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電影名:壞人被主角打進了粉碎玻璃的機器,壞人毀容了並殺了整容醫生,去精神病院找回以前小弟,結局是
《懲罰者》1,2部
改編自漫威超級英雄漫畫,本片順承托馬斯簡《懲罰者》的劇情,影片《懲罰者》中,本想徹底從反恐第一線退休且與家人歸隱田園的FBI探員弗蘭克·卡斯特(雷·史蒂文森飾)最終未能逃脫黑幫瘋狂的復仇,自己被打成重傷,他的妻兒也成為罪惡的犧牲品。肩負仇恨的弗蘭克在康復後選擇了黑暗而幾近瘋狂的復仇之路。但在復仇的過程中,他終於意識到復仇並不是他最終的歸宿,更不是目的所在。面對罪惡,復仇終將升華為「懲罰」!在手刃仇人之後,弗蘭克變成了這個城市裡最為隱秘的「懲罰者」!很快黑幫老大Billy Russoti(多米尼克·威斯特飾)進入了弗蘭克的視野,比利經營著這座城市內的走私生意,手下有著龐大的犯罪體系網。但這對於弗蘭克來說只不過是他執行「懲罰」的理由,與此同時比利也開始向懲罰者叫囂
㈡ 毒舌電影講比利王那期的bgm
《比利·林恩》的敘事節奏太不像我們常見的電影了,但不妨礙它值得我們玩味。
電影的主線矛盾和情節的跌宕起伏,來源於主角內心的感受與外界的態度難以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相互適應,從主角情感壓抑、情感釋放到認識自我,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所以該電影的敘事節奏就是主人公的心理節奏,比利的心理節奏可以理解為,一個頭腦清晰,但心理健康有異常的人,他發現自己與外界格格不入需要一定時間,因為他得不斷地收集「證據」,觀察到諸多異常,才能理性判斷自己確實與外界相處不來。
1、李安善用「透明」的敘事經驗,盡可能隱藏的電影敘事者——本身。拿《比利·林恩》舉例,跟隨鏡頭,我們經歷了主人公經歷的,我們知道主人公所有的內心os,我們明白主人公情緒的變化原因何在,情節和沖突彷彿是自然發生的,看不到組織的痕跡,鏡頭和畫面始終保持冷靜、客觀的旁觀者姿態,所以既是敘事者,也是旁觀者,他沒有刻意加工信息,沒有主觀引導觀眾去解讀,只是客觀地呈現。這是第一層解讀。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比利最後決定回伊拉克,他「看見」了死去的班長,有一段話大意說的是,關於B班被譽為英雄,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電影一樣。
2、《比利·林恩》里的吃瓜群眾、電視製作人、電影人,他們表達贊美、好奇戰爭那些事兒、要求B班說點他們想知道的、希望B班拍電影的行為,都是一種向別人求證,希望對方說的話正如自己所想那樣,印證自己主觀臆想,從而得到滿足感的行為。比如球場大姐對比利說自己也有親人在伊拉克打仗,比利回以安慰的眼神;橄欖隊員問和敵人肉搏的感覺怎麼樣,比利說,和你們為了贏去撞對方球員身體的感受類似,隊員們回以滿意的微笑(搞笑的是有細節表明他們服);電影人說想把比利的英雄行為上升到國家精神層面,比利當下沒表態,人以為自己這番偉論說得特別好。所以,比利和啦啦隊妹子說自己如何應對他人的「過度關心」,訣竅就是說他們想聽的。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偶爾迎合別人的主觀想法,敷衍地說一些話。例如,女朋友問你她的新發型好不好看,同事問你他有哪些做的不好,朋友問你他有哪些缺點,怎麼回答?看情商和技巧了。有的時候別人問你,只是希望你說出他們想聽到的回答。一個視角主觀,不會為他人著想、不懂換位思考、不能客觀看待問題的人,會無意給別人造成困擾。這也是為什麼比利被啦啦隊妹子迷住了,因為她是所有人里第一個站在前線軍人的角度,明白比利為何苦惱、痛苦的人。
3、造就比利戰場上有優異表現的原因,正如班長對他說的,他總能保持清晰和冷靜的頭腦。戰場上大家第一次與聖戰者正面作戰,就如何應戰爭吵起來,是他第一個發現了班長身陷險境、急需救援。生死戰爭回來,看見浮華的電視台、人、加長悍馬、美女啦啦隊,B班的大多數人都在想會不會因為有了榮譽,有了知名度,他們就能拍電影,有一筆橫財。從始至終只有比利和新班長沒有過多的動搖。因為當他們清楚地認知到自己屬於、自己是軍人,並且最終明白前線軍人即使被譽為英雄,話語權、薪水、權利、地位不會得到成正比的提升時,他們就打斷了妄想。這是很悲哀也很現實的自我認知,只有戰場讓他們感到真實。他們戰斗不是為了國家,也不是為了自己,至於電影里,班長對比利說,軍人得找一個超越自己的信仰,這個信仰是什麼,或許是因為抱著不上升到xx主義、不去給人物定調的客觀態度,影片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這個留白大家自己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