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著名演員廖學秋:命運坎坷,年幼失雙親,離婚後獨身40多年了
其實命運的鑰匙一直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一定要靠自己造。
著名演員廖學秋是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主角的得獎者。
出道四十多年,廖學秋主演了 《蒼天在上》《夢斷情樓》《冬天不冷》《省委書記》《北京愛情故事》《寶貝計劃》《石光榮的戰火青春》《負二代的幸福生活》等上百部影視劇。
憑借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氣質,廖學秋深受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從八十年代就成名至今的老戲骨,一生命運坎坷:
四歲失去雙親,與同父異母的哥哥相依為命,早婚早孕後又被背叛,從25歲離婚後獨身了40多年?
可見,好的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的。
原本,廖學秋應該有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1954年2月1日,廖學秋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藝術世家。
其母是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廖靜秋,父親是戲曲導演。
廖學秋之所以隨母姓,一是因為母親希望女兒將來可以像自己一樣認認真真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二是廖學秋的父親與原配妻子是包辦婚姻,兩人並沒感情,其父後來愛上其母,便有了廖學秋。
廖學秋上面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兩人雖不是同母,但關系挺好。
所以後來在他們的父母先後去世之後,兄妹倆相依為命渡過了那些最艱難的日子。
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川劇演員。
廖靜秋主演的 《三打》《趙老闆娘》《小二黑結婚》等現代劇以及《梁紅玉》《歸舟投江》都受到藝術界好評。
廖靜秋因患癌不治而逝,年僅33歲,她的去世曾讓很多人悲痛。
著名文豪巴金曾撰文寫下《廖靜秋同志》的散文悼念,並且將她成為藝術家的「美麗榜樣」。
可這些對於當時只有3歲的廖學秋來說,她不懂生離死別意味著什麼。
只道是媽媽又出去表演了,她還會回來。
父親和哥哥不願打破廖學秋那小小的一點希望,他們也希望:
「媽媽只是去表演了,她明天就回來了」
可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年就過去了,廖學秋沒有等來媽媽,爸爸卻去找她的媽媽了。
就這樣,年僅四歲的廖學秋先後失去母親和父親,只剩下她與同父異母的哥哥相依為命以及媽媽為他們存下的一萬塊錢。
他們兄妹倆就靠著這一萬塊錢,每個月去取五十元過生活,倒也可以撐到他們成年。
可不幸的是後來這筆錢被照顧他們的保姆取走就再也沒回來。
廖學秋與哥哥的生活陷入困難。中學畢業後,為了求得生存,哥哥去當兵,廖學秋下鄉去插隊了。
也許是遺傳了母親身上的藝術基因,廖學秋從小就對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
不過對於3歲就失去母親的廖學秋來說,她對母親有印象是在她八歲時,哥哥帶她去電影院看《杜十娘》,指著熒幕上的人告訴她:
那是廖學秋第一次真正知道媽媽是干什麼的,也是她第一次下定決心要做跟媽媽一樣優秀的演員。
所以那些在鄉下插隊的日子,廖學秋倒也能苦中作樂,唱唱跳跳,為她以後的演員路奠定了基礎。
隨著年歲的增長,廖學秋已經出落成一個大美人。
即使是在田間勞作,穿著樸素的她也是人群中最亮眼的那一個,更何況她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積極上進的小妮子,大家對她都很是照顧和喜歡,並且表示她將來一定會吃文藝飯。
20歲時,廖學秋果然因為手風琴拉得好被調入了鎮上的文工團。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失去雙親,廖學秋沒感受過家的溫暖,缺愛的她只要別人給她一點溫暖,她就拚命地想要抓住。
在單位,有一位男同事對年輕貌美的廖學秋非常愛慕,他總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幫助她。
讓廖學秋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她以為那就是愛,於是便奮不顧身地與他相愛並且走進婚姻,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如果這樣就是一生一世,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可偏偏廖學秋在最好的年紀愛錯了人。
從熱戀走入婚姻,隨著兒子的到來,生活里的雞零狗碎,早已將早前的山盟海誓擊得稀碎。
不過廖學秋從未想過放棄,因為她自己沒得到過愛。
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經歷這樣的成長,她努力想要給孩子更好地生活,她努力想要維護他們這個小家。
廖學秋熱愛表演,但是她未經過專業的學習,憑借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她 通過收看國內外的大量影片和書籍,仔細揣摩,走進角色,用心體會。
最終,廖學秋進入峨眉電影製片廠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
或許是因為追求的不同,也或許是廖學秋本就愛錯了人。
就在她忙著搞事業,想把家庭經營得越來越好的同時,那個男人卻跟別的女人搞在了一起。
廖學秋是缺愛,但是她也知道有些傷害不能忍,她不能接受背叛,最終痛下決心離婚,兒子與前夫生活,因為她一無所有,自己帶著兒子,只會讓他跟著吃苦。
這也成了她一輩子的遺憾,沒能在兒子最需要媽媽的時候陪在他身邊。
不過廖學秋對兒子的愛一點也沒少,後來兒子結婚她還給他准備了婚房,當然了兒子也能理解媽媽,他不怨她。
