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久天長》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地久天長》講了兩個家庭一代人,背叛與和解的故事。
曾經有兩個十分交好的家庭,劉家和沈家。當時兩個家庭 一起活動,一起歡樂,感情很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沈家逐漸變為別人眼中的「加害者」而劉家則成為了「受害者」。
經歷了背叛與和解,劉沈兩家人,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但是,片名英文名字So Long, My Son,卻揭示導演想給大家看的另一種答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背叛是確實發生的,最後是真和解了,還是一種無奈的延續,導演其實給了大家一個選擇題。每個人也許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貳』 如何評價電影《地久天長》
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看過多少個電影了,《地久天長》這個電影上映之後,場次其實是比較少的,時間分布的也不是很集中,然後去看了,電影院臨時換了播放廳,我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開始看。影片其實很平緩的,但是正是這樣讓人很壓抑,講述著那一代人的生活。在時代的洪流下,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家庭,時代的背景是無法去評判的。三個小時的影片,中間也有走神的時候,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才會覺得看不懂。
看之前在網上先看了一下簡介,下面很多的評論,父輩,爺爺奶奶輩的人很能夠看懂的。無論是下鄉知青,還是不允許生二胎,都是他們經歷過的時代。不過讓我想到很多的是,以前生二胎還要面臨著失業,現在卻在鼓勵開放二胎,沸沸揚揚,不知道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每一個年代都不一樣,每一個年代背景下的人也不一樣。無論是思想還是大時代下的潮流,我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年代,如果要去知青的話,我想我也會選擇去的,但是我們不了解的是,當時的知青返潮的時候,也有很多的故事。
年輕的人們是不會理解的,但是那個時代卻在 歷史 長河中不會抹去。片中最慘的一幕就是爸爸媽媽坐在兒子的墳前,接到浩浩生了兒子的消息吧。旁邊的姐妹都哭了,其中一個哭的不行,抽泣到壓不住聲音,停不下來的那種。然後想說星星走了以後是怎麼生活的,他回來取身份證明顯是在等爸爸媽媽挽留,為什麼爸爸媽媽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上了摩托還回頭看的寶貝哪裡捨得離開,捨不得爸爸媽媽所以最後帶著女朋友回來了。看了兩遍,每次到老爸我是星星,眼淚就自己跑出來了。
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已經足夠清晰,三個小時,無時無刻不在描繪那個年代給兩家人帶來的持久的劇痛。觀眾總是自私的想將抗爭精神寄託於主角,卻從不關心對於角色本身劉耀軍夫婦兩個來說,怎樣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善意,扶持,堅強隱忍,亦是人性的光輝。電影很好看,也真的很值得去看,可以說通過幾個家庭反應出了當時整個 社會 的現象,電影拍的很細致,細節處理的也很好,雖然我不是特別懂,從觀眾角度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當然我是沖著王源去的,王源在電影中飾演叛逆期劉星,看的真想去打他一巴掌,不過王源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加油。
