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沃倫加長版多長時間
是150分鍾。
沃倫主要講述生活在波蘭女孩,愛上了一個烏克蘭男孩,但是她的父母決定讓她嫁給一個波蘭鰥夫。不久,二戰爆發,局勢緊張,身處戰亂中的女主,為了生存必須竭盡全力。
個人觀影時感覺確實有很多地方剪輯得很生硬,最明顯之處則是女主丈夫去蘇聯佔領軍處,領導人要求上交糧物的對白話說未說完落便鏡頭切換。是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執導的戰爭片。除了一開始的20分鍾左右的盛大群戲,其餘每一分鍾都處在壓抑之中。
❷ 歐美青春校園愛情電影
導語:電影里都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會有所感觸,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歐美青春校園愛情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NO.1 瘋狂萬聖夜
◎片名Fun Size
◎年代2012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 / 喜劇
簡介
沃倫是一個高中女生,她無時不刻不在想著要離開她那個亂七八糟功能失調的家庭,眼下,她的唯一出路就是上大學。沃倫的喬伊媽媽是一個單身女人,有一個年輕的小男朋友。在萬聖夜,喬伊為了能和這個小男人共赴雲雨,而讓沃倫呆在家裡,照顧小弟弟阿爾伯特。可是,沃倫哪裡能坐得住呢?因為她得到了自己心儀的男孩子阿倫·雷德利的萬聖節化妝舞會的邀請。左思右想之下,她覺得自己不能放棄這個機會,於是便帶上了自己的弟弟,來到了化妝舞會。萬聖節,自然要上街挨家挨戶要糖吃,可是就在大家玩得興起的時候,沃倫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弟弟不見了。慌了神的沃倫必須要趕在媽媽發現弟弟失蹤之前找到這個不懂事的小傢伙。 隨後的事情,開始漸漸出乎沃倫的意料。她找來了自己的好朋友艾普爾和彭格,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找弟弟。為了壯大自己的隊伍,彭格找來自己的好朋友羅斯福——於是,這個每個隊員都心懷鬼胎的團隊便開始了在街上的尋人之旅。只是,在沃倫一行人找到阿爾伯特之前,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要經歷多少個萬聖節的惡作劇……
NO.2G.B.F
◎片名G.B.F
◎年代2013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 / 喜劇
簡介
天啊,阿度這是要哪班啊,無論簡介我怎麼改都提交不上去,簡介我這里就不寫了
NO.4 青春珊瑚島:覺醒
◎片名Blue.Lagoon.The.Awakening
◎年代2013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 / 劇情
簡介
女主人公Emma 是一位成績優異的高中女生,而男主人公Dean則是一個大懶鬼。在學校組織的赴特立尼達島的班級旅行活動中,他們被分在了一組。盡管Emma和Dean之間毫無共同之處,但他們還是一起參加了在船上舉行的狂野聚會。警方的突擊檢查導致Emma墜入海中,Dean立即跳下去救她。兩人乘坐一艘沒有動力的小船在海上漂流,最終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當Emma和Dean的家長發了瘋似的到處尋找他們時,Emma和Dean正在荒島之上努力求生。面對復雜凶險的陌生環境,他們不得不相互依靠。然而他們在一起待的時間越長,就越發傾心於彼此。盡管性格差異巨大,但他們還是設法建立起情感紐帶。日子一天天過去——幾個星期,幾個月……Emma和Dean獲救的希望變得十分渺茫。他們絕望地意識到,他們可能將永遠困在這座藍色珊瑚島上……
NO.4 第一次
◎片名The First Time
◎年代2012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 / 喜劇 /愛情
簡介
兩個高中生在一個聚會上相遇,感覺不錯的彼此很快就約定在周末相見。那個外出共度的周末在兩個年輕人初嘗愛情滋味的催化下變成了一場神奇的、浪漫的、復雜的、好玩的「冒險之旅」。
NO.5愛情無價
◎片名Love Dont Cost a Thing
◎年代2003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校園/喜劇
簡介
