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女藝人有很多,而且還都很漂亮,為什麼沒火起來呢
我想原因應該有很多吧,一方面是缺乏機遇,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娛樂圈真的競爭蠻大的,如果演技各方面再不行,其實真的要不了幾年就會被埋沒。
陳紫函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舒暢的作品,本身舒暢也擁有很多資源,可就是紅不了,真的可以算是造化弄人。
要說舒暢無論是演技還是在顏值上都屬於上上之選的,顏值上可以說也算是屬於那種讓人很容易記住的一類,演技上也是很值得稱贊的,但是命運就是這樣,你付出了卻沒有能夠得到收獲,舒暢就是這樣一個人,一直到現在也是屬於不溫不火的一類。
❷ 張柏芝曾經也是很多導演御用的電影女主角,但為什麼現在很少出演電影了呢
張柏芝現在很少出演電影也是因為自己年齡大了不太好找新的定位角色,還有自己的三個孩子需要照顧,再有就是現在張柏芝重點轉型做綜藝咖了。
張柏芝淡出電影圈的時間也不短了,為了照顧孩子也是需要很多經濟支持的。張柏芝也出演過幾部電影來翻紅自己,可是實際情況並不理想,還是在參加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重新翻紅的。而出演綜藝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再加上綜藝節目沒有電影那麼多的深入情感刻畫,也不用去演別人,就把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稍微的綜藝化表現就行了。這也讓張柏芝重點轉型了綜藝咖,既不耽誤照顧孩子,也不會太多分心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也就很少出演電影了。
❸ 為什麼現在香港幾乎沒什麼電影了,也不出明星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前香港電影是很賺錢的,現在賺不了錢了。
香港自《無間道》後再沒有優質的作品,原因是其主要市場為台灣,日韓,東南亞市場及大陸地區。香港幾百萬人的市場是養不起電影工業的。隨著美國大片的入侵,原來的市場基本被佔領。再加上大陸經濟的騰飛,香港電影人才紛紛北上,導致香港電影的沒落。另外,大陸電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現香港沒有邵式,嘉禾等製作中心,等於沒有電影製片廠,有點跟大陸一樣,過去多少個老製片廠己不復存在演員老的老死的死,還好留下不少經典傑作,香港也一樣,那些拍片秀女們盡都老,有的這些年就去世了,剩下部分人到大陸來拍片,如今影業不景氣,讓一些個人拍片給頂了,拍好片難得,盡拍一些垃圾沒人看的片,熬費物資白當洖工夫,拍片不行導演差勁,演員不行,找些小品,相聲演員,小品不說拍片,從中掙錢,丈著有名望拍些沒人看片。
因為沒落了。
別把什麼政審,制度拿來說。1980~1995年香港電影輝煌的時候就沒這些嗎?
第一,香港電影死於抄襲與惡意競爭。
第二,香港電影死於全球化。
第三,香港電影死於人才凋零。
輝煌時期,香港負擔著特殊地位,形成鏈接內地與西方的窗口,所以自1970年代開始,香港電影開始展露頭角,比如李小龍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屍道長:
乃至陳曉東的倩女幽魂:
吳宇森的英雄本色:
同時,香港黑 社會 大量滲透電影圈,綁架演員,壓縮控製片酬,洗錢等行為極其泛濫,嚴重威脅到演員和製片人利益,1992年1月15日,香港電影演員導演等等300多人公開遊行,抗議黑 社會 暴行。
陳欣健李修賢是組織者:
以前,香港電影有大量黑 社會 資金,現在黑 社會 資金來源斷絕,台灣所謂十大片商進入,玩起了片花制度。
什麼叫片花?
