記者爭相來水城鄉采訪,大家都說阿明是天才早逝。茶妹心想,在阿明生前,只有郭雲天老師說他是天才,現在都說他是天才也沒用了,因為阿明永遠不能作畫了。
[編輯本段]電影背景介紹
電影《魯冰花》像一首凄美傷感而深沉的詩。
這是一部80年代末的台灣電影,電影以一對姐弟為主線。母親因操勞過度早死,父親靠租種鄉長的地吃力地維持一家的生活。弟弟古阿明生性活潑,學習成績不好但卻有畫畫的天才。姐姐古茶妹小小年紀卻很懂事和體貼人。
新近來自大城市的年輕美術老師郭雲天慧眼識才,極力推薦亞明作為學校年級代表外出參賽,但遭絕大部分老師抵制,硬推選有錢有勢的鄉長的兒子。鄉長的兒子也曾對阿明說自己的畫不如阿明的好。眼見學校老師們的勢利短見和愚劣,郭雲天失望回城,與阿明道別時帶上了阿明一張』茶蟲』畫離去作記念。阿明已受肝病折磨,他父親無力讓他治院,向鄉長借錢又被無情拒絕。阿明非常失望自己不被選上參加畫畫比賽,而他唯一喜愛的郭老師又離去,阿明病情加重。在一個小雨綿綿的陰天,阿明獨自來到山下河旁,他想實現一直以來的心願, 要把這美麗的山和水都畫出來,但這卻成了他最後的一張(對他來說還未完成的)畫,也是他小小的年紀在這艱難的人間做的最後一件事,他靜靜地象睡著般走了,手中仍拿著走前那一刻還用著的, 郭老師送的紅色臘筆。
不久,消息傳來,郭老師把阿明的』茶蟲』畫送參一世界比賽,』茶蟲』獲第一名獎。於是整個水城鄉地區幾乎人人都為本地出了個天才而臉上有光。鄉長自己也忘不了在慶功大會上自我表現一翻,他似乎把其』見死不救』的事早已忘得乾乾凈凈。
輪到阿明家長領獎講話,茶妹上前, 代表不會講國語的爸爸多謝眾人並表示 「為了一個死去的小孩子,讓大家站在這里曬太陽,真不好意思…,大家都說他是天才,在他末得獎以前,只有郭雲天老師說他是天才…」。
最後,幾個親朋一起去給阿明上香並把阿明所畫的畫都燒給阿明,阿明爸爸把這個榮耀的獎狀也一並燒掉。茶妹感覺到另外一個世界中的阿明似乎有所安慰。
這部影片獲得的獎項:
第二十六屆金馬獎
第四十屆柏林影展人道精神特別獎
第二十屆義大利吉豐尼影展銅獸獎
加拿大國際兒童影展導演創意獎
加拿大國際兒童影展女演員獎
德國魯爾國際影展首獎
德國巴伐利亞影展首獎
G. 適合厭學孩子看的電影有哪些
適合厭學孩子看的電影有《青春派》《全城高考》《墊底辣妹》《當幸福來敲門》《阿甘正傳》。
1、《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董子健、秦海璐、安悅溪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喜劇片。影片講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戀導致高考失利,作為「高四生」回校園復讀,重新體會了高考、愛情、友情混雜的青春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2日在中國上映。
H. 印度神片《起跑線》,為了讓孩子上名校,父母傾盡所有!
第一時間跑去影院看種草已久的《起跑線》,其中反映的教育和擇校問題簡直和國內如出一轍。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父母來說簡直再熟悉不過,而電影中直指教育的一幕幕也帶給我內心深深的觸動。
整部劇用喜劇的手法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父母擇校的故事,他們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他們不想讓孩子跟他們上一樣的學校,他們希望通過選擇名校,讓孩子能上升到上層社會!
1、名校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起跑線》英文電影海報寫道:
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父母,就是那些會不遺餘力,傾其所有讓他們的孩子進入正確學校的人。
國內的現狀也是一樣,父母殫精竭慮都是為了一件事——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於是從選擇幼兒園開始,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擇校戰爭持續打響,真的是孩子的比賽,父母的賽場。
「讀不了好的小學,就考不進好的初中,讀不了好的初中,怎麼去重點高中?重點高中的重本率可是95%以上,那上985、211還用愁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但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上了名校, 享受精英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中文電影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
即使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也要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
片中折射出擇校的困局,影片最終落腳在到底是要「起跑線」,還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
電影的最後,父親拉吉的一段演講非常煽情:「你們想盡辦法讓他們進入這所學校,不是你們幫他們,而是他們幫你們。這個時代人們只重視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人品。」雖然有人詬病說太過雞湯,強行煽淚,但我依然覺得精彩無比。
我們常說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孩子的能力非常重要,想像力、創造力、閱讀力、社會適應力、情商、逆商、財商等等。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了美德教育,更不要忘記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裡,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些人不缺能力,缺的是做人的底線。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3、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能贏得人生嗎?
