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部電影 是外國的 講的是一對父母離婚 讓孩子選擇跟誰 ,看問題補充 麻煩大家 告訴我 叫什麼
生命之樹
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叫做傑克的11歲美國中西部的少年。他是家裡三個孩子當中的一個。
一開始,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對他而言都是驚奇的。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靈的指示做事。他的媽媽教會了他用愛與仁慈去面對這個世界;而他的爸爸卻告訴他,想要在這個世界裡混下去,必須把自己擺在第一位。父親和母親都希望傑克順從自己,處在矛盾之中的傑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調節這兩種相悖的思想。在目睹了飢餓、病痛以及死亡之後,傑克的心理受到了創傷,而且開始漸漸開始迷失自己。而這個世界上的曾經一度令人愉悅和欣喜的事情,也開始漸漸變得令人難以捉摸。
成年後的傑克生活得並不是太好。他丟掉了自己的靈魂,在當代社會中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摸爬滾打。他希望能改變這個社會的面貌和他人的想法,可是到頭來一切都是空想一場。他最終明白,無法改變社會的原因是,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於是,傑克開始換了一種眼光和角度來看社會。從新的角度看,社會里充滿了奇跡、珍寶和無雙的事物。現在的傑克已經准備好了去原諒自己的父親,並且即將開始自己生命的新的征程。
在故事的結尾,傑克終於明白了生命的真諦,他理解了愛、美、善、真。傑克最終發現,他的認知的起點就來自於自己的家庭--那是他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學校。在家庭里,他學習到了關於世界的真相、自我意識的起源,以及如何對這個世界施以博愛。
⑵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問題孩子掙脫枷鎖的勇氣之路,你值得關注
一個失意的音樂家,走進充滿暴力的學校,誰也不曾想到,他會組建合唱團,用音樂拯救孩子的心靈;
一個被母親放棄了的孩子,用天使面龐隱藏魔鬼心腸,誰也不曾想到,他在音樂中覺醒,成為著名指揮家;
一群行為極端的問題學生,以調皮搗蛋為樂,在體罰懲戒中成長,誰也不曾想到,他們竟然在音樂中找到了歸屬感。
《放牛班的春天》2004年3月上映,法國音樂電影,講述的是,1949年法國鄉村,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被指派到一個叫「塘底教養院」的教養中心,用音樂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命運的故事。
開始有多絕望,最後就有多驚喜。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告訴我們, 人是可以改變的,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是對愛匱乏的痛苦吶喊。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有人說,這是一部能讓人因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流淌著洗滌靈魂的力量。
改變需要勇氣,自由需要勇氣。這些問題孩子如何掙脫枷鎖、如何擁有了勇氣?老師的潤物無聲如何展現?
他們的故事和蛻變,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啟發。
這所被稱為「塘底教養院」的學校,其實也是一所充滿暴力的監牢。
在這里,校長是牢頭,所有學生都是囚犯。這里大部分學生都是叛逆的孩子,他們想出一切能夠想出的辦法,對抗教師,對抗學校,對抗教育,他們不樂意學習。
一犯規,就體罰,是這里的常態。
問題1:校長與學生關系中的「權利斗爭」與復仇陷阱
這些學生的成長環境其實很糟糕,有的父母離異,有的父母雙亡,成長的道路上缺少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導致他們的性格怪異,行為極端,因此調皮搗蛋成為家常便飯。他們是一群被家長和老師放棄了孩子。
更糟糕的是,學校處理犯錯學生的唯一手段就是暴力。在這里,如果有孩子觸犯了紀律,全校師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將受到嚴厲懲罰。如果三秒內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關六小時的禁閉,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發為止。
在這個過程,校長專制獨行,眼中只看到邪惡;學生叛逆,甚至謊話連篇,他們想出一切能夠想出的辦法,對抗教師,對抗學校,對抗教育。雙方很容易產生激烈的情緒,而且會用激動的情緒來壓制對方,特別是校長,通過濃烈的情緒+懲罰的手段來表達憤怒,你們不認可我是非常錯誤的事情;學生用沉默+謊話,表達復仇。
在阿德勒看來,不管是表達憤怒還是表達復仇,究其根源都是斗爭,「權力之爭」。而斗爭的根源都是想要獲勝,並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校長獲勝了嗎?他只是短暫的壓制住了學生,那是一種建立在虛無上的勝利,一吹即破。
人際關系中的「權利斗爭」與復仇的陷阱,讓人際關系成為困擾自己的煩惱。校長、學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問題2:即使糟糕透頂,校長也願意保持現狀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三個孩子撬開櫃子,從馬修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他珍藏的樂譜,躲在廁所里翻看。學監聞訊趕來,馬修再一次聲明:「沒什麼」,但是卻被學監認為在亂搞。
馬修很憤慨地問了一句:凡事您只看到邪惡的一面?