11月23日第32屆金雞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獲獎作品中吸引人們目光的就包括電影《地久天長》。 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三項大獎。 《地久天長》今年2月14日在柏林電影節首映,男主角扮演者王景春和女主角扮演者詠梅分別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電影把人們拽回那個年代,引起兩代人的反思,也一定會引起第三代人00後的思考。 一部好電影會把人帶到一個宏觀的視角,引發人們對命運的思考,對生命的 探索 。 從這個角度來說《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做到了,是一部好電影。
反差中看到人物的善良和勇敢
男主角劉耀軍一家一直生活在北方,原本他們可能有兩個孩子,但是因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沒有要成。而蒼天弄人,第一個孩子又因為溺水而死。夫妻兩人倍受打擊,加上妻子麗雲下崗,兩個人到了南方沿海地區,過上了半海上的漁民生活。借茉莉的口,影片提到兩人的生活就像是到了國外,聽著聽不懂的話,過著沒有親朋朋友的生活。
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人家喝茶,他們啃饅頭。後來領養了一個兒子,青春期兒子在學校被人欺負、被誤解,還不只換過一次學校,甚至老師也懶得再調查。可見兒子也並不容易融入當地的文化與生活。
原本樂樂呵呵的三對年輕人,隨著時代的變遷,擁有了不一樣的生活。沈英明成了房地產的大佬,兒子浩浩上了大學,當了醫生。而劉耀軍夫妻依然辛苦地在海邊經營著繁星修配廠,被領養的當作已逝兒子替代者的劉星又離家出走。過年的時候,英明和新建一家都帶著孩子聚在一起,屋子外邊各家的孩子都在感受新年的快樂,而沒有孩子的耀軍一家卻冷冷清清。
正如老人們說的:過日子就是過孩子,有孩子熱鬧和沒孩子的孤單冷靜有了鮮明的對比。
八十年代新建因為跳舞而被勞動改造,到了二十一世紀已經有了孫子的英明還流連在KTV;當年下崗是先進帶頭做犧牲,後面卻是誰下海早誰得利多;還有沒說出來的變化,當年是杜絕生二胎,現在是鼓勵生二胎。
電影中,每個角色的塑造都很用心,無論是性格特點還是演員的表達上,都是無可替代的。詠梅飾演的麗雲美麗賢惠,吃苦耐勞,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散發著母愛的心。如果說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深沉地愛著領養的孩子,甚至愛著給自己帶來喪子之痛的朋友的孩子就真的很難了。
兒子不想上學,媽媽一直不放棄,一定要去學校找老師讓孩子繼續上學,哪怕這樣的情況,在老師面前窘迫的場面發生過多少次,她也不會放棄讓孩子。當孩子辦好了身份證,作為媽媽她還是不忍心告訴孩子領養的事實,這里更多的是擔心孩子傷心,甚至一直拖著沒有給孩子辦身份證。
直到想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回家,才去做。最後,孩子帶著女朋友回家,當媽的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們可想你了」 ! 媽媽就是永遠給孩子留一扇回家的大門的人。
從自己的兒子溺水身亡後,麗雲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著,借丈夫耀軍的話說: 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了。 但是她在那以後還是讓英明夫妻不要在浩浩面前提起這件事,不希望這件事給浩浩帶來任何影響。甚至不想讓浩浩看到星星小時候的照片,怕他心裡放不下那份傷痛。 母愛就是無論自己有多傷心,也永遠不想讓孩子傷心的那份 情感 !
當孩子離家出走後,麗雲每天晚上都會鎖上大門,其實是象徵性的,一直沒有真的鎖上。還會往遠處望望,她是真的希望孩子有一天晚上會回來。
麗雲有一次說,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後應該在哪兒,是這兒還是老家?這個細節一方面鋪墊了之後麗雲實施了一次自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了麗雲心理的困惑:到底哪裡是她的家?但結尾給出了答案,孩子回家了,麗雲說「我們在老家看朋友,過幾天就回去。我想這就是她給自己的答案,她願意把家和心安在那裡,安在有孩子的地方。
雖然融入那裡不容易,但她已經下了決心。還是那句話: 此心安處是吾鄉!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電影了,生活化的場景、無痕跡的表演、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跨度,將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演繹得感人至深,讓我久久無法平靜。
