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動畫片中與傳統電影中演員的地位相當的是

動畫片中與傳統電影中演員的地位相當的是

發布時間:2024-04-07 23:24:47

A. 動畫中配角角色的重要作用

動畫中配角角色的重要作用

導語:當今的動畫,配角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適當的配角可以幫助主角展開劇情,豐富影片,以及加入各種效果等,對於一部動畫影片的成功起著很大的作帶芹用。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動畫中配角角色的重要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配角的重要性

一部動畫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劇本、場景等,角色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動畫角色是動畫的基礎,角色塑造的成功關繫到動畫的成功,影片中的角色通常可以劃分為主角、配角與群眾演員。毋庸置疑,主角的分量在動畫中是舉足輕重的,但是也不可以忽略配角與群眾演員的作用。本文就關注於影片中多姿多彩的重要配角們。動畫中角色塑造得成功與否,主要的考查方式還是以觀眾是否喜愛為前提,某些動畫的配角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深受觀眾的喜愛,並且有帶動劇情發展的作用……重要性不亞於主角角色。

二、具有「重要作用」的配角

動畫與電影一樣有主角就要有襯托主角的配角,配角在當今動畫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比如黃金配角,它們幫助主角一起完成故事主線,引出故事情節;還包括某些「蝦兵蟹將」,它們有些只是出來走個過場或出來「打個醬油」,情節很少,但如果沒有這些元素,可能會導致整部影片的敘事風格以及表現效果完全不同。「重要作用」的配角大體可以分為這么幾類:(1)以朋友身份出現:這類關系是動畫中最常見的,他們大多在主角處於危難的時候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主角,與主角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最終一起戰勝困難。(2)以反派的身份出現與主角對立,給主角製造麻煩。(3)親屬關系配角,屬於打親情牌的類型。例如《功夫熊貓》中的鴨子爸爸。(4)下屬,服務人員的關系。例如《機器人總動員》中的小清潔機器人,當一身泥土的瓦力上到飛船上時候,它跟在後面擦凈瓦力弄臟的地板。(5)推動劇情發展的配角,這類角色既不對主角構成幫助,又不會成為反派,主要是為了增加情節發展的偶然性與曲折性。例如《馬達加斯加》中的四隻企鵝。

三、如何讓配角在影片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配角的角色設計

1.比例「失衡」了,配角變得「高猛大」

就當今大部分動畫而言,存在一個「典型比例」原則。反派角色往往看起來比主角英雄更加大,更重,這樣的反面角色會給人感覺更加殘酷、暴力、狠毒,我們便對「小個子」正派主角產生了同情,支持小個子英雄。例如,動畫《花木蘭》主角木蘭的設計根據中國傳統女孩子的形象,具有優美、端莊、小巧可人等特點,叫人不免對木蘭產生愛慕與憐惜之情。相對反派角色突厥首領的設計身材高大,魁梧,一臉惡相,配上陰暗的.色調不免會和死亡聯繫到一起,使我們不禁為木蘭捏了一把汗。設想一下這部動畫角色在比例上改變一下,木蘭和匈奴大小相當,甚至比匈奴首領還要高大威猛,壯實,那是一種什麼狀況呢?估計那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位弱小的匈奴首領是自討苦吃,說不定反而會對這位可愛的袖珍的匈奴首領產生憐愛之情了,我們在看這部片子時也會由於角色比例的影響不會再覺得那麼驚心動魄,懸念十足了,主角木蘭的形象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深入人心。

2.長得好,不如長得妙——豐富多彩的配角外觀形態設計

在某些動畫中的主角造型往往很簡單,而配角造型特徵則是千奇百怪,為什麼會出現清前這類情況呢?「作為消費者的你,是否願意花上生命中幾小時的時間去看某一部動畫影片呢,是否在看過一會兒後想繼續往下看呢?」劇本的好壞,情節是否曲折是一部分原因,其次是不是感興趣就在於這部動畫中的角色是否吸引你。例如,動畫《馴龍高手》主角的龍名字叫夜煞,編劇給了它一個不得了的身世:「閃電神與死神的不潔之子!」包括它有什麼習性特點、身體哪些部位是根據哪些傳說來設計的,經得起推敲,但是,在視覺上龍的外形卻不是很吸引人,顏色也是黑色,答行清給人以壓抑之感。反觀其他的配角龍的設計,千奇百怪,花樣百出。例如,女二號的坐騎龍——致命納得的設計:皮膚色彩斑斕,有鸚鵡一樣的頭部形態、鴯鶓的步態和雷克斯暴龍的姿勢。滿身尖刺,可以使周身82根尖刺呈扇形弩張,噴的火明亮好似煙火,在一團白色的朦朧中噴薄而出,如繁星閃爍。還有極其可愛的小配角龍「極度恐懼」……這些配角龍的設計會叫觀眾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們喜歡這部片子除了劇本好之外,某方面難道不是為了看這些漂亮的配角龍嗎?

3.影響整體風格與色調的因素——配角色彩的應用

只要是有形的東西必定會有色彩,研究表明人類的視覺對色彩感應程度要比對形態感應程度高出許多,那麼在動畫角色上,角色的色彩在一般情況下給人的情緒性影響比形態造型在時間上要快,程度上會更加強烈。配角的色彩分為反派配角色彩與其他配角色彩:反派配角色彩大都比較灰暗,深色較多。例如,經典的迪斯尼動畫《白雪公主》,設計師給女巫上的顏色是以黑色為主,代表死亡與恐怖,與潔白無瑕的白雪公主正好相反。恐怖與惡毒使我們感到厭惡,潔白與無瑕令我們美好,觀眾在顏色的對比下會更加喜歡主角白雪公主,討厭配角女巫。其他配角色彩的使用大多是為了表現劇情的需要以及增添視覺沖擊力等。例如,《怪物公司》中與主角搭檔的配角大眼怪,用的是綠色,綠色代表友情的、驚奇的、有趣的、好玩的、異想天開的、和平的、親和的等,與它在劇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劇情的需要十分吻合,推動情節的發展,對動畫的整體風格與色調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配角的角色性格設計

語言、動作、形象,服飾和道具這五個要素相對獨立地對動畫人物性格塑造起著關鍵的作用。不同的地域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在其文化影響下的角色人物就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與行為方式。這些都會在角色造型服飾和道具中得以體現。但獨具個性的角色造型必須要配以個性的語言以及相應的動作才可以准確地塑造出來,大多數情況下配角角色出彩的地方恰恰多是語言與動作。 1.語言設計

對於角色的性格塑造,語言是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語言可以塑造動畫角色的世界觀,表明角色的態度,通過語言的多少、節奏快慢、語音高低、語氣強弱來塑造人物。配角的語言是為了主角與劇情需要服務的,既滿足了劇情的需要又塑造了角色性格,一石二鳥。例如,動畫《海底總動員》中的母魚多麗,它是一條滔滔不絕的母魚,這一男性角色特徵運用到女性角色身上,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完成主要劇情的基礎上又塑造了性格,使我們對這個角色過目不忘,不得不佩服劇本設計者的豐富想像力……

2.動作設計

動作設計對角色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是角色內在性格的外在體現。性格化動作體現性格化的特徵,性格化動作的設計是技術、表演以及時間的復雜混合體,體現動畫藝術的最高的成就。一個具有性格化的動畫角色才是有生命力的。縱貫當今的動畫,主角基本上都是心地善良的、正義的化身(包括反傳統的以醜陋的怪物為主角的動畫)即使它們的肢體語言很少,但配角的角色的性格在不同的動畫中會有不同,需要用很明顯的外化動作表達出來。例如,《冰河世紀》中配角松鼠的動作設計就是相當到位的,設計師為了表現其幽默可愛的氣質,動作設計得誇張,搞笑,雖然沒有一句台詞但是從它的動作上觀眾看了一目瞭然:貪婪,執著,又笨手笨腳,滑稽可愛……同時,這個角色的動作設計也為本片的成功加上了重重的一個砝碼。

(三)新時代人們審美觀的改變

1.反傳統配角發展成反傳統動畫的主角

在大眾的世界觀念中,怪物一直充當著反面角色:怪物不是吃人就是危害人類;不是面目猙獰,就是生性兇殘……但是編劇就是把這類怪物變成了主角,並且還是在類似童話的動畫中,但這恰恰適應了越來越多的、隨著時代演變開始出現了以顛覆傳統為主要特點的、觀念更新的年輕人,他們開始以逆反、酷斃了、追求新鮮刺激等新奇思維為新的審美需求。慢慢地在動畫中一直被人當做配角的角色漸漸變成了新動畫的主角,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怪物公司》與《怪物史萊克》兩部動畫。在這兩部動畫中和兩位「配角」怪獸搭配的配角也是很有個性的,例如《怪物史萊克》中,主角史萊克寡言少語,自我封閉,偏偏主創人員給他增加了一個喋喋不休的驢子,這種搭配無疑勢必會增加驢子這個配角的重要性,事實也是如此,我們看到正是由於驢子與史萊克喋喋不休的對話凸顯史萊克的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使得單一線程的故事情節發展得曲折有趣,由此可見配角驢子的作用。

2.「缺陷美」深入人心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實生活中的人,一般都難免有某種缺陷,所不同的只是缺陷的大小和多少而已。大多數傳統的電影和動畫,主角們都會以各式各樣的英雄形象出現,並且這些英雄大多太過完美。對於觀眾而言,確實喜歡它們,但會感覺它們和自己距離太過遙遠;看看這些主角英雄們,再想想自己,不免會出現一絲哀傷……反之一些具有性格缺陷的配角角色,它們基本不會像大多數主角那樣完美無瑕,它們更具有平民化的特質,可能會更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促進與觀眾的共鳴。例如,動畫《冰河世紀》的編劇大膽嘗試了一把,加入了一個與劇情毫無關系的松鼠,可是這只搞笑、貪婪、愛闖禍的松鼠想必大家都會喜歡的,不為其他原因,就是因為它和我們自己在某方面很像,在它身上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帶有某種缺陷的角色,才能使人感到他(她)是實實在在的,有血有肉的,有生命力的,一定要把角色塑造得完美無缺,這是違反生活真實的,觀眾也不會喜歡。