同在一個學校的巴里-摩根在學校的外號是:「皇後」,可以想見她有多美麗,有多少追求者。她的生活可以說完全沉浸在一片歡樂,自信的氣氛中,每天總是會有男孩子來獻殷勤。姻緣天註定,同在一個學校的兩個人因為摩根的意外的一次撞車事件,把兩個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一次墨根開著媽媽的汽車出去兜風,不小心把車子撞壞了,正當墨根一籌莫展之際,艾倫知道了這個消息,便主動找到墨根,答應幫她修理撞壞的汽車,但是墨根必須答應在學校做他的「女朋友」。為了把車完整的還給媽媽。墨根硬著頭皮答應了艾倫的要求,於是一場「戲」就在校園開演了,兩個人在校園內,不僅成雙成對出現,而且刻意製造了一番「約會」被同學撞到的場面,就這樣同學們都信以為真了。但是隨著「交易」日期的日漸臨近。是否繼續保持這樣的所謂男女朋友關系還是把這個「戲」謝幕,都成了兩人頭痛的問題,在這過程中兩個人通過相互了解,感情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最後兩個人是否能假戲真做呢……
NO.6 一分鍾人
◎片名Minutemen
◎年代2008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 / 喜劇 / 冒險 / 科幻
簡介
三個被歧視的高中生發明了一種時間機器可以讓他們回溯時光,改變他們的社交狀態,並且幫其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孩子免遭這種高中里歧視所帶來的'屈辱。
NO.7 阿瓦隆高校
◎片名Avalon High
◎年代2010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 / 校園 / 幻想
簡介
利邊寧頓轉到阿瓦隆高中,她發現她的新同學,是亞瑟王和他的法院轉世……
NO.8魔法師歸來
◎片名The Wizards Return:Alex Vs. Alex
◎年代2013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 / 校園 / 幻想
簡介
是迪士尼頻道製作的原創電視系列劇,由演員兼歌手賽琳娜·戈梅茲主演。故事敘述三名住在紐約市的巫師青少年受父親訓練學習巫術,同時要隱藏巫術秘密。劇情環繞在三名巫師兄妹必須在魔法上競逐,爭取繼承家族法力的權力,以及生活中因魔法帶來趣味經歷。
NO.9少年魔法師
◎片名Wizards of Waverly Place: The Movie
◎年代2009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 / 校園 / 幻想
簡介
(是魔法師歸來的上一部)影片根據迪士尼熱播的同名劇集改編,該劇將魔法引入美國家庭日常生活,相比《哈利·波特》,這個劇更加幽默並且更具都市感。劇中的盧梭一家是做快餐生意的,因為爸爸出自巫師家庭,所以孩子們從正常學校放學後會在家裡和他學習魔法。裡面當然也有很多好玩的咒語和道具。每一個巫師家庭的孩子都要通過魔法測驗來決定誰能夠永久的擁有魔力。所以Alex,Justin,還有Max誰將會是家裡最厲害的那個巫師呢?
NO.10 手機人生
◎片名Zapped
◎年代2014
◎國家美國
◎類別青春/ 魔幻 / 奇幻
簡介
(是Zendaya主演的迪士尼頻道原創電影Zapped改編自小說《男孩都是狗》(Boys Are Dogs),講述了一個有關手機應用的荒誕故事:主人公Zoey對母親再婚後的新生活不滿意,而沉迷於手機的她恰巧發現她手機上安裝的一個馴狗應用竟然可以用來控制男孩——只要她打開這個應用,對著面前的男人說句指令,他們就會一一照辦。原以為生活可以就此變得無比美好的Zoey卻發現,這個應用遠沒有想像中的美好,甚至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❸ 二戰電影沃倫劇情解析 結局是什麼 女主死了嗎
該片講述了波蘭一個女孩愛上了一個烏克蘭男孩,父母卻決定讓她嫁給一個波蘭鰥夫,此時二戰正要爆發,她不得不在死神面前末路狂奔的故事 。
女主死了,影片的最後場景里,女主和自己的孩子在森林中被狼咬死了,她在最後的彌留之際看到她逝去的心上人駕著馬車來接她和孩子。
影片以索菲婭姐姐的婚禮為開端。
身為波蘭人的姐姐嫁給了一個英俊的烏克蘭男孩,兩族人民在喜慶的婚禮上載歌載舞歡慶著。
但喜慶之下,民族矛盾已經逐漸開始激化。索菲婭的姐夫因為娶了波蘭姑娘被歧視,賓客們也在議論紛紛。平靜之下暗藏著危機。
索菲婭愛上了一個烏克蘭男孩,但是她的父母卻為了豐厚的嫁妝將她嫁給一個波蘭鰥夫。不久,二戰爆發,局勢緊張,戰爭很快激化了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身處戰亂中的索菲婭開始了苦難的生活。
短短時間內,沃倫地區政權不斷更替,在此生活的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第一次更換政權:
1939年-1941年,布爾什維克紅色政權席捲沃倫地區。
打倒地主,的口號響徹整個地區,索菲亞丈夫一家遭到流放。
索菲婭被烏克蘭男友救下,但男友卻在索菲亞生產因給不出贖回索菲亞的伏加特,慘遭俄軍官殺害。
第二次更換政權:
1941-1943年,德軍納粹佔領沃倫地區,視猶太人為低等級人的德軍開始了洗劫式屠殺。