離婚後,廖學秋搬離了那個家,後來在母親生前好友的推薦下,被借調到上影廠拍攝的《革命軍中馬前卒劇組》,從此正式走上了演員之路。
經歷雙親早逝、結婚離婚,與兒子分離之痛後,廖學秋比同齡人更成熟,也更能吃苦。
她深知要改變命運的方法,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改變自己,她將那些悲痛化作力量,逝去的不能再回來,活著的要活的更好,要變強大,才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愛的人。
離婚後,兒子就是她的全部,藝術是她畢生追求,沒接受過專業訓練,她就比別人更努力。
她以媽媽為榜樣,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都盡心盡力,她希望某天自己也能活成兒子的榜樣。
媽媽廖靜秋作為知名藝術家,為她在表演路上開了很大便利,但同時也是壓力,好在她沒辜負自己,也沒丟媽媽的臉。
整個八十年代,她出演了《車水馬龍》《丫鴨情話》《在這塊土地上》《小城細雨》《經理室的空座位》《淘金王》《十五的月亮》《黃色別墅》 《 避難 》等眾多影片,成為當時知名女星之一。
進入九十年代,廖學秋開始從大熒幕轉向小熒幕,相繼拍了 《 楊貴妃 》《夢斷情樓》《 蒼天在上 》《燕子李三》《 逃之戀 》等眾多熱門電視劇。
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蒼天在上》中的 「田曼芳」一角,妖嬈美艷,廖學秋拿捏得恰好,艷而不俗。
廖學秋對表演的熱愛與專注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不管是誰,只要是為了角色,她都敢懟。
在拍《夢斷青樓》時,她在戲中與陳道明有一場對手戲,那場戲廖學秋的台詞很多。
她為了這場戲背了很久很久,結果導演又把這段戲給了陳道明。
拍戲過程中,廖學秋越想越難過,最後竟哭了起來,眾人見狀便問怎麼了,她才問換戲是誰的主意,陳道明說是自己的主意,廖學秋想也沒想就開始大罵起來。
她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心裡太多委屈,要是不發泄出來會影響拍戲。
她雖然嘴上哭著說自己不拍了,但是在陳道明的安撫下,她還是認真配合地拍完了。
作為一名優秀的老戲骨演員,廖學秋自己對藝術追求有一套自己的准則,她認為:
所以針對每一個角色,她都用心詮釋,賦予角色生命,用心演繹他們的喜怒哀樂。
對於表演,廖學秋是沒有功利心的,她不在乎紅與不紅,只在意自己演得好與不好,她是真的熱愛藝術才會不斷地拍戲,所以我們會看到她每年幾乎都有作品輸出,從未斷過。
進入兩千年後,人到中年的她在熒幕上飾演的多是母親角色,比如 《 北京愛情故事 》的沈母;《 寶貝計劃 》的岳母,《 負二代的幸福生活 》的杜母等,因此廖學秋也被稱為「媽媽專業戶」。
廖學秋的戲路非常寬,無論什麼樣的角色,在她的塑造下都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又因為她在眾多影視劇里扮演過寡婦,因此又被媒體稱為「東方第一寡婦」。
從藝這么多年,廖學秋不忘初心,在喧鬧的影視圈裡,她堅守自己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她可以自信地拍著胸脯說:
當然,她也沒有辜負過觀眾的期待,從配角到大女主,從「風情女子」到「媽媽專業戶」。
她用實力證明自己,《老油房》中的「啞巴媽」的精彩演繹,讓她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並於 2014年獲陽光獎暨九恆·金薔薇獎德藝雙馨獎。
在事業上,廖學秋沒有辜負自己。
不過在感情上,自從跟前夫離婚之後,廖學秋就一直單身至今,整整四十多年。
期間,也不乏青年才俊追求她,不過她都無心愛情,她把自己所有的熱情都投放在了事業和兒子身上,於她而言,這兩樣才是最可靠的。
這么多年,雖然兒子是跟著他爸爸,但是他跟母親的關系一直很好。
他看見了母親的辛酸與不易,他也曾提議過媽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但是廖學秋早就看開了,她不再只糾結於情情愛愛,她醉心於拍戲,工作的時候把自己代入角色去體驗角色的人生,回到現實,她又享受自己的生活。
有人曾向廖學秋討要保養秘籍,她笑笑說:「關鍵要心態好,開心就是保養的法寶。」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命運。」
改變心態,好運相隨,廖學秋從小命運坎坷,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在經歷中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始終保持積極平和的狀態。
在感情上雖然最後單身,但是她沉浸在自己熱愛的事業里,她是幸福的。
而且他還是一位開明的媽媽,尊重兒子的選擇,更不會干涉他的人生;
廖學秋還是一位好婆婆,她曾在節目上表示兒子結婚時為他准備了婚房,被問及是否介意在房產證上加上兒媳婦的名字時,她表示「只要他們覺得好,怎樣都無所謂。」
而且廖學秋還說出更多「兒媳」的心聲:「人家姑娘跟你結婚,首先就是一場賭注,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你,所以不希望在這種事上斤斤計較。」因此廖學秋被贊「中國好婆婆」。
有人說廖學秋,或許是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才總是想替別人撐傘,成為中國好婆婆。
這不乏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她本來就是一個善良向上的人。
她出身名門,精通文藝,卻命運坎坷,經歷磨難,嘗遍世間別離味後,她仍然熱愛,傲然優雅的生活。
如今廖學秋已68周歲,雖仍是獨身一人。
但是她身體 健康 ,有熱愛的事業,有兒子兒媳,她並不孤單。
最後,通過廖學秋的成長故事,分享一句自己很喜歡的作家三毛說過的一句話: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亘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天助自助者,好的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與君共勉。
文‖一一
