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嗝嗝老師》電影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嗝嗝老師》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有受瑞氏症(神經性疾病,說話中會不定期的打嗝不止。)女孩兒奈娜一心想要做一位教師,在遭遇幾十次拒絕後,終於被,錄取,得到做教師的資格。
之所以被拒絕那麼多次,最終還被一個學校錄取,是因為學校有一個特殊的班級9f班。班級14個
學生,是貧民窟的最後一批孩子。特殊還因為,這群孩子極其叛逆,己經氣走了數個老師,而奈娜也未能倖免,被這群孩子「對付」著。9f班非常不受全校師生的歡迎,尤其是9a班的老師。
奈娜老師非常努力,讓9f班的學生在4個月後的期末考試中考得上優異的成績得到獎牌,但一個奇跡發生了在4個月後的期末考試結果全班及格,並且有一位考了坐校笫一的奇跡。但中間也有誤會,9a班的一個學霸考試前小動作找人給了9f班兩個學生假考卷,企圖讓9f班考不及格,豈料都及格了。後來引起作弊案~以及在9f學生屢次犯錯面臨被停學的情況,奈娜老師從未方放棄過他們。因為他相信,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這個舉動,讓讓9a班的老師承認是自己導致的作弊案,把優秀的獎牌發給了9f班。
就這樣,奈娜老師一做老師就是一輩子,到後來又成為了校長,直到退休。
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嗝嗝老師》。這是一部印度教育片,催人淚下。
電影里的女主人公奈娜患有妥瑞氏神經綜合症。不能控制住自己,會發出「哇哇哇」的怪叫聲,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譏諷。在媽媽的堅持下,奈娜就讀於普通的學校,雖然缺少父愛,但是媽媽給予奈娜更多的關愛,讓她更加自信。一位校長的一句「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你」讓奈娜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平等待遇,同時也讓她在心裡有著要當一名好教師的夢想。
長大後奈娜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成為一名中學教師。她面對9F班沒有放棄,用她自己的教學方式,首先,調節孩子們的心理問題,找到每個人的專長,正面引導。其次,以游戲形式進行學習,讓他們在娛樂中學到各方面的知識,能增加印象,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所有的學生為了她而自願改變,不再怨天尤人,最終考試過關,取得第一名,獲得徽章,比賽得獎,所有的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一群十分叛逆的孩子之所以最後能變的十分優秀,是因為嗝嗝老師對他們無私的愛,所以愛是十分重要的。當我們有一天變成了處境中的弱勢成員,我們肯定也不希望被他人所排擠所欺負,所以我們務必要保持一顆赤誠善良的心,人生而平等!
『貳』 隔隔老師經典話(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帶來的啟示)
原創: 大嵐子 山嵐教育
這兩天「包場」圍觀了一部口碑不錯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劇情還是熟悉的配方,但溫情的畫面、舒緩的節奏、激揚的力量,卻給山嵐教育團隊帶來別樣的溫情和深情的感動。
文 | 大嵐子
本片講述一位患有圖雷特綜合症(面部神經間歇性抽搐,經常不受控制的發出奇怪的嗝聲)的女主人公奈娜從小因為自己的病,經常被別人視為怪物,屢次應聘教師屢次失敗,但依舊不變成為一名老師的初心。
好不容易收到母校聘書,但卻接手了全校最叛逆,成績最差的9F班。為了讓學生們擺脫成績墊底的困境,奈娜老師帶領孩子們上演一場幽默與溫情同在的校園青春勵志故事。
1
欣賞的力量,發現的眼睛
——「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其友好相處是每個人的功課。
影片的開場奈娜面試時不停地打嗝,坦然的說經過這么多年,自己已經可以和「它」相處的很好。語境即心境,只有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同理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所以之前七個班主任都無法接受的9F班的「壞孩子」的時候,奈娜才能說出那句:「他們不是壞,他們只是淘氣而已。」
我們每一個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相對比較明顯的,對孩子的寬容和欣賞的時間節點。
在孩子上幼兒園、小學之前我們對小朋友都是很寬容的,他們的一舉一動在給你帶來驚喜的同時,經常也會帶給你驚訝。可這時候的我們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因為這就是小朋友的成長節奏。
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你會發現從前的想法變了,對孩子不再那麼寬容了,這時候來自社會,來自同學,來自家長們的眼光,甚至攀比之心,這樣的一些壓力就隨之而來。
當老師跟與家長溝通是說到孩子某一學科成績不是很理想時,你會很著急,迫切希望孩子的每一個學科都很棒。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對待孩子就變得非常非常嚴格,這個嚴格的背面不僅僅是社會的各種壓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對自己的不完美沒有完全接受。
當孩子不在只有你們的小屋裡生活,而是要面對社會的復雜,競爭的環境,這是的我們就會不自覺拒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也不再那麼寬容了。
如果我們可以像影片中奈娜老師那樣,能接受並且和自己的不完美相處融洽,就會理解9F班的這群學生其實不是壞,只是淘氣而已。這種感覺會讓一切就變得不一樣。
人都不是完美的,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帶著發現的眼睛,和自己的不完美相處是我們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2