飢餓恐慌屠殺籠罩著沃倫上空,索菲亞丈夫因為砍掉偷雞賊的一直手臂遭到報復,被砍掉腦袋送回索菲亞的面前,索菲亞成為寡婦,日子更加艱難。
第三次更換政權次:
1943-1944年,德軍撤退後,烏克蘭起義軍開始了針對波蘭人的種族滅絕性大屠殺。
索菲婭目睹了身邊所有人被各種變態手段殘害致死,姐姐姐夫也慘遭殺害,姐姐被當場砍掉頭顱。
逃亡過程中,只看得到四周屍橫遍野,血腥遍地。
最終,索菲亞絕望的帶著兒子逃進森林。
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母子最終倒下了,被飢餓的野狼分屍。女主在最後的彌留之際看到她逝去的心上人駕著馬車來接她和孩子。這是女主美好的幻想,也是她最奢侈,最大的期望。
(3)沃倫電影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取材自二戰期間烏克蘭人在沃倫地區對波蘭人的種族清洗——沃倫大屠殺。
8-9萬波蘭人被殘忍地殺害,大多是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
波蘭導演沃吉西奇把發生在沃倫省這場種族殺戮拍成了這部電影。
獲波蘭電影獎最佳影片、導演、剪輯等八項大獎。
❹ 索菲亞馬切伊是哪部電影的男女主人公
是電影《沃倫》的男女主人公。
故事講二戰期間東歐沃倫地區的一段歷史,借用豆瓣網友@飯團的短評:
「真正的恐怖片」
沃倫地區在烏克蘭西北部,現在接壤波蘭、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就註定是紛爭之地。
1939年到1944年,沃倫地區的政權更迭頻繁,影片的時間線就按這種變化分成三段:蘇維埃政權流放富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烏克蘭人屠殺波蘭人,
所以《沃倫》還有另一英文名,Hatred,仇恨。但影片一開始並沒有仇恨,反而是喜慶祥和的氣氛。
沃倫地區一個波蘭家庭在為大女兒舉辦婚禮,女婿是烏克蘭人。
妹妹索菲亞,也就是女主角,在姐姐的婚禮上帶著女性親友團唱著歌擋著門。
但喜慶之下,卻遍布裂痕和陰謀。
烏克蘭人說找不到好工作,蘇聯政府還拆毀東正教堂,強迫他們改信天主教。
有人開著「波蘭人是貴族,烏克蘭人是無賴」的玩笑。
有人為波蘭人住在烏克蘭的土地上而憤憤不平。
索菲亞的父親為了土地,把她許給了一個波蘭富農——鰥夫馬切伊。
婚禮上的村民都不知道,他們的美好家園,將會變成人間地獄。
1939年,蘇聯進攻波蘭,馬切伊參加了這場被稱為「1939年保衛戰」的戰役。
波蘭戰敗之後,他和其他波蘭人士兵一起返回沃倫,在路上目睹了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活活割下戰友的皮。
馬切伊假裝烏克蘭人,一路提心吊膽地逃回了家。
剛剛嫁給馬切伊的索菲亞雖然不是甘心情願,但仍然盡心盡力地撫養著繼女繼子,管著馬切伊的農場。
而對索菲亞來說,苦難才剛剛開始。
蘇聯政府鎮壓地主,要流放富農馬切伊和已經懷孕的索菲亞。
愛著索菲亞的烏克蘭青年賄賂了看守,救出了她和繼女繼子,
隨後卻被蘇聯軍人一槍爆頭。
到這里,才是地獄的第一層。
第二層從1941年6月開始,被蘇聯流放的馬切伊還沒回來,沃倫就被德軍佔領了。
但作惡的不僅是德軍,有些村民指認猶太鄰居的孩子,也毫不內疚手軟。
這樣的情況下,索菲亞的善良沒有一點用,她幫助過的猶太夫婦後來被鄰居殺了,她剛剛回家的丈夫馬切伊也被殺了。
把馬切伊割皮砍頭的,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烏克蘭起義軍。起義軍打著民族復興的旗幟,要把烏克蘭土地上的波蘭人趕盡殺絕。
起義軍同時又要對抗蘇聯,於是權衡之下,他們就變成了德軍的狗腿子。
不僅幫納粹屠殺猶太人,還私下裡屠殺波蘭人,
最初殺的是波蘭青壯年男人,但1943年到1944年德軍撤退之後,這支極端主義軍隊佔領了沃倫,就開始喪盡天良地屠殺婦孺。
東正教教堂也宣傳烏克蘭民族主義,讓烏克蘭農民拿起鐮刀斧頭。
他們把沃倫變成了真正的地獄。
❺ 《沃倫》丨這部影片備受好評,但我真的不想推薦你去看
這部電影最大的失敗,就是過於真實,真實到普通人的感官根本無法接受。影片中的暴力、血腥、殺虐,已經殘酷到令人奔潰的程度,更可怕的是它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更讓人毛骨悚然。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此類片子已經百毒不侵了,可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讓我產生了生理不適,甚至覺得惡心。
我想能夠與這部電影匹敵的,估計也就前些年一直被封殺解禁封殺解禁的《索多瑪120天》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推薦大家看的原因,但我卻又想寫點什麼, 因為這樣一部比驚悚片還讓人驚悚的電影,真的能夠喚起人類對歷史的認知嗎?