『貳』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演員們後來怎麼樣呢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電影了,它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出品的,該片主要講述了在渡江戰役的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領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勝利的故事。
這部電影上映至今也有64年了,這部影片的演員們幾乎全都已經去世了,只有極個別還在世,但已經是人到暮年了。那麼這些演員在飾演過這部電影之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李連長——孫道臨
孫道臨是我國老一輩藝術家,他出生於1921年,這部電影是他主演的第三部電影,而他的前一部電影《烏鴉與麻雀》(1949年)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演完《渡江偵察記》之後,他又主演了《南島風雲》、《早春二月》、《李四光》等經典影片。
自1984年起,他開始自己導演作品,比如《雷雨》、《非常大總統》、《繼母》、《詹天佑》等影片都是他執導的。1988年他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孫道臨曾經於1995年獲得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第5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特別榮譽獎、2000年執導的《詹天佑》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等。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二、吳老貴——齊衡說起齊衡,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他出生於1912年的沈陽,自小就生活在日本統治的環境下,在他讀中學的時候,因為日本學生經常嘲弄中國學生,學校卻對日本學生加以袒護,他不堪忍受屈辱,憤而退學。
在九一八事變後,他離開東北考入上海大夏大學,但因經濟窘迫讀了一年就退學了。之後他加入上海中國藝術供應社和山東省劇團,參加了《父歸》、《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義的演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各地劇團演出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演出。
在1946年11月,齊衡參加了人生第一場電影《聖城記》的拍攝,從此走上了電影演員的道路。後來他加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在很多戰爭影片中扮演了各種角色。在《渡江偵察記》這部影片中他飾演的老偵查員吳老貴,成功塑造了一個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最後英勇的獻出自己生命的動人形象。
這部影片被評為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而這部影片中演員一等獎有兩個,其一是孫道臨,另一個就是齊衡。在「溫閣」(諧音)剛開始的時候,他因耿直的性格,不滿於當時的環境,曾跳入黃浦江自殺,但被好多人救了上來。後來他長期抑鬱,最終患上了腎癌,於1972年病逝,享年60歲。
三、小馬——孫永平
孫永平出生於1930年,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多部電影中飾演重要角色。
從1964年開始,孫永平轉型幕後,從事導演工作,執導了《大慶戰歌》、《火紅的年代》、《三定樁》、《石油盛開大慶花》、《白蓮花》等經典電影。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四、周長喜——康泰
現在能記得康泰的人估計也不多了,他出生於1927年,於1985年1月22日突發心肌梗病逝,享年58歲。他1945年進入華北電影公司任演員,在他40年的從藝生涯中,為我們塑造了不少角色。
他曾經在《玫瑰多刺》、《青春之歌》、《渡江偵察記》、《海魂》、《苦難的心》、《第二次握手》、《特殊身份的警察》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其中他主演的《苦難的心》還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而他也曾於1980年獲得第二屆電影小百花獎優秀男主角獎。
五、楊威——中叔皇
中叔皇是我國重要的電影演員、導演,他出生於1925年,全國解放之後,他參演了第一部電影《人民的巨掌》,在影片中他飾演的是人民公安,之後他又參加了多部影片,飾演過工會主任、公方經理、三輪車工人、革命軍人等角色。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中叔皇演員生涯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很多經典角色。從1975年開始,中叔皇轉型做導演,其中一部作品《白蓮花》就是他和孫永平一起執導的。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
六、參謀長——穆宏
穆宏是我國早期電影演員代表人物,他出生於1920年,於1969年不幸去世,享年49歲。他是話劇演員、導演出身,曾經自己編排並出演大型話劇《文天祥》。從1948年起,他開始參演電影,在《再相逢》、《子孫萬代》、《萬象寶塔》等影片中飾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國解放後,他除了拍戲之外,還編寫劇本,不過他飾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他的戲路很寬,好人壞人,正反兩派都能演,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獎的《南島風雲》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還參演過《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金沙江畔》等經典電影。