曾看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對大學教授父母,兒子4歲半上小學,19歲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兒子卻終日在家吃爆米花和零食,什麼事都不想干,終日悶悶不樂。父母現在整天發愁怎樣才能讓孩子振作並快樂起來。
他們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卻沒有贏得人生。童年缺失了爆米花和零食,埋頭學習,而今學位拿到了,父母給的任務完成了,人生卻再也沒有了方向和動力,爆米花就成了唯一的樂趣。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說所有的神童長大都會出現問題,孩子的成長之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沒有那麼多的必然。
但我卻想藉此告訴父母,每個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
盧梭說:「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應把成人當作成人,把孩子當作孩子。」
不要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生活。 我們應該允許他們用自己的節奏生長,積累實力,蓄勢待發,方能贏得人生的長跑。
4、起跑線折射出我們到底愛的是什麼?
《起跑線》帶給父母很多啟迪,更給予一場心靈的洗禮。 我們到底愛的是孩子的未來,還是望子成龍的虛榮心。
回憶我的童年,在我小升初的時候,媽媽想提前把我的戶口轉入舅舅家,這樣就可以就近上學,直接升入重點初中。當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特別不開心,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去那個學校。
媽媽說,那個學校教學質量好,校風好,你以後上重點高中的機會多啊!這樣你就有機會上重點大學,畢業有個好工作。
可我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我不想入校後被人指指點點,說我是走後門來的。於是最終我不讓媽媽轉戶口,毅然決然地去了家門口的普通初中。
學校里同學們會嘲笑老師,上課不守紀律,下課拉幫結派,打架斗毆……但在這里,我卻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因為我心裡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我的努力,考上那所重點高中。
對於重點高中的無限嚮往激發了我學習的鬥志,於是我成了這個初中里為數不多的佼佼者,老師對我青睞有加,常給開小灶,最終我參加重點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試,如願以償地考入了那所重點高中。
現在想來,父母給我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尊重我的選擇,但我回想起來不由得為我的父母捏把汗。如果是果果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的內心是否能強大到允許他去一個如此校風的學校,我可能會無比擔心他學會抽煙喝酒打架。
而父母對我的無比信任讓我順利地在那所學校成長,我沒有沾染任何不良習氣,遇到任何的事情,他們都會告訴我,有他們在,一切都不怕。現在想想,好感恩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把這份信任給到我的孩子。
5、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那到底什麼才是起跑線呢?在我看來,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明年果果也會面臨擇校,到底是在家門口上一個普通的公立小學,還是買學區房進入一所重點小學,亦或者耗費巨資選擇一所國際學校。
當選擇擺在我面前的時候,幾年前的我也會無比焦慮,我生怕因為自己的錯誤選擇導致孩子一生的不幸,那時候我無限地放大了學校教育的影響力。
在幾年的自我成長之後,我現在全然放下了,或許我會選擇公立小學,讓果果去參加國內的高考,或許我們不會選擇學區房,而會順其自然。
因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這個三角當中, 我不能改變社會教育,但我可以在我能力范圍之內選擇合適的學校教育,我會盡我所能做好家庭教育,那孩子的未來之路該怎麼走就交給他自己。
作為母親,我會努力地生活,用我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他。至於階層,其實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因為我並不認為這是阻礙人發展的障礙,正如影片中的孩子們所唱:
「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種渴望,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前行!」
是的,我堅信: 我們的命運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為一直在家庭教育領域奮戰的創業者,我無力去改變社會的大環境,但我可以藉由書籍,把人生智慧傳遞給父母。
我相信,無論我們的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家庭教育都是最重要的。 成為智慧的父母,懂孩子的父母,是為人父母一生的職責!
I. 兒童學習困難的影片是哪部
兒童學習困難的影片是《銀河補習班》。
影片之中,馬飛在學校成績一直很差,甚至一度到了退學的程度。父親馬皓文看到並沒有責怪馬飛,反而是跟老師求情,而且回到家悉心教導馬飛。最終馬飛有了好的學習方式,成績也有了提高。最終在一番努力下,甚至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學習。
正是父親的努力才給了馬飛繼續深造的機會,如果沒有父親的努力,馬飛可能就早早的被退學,可能會一直頹廢的混日子等死,就不可能有之後的成就。所以說是父親讓馬飛能繼續學習,讓馬飛有了更好的教育機會。
《銀河補習班》影評
電影雖然講述父子情,但其實最後落腳在了教育體制上。以傳統教育和新銳教育之間的矛盾為由頭,在故事的年代中,看似是一個超現實的對抗,但實際上是演員鄧超,在現實中作為父親身份的自我反思。
150分鍾的電影下來,沒有過多的說教。而是像是兩位導演作為父親,在和大銀幕前的觀眾探討一些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