發現的力量,你就是奇跡
——培養正確的榮辱觀
每每看到一個社會新聞或是令人感慨的影片時,總有一個詞彈進我們的對話框——「三觀」。
三觀的培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我們在對世界有了更多了解,對事件有了更多認知,對人生有了更多閱歷和思考,然後慢慢形成的。
但是在學校里我們更容易培養的就是榮辱觀,知道什麼是光榮,什麼是褒獎,什麼是被尊重,什麼是恥辱。
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每次考試,兩張試卷,一張選擇填空題,一張解答大題,當答完這兩張卷子的時候,放下筆,靠在椅背,看到那個考場的同學還在奮筆疾書的解答著第一張試卷時,心中那種自豪感,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很多孩子在拿到運動比賽的獎狀,獎品時,都會有很光榮的感覺,接受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祝賀。
這種感覺有多重要呢?當我們離開校園,進入社會,沒有了考試,比賽,可是曾經給你帶來的自信,光榮的感覺會像一支火苗在你的內心深處一直燃燒著,激勵著自己。
在學校這個集體環境中,或者是家庭這種個體環境中,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可以去引導孩子,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光榮。
英語里有一句話 「you get what you measure」,你衡量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如果你衡量成績的標準是獎項,那就只是教書,教知識。慢慢的孩子就會覺得分數高就是光榮的,他們會像影片中的那個9A班的男孩,單純的追求分數不管用什麼手段來達到目的,保住他手裡的那個級長徽章,走向一種學習的極端。
但如果你褒獎的是一種品格,會讓孩子們認為堅持不懈是一種光榮,讓他認為自律,誠信是一種光榮。這就是在育人。
教育不只僅注重教書,育人,更在孩子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學會用發現的眼睛,挖掘孩子內在的閃光點,引導他們在內心深處培養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3
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
——「沒有優劣,只有差異」
9A班和9F班之間差的是BCDE這些字母嗎?9A班學生和9F班學生之間差的是成績,和參加學術競賽能力嗎?影片的最後F班的同學在比賽中舉起了獎杯,給出了我們答案。
孩子和孩子之間本沒有優劣,只存在差異。
之前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的張弟校長接受山嵐采訪時說:「在學校你會發現有許多孩子,他們的成績不一樣,有好有壞,但是他們離開學校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自信。這是因為在學校里邊,我們會因為不同而去找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亮點,然後我們將這個亮點放大,讓更多的學生看到。這樣培養出來的自信心是可以伴隨他們一生的。」
現在的教育環境,由於師資的不足,在對待孩子方面普遍都是「一刀切」模式。一個班級35個學生,講著一樣的知識,留著一樣的作業,考著相同的題目。
就好比幾個人比賽跑步,有的天生跑得快,有的不能跑,把這些人都放在同一起跑線一定是層次差別明顯,失去比賽的意義了。
「教育不是一樁優勝劣汰的工程,而應當是依循生命本真的大愛。」 前蘇聯教育家瓦.阿.蘇霍林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寫到:「正因為人和人的不同,我們才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
4
希望的力量,未來為你而來
——當下不重要,朝著正確方向持續努力的過程更重要。
在美國有一位校長他當時做了一個改進,原來學生成績是分為A B C F四個等級,F的意思就是failed,失敗,不及格,後來這位校長把學生的成績改成A B C NY,NY的意思not yet,還未達成,還需努力。
這兩種思維模式在教育里叫固定思維模式和成長思維模式。
固定模式的理解就是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是什麼樣的了,不會再改變了。就像那句俗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而成長模式,就是現在什麼樣不重要,每個人都是可以成長改變的,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很重要。
為什麼嗝嗝老師要領9F班的學生們在屋頂放飛他們寫下的那些讓他們厭恨,恐懼的事情?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寫出來,放下去。
即使生活在貧民窟不重要,調皮搗蛋也不重要,成績不好也不重要,要知道你們的來是有成長性的,眼前的這些磨難會幫助你們飛翔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水彩紙上畫水彩,畫布上畫油畫,國畫用宣紙,速寫用毛邊紙,素描用素描紙,單單畫幅畫,用紙就有這么多分類,更何況是教育孩子。通過教育和受教育,讓我們變得更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叄』 好的老師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一一看電影《嗝嗝老師》感動到哭
前段時間,電影《嗝嗝老師》好評好潮,我於是一個人包了午場電影《嗝嗝老師》。整個影院,我一個人一會兒大笑,一會兒淚流,根本不需要任何的掩飾,情緒自然流淌,電影看得很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好奇怎麼叫嗝嗝老師呢?我壓根沒有往打嗝方面想!影片一開場就吸引到了我:一個患有妥瑞氏症的小女孩納娜.瑪圖爾因為不斷地打嗝影響到了老師和其他同學,被多所學校拒之門外。最後聖蒂克學校的校長秉持著平等對待的精神接受了納娜,賦予了她與別人同等學習的權利!