影片的年代感很強,以前廠區的環境,我也再熟悉不過了。那時的人們,工作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筒子樓里誰家炒了個回鍋肉,誰家開了瓶好酒,能香整幢樓;隨時竄個門,一家有事大家幫忙;小孩們胸前掛個鑰匙就放敞地到處玩;露天電影、籃球比賽和交誼舞會,那可是最熱鬧的地方……
我父母那一代人,在正長身體的時候遇到自然災害,在正學知識的時候遇到知青下鄉,返城進廠後遇上計劃生育,人到中年又遭遇工廠破產,時代的陣痛全趕上了。然而,我從沒見到他們怨天尤人,而是隱忍的、堅韌的,努力把日子過下去,直到越來越好。
劉耀軍和王麗雲也是這樣,自己默默承受命運的安排,但既使傷痛欲絕,卻還保持著對他人最大的善意,他們沒責怪「推了星星一把」的浩浩,甚至告誡沈英明「永遠不要提這個事,一個字都不能說」,只為保護孩子。
他們悄然離開傷心之地,收養周永福當作星星,自我放逐到了天涯。他們希望福建漁村的寧靜、陌生和封閉,能凝固住時間、凝固住傷痛,互相依靠著、互相慰藉著,一起慢慢變老。
劉耀軍曾認為兒子星星的離去帶走了一切希望,但和茉莉一時激情將孕育的新生命卻讓他猛然意識到「我和麗雲那麼想要孩子,是因為那是我們的孩子」。兩次緊急送醫的情景讓人心碎,沒能救回溺水的星星是一生之痛,及時發現自殺的妻子是一生之幸,劉耀軍再次堅定了自己的心意,要珍惜身邊的家人,「我跟麗雲現在都是為了對方活著」。
家是什麼?家就是那個,有時你被親情捆綁得有些氣喘時會想著逃離,但內心深處卻時時想著回歸的地方。周永福曾經非常想擺脫星星的身份,擺脫這個家,然而最後接通劉耀軍的手機,張口自然的就是一句「老爸,我是星星」,讓人淚奔。
李海燕一生都未能解脫負罪感,浩浩終於勇敢地進行了懺悔,劉耀軍和王麗雲在多年後釋然了失子之痛,當年的好友也重拾了珍貴的友誼。當茉莉的混血兒子出現在視頻中時,我想,雖然情緒有些復雜,但劉耀軍、王麗雲和茉莉必定會為如今仍能坦然面對彼此,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世事無常,但經受住考驗的親情和友誼,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長達175分鍾,將近3個小時,但對比電影中劉耀軍和王麗雲橫跨30多年的人生,這短短3個小時,又顯得微不足道。
劉耀軍和王麗雲一家的苦難是李海燕一家造成的。兩家人曾相約友誼地久天長,曾經一起下鄉,一起返城,一起當工人,一起生孩子,孩子像兄弟一樣一起長大。
劉耀軍和王麗雲的第一個悲劇,是當了主任的李海燕強行帶走懷了二胎的王麗雲做引產;第二個悲劇,是李海燕的兒子拖王麗雲的兒子星星去水庫直接造成星星的溺水身亡。
公平的說,這兩次傷害,是無法追究加害人的。第一次是國家政策,第二次是無心之過。
一份故交情,一句友誼地久天長,固然曾經構成了悲劇發酵的溫床,可也足以承載你晚年想要放下時的療傷。你無法原諒命運,或者說,你沒資格原諒命運。但是你完全可以原諒一個舊友。
他們為什麼不質疑政策、不追問 社會 、不反思制度呢?因為僅僅是應對現實,就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
在《地久天長》首映式後的訪談里,王小帥說:「只有把時間給夠了以後,生活中才會出現許多無常的東西。」同樣是小人物負笈而行的起起落落,同樣是失語之後的無從言說,確實,它在許多的面向和維度里,能讓人不由自主地將之比附於二十五年前張藝謀的那部經典之作。就連它們的標題,都使用了相似的反諷話術:一個明明在持續不斷地描寫死亡,卻名為「活著」,一個明明在持續不斷地言說「無常」,卻名為「地久天長」。
時代在不停的改變,事情在不停的發生。我們經常會陷入自己的回憶,回憶到當時的無知,回憶到暴風雨前的美景,不知不覺的那麼多年都過去了。
這部影片的精髓也在片名里體現了。不管發生什麼,主動還是被動,喜還是悲,地久天長,路還是得慢慢走的。「So Long, My Son」,不僅僅是說「再見了,我的兒子」,而告訴了我們,生活會不停的改變,你要勇敢,你要堅持住。
一部很樸素很漫長的電影《地久天長》,說實話如果不是朋友推薦,我不會去看這部電影,計劃生育,文革,下崗,知青等等,中國過去的那幾十年,實在不是我能理解和我想理解的年代。而這部電影就用三個小時,講述了這幾十年的故事,怎麼說呢,開場一個小時後我甚至沒理清故事線看的迷迷糊糊,二胎的手術流產,獨苗的溺水死亡,似乎是這場悲劇的註定,但這場悲劇能怪誰,怪讓麗雲流產的主任,怪讓星星下水的浩浩,怪當時國家的政策,呵,算了吧。