學監的回答斬釘截鐵:在這里?沒錯!
明知現狀糟糕透頂,為什麼校長、老師都不嘗試去做改變?用阿德勒心理學去解釋,那是 因為「保持現狀更輕松」,不改變的話,不需要去冒險,可以持續待在舒適區,這里的一切熟知,在掌控中。糟糕,但是熟悉,並且習慣。
正如阿德勒所言,「 我們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池塘之底學校中,校長每天憤怒傷身、與學生關系的劍拔弩張,看似很「不幸」,但這都是他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這種選擇「不幸」的時候,但是你要清楚的是: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里選擇了「不幸」,這既不是因為你生在了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為你認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
校長藉助這種不幸,為自己的粗暴管理找到借口,在他看來,犯錯等於處罰,處罰的手段包括關禁閉、做義工、不準探視以及體罰責罵等等;老師們藉助這種不幸,為自己的不作為和離去找到理想借口。
學校、學生的改變,源於馬修老師的到來,他改變了這里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們找到了共同體感覺。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且看他的 改變三步曲:自我接納→全然信賴他人→為夥伴作出貢獻。
Step1:自我接納,接納現實的窘境
入職「塘底教養院」時,正值馬修老師的人生低谷,他剛一進入學校的大門,彷彿就如同進入了一個孩子們的地獄。上任第一天,就遇到校工被砸傷眼睛,上課被戲弄,學會在黑板上嘲諷他的外貌,給他起「禿子」的外號,趁他不注意偷他抽屜里的曲譜等惡作劇。
面對學生的捉弄,馬修心中做到的第一件事是: 課題分離,分清「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 學生們的惡作劇是學生的課題,而如何面對是他的課題。他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暴力鎮壓,反而一門心思為學生遮醜掩蓋,使得他們免於校長的懲罰。
所謂自我接納,就是,我們無法改變「被給予了什麼」,但是,關於「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我們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
學校惡劣的環境,是「被給予的」,馬修老師無力改變,但如何在這個環境中,去改變學生的成長軌跡,馬修老師找到了懷柔政策+音樂合唱的方法。
①第一堂課,學生搶了他的包用來嬉戲,吵鬧聲招來了校長。馬修不僅沒有向校長告狀,反而維護了他們。
②在課堂上,馬修找出了那位弄傷校工的學生勒蓋來克,但並沒有交給校長,也沒有用殘酷的方式懲罰,而是用另一種更加人性化的方法,讓他去彌補自己的過錯:讓勒蓋來克每天下課後去醫務室照顧被他弄傷的馬克森斯,直到痊癒為止。
③學生皮埃爾在黑板上畫了他禿頭的畫像,他看到後不僅沒發怒,反而一本正經地修改,幽默滑稽的情景,引得同學們鬨堂大笑。
從中,我們看出馬修非常懂得教育的藝術: 對於犯錯的學生,教會他勇於承擔責任和彌補自己的過失,比毫無理由的嚴苛懲罰更加重要。
馬修接納了自己的工作現狀,並不斷用智慧去改變現狀,這是他的自我接納。
這種方式潤物無聲,學生們也被他的教育方式影響,內心閃現越來越多的柔和。
Step2:全然信賴他人,相信每一個孩子性本善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信賴,是無條件的相信別人。
馬修老師跟其他老師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信賴學生,相信 「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老師和家長對這群孩子都不抱希望,校長甚至說:永遠不要指望他們變好。馬修老師卻反駁: 永遠別說永遠,希望就在前方。
別人看到了孩子的頑劣、不可救葯,而馬修卻看到了他們的閃光點。
馬修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年齡,以及長大後想從事的職業。意外的是,每個人都寫下了夢想,他們有的想當消防員,有的想當拿破崙,有的想成為一個熱氣球駕駛員。
每個孩子的夢想,都是那麼美好。
有一天,孩子們唱歌罵馬修是禿頂,馬修不僅沒生氣,還很興奮地意識到:他們雖然唱的不怎麼樣,可是他們愛唱。
於是,他成立合唱團,並針對每個孩子的音色分出高中低音,讓他們每一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信賴他人是我們的課題,而他人是否值得被信賴是他人的課題。 馬修老師信賴學生,而學生也漸漸交付自己的信賴。師生之間,拿出了通過「他者信賴」進一步加深關系的勇氣,增加了人際關系的喜悅。
