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春天嬸扮演者(把愛帶回家)
娜仁花,1962年11月17日出生於內蒙
錫林浩特市,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英國電影學院導演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內地女演員、導演、製作人。
1976年14歲的娜仁花因出演電影《 戰地黃花》而開始演藝生涯。1979年在西影影片《乳燕飛》中擔任女主角。1987年因主演電影《湘女蕭蕭》而提名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2000年首次出演電視劇《靜靜的艾敏河》。2001年憑借電影《 天上草原》獲得第12屆 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3屆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電視藝術駿馬獎最佳女演員獎。2003年主演的影片《 季風中的馬》獲得第25屆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2005年在主旋律影片《 生死牛玉儒》中飾演牛玉儒的妻子謝莉。2009年主演電影《額吉》獲得第14屆 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和第28屆 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
2012年在家庭生活劇《 家事也是事》飾演「女強人」馮阿彩。2014年在電視劇《李先念》中飾演李先念的母親。
娜仁花
中文名:娜仁花
國籍:中國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內蒙古錫林浩特
出生日期:1962年11月17日
職業:演員、導演、製片人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經紀公司:北京新月明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晨曲、無聲的雨絲、湘女蕭蕭、額吉
主要成就: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女演員,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女演員
『貳』 娜仁花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1976年14歲的娜仁花因出演電影《戰地黃花》而開始演藝生涯[1]。1979年在西影影片《乳燕飛》中擔任女主角。1987年因主演電影《湘女蕭蕭》而提名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2]。2001年憑借電影《天上草原》獲得第12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3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電視藝術駿馬獎最佳女演員獎[5][6]。2003年主演的影片《季風中的馬》獲得第2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7]。2005年參演主旋律影片《生死牛玉儒》[8]。2009年憑借主演電影《額吉》獲得第14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和第28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9][10]。2012年主演勵志電影《一生有愛》[11]。2016年參演驚悚懸疑電影《夜魔人》。
『叄』 《湘女蕭蕭》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湘女蕭蕭》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6 彩色片 10本
中國青年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謝飛 烏蘭 編劇:張弦(根據沈從文小說《蕭蕭》改編)
攝影:傅靖生 主要演員:娜仁花(飾蕭蕭) 鄧曉光(飾花狗)倪美玲(飾春官娘) 蔣紅(飾巧秀娘)
