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那麼多人從來沒聽說過上甘嶺這個電影
你說的那麼多人指的應該是九十年代末以後出生的人吧,這種現象反胦出愛國主義教育逐漸被淡化的問題,就算提到英雄人物,除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就是眼前的當代英雄,上甘嶺的英雄基本上都已離世了,而上甘嶺電影拍攝時間又太早,影片是黑白的,內容上又帶有較重的時代政治色彩,也就逐漸被大家淡忘了。如果該片能重拍,我想以當前拍攝水平,拍出來絕對所謂美國大片。
㈡ 隨著《長津湖》的熱賣。大家認為《上甘嶺》適合重拍嗎
不是吃爛飯的話可以重拍,但《我的祖國》無法復制,而朝鮮戰爭中可歌可泣的素材實在太多
第一個擔心的是,會被借題重拍成電視劇,這樣投資風險小很多,而且電視劇和電影可以重名,但不同類型,可以躲過比較挨罵。比如要是重拍《大決戰》電影,不來幾個長鏡頭好意思拿得出手?而現在想拍一個這種長鏡頭,花費恐怕要比你整部電影的預算都還高。就怕吃「爛飯」啊,特別是上甘嶺戰役,炮彈如雨下,每一秒會有5發炮彈落下,塵土、彈片、血肉橫飛,再現這種殘酷的戰斗場景花費也跟流水一樣。就怕到最後導演戰斗鏡頭沒放幾個,坑道里士兵跟小護士談戀愛成為主題,那真是草(一種植物)蛋了。
憑心而論《上甘嶺》,還有《英雄兒女》這幾部當年的朝鮮戰爭經典電影,是應該重拍。五六十年前的拍攝手法跟現在有很大不同,觀眾認知喜好也有很大不同,對年輕一輩的吸引力有限。但前提必須是真正的拍好電影,不是一心想要賺錢吃爛飯。拍《上甘嶺》時編劇和導演到朝鮮攀登過五聖山,演員跟上甘嶺英雄連隊一起生活,雖然現在做不到,但至少要進行足夠的「體驗生活」,而不是抹上發膠,點上雪茄,換上嶄新的軍裝,抱起加特林機槍就上。
第二是,插曲《我的祖國》是無法逾越的巔峰,這歌曲蘊藏著偉大而又澎湃的能量。而在電影中,處上甘嶺坑道戰這種非常壓抑環境下,突然唱出如此歡快的旋律,從而形成鮮明的反差對比也堪稱經典。任何想要重現上甘嶺戰役的影視劇,都不應該忽視這首歌曲。
最後,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可歌可泣的戰役,遠不止這些,實在太多太多了。比如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反映的松骨峰阻擊戰,志願軍一個連阻擊三個師,全連百餘名戰士最後戰斗至僅剩七人。鐵原阻擊戰,志願軍63軍採用的「拔碎牙戰術」,全軍以班組為單位分成數百個戰斗單位,分散到數百個小陣地上,每個小陣地的戰士盡可能久的堅守阻擊敵軍,陣地被打碎後,剩餘人員撤退到後方重組建立新的小陣地。這意味著全軍基層所有官兵沒有一個是懦夫,在孤立無援,面對兵力火力數十倍於己的敵軍進攻時候會堅持戰斗到最後,只有當年的志願軍敢用這種戰術,以血肉之軀硬生生的擋住李奇微的「坦克劈人」。
不適合。珠玉在前。 上甘嶺已然是經典不可復制, 有人想重拍的話,無異於自取其辱, 我想沒有人傻到這個地步。 直接把片子修復之後,全國各地大中小學上映即可。
松骨峰、三元里,那麼多題材。別盯在上甘嶺,因為要拍出那種精神,靠形式是不可能拍好的!
千萬不要重拍,不然的話非得拍出個坑道里談戀愛不可
適合重拍
老版上甘嶺是個經典,但也希望看到重拍的上甘嶺。改革開放40年,這種經典幾乎沒有,更別說配合電影的穿越時空永恆流傳的歌曲了。一個電影只是成功的一半,一首歌曲是這個電影成功的另一半,甚至佔2/3。
完全有必要,建議將幾個經典戰疫都拍一下,現在的無論拍攝技術手法特效早就是之前的那個水平了, 歷史 和前作擺在哪呢再加上好的劇本二次創作和提煉,在尊重 歷史 保留經典的基礎上,加上一個用心專業的團隊,再打造出一批新的經典完全可以!
其實好好拍一部《抗美援朝》電視劇勢在必行!(20年前此劇已經拍成,結果美國911,沒有播放!)
鐵源阻擊戰可以拍
不合適重拍,適合拍更多關於上甘嶺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