因為感恩聖蒂克學校老校長,納娜學業有成之後,立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雖然納娜很優秀,但是就因為她的妥瑞氏症被十二所學校拒絕!
第十三所學校--納娜的母校聖蒂克學校,因為急需一位教師破例接受了納娜為9F班的老師。
9F班的十四名學生都是來自貧民窟的孩子。他們因受歧視而自暴自棄,沒有老師能夠教滿一個月!
納娜來上課的第一天,他們就打賭納娜教不了一天。納娜沒有指責他們,並且加入他們的打賭中,賭自己會留下來!為了趕走納娜,他們自編自唱,叫納娜為嗝嗝老師。他們惡作劇不斷:會爆炸的粉筆、四分五裂的椅子,甚至炸碎了窗戶引起學校的強烈不滿。
面對如此頑劣的學生,納娜沒有退縮,更沒有氣餒,她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她說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她寓教於樂,她因材施教!
然而不是她努力了,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9F班的學生依然不信任嗝嗝老師,他們依然打架,他們依然不相信嗝嗝老師,認為她跟其他老師一樣瞧不起他們,他們依舊沒有反省自身的問題,把一切責任都往外推:不是我的錯,都是別人的錯!
嗝嗝老師雖然立志做一名好老師,但在現實面前,她也會疑惑: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特別是其中一個學生為了報復老師,把辛辛苦苦做了大半年的競賽項目炸得面目全非。而學校因此事堅持要開除學生,嗝嗝老師雖然通過努力極力爭取到了學生期末考試的機會,但她的人生信條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她幾乎要選擇放棄了!
最最考驗人性的就是期末考試了!9F班的學生為了不辜負嗝嗝老師,全班同學都在努力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9F班考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而校長和其他老師都不相信這是9F班學生自己的成績,武斷地判定9F班集體作弊,並且做出了開除9F班全班學生的決定!
盡管嗝嗝老師不相信9F班的學生作弊,但是她也無法力證自己學生的清白!眼看學生們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而即將離開學校,喪失了學習的機會。9F班學生們急、嗝嗝老師急。而我也跟著急了起來!
還好,電影情節來了一個反轉。一個最不看好9F班的老師、一個最希望9F班解散的老師,發現了事實的真相:9F班的學生一個都沒有作弊!並且這個老師在大會上為9F班的學生澄清事實,還他們清白!我揪著的心終於鬆了一口氣!
9F班全班的學生因嗝嗝老師的到來而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一群自暴自棄的孩子,因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原本打算就這樣放逐了夢想,放逐人生!假以時日,長大之後必定是碌碌無為、隨波逐流的平庸之人,更有甚者可能會成為反社會的人,被社會淘汰也不可知!
幸運的是,他們遇見了嗝嗝老師:一個極其負責任的老師,一個將老師職業奉為信仰的老師!他們的命運隨之改寫!
這是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也是一部歌頌老師的電影作品!
從古至今,老師都不是普通的職業,說老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不為過!
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遇見幾個老師,遇見對你我人生產生影響的老師!從小到大,老師就是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那個人!
作為老師,桃李滿天下是他的驕傲!作為學生,遇見好老師是人生最大的幸運!
願你我的生命中都能遇見一個「嗝嗝老師」!