七、劉四姐——李玲君
在眾多男演員中,李玲君飾演的女游擊隊長劉四姐可謂是影片中的亮點,她也因此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一枚。李玲君出生於1931年,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自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李玲君又陸續拍攝了二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
由於年齡原因,李玲君自1998年拍攝完《不夜城》之後,就再也沒參演電影了,而恰巧的是,在這部影片中,她跟孫道臨又一次合作。現如今李玲君已經有20年沒有拍戲了,而且她的年事已高,估計以後也不會再拍戲了,希望她的身體 健康 ,萬事如意,畢竟當年《渡江偵察記》同劇組的主演們,就只有她老人家還在世了。
這部老電影的導演是湯曉丹,解放前馬來西亞回來的華僑,是個高壽的老人家,2012年一百零二歲時去世。當年湯導演花了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渡江偵察記》,然後把從電影里所得的個人收益,用來買了架鋼琴給兒子,兒子湯沐海也很爭氣,最終成為一名音樂家。主角孫道臨,是老燕大哲學系出身的高知,在當年,他所扮演的角色,都富有知性氣息,迥異於流行的工農兵形象,大概也算銀幕上知識分子最後的堅守了,但是在渡江偵察記里,他飾演的主角形象並不是很出彩,他真正令人難忘,塑造的銀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電波》里的男主角李俠。
孫老師逝世於07年,同年以他命名的孫道臨紀念館葉成立開放,真是對老藝術家最好的紀念。渡江偵察記里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陳述老先生扮演的敵情報處長,那句「不是我軍無能,實在是共軍太狡猾!」至今依然在網路間流傳,大概已經影響感染到第四、敵五代人了。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里,玩打仗 游戲 ,別的角色隨意,踢門喊湯「司令到!「的湯司令,牛大大演的「高!實在是高!」
以及陳老先生演的:「不是我軍無能…」這三個角色必需保留。陳老先生是06年過世的,一代反角啊!後來重拍過一部渡江偵察記,情報處長也專門請他出場,可惜那是一部爛片,就這一個賣點。老渡江偵察記里主要演員里,最不幸的,應該是齊衡同志,在嗡嗡嗡剛開始的年代,上海電影圈是江阿姨清洗的重災區,他就因性格過於耿直,在一開始就氣憤不過,跳了黃浦江,被救起後,也一直鬱郁寡歡,在72年,就早早過世。
現在渡江偵察記劇組的主要演員,唯一還在世的就是已87歲的李玲君,在電影中飾演女游擊隊長劉四姐,這位老奶奶在98年最後一次演電影時,還是和孫道臨一起合作,拍的《不夜城》。祝老人家也能像湯導演一樣,成為百歲老人吧!也感謝老電影渡江偵察記,帶我走上痴迷軍事的道路。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年上映的戰爭片。講述的是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這部黑白影片花了導演湯曉丹整整一年創作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影片,獲得八百元勞務費給孩子湯沐買了一架鋼琴。有趣的是,這孩子後來長成了國際樂壇的音樂大師。
孫道臨——飾演李連長 孫永平——飾演小馬 中叔皇——飾演楊威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是由沈曉丹導演,孫道臨、齊衡、陳述等主演,於1954年上映的一部黑白銀幕戰爭故事片。該片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渡江戰役前,一支解放軍偵察小分隊,在李連長的帶領下,提前來到江南進行偵察。在當地游擊隊及老百姓的配合下,小分隊獲得了敵軍在江防主要火力的布防圖並偵察到敵軍突然增加的榴彈炮團的位置。小分隊最終並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地將情報送回至總部的故事。
李連長的扮演者——孫道臨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 敵情報處長的扮演者——陳述
《渡江偵察記》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題材老電影,可以說風靡了幾代人。
因為這部電影太過經典,和「渡江」諧音的現在正當紅的青年演員杜江,在他的社交平台的名字,就叫「杜江偵察記」,而這位杜江,現在是擅長演出主旋律正面人物,如果要重拍《渡江偵察記》的話,說不定他真的可以來試試孫道臨老師的這個經典的李連長呢。
由於已經是近70年前的電影了,《渡江偵察記》的老藝術家們,絕大部分都已經仙逝了。
1、 李連長——孫道臨
當時孫道臨老師33歲,風華正茂,他簡直就是當年銀幕上的男神與偶像般的存在。之後,他還演出過非常多經典的電影。
《家》演大少爺
《不夜城》
《革命家庭》
《早春二月》,這部在中國電影史上非常重要和經典。
《李四光》
中日合拍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進入1980年代中期,已到離休年紀的孫道臨沒有閑著,而是開始當導演。
1984年他導演和主演了《雷雨》。
1986年拍了《非常大總統》
進入新世紀後,他還以80高齡導演了一部《詹天佑》
孫道臨老師因突發心臟病於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扮演吳老貴,這是偵察班長,是那個時代的暖男。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是上影廠演員,他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在銀幕上非常活躍,先後拍攝了《湖上的斗爭》、《小夥伴》、《阿福尋寶記》、《秋翁遇仙記》、《鐵窗烈火》、《鋼鐵世家》、《地下航線》等片中扮演重要或次要角色。1963年他拍完《金沙江畔》後就再也沒有拍片了。