這群不被期待的孩子,在馬修老師那裡,被寄予厚望,這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找到了久違的自信和信賴他人。
Step3:為夥伴作出貢獻,讓每一個學生融入合唱團共同體
合唱團是一個集體,馬修組建合唱團時,針對每個孩子的音色分出高中低音,讓他們每一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從來沒有唱過歌的小派皮諾,馬修承諾教他唱歌,任命他為「合唱團指揮助理」;
五音不全的郭邦,因為個子較高,馬修讓他做了合唱團「活的樂譜架」;
習慣用冷漠武裝自己的皮埃爾,對音樂卻有著天生的靈性,馬修千方百計讓他加入到合唱團,這也成為他人生的重大轉機。
皮格馬利翁效應說: 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
每一個學生都在合唱團這個共同體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即使後來被校長取消合唱團,學生們也和老師堅定地轉入地下,秘密進行著合唱練習。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 人際關系始於「課題分離」,終於「共同體感覺」,也就是將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一種狀態。
當我們擁有共同體的時候,才會擁有歸屬感。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才能付出更多創造價值的努力。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說過: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發展。 塘底教養院的學生之前正是由於缺乏愛的關懷,才造成了他們調皮搗亂的叛逆心理,而馬修的到來,則填補了這一空缺,同時還通過音樂讓他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喚醒了他們真善美的一面。
所以在馬修被迫離開學校時,他們一邊高唱馬修教給他們的歌,一邊將紙飛機撒得滿天都是。"那漫天飛舞的紙飛機,是我對您最誠摯的敬意。"
最好的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馬修老師用改變三步曲,改變著自己,也深刻影響了學生。
每個孩子都應該被愛,而知道自己值得被愛,正是救贖的開始。
這就是電影要告訴我們的: 池塘之底,亦可育出天籟之音。
⑶ 有一部國外電影,講爸爸媽媽離婚了,兒子分裂成兩個,一個跟爸爸一個跟著媽媽
無姓之人
⑷ 有部中國電影講一孩子他父母因種種原因而離婚,這男孩子被收養了,長大以後他遇見了他爸給了他爸一塊表!
牧馬人
本片根據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由於封建婚姻,許景由與妻子一直不和,後來丟下妻兒離家出走。在許景由走後的第4天,許靈均的母親就病故了。從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夜晚,許景由向兒子傾吐思念之情,許靈均也向父親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是勞動陶治了他的感情,是質朴、善良的牧區人民溫暖了他的心。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牧場的那些歲月。
十年動亂中,郭口扁(piǎ)子等牧民想方設法保護他免遭橫禍。在他們之中,他找到了父親和母親,找到了溫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氣和力量。李秀芝是從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場的農村姑娘,善良的郭口扁(piǎ)子將她帶到許靈均的小破屋裡。秀芝不嫌許靈均是「右派」,許靈均感激秀芝對他的信任。秀芝把他破舊的小屋,收拾得煥然一新,並養起了雞、鴨、鴿,成了「海陸空」司令。
不久,他們又有了兒子清清,為這個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歡樂。粉碎「四人幫」後,許靈均錯劃的「右派」得到改正,他又走上講台,把知識奉獻給牧場的後代,許景由不再勉強兒子跟他走了。他囑托兒子在大陸為他買塊墓地,死後他想葬在祖國。
http://ke..com/subview/251865/5094434.htm#viewPageContent
⑸ 如何評價青春期
評價:
《青春期》講述了一位正值青春期的90後問題少女程小雨,由於父母離異造成的價值觀錯誤,而生性膽怯的王小菲被程小雨深深吸引,從而追求小雨。雖然故事老套,木瓜呆男喜歡上潑辣美女,而且所有的段落都似曾相識。
(5)父母離異孩子叛逆電影擴展閱讀:
《青春期2》這部電影講的是90後的小雨在高中時期的一些反叛的叛逆的生活寫真,通過寫在學校期間的吸煙、酗酒、穿名牌、逃課、打架、泡夜店耍男人等等叛逆的事情,將時下90後青少年們之間的青春期反面事件生動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