這種無可奈何最是悲戚,所以當聽到他們說可笑,我們竟然還怕死,心裡那根弦突然就斷了。多年過後,他們一切說開,海燕對麗雲說的那句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很好哭,但落淚之後是一股無厘頭的生氣,破鏡終歸不可重圓,失去的終究還是失去了,所幸他們還有養子星星,最後星星的歸來,也許是這一場悲劇最後的安慰吧,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作為一個旁觀者很好哭,那是一種悲憐,這部電影太現實,沒有經歷過沒有深入了解,我無話可說。
第一次看這類型的電影,也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長達三小時的電影,負疚與悔恨,壓抑與不安,不好說到底是時代和制度的荒誕與謬誤,還是人物本身的命運的悲哀,但是最悲傷的是時代洪流中可能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整個基調給人感覺很悶的慌,難受,悲傷被壓抑在胸口,很難爆發出來,即使到了幾個劇情發展點默默流出眼淚也覺得不夠發泄情緒,只能憋悶著,幸好最後的結局是我喜歡的,雖然遺憾可以成就經典,但是我更喜歡圓滿啊,誰不希望生活最終都是美好的呢。
看到網上大部分都是在誇,我不否認是部好看的電影,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近三小時的片長,朋友既沒見周公也未喊無聊,而我基本沒意識到有三小時這么久。台詞少的部分也不會覺得沉悶,你感覺得到人物的心思在流轉,情節仍然在推進。讓你落淚的段落也不明顯煽情,總體基調就是大部分影評所說的:剋制隱忍。影片的敘事是我喜歡的,當下和過往交錯。看當下產生疑問,看過往得到部分解答,最後交織到一起。
以上就是所有人誇贊的部分,而我卻感到不滿足,因為結尾,太意料之中了,你就知道星星的死和浩浩一定有關的,你就知道周家福一定會回來認爸媽的,你就知道是擺脫不了大團圓的。我也喜歡大團圓,但克制了30年,我實在不能喜歡這樣的結束方式。我指的是作為電影,生活中,當然還是大團圓比較好。但是有句話總會不期然地浮現:生活遠比戲劇荒誕,因為劇本是有邏輯的,而生活沒有,不知道為什麼,大團圓的結局,總覺得讓一眾演員克制隱忍的表演,顯得有些荒誕了。
雖然確實是好片,好幾處看得我淚眼汪汪,可惜最後的結局卻讓我意難平,或許這樣一個寬容、原諒、解脫的結局會讓人覺得相對完美,可對於我而言,聽到浩浩在兩位老人面前坦陳我就推了他一把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心如刀割,這一推讓一位少年溺水而亡,而之前,也正是這位少年號稱我會保護你,這一推不但讓一位少年失去生命,更是讓一個家庭差點分崩離析,而不得不遠走他鄉,都說故土難離,又是懷著怎樣一種心情才會被迫離開家鄉去往語言不通的他鄉過著隱居般的生活,更讓人意難平的是,失去至親的這對夫妻在早已得知真相的情況下,仍然保護著那個害死自己兒子的孩子,這樣的善良讓人淚流不止,可卻始終有一口氣堵在胸口讓人難受。
我第一次流淚的時候是收養的兒子劉星執意離開家的時候,母親躲在門邊不言不語,那刻突然想起電影前段的一句台詞:時間已經停止了,對她而言,剩下的就是慢慢等著變老,那種心如死滅的心酸,在那瞬間讓人鼻酸,電影的結局似乎在向人說著原諒這個主題,我很難想像,那個從小叫著乾爸干媽的浩浩是怎麼心安理得的懺悔從而尋求到心靈上的解脫,也很難理解在《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中,那些要做一輩子好兄弟好姐妹的人們,是怎樣的傷害著一個無辜而善良的家庭的,即使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因工作的崗位特殊性!感謝王景春和詠梅出色的演技彌補了結局的幾分遺憾,個人不喜歡這樣的結局。
影片通過過去現在鏡頭交換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兩個家庭在那個年代的生活往事,慢慢將觀眾帶入故事中。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在平常生活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特別的跌宕起伏的劇情,像是沙漏里沙粒落下的聲音,不緊不慢,卻能震動人的心靈。世事變故,說不盡,道不明,電影越是進行到最後,越體現出一種無言之美。作為零零後的我特別去了解了那個年代的 歷史 背景,八十年代開始,計劃生育作為國家的第一國策,改革開放的浪潮襲卷中國大地,經濟體制改革伴隨著大量企業員工下崗。
電影中每個人物都沒有錯。怎麼說呢,人生之秋,世態炎涼,千帆竟過,有誰能說的清楚?