四、結語

總之,在當今動畫影片中,配角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視的。主角不是萬能的,主角達不到的,配角出馬,配角服務於主角,主角也相應服務於配角,配角在動畫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沒有配角發揮作用,就沒有主角,配角與主角一起相輔相成、共同完成一部動畫。這里排除某些粗製濫造動畫,那些動畫中的配角是為了配角而配角,與劇情和主角是沒有聯系的。對於主角或者配角而言,只要它們在影片中有好的表現,觀眾不管誰是主角,誰是配角,都會真心喜歡的,說不定在觀眾心中哪個不起眼的配角才是他們真正喜歡的「主角」。

;

B. 有部電影是講一個男孩想要當女孩的,請問這個是什麼電影

名字是《玫瑰少年夢》

《玫瑰少年夢》是一部由法國,比利時,英國三國共同拍攝的愛情喜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為男兒身卻懷女兒心的小男生-呂多維克的心路歷程。
《玫瑰少年夢》 - 劇情
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為男兒身卻懷女兒心的小男生-呂多維克的心路歷程。在他看來,轉換性別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了。他是一個滿懷希望又情感特別細膩的孩子,因而真的相信終有一天,奇跡會降臨。毫無疑問,呂多維克想變成女孩子,而且他還戀上了自己的同學-同時也是他老爸同事的兒子-熱羅姆。故事由兩個小男孩被家人發現打算結婚開始展開劇情,當然這事無疑在他們那個平靜的市郊小區掀起軒然大波。逐漸地,呂多維克的家人驚訝地發現他想變成女生的念頭並非兒童的異想天開。於是他們相反設法改變他的傾向,但是絲毫未見成效。影片生動而又真實地展現了了鄰居及其老師面對這等離經叛道的激烈反應,但最終還是回復到皆大歡喜的結局上來。

《玫瑰少年夢》 - 關於影片
《玫瑰少年夢》「《玫瑰少年夢》其實講述了一個情節老套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在意鄰里街坊的閑言碎語,也不要因為自己異於常人而感到羞恥。」第一次執導故事長片的導演阿萊納·貝利內概括說。
劇中小男主人公由成穩且招人喜愛的新人Georges Fresne扮演,他扮演的呂多維克生為男孩,卻認為自己其實有著女孩的心思,並且天真的以為犯下這錯誤的上帝一定會改變他的性別。滿懷希望的他,再經由看過的那些童話故事的熏陶,堅信會有神力幫助他實現縹緲的願望:回復成他一直想要成為的女兒之身。當呂多維克說:「我現在是男孩,但是總有一天我要變成女孩的。」這句話對他來說理所當然。就好比說:「我總要長大的。」是一個道理。
電影劇照導演貝利內解釋說:「通常,很多影片都將性取向當作笑料處理。但我拍《玫瑰少年夢》,是想通過反映呂多維克的童真以及他那(對自己性別取向的)決絕,來讓觀眾對他的困惑有所觸動進而去理解這些異常的行為。電影中有很多搞笑的場面,但也不乏精心設計的戲劇沖突。」
當今的流行文化無疑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就像Berliner分析的那樣:「性別概念的區分已經跟過往不太一樣了。」但即使兩性之間的界限再模糊,甚至於說異於通常意義上的性別特徵已經能被大眾接受甚至某些人引以為榮,但是針對個人性質的性別錯位-尤其是發生在兒童身上時-卻仍然是個禁忌。導演說:「據我所知,沒有人在這個年紀之前談及這個話題,就說性別意識產生的年紀。」但他同時表示這部電影並非要指出對於幼童來說哪種行為是正確的,哪種又是錯誤的。「拍攝該片的時候,我們並不關心呂多維克的將來會變成怎樣。可能影片中的某些情節會引發一些事情,也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生。」

《玫瑰少年夢》而取而代之的,貝利內、編劇Chris vander Stappen以及女性製片人Carole Scotta試圖想證實得是兒童怎樣去影響父母、鄰里甚至於他/她所處的社會群體。「對做父母的人而言,要接受他們孩子性取向的異常需要擁有莫大的勇氣-因為最使人害怕地是想像他們自己與常人有異或者說被他人視作異類會怎樣。」本身就是兩個孩子父親的Berliner指出,「鄰里街坊就像n面鏡子:當它們中的一面反映出扭曲的圖像,你就會盡你所能將它展現出來。」為了保持事先預設的故事主線基調,導演找來了法國演員Michèle Laroque跟Jean-Philippe Ecoffey,分別出演劇中的媽媽與爸爸,在拍攝的過程中,前者還一直提醒自己:「我不停地對自己說,如果這種事情發生我身上,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影片講述的正是主角與普通成長期的小孩不同的經歷:一個孩子怎樣去發現自己中意的舉動在別人眼中卻有悖倫常。呂多維克就發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結果去遭到成人社會的冷遇。這種冷遇並非是肉體上的,但卻更加令人痛苦。兒童在一個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中成長,在他們眼中這是個詩意的、開放的世界,在這個小世界裡面,夢想與現實幾乎混為一團。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也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另一方面,成年人的思維定時已經深受外表、社會道德以及固有的什麼是正確的、什麼又是錯誤的觀點所影響。大人總是固執地認為,男孩就該喜歡藍色,只有女孩才愛粉紅。
《玫瑰少年夢》正因為女生裝扮成假小子比男生男扮女裝更容易被人接受,編劇Chris vander Stappen才要選擇從小男孩的視角展開這個故事。「男性對這種行為(性別錯位)付出的代價無疑更高。一個認為自己其實是個女生的小男生在其他堅信男人就該陽剛的男性群體中會引發恐慌,」他解釋說。「vander Stappen的劇本之所以吸引我就在於成功描繪了一個無拘無束、夢幻神奇的兒童天地,在那片天地之中萬物皆有可能,」製片人Carole Scotta評說,他創辦的「Haut et Court」電影公司就是靠短片製作及發行起家的。她那希望同他人分享發掘電影天才的熱情指引她找到貝利內跟vander Stappen來合作拍攝她的首部長片。電影拍攝資金一度周轉困難,一個當然是因為影片本身涉及的話題相當敏感,二個則是因為為營造片中小主人公呂多維克的夢境所做的特效花費頗多,盡管如此Scotta卻將拍片比作結婚,說道:「你一旦結婚總希望婚姻能白頭偕老,所以當然得找個合適的對象。」
《玫瑰少年夢》很多觀眾後來都會發現Veronique Melery為該片設計的布景所採用的艷麗色彩被攝影師Yves Cape恰如其分地拍攝下來。影片開頭,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一片明亮的顏色跟展現城市繁榮生活的一場慶祝活動。但是當呂多維克意識到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且其他人開始對他及他的家人評頭論足的時候,現實世界的顏色於是黯淡下來。事實上《玫瑰少年夢》的視覺效果符合故事主線,像及蒂姆·波頓的《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1990年)。戲一開場,什麼東西都是明亮的,開放的,愉悅的和色彩斑斕的。然後,之前被許可的行為後來被指明是禁忌,結果呂多維克的世界就逐漸黑暗起來了。影片前半部分選用的艷麗的暖色系與後半部分採用的以藍跟灰為基色的冷色調截然相反。當呂多維克一家中產階級的平靜生活被打破的時候,影片的結構逐漸鬆散。導演貝利內:「我大量使用高角鏡頭,因為我喜歡『我們是我們自己的觀眾,看著我們自己來來去去』這種說法,另外這對我來說意味著居高臨下。」
《玫瑰少年夢》拍攝呂多維克的戲分很難在抓住小演員注意力、按照緊湊的拍攝計劃表演跟同時又得避免任何使小演員入戲太深而受到劇中角色影響的可能之間把握平衡(畢竟那是個有異常性別認同的角色,而演員卻是尚處在成長期的正常男孩)。小演員Georges Fresne身上兼具的脆弱與決絕正是導演所想要的。「相對於他那個年紀應該擁有的思想,他表現的過於成熟,並且為自己扮演的角色注入了作為一個真正的演員應有的想法,還努力去探求為什麼他所飾演的那個角色會做出那種舉動,」貝利內贊賞到。「大部分試鏡的小孩都沒辦法勝任這個角色,因為劇本不僅很貼近他們的現實生活還令他們渾身起雞皮疙瘩。」發夢與魔力,這兩件呂多維克的祖母伊麗莎白-一位在上世紀女權運動高潮時期得到成長並為自己的女兒選擇的循規蹈矩的生活方式深表遺憾的女性-給他的工具,成了小主人公生活中最美的一道風景線。這位寬容的祖母在呂多維克的家人威脅說不要他的時候收留了小外孫,並一起觀看後者喜歡的一檔名為「Pam」的電視節目,這時,她叫他閉上眼睛,這樣的話,世界就會變成他想要的那樣。他幻想著成為變成像Pam那樣的擁有魔力和一頭亮麗長發的仙女。「呂多維克通過發夢跟想像來逃避現實。而且對他來講,這兩樣跟呼吸一樣天經地義。人年齡越大,限制各種可能性發生的障礙越多。我覺得生活就像某種意義上的漏斗,」貝利內說。「這就是我拍電影的原因,因為這樣我就能嘗試創造任何東西。」曾經為彼得·格林納威的多部電影以及布賴恩·迪帕爾馬的《碟中碟》(Mission Impossible,1996年)系列做過特效的Eve Romboz在該片中運用經過處理的合成圖像來賦予本無生命的木偶以靈性,同時在其中添加了簡短的動畫片段用來以呂多維克的視角創造出一片奇幻的天地。影片中人造的色彩斑斕的木偶世界,並且反映出當現實與夢境發生沖突時,那鮮活的色彩是如何褪去光澤的。
《玫瑰少年夢》在劇中扮演呂多維克的媽媽-阿娜-的Michele Laroque在讀到電影劇本時大為所動,表示被故事中力圖營造的輕松及幽默氣氛所感染。至於飾演呂多維克爸爸皮埃爾的Jean-Philippe Ecoffey戲分相對不多,他在詮釋這個人物的時候相當注意,以避免自己演成個反面角色。「皮埃爾對待任何事情都很激進。比如兒子出現異常的時候,他是家中表現地最不能容忍的一個人,因為他喜歡任何事都中規中矩、不得出格。但最終隨著時間的推逝,他還是想開了,」Ecoffey解釋說,「這部影片反映的就是家庭以及人際關系,並且告訴人們怎麼去化解矛盾。」片中另一個重要的角色無疑是小主人公的奶奶伊麗莎白,這個角色落入Helene Vincent囊中,她演過很多法國電影,稱得上是老戲骨了。Vicent自己評價說:「伊麗莎白是一個完全正面的女性形象,她一直堅持自己自青春年少時所信奉的處世態度,也是她千方百計幫助自己的小孫子面對現實。我認為,這個片子的可取之處在於促使人們不要對『異端』抱有恐懼心理,而是通過愛來理解和接納。」
《玫瑰少年夢》故事發生在布魯塞爾市郊一個寧靜的社區裡面,呂多維克的事兒令鄰里驚慌不已,因為這可能會威脅到社區的和諧。說到呂多維克的小意中人-熱羅姆,則對父母言聽計從,但卻被小呂的獨特魅力所吸引。至於他的父母-阿爾伯特跟麗才特·布蘭夫婦在面對兒子的「出軌」時,絲毫不妥協,不僅對呂多維克一家冷言冷語,還想方設法疏遠、排斥他們。導演對此解釋說:「片中的成年人反應過激是因為在「我到底屬於這個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我究竟是誰?」這個本原問題背後還隱藏著其他令人困惑的東西。影片本身並沒有從心理學上去解釋呂多維克為什麼會做出異常舉動,當然這背後肯定有原因,不過也因為片中牽扯到的問題比較難去把握。」最後,戲中最讓貝利內感到吃驚地是,主要夢想的幻滅跟人物沖突最終都回復到皆大歡喜的路子上來。