『肆』 《嗝嗝老師》:世界上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
《嗝嗝老師》是印度的一部喜劇電影,雖然是喜劇片,但是卻能讓人在看過,笑過之後有更多的思考,讓我對老師這一份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近幾年來,印度電影在中國的市場反響還是特別不錯的,尤其是一些高分電影本身所傳播的價值觀和思想都很正派,很值得一看。比如去年上映的亡靈題材的電影《尋夢環游記》,比如親情系列的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影片,看過之後許久依然還能耐人尋味,實屬不易。
什麼是好的電影,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非要是大製作,大手筆,大牌明星上陣,比起這些,我更注重的是電影所表達的內涵,以及要向觀眾傳達什麼,看完之後又能否使人產生思考。我認為一部好的電影或者說成功的電影一定要是一部能夠讓人有共鳴,有所思考的電影。
恰好《嗝嗝老師》這部影片就是如此,貌似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在老師這份職業上落腳,但其實不然,電影本身更深層次的東西還需要我們挖掘。它直擊的不是一個說話有所缺陷的老師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的傷害和不公平的待遇,而是教育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教育機會不公平的現狀,教師的差別對待,甚至是教育歧視貧窮現象的根深蒂固對貧民窟的孩子所造成的傷害。
可是,貧窮真的是一種錯嗎?貧窮是那些貧民窟的孩子能選擇的出身和命運嗎?為什麼他們從一出生就要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他們難道就該被教育者放棄嗎?
奈娜老師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這個世界上只有壞老師,沒有壞學生,一切好的教學都應該是從愛出發的。
記得電影中有一段台詞是這樣說的:你的生活一直停留在你寫滿恐懼的這一頁,但如果你能忍受它,它將會成為你飛翔的助力不是嗎?
這是奈娜老師告訴她的學生的,讓恐懼成為自己飛翔的助力,不斷努力地證明自己可以,甚至是更優秀,讓所有人都不會再去輕視你。
可是對貧民窟的孩子來說,得到一個受教育的機會的確已經足夠艱難,但是就算如此艱難,他們在主流社會中仍然不能被同齡孩子所接受納,她們渴望得到朋友,渴望得到夥伴,渴望得到老師同樣的對待和關懷,可僅僅因為貧民窟的出身,就足夠讓他們失去一切可以被公正對待的機會。
他們也曾努力過,也曾試圖去融入過那些所謂的主流價值觀的圈子,可是結果呢?被排擠,被侮辱,所以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抵抗不公平,去無聲的抗議,他們使壞,他們逼走老師,他們招搖過市,說到底就是為了引起所有人的關注,因為他們太缺少被矚目的條件,既然不能靠著優秀,那不如就一壞到底吧。
幸運地是,他們最終遇到了一個好老師,成為了他們迷惘的人生中的一座耀眼的燈塔,讓逐漸迷失在各自生活中的他們找到了方向,並且為之用盡全力的抵達岸邊。
奈娜老師的出現,使他們每一個人關於未來的命運在那一刻開始發生巨變,開始與之前既定的航道全然不同。
很多年後,他們終將走出了屬於他們每個人自己的路。
『伍』 《嗝嗝老師》:印度特色商業大片,笑著讓你思考
昨日觀看了《嗝嗝老師》這部電影,該片講述了一位夢想成為教師的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症患者,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如願,帶領全校最差班級的學生們走上逆襲之路的感人故事。
電影是從一位身患圖雷特氏綜合症(多發性抽動症,患者會時常打嗝)的女老師奈娜拉開帷幕。開篇,就迅速點出了她異於常人之處和影片的幾個主要沖突點。
身揣教育學學士、理學碩士的她參加一場又一場面試,5年過去了,被18所學校拒絕無數次,光是被自己畢業的母校就拒絕了足足5次……原因,就在於這個時常抽動的病症。
這是一種無法被根治的疾病,患者在緊張時症狀就會加重。童年的奈娜因此而受盡了嘲諷,成年後也被不斷質疑是否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這些,都是她不斷碰壁的前史。
終於,母校還是給她送來了橄欖枝,卻不料這背後是更大的困境。因為她面對的,不是一群尖子生,也不是一群「普通班」的學生,而是因為土地徵用,被並入聖蒂克這個「私立高端學校」的14位「貧民窟問題學生」。聖蒂克的學生和老師們幾乎來自於中產或富裕階層,時不時會對他們流露出歧視的傾向,而9F班的這些學生也各有各的家庭問題和性格問題。