《秋翁遇仙記》
1972年齊衡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扮演小馬,放牛娃小馬是一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由當時只有23歲的小山東孫永平扮演。
孫永平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等電影中都出演過角色,到了1960年代後,他轉型做起了上影廠的導演。
這是他最後一部導演作品,1980年由著名影星吳海燕主演的《白蓮花》。
2011年11月,孫永平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扮演周長喜,這個角色壯烈犧牲了,當年可是看哭了。
康泰老師後來借調到北影廠,在著名的《青春之歌》里成功扮演了盧嘉川,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21年後,康泰和謝芳又在《第二次握手》中重逢,可惜,歲月啊……
1985年1月21日,康泰在廣州剛剛拍完電影《公寓》,第二天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5歲。
5、中叔皇扮演楊威,一個性格有點急躁的小夥子。
中叔皇老師可以說是當年比較少見的大個子魁梧硬漢演員了,他身高184,氣宇軒昂。
中叔皇1970年代中期開始當導演,第一部電影是《小將》,當年雲集了很多新人演員,比如後來上影廠著名演員張芝華。
他的最後一部導演作品是一部古裝電視劇《七星鎮二妖》,著名男演員毛永明主演。
中叔皇於200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陳述扮演情報處長,這是中國電影中一個經典的反派形象,陳述老師的表演簡直出神入化。
陳述後來成為「反派專業戶」,先後在《鐵道游擊隊》、《海魂》、《林家鋪子》、《聶耳》等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了多個經典的反派角色。
陳述在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也有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10月17日,陳述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7、李玲君扮演劉四姐
李玲君老師三年後還和孫道臨一起演了《不夜城》。
李玲君和康泰也是老搭檔。
1982年,《渡江偵察記》中的楊威——中叔皇開拍地擔憂《飛來的女婿》,農村題材喜劇片,就找來陳述、李玲君等老搭檔,李玲君扮演的小蘭娘相當出彩。
1986年她在演出了上影廠的驚險反特片《波斯貓在行動》後就基本上沒出來演過角色了。李玲君老師如今依然健在,祝她 健康 長壽。
8、穆宏扮演參謀長,他1957年後去天馬電影製片演員當劇團團長,之後還在上影廠、天馬廠的電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後一部電影是1964年天馬廠的《血碑》。1969年穆宏不幸去世,享年49歲。
9、需要說明的是,1975年,老版《渡江偵察記》導演湯曉丹和湯化達合作重拍了彩色版,不過演員幾乎全部換了,只有陳述還保留。
您好,我是文娛小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拍攝於1954年,至今已經有66個年頭了。
《渡江偵察記》中的演員後來都怎樣了呢?
1、孫道臨: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李連長。
1921年12月18日出生於北京,2007年12月28日因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吳老貴。
1912年出生於遼寧沈陽,1972年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小馬。
1930年4月13日出生,山東龍口人,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周長喜。
1927年出生,北京人,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發心肌梗死猝然離世,享年58歲。
5、中皇叔: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楊威。
1925年7月14日出生於南京,2005年8月2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穆宏: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參謀長。
1920年出生,山東泰安人,1969年8月被文化大革命迫害致死,年僅49歲。
7、李玲君: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劉四姐。
1931年6月出生於山東,15歲開始從事文藝。
8、陳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情報處長。
1920年6月30日,上海人,2006年10月17日在去世,享年86歲。
9、崔超明:在《渡江偵察記》中班扮演敵軍長。
1918年出生於廣州,2010年逝世,享年90歲。
10、石靈: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炮兵參謀。
1922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77歲。
11、馬驥: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侯妾。
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歲。
上述這些演員中,只有劉四姐的扮演者李玲君還在世,現在也89歲了。
其他的演員們都已經去世了。
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將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獻給了新中國的電影事業,向他們致敬!