《玫瑰少年夢》 - 關於導演
導演阿萊納·貝利內在給扮演呂多維克的小演員喬治·杜·弗亥斯尼說戲《玫瑰少年夢》是比利時電影導演阿萊納·貝利內的處女長片。Berliner以優異的成績從位於布魯塞爾的比利時國家表演藝術和傳播技術學院畢業之後,曾為法國電視一台打工,參與拍攝其播出的多部電視劇。他在法國電視一台參與拍攝的劇集包括:《維克多先生》(Monsieur Victor,1993年),《La guerre des prives》(1993年),《Extreme Limite》(1992年),《榮膺》(A l'ombre de la gloire,1992年),《Les Galettes de Maimie》(1991年)。1990年,貝利內執導的短片《賭場》(Casino,1990年)入選當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相關單元。除了自己的導演職業,他還在比利時名導Erwin Provoost創辦的製片公司中充任劇本的熱心讀者與參謀,並在位於法國里爾的北下加萊省影視學校里教授編劇課程。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跟兩個孩子。

《玫瑰少年夢》 - 主創人員
導演 阿萊納·貝利內
編劇 CHRIS VANDER STAPPEN
阿萊納·貝利內
製片人 CAROLE SCOTTA
攝影 Yves Cape
錄音 LUDOVIC HENAULT
布景 VERONIQUE MELERY
演員指導 BRIGITTE MOIDON
服裝 KAREN MULLER SERREAU
剪輯 SANDRINE DEEGEN
配音混錄 PHILIPPE BAUDHUIN
THOMAS GAUDER
特效 SPARX
音樂 DOMINIQUE DALCAN
發行公司 比利時WFE
RTBF
法國HAUT ET COURT
LA SEPT CINEMA
TF1 FILM PRODUCTION
英國FREEWAY FILMS

《玫瑰少年夢》 - 公映爭議
該片被美國電影協會評定為R級,然而全劇自始自終沒有任何有關「性」的內容。因此這樣的決定有點誤導觀眾,就好說性別界定與性取向是一回事似的。

《玫瑰少年夢》 - 所獲獎項
提名
英國電視電影藝術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法國愷撒獎:最佳處女片獎
澳大利亞電影評論圈獎:最佳外語片獎
約瑟夫·普拉泰奧獎:比利時最佳導演獎
金衛星獎:最佳外語故事片獎
聖保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觀眾獎
獲獎
卡布爾浪漫電影節:金斯旺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劇本獎
佛羅里達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外語片評委會大獎
同志媒體獎:傑出影片獎
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約瑟夫·普拉泰奧獎:最佳票房獎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水晶地球儀獎
烏克蘭Molodist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薩拉熱窩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
美國西雅圖同志電影節:最佳影片觀眾獎

C. 哪部美國動畫片的開場是有麻雀在唱歌的,最後有一群鴨子在唱歌跳舞的,場面很壯大

魔法奇緣
原片名
Enchanted
影片類型
愛情 / 動畫 / 冒險 / 喜劇 / 家庭 / 奇幻 / 歌舞
片長
107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級別
Singapore:PG USA:PG Germany:o.Al. South Korea:All Philippines:G Ireland:PG Taiwan:PG-12
版權所有
(Disney Enterprises, Inc.)
拍攝日期
2006年4月17日
演職員表
導演
凱文·利瑪 Kevin Lima
編劇
Bill Kelly
演員
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 .....Giselle
帕特里克·德姆西 Patrick Dempsey .....Robert
詹姆斯·麥斯登 James Marsden .....Prince Edward
蘇珊·薩蘭登 Susan Sarandon .....Queen Narissa
蒂莫西·斯波 Timothy Spall .....Nathaniel
Rachel Covey .....Morgan
Idina Menzel .....Nancy
Michaela Conlin .....May
Paige O'Hara .....Trish
Samantha Ivers .....Prostitute
約翰·羅斯曼 John Rothman .....Carl
Judy Kuhn .....Pregnant Woman
馬特·索維托 Matt Servitto .....Artie
製作人
Christopher Chase .....executive procer
Barry Josephson .....procer
Jill Morris .....executive procer
Sunil Perkash .....executive procer
Jason Reed .....executive procer
Ron Rocha .....animation procer
Doug Short .....co-procer
巴里·索南菲爾德 Barry Sonnenfeld .....procer
Ezra Swerdlow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Alan Menken
Stephen Schwartz
攝影
Don Burgess
剪輯
Gregory Perler
Stephen A. Rotter
選角導演
John Papsidera
Marcia Ross
Susan Shopmaker
藝術指導
Stuart Wurtzel
美術設計
John Kasarda
布景師
George DeTitta Jr.
服裝設計
Mona May
視覺特效
Brennan Doyle
Thomas Schelesny
Dariush Derakhshani .....Radium
副導演/助理導演
Kristin Camero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ichael DeCasp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ichael Espinosa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second unit director
製作公司
Andalasia Proctions
Steiner Studios [美國]
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Walt Disney Pictures [美國]
James Baxter Animation
Josephson Entertainment [美國]
Sonnenfeld Josephson Worldwid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2007年11月21日

西班牙
Spain
2007年11月23日

法國
France
2007年11月28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7年12月6日

義大利
Italy
2007年12月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7年12月13日

英國
UK
2007年12月14日

德國
Germany
2007年12月24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7年12月2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1月3日

日本
Japan
2008年3月8日

劇情介紹

本片採用了動畫和現實拍攝相結合呈現方式。

當經典的迪斯尼童話世界遭遇現代的紐約市……對於美麗可愛的吉塞爾公主來說,出生在動畫國度--安大拉西亞的她,過著有如童話故事般美好的生活。吉塞爾擁有一個完美公主應該具備的一切:美麗的容貌、純潔無瑕的心靈、動聽的嗓音、能夠與小動物交流的奇特本領。她和所有的公主一樣,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和真愛分享最甜蜜的初吻。

幸運的是,擁有一切的吉塞爾還具備了無人能及的好運氣,她的願望在遇見愛德華王子之後,變成了美好的現實,這位帥氣灑脫的勇士,是通過吉塞爾快樂的歌聲,在森林裡尋覓到了她的倩影……四目相接之時,他們知道真愛就站在眼前,雖然只相識了一天的時間,吉塞爾已經和愛德華定下終身的誓約,相邀第二天舉行婚禮。

然而,在去婚禮的路上,吉塞爾卻遇到了阻礙,她碰到了邪惡的娜麗莎女王,一個嫉妒心極強的女巫,她不能容忍威脅到了她的王位的吉塞爾,化身為一個老乞婆,將吉塞爾推進了無底的泉眼……好心的仙女用魔法製造了一個逆轉時空的漩渦,穿越了漩渦的吉塞爾竟然來到了一個遠離童話的地方,那裡不再是豐富多彩的音樂之鄉,更沒有動畫人物。吉塞爾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出現在一個永遠都不可能相信魔法的存在的世界--曼哈頓。

在這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一個嚴肅實際的離婚律師羅伯特和他的小女兒摩根,向這個天真無邪、穿著公主裙的女孩伸出了援手,為她提供了一個暫時的住所。與此同時,吉塞爾的白馬王子也不顧一切地沖過魔法漩渦,來到現實世界中拯救自己的愛人,與愛德華一起的,還有他的僕人納撒尼爾和吉塞爾最好的朋友,一隻名叫皮普的花栗鼠。雖然現實是冷漠且殘酷的,吉塞爾卻用她無邊的熱情和快樂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經歷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的沖擊與碰撞之後,吉塞爾最想知道的,仍然是童話故事中「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現實世界裡是不是依然可以存在?