所有問題的交加,很快在9F班的同學身上化為了叛逆,他們不但荒廢學業,還經常惡搞奈娜老師,與9A班的學生們發生沖突。如何因材施教,成了「嗝嗝老師」最苦心積慮的事。但大家面對她的善意並不太領情,還一再給她各種打擊,她的病情也因此多次嚴重發作。
可以說,《嗝嗝老師》和許多其他國家涉及教育觀念的電影們最大的不同點,還是在於它「印度電影」所特有的社會性探討。
這類電影的最大共同點,就在於——
它們通常能通過各自百轉千回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塑造和嚴格可控的高潮收尾,傳達出對社會問題的探討和令人感動的人際情感,面向盡可能廣的全年齡段受眾群,從而在商業價值、社會價值與觀眾共鳴上做到平衡。
它在充滿喜劇類型元素的前提下,讓觀眾收獲期待中的歡笑和感動,同時帶出了大量社會性上的探討,事關階層與教育體制等。
在電影中,有一個如今我們在印度電影里看到,可能都已經會「見怪不怪」的鏡頭:在貧民窟眺望時,會發現離這片破敗之地最近的,就是高樓林立都市。
隨著嗝嗝老師挨家挨戶的家訪,這部電影再一次地,為我們展現了印度這樣典型的「格差社會」。
什麼叫「格差社會」?簡單而言,就是隨著貧富差距加大,社會階層有了明顯的分割,民眾間形成了嚴密的階層之分。在印度,1%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50%以上,而50%以上的窮人階層只擁有全國財富的4%。
隨之,經濟、教育、社會地位差距甚大,階層區域固定不流動,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是極難的事。很多印度底層人民的生活就處於「再拚命,也無法逾越貧富的鴻溝」的狀況,日復一日,代復一代,形成循環。富人坐享豐厚的物質資源,貧民窟里的人卻連日常用水都要搶。
但其實,很多被人視而不見的貧窮境遇,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9F班的孩子們,在日常下課之餘,就各自過著在破敗的菜市場里賣菜、貧民窟聚眾賭博小嘍啰、貨車司機的子女、修自行車店打工的日子。甚至於,有個同學見到老師,還會因自卑而裝作不識。他們的父母,甚至迫於生計,沒有一人能來參加家長會。
有個家長對老師說道:「整個世界都在貧民窟外面,而我們僅僅希望孩子能做到自己從未做到過的事情。」
這是底層樸素而真實的願望,自己的孩子也許並不會出人頭地,成長的路上也絕對不會一帆風順,但還是要寄希望於他們。
在學校里,貧民窟的孩子們被安排到了F班,和他們發生沖突的同學不來自別的班,都是9A班。
一方面,這是因為階層不同、學習成績差異的摩擦所致。生活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彷彿在一個現實中,便能開辟出另一種現實的平行宇宙。學校與社會生活給予了9A班的「學霸」以看不起人、趾高氣揚的資本,更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寬容與信任;而這一切,都是9F班的孩子們所不曾擁有過的。
但另一方面,電影並沒有刻意對9F班的孩子們進行洗白,甚至直接指出:產生沖突的更大責任方,是9F班。因為這些貧民窟出身的孩子們有著更為自卑、消極的人生態度和青春期的反叛心理。他們責怪自身原生家庭的境遇,因為身份的不同,放棄了和A班的同學進行更好地溝通與結交,反而選擇了抽煙、賭博、惡作劇等惡習,企圖用這些將內心裡向善的自我封閉起來,以滿身的獠牙和銳刺示人。但其實,這些不是他們的本來面貌。
有人說,「教育不是一樁優勝劣汰的工程,而應當是依循生命本真的愛。」嗝嗝老師顯然身體力行地做到了這一點,她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她鼓勵孩子們直視自己的出身和天賦、缺點,擅用啟發式教學,將操場改造成了「另一種教室」,自由發散的思維讓學生們產生學習欲。
她知道該如何維護孩子們脆弱的自尊,因為自己從小到大就活在周遭的目光里,就連自己的父親也會區別對待自己。
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9F班的同學開始學會積極地處世,而階級之間的矛盾與差距也在緩慢地彌合與冰釋。嗝嗝老師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對自我和對群體的雙重拯救。
但這些,也許還是不夠多。作為一個患病的女性,奈娜一直都在碰壁——她光找上這個無人問津的工作,就花了五年時間;她沒有辦法讓自己的學生在考試前能在學校里學習,而這些學生們也差點就要被集體退學。
這絕對不是在刻意「賣苦」,社會便是如此。很多時候不是靠「努力味道的雞湯」就能順心如意,無可奈何也是常態。