本片獲1988年法國蒙比利埃爾國際電影節金熊貓獎,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堂·吉訶德獎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70年前的湘西。
蕭蕭沒有母親,從小寄養在伯父種田的莊子里,終日提著個小竹兜籮,在路旁田坎撿狗糞挖野菜。轉眼蕭蕭13歲了,她有了個小丈夫,年紀不到三歲,還沒斷奶,按當地風俗,過了門,她喊他「弟弟」。弟弟的名字叫春官。蕭蕭只是怔怔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她絲毫不感到悲哀,只覺得很熱鬧,很有趣。她甚至還沒弄明白,這哭鬧的三歲孩子,就是她的丈夫,她終身的依靠。她每天應作的事是抱弟弟到村前柳樹下去耍,到溪邊去玩。餓了,喂東西吃;哭了,就哄他,摘南瓜花或狗尾巴草戴到小丈夫頭上;或者親嘴,在那骯臟的孩子臉上親了又親,孩子於是便笑了。孩子一歡喜興奮,動作就粗野起來,會用短短的小手亂抓蕭蕭的頭發。蕭蕭生了氣,就打弟弟幾下,弟弟自然哇地哭出聲來。蕭蕭於是也裝成要哭的樣子。
日子就這樣天晴、落雨基耐如地混下去,蕭蕭每日抱抱丈夫,也幫家中做點雜事,能動手的就動手。有時到溪溝里去洗衣服,搓尿布,一面還撿些有花紋的田螺給坐在身邊的小丈夫玩。到了夜裡睡覺,便時常做這個年齡的人愛做的夢。那小丈夫本來晚上在自己母親身邊睡,為了吃奶方便。有時吃多了奶,或因另外原因,半夜大哭,婆婆無可奈何。於是蕭蕭就會輕手輕腳爬起床來,睡眼迷離地走到床邊,把他抱起來,給他看月亮,指星星;或者仍然啵啵地親嘴,互相覷著,於是丈夫笑了。他玩一會兒,睏倦起來,慢慢地合上眼。蕭蕭仍然蜷到小床上睡去。
蕭蕭過了門,做了這么個丈夫的小媳婦,一切搏啟並不比先前更苦,身體反倒一天比一天長大起來,她已經發育成胸脯豐滿的大姑娘了。
婆婆的長工中有個名叫花狗的,年紀20多,凡是青年男子該具有的他都不缺:勞動力強,膀子大,身體也大,手腳勤快,又會玩會說。他經常抱了蕭蕭的丈夫到棗樹下去打棗子,逗春官玩,春官也很喜歡跟他在一起,看他吃菜瓜,聽他唱山歌,還跟他學唱:「天上起雲雲起花,包穀林里種豆莢,豆莢纏壞包穀樹,嬌妹纏壞後生家」;「三株楓木一樣高,楓木樹下好戀嬌。戀盡許多黃花女,佩爛無數花荷包」……蕭蕭也時常去聽花狗唱這些歌。起初是聽不懂,等到身體長大了,才知道城裡畝桐女學生沒有辮子,穿洋人式的衣服,成天念沒用的書,還經常唱歌、打球,她們一年花的錢,可以買下16條牛來。不僅如此,蕭蕭還聽說了,城裡的女學生找男人不用媒人,不要財禮,還盡找自己喜歡的男學生,說什麼這叫「自由」……蕭蕭開始有些明白花狗唱歌的意思了。對女學生們的自由,也產生了一種新鮮、朦朧而又甜蜜的嚮往。起初,蕭蕭很怕,不敢跟花狗單獨呆在一起,總讓春官陪著。花狗也不急,總是又玩又說,把蕭蕭僅有的那點惶恐減到最低點。蕭蕭抵擋不了那撩撥人心的情歌和花狗泛著汗光的雄健有力的背影,終於在一個雨後的黃昏成了花狗的人。此時的春官,仍然是個晚上尿床的毛孩。蕭蕭對他常常心不在焉了,有時還煩他,拿他出氣,嫌他太小。不久,蕭蕭有了身孕。
村裡原先有個年輕寡婦巧秀娘,孩子還不滿周歲便死了丈夫。按規矩,爹娘死了戴孝三年,男人死了要戴一輩子,這是湘西人約定俗成的法則,再嫁人或是有任何非分之想是要被處以沉潭的。巧秀娘太年輕了,她和別寨的打虎匠私通,叫人捉了個雙,終於在一個燈火通明的夜晚被人 *** 衣服沉了潭。巧秀娘沉潭前一直叫著巧秀的名字,死得很慘,這事給蕭蕭的震動很大。
果然,花狗走了,對蕭蕭一個字也沒提,蕭蕭再次變得一無所有。她無法排遣心中的思戀、委屈、憤懣和憂傷,經常夢游般地發呆,而河水依舊平靜,依舊不緊不慢地流著;樹邊的水輪也照樣「咿咿呀呀」地旋轉著,彷彿這里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為了取出身內的那個罪孽,她喝深秋冰冷的溪水、吞服祈神的香灰,卻不管用。
於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蕭蕭走了,她要逃離那令人窒息沒有人氣的地方,到城裡去,到有女學生的地方,去擁有自由,去過真正的人的生活。可是路很長,也很難走,除了凜冽的寒風在崎嶇的山路上颳去又刮來,昏黃的月光照射下的貓頭鷹的陰森剪影之外,並沒有誰會來幫她,沉重的百年渡船似乎也留戀這千古不變的堤岸,蕭蕭還是被捉回了村裡,真相也大白了。
幸虧蕭蕭生了個男孩牛兒,她沒被沉潭。一晃春官長到了16歲,他進城當了學生。牛兒六歲時也娶了媳婦,媳婦比他大10來歲,跟當年蕭蕭的年齡相仿。
一切都發生過,一切又好像從未發生。湘西還是湘西,依然是那個渡口,依然是那條渡船,不過只是更破舊了……
