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老師格式化的電影

老師格式化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10-13 06:23:37

1. 關於老師的電影

1、《死亡詩社》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心願,美國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是不得不說,我們的社會,就是需要像約翰這樣的教師,如春風化雨一般,洗凈鉛華。

作為老師的你或許更能明白,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也能碰上這樣的老師多好:帶著學生反思人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侃侃而談。

但是,這樣的場景,也許只會存在你的夢里。死亡詩社,最後約翰離開時,學生們跳上課桌大喊:Captain,my captain!這段場景將註定被載入影史史冊。

2、《美麗的大腳》

一個人,一座村莊,山村女教師在堅守著,美麗的大腳丈量著腳下的黃土地。城裡來的教師坐著車,緩緩地開往那一片充滿著孩子的夢想的黃土高原,她要幫孩子們拉近夢想的距離。

這是一部關於愛與守望的故事,當城鄉之間的差距有如鴻溝,當張美麗看見城裡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時,更堅定了他改變鄉村孩子命運的決心。實現孩子的夢想,是一場接力賽,是一場有良知的人參加的接力賽。

3、《地球上的星星》

伊夏,一個有閱讀障礙的男孩。被同學嘲笑,被老師責罵。就在他的人生可能就此毀滅的時候,他遇見到一個用愛去感化,用心去教學的美術老師,從此他的人生走上了正軌。

也正應念了那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一位好老師,就是孩子前進道路上的指路燈。

4、《浪潮》

本片改編自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但卻是由德國人拍攝的。根本無法想像,一群懵懂的小青年,變成極端分子僅僅只需要五天。

這些生活在「民主」國家裡的孩子因為一時的蠱惑而成為了狂熱分子,那麼我們的年輕人,我們的孩子在接受這樣的教育時,又會是怎樣的反映。教育,就是要給孩子希望,給人類希望。

5、《生命因你動聽》

音樂家霍蘭先生,他的夢想是作一首留芳百世的交響樂,卻為生活無可奈何選擇了音樂老師的職業,其後更是將三十多年的青春奉獻於「平凡的教育事業」,後來才驚覺自己的成就原來是那麼大。

他啟發並改變了數以百計的學生,生命因你而動聽,音樂可以改變世界。當霍蘭先生退休那天,他教過的學生們都來為他送行,坐滿了整個禮堂,而他也指揮演奏出這一生最偉大的樂章。看完才發覺,桃李滿天下原來可以如此讓人嚮往。

2. 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美國電影 關於老師的電影

美國電影《教師》也叫《26個孩子和一道選擇題》

在新澤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鎮上,一個由26個孩子組成的班級被安排在教學樓最裡面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里。他們中所有的人都有過不光彩的歷史:有人吸過毒、有人進過管教所、有一個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內墮過3次胎。家長拿他們沒辦法,老師和學校也幾乎放棄了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菲拉的女教師擔任了這個班的輔導老師。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天,菲拉沒有像以前的老師那樣,首先對這些孩子進行一頓訓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而是為大家出了一道題:

有3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
A: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約l公升的白蘭地,而且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記錄;
C:曾是國家的戰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菲拉給孩子們的問題是:
如果我告訴你們,在這3個人中,有一位會成為眾人敬仰的偉人,你們認為會是誰?猜想一下,這3個人將來各自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對於第一個問題,毋庸置疑,孩子們都選擇了C;對於第二個問題,大家的推論也幾乎一致:A和B將來的命運肯定不妙,要麼成為罪犯,要麼就是需要社會照顧的廢物。而C呢,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註定會成為精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卻讓人大吃一驚。「孩子們,你們的結論也許符合一般的判斷,但事實是,你們都錯了。這3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們是二戰時期的3個著名的人物——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他身殘志堅,連任四屆美國總統;B是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個奪去了幾千萬無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學生們都獃獃地瞅著菲拉,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們,」菲拉接著說,「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以往的過錯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真正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在和將來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連偉人也有過錯。從過去的陰影里走出來吧,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優秀的人才……」

菲拉的這番話,改變了26個孩子一生的命運。如今這些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他們中有的做了心理醫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飛機駕駛員。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班裡那個個子最矮也最愛搗亂的學生羅伯特·哈里森,後來成了華爾街上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

3. 求問一部機器人電影,我就只看到結局,結局是因為那個女機器人學會了感情,然後要被博士格式化,

你說的劇情很像這兩部電影,香港拍的,機械俠,日本拍的,我的機器人女友,要麼就是你描述錯了,可以在這兩部裡面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

4.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和《死亡詩社》

《浪潮》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講的是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組織新法西斯主義僅僅需要一星期。

電影中文格爾老師本來只是想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學生來認清獨裁專制的法西斯主義的本質。但是這群一開始只是想混學分的學生們的頭腦迅速被強大的精神力量給格式化了。他們馬上陷入到一種強大的集體無意識中去,他們給自己的組織取名「浪潮」,還自發地統一了制服,越來越多的學生給快速洗腦,他們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繪制了統一的圖標,還統一了見面打招呼的手勢——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狀。狂熱的學生占據了運動場,不讓別人進入,一位叫蒂姆的學生還從網上購買了手槍,並寸步不離文格爾先生,稱要保護好「領袖」……

事情發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爾先生在手球比賽中發現了事態的嚴重性,決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態已經不可控制,最後在集會上文格爾宣布解散浪潮並由此告訴同學們這就是法西斯主義的由來。這時,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狂熱的蒂姆不願意看到浪潮的解散,於是開槍在同學射擊,並飲彈自殺……

《死亡詩社》講述的是威爾頓預科學院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他告訴學生們要「把握當下」,並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並沒有在教室里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去領悟的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於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於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但不久後,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基廷的學生尼爾熱愛表演,並在一次演出上大獲成功。但他父親堅決反對,並將他帶回家決定第二天讓其轉學。尼爾極度痛苦卻無法傾訴,在當晚自殺了。小組成員之一卡梅隆出賣了他們。校方逼小組成員在聲明上簽字,將責任推卸與基廷身上,將他開除出學校。在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學生們站立在桌上,說著"哦,船長,我的船長!"