還有一些我想說的,在這就不說了不太方便。
《地久天長》電影由中外合作製作,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實力派演員詠梅,王景春領銜主演,還有王源的演技也很在線,是近幾年不可多得的電影佳作。
另外要祝賀《地久天長》在第32界金雞獎摘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編劇獎。
作為一部文藝片,《地久天長》在剛上映之際就把許多觀眾看懵了,三個小時的時長,畢竟不是爆米花電影,沒有隨處看見的笑點和充斥滿屏的段子,只有平凡無奇的敘事與溫情。但是看完以後卻發現,三個小時的時間內沒有過於迂長和多餘的鏡頭,每個片段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三個小時全程無尿點,而影片主題也在這個時間段內被完美表達出了。
所以「地久天長」與其說是歲月不變、友誼長存,更適合被理解為歲月流逝下中國人特有的逆來順受和骨子裡的隱晦。「地久天長」是建立於人與人的關於感情的包容性而形成的,我們需要時間去療傷,但時間也不一定能治癒一切。三十年的時間瞬息而過,影片的最後也沒有真正的和解。
1、細節中透露出的「地久天長」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影片中的插曲《友誼地久天長》剛播放時,兩個家庭和朋友們還是在一個小房間里隨著音樂起舞,場景看上去是那樣和諧,而由於事變,這首歌卻成了所有人的一個痛點,在與影片標題形成對應的同時,也暗示了「地久天長」下的友誼的無奈性。
2、 情感 是建立包容性的一大根本
中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我們明白忍讓、禮讓、謙虛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時候忽略了自身的感受,而正是這樣的包容性是我們成為了這樣一個強大的民族。無論是關於友情而包容,或是因為對兒子的愛產生的包容,影片《地久天長》所表達的感情,就圍繞著這種中國式愛所展開。
3、以兩個家庭為主角的戲劇沖突與歲月相抗衡。
看似普通的故事線中有因有果,一對老友由於孩子的無知造成了兩個家庭永遠的悲痛,雖然表面上和解了,但這個傷痛永遠無法被抹去,甚至隨著時間愈演愈烈,這份傷痛是沉重的,是枷鎖,讓兩個家庭永遠活在懺悔和悲傷中。所以每當音樂《友誼地久天長》響起,只有無盡的悲哀和歲月的的無奈。
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時間不是治癒一切的良葯。影片在講述了兩個家庭之間略顯悲傷的故事的同時,也表明了魯迅的一個觀點:「人類的悲觀並不相同。」完全不同的發展,一個家庭和睦生活的越來越紅火,一個孩子叛逆,老公也開始對別的女人起了歪心思。當初的失事雖然不是必要,但也透露出了小人物無可奈何的悲哀。而當初犯下的錯也在導演刻意的留白中恍惚而過,三十年一眨而過,時空的留白中隱藏的是耀軍和麗雲悲痛的情緒和無奈之情。
說實話以前沒聽說過該片,因為該片獲金雞多項大獎,而且詠梅也是我比較看好的實力派演員,第二天就去看了,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出乎的長,但整篇看下來一點都不覺得冗長,不知不覺中還有點意猶未盡。演員的表演自然真實,雖然沒有大段的對白台詞,但男女主演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對主人公的內心刻畫恰到好處。可能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原因,影片的代入感很強,彷彿就是鄰里間家常舊事的追憶。同時那個時代的政策、運動對人們造成的影響與傷害,也能引起我們的同情與反思。總體來說,該片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好片。
『叄』 黃海講的是什麼意思。電影黃海。
影片該片講述一名為了逃債而偷渡到韓國成為殺手的男人與追殺這名男子的另外一個殺手的故事。
劇情介紹
為了能讓妻子去韓國打工,計程車司機久南(河正宇飾)不惜借6萬塊錢的巨款。妻子已經有六個月沒有消息了,久南每日只能用酒精和賭博來麻醉自己的神經。
一天,在債主的介紹下,久南認識了綿先生(金允石飾)。綿先生不僅願意幫助他偷渡到韓國尋找妻子,而且願意為他還掉所有的債務,條件是讓他在首爾殺一個人。
幾經波折,久南最終渡過茫茫黃海到達首爾,然而要殺死被嚴密保護的對象並不那麼容易,久南一邊開始周密的計劃,一邊開始到處打聽妻子的下落。