【鑒賞】
沈從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聲譽卓著的作家,其短篇小說《蕭蕭》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名篇。在電影界的「文化反思熱」中,小說經謝飛、烏蘭兩位導演之手搬上銀幕,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影片開頭以沈從文的一段話為題記,明白了當地告訴觀眾,它的創作動因在於,通過對小農經濟和宗法制度下人性壓抑的深刻表現,揭示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種種弊端,起到警世醒民的作用。
改編的創造性,是《湘女蕭蕭》成功的主要原因。運用電影語言把「美文學」《蕭蕭》再創造為「美電影」《湘女蕭蕭》時,導演以現代意識為價值尺度,既保持了原著「平淡中寓深意,靜謐中顯激越」的藝術風格,又學習借鑒了魯迅先生對國民性的解剖和批判,從而達到了文化反思的哲學高度。服務於思想批判的主題,與原著相比,影片在三個方面作了較大改動:巧秀娘形象的設置,蕭蕭與花狗的關系以及結局。
巧秀娘是《湘女蕭蕭》增置的一個女性,她作為蕭蕭認識世界(尤其是女性世界)的一扇窗口而存在,與蕭蕭組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互補形象體系。巧秀娘出場三次,雖並非都是濃墨重彩,對蕭蕭的心理與行為卻均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哭墳」里的凄凄慘慘戚戚之情,讓她形象地感知了守寡女人的悲哀;「偶遇」中的「爹娘死了戴孝三年,男人死了要戴一輩子」的寥寥數語,使她領教到「三從四德」的威嚴;而「沉潭」 一場戲,更是印證了宗法禮教的殘酷本性,令蕭蕭和花狗為自己的命運擔心不已。同樣是犯了失貞的罪過,蕭蕭卻由於「大胖小子」的神秘力量,獲得了鄉情民俗的寬容。兩個迥異結局(被沉潭/被寬容,交相輝映,揭露了封建禮教鎮壓和懷柔的兩種功能。這軟硬兩手的互補性,造成了一種巨大的張力,以個體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泯滅為代價,換取了封建社會2000餘年的長久不衰。
小說《蕭蕭》把花狗處理成一個「不正氣」的青年,他千方百計地挑逗情竇初開的蕭蕭,兩者的關系中,「欲」的比重大大超過了「情」。電影《湘女蕭蕭》里,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導演運用流暢自如的電影語言,不僅渲染了兩人傾慕對方的「身姿綽約」和「雄健有力」的正常慾望,而且還特意安排了「贈絨花」這
一情感交流的情節。這以後,蕭蕭對花狗的態度由「惶恐」而「主動」,雙方的關系一步步密切,終於在「碾坊相遇」一場戲里,勇敢地沖破宗法禮教所設置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堤防,登上了「情慾交融」的制高點。可以說,「情」是維系雙方的主導因素。用「情」的毀滅代替「欲」的扭曲,影片的批判鋒芒較之小說無疑是更加犀利了。
原著的結尾是這樣的:
「到蕭蕭正式同丈夫拜堂圓房時,兒子已經年紀10歲,有了半勞動力,能看牛割草,成為家中生產者一員了。平時喊蕭蕭丈夫作大叔、大叔也答應,從不生氣。
這兒子名叫牛兒。牛兒12歲時也接了親,媳婦年長六歲。媳婦年紀大,才能諸事作幫手,對家中有幫助。嗩吶吹到門前時,新娘在轎中嗚嗚哭著,忙壞了那個祖父、曾祖父。
這一天,蕭蕭抱著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蠟樹籬笆間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
不難看出,其間詳溢著對大叔寬容牛兒、牛兒娶了個大媳婦、蕭蕭抱著新生的兒子看熱鬧這一幅溫情脈脈的生活圖景的欣賞和禮贊。然而,正是在這種欣賞和禮贊中,傳統文化對人性的扭曲和壓抑的血淋淋現實被沖淡和淹沒了。這不能不說是原著在文化意識上的局限。
在銀幕上,「模樣已經進入中年」的蕭蕭似乎早已忘卻了封建習俗給自己帶來的情感悲劇,她自覺地擔當起春官娘當年扮演的角色,興高采烈地忙碌著為自己年幼的兒子娶大媳婦。
蕭蕭叫著「牛兒」出門,在牆角處發現牛兒和大黃狗:「牛兒,新娘子都來了,你跑什麼?」
牛兒:「我不去,我不要新娘子!」
蕭蕭:「傻兒子,男人終歸要成親的,你叔叔成親的時候正吃奶呢!」
牛兒聽著。
蕭蕭:「快走,一會兒你叔叔回來了,看到你接了媳婦,多高興啊!」
春官娘找來:「蕭蕭,快去,新娘子來了!」