在電影的最後,沒想到會是一直戴著反派臉譜的那位9A班的老頭老師,在台上進行了點睛式的一段演講。
他說道「二十年前,以為老師的教學難,如今發現原來做學生更難。因為老師教的不好,不會被人批評、不用承擔後果;而當學生,則要面對老師的批評、考試升學的壓力。」這既是他對自己一貫用「有色眼鏡」待人的行為所作的反思,也是對印度社會的教育體制現狀的反思。
《嗝嗝老師》講了很多主題,但電影的核心,其實就是展現出在遇到社會與人生的困境時,要如何選擇勇敢地去打破、去革新,而非迴避問題。
嗝嗝老師不僅破除教育的教條主義,給我們展示了即便在一個並不理想的社會里,也能擁有的理想化教育環境。同時,她也戰勝了自己。即便身患疾病、飽受嘲笑與欺侮,面對再多、再大的質疑,也能堅信心中的善念,並憑此做出自我選擇,為人生找到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近年來上映的大批量印度電影中,第二部以「大女主」戲為主的,帶有鮮明女性視角的電影。
和上一部《神秘巨星》比,我更傾向於這一部的表達。女性不再是等待救贖的客體,也不再是只有擁有巨大天賦才能成功逃離殘暴生活的人,而是真正能自由地為自己發聲。如《死亡詩社》中所言:
「只有你的內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也許,在經歷了眾多印度電影的大賣和《我不是葯神》的暑期轟炸之後,這類帶有深厚「印度電影印記」的作品,已經沒那麼讓我們的觀眾感到「新鮮」了。
但《嗝嗝老師》依舊有它的優勢——它融「春風化雨」的教育理念、戰勝自我的平民勵志和格差社會的探討為一爐。
『陸』 印度喜劇片《嗝嗝老師》,捕捉生活最動人畫面,感動是最低限嗎
一直對印度喜劇電影充滿好感,這一部《嗝嗝老師》也不例外,不用看都知道會是什麼套路,但依舊打動人心,一個生理上有缺陷的老師,一群社會底層的青少年,感動無疑是最低限,也不要苛責故事的理想主義勵志和套路化的情節。一是事物沒有完美的,二是沒有了這些,影片也不大可能有趣好看,也不大可能讓你感動。最後的結尾是點睛之筆,讓觀眾的注意力從勵志回到了教育的主題,也同樣是對主人公的升華。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讓知識回歸生活並賦予趣味,受人學識也受人道德,這是影片通過一位嗝嗝老師喚醒了久違了的對老師基本責任的呼喚,影片通過f班的逆襲大膽的顛覆了這樣的階級堡壘,好像一面清澈的鏡子反射教育的問題拷問教師的職責,只是電影里帶給人希望,現實中卻寸步難行。回歸教育的初心,在唯利是圖的當代已是妄想。你是怎麼看待這部電影的呢?
『柒』 嗝嗝老師講了什麼故事 嗝嗝老師是一部勵志電影嗎
最近幾年印度電影很火爆,幾乎每部影片都贏得很不俗的票房成績,而且還引來了許多的話題。目前又一部印度電影上映了,那就是《嗝嗝老師》,這部影片的熱度很高,相信不少觀眾都很好奇《嗝嗝老師》講了什麼故事?電影主要圍繞女主人公奈娜展開劇情,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征的她,在找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不少的麻煩,最後奈娜是怎麼克服困境的?一起了解一下!
《嗝嗝老師》劇照
奈娜的努力沒有白費,最後通過努力用正能量征服這些叛逆的學生,最後師生協力成功逆襲。奈娜經常在講課的時候嗝嗝,因此被學生們稱為嗝嗝老師;。《嗝嗝老師》是一部校園勵志題材的影片,奈娜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煩,不光自己要克服病症,同時還要征服學生,這樣一部正能量影片值得觀看!
『捌』 嗝嗝老師原型(如何逆襲成受人尊敬的老師)
《嗝嗝老師》是印度的一部電影,根據布拉德·科恩和麗莎·維索基的小說《講台前》改編。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奈娜·馬圖爾的女孩,她從小就患有妥瑞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某些時候腦子里的神經像發生了短路,會讓患者不由自主地抽搐,發出各種怪聲音,無法控制。
而她為此從小到大遭受了無數次的嘲笑和打擊,但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缺陷終日鬱郁寡歡。從曾經被12所學校勸退,到後來獲得了教育雙學士、理科碩士;從應聘教師屢次被拒,到堅持了五個年頭被一所中學錄取,並把最差的9F班逆襲成第一名,這一路走來,她不僅讓人們對妥瑞氏症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被她優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而這段異於常人的經歷也讓她的人生變得與眾不同,她是如何實現逆襲的呢?