渡江偵察記是5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的`,有60多年了,當時的演員們大部份都過世了,只有個別的還在世,是一批優秀的演員,為中國演藝事業作出了非常的貢獻。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參加主演的電影,拍攝於1954年,
這部影片講述: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礪兵秣馬,准備橫渡長江。大軍渡江之前,特派李連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敵人的江防情況。接受命令後,他帶領吳老貴、周長喜、楊威、小馬等迅速過江,並及時和游擊隊劉四姐取得了聯系。他們混入江邊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計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並及時匯報給上級。不久,他們得知敵人新增一個榴彈炮團,於是他們假扮敵人工兵混入敵炮陣地,出色完成了偵察任務,在返回的路上,周長喜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軍事機密的再三泄露,令敵軍長火冒三丈,他下令炮擊我游擊隊根據地,敵人惱羞成怒,派遣特務,探明了游擊隊根據地,出動大批軍隊,企圖消滅這隊偵察兵。正當李連長和江北通話,報告榴彈炮情況時,敵人攻進村子,炮彈擊中了報話機,和江北失去了聯系。李連長只得率隊搶上山頭,居高防守。等到天黑以後,就派遣吳老貴和小馬奮勇突圍,乘夜泅渡過江,把這份報告帶給指揮部。他們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來到江邊,吳老貴為了掩護小馬過江.和敵人進行頑強戰斗,英勇犧牲。小馬在江中掙扎一夜,筋疲力盡。正當解放軍指揮部為斷了與李連長的聯系而焦急時,小馬把報告送到參謀長手裡。這時,李連長也率領部隊突圍出來,到達江邊青龍山。江南江北都發出信號,預示著總進攻就要開始了。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萬帆齊發,大炮雷鳴,把敵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毀。大軍像排山倒海似的渡過長江,獲得了輝煌的勝利。小馬也見到了李連長。偵察英雄們又投入了繼續南進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戰斗任務。
孫道臨——飾(連長) : 中國電影藝術界著名代表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出演了100餘部舞台劇和影視劇,其中《雷雨》《家》《日出》《茶花女》《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渡江偵察記》《革命家庭》《51號兵站》等塑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
他的一生中都在為影映事業做貢獻, 2007年12月28日,享年86歲的中國著名演員、導演孫道臨,因心臟病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
孫永平——飾(小馬): (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東省龍口市西轉渠村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 [1] 、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並曾在山東軍區文藝培訓隊受訓。1949年底,進上影廠擔任演員,參演作品《 南島風雲 》等。1964年後從事導演工作。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攝影家協會會員、顧問。 孫永平於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崔超明——飾(敵軍長): 生於廣州市,中國電影演員、話劇演員, 1936年 ,畢業於廣州摘石軒書畫苑, 1943年 ,崔超明在他的第一部話劇《秦淮月》中飾演配角王隊長,由此登上話劇舞台。同年,在黃宗江編劇、朱瑞鈞導演的話劇《大地》中飾演主角王龍。1954年,參演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渡江偵察記》,在影片中飾演國民黨軍長。崔超明於2010年逝世享年92歲。
《渡江偵察記》連環畫講述了在1949年春天,解放大軍渡江作戰前夕,為了摸清大江南岸敵軍兵力部署的情況,解放軍某部特派遣一隊偵察兵巧渡長江,進行深入偵察。該連環畫描寫這隊偵察兵在當地游擊隊和群眾的協助下,如何活躍在兵力雄厚、守衛嚴密的敵軍陣地上,完成了偵察任務的經過,歌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機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生老病死是人生規律,經典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誕生至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電影里的人民英雄人物:李連長、周長喜、小馬、吳老貴、女游擊隊長和反面角色扮演者陳述等等的精彩演繹,給新中國幾代的銀幕觀眾,留下了永遠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電影里的不少藝術家如:孫道臨、陳述
(陳述)
都
(孫道臨)
已經去世了,如今健在的恐怕也不多了。
『叄』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85歲謝賢奪影帝,他都有過哪些優秀作品
在第四十屆金像獎的頒獎晚會上,已經85歲的謝賢奪得了影帝,他憑借著電影《殺出個黃昏》獲得這個獎項,也是獲得金像獎影帝年紀最大的人,謝賢有很多經典的代表作品。
三、《黑白森林》,這部電影2003年上映,由陳小春、吳鎮宇等人主演,也是一部警匪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曾經形同手足的兩個人,其中一個人的兒子都認為是另一個人殺害了自己的父親,並且發誓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這部電影在情節上非常棒,沒有任何的無用台詞,謝賢在這裡面扮演的是王坤。
四、《江湖正將》,這部電影1987年上映,是一部動作劇情片,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千門正將阿洪和黑幫之間的恩怨。
『肆』 難忘40年前電影《牧馬人》,朱時茂、叢珊主演,重要演員近況如何
【千部經典老電影巡禮(130)——《牧馬人》】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祁連山下,敕勒川青蒼蔚藍,大草原無邊無垠……這是電影《牧馬人》主題歌《敕勒歌》,其實,該歌選自北宋文學家郭茂倩編撰的上古至唐、五代的樂府詩歌總集《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這部電影中,則是由劉秉義演唱的。
《牧馬人》改編自著名作家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朱時茂、叢珊主演,1982年上映,講述了被錯打成「右派」的許靈均在西北牧場勞動以及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的故事。
朱時茂飾演的許靈均因出身問題被打成「右派」下放敕勒川牧場,成了一個牧馬人,但當地牧民給予了他關懷和照顧,期間,他與農村姑娘李秀芝成為一對患難夫妻。父親許景由回國尋找失散多年的他,是走還是留,他難下決心……
叢珊飾演的李秀芝本是從四川逃荒來到敕勒川的農家姑娘,她明事理,敢擔當,讓丈夫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當丈夫問她:「你不怕我出國不回來了?」秀芝說:「我不怕,你會回來的。我拴不住你,也沒有那個本事,可是你祁連山背不走、大草原背不走……
劉瓊飾演的許景由是一位旅居美國的華僑企業家,當年,由於不滿封建婚姻,他丟下妻兒離家出走。30年過去了,深感內疚的他決心把兒子帶到美國,繼承遺產……
牛犇飾演的郭子是一位普通牧民,他善良、熱心,在最艱難的時刻,他機智地保護許靈均躲避了批鬥,還熱心腸為許靈均、李秀芝保媒,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的台詞,曾風靡一時。
方超飾演的清清是許靈均、李秀芝的兒子,是凝聚夫妻二人的「紐帶」。當許靈均要去北京見爺爺時,他問爸爸:「爸爸,北京在哪兒?」「北京,在縣城的東北邊兒。」乖巧,可愛……
陳肖依飾演的宋蕉英是許景由的女秘書,她陪同老闆回國 旅遊 ,並尋找他失散多年的兒子許靈均。該片不僅讓女一號叢珊大火,而且陳肖依的知名度也大幅度提升。
其他演員,雷仲謙飾演董寬,虞桂春飾演王福興,張曉慧飾演牛鳳英,蘇政飾演董大娘,吳景利飾演海生,趙子岳飾演向福順,宋健飾演董主任,奇夢石飾演謝文清,張妙珍飾演沈淑縝,隨叔君飾演女教師,董露莎飾演女售貨員,田歌飾演逃荒姑娘甲,尤麗玲飾演逃荒姑娘乙等。
《牧馬人》在國內公映後,引起巨大轟動,觀影人數超過一個多億,並頻獲大獎,如文化部1982年優秀故事片獎、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叢珊飾演的李秀芝當選《中國青年報》「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牛犇獲第3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等。
那麼,40年過去了,上述主要演員的境況如何呢?
