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電影演員於洋拍過廣告嗎

電影演員於洋拍過廣告嗎

發布時間:2023-07-23 02:02:31

『壹』 坎坷藝術家於洋:和初戀妻子恩愛一生,兒子去世他為何感到欣慰

於洋,是著名老藝術家,也是新中國誕生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電影演員之一。出演過《中華兒女》、《生活的浪花》、《青春之歌》、《第二個春天》、《驚濤駭浪》等影視作品,他塑造一系列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深受觀眾愛戴。

除去演員的身份,他還是一個導演,曾自導自演過電影《萬里征途》、《戴手銬的旅客》等作品。他妻子叫楊靜,比他大兩歲,也是一位著名老藝術家,夫妻倆攜手走過69年,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5年1月,於洋的兒子於曉陽不幸病逝,享年44歲。白發人送黑發人,將於洋和妻子楊靜推入了悲傷的深淵.......

01.

於洋,原名於延江,1930年出生於山東省黃縣的一個貧苦家庭。

因為時代的動盪,童年時期的他,過得十分艱苦。而在6歲時,父親不幸去世,這家庭變得更加貧苦,而後又趕上了家鄉受災,這讓原本就破落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為了謀求生路,母親只好帶著他逃荒去了東北長春。

一路上,跟隨母親流浪的於洋,就像是一個小乞丐一樣在街頭討生活,受盡了嘲笑和冷眼。盡管過程艱辛,但最終還是到達了長春落腳。

雖然結束了流浪的日子,有了落腳的地方,但好日子並沒有眷顧他,反而因為沒有父親,所以於洋去了孤兒院,遭受了不少欺凌。直到母親找到了一份傭人的工作,生活才穩定下來,而於洋被送去了上學。

在那個年代,有不少人的童年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於洋也不例外,但惡劣的環境,反而讓於洋有了一顆堅定的心。

暮然回首,童年是一個很美好的時期,但在於洋的童年裡,卻是一段難熬的漫長時光,顛沛流離。這樣的經歷,或許是常人一輩子都經歷不了的風風雨雨。

為了生活,加上不忍心看母親獨自勞累,12歲、有點懂事的於洋還去當過兒童演員,接觸到了電影表演,為日後的演藝生涯打下良好基礎。

其實,去試鏡兒童演員的時候,他心裡也沒有底,但命運就是這么奇妙,還真讓他選上了,這也讓他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讀完了學業。

因為有一顆愛國的心,成年的於洋也參加過戰爭,成為了一個熱血的戰士。結束後,他又再度回到了熱愛的表演上。

1947年11月,於洋進入了黑龍江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自此踏上了演藝之路。

起初的於洋,在影片中飾演的都是一些配角,雖然不是主角,但卻磨練了他的演技,塑造角色上,也是有了獨特的見解。

那段時間,活躍在銀幕的於洋,可謂是見證了新中國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見證人之一。

02.

1950年,於洋參演電影《衛國保家》,在影片中,他第一次飾演男主角,是起航演藝輝煌的開始,也是他和妻子楊靜愛情的起源。

楊靜1928年出生,是內蒙古人,她和於洋的經歷差不多,都是從艱苦的生活中成長。原本她是打算要做醫生的,但卻因為能歌善舞,被調入了文工團,開始了自己的文藝兵生涯。

那時候剛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參演這部作品是被領導推薦,兩人在劇組中相識,戲中飾演的也是一對未婚夫妻。

在見到漂亮又有氣質的楊靜,於洋十分靦腆,一打招呼就紅了臉,這讓楊靜心裡也暗自發笑。

當時拍電影,並不像現在的模式。在電影開拍之前,劇組讓演員去山東海陽縣體驗生活,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便學習采訪。

在開拍之前的接觸,於洋覺得楊靜是一個好姑娘,反觀在楊靜的眼裡,於洋也是一個真男人,心裡都生出了好感。

有一次,劇組發烤白薯,於洋與楊靜一起去拿,結果手碰到了一起,他們不好意思地縮了回來,便相視一笑,心裡都有一些甜蜜。

因為兩人都是第一次演感情戲,這讓兩人都很羞澀,感情也在慢慢地升溫,只是當時的年代並不如現在,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不敢逾越半分,一直都是以禮相待、朋友相稱,但愛情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裡萌生。