相關評論
一個驚喜連連的浪漫愛情故事,以一種清爽直率的氣息,小小地諷刺了一下那些經典的童話。

——《奧斯汀新聞》

艾米•亞當斯的演繹太出色了,實力足以問鼎明年的奧斯卡。

——《堪薩斯城市之星》

既有魅力又有影響力,你會忍不住跟著影片的旋律一起哼唱。

——《芝加哥論壇》

影片簡評

童話俗套又被搬上了銀幕多少年來人們還跳不出格林兄弟所設定童話路線故事裡一定美麗公主英俊王子邪惡皇後王子和公主一見傾心卻被皇後阻撓然後歷盡磨難最終再給觀眾一個大團圓結局本片此套路上又挖空心思想出一套將卡通與現實結合噱頭卻也還萬變不離其宗但如此一來童話理想化世界觀和現實人們功利思想影片中具體正面碰撞也成為本片一大看點否能處理好這個關鍵戲劇矛盾所也成了決定影片成敗重要因素而這不僅要導演恰當全局把控也需要演員精深理解力與表達可以說無論對於蟄伏七年首次復出導演凱文·利瑪還剛開始職業飛躍艾米·亞當斯本片都一次意義重大考核與檢驗。

【當童話遭遇現實】

對於編劇比爾·凱利(Bill Kelly)來說,之所以想要創作這樣一個新奇的故事,開始於一個只存在於想像中的虛構世界--童話,來自於那裡的純真無邪的人們,要如何在世故的現代社會中繼續生存呢?凱利表示:「我們最先提出了一個類似的『假設』,然後想以此為出發點發展一個完整的故事,然而卻總是因為角色的設立可信度不夠而遇到難以跨越的障礙。直到有一天,一個全新的點子突然冒了出來:如果我們的主角最初的時候只存在於童話世界裡,是一個動畫角色,一切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嗎。」因為劇本本身獨特的創造力,一經完成,就被製片人巴里·約瑟夫森(Barry Josephson)和巴里·索南菲爾德買了下來,並將它帶到了迪斯尼公司,約瑟夫森:「凱利的故事如果沒有迪斯尼的從旁協助,就會喪失許多樂趣,要論童話,還有比迪斯尼更權威的發行商嗎?將傳統的手繪動畫中的公主帶進現代生活,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我著迷了。」

迪斯尼的導演凱文·利瑪也因為同一個原因而被《魔法奇緣》深深地迷住的,他之前執導過的《102真狗》、《人猿泰山》和《終極傻瓜》,既有真人電影也有動畫作品。影片的成功,足以證明利瑪對於那些經典故事的掌控能力和鑒賞能力,同時,他還不會錯失任何一個保持其吸引力的優秀之處。

導演凱文·利瑪過往作品數量並不算多但所參與電影都集中動畫片類型之上99年凱文·利瑪成名代表作《人猿泰山》(Tarzan)也為好萊塢闖出了點名頭再加上之前為《阿拉丁神燈》(Aladdin)編劇兩部奧斯卡得獎動畫片背景經歷也讓人們對此次出手頗為期待不過仔細推敲一下就不難發現這兩個巨大光環似乎都和凱文·利瑪沒什麼直接關系《人猿泰山》奧斯卡憑借Phil Collins一曲《You'll Be in My Heart》(中文版為周華健演唱《你我心裏面》)而摘得了最佳原創音樂獎《阿拉丁神燈》也同樣音樂上得到了小金人——最佳配樂及最佳原創音樂獎這樣奧斯卡影片導演、編劇履歷表不免顯得有點嘩眾取寵而且2000年凱文·利瑪《102真狗》(102 Dalmatians)栽跟頭也著實不小。

很快,製片人巴里·約瑟夫森就和凱文·利瑪接上了頭,好好地坐下來討論影片的製作與拍攝,約瑟夫森說:「那是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面,可是我卻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利瑪對這個故事有著非常完善且驚人的想像力,絕對能幫助這個本來就很出色的劇本在大銀幕上發揮它應有的功效。」利瑪對此表示同意:「我讀了劇本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它真的太適合我了,我一定不能錯過它。我初入電影行業時,身份是動畫師和設計師,然後又成為兩部動畫影片的導演,我知道我心裡對那個虛構的世界到底喜歡到何種程度。」

當凱文·利瑪找到編劇比爾·凱利暢談自己對整個故事的理解時,他們發現在許多觀點上,兩人都保持了驚人的一致。利瑪甚至還主動提出了建議,幫助劇本中的兩個世界--動畫和現實,以一種更加緊密的方式結合在了一起。利瑪表示,如果想更清晰地突出童話世界的美好,就應該把現實世界選在最最急功近利的紐約,那裡的人備受壓抑,也與幸福無緣……就連另一位製片人克里斯托夫·蔡斯(Christopher Chase)也忍不住稱贊利瑪:「光是憑借他對迪斯尼動畫的了解,我就知道任何擔心其實都是多餘的。」

【關於故事】

要想將在兩個並列的世界中來回跳躍的故事完美地體現在大銀幕上,還需要凱文·利瑪將他的創造力提升至一個更高的層次,他表示:「影片開始的部分,其實就是傳統的迪斯尼動畫,我將多個經典的童話進行壓縮提煉,攝取了其中的精華,豐富且耐人尋味。在前10分鍾里,你可以看到所有迪斯尼童話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然後,真正的故事才開始……所以說,《魔法奇緣》嚴格意義上應該算是一部真人電影,因為來自於動畫世界的人物都變成了真正的人--這種轉變,代表著整部影片的核心內容,也是主角一直掙扎的矛盾之源。」

比爾·凱利似乎非常放心將劇本交給凱文·利瑪全權處理,他說:「影片將會以一種更加美好的方式重新呈現迪斯尼動畫中的經典角色。可以說,在成長的過程中,迪斯尼動畫帶給我們的,是數不清的樂趣,裡面的人物和主題,幾乎就成了所有人兒時最美好的期盼。然後,我們將那些天真到無可救葯的人物放到市儈的現實世界中,而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就是在這兩個天差地別的世界之間,找到一個介入的平衡點。」利瑪接著說:「現代社會的世故與童話世界的純真是完全相悖的,影片中的吉塞爾公主以一種嬰兒般的天真無邪來到了我們的世界裡,她努力地接受每一件事,用微笑擁抱生活。她那毫無理由的快樂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自覺地被她所迷惑。」

吉塞爾屬於多個角色的結合體,你能從她的身上看到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貝兒和小美人魚的影子,當語言不足以表達她當時的心情時,她就會用歌聲來替代……在童話的國度安大拉西亞,王子同樣喜歡用歌聲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他們似乎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和他們對唱的女性,然後娶回家。所以當愛德華王子聽到吉塞爾的歌聲時,簡直是急不可耐地順著聲音一路找來。不幸的是,巨怪先他一步抵達那裡,所以愛德華是經過了一場惡斗,才贏得了公主的心。

真愛總要經歷一些波折才能達成所願,這一次,邪惡通過娜麗莎女王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她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愛德華結婚,因為根據國家的法律,王子的妻子將會接替女王的位置。娜麗莎將自己變成一個老乞婆,使計讓吉塞爾傾身許願泉,然後將這個未來的新娘推進了泉水裡……通過小仙子用魔法形成的漩渦之後,吉塞爾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從一個下水道爬上了曼哈頓的市中心。

吉塞爾與一個厭世的紐約離婚律師羅伯特·菲利普和他那害羞的小女兒摩根不期而遇。在摩根的哀求下,他們暫時收留了吉塞爾……這就成了隨後發生的一切的重要關鍵點,不僅讓吉塞爾的經歷愈加真實,就連羅伯特也慢慢接受了這個勞頓的世界中難得一見的天真和無憂無慮。凱文·利瑪說:「對於童話故事中的『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真愛』,羅伯特是一個字都不相信,他是一個父親,他的妻子在幾年前就離開了他,他竭盡所能地撫養著女兒,卻在現實生活的殘酷中越來越妄自尊大。所以,他的性格一直都是非常實際的,直到遇見吉塞爾,受到她那毫無原因的快樂和純真潛移默化的影響,吉塞爾相信『真愛之吻』就在某個角落裡等待著你,你一旦找到他,就會不由自主快樂地歌唱,你會和他共舞,然後最終分享那個特別的吻--這是專屬於她的信仰,也是推動故事前進的原始動力。」

【關於演員】

義大利女星艾米·亞當斯05年《六月蟲》(JuneBug)中成功扮演Ashley一角而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雖然最後敗給了英倫美女雷切爾·薇姿(Rachel Weisz)但也讓艾米·亞當斯順利榮升成為好萊塢一線女星本片也首次擔綱商業大作女一號。

【關於配樂】

相比之下影片陣容中最豪華陣營似乎落配樂上阿蘭·蒙肯(Alan Menken)和史蒂芬·施瓦茲Stephen Schwartz以二位大俠總共身背14項奧斯卡音樂獎項提名11座小金人以及「音樂奧斯卡」格萊美獎中5座獎杯8次提名顯赫戰績絕對能稱上劇組中最大牌大牌了兩位老哥這次繼十二年前合作《風中奇緣》(Pocahontas)大獲全勝後再續前緣重組黃金雙槍陣線相信無論影片質量如何片中配樂絕對值得期待而明年奧斯卡盛宴上也必定少不了們二位身影。

精彩花絮
[編輯本段]

·在一個場景中,愛德華王子騎著一輛公車在泰晤士廣場穿行,背景有一張巨大的海報,你能夠看出來那是音樂劇《罪惡壞女巫》(Wicked)的廣告,其主演艾黛娜·曼佐(Idina Menzel)在本片中飾演了一個名叫南茜的角色。

·仍然是愛德華王子站在行駛的公車上的那組場景,舞台劇版本的《發膠》和電影《超人歸來》的宣傳海報在背景中一晃而過,而影片中飾演愛德華王子的詹姆斯·麥斯登,在《超人歸來》和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發膠》中都有出演角色。

·當馬葫蘆蓋飛向巨大的可口可樂廣告牌並將其敲碎時,我們看到左手處貼著一張《吉屋出租》的海報,艾黛娜·曼佐曾演過的一部音樂電影。

·再次回到愛德華王子站在前進的公車上那個部分,他的背後有很多人嘲笑他的古怪行為,並對他指指點點,那些都不是臨時演員,而是真正的遊客。

·導演凱文·利瑪會為來到紐約後的花栗鼠皮普配音。

·曾經為迪斯尼的動畫片配過音的三位女演員都將會出現在影片當中,她們分別是:裘蒂·班森,1989年《小美人魚》中的愛麗兒;佩姬·奧哈拉(Paige O'Hara),1991年《美女與野獸》中的貝兒;以及為1995年《風中奇緣》配音的朱蒂·庫恩(Judy Kuhn)。當然,還包括朱麗·安德魯斯,她曾主演1964年迪斯尼的真人電影《歡樂滿人間》,如今會在影片中作為旁白奉獻出她依然美妙的嗓音。

·凱瑟琳·特雷格(Cathleen Trigg)在影片中的角色名叫瑪麗·伊妮莉·卡斯洛蒂,是為了迪斯尼的「第一位公主」、為《白雪公主》配音的阿德瑞娜·卡斯洛蒂(Adriana Caselotti)表示敬意。

精彩對白
[編輯本段]

Giselle: Nobody has been very nice to me.