朱時茂現在是一位依然活躍在影視界的著名演員,電影代表作除《牧馬人》外,其他還如《藍天防線》《飛行交響樂》《柯棣華大夫》《道是無情勝有情》《藍鯨緊急出動》《長江第一漂》等。近二年來,他還參演過《雪豹突擊隊之特戰槍王》《北轍南轅》《媽媽!》《活寶》等作品。
叢珊是一個北京姑娘,出演李秀芝時還不滿十九歲。但大紅大紫並沒有給她帶來好運氣,相反卻處處不順,於是在拍了幾部作品後,她去了法國高等戲劇學院深造。1996年,她帶著兒子回國定居,參演了《背水一戰》《愛情呼叫轉移》《桃花運》等影視劇。近年來,她還出演了《情深緣起》《我們的西南聯大》《三個十年》等作品。
作為中國早期著名表演藝術家,劉瓊上世紀40年代就曾與金焰、趙丹、舒適、陶金被譽為中國影壇「五大天皇巨星」。曾主演《青春之歌》《山間鈴響馬幫來》《海魂》 《女籃五號》《牧馬人》《最後的太陽》等影片。後轉型為導演,執導過《青春之歌》《喬老爺上轎》《女駙馬》《51號兵站》《阿詩瑪》《沙漠駝鈴》等著名電影。不過,2002年4月28日,劉瓊因病去世,享年89歲。他的妻子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狄梵。
牛犇出生於1935年,曾出演了上百部影視劇,但都是配角,如《山間鈴響馬幫來》中的密烏、《沙漠里的戰斗》中的小朱、《紅色娘子軍》中的小龐、《天雲山傳奇》中的王立漢、《泉水叮咚》中的大劉等。別看已到耄耋之年,但他不但沒有停下演藝的腳步,而且更加勤奮了,如2021年以來,他就參演過《不負人民》《歌帶你回家》《紅色動力》《相伴夕陽》《血色活字》《天下正道》《長征萬歲》《今年過年就結婚》《人民的利益》等影視劇。
在《牧馬人》之前,方超的知名度要大於朱時茂和叢珊,因為《牧馬人》是他們二人的電影「處女作」,而剛剛5歲的方超卻已是一位小童星。在此之前,他出演過《啊!搖籃》《苦果》等。之後,方超又參演過電影《泉水叮咚》《大橋下面》《駝峰上的愛》《清涼寺的鍾聲》等。但後來,他連續兩年報考電影學院或戲劇學院,都因為個子太矮沒有考取。不過,後來,他參與了數十部影視劇的拍攝。如今,他是一些影視劇執行製片人和執行導演。
陳肖依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本是北京歌舞團的一名舞蹈演員,但由於被導演郭寶昌邀請在電影《神女峰的迷霧》中飾演失足女青年靚貓,自此,她走上了影視之路。她的代表作有《神奇的綠寶石》《代號213》《藍色的花》《死去活來》《高朋滿座》《編輯部的故事》《重返殺虎口》等。後來,她息影出國,如今,63歲的她在國外過著安靜的生活。
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作品代表作如《女籃5號》《舞台姐妹》《紅色娘子軍》《牧馬人》《天雲山傳奇》《芙蓉鎮》等,最大的特點是,一方面,他善於從不同側麵塑造典型人物,突出對人性的追問和思考,另一方面,他的影像敘事又注重對當時國家意識形態的闡述,並且做到了節奏的幾乎步調一致,讓人佩服。
你還記得《牧馬人》嗎?