妻子就像從人間消失了一樣音訊全無,而並沒有殺人的久南卻因出現在兇案現場而成為警方通緝的疑犯。此時,由於怕買兇殺人的事情暴露,從延邊趕來的綿先生也極力致久南於死地,久南幾乎陷入絕望的境地。
(3)久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久南
生活在中國延邊的朝鮮族計程車司機,為了能讓妻子去韓國打工,不惜借6萬塊錢的巨款,但妻子已經有六個月沒有消息了,久南每日只能用酒精和賭博來麻醉自己的神經。
一天,在債主的介紹下,久南認識了綿先生。綿先生不僅願意幫助他偷渡到韓國尋找妻子,而且願意為他還掉所有的債務,條件是讓他在首爾殺一個人。
幾經波折,久南最終渡過茫茫黃海到達首爾,卻因出現在兇案現場而成為警方通緝的疑犯。此時,由於怕買兇殺人的事情暴露,從延邊趕來的綿先生也極力致久南於死地,久南幾乎陷入絕望的境地。
2、綿正鶴
延邊當地的朝鮮族黑老大,在久南走投無路時,老綿不僅願意幫助他偷渡到韓國尋找妻子,而且願意為他還掉所有的債務,條件是讓他在首爾殺一個姓金的教授。
3、金正泰
平時偽裝成某公司社長的韓國黑幫頭目,因為自己的女人和金教授有染,令自己一個手下姓崔的買通金教授的司機並又找了倆個混混去殺了金教授。
『肆』 電影《地久天長》的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電影《地久天長》,講述兩個原本非常友好的家庭,因一家孩子的過失,而讓另一家的孩子意外喪命。失去孩子的一家從北方遠走南方,從此兩家疏遠了。而相隔30年後,兩家人再度聚首的故事。
而養子周勇福叛逆,離家多年,也終於回來了。電影的英文名字:So Long, My Son。其中也有對養子的牽掛與和解。
電影的英文名字:So Long, My Son,是電影的點睛之筆,暗示兩家的友誼在和解中延續,但是失子之痛卻綿綿無盡。
『伍』 電影《地久天長》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個人感覺電影《地久天長》講述了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生嫌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遠走遙遠的南方,相隔三十年後再度聚首。時代洪流下,每個人都歷經滄桑,秘密也終因年輕一代的坦盪而揭開。歲月流逝,生活向前。沈英明和劉東兩家人原本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80年代時同時結婚生子,後來幾十年,隨著家庭,親情,愛情的變故及社會的變遷,兩家人經歷了沉沉浮浮,恩怨難清的人生經歷。
這部劇之前在柏林電影節上的點映讓它收到了來自很多觀眾的贊譽和好評,並稱《地久天長》是中國近年來最好的家庭電影,不僅有溫馨的場面,很多台詞都十分有深意,配合演員們炸裂的演技,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影響。
『陸』 電影《地久天長》,到底講了些什麼我們從電影中領悟到了什麼
劉耀軍、王麗雲與同事沈英明、李海燕夫婦有著很好的交情,且兩家的孩子劉星與沈浩同年同月同日生,兩家的關系更加深厚。由於當時計劃生育而再次懷孕的麗雲,被身為工廠幹部海燕教唆去醫院做人流,導致麗雲從此再也不能懷孕。生活總是帶著各種無聲的嘲諷與巧合,幾年後,劉星因為沈浩的推搡不幸溺水身亡,在失去孩子和不能再擁有自己孩子的巨大傷痛中,耀軍麗雲夫婦偷偷南下逃亡,並收養了長相酷似劉星的孤兒,將這個孤兒當成了劉星的替代品。將他撫養成人,而叛逆的孩子在成年後離家出走,從此失去聯系。
就在這個由於時代背景,諸事巧合的境遇里,過去的事情一點點的發酵,沈浩對與當年的意外一直具備負罪感,而這負罪感就像種子一樣隨著時間慢慢的生長,而這個慢慢積淀的枷鎖,終究壓塌最後一根稻草,沈浩也將當年的事情說了出來。而李海燕也對當年教唆麗雲做人流深感歉意。
在這部王小說的電影中,可以看到時代大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即使其中一點點的變化都可以壓塌一個小人物的生活。而在這環境中,總會糾纏著各種人與事,影響著幾代人的生活。