有一次,拍攝得有些晚了,收工的時候,於洋便主動提出送楊靜回去,兩人在月光的照拂下慢慢走著,他們的話很少,或許都在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吧。

雖然兩人都對彼此喜歡,有「觸電」的感覺,但在當時,即便是相互喜歡,也不好意思向對方表白,更是不敢讓感情外露,不然會遭受到諸多流言蜚語。

在路上走著的於洋,不經意地碰了一下楊靜的手,見她沒有躲開,鼓起勇氣便大膽地握住了,面對的於洋的動作,楊靜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她沒有甩開,感受彼此的溫暖,這是他們彼此的初戀。

多年以後,於洋回憶說:當時我國拍攝的電影還比較少,能夠在同一部電影里出演男女主角,應該說還是很有緣分的,過去有一句老話:「情人眼睛裡出西施」,我第一眼就看她對上了眼兒,我看她挺好,她看我也挺好,就是這樣的。

而楊靜也是滿臉幸福地說:我非常感謝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是非常憨厚的,年輕人也非常真情,也非常單純;我和於洋確實一見如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見鍾情。

03.

只是在電影《衛國保家》拍攝完後,兩人卻分開了。

於洋回到了東北電影製片廠,而楊靜也回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分別的日子,他們仍舊有聯系,靠著寫信來鼓勵對方,積極進步。

因為楊靜的年紀更大,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看楊靜還單身,領導十分關心,甚至還為她找了對象,但楊靜的心早已裝滿了於洋,哪裡能容下其他人。

但這在當時,有不少人都是由組織說親定下的婚姻,這對楊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阻力,幸好她找了借口推脫,這才有了後面的愛情故事。

1953年,正在河北農村體驗生活的楊靜,接到了去長春拍攝電影《結婚》的通知,這個任務,讓楊靜十分欣喜。去長春拍攝,不是能夠見到心愛的人了,再加上電影的名字,她的心十分激動,變得也期待了起來。

等到了長春後,得知搭檔的是於洋,楊靜更是高興得不得了,她一直在等待著跟於洋再次相見,整整三年,他們飽受相思之苦。

在第三天,楊靜的門響了,一張紙條塞了進來。楊靜看到那熟悉的筆跡,十分驚喜,打開一看是相約地點和時間。

兩人約在了南湖見面,在凜冽的寒風中,他們在雪地上走著,兩人很默契沒有說一句話。當一陣陣北風吹過,於洋從包里拿出了一條毛茸茸的圍巾,溫柔地給楊靜圍上,頓時,一股暖流襲滿楊靜的整個心房。

趁著此刻,於洋終於說出了埋藏已久的心裡話:求婚。楊靜聽後,欣喜若狂地答應了,兩人相擁在一起。

在結束電影《結婚》的拍攝工作後,兩人同時打報告結婚,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婚禮,是由葛存壯主持和操辦的,隆重而又熱烈。對於他們能夠走到一起,有很多人都送上祝福。

婚後不久,楊靜就懷孕了,此時的於洋還接受了電影《山間鈴響馬幫來》的拍攝任務,他十分難過。

就算是多年以後,於洋在回憶起來,都是感慨萬千:臨行時是個月圓夜,楊靜還要挺著大肚子來火車站送我,看著她眼淚簌簌地流,我也酸酸的難舍難離。

04.