兩部電影的結局都是老師作為了替罪羊,黯然離開。《死亡詩社》講述精英私立學校的學生們如何在老師的影響下開始獨立思考,試圖擺脫學校專制守舊的的桎錮。《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學校,素來標榜崇尚自由與個性的學生在老師突發奇想開始的一個獨裁試驗里,如何進入一種法西斯式的集體無意識。

相隔二十年的這兩部片子倒像是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二十年前敲響的希望的鍾,二十年後卻回響著警示的餘音。《死亡詩社》中追求人格之獨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題相對簡單,《浪潮》中學生們如何從自由散漫的無政府主義傾向主動轉變成激進的高度集體主義的團體更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從來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兩部片中的學生都包含激情,他們個性豐富、多才多藝。他們願意改變以及大膽嘗試,所以當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出現在他們身邊引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聽老師的話,贊同老師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法西斯主義的生成,自己當了一次獨裁者,一開始他的頭腦很清醒,還想方設法營造這樣的一種氛圍。可是過了三天,老師慢慢地變成獨裁者,他很享受這種「萬人之上」的感覺,他與妻子鬧僵,說出了很傷人的話。還好他最終回頭,避免了更大悲劇的發生。

《死亡詩社》里的那個學校有點象我們現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學率,注重的是紀律。而紀律就意味著排斥多樣性,排斥不同意見,用剛性的手段求得劃一。老師是作為一名知識的灌輸者的角色存在著。而這時出現了一位英語老師,他的口號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讓學生們自己思考,自己選擇。我不反對老師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發生了沖突,結局已經註定。

特別是撕書這一段,我覺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學生們撕書,然後才告訴他們具體理由。所以孩子們在撕書的時候,臉上興奮的表情不是因為自己懂得了什麼真理,而是這一純粹的「叛逆行動」引發的荷爾蒙增加。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基廷的一種策略,先叫他們行動,然後在進行理論說教的時候就會獲得一種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這種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引發孩子們自由思考,不被規矩束縛。但是換個角度看,他只是因為不認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學理念,就強迫學生們全部撕掉他的導言——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專制思想嗎?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做學問,對別人的理解不贊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師。當他強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維時,不管他的思維是要求自由還是要求束縛——這已與思維內容無關——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帶有了他所批判的東西的色彩。

兩部電影都是由於教師教育方式的無節制性與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導致這些本身正確的情感最終走向反面。老師針對青年學生這一易情緒化、渴望先鋒思維的特殊群體沒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兩部電影內容上可以說對立也可以說相同,《死亡詩社》中的「自由獨立」思想恰好對立《浪潮》的「極權主義」,內容相反但模式幾乎一模一樣的教育路線。最後的悲劇結尾與這部影片也驚人的類似,一個孩子吞槍自殺了,少數幾個保持頭腦清醒的學生也沒能挽回這個悲劇。雖然《浪潮》我更願意用一種非理性化的思路考慮,它的重點並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礙從這個方面稍作對比。不聽從於自己者,必將聽命於他人。人一生總會有一些階段需要「聽於他人」的。而這個「他人」究竟值不值得聽,怎樣去聽,聽些什麼,實在是很重要啊。

5. 你有哪些關於校園兄弟感情的電影推薦

《雨人》的另一個翻譯片名叫《手足情未了》,由此不難看出,這部電影所描述的主體情感。那時候,霍夫曼早已是影壇重量級人物,而阿湯哥稍顯稚嫩,比之現在的名揚四海,略顯青澀的他在這部電影中展現了比帥氣更加令人感動的一面。就像片中飾演的弟弟那樣,湯姆克魯斯在當時對於手足情的理解或許也經歷了一個這樣的過程。由不知到懵懂到相知到感恩,情感的成長脈絡如同人生的成長軌跡,需要一種過程。而在《雨人》中,最令人難忘的仍然是霍夫曼飾演的哥哥,這個有著一定缺陷但又有著大多數人沒有的天賦的人,在面對帶有目的的弟弟面前,始終展現著最為純真的情感。正是這種純真,使得弟弟在最後也為之感動,也使得影片在最後讓所有觀者感動。

閱讀全文

與老師格式化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家輝經典電影搞笑片段 瀏覽:445
推薦一部超搞笑的電影 瀏覽:164
播放最搞笑電影 瀏覽:972
新宿事件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成龍 瀏覽:8
徐崢搞笑電影作品 瀏覽:508
電影搞笑台詞簡短 瀏覽:969
今年電影院怎麼都是顯示快手 瀏覽:66
壞女孩粵語電影完整播放 瀏覽:539
電腦看電影聲音小 瀏覽:745
老師拯救一個學校唱歌的電影 瀏覽:385
泰國搞笑鬼電影 瀏覽:583
59網韓國倫理電影 瀏覽:146
熊出沒之年貨大電影歌曲 瀏覽:33
布拉德皮特拍的電影哪個最帥 瀏覽:976
韓國搞笑盜賊家族電影 瀏覽:62
香港神探電影 瀏覽:48
最好看的電影大片 瀏覽:841
2006好評韓國倫理電影排行榜 瀏覽:204
35歲女孩喜歡的英文電影 瀏覽:812
去電影院兒童看什麼電影比較好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