台灣片商是想賺錢,只看電影中大牌明星多不多,以前香港明星片酬適當,一個大明星配幾個普通二線三線,片酬加起來不過三四百萬,導演還能構築劇情。
此後,明星片酬暴漲,無論一線二線,導演只能用更多錢找更多明星,現在片酬都超過兩千萬,負面影響就是,電影實際拍攝投資急劇減少,劇本粗糙重復,等於只賣大明星的臉。
香港電影的國際開拓者鄒文懷:
同時,電影火爆,更多的電影院出現。
1980年代,香港電影院大約50家。到了最多時達到6家院線150家,本來就狹窄的香港電影市場,出現惡性競爭。
潘迪生:
以前,院線少,上映質量能保證,粗製濫造的電影只能賣錄像帶,走東南亞與台灣市場收回成本。現在電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的粗劣電影在惡性競爭下也能公開上映,觀眾大呼上當,後果就是電影口碑下跌。電影收益減少,只能繼續縮減投資,增加軟廣告,質量越發降低。
此時,具備代表性的兩大好萊塢電影進入香港,所以這就有後來說的,香港電影敗於1993(侏羅紀),亡於1997(泰坦尼克號)的說法。
台灣片商退出,東南亞經濟危機重創亞洲市場,誰都在謹慎投資電影。而香港本地兩個電視台根本無法養活原來9萬電影從業人員,只能分流,少部分留守,部分去台灣和大陸,一部分轉行。
香港電影自1992年的巔峰極速衰亡。
沒有好萊塢的大筆投資與數字化,也沒有本地市場支持甚至從業人員都失去了。
因為香港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搶和黑 社會 ,內陸受香港電影的影響多少年來出現了多少黑 社會 。影視媒體的影響,左右了 社會 的發展方向。香港的喜劇片還是非常好看的,至今內陸電影無法超越。
改開前,香港是大陸的窗口。這么多年過去了,一個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陸湮沒。
原因很簡單,像一些向、劉、成、周、洪等等明星大佬完全控制了香港 娛樂 圈,這些人自己演不動了,還不想失去影響力,所以根本不想捧新人,所以幾十年下去了,香港 娛樂 圈還是這些老面孔,那能外出什麼好作品
香港文化衰落了。
中國以前因為文革的原因,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單調,對香港武俠片強烈需要,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刺激。現在呢,老百姓對文化需求出現多元化,武俠片打砸片份量輕了。歐美日韓片佔有相當大市場。從文化上看,香港已經不是窗口,只剩下金融和轉口貿易。
以前香港成衣也很歷害的,現在也不行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創新力嚴重不足,而且出現內斗和內耗。從經濟上看,幾大家族壟斷地產和商業,大部分平民面對高房價無可奈何。階層已經固化,利益格局已經成熟,港人優越感曰漸衰微。
沒有產業支持,巨星就沒有土壤。
電影結尾處字幕:「隨著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時,我們有否已淡忘了光輝的過去?不知今夕何夕……」
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近些年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後遺症正在這座城市愈演愈烈,城市壓力過大導致 社會 問題增加。
在彭浩翔的電影中展示了當代香港的一則恐怖寓言:如果你要生存在這個瘋狂的樓市,你就必須變得更加瘋狂。
人都是被 社會 現實逼瘋的,主角鄭麗嫦的連環兇殺是有形的殺戮,而樓市的飆升和業主的哄抬則是種無形的殺戮。
怪咖彭浩翔用B級片的套路來發泄了廣大房奴們的憤怒,但思想上卻折射出樓價暴漲大潮中個體的彷徨與無能為力。
《維多利亞一號》:一個瘋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須變得比它更瘋狂
這座城市正在老去,
這個地方的規則和秩序正在被丟棄,
這個時代的 歷史 正在消亡,如同記憶中的香港電影一樣……
編輯於 2016-10-11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275
評論
SydneyCarton
先說結論:
作為一個特殊文化意義上的「香港電影」這個概念,已經死掉了,基本是對 歷史 的追溯與概括,基本談不上再有較大的更新。這個概念截止期沒有明確界線。在我看來,9-7隻能算ICU,而且更多顯現出來的是「果」而非「因」,《無間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電影」這一概念的最終輓歌。關於這一點,我在(如何評價《無間道》三部曲?) 下有具體闡述。
這個概念死掉,不是說它不再做電影了,或者說在電影界地位不重要了。這么多年的積淀擺著,而且背後還有依舊龐大的 娛樂 業,香港仍然是一處電影重鎮。而香港的電影人依舊會在華語電影中佔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為首的銀河、許鞍華、林超賢等導演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並且也不時推出佳作。但這些都無法挽救香港電影這個概念的死亡。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
舊時中國的電影首都應該是上海,但得益於大陸變局,正如納粹肆虐使歐洲藝術家逃往北美,不少電影人也前往香港。來的除了人才,更有資本,這些使得香港部分繼承了舊上海電影工業的衣缽。而香港雖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當長的階段里,相對的自由度都比海峽兩岸的政權更為寬松。這些都促使香港電影產業興起。
後來我們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別看邵氏家大業大,旗下也是明星無數,其實邵氏拍片比較省錢,跟現在這種燒錢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員、導演都是邵氏員工,靠工資過活的,管你人前多麼風光,邵跑跑不多給你一個子兒你一點辦法沒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來的,比如整天吐槽老闆摳門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業垂直壟斷型企業,片場影院一把抓,有片場,拍片場地布景等花費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產業聯動,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時觀眾對視覺工藝要求還不是特別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現在看起來「粗製濫造」的片子,一樣有市場。就算票房相對低一點有啥關系,成本這么低,回本壓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時在東南亞市場還頗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賣一賣,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
