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兒童自我意識發展電影

兒童自我意識發展電影

發布時間:2023-09-03 08:45:30

⑴ 電影《天才少女》——孩子不是需要父母操縱的機器

1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智商超常的七歲小女孩瑪麗,在同齡孩子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她已經在自己研究微分方程,所以她在學校顯得格格不入,自己也不喜歡學校。

瑪麗跟舅舅弗蘭克生活在一起,不知道誰是父親,母親黛安在她剛出生不久就自殺身亡,弗蘭克雖然沒有穩定工作,不過他們兩個一直像朋友一樣和睦相處。

直到有一天,小女孩的外婆伊芙琳出現了。

伊芙琳發現了瑪麗的數學天分,認為不能浪費,必須像孩子的媽媽一樣投身於數學的研究當中。在和弗蘭克商討讓瑪麗跟她一起生活失敗之後,伊芙琳請來律師爭奪瑪麗的撫養權。因為弗蘭克沒有穩定職業,也曾經因為暴力被拘留,他敗訴了。

之後,瑪麗跟著外婆伊芙琳整天研究數學,同時也因為弗蘭克最後放棄自己而感到傷心不已。

弗蘭克其實並不是沒有能力才成為沒有正當職業的人。

他也和他的姐姐,也就是孩子的媽媽一樣,智商過人,只不過想要反抗母親操縱他們的人生,最後變得自暴自棄。

電影的最後,弗蘭克因為太想念瑪麗,所以鼓起勇氣找到他的母親,控訴她不能像操縱他姐姐的人生那樣,安排瑪麗的人生。他認為瑪麗雖然智商過人,但是仍然需要體驗平常人的人生樂趣,而不是過著除了研究數學以外還是研究數學的枯燥人生。

弗蘭克把一條數學方程式的證明過程交給了他母親,告訴母親是姐姐交代要在母親去世之後才公布於世的,而證明那條方程式是母親為姐姐設下的人生目標。

伊芙琳終於在痛苦中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

2

電影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未出現的瑪麗的母親——黛安。

一個只出現在照片上的女人。

一個選擇了在剛生完孩子的就結束自己27歲生命的年輕女子。

一個終生投身於研究一個數學方程的數學家。

電影的剛開始一直沒有告訴我們她為什麼要自殺,一個前途無量的數學家為什麼會自殺,難道是因為男朋友拋棄了她和孩子嗎?

電影里伊芙琳對於女兒的離去和未證明的數學定理感到遺憾,她認為自己的外孫女可以繼承女兒未竟的事業。

可是兒子弗蘭克用事實告訴她,黛安早在去世之前就已經證明了定理。即使已經證明了,她還是不願意母親知道,甚至是希望母親活著的時候永遠都不知道。

這個時候,我們把電影裡面所有的細節串起來,終於知道黛安自殺的原因了。

黛安從小就在數學方面展現了極大的天分,用她母親的話來說,十億人才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天才。

於是,黛安從小就被母親安排了學習數學的道路,被告知證明一個一直沒有被證明的方程是她的人生目標。

這個目標其實是伊芙琳自己當年的遺憾。因為她年輕的時候也是研究數學的,只不過後來結婚生子,也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她放棄了數學。

所以她希望女兒,到後來希望自己的外孫女完成自己的夢想。

除了研究數學,她沒有經歷其他同齡人的樂趣,沒有參加體育活動,沒有同齡朋友,甚至唯一一次的初戀也被母親以強硬的手段解決了。

黛安過去的每一張照片,要麼是獨照,要麼是和母親的合照。這對於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軌跡來說太不正常了,可是伊芙琳覺得她的女兒如此特別,不需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來體驗平凡的人生,她女兒註定要過特別偉大的人生。

她很孤獨,盡管母親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她除了數學之外的任何意願都會被母親否定。她的母親並不是母親,因為她給予的不是給孩子純粹的愛,而是用愛的名義操縱自己的人生。

當她完成了母親為她設定的人生目標之後,她不知道接下來還要做什麼。

她覺得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已經結束了,可是她又非常不甘心母親因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興。

她要用結束自己的生命和掩蓋她已經成功證明定理的方式進行她唯一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的反抗。