Robert: Yeah, well, welcome to New York.

Giselle: Thank you.

吉塞爾:沒有人願意理我。

羅伯特:嗯,好吧,歡迎來到紐約。

吉塞爾:謝謝你。

Prince Edward: Giselle!

[leaps off a bridge, begins to sing]

Prince Edward: I've been dreaming...

[a group of cyclists collide with Prince Edward, everyone collapses]

Prince Edward: Ow.

愛德華王子:吉塞爾!

(跳下紐約市的一座立交橋,開始唱)

愛德華王子:我一直夢想著……

(一群騎自行車的人進入畫面,把愛德華王子撞倒了,一片混亂)

愛德華王子:哦。

Prince Edward: [talking to a TV] Magic Mirror. I beg you. Tell me where she is!

Reporter: [on TV] Reporting live from 116th and Broadway.

Prince Edward: One hundred and sixteenth and Broadway!

[hugs the TV]

Prince Edward: Thank you mirror!

[Kisses it and runs off]

愛德華王子(對著電視屏幕):魔鏡,求你了,告訴我她在哪兒!

記者(電視中):百老匯第116大街的現場報道。

愛德華王子:百老匯第116大街!

(擁抱電視)

愛德華王子:謝謝你,魔鏡!

(親了電視一口,然後跑開了)

Robert: You're not going to sing, are you?

Giselle: [singing] How does she know...

Robert: [interrupting] Don't sing. It's OK, you know. Let's just walk. Can we walk?

羅伯特:你不是又要唱歌了吧?

吉塞爾(唱道):她怎麼知道……

羅伯特(趕緊打斷):別唱了,好吧,你知道。讓我們只是走走,就走走。

Prince Edward: [atop a moving bus] You've met your match, foul beast. Ha ha ha ha ha.

[he stabs the roof with his sword]

Bus Driver: [charging out of the bus] ARE YOU CRAZY? NOBODY STABS MY BUS.

[Edward starts running]

Bus Driver: Don't you run away from me, crazy tight-wearing...

愛德華王子(站在一輛行駛的公車上):邪惡的野獸,你這回算是碰到對手了,哈哈哈哈哈。

(他用手中的劍狠狠地從車篷上刺下來)

公車司機(走出公車):你瘋了嗎?沒有人敢刺我的車。

(愛德華逃跑了)

公車司機:別想從我面前逃走,你這個穿緊身褲的瘋子……

Prince Edward: [threatening Robert with his sword] Have you any last words?

Robert: You have got to be kidding me!

Prince Edward: Strange words.

愛德華王子(用劍頂著羅伯特):你還有什麼遺言嗎?

羅伯特:你一定在和我開玩笑!

愛德華王子:奇怪的遺言。

Prince Edward: [holds sword in front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neck, trying to find Giselle] I seek a beautiful girl.

Construction Worker: [stuttering] I-I'd like to find one of them too, you know?

愛德華王子(將劍架在一個建築工人的脖子上,想打聽吉塞爾的下落):我在找一個美麗的女孩。

建築工人(結結巴巴地說):你知道嗎,我也希望得到一個漂亮女孩。

Prince Edward: Nathaniel likes the way I leap?

愛德華王子:納撒尼爾,你喜歡我跳的方式嗎?

Prince Edward: I'm handsome even when I sleep?

愛德華王子:即使在睡覺的時候,我是不是仍然很帥?

Giselle: Is that the only word you know? No?

Robert: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Giselle: I'm... I'm... I'm so angry! Hahahahhahahaha

[laughs really hard]

吉塞爾:你是不是就會說不?

羅伯特:不,不,不,不,不。

吉塞爾:我……我……我太生氣了!哈哈哈哈!

(大笑起來)

Nathaniel: Sire, do you... like yourself?

Prince Edward: What's not to like?

納撒尼爾:陛下,你是不是……有點自戀?

愛德華王子:為什麼不呢?

Morgan Philip: [talking about dating] You know they always say guys only have one thing on their mind.

Giselle: And what』s that?

Morgan Philip: I don't know. No one will tell me.

摩根•菲利普(談論約會):你知道嗎,他們總是說,男人的腦袋裡只想著一件事。

吉塞爾:什麼事?

摩根•菲利普:我不知道,沒有人願意告訴我。

音樂專輯
[編輯本段]

Alan.Menken.-.[Enchanted]《魔法奇緣》音樂

專輯介紹

Alan Menken這幾年一直沒有什麼很出彩的作品,2005年為游戲《王國之心2》做得做的配樂只是對經典曲目的重寫,而2006年的《長毛狗》也普普通通。終於,這次Alan帶著精彩的《魔法情緣 Enchanted》回來了。

其實沒有好的作品與這幾年迪斯尼的疲軟有很大的關系,自從今年迪斯尼大換血決心重振雄風,帶來了不少好的作品。11月上映的《魔法情緣》就是其中之一。影片採用了動畫和現實拍攝相結合的呈現方式。 講述了在童話的動畫世界中,公主愛上了英俊瀟灑的王子,王子也對公主的美麗仰慕傾心,兩人愛火愈燒愈烈卻引起了王子的母親——邪惡皇後的極大不滿。妄圖控制一切的女王當然不允許自己的兒子被別的女人所佔有,變態的慾望加強大的力量,其結果就是無可拂逆的征服。女王輕揮手指,公主便被驅逐出了這個夢幻的童話世界而來到了現代的都市——紐約。由此,影片轉入真人拍攝。現實的物慾、虛偽、浮華一擁而上的取代了童話世界的純真。公主在陌生的環境無比的迷茫和無助,這時一位風度翩翩的律師向她伸出了援手。公主在現實中也沒有了童話的至死不愈的專情,在與律師相處中不禁對他芳心暗許。但童話的戀情在現實中是否依然能夠存活?這是公主心中最大的疑問。帶著這個疑惑公主開始了漫長的人間探索。而另一方面,王子也在苦苦尋找公主的蹤跡。於是,童話與真實,背叛與堅持,理想與現實,真愛與浮歡交織出一段別具一格的魔法奇緣...
配樂也充分展現了Alan的實力。Alan指導迪斯尼浪漫愛情動畫配樂一直非常出色,像《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阿拉丁》、《風中奇緣》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這次的《魔法情緣》雖然從故事上有些老套,不過迪斯尼的經典不久在此么。美輪美奐的旋律,揉和動作、喜劇和奇幻色彩的配樂,優美的主題曲,再一次把我們帶入神奇的迪斯尼童話世界。
掃圖壓縮包包包括全部掃圖大圖以及CUE文件。

專輯曲目

01. True Love's Kiss - Amy Adams and James Marsden
02. Happy Working Song - Amy Adams
03. That's How You Know - Amy Adams
04. So Close - Jon McLaughlin
05. Ever Ever After - Carrie Underwood
06. Andalasia - Alan Menken
07. Into The Well - Alan Menken
08. Robert Says Goodbye - Alan Menken
09. Nathaniel And Pip - Alan Menken
10. Prince Edward's Search - Alan Menken
11. Girls Gone Shopping - Alan Menken
12. Narissa Arrives - Alan Menken
13. Storybook Ending - Alan Menken
14. Enchanted Suite - Alan Menken
15. That's Amore - James Mars

D. 我想問問一部動畫片,我91年的,那部片子大概上個世紀的吧。是一部中國的傳統剪紙動畫片,但感覺像皮影哈

剪紙片是借鑒南宋流傳至今的皮影戲和民間剪紙等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美術電影片種。它以平面雕鏤藝術作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製成平面關節紙偶。環境空間由繪制的紙和天片,貼在前、後玻璃板上構成背景。拍攝時,將紙偶放在玻璃上,用逐格拍攝的方法把分解的動作拍攝下來,通過連續放映而形成活動影象。

1957年初,中國動畫電影創始人之一萬古蟾帶領陳正鴻、詹同、劉鳳展、謝友根、車慧及杜春甫、胡進慶等試驗小組成員,經過一年多研製,於1958年9月在美影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此後,藝術家採用各種繪畫和造型手段,形成了絹像畫像磚風格、裝飾畫風格和水墨拉毛風格等不同藝術風格的剪紙片。

從1958年到1995年,美影共攝制剪紙片101部。

一、五六十年代的剪紙片

1958年,美影藝術家們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引下,研製成功了具有濃郁中國民族風格和民間色彩的剪紙片,為中國美術電影增添了一個新品種。從1958年至1965年,美影攝制剪紙片共16部。

1.《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吃西瓜》編劇包蕾,導演萬古蟾,攝影陳正鴻,1958年9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取材於我國古典小說《西遊記》,講述唐僧師徒4人去西天取經,途經荒山野地,大家又飢又渴,便在一座破廟前歇息。唐僧派孫悟空去找食品,回來時見八戒只顧自己吃西瓜,就用法術變成西瓜皮一路跟著八戒,讓八戒摔了不少跟頭,八戒只好在師父面前承認了錯誤。