1954年3月,楊靜生下了女兒,取名於靜江。

因為於洋還在外面拍戲,楊靜則寫了一封信,並將女兒的腳丫子印在信上,當於洋看到後,十分開心,還與身邊的同事們炫耀。

1955年,北京電影學院正式成立,面向全國招生,於洋和妻子楊靜經過考試,進入到表演訓練班進修。

在學校進修期間,兩人十分刻苦,表演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在畢業大戲上,於洋和楊靜主演的《第十二夜》,得到了諸多贊賞,就連國外的電影專家還專門為他寫了評語:你是一艘大船,大船就應該在大海里航行。

剛畢業的他們,就收到了陳懷皚(陳凱歌的父親)邀請,讓他們在電影《生活的浪花》中飾演男女主角。

而後,於洋還參演了影片《英雄虎膽》,因為有偵察兵的經歷,於洋很自然地就貼切角色,甚至還有一段交際舞的戲份,成為了風靡一時的模範對象。

此後,於洋和楊靜都進入了演藝生涯的巔峰,拍攝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在熒幕前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和印象。

1960年秋天,楊靜再度為於洋生下一子,取名為於曉陽。兒子的到來,讓全家樂開懷。

不久後,因為特殊年代,於洋和楊靜都遭受到傷害,暫時退出了銀幕,中斷了演藝生涯。直到1974年才再度復出。

繼續耕耘在演藝界的於洋,事業突飛猛進,更是被評選為國內「二十二大明星」之一。

於洋和楊靜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們不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幸福,就連在銀幕上都多次扮演戀人和夫妻,戲里戲外都是愛。

隨著年紀的增長,不論是於洋還是楊靜,都逐漸淡出了熒幕。

200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導演翟俊傑執導《驚濤駭浪》,他邀請了這位老藝術家於洋。面對邀請,於洋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去了片場。

當時是夏天,為了拍戲要穿著厚厚的棉襖,溫度39度,再加上布景燈光的溫度,可以說高得嚇人,但於洋卻堅持下來了。

要知道,彼時的他已經73歲了,如此高齡還能堅持下來,並且沒有任何的要求,這樣的行為,給全劇組都十分感動。

05.

雖然於洋半隱退了,但還是一個有名氣的老藝術家。因此,有不少人找於洋拍廣告,但於洋都一一拒絕了。

他說:錢是好東西,但我做了某個商品的廣告,萬一商品的質量不是廣告詞里的那樣,那我豈不是用自己的名義欺騙了廣大的消費者,損毀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名聲。

不得不說,於洋不愧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清楚地認識到了本質。

因為於洋和楊靜的影響,他們的一雙兒女在成年後,也進入了演藝圈。

女兒於靜江,曾在曾在電影《洪湖赤衛隊》中飾演過女主角韓英的童年時代,成年後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做導演,之後隨同丈夫倪星偉走出國門,在美國主要從事中 美文 化藝術交流與推廣方面的工作,現任美國華人文化藝術界聯盟主席。

她曾將中國著名演藝品牌《同一首歌》,以及《茶館》《大紅燈籠高高掛》、《美猴王》等名劇搬上美國舞台。

兒子於曉陽,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電影導演,曾執導過《開著火車上北京》《老區新人》《拉著夢的手》《阿凡提的故事》等影視作品,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

於曉陽的妻子是迪里拜爾,是響徹世界的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看著兒女都事業有成,家庭也是幸福美滿,於洋和楊靜也很欣慰,日子也過得十分愜意。

生活中,在楊靜面前,於洋是一個十分體貼的「小丈夫」,事事都讓著妻子,還將妻子當成是「領導」,美曰其名:一切服從領導的安排。

反觀楊靜,在她的眼裡,丈夫於洋永遠都是自己心中崇拜的「英雄」,她說:於洋這個人,我崇拜他,我愛他。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在耄耋之年,竟然迎來了一個噩耗。

2005年1月7日凌晨,於曉陽在為電影《愛在北緯三十度》外地取景回京的火車上,因連日奔波、身心疲憊,導致哮喘病突發不治身亡,享年44歲。

白發人送黑發人,是於洋和妻子楊靜心中永遠的痛,他們至今都難以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

06.