那麼為什麼香港片會在東南亞一帶有市場?流行文化比較接近是一個方面。這還是要回到前面說的香港的相對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業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時既沒有海峽兩岸的鄭智負擔,又會主動而有的放矢地針對市民階層的口味開掘 娛樂 。以邵氏片為例,你們以後後來王晶、周星馳的無厘頭沒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俠片,才知道什麼叫腦洞大開、節操洗地。這種以模糊而游動的道德標准為底線,在界限內肆無忌憚的「勇敢」,是其他各方萬萬不及的。這種口味取向也為後面埋下了伏筆。
或許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會以邵氏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長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裡可能地位會更高。為什麼?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了。邵氏雖然雄霸多年,但畢竟還是高度功利的商業指向,大片場經營更是把指標卡得死死的,所以,雖不能說邵氏對香港電影的拍攝語言革新沒貢獻,但是相較它的江湖地位,相對而言,貢獻有限。而香港電影新浪潮則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壯派影人帶來的香港電影語言的狂飆突進。譚家明、許鞍華、徐克等電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態在電影形式和內容上大舉開拓。這次狂飆突進不僅是藝術上的,更是將一些當時看來前衛的手法與內容推而廣之,使得香港電影更加肆無忌憚。前面說到邵氏片雖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觀其實仍是保守和傳統的,電影拍攝方法還是相對守舊的,而經過新浪潮的沖擊,香港電影拍攝上玩得更high,內容上也越來越挑戰傳統底線。(順便說一句,徐克的《蝶變》我覺得一般,但《第一類型危險》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後補了一些新浪潮的課,新浪潮在中間帶來的美學變化很明顯,這也帶動了觀眾觀賞口味的變化。而隨著新浪潮而來的不止是電影形式與內容之變,更是市場競爭的加劇。邵氏作為一個老片場,多少在這場狂飆突進里有些守成了。本來鄒文懷、何冠昌分出來的嘉禾就幾乎可以分庭抗禮,80年代後一干其他公司興起,邵氏卻仍堅持著片場產品。作品質量和新穎程度和這些新貴比,明顯有所不及。
而在這場激烈競爭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現出來,融資、拍片方式更加靈活,內容上更無拘束。香港電影在亞太市場真正達到高峰。到這時,「香港電影」這個動態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歸納一下,大致有幾個特徵:
第一,肯定不用講,香港片商投資,或以香港製作班底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為主,融合有英國的歐美式中產階級文化、廣東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間文化,並對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繼承,呈現出來的是雜糅狀態。
第三,以商業利益的追逐為終極目標,為達到此目標,底線可以無限放低。
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義,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無限低俗,像有一階段邵氏片無論必要與否每片必有裸鏡,如果這還不算難以接受,我們也可以拿好萊塢做個對比,同樣是狂熱追逐商業利益,在美國的清教傳統之下,《人肉叉燒包》、《烏鼠機密檔案》中直接表現對兒童的虐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主流影片中出現的。但香港電影對此的容忍度比較高。
而在另一方面,這個「放低」可以理解為,為了贏得最大 娛樂 效果,香港電影可以怪招頻出,無名山村裡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親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這些固然會引起爭議,但也使得香港電影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創作活力。後來常說的「無厘頭」就是這種風格的部分總結。
第四,盡皆狂歡,如果不是喜劇,至少也會有喜劇因素。這一階段香港電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鴻》,94年的《暴雨驕陽》都是不乏 社會 反思和道德勸誡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場次,只要編導想要,只需一秒鍾,統統變喜劇。這一點對我影響蠻大的。
第五,這是波德維爾提到過的,原話不記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電影呈現出高度量產的狀態,這些影片平均來看,並非完全的爛作,細看每一部要麼在技法上要麼在內容上都會有些想法,但總體製作會因為趕時間而顯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現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狀態。
這話既可以理解為急功近利,也可以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香港電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學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僅受過速成培訓,甚至速成培訓都未經歷直接在片場拜師學藝摸爬滾打練出來的。這樣出身的班底,雖然很少能提出什麼理論,但手活兒極熟練,個別混得不錯的,腦子都很靈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數。所以雖然速度快,但東西都還挺有個樣子,甚至裡面不乏亮點。
這五點大致就是我對「香港電影」在藝術呈現上的定義,它的成因可以從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脈絡看出。
那麼,香港電影是怎麼衰落的?為什麼會衰落?