 3

黛安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直按照母親的意願活著的她,並不是心甘情願接受安排的,只是她後來採用了最激烈的方式來反抗,未婚生子和自殺。

她確實給她的母親以沉重的打擊了,可是她母親一直沒有真正明白她的反叛的根本原因。

她的母親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她認為女兒之所以自殺是因為黛安太軟弱。她也認為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軟弱,問題多。

總之,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問題。

4

作為一名母親,擁有的權利和力量對於一個弱小的孩子來說是無法抗拒的,為了生存孩子會選擇服從。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他才慢慢學會爭取自己的權利,這樣我們就認為孩子變得叛逆。

很多父母評價一個孩子是否好孩子的標準是:是否聽話。

聽父母的話的就是好孩子,不聽父母話的就不是。

父母的話成為評判孩子好壞的標准。

然而父母的觀念就是正確的嗎?父母是人,也會犯錯。而且,即使跟父母的觀念不一致,是不是就代表不正確呢?

難道就沒有青春期不叛逆的孩子嗎?

有的,有兩種。一種是已經習慣聽從父母的安排,不曾想過反叛的孩子。一種是在被父母尊重和民主對待的孩子,因為他不需要反叛。

當我們總是在抱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反思自己,孩子的不聽話是真的做壞事,還是只是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來行動呢?

電影的最後,瑪麗又回到了舅舅弗蘭克的身邊,繼續和弗蘭克一起生活。瑪麗在大學里和大學生們一起學習,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放學之後會和同齡的夥伴一起玩耍,擁有了自己的朋友。而且,瑪麗還是和以前一樣,和舅舅平等地談論人生的各種問題。

5

舅舅弗蘭克和瑪麗的相處有三幕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幕是夕陽下,他們一邊玩耍,一邊討論關於信仰的話題。弗蘭克表達自己的看法,不過也強調只是自己的看法,並不要求瑪麗接受,瑪麗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幕是弗蘭克和瑪麗發生爭吵,但是過錯方是弗蘭克。弗蘭克在冷靜以後發現自己的沖動傷害了瑪麗,所以他立刻真誠地跟瑪麗道歉,希望能夠得到瑪麗的原諒。

第三幕是瑪麗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對她沒有任何的關心而感到非常傷心。

弗蘭克帶瑪麗到醫院產房的門口,陪著陌生的孕婦的家人等待新生命的降臨。在產房外的家人得知孩子順利誕生的喜悅和感動也感染了瑪麗,弗蘭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瑪麗,瑪麗的出生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於那些人的喜悅。

瑪麗的母親是不幸的,因為她用了結束生命的方式來報復自己的母親。

瑪麗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懂得尊重她的家人。

當我們把孩子也當作平等的人去對待,或者直接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你會發現,你不會去操控朋友的人生,不會強迫朋友,因為你這么做就會失去這個朋友。

孩子其實也一樣。

把孩子當作朋友來對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很困難的。

因為作為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有責任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可是好不好的標准如果都來自於父母自己,而不參考孩子自己的意見,甚至孩子長大了做什麼工作,跟什麼人結婚,生幾個孩子等等決定,都要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那孩子終究只是變成了父母實現自我價值的工具。

因為父母希望自己在自己和世人眼裡是成功的父母,所以希望孩子能夠聽話。

電影里的三幕弗蘭克和瑪麗相處的場景其實已經告訴我們要怎麼做了。

第一,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鼓勵孩子自己獨立思考。

第二,成人也會犯錯,我們教育孩子知錯就改,自己也要以身作則。

第三,愛孩子不是掛在嘴邊就可以,也不是我們認為是愛就強加給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伸,不是父母實現自己理想的繼承者,不是需要被操縱的機器人。

孩子是獨立的生命,是可以擁有自我選擇權利的人。他們的人生我們可以支持,可以引導,唯獨不可以的是控制。

⑵ 人工智慧竟然有了自我意識,電影《鷹眼》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簡單來說是一個生活拮據的普通人因為自己兄弟做了違法的事,然後受到牽連,左後牽動的連鎖反應的事。