『伍』 關於改革開放40年的電影
昨天晚上,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18電影頻道之夜」閃亮登場,看點多多。電影頻道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重磅推出「40年40部」年度影片,並將在電影頻道黃金時段進行主題展播,包括《歸心似箭》、《紅高粱》、《紅海行動》等影片。精選的「40年40部」優秀國產影片將於9月到12月在電影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這次大型主題展播,從3000多部國產影片中根據影片的社會影響力、電影史地位,綜合電影頻道旗下媒體的傳播價值,通過電視媒體CCTV-6、網路媒體1905電影網、平面媒體《中國銀幕》雜志,推出1979年的《歸心似箭》、1980年的《廬山戀》、1987年的《紅高粱》、1997年的《甲方乙方》、2009年的《建國大業》、2012年的《一代宗師》、2017年的《戰狼2》、2018年的《紅海行動》等40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年度影片」。1978年到2018年,40部具有代表性電影鏡頭的精彩混剪,引發在場嘉賓與觀眾的無限感慨。
《廬山戀》主演郭凱敏通過VCR表達了當年這部影片正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才歷久彌新,直到現在每隔一段時間都還會在電影頻道反復播放,特別受歡迎。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也特別回顧了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廬山戀》,他感慨,中國電影人的作品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特徵,「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講述者。」他表示,要將向上的青春氣息貫徹至今後的創作中。
博納影業集團一共有三部影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入選「40年40部」年度影片片單,董事長於冬分享了這三部電影的創作始末,他激動地表示薪火相傳,承上啟下,電影路上沒有前後,每位電影人都是為中國電影而努力。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現場為40部影片代表頒發入選榮譽。
□延伸
「星光行動」助陣脫貧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電影頻道向廣大電影人、藝術家設計師發起了「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號召,成功組建起一支匯聚平台優勢、創造力、影響力的「星光行動」團隊。成龍、白百何、李冰冰、吳京、陳坤、陳思誠、周迅、姚晨、黃曉明、黃渤、景甜等眾多明星和10位藝術家設計師分別組成自己的團隊,宣布了自己投身這場戰役的決心。
在昨晚的電影頻道之夜上,佟麗婭和楊冪作為演員代表上台發言。佟麗婭第一時間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新疆伊犁,她表示盡管自己的故鄉鍾靈毓秀,民風淳樸,但依然沒有摘掉貧困的帽子。「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就像母親的聲音在呼喚她「是時候回家看看了!」她力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自己的家鄉,並激情邀請全社會的有心之人一起發現、關注身邊的貧困地區。星光志願者楊冪也分享了自己的扶貧行動計劃。她表示在未來的時間里,將發動身邊的人結成星光行動團隊,背起行囊,踏上重點貧困地區的土地。同時,電影頻道正在籌備電影《蘭考蘭考》,以影像的力量助陣脫貧攻堅戰。
另外,在電影頻道之夜上,電影頻道重點推介自己的王牌欄目。包括:由電影頻道和周迅聯合發起的口碑欄目《今日影評·表演者言》第二季;由清華大學尹鴻教授作為評論人,邀請改革開放40周年相關的當事人與見證者一起講述光影四十年變遷的《今日影評·鴻論》;以推介暑期檔重點國產片為目的、打造浸入式舞美體驗為特色的季播欄目《國片大首映》第二季。暑期備受關注的影片《阿修羅》、《神奇馬戲團》主創也來到現場助陣,大家表示願意選擇《國片大首映》這個平台來向觀眾推薦新片。
電影頻道主辦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作為電影頻道的一個品牌活動,已具備不俗的社會影響力,「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今年7月在山西大同舉辦,香港著名電影人吳思遠擔任評委會主席。包括《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深海浩劫》等多部中外影片都入圍。成龍主演的成名作《醉拳》成為開幕影片。(本報記者王金躍 )
「40年40部」
1. 《歸心似箭》1979
2. 《廬山戀》1980
3. 《喜盈門》1981
4. 《駱駝祥子》1982
5. 《武林志》1983
6. 《黃土地》1984
7. 《少年犯》1985
8. 《血戰台兒庄》1986
9. 《紅高粱》1987
10. 《霹靂貝貝》1988
11. 《開國大典》1989
12. 《焦裕祿》1990
13. 《大決戰——淮海戰役》1991
14. 《秋菊打官司》1992
15. 《東歸英雄傳》1993
16. 《大話西遊——月光寶盒》1994
17. 《紅櫻桃》1995
18. 《紅河谷》1996
19. 《甲方乙方》1997
20. 《一個都不能少》1998
21. 《橫空出世》1999
22. 《卧虎藏龍》2000
23. 《開往春天的地鐵》2001
24. 《英雄》2002
25. 《鄧小平》2003
26. 《天下無賊》2004
27. 《神話》2005
28. 《雲水謠》2006
29. 《集結號》2007
30. 《畫皮》2008
31. 《建國大業》2009
32. 《唐山大地震》2010
33. 《建黨偉業》2011
34. 《一代宗師》2012
35. 《中國合夥人》2013
36. 《智取威虎山》2014
37. 《大聖歸來》2015
38. 《湄公河行動》2016
39. 《戰狼2》2017
40. 《紅海行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