1957年春由萬古蟾帶領的試驗小組,開始籌備試拍,他們自己動手,用木頭做成攝影台架子,每拍一個鏡頭,都用人工將粘有人和景的玻璃板抬上或抬下,這樣拍一個鏡頭,攝影師和工作人員都要上下數次爬木架。操縱時由於人物沒有定位,拍出來的人物動作很抖動。第一次試拍沒有達到預期效果。1958年初,第二次全部重拍,大家針對第一次易動的教訓,獻計獻策,把人物運動的幅度、速度、力度及運動的軌跡都枯歷羨事先做好記號,控制在攝影表預先設沒拍計的運動范圍內。經過日夜奮戰,終於在同年9月底獲得成功。

[《豬八戒吃西瓜》]

2.《漁童》

《漁童》,集體改編,萬古蟾導演,1959年美影制完成。影片講述老漁翁在黑夜冒著風浪出海捕魚,只撈了一個繪有漁童的古老魚盆。他把魚盆帶回家。深夜,漁童從盆里跳出,垂鉤釣魚,濺出的水都變成了珍珠。洋教士得知後,勾結官老爺要霸佔這件寶物,遭到漁翁的痛斥。為了不讓魚盆落入洋人之手,漁翁在公堂把魚盆摔碎,這時漁童從盆里跳出,甩起鉤竿把洋教士扔進大海。《漁童》是繼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之後的第二部剪紙片。影片內容健康,人物性格鮮明,充滿濃厚的民族色彩和中國風格。影片取材於張士傑搜集的農民起義軍義和團的民間故事,它表現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精神,歌頌了勞動群眾的勇敢和智慧。為了塑造漁童和老漁翁這兩個人物形象,攝制人員冒著七級大風浪,到螞蟻島去體驗生活,到幸福院同七、八十歲老漁翁座談,到幼兒園觀察天真活潑的小孩的形象,還到普陀山觀看一些廟里的金童玉女,才把神話色彩的漁童和老漁翁形象肯定下來。該影片於1980年5月榮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漁童》]

3.《山羊與狼》

《山羊與狼》導演胡雄華、沈祖尉,攝影游�,1960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寫兇狠的大灰狼借口小山羊喝了它河裡的水,嚎叫著要在晚上吃掉它。小花貓、小刺蝟、小猴和小象想出了打狠的好主意。在小動物們的密切配合之下,一隻惡狼終於遭到了滅亡。它講述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重要性,啟發孩子們要認識狠欺人、吃人的本性,只要團結起來,就可以消滅惡狼。這是一部黑白片,充分顯示出中國民間剪紙和皮影的藝術特色。

4.《人參娃娃》

《人參娃娃》由包蕾根據張士傑原作改編,萬古蟾導演,攝影王世榮,造型設計胡進慶,1961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寫財主胡刮皮的小長工小虎,在一次排水時巧遇人參娃娃,從此兩個人成了好朋友。人參娃娃為了幫助小虎還債,送他一棵人參。胡財主見後,逼問小虎人參來歷,並強迫他去找人參娃娃。小虎知道財主沒安好心,當夜悄悄地去告訴人參娃娃,不料被偷偷跟蹤的財主一手抓住人參娃娃的辮子,小虎猛撲過去咬爛檔住財主的手臂,財主一鬆手,人參娃娃遁入土中,財主怒沖沖地把小虎推進峭壁邊沿。在這危急關頭,人參娃娃出來解救了小虎,並和小虎一起將財主埋在泥土裡。這部剪紙片在塑造人物形象、刻劃人物性格方面比較成功,尤其是人參娃娃又白又胖、光屁股、穿著紅兜的形象和濟困夫危、團結互助、富有正義感的性格,令人喜愛。該片獲得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第四屆萊比錫國際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和1979年埃及第一屆亞力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1963年獲中國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第二名。

[《人參娃娃》]

5.《絲腰帶》

《絲腰帶》改編金之平,導演錢運達,攝影段孝萱,1961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河北地區帶有寓言色彩的民間故事改編。描寫一老漢,在清早拾糞時撿到一條絲腰帶,便想入非非,一味夢想好吃、穿好、住好,最後在夢里栽了一個大跟斗,頭腦才清醒過來。影片採用漫畫的風格,由溫畫家韓羽擔任人物設計。人物造型粗看「稚拙」,卻耐人尋味,動作揉和著一些京劇程式化動作,與京戲音樂相配合,別具風格。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第五名。

[《絲腰帶》]

6.《金色的海螺》

《金色的海螺》改編包蕾,導演萬古蟾、錢運達,攝影王世榮,1963年11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金色的海螺》是根據阮章競的同名抒情長詩改編,描述打魚青年經過種種考驗,終於與珊瑚島上的海螺姑娘共同生活的故事,說明堅貞不移的精神最終定能戰勝一切邪惡。影片人物造型生動,栩栩如生,背景設計色彩優美,鏤刻精細,海底珊瑚仙島的景色尤為迷人,成功地體現了剪紙片的藝術特點和民族風格。該影片於1964年4月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洲國際電影節「盧蒙巴獎」。

[《金色的海螺》]

7.《紅軍橋》

剪紙片《紅軍橋》編劇林藍,導演錢運達,美術設計柯明,攝影徐俊田,1964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是根據湖南一個民間傳說改編的,講述1930年紅軍從江西向湖南瀏陽地區進軍,胖財主和瘦財主紛紛逃命。逃跑時還把瀏陽河上的便橋燒毀了,妄圖阻撓紅軍前進。紅軍進村後,和老百姓一起很快就修起了一座新橋。人們為了紀念紅軍,特地在新橋上豎起了一塊牌子,上面刻著「紅軍橋」3個大字。影片不僅內容好,色彩美麗動人,尤其在氣氛渲染上,斗爭場面的描寫上都相當寫實。人物造型吸取了皮影的藝術特色,充分運用了剪紙的特長,還有略近漫畫的誇張,使人物有血有肉,既有革命傳奇的色彩,還有濃厚的民間風味。

[《紅軍橋》]

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剪紙片

「文化大革命」中,美影僅生產剪紙片7部。

1.《東海小哨兵》

《東海小哨兵》劇本集體討論,潘國祥執筆,胡雄華導演,金志成攝影,1973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浙江省溫州地區同名甌劇改編。描寫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東海前哨等地少年兒童與國民黨派遣的特務進行斗爭的故事。影片通過路遇敵人,識破假面、巍然對敵、合力聚殲等幾處斗爭場面的描寫,刻畫了主人公小紅的機智勇敢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形象。1974年該影片獲南斯拉夫第二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榮譽獎狀。

[《東海小哨兵》]

2.《金色的大雁》

《金色的大雁》編劇冉丹,導演特偉、沈祖慰,攝影唐益楚、柴蓮芳,1976年4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講述藏族少年和他的小夥伴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壞人進行斗爭的故事。這部影片受「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思潮影響,違反剪紙片的藝術規律,想用剪紙的藝術手法去追求真人表現的逼真效果。結果,沒有取得成功。但在運用誇張形式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和其他人物形態方面,主創人員作了努力,下了功夫的。

[《金色的大雁》]

3.《長在屋裡竹筍》

《長在屋裡的竹筍》編劇黃新心,導演胡進慶、周克勤,攝影蔣友毅,1976年9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剪紙片。把中國山水畫運用到剪紙片的製片工藝上,創造了水墨剪紙片,豐富了美術片的樣式。影片描述姐姐秀秀和弟弟葵葵為了一隻長在屋裡的竹筍要不要歸還生產隊集體而發生矛盾,在姐姐熱愛集體思想的教育下,姐弟倆高高興興地把竹筍挖出來交給生產隊。影片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文化風格,受到行家們的好評。

[《長在屋裡的竹筍》]

三、新時期的剪紙片

1977年至1995年,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極大地調動了美影廣大職工創作生產的積極性,攝制剪紙片77部計117本,其中系列剪紙片3部38本。

1.《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編劇金近,導演胡雄華,攝影游涌,1978年11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講述狐狸披著狼皮,把年輕獵人嚇得丟槍逃命,後來幸虧老獵人趕來打死了狐狸。影片構思新穎,把獵人打狐狸的常規顛倒過來,變成了狐狸打獵人,既奇特、有趣,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該影片1980年6月榮獲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拉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狐狸打獵人》]

2.《刺蝟背西瓜》

《刺蝟背西瓜》編劇顧漢昌,導演王柏榮、錢家鋅,攝影柴蓮芳,1979年10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刺蝟母子倆上山采野果,發現了一隻大西瓜,刺蝟媽媽用老辦法,把西瓜背在背上,結果刺戳破了西瓜,連自己也陷進西瓜里,後來還是小刺蝟用推的方法把西瓜背回家。它告訴人們辦事不要墨守陳規,要善於開動腦子。影片中展現的田園景色優美,刺蝟形象活潑可愛。

[《刺蝟背西瓜》]

3.《丁丁戰猴王》

《丁丁戰猴王》編劇歐陽宇平、余又晨、胡進慶,導演胡進慶,背景伍仲文、沈同春,動作設計吳雲初、薛梅君、查侃、姜菊芬,攝影唐益楚,1980年6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美影拍攝的第一部科幻美術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科幻美術片。影片描寫丁丁學習認真,掌握著象徵科學知識的金鑰匙,孫悟空不相信丁丁的本領,要與丁丁比高低。他們經游太空、潛海底的反復較量,猴王終於甘敗下風,並要求丁丁教他科學知識。影片詼諧幽默,富有哲理,用孫悟空與丁丁比武接連失敗的事例,告訴人們「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影片在攝影中特技運用比較多,形式也較新穎,有些特技在美術片中第一次運用。如海底比武一場戲,以黑絲絨為背景,用一隻8瓦日光燈管小台燈(冷光代表丁丁)與一隻15瓦鎢絲燈(暖光代表孫悟空),交替接觸。並利用戲裝閃光片的余料閃光粒,粘在背景、道具上,再加上燈光角度,攝影機轉動等手法,產生了特殊的光怪陸離的海景,從而收到了海底大戰的銀幕效果。