⑶ 觀看影片《死亡詩社》,結合青春期少年自我意識與人格發展的特點,寫一篇觀後

[《死亡詩社》觀後感]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死亡詩社》觀後感前幾天於閑暇之餘,翻開今年第十四期《讀者》中的《觸動人心的3分鍾》這篇文章,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到了三則廣告,《死亡詩社》觀後感。瀏覽了文章中的第一部分"夢騎士"的內容之後,我不禁微微一笑:一個學生在幾個月前看了這個短片之後感觸很深,曾經寫過它的觀後感,我也因此而拜讀過,只是至今我才知道這是大部分台灣人在今天過年時觀看的一個片長3分鍾的廣告!這篇文章還提到去年和前年的同系列的廣告主題分別是"母親的勇氣"和"馬校長的合唱團",作為先是讀了四年學校教育,繼而又讀了三年教育基本理論,而今又熱愛教育教學實踐的我來說,對"馬校長的合唱團"更感興趣。多年的學習經歷讓我並未止步於對"馬校長的合唱團"的了解,我同時對文中所提到的《心靈捕手》和《死亡詩社》這兩部教育題材的電影發生了興趣,前者是在演繹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和他陳年故交--一位心理學教授如何幫助整天打架滋事,不敢直面真實自我,但是卻極有數學天賦的問題少年--威爾走上正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後者則是演繹威爾頓預備學校新來的文學教師基丁帶領著一群17歲左右的充滿活力、夢想、激情的男學生如何勇敢地追問人生的。這兩部電影都長達兩個小時之久,但只是觀賞了幾分鍾,我就被《死亡詩社》吸引了,在二十幾分鍾的時候則深深地喜歡上了它,看完以後則完全被它擊中了,反復看了幾遍,還找到了電影中的經典台詞。究其原因,是這部電影給我思想上的啟發很大,對於我這個注重內在精神享受的人來說,被它俘虜也在情理之中。其中有兩點感受是最為深刻的,第一,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這關乎教育的目的性;第二、惟有在夢想中,人們才是真正自由的,這關乎現實的殘酷性。這篇文章先論第一個感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相信每個從事教育的人都想去尋求它的答案,也許是因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直接決定著教育者所應該採取的教育手段,畢竟是"目的決定手段"。縱觀古今中外,各種哲學學派,各種教育學說,各種政治主張,不斷演進,層出不窮。自從"教育"一詞被創造出來伊始,對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這些流派、學說、主張也是爭論不休。只可惜,至今也沒有探討出一個明確的答案,當然我們並不追求對事物的唯一的確定性的理解,況且"教育"又是眾多事物當中最為復雜的一個。關於這方面論述的書可以稱得上是"汗牛充棟",我沒有這個手筆去論證它。人是萬物的主宰,我假定"人是目的"這個主張是站得住腳的,而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也認為"認識你自己"是世界上最為困難的事情,那麼教育的目的就應該是教人去認識自我,特別是學會自我思考。基丁老師的教育教學手段是為這一目的服務的。在電影中,由於查理的莽撞行為(在校報上刊登信息要學校招收女生,這所學校是一所男校)而暴露了死亡詩社的一些信息,他也因此挨了諾蘭老師的一頓毒打,但他的強硬態度才使整個詩社暫時倖免於難。當諾蘭找到基丁談話時,強調了"傳統"和"紀律"這兩種所謂的"美德"(也是這所學校賴以生存的四大支柱中的兩根中流砥柱)對於學生獲得"榮譽"和"卓越"(另外兩根中流砥柱)的重要性,基丁老師直接闡明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觀: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當文學課老師基丁第一次登台亮相時,他沒有一本正經地站在神聖的講壇上,而是吹著口哨從教室中堂而皇之地走過,把學生召喚到教室外張貼著這所學校已經畢業的學生的畫像前,發表一番熱情洋溢的演說,讓學生們走近那些先驅們,敞開心靈,屏息凝神,豎耳傾聽來自他們內心野性的呼喚(當然這些聲音是從基丁的喉嚨里發出來的):Carpe diem,seize the day,boys,make your life extraordinary.當學生們聽到這里時,原本暗淡無光的眼睛立刻炯炯有神,原本死氣沉沉的臉上馬上神采飛揚,從他們的眼睛中、臉上我看到了他們內心極具戲劇性的變化,因為他們的自我被封存得太久,他們的夢想被深深埋沒於殘酷的現實之中,他們的心燈未曾被人點燃過,來上文學課時,男孩們每個人的內心包括整間教室都是毫無生機的,如今被一位名叫基丁的老師給慢慢點亮了。我非常佩服這位老師,他為了培養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煞費苦心。在詩歌欣賞時,為了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想去評判一首詩歌的優劣,他戲劇性地"煽動"每個學生把《英語詩歌五百年》的序言(那是一位權威的博士、教授所作)全部給撕掉,學生集體撕書的混亂不堪的場面至今還令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稀里嘩啦的聲音至今還在我的耳畔回響。學生在粉碎紙張這種物質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快感,進而是對一種精神上的超越、解放,那就是對傳統、權威的粉碎。來自家庭的期望、學校的紀律在精神上無休無止地束縛這群青春年少的孩子,他們為了能夠在未來從事醫生、律師、銀行家等等為世人所矚目的,可以為家庭和學校帶來榮耀的職業,如尼爾要成為醫生,諾克森要成為律師,查理要成為銀行家,而屈從於世俗的壓迫,接受學校正統的教育,永遠生存在別人的陰影之下,讓自己貌似優秀、卓越。