影片的背景源自於歷史的真實事件改編——沃倫大屠殺。
對於這場屠殺,我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才聽說,歷史上講的少之又少。資料少無可厚非,因為那時候戰爭年代所發生的慘案,不知道多少屠殺事件都是沒有記錄的,可能有些人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清楚。
影片開始於一場盛大的婚禮,這場婚禮是導演意圖交代名族矛盾的背景。在宴會上,牧師和村民就開始談論關於名族的矛盾的言論,指責烏克蘭人過於強調民族主義。而在餐桌上,烏克蘭人則認為波蘭人欺壓烏克蘭人,正在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這場婚禮也在波蘭人、烏克蘭人、猶太人最後一次拍攝了大合影後結束,而這時這次合影,也成了三個名族間和平共處時光的最後一抹余暉。
影片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里,導演真實地給我還原了地獄般的殺戮現場。
剜眼、剝皮、剖腹、剁手、砍頭、五馬分屍、裸體槍決……烏克蘭人在對波蘭人的殘忍屠殺中,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更可怕的是畫面毫無避諱這些殘忍的鏡頭,真實到讓人作嘔。
要知道,在影片開始的婚禮上已經交代,沃倫地區是波蘭人、烏克蘭人、猶太人混居的地方,波蘭女主角還嫁給了烏克蘭人,可昨天還在一起喝酒聊天的鄰居,結果隔一天就必須對他痛下殺手。這種種族狂熱下的殺戮,讓人無法理解。
這部電影我始終沒辦法安靜的全程看完,甚至我都無法用文字去形容影片中畫面的血腥、惡心,那是一種鑽心的刺痛,無法直視的殘忍。
看完後我不斷在想,類似《沃倫》《索多瑪120天》這樣的影片,真的適合在現在社會上存在嗎?
歷史上大屠殺事件數不甚數,德國納粹屠殺600萬猶太人;胡圖族激進分子對圖西族的盧安達大屠殺造成近百萬人死亡;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人死亡;也包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南京大屠殺……在這些慘痛的歷史事件背後,存活者都存在著揮之不去的黑暗陰影。
也許歷史的確是需要被銘記和反思的,但說實話,看完《沃倫》這樣的影片,在我感覺它已經不像是一部影片,而是一把利刀,將歷史的軀體刨開,我只看到血淋淋的慘案現場,卻沒有時間去記住戰爭的慘痛教訓。
有多少影評是因為畫面的殘忍血腥而去推薦這部電影的?但其實不管從藝術上,還是敘事上,《沃倫》都很難稱的上優秀。導演只顧去還原戰況,卻將影片拍出了毫無深度和藝術的流水賬。
很多關於大屠殺的優秀戰爭影片,不單單還原的戰爭的殘酷,而且在敘事、鏡頭、剪輯、演技和配樂上都讓人震撼。比如《辛德勒的名單》《盧安達飯店》《南京南京》等,導演並不刻意地區渲染那些殘忍血腥的畫面,但每一位觀影者卻能夠被影片里的人物和故事深深的震撼。
而在影片《沃倫》里,只是一味的殘忍,卻看不到情感流露的故事畫面。 難道真的我們已經麻木到需要通過直接感官去銘記歷史的慘痛教訓了嗎?
人類文明的進步是漫長的一條道路,種族的矛盾直到現在依舊沒有完全停息。新聞里還在不斷報道中東、非洲、拉美各地時不時爆發種族沖突事件,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人生而平等的觀念在很多落後的地區任然只是空談而已。
歷史需要去銘記,但當務之急,是需要我們別去重蹈歷史的覆轍,別讓當今社會的種族沖突,再成為未來人類需要去緬懷和痛心的歷史。
在波蘭,沃倫大屠殺紀念碑上寫著: 如果我忘記他們,天主啊,也請你忘記我!
是啊,慘絕人寰的那種記憶是無法被忘記的!
但我想有一種釋懷,是懂得如何去和解,如何與施害者和解,如何與歷史和解,更重要的是如何與自己和解。
2017/06/20 弓谷所長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第四期 da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