有人粗製濫造太多,有人說黑幫控制,有人說97回歸,有人說大經濟環境不佳……都有道理。
歸結一下,時代變了。
其實我們回過頭看看它成功的過程可以看出來,香港電影能成功是一個諸多原因促成的產物。
幸運地站在海峽兩岸之外,既沒有太大鄭智壓力和負擔,又吸收了人才和資金。
本土文化、鄭智氛圍都很寬松,而且對商業有著強烈的追逐意識。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後期,事兒都變了。
1、影片的普遍製片成本提升,單靠本埠市場支撐不住,而大陸市場尚未成形,更談不上開放。
2、粗製濫造太多導致影片淤積,資金回籠成問題,本土經濟不景氣,台灣片商也在撤資,缺乏金主。
3、周邊重要電影市場,比如韓國,自身的電影產業發展迅猛,而且還設了國產片保護。
4、自身電影人才瞅准機會早早抽身,但造星斷檔,青黃不接,周潤發、成龍、李連傑(這個算出口轉內銷吧)紛紛投身好萊塢,,帶來的空缺很能被填補。
5、上面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導致原有片場師徒傳承製實際破產——師父自己都吃不飽呢,所以帶來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斷檔。別的不說,香港原來世界最強的電影崗位——武術指導,你有見到多少新面孔嗎?
香港電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辦法救市啊,這才有了《無間道》的應運而生。但大家看這個系列可以看出來,片子是非常不錯,但原來意義上的「香港電影」在這個系列中基本盪然無存了。而且它這一個系列成功了,但並沒有因此拯救香港電影,只是帶來的是隨後一小段時間的跟風——題材、拍攝形式上統統跟風。中間雖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沒有一部能達到《無間道》的成功,而在這個過程中,香港電影自身的特質基本喪失了。
香港電影人怎麼辦呢?他們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國大陸,這個正逐漸開放並興起的新市場。90年代合拍片還只是部分試水,到了這時候香港電影人已經是成批湧入大陸了。有一個段子,一個朋友去見文雋,剛好一個香港編劇找文。編劇問他:文生,導演協會已經開了普通話培訓班,什麼時候編劇協會也開一個?文雋有點尷尬,把那編劇敷衍幾句打發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來大陸排片不同,時代不一樣了,大陸人不再是那個又土又窮的表姐,土或許還是土,但窮——至少對於金主們來說,是一點都不窮了。
大量香港電影人在大陸獲得了工作機會。我在這里要強調一下,這不是說大陸是香港電影人的救世主,其實就是個工作機會。大陸畢竟熟諳商業電影拍攝法的人才還不夠多,這時候很需要擁有大量經驗的香港人參與。而即使讓香港人來操盤,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你要在大陸拍片,並且要在大陸公映,你就得面對嚴苛的大陸%^&(大家都懂的)。更何況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陸觀眾又有相當的區別,本來就不是最佳創作狀態,又在高度限制下開工,這樣狀態下出來的作品,你覺得還能叫「香港電影」么?
更何況大陸電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長,漸漸的,投資方發現,與其讓香港人來拍,不如試試大陸自己的導演,他們可能更了解大陸人的口味。從影片藝術水平上來講,不好說是耶非耶,但從商業成績來看,香港人的「優勢」也在逐漸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較成功已經成名的大導演,像陳可辛,從《如果·愛》開始,一直拍到《中國合夥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業和口碑上贏得了大陸的認可。陳可辛這種文化接受力很強且血統多元一早就倡導「亞洲電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覺得其他人會更好多少么?
雖然大陸電影產業問題非常之多,但有資本的力量,並且也確實有一些有見識有能力的企業與製作人在推動,「香港電影」這個概念逐漸消亡了,而標志著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塊電影重鎮,仍然有杜琪峰、許鞍華等作者,並且也不時會有個別新人涌現,但這些成就已經是大「華語電影」的成就了。無論從地域人才的參與,還是電影內容的接近,呈現出來的分別是電影作者的分別,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別了。
消亡說起來令人傷感,但只要還有大批熱愛電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創作,仍不時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電影」還是「華語電影」呢?
本文純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電影研究者,只是個港片影迷,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掛一漏萬,權當拋磚引玉。見笑,見笑~
喜歡香港老一帶的藝人,他們敬業自律,不像內地的一些人有點名自以為是,牛哄哄,還有的唱一兩首歌就覺得自己是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