用別人的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實質上是掩蓋了自己的本性,如尼爾酷愛演戲,諾克森要追求愛情,托德要活出自己,他們目前沒有發泄的途徑,基丁老師這一反傳統的做法滿足了他們的需要,真可謂是大快人心啊!基丁不但使學生明白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還要學生在行為上能夠做到,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盲從。在學校的院子里,他讓三個年輕人排成一隊走,本來三個人剛開始走的時候是各自有自己的步伐和節奏的,可是由於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了,最後變得三個人在行為上一致,失去個性。每個人開始都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節奏,都認為"我本來可以走得不同",而順從(我覺得應該是盲從)的結果則表明堅持與眾不同的信仰的困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會理性地自我思考是多麼的重要!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六年級語文下冊第21課《我最好的老師》中的懷特森先生,他在講授"貓蝟獸"這一課時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舉動與基丁老師的撕書、站在講桌上等做法的初衷有異曲同工之妙,即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不唯書,不唯上,觀後感《《死亡詩社》觀後感》。眾多"懷特森"對學生的影響不只是局限於知識的授受,技能的掌握,而是對學生的未來影響更為巨大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的變革,而是對學生求知慾望的激發、身心潛能的開發,所以我始終堅信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注重對人的生命的內在尊重,而不是把受教育人的當作是裝滿知識的"容器"。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五六十年代(195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美蘇國際爭霸剛剛開始,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伴侶"1號成功,這使美國的朝野震驚。他們把這一切歸結於教育,認為美國教育落後於前蘇聯是美國沒有人造衛星的原因,因此在普通教育方面特別重視對數學、自然科學和現代外語的教學,同時提倡天才教育,對有高度天才的學生進行特殊教育,以便為發展科學技術和開展國際斗爭培養更多的尖端人才。在這種背景之下,當時的美國教育必然壓抑人的可以隨意張揚的某種個性,提倡尊重傳統、遵守紀律的"科學主義教育",把與之和諧並存的"人文主義教育"摒棄不顧,因為只有"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科學主義教育"才能批量生產知識"精英",為當時的美國帶來榮譽和卓越,而"傳統、紀律、榮譽、卓越"不就是威爾頓預備學校的四大支柱嗎?在這種形勢下,基丁老師強調"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生活的意義"這一論調是與世俗格格不入的,是無法存活於世的,除了那群學生,所有的家長和當時學校里的教育者沒有一個人認同他的教育理念,他只是那群孩子們孤零零的"精神領袖"和"心靈伴侶",受到的永遠只是嘲笑、警告、打壓,乃至最後被炒魷魚。所幸我們生活在21世紀,對"科學"和"人文"的強調並行不悖,幾乎上所有的老師從頭腦上已經認識到了教育應該是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對學生生命、人格的尊重與喚醒,對心靈、人性的關注與關懷已經成為一些老師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的理念。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生存狀況,思考自身的處境,以便做出自己的應對。基丁的學生們確實做到了"你們用不著表演,完全為你自己",做到了"我要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隸",做到了"不是別人雇來的奴僕",不用再為父母兄弟所左右(三綱五常),不用再為老師長輩所影響(我想這絕不可能說他們是欺師滅祖)。這也讓我聯想到了一個曾經教過的學生。那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學生,任何時候都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看問題的視角和對事物的感受力與眾不同,思想具有片面的深刻性(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最高級別的褒揚)。我已經不記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深刻起來的,許是自我教育的結果,許是老師影響的結果(不知道我是否包含在內),從為人處事和寫文章當中可以看出這一點。如果對他的行為加以限制,就有可能導致與你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如果對他的思想加以約束,就有可能導致作文大失水準,自由發揮的題目則另當別論。