[《丁丁戰猴王》]

4.《猴子撈月》

《猴子撈月》編劇凌紓,導演周克勤,攝影蔣友毅,造型設計阿達,1981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民間流傳的「水中撈月一場空」的寓言改編。導演針對幼兒童觀賞的心理特點,採用「簡單、明快、生動、有趣」的樣式格調和具有中國民間水墨拉毛的猴子造型,使影片增添了強烈的兒童情趣。該影片1982年8月獲加拿大第六屆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一等獎,1987年5月獲保加利亞第四屆卡布洛澳國際喜劇電影最佳短片獎。

[《猴子撈月》]

5.《南郭先生》

《南郭先生》編劇熊耕發、錢家鋅、王柏榮,導演錢家鋅、王柏榮,攝影柴蓮芳。1981年5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根據戰國末期《韓非子·南儲說上》中的寓言《濫竽充數》改編的。影片描寫戰國時期,齊宣王愛聽吹竽,要300人合奏,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混進竽樂隊里,濫竽充數。後來新王繼位,喜歡聽獨奏,南郭原形畢露,逃之夭夭。影片主題思想深刻,告誡人們一是不混,二是要知人善任。影片主創人員選用漢代畫像磚和石雕作為人物造型背景設計的依據,顯示出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民間色彩,既古樸,又大方,既典雅又渾厚,既妙在含蓄又異常鮮明,既有古代藝術氣氛又有現代藝術手法,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影片。該影片1982年4月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

[《南郭先生》]

6.《鷸蚌相爭》

《鶩蚌相爭》編劇顧漢昌、墨犢,導演胡進慶,攝影耿康,1983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國策·燕策二》中「鷸蚌相持」的寓言改編,描述鷸蚌原是好朋友,老漁翁幾次都沒有捉到它們,後來它倆為了一條魚爭吵翻了,鷸啄住了蚌,蚌夾住鷸,各不相讓,老漁翁因而捉住了鷸和蚌。影片突破了剪刻技法,採用水墨拉毛風格,制出鷸有毛茸茸的感覺,一寸長的脖子上裝有36個薄型關節,活動自如。整個影片墨韻清新優美,洋溢著詩情畫意,既富於哲理又具有中國藝術特色。1984年該影片獲第三十四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評委評論這部影片時說:「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夠獲獎,是因為它出類拔萃地成功。」同年,該影片獲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南斯拉夫國際青少年電影中心動畫片特別獎和加拿大第七屆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鷸蚌相爭》]

7.《小八戒》

《小八戒》編劇歐陽宇平,導演金雪林,攝影耿康,背景劉鳳展,1983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是根據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有關人物故事改寫的,講述小八戒撿到錢罐,老八戒據為己有。在孫悟空的教誨下老八戒認識錯誤的故事。影片使用貼布的方法製作形象,即用一般平布染上各種顏色製作。這種方法有別於一般剪紙片用紙鏤刻剪裁的做法。貼布的形象色彩鮮艷而富有民間風味。這是中國第一部貼布剪紙片。

[《小八戒》]

8.《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編劇包蕾,導演王柏榮,攝影柴蓮芳,1983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黑老鼠娶妻,為滿足岳父、岳母索取財禮,偷了桂圓、雞蛋和麻油之後,又去偷奶油蛋糕,陷入岳父、岳母設的圈套,被關進了老鼠籠。影片以黑色為背景,象徵老鼠正在黑夜中偷竊。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只用音樂和效果配合,時時發出「吱吱」的鼠叫聲,十分形象和饒有趣味性。

[《老鼠嫁女》]

9.《火童》

《火童》編劇王瀛,導演王柏榮,攝影王世榮,1984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取材於雲南哈尼族的民間故事,描寫深明大義的明扎為了千百萬鄉親的生死存亡,一人進入深山與妖魔搏鬥,奪回了被搶走的火種。當他帶回火種時,全身著了火。他以自己生命換來了人民的光明世界。哈尼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小英雄,以「明扎」作為火的代稱。這部影片把敦煌壁畫、民間剪紙與現代繪畫的表現技法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色彩濃重、線條流暢、畫面飽滿的裝飾畫的藝術風格。該片於1985年3月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同年8月獲日本第一屆廣島動畫電影節C組一等獎。

[《火童》]

10.《草人》

《草人》編劇何郁文,導演胡進慶,攝影柴蓮芳,1985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寫漁翁以假為真設草人和以真為假扮草人,終於捉住偷魚水鳥的故事。這部影片採用工筆畫結合羽毛畫的藝術方法,是對傳統剪紙片的一個突破。影片中老漢和草人披的蓑衣採用清代畫家任伯年《群星拜壽圖》中工筆畫法,在透明紗上勾畫出一萬六千多根蓑草,水鳥即用雞身上的真羽毛經過製作一片片貼上去,使水鳥栩栩如生。影片在「以真為假、以假為真」及「以靜制動、以忍制勝」之間展開了有趣的戲劇性沖突,是本影片立意所在。影片1986年8月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1987年8月獲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C組兒童片一等獎。

[《草人》]

11.《葫蘆兄弟》

《葫蘆兄弟》(1~13集)編劇姚忠禮、楊玉良、墨犢,導演胡進慶、葛桂雲、周克勤,攝影吳華榮,1987年5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中國第一部系列剪紙片,是根據中國民間傳說編寫的。它描寫紅、橙、黃、綠、青、藍、紫7個葫蘆娃,為救出被蛇精抓去的爺爺,憑著個人的本領,先後深入妖洞與蛇精搏鬥,但都一一敗退下來。後來在爺爺和山神的幫助下,7個葫蘆娃連成一條心,團結一致消滅了蛇精。該影片故事情節曲折、驚險,人物造型新奇,節奏強烈,音樂明快,加上風、雲、水、光等特技使用,引人入勝。該影片1989年獲廣播電影電視優秀影片獎、童年獎、紅花獎,1989年獲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電影獎提名,1992年春獲埃及第二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銅獎。

[《葫蘆兄弟》]

12.《智斗烏鴉》

《智斗烏鴉》編劇胡進慶,導演胡進慶、吳雲初,攝影耿康,1992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烏鴉偷叨老熊家的肉,小狐狸竭力阻攔,老熊誤以為小狐狸也參與了偷肉,將其訓斥一頓。小狐狸巧妙施計,從小烏鴉口中奪回了老熊家的肉,物歸原主,老熊十分內疚,稱贊了小狐狸。影片採用水墨拉毛工藝製作人物,造型優美。

[《智斗烏鴉》]

13.《葫蘆小金剛》

《葫蘆小金剛》(1~6集)是系列剪紙片《葫蘆兄弟》的續集,編劇墨犢、姚忠禮,導演胡進慶、沈祖慰、葛桂雲,1993年美影攝制完成。影片講述葫蘆7兄弟變成葫蘆小金剛後繼續同前來報復的蛇精(被葫蘆兄弟化為7座山鎮壓在山峰下)的妹妹青蛇精之間鬥法,直到群妖殲滅。續集除了繼續保持民族風格和濃郁民間色彩外,導演特別強調:「置死地而後生,置絕處又逢生」的藝術安排,影片獲1991年度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93年獲第五屆「童牛獎」和第二屆全國影視動畫展播榮譽獎。

[《葫蘆小金剛》]

14.《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1~13集)編劇凌紓,導演沈如東、伍仲文、龔全福,攝影邱小平,人物造型劉澤岱,1995年6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十二生肖》描述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隻動物,為保護人類和動物生存,分別與自己相對應的霹靂精、獨角精、黑鳳婆、呼嚕怪、倒海魔王、九頭怪、綠鼻鬼王、混天妖、長爪王、三眼女妖、紅毛怪、冷血公主等12個魔鬼作斗爭,最後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就把這幾種動物作為人類生肖,以此作為紀念。影片告訴人們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吸取中國民間年畫風味,在背景上採用水墨渲染和裝飾畫派民族風格。

[《十二生肖》]
樓主你說的那部應該在裡面。

E. 動畫與電影的關系或者動畫與文學的關系是什麼

動畫和電影:起源和分類Edward-D-Wood 發布於:2005-09-07 17:53

1-動畫:
早先看過一個某動畫節的宣傳片,一個野人在一個洞穴的石壁上畫了一列一個女人跳舞時不同姿勢的各種神態,然後這個野人回到第一副跟前,沿著石壁開始飛奔,這個時候他的眼鏡里就出現了那個女人跳舞的畫面,最後這個野人由於速度夠快撞到洞內的石頭上了事。
這個片子說明了幾個形成「動畫」的必要因素:
單個畫幅是基本單位;
運動是特徵;
視覺暫留原理是形成機理;

倘若我們用上述三個特點去考量我們看到的電影,也不是未嘗不可的。但顯然這些岩壁上的畫加上這個野人的視覺感受的組合卻並非電影;這個例子就如同我們在一本厚厚的書的頁邊角畫上一系列連續的畫面,然後翻動書頁形成的視覺效果同出一轍,這些是動畫,但是並非電影。而電影卻具備了這些動畫的所有特徵。
單就動畫來講,它是一種「運動的」感觀經驗,所以電影起源於動畫。而動畫才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以運動形態被感知」的藝術形式。但因設備和技術限制,這種藝術形式無法輕易表現,也就無從風行普及談起了。(中期印象派竭力捕捉的那種非確定性畫面,立體主義一種多維度的觀察方式是想表現一種受時間影響的東西,但這些終究不滿足「以運動形態被感知」這一條件,所以他們也就無法成為一種革命性的藝術而只能歸為繪畫一類。)

而另外兩種也以運動形態呈現的藝術形式--舞台劇和影戲,卻因其採用了現實的可見的手法而長久普及。但這兩門藝術卻有其短於動畫的先天缺陷。它們的確「以運動形態被感知」,但是這個運動形態本身是實際存在的;而動畫的運動形態卻是「通過感知的缺陷被實現的」。(這也造就了動畫在藝術表現力上無窮的能力!)在觀眾接受其他藝術形式中間,「幻覺的參與度」從未達到如此的高度。