以往籠罩在王小帥片子上空的時代陰雲這次依然沒有雨過天晴,只是在程度上,相比舊作輕了很多。計劃生育和下崗潮蜻蜓點水地冒了一下頭,沒怎麼強調過。以至於這種隔靴搔癢的時代速寫弱化了人物前後行為上的邏輯關系。比如,海燕從始至終的愧疚都顯得不明不白,臨終時的那句「我們有錢了,可以生了」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明明是政策的問題,和錢多少有個毛關胡岩伍系?而兩家人從熱情到隔膜,從親近到疏遠,似乎只給出了最後的那個結果,這中間本當 情感 糾結心理起伏的過程都被省掉了。時代因素輕描淡寫,具體到每個人物身上背負的牽絆就重了不少——把「病」和「過錯」都推給了個人。所以我們能夠看到,電影中的 情感 成分是多麼濃厚,每個人物身上好像都背負著一種外在的、不屬於自己的、無法擺脫的 情感 枷鎖。這是一種取巧的方式。因為它避重就輕,媚俗時代和觀眾,打感情牌,而故意缺失了故事內在的硬核邏輯和價值反省,把命根子丟了。漫長抒情必須克服一個致命的考驗——能否經受得住在長時間 情感 抒發中保持氛圍不亂、節奏不變,也就是度,也就是協調性。短暫激烈的感動很容易做到,沒完沒了的眼淚卻惹人心煩。一旦情緒過了,觀眾審美疲勞了,或者影片除了被抒情牽著鼻子走而無以為繼後,究竟拿什麼來掌控那惱人的基調和一致性呢?這最考驗一個導演的藝術功力,和他對人情世故的深度洞察。但是,王小帥顯然沒有把「火」包住。在男女主坐飛機遭遇氣流而故作坦然地說出「我們怎麼還怕死呢」這一句後,前半部分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人物情緒和電影氛圍,全散黃了。
電影講述了劉耀軍和沈英明一家曾是摯友,因劉耀軍的兒子意外死亡,從此傷心的劉耀軍夫婦遠下南方,嘗試開啟新的生活,歲月變遷,有的人忍受著煎熬,有的人得到救贖,影片用三個小時描繪了主人公三十年的人生,導演王小帥用回憶、閃回的手法敘述他們經歷的種種,從知情返程、計劃生育,下崗,南遷。
本篇的一條非常關鍵的線索是劉星溺死,兩家的關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摯友到見面找不到話題聊天,無不透露出當時主人公內心的煎熬。 本片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那就是沈英明的兒子沈浩,他最後的懺悔可謂是點睛之筆,從不能說到說出來就好了,這種轉變用了30年!
這部影片給我們的啟示也很簡單,他告訴我們要凝望過去,正視曾經的苦難,生命滾滾向前,日子依然要繼續,不能活在過去的困難里。
電影《地久天長》講述了,本來棗棗非常的要好的兩個家庭,因為一次重大的意外發生,逼迫其中一家遠走他鄉。
相隔幾十年後,隨這個時代的生活發展,他們再次相聚。在這幾十年裡,每家都發生了很多事情。經過歲月的流失,生活的洗禮,讓他們再次不期而遇,又發生在後代身上的感情糾葛。
影片中,這些角色的命運都是悲哀的。想要忘記過去,有的時候都很難做到。讓他一生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之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難以想像的痛苦。但有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去面對,過去給我們留下的一切傷害。
對姚軍李雲來說,失褲或去他們心愛的兒子是殘忍的。他們一直想知道,兒子去世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親生兒子的去世,到收養另外一個兒子,他們所經歷的痛苦,也許只有他們知道。他們需要用自己的一生,來向自己心愛兒子告別。
此電影長達三個小時,但觀眾並沒有感到漫長,都沉靜在了故事的情節當中,情節環環相扣,演繹著每個人的不同人生。
在生命中對父母好,是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絕對正確的事。
所謂好,不是一通電話能解決的事,而是能感受到溫度的陪伴
講的是下崗潮,計劃生育。對於我們來說,時代造就了一批人,我們的生活環境再多的無奈、坎坷,最後都會有奇跡發生,活在當下,感受現在的幸福,不要沉寂在過去,活在當下。
常回家看看,最好的孝順就是陪伴。
這是王小帥離金熊最近的一次,期待他下一部電影能成功。
至於如何評價《地久天長》這個問題,我想題主問早了。
能不能在國內上映還是個事呢,上映了被閹割多少也還是個事呢……
我覺得我現在就去得看看了
影片講述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生縫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遠走遙遠的南方,相隔三十年後再度聚首的故事,就像兩個很要好的朋友,因為一點小小的誤會彼此遠方,多年後重逢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