這統統算不了什麼,發生的一件讓我大跌眼鏡,哦,不,是令我甩眼鏡的一件事,更讓我對他刮目相看,這自我思考力和自我行動力實在是太強大了!五六月份,小升初的緊張氣氛氤氳在廣州的空氣中,讓我不禁感嘆:是誰讓廣州的學生這么累的?民校聯考報名已經過了,他竟然不知道,是故意為之,還是真的不知道,我當時就不得而知,現在看來多數屬於前者。在母親的堅持下,他就在倉促之下報考了幾所中學,並且信誓旦旦要不讓媽媽和老師失望,我也信以為真。大家都在備戰小考,他也在准備,但表現卻與眾同學截然不同:一如既往地與老師討論一些與考試關系不大的內容(關系大的也討論),依然故我地上網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我行我素地發表在其他同學看來與緊張學習根本無關的文章(當然上述行為都是在完成學校教育之外所做的事情,也無可厚非),好像根本沒有把升中考試當成一回事。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有幾個同學語文沒有考好,當然包括他在內。我不是很開心,盡管整個班的語文成績在年級是名列前茅的,於是冒著被個別同學誤會的危險(而實際上是被深深誤會了,甚至被一個學生的家長當面罵得狗血噴頭,是有生以來,也是從教八年以來遭受的奇恥大辱!這個影響這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盡管我已經寬容大度地處理了此事。),在課堂上安慰他、幾個沒有考好和准備考民校的同學考好第二天的民校考試,一張試卷代表不了自己真實的語文水平,我以為會使他能夠鼓起勇氣去參加考試。考後幾次試探結果,都避而不談,最後我所知道的結果是棄考,理由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沒有任何的解釋。作為一向包容他諸多個性化思想與行為的甚至因此而對自己造成很大傷害的老師,我在知道這個結果時差點腦溢血!(不好意思,這里有些個人化的情緒在裡面,好像又是題外話,但是又不得不提)這種棄考行為是在公然對抗當前的教育體制嗎?是不想受到教育制度的束縛嗎?是不想為家長、老師而活嗎?是要做自己的思想的主人嗎?是還是沒有勇氣去考呢?現在學生已經畢業,我也無權知道事實的真相,但我相信是前者,因為他非常信奉泰戈爾的那句"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名言。再回到電影中,培養出了一批思想自由,行為受自己頭腦控制的學生,即使基丁老師被趕出學校,他也是帶著眼淚和笑容走出教室的。"基丁們"的目標達到了嗎?懷特森的學生的自我思考使學生增長了見識,逐漸地接近真理;尼爾的自我思考使"死亡詩社"的死灰復燃,使他敢於冒充父親給諾蘭寫信同意他去飾演《仲夏夜之夢》中的男主角,使他最後以飲彈自盡的方式來表示對父親所代表的傳統的反抗(他是那麼喜歡偉大詩人梭羅的那首詩,他也以自己的行為踐行了這首詩的精神實質: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查理的自我思考使他在挨打的情況下也沒有說出詩社的秘密,使他在其他同學在基丁的號召下尋找屬於自己的步伐和步調時站立不動,即行使不走的權利,使他寧可被開除也不把尼爾之死的罪責推卸到基丁身上;諾克森的自我思考使他贏得了克麗絲的愛情;托德的自我思考使他在講台上發出野性的呼喚,使他有勇氣說出趕基丁下台的簽名是被逼無奈,使他最後敢於帶領有自我思考能力的同學們集體站在課桌上公開反抗諾蘭老師,對著基丁發出那句無比動情的"captain,my captain!"的呼喚!這個鏡頭讓我不禁為之動容:這是教育的神奇效果,基丁的教育解放了孩子們,使他們發出了心靈深處的聲音,是自由之聲,是天籟之音,難怪泰戈爾會在《飛鳥集》中曾經寫道:"這是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時便有了歌聲了。\'""弓在箭要射出之前,低聲對箭說道:\'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oh,captain,my captain!"這是美國詩人惠特曼寫給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總統林肯的,這是其中的幾句:啊,船長!我的船長!可怕的航程已完成;這船歷盡風險,企求的目標已達成。港口在望,鍾聲響,人們在歡欣。千萬雙眼睛注視著船--平穩,勇敢,堅定。熟悉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林肯上任後不久,南部奴隸主挑起了南北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林肯肩上的擔子之沉重,是以往絕大多數美國總統無法比擬的。但是,他憑借著自己的非凡毅力和決心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即使在遭到詆毀時,也從未動搖他的方向:恢復聯邦、廢除奴隸制。他把自由帶給了美國當時受苦受難的諸多奴隸,而悲劇卻發生在這位偉大的船長身上:1865年4月14日晚10時15分,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兇手是一位同情奴隸制的精神病患者。但是痛心啊!痛心!痛心!瞧,一滴滴鮮紅的血!甲板上躺著我的船長,他倒下去,冰冷,永別。自由思想已經在美國人當中根深蒂固,已經在基丁的學生的頭腦中生根發芽,我終於有些明白為什麼基丁一開始就讓他的學生們稱他為"captain,my captain!"的真正原因了,難道他一早就知道他這個引領著學生乘坐"自由與思想之船"不斷迎風破浪,不斷叩問人生的船長的最後結局就是像林肯一樣倒在世俗的利劍之下?這需要多麼巨大的精神力量啊!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但需要千千萬萬個像基丁這樣的"captain"。如果通過教育可以培養出更多有思想、有個性的學生,我想一些教育者至少我也想做一個"captain",當然這需要勇氣。"captain,my captain!"