蕭蕭:「娘,您去迎吧!」
春官娘:「你也去,要去的!這是規矩,從今天起,你就做婆婆了……春官今天也要回來了。剛才他爺爺說,今天也給你們圓房,湊個雙喜臨門!」
凌空越過若干年,牛兒與春官娶親的情景竟是驚人的一致,莫非是歷史正在重演?!這種前後呼應的重復蒙太奇,帶給人強烈、鮮明的情緒沖擊力,把深邃含蓄的文化底蘊推至鏡前:封建文化不僅作為一種制約性的外部規范而存在,而且通過人們的自覺認同,在靈魂深處化為一種潛意識的內在規范。「同質性」的內外規范協同運作,不僅能夠消融和分解一切外來的和內在的可變因素,而且實現了主客體的「同構性」:社會系統和個體性格的超穩定封閉結構。這正是造成中國社會循環往復、停滯不前的重要文化因素。在此文化背景下,人的社會化過程,就是在被動規范/主動規范(他律/自律)中消融個體的過程。蕭蕭本是渴求自由和幸福的,她曾經希望做個「女學生」,也曾經與花狗一道揮灑過青春 *** 。然而,生活中並沒有出現「奇點效應」,生存狀態也沒有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她抗爭了,也失敗了。失敗之後,便是認同。她學會了以自己的命運為榜樣來安排後代的命運,接受災難並傳遞災難,儼然是一個封建禮教和民情鄉俗的衛道士。在蕭蕭對於自己悲劇命運的自然親切的順應性描寫中,滲透著電影藝術家激越的批判精神。
《湘女蕭蕭》充分調動了聲、光、彩色等電影元素的「積極性」,在象徵物、畫面、場景的營造上精耕細作,濃烈的文化氣息彌漫在影片的各個角落,取得了形象生動、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影片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巧妙選擇象徵物。碾坊中的「石磨」是個意指性很強的象徵物,它不緊不慢轉動的鏡頭,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可以說,它既象徵著傳統社會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封閉性、又指證了宗法禮教「佛法無邊」的存在狀態。「石磨」常常維系在關鍵性段落之後,生發出各不相同的意義。例如:「碾坊相遇「」之後,它預示了蕭蕭和花狗悲劇性的結局;「蕭蕭生子」之後,則折射了封建文化對異己力量的巨大吞噬力。「出逃」 一場戲里,「船」也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意象。在人與「船」的搏鬥中,蕭蕭的身影顯得越來越渺小,「船」的形象卻愈發膨脹起來,觀眾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活動隨之奔向 *** 。
善於運用隱喻。蕭蕭一邊勞動一邊照料春官,這情景如果用來表明姐弟之情,該是十分動人的,可用來表現夫妻之情時,給人的感覺就不再富於詩意了。影片「以樂景寫哀」,姐弟之情被編、導、演、攝處理得異常純真、濃郁,從而強烈地喻示了封建道德對人性的扭曲、摧殘和扼殺。此外,「蕭蕭懷孕」和「沉潭」兩場戲的組接,也具有一定的隱喻性。
氣氛營造有深意。「碾坊相遇」一場戲,影片充分調動觀眾的視聽感覺,用沉悶的雷雨、轟響的石磨、激涌的水流,渲染出焦灼、煩悶、躁動不寧的氣氛。透過這一氣氛,我們似乎聽到了花狗「一朵鮮花,硬要等枯了」的揪心呼聲。人物情感的奔湧起伏,因之獲得了必要的鋪墊。影片對「沉潭」的場面作了震撼人心的視覺表現——漆黑的夜空、莫測的深潭、明亮的火把/冷漠的族長、 *** 的巧秀娘、虔誠的村民,在這與巫術儀式無異的氛圍里,充斥著庄嚴、神聖和神秘感。傳統的封建禮教不正是憑借這庄嚴和神聖的外衣,產生一種無法迴避也無法抗拒的威懾力量,從而迫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認同的嗎?!
『肆』 湖南有哪些藝人
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出生於湖南,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和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專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民族聲樂博士學位。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婦聯執委、中國文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