奈娜的夢想是當一名教師,這源於她小時候有一次觀看節目時,因發出怪聲音被學校的可汗校長請到講台上。在可汗校長的詢問下,小奈娜說出了自己的境況,她說自己患有妥瑞氏症,同學們會嘲笑她,學她發出怪聲音,而老師會把她從課堂趕出來,她希望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在學校學習。校長對她說:「這里是學校,每個孩子都是來學習的,今天你就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妥瑞氏症,我代表聖諾特克斯中學向你保證,你會得到和其他學生同樣的對待,同樣的教育。」
可汗校長給小奈娜的生活照進來一束光,帶給了她深刻的啟迪,讓她對教師的真諦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讓她決心成為一位像可汗校長一樣偉大的老師。所以盡管她能找到一份比教師更體面的工作,她卻不感興趣,面對父親托關系幫她找的現成的銀行的工作,她也不心動。而她的妥瑞氏症,也讓她遭受了無數次的否定和拒絕。
面試官:馬圖爾小姐,我坦率地告訴你,你這個病,是不適合教書的,也許有更適合你的領域,希望你理解。
奈娜:在座的老師,以前不知道妥瑞氏綜合症,現在知道了,既然我能讓校長和理事會的理事們了解這種疾病,教小孩子也沒有問題。
面試官:孩子們會對你發出的聲音笑個不停的,還怎麼專心聽講?
奈娜:我保證他們不僅不會嘲笑我,而且還會跟我一起笑。
面試官:我相信你能勝任這份工作,但前提是你不能老是哇哇哇。
奈娜:校長先生,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就像您的無知,我認為新老師來的同時,這更需要一個新的校長。
面對各種質疑、否定以及異樣的眼光,成年後的奈娜顯然已經能夠一笑置之,當她被聖諾特克斯中學錄取的時候,面對同樣的質疑:「您發出的聲音怎麼辦,我還沒有見過有語言障礙的老師?」她自信地說:「這個病雖然能影響我說話,但不影響我的智商。」並對校長說您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我生來就是當老師的。
奈娜之所以能不受外在評價的影響,是因為她有一個堅定的自我,她能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的缺陷,並不為此自卑,她知道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所以不管外在如何,她都有一個穩定的自我不受影響。正是基於內在的高自尊體系,對於他人的嘲笑和質疑,她沒有採取自我封閉的狀態,而是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世界、他人以及自己,並且發展出對世界更靈活的應對方式,而這也讓她與自己的缺陷得以和解。武志紅老師說過:「看到並接納自己沒那麼好,而且也不必那麼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成長。」而奈娜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是她得以向上生長的最重要的基石。
這讓我想到了被認為「美國當代最幽默的作家之一」的珍妮·羅森,她從小被抑鬱症、焦慮症等多種精神疾病困擾,在社交場合口無遮攔,言談舉止誇張怪異,但自己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珍妮並沒有因此自卑,而是將自己這些與「常人」不太一樣的時刻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她以自嘲式的幽默、百無禁忌的話題和機智詼諧的語言為讀者帶去了不可思議的快樂和感動 。珍妮對於自己的疾病,她這樣說道:「我要贊美奇特,我要感謝怪異,我要慶賀那些糟糕、難堪的不完美時刻。因為正是這些讓我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我』。因為我們的生活不是由此界定的,而是我們的態度。」
奈娜和珍妮對於自己的疾病不但沒有羞於啟齒、遮掩隱藏,反而毫不避諱地向大家介紹,她們對於自己的「缺陷」的態度讓我想到了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一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關於它們的意見所困擾。」 也正是這樣積極的態度,為她們創造了一種機會,以一種極致的幽默和自嘲來抵抗和反擊生活中所有尷尬和糟糕的時刻。
無論是曾經被12所學校勸退,還是應聘教師的工作屢次遭到拒絕,奈娜從來不曾放棄,只因為這是她的夢想。
在應聘教師的第五個年頭,奈娜被聖諾特克斯中學錄取,但是卻被分配到全校最差的9F班級,而之所以聘用她是因為上一個老師被學生氣走了,這個班急需一名老師,可想而知這個班學生會異常難帶,但她沒有絲毫猶豫。
在當年可汗校長對她說那番話的地方,她看到了9F班的學生:抽煙、打牌、養老鼠,滿口臟話...一副副地痞流氓的樣子,甚至他們打賭,新來的結巴老師在他們的「整治」下能不能堅持一天。面對這一切,她只是靜靜地看著。
在學校,無論是學生對她怪聲音的惡意模仿、嘲笑,還是他們的集體惡作劇,她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始終以一顆包容和博愛的心感化這些本質並不壞的孩子。
對於家長會上的零出席,她選擇家訪的形式到每個學生家裡詢問原因。
而面對這些叛逆的孩子,對於生活不公平的怨恨和報復,她以一根粉筆為例,告訴他們只要做出一點點的改變,就能避免對生活的尖叫,這就是所謂的為什麼和為什麼不,進而引發他們的反思:是選擇做出一點小小的改變,還是繼續發出尖叫?