⑷ 有哪些適合孩子看的電影

小孩可以觀看的電影其實並不局限於動畫形式,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迪士尼動畫系列以及宮崎駿的作品等,也應該嘗試讓孩子看一下適合年齡段的真人扮演的電影。以下推薦的幾部電影,不僅小孩能看得進去,大人也會覺得不錯。

《奇幻森林》

這部電影的起點就非常高了,它改編自19世紀小說《叢林之書》,一本享譽全球100多年的名著,只要拍出五六分的意思,就足以震撼。

坦然接受分離,那也是一種成長。因為結尾太美好了,純凈得容不下一絲雜質。所以它適合3歲以上所有人群觀看。

閱讀全文

與兒童自我意識發展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典電影海報手繪手繪版海報電影票房吧 瀏覽:330
電影晴雅集劇情 瀏覽:166
多部經典電影片段對白 瀏覽:114
大話西遊1月光寶盒電影劇情 瀏覽:377
恐怖洛基秀電影豆瓣 瀏覽:531
沈陽萬象城電影影訊今日 瀏覽:493
芳華小說與電影哪個先 瀏覽:969
這是一本好電影英文 瀏覽:201
富婆和窮小子的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711
光棍幾十年沒碰女人哪個電影 瀏覽:80
哪個app大眾車可以播放電影 瀏覽:63
小學生六年級適合電影 瀏覽:234
男人被女人家暴電影 瀏覽:868
小學生觀八子電影讀後感 瀏覽:338
探戈一號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549
台灣在大陸取景的電影 瀏覽:914
新一城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633
紅蓮寺電影全集高清 瀏覽:379
高清4k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980
國外翻拍全民目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