每每在於曉陽出遠門時,他都會告訴父母,讓他們不要為自己操心。

對兒子的懷念,於洋也不禁說:雖說陽陽已40多歲了,但在我們眼中,他永遠都是個孩子

因為工作的原因,於洋夫妻和兒子於曉陽相聚的時間並不多,最多溝通方式就是電話,就連在最後一次離開時,於曉陽都給於洋夫妻打了招呼。

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

在外面忙碌的孩子,怎麼能讓父母不牽掛呢,而於洋還說:每次接到陽陽從外地打來的電話,我們都會高興好一陣子。

只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於曉陽這次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面對兒子的逝世,於洋和楊靜都老淚縱橫,他們一下子消瘦了十幾斤。雖然於曉陽是在火車上病逝的,但中國電影集團認定他是「因公殉職」,這也讓於洋心裡欣慰。

因為在於洋看來,兒子於曉陽就是一名戰士一樣,倒在了戰場上。

經過一段時間,老兩口也從喪子之痛中走出。

2019年,於洋90大壽,在生日宴上,著名表演藝術家謝芳、陶玉玲、楊在葆,歌唱家郭淑珍、相聲藝術家姜昆等人都前來祝賀。

雖然於洋已經90歲的高齡了,但看上去仍舊精神累鑠,慈眉善目,笑得很開心。

如今於洋已經92歲,妻子楊靜還將他當成寶。這對夫妻攜手走過69年的婚姻生活,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始終都保持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牽手,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那是熱戀中情侶以及新婚的舉動。但在於洋和楊靜的身上,卻從年輕一直牽手到老。

即便是現如今,他們還會手牽手一起去買菜、逛街、散步,楊靜還會時不時的撒嬌,看丈夫於洋的眼神,仍舊是少女初戀時的幸福。

而在節目上,於洋也打趣的說:我們兩夫妻什麼東西都經歷過,就是沒有吵過架,我也好想和她吵上一次,但是她的脾氣太好了,都不想跟我吵。

夫妻之間,正是因為這樣的互敬互愛,緊緊相依,心中始終對把對方當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才能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後,仍然能夠甜蜜如初............

-END-

『貳』 求老電影藝術家於洋的生平還有簡歷

(1930.10.4-) 演員、導演。
祖籍:山東龍口市。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於延江。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第19屆金雞百花節獲得「終身成就獎」
演出影片1947:留下他打老蔣
1949:橋、中華女兒
1950:衛國保家
1951:走向新中國
1952:葡萄熟了的時候
1954: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5:怒海輕騎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膽 山裡的人
1959:飛越天險 礦燈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糧食
196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風驟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紅的年代偵察兵
1975:第二個春天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
1989:女賊
1993:大海風 導演故事片
1977:萬里征途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與楊靜合作)
1984:騎士的榮譽(與德勒格爾瑪合作)
1985:駝峰上的愛(與楊靜合作)
1987:孤帆遠影
1993:大海風
2003:驚濤駭浪