對於學生薄弱的文化知識和較差的學習能力,奈娜不僅通過寓教於樂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同時找到每個人的閃光點,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信和動力。
面對困難,奈娜從不曾退卻,而是想各種辦法去解決,她面對困難始終報以樂觀豁達的態度,憑借內心的韌性和對夢想的一腔熱血迎接生活拋過來的各種難題,卻從不曾認輸和退卻。我們從奈娜的身上讀出的不只是苦悶與不幸,彷徨與絕望,更多的是她的樂觀與自信,抗爭與勇敢,堅韌與執著。
有人說一個具備愛的能力的人,一定是因為他曾經得到過足夠的愛。而奈娜雖然遭受了不少外界的嘲笑和蔑視,但是也得到了充分的愛,她的母親始終覺得她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沒有任何毛病,在她即使被老師要求退學後,依然沒有放棄奈娜,帶著她尋找學校,直到被12所中學拒絕後,找到了願意接受她的聖諾特克斯中學,而這所中學的可汗校長對她的接納和包容更是對她的一生產生了深深的影響。
正是基於這些滿滿的愛,也讓奈娜懷有一顆博大悲憫的心胸,使她對於外界的惡意沒有回以怨恨和攻擊,而是努力向那些不理解的人解釋什麼是妥瑞氏症,讓大家能多一分了解,少一些偏見;對於自己的缺陷,也是因為有一顆包容之心,使她能與之和諧共處,她不避諱談自己的病,反而像談論一位老朋友一樣向人們介紹它;而對於9F班學生對自己的各種惡作劇、蔑視和排斥,她始終以一顆博愛之心來回應他們,盡管他們沾染上賭博、抽煙等各種惡習,她知道他們的本質並不壞,她同情這些來自貧民窟的孩子,也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她用耐心教導他們,用行動幫助他們,最終用愛感化了他們。
而在她一次次的耐心和包容下,終於感動了學生們一顆顆冰冷的內心,這些學生也由開始的排斥、冷漠到後來對她變得親近、喜歡,隨著對老師的認可,學生的成績也從剛開始的最差升到了優越,9F班實現了逆襲。
薩爾丹曾說過:「愛是戴著眼鏡看東西,會把黃銅看成金子,貧窮看成富有,眼睛裡的斑點看成珍珠。」而愛亦是治癒一切的良葯,有了它,我們能承受一切的痛苦和磨難,並將其轉化成孕育靈魂和精神的力量,它激發了我們內在向上、美好的天性,讓我們在困境中得以瘋狂生長。
《嗝嗝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位從小患有妥瑞氏症的女孩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不被認可到最終成為受人尊敬的老師的故事,她實現夢想的過程離不開她對於自我的接納、面對困難的韌勁以及博大悲憫的心胸,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命運給你一副爛牌,我們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光亮照進來。正如那句話說的:萬物皆有裂縫,但那是光得以進來的地方。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
『玖』 超高口碑佳作《嗝嗝老師》,這部電影在印度片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嗝嗝老師》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它在印度片中屬於比較高水準的作品。
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具體評析:
一位天生患有生理缺陷的老師帶領一群差生的逆襲,《嗝嗝老師》藉此熬出的一碗印度雞湯雖然稍顯老套,但電影以喜劇手法對印度教育的聚焦,在那「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的信條中,其既有著感人肺腑的共鳴,也對現代教育體質所存的問題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不單是印度,就拿我們自己來說也有著「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的俗語,對階級的偏見其實無處不在,正因如此《嗝嗝老師》雖然帶有著一定的理想化色彩,但這樣的電影仍舊能帶來足夠的感動,願所有學子的求學之路上都能遇到一位如奈娜這樣的老師。文/夢里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