物生平於洋是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六歲那年,闖關東的父親病死關外,家鄉又遭災,這突來的天災人禍,迫使母親帶著他流落到東北。在長春,他遭受過孤兒院的虐侍,也飽嘗過流浪街頭的凄苦。直到替人做傭人的母親攢下點血汗錢,才把他送進小學讀書。1942年,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為一部兒童片挑選臨時兒童演員,於洋抱著自己找些活路以減輕母親負擔的心理經人介紹去應試。結果被選中。於是,在半工半讀生活中,他接觸了電影表演。
1945年,他那在八路軍中工作廠多年的哥哥隨部隊來到長春,找到了他,並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歲的於洋參加革命隊伍後,當過公安戰線上的偵察員,參加過暴風驟雨般的土改運動,以後又作為解放軍的文化幹事,參加過四平保衛戰、長春圍殲戰,並在某部炮兵團獲得過四野頒發的渡江戰役紀念章
1947年11月,於洋奉命來到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參加《留下他打老蔣》的拍攝。在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軍連長。從此,他正式開始了電影演員的生活。
《留下他打老蔣》的導演伊琳,做為於洋在電影藝術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首先教給於洋的是:「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這一革命文藝宗旨。並且還告訴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礎,沒有真實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實。同時,陳波兒、王濱等都對於洋有過殷切的希望和具體的幫助。
1948年我國人民電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橋》開始拍攝。在這部影片中,我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作為國家的主人出現在銀幕上。於洋在影片中飾演了青年工人吳一竹。他的表演純真、質朴,表現出獲得翻身解放的煉鋼工人,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勇於克服困難的可貴品質。
1949年,於洋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之後,於洋還參加拍攝了《中華女兒》、《衛國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攝這些影片的過程中,他接觸到劉瓊、謝添、陳強、張平等很多有經驗的老演員。從他們身上學習了許多長處,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創造中來。他尤其不能忘懷自己的良師與益友——藍馬。於洋與藍馬是在1951年拍攝《走向新中國》時結識的。在影片中,藍馬飾工程師,於洋飾煉鋼工人。從體驗生活,到實地拍攝,他們一直在一起。影片《山間鈴響馬幫來》(1953)中黛烏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這方面的一次可喜嘗試。黛烏是一位苗族青年,邊寨的聯防隊長。於洋以富於激情的表演,塑造了這位勇敢、頑強、純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觀眾的喜愛。
1955年,於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集中學習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為主的現實主義表演理論。如果說,從前他是在廣泛的學習和探索中走過來的,那麼這次學習,帶給他一次運用理論系統地總結自己過去藝術上成敗得失的機會,從而使自己的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其重要標志,就是他在電影學院表訓班畢業後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膽》(1958)中塑造的我軍偵察員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於洋演員生活的黃金時代。他連續參加《飛越天險》(1958)、《青春之歌》(1959)、《礦燈》(1959)、《水上春秋》(1960)、《暴風驟雨》(1961)等影片的拍攝,塑造了趙中凱、江華、傅東山、華小龍、肖隊長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風驟雨》中土改工作隊肖隊長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把當年參加上改時見到過的幾個工作隊長的精神風貌、言談舉止,經過藝術加工,熔鑄到肖隊長的形象中,把自己當年飽含深情訪貧問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隊長與貧農趙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語言和動作真切自如,在肖隊長這個形象身上顯示了於洋那種剛毅、深沉、真摯、富有激情的表演風格。
1964年,於洋參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攝。他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綬。這個人物耿直、倔強,勇於追求真理,願為真理而獻身。於洋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追求革命、不斷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演得真實貼切,很好地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鮮明個性。影片攝制完成後,還沒來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這部影片包括於洋所塑造的靳恭綬的形象,也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幫」以後,影片才同觀眾見面,受到好評。「文化大革命」中,於洋在中止了一段銀幕形象創作後,曾參加了《火紅的年代》、《第二個春天》等影片的拍攝。
2003年,於洋出演電影《驚濤駭浪》之後,便處於隱退狀態,長達7年未參加電影與電視劇的拍攝演出。直到2010年,「老偶像」 再度出山,在《天堂秀》中飾演一個德高望重、「泰山北斗」級的老藝術家。於洋表示,他之所以出演該劇,主要因為被題材吸引,被劇集中所透出的濃郁蘇州文化吸引。

閱讀全文

與電影演員於洋拍過廣告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迪斯尼電影國語版 瀏覽:751
女人真的不容易電影 瀏覽:325
鄭州在哪裡可以看4D電影 瀏覽:860
台灣二戰電影 瀏覽:668
日劇台詞壁紙電影 瀏覽:730
望自己的人生是哪部電影的哪個角色為什麼 瀏覽:331
中國洞房電影 瀏覽:694
新年免費搞笑電影 瀏覽:81
生死格鬥電影劇情梗概 瀏覽:818
小學生模仿電影橋段 瀏覽:575
信號科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免費 瀏覽:93
平板電腦全屏看電影 瀏覽:234
徐雅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05
美女玩魔方電影 瀏覽:34
如何教會一個男孩子去愛電影 瀏覽:577
邵氏老電影全集冰魔女 瀏覽:897
暈電影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521
雨人電影經典 瀏覽:523
龍珠超布羅利完整電影中文 瀏覽:240
中國隊長網路電影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