所以,這里所說的「動畫」(Motion Picture),是先於電影而出現的,而動畫只需依賴那些可以連續展現畫格的簡易放映機械便可普及。如我國古代的走馬燈,還有詭盤等等。因此動畫的出現應該能追溯到比電影早很多年的歷史中去。

2-動畫片:
動畫是電影的祖先,而由於電影的誕生和動畫的普及同時利用了同一種原理產生的設備,所以在電影史上他們的關系會如此含混。
在這里我首先肯定一個觀點,動畫和電影的確不是一回事情。正如上文所說,電影是動畫發展中出現的一個組成部分。要說明兩者關系還是回到開頭提及的三個特點:
單個畫幅是基本單位;
運動是特徵;
視覺暫留原理是形成機理;
要區別動畫和電影,得從基本單位入手,動畫的基本單位只須是畫(picture)便可,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作用於任何媒介的畫;但電影不同,電影中的「畫幅」必須滿足電影本身的另外一個本質:照相紀錄性-畫幅必須是在「膠片上的影像(film image)」。而且還原過程依賴「光影技術」。
因此我們可以拿電影術語來說明兩者關系:在「紀錄」過程中,動畫的基本單位多種多樣,而電影必須是膠片上的影像;「還原」過程中,動畫可以不依靠光影技術即可被人感知,但是電影必須依靠光影技術才能被感知。所以有人用西洋鏡的方式把電影膠片放在裡面人工轉動形成的效果是屬於「動畫」,而非屬於「電影」。
所以雷諾發明的那個裝置只是一個「電影放映設備」的前身,然而整個裝置在呈現的活動卻是貨真價實的「動畫」。這也是很多人把它當作「動畫片」起源的原因。
而按照此三個特點出發,雷諾只是一個動畫技術的改進者罷了,並非動畫片的創始者。他的機器可以被稱為「image player」。而動畫則需要picture和motion兩個條件,雷諾只是改善了「動」(motion)一個,「畫」(picture)的發明者絕非是他!

那麼動畫片(animation)作何解說呢?先讓我們給電影來個特點總結:
膠片影像畫格是基本單位;
運動是特徵;
視覺暫留原理是形成機理;
光影技術是紀錄和還原手段;
廣義上的「動畫片」,也是很多人把雷諾作為「動畫片」創始人的重要原因,便可從這些電影的特點中比較得出:它應該是一種「動的畫片」(motion image),顯然這個image不僅限於film image,因為我們對電影的特點稍加改動便是廣義上動畫片的定義了:
影像畫格是基本單位;
運動是特徵;
視覺暫留原理是形成機理;
具備紀錄和還原對應影像的技術手段;
顯然這個外延還是比電影大,甚至可以包括電影。這勢必引起電影擁護者的一陣討伐。那麼如何區分那些動畫片、動畫電影、電影呢?
再從特點出發研究下兩者的基本單位,然後得出我們狹義上的動畫片概念:
影像各異,但是歸結到動畫影像里的影像的重點總是偏重「繪畫術的效果」;而電影的影像則偏重「照相術效果」;
所以區別電影和狹義上的「動畫片」,也是大家最熟知提及最多的animation的方法便是從這個基本單位是否為「繪畫術」和「照相術」的影像便可,當然,需要有對應影像的紀錄和還原技術。
而當下動畫和電影概念模糊的原因來自於大多數動畫的製作過程中有將那些影像轉換成膠片影像的一個過程,所以無形中一種影像的「復制」功能給動畫片平添了許多節外的含義。而且在電影中也時常需要對膠片進行美術加工,也給電影添上了許多動畫片佔主導的嫌疑。在考量這些作品的情況下,則需要從這種轉換手段的功能出發:膠片在「行使復制功能」的時候是否將其的「紀錄性變成了主導」,動畫在修飾膠片的過程中有否將膠片變成「純粹的繪畫載體」從這點出發,那麼我們明顯可以得出《白雪公主和七個矮子》是「動畫片」而非「電影」,因攝影機作了「純復制的工具」;而雷奈的《畢加索》便是個電影,因為攝影機不是在復制那些畫作,而是在「紀錄」它們;因此《低速小說》里烏瑪瑟曼在空氣里畫了個圓圈還有《戰艦波獎金》上那面紅旗並沒有讓這兩個電影變成動畫片,而《夢醒人生》則因為把膠片畫成了大花臉而變成了動畫片。原理與上面的正好相反。
同樣可以用這種分類來解釋沙土動畫,剪紙動畫,真人停格動畫這種似乎有點邊緣形式的動畫片。盡管他們表面上看上去有image不具備的「立體形式」,但是要實現動畫效果還是需要依賴「視覺暫留原理」,,所以歸根結底這些動畫片還是通過image的紀錄和還原被人所感知,而其中的形象沙土、剪紙、真人停格等等都與美術中的雕塑模特無異,所以這些單元依舊是偏重「繪畫術特性」的影像,所以他們也是動畫片。
而提線木偶片、皮影戲片則是一種介乎動畫片和電影間的混雜體:畫面主體依舊是「偏繪畫術性」的,然而攝影機僅承擔一個「紀錄的作用」。所以這些影片的分類需要看觀者的側重點了。(另有一種混雜體下文詳細敘述。)

3-動畫片的抽象性和抽象電影:
動畫片由於畫面主體偏重「繪畫術性」,因此也就呈現一種抽象的性質;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Fischinger、McLaren等人的作品和《平行線交響曲》、《對角線交響曲》均屬於「抽象動畫片」;那麼那些「城市交響曲」記錄片和《機械芭蕾》這樣的電影該如何劃分呢?在上文提到「真人停格」動畫形式中說到這些畫面中主體依舊依賴的是「繪畫性質」,抽象電影中也僅僅是取了一個「物體的形狀」在做文章,那該對這些做如何解釋呢?
我們繼續回到那個影像的基本單位上去,「抽象電影」中的這些實體,雖然有抽象的性質,但是它在紀錄的過程中是偏「照相術性質」的,照相術「將現實中本已存在的個體捕捉下來,而被人加以抽象改造。」即其實影像本身即有現實性又有抽象性的情況下,導演利用了其後者的性質而已,但是這並沒有改變影像的本初的「照相術特性」,而真人停格則不同,他是藝術家人工塑造出來的形體,本身即是對現實的抽象概括了,所以再如何紀錄它依舊是抽象的,因此真人停格是動畫片,而《機械芭蕾》和《柏林:大城市交響曲》則是電影,抽象電影。
同樣那些沙土動畫片和拍攝自然中沙丘變化雖然呈現的狀態似乎相同,但是前者是動畫片,後者是紀錄電影。

4-動畫技術:
上文提及在膠片上有時會作美術處理,這便是「動畫技術於電影的運用」。染色、遮罩、摳像等等無非都是藝術再加工的手段,而這些手段都和美術沾上了邊。而近來興起的CGI技術則正在向先前建立起來的動畫和電影理念發起挑戰。如果將CGI歸為動畫,那麼難保現今諸多大片都可歸為「不入流之雜種」之嫌。而此時我們的標准依舊可用,盡管電影中CGI技術仰賴性很大,但是最後膠片依舊行使它的「紀錄性」而非「復制性」,動畫依舊是個輔助的東西而非真正的表現主體的工具:所以《星球大戰》也好,《指環王》也好,都是電影而非動畫。
另外電影和動畫的分野也越來越不清晰,兩者各取所長為我所用:《迷牆》里的那些動畫段落;《麥兜之波羅油王子》中的記錄片段落,都成了各自電影中有力的表現工具。
另外一個重要現象便是出現了許多的「動畫片和電影」的混雜體,諸如《誰誣陷了兔子羅傑》、《空中大貫籃》、《精靈鼠小弟》等等,(中國在解放後曾有一個以布偶和男孩為主角的電影。電視節目中也很多見,也算是個混雜體吧。)其中的基本單位中部分呈現「照相術功能」,而部分呈現「繪畫術功能」,因此動畫片和電影進行硬性的分野也是一個未免偏激的論斷,隨著時代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這種界限必將越發清晰,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兩者的融合。

Hints:
1-「視覺暫留原理」目前大都採用frame by frame形式,但是今年上海雙年展上我看到一個利用折射原理製作的蓮花童子雙手合十的動態效果裝置,將來也能算一種探索動畫發展的方向吧;

2-個人意見:其實強調動畫和電影的「還原運動」機理並非能完全說明問題-大凡做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連續性剪輯就相當於一個stop motion,而《天使愛美麗》《再見列寧》中的抽幀則是另一種與動畫片十分相似的stop motion效果。而電影本身也是以frame為物理單位的,所以frame by frame不可取。應當從兩者的特性入手。

3-因為電影史學家將一個「動畫」概念當作公理承認,因此在介紹電影的起源時過多地強調了它和照相的共同之處,因此多提及那些光影技術而少提及動畫技術。這也是由電影本性決定。關於電影起源的部分:麥布里奇的可參見虎皮與周傳基老師的解說;而盧米埃爾之所以被公認為先驅的原因是因為他同時實現了:拍攝、放映兩個環節的革新,而這才是完全的電影組成-攝影機的「復制」和放映機的「還原」,外加放映場地的「儀式化」,而前人都沒有做到這點的統一。

4-http://www.atomfilms.com/
為加深印象,推薦這個網站上的兩個動畫片:
真人停格-harpya
影戲動畫-humdrum

5-關於最後那個布偶動畫片和提線木偶動畫片還是有很多等待理清的疑點存在。感謝Raywong的文章!

F. 八九十年代一部外國引進的動畫片,一個老頭騎一個驢,手裡一把劍和一個盾牌,想要拯救世界,他一本正經的,可愛

堂吉訶德
這個很有名阿,科普一下
背景
塞萬提斯現在可以說是西班牙最負盛名的作家,有人稱他為者弊「現代小說之父」,但他永遠不可能知道這一點,因為在他的一生,雖然有英勇的戰場功績,卻始終不得志,窮困潦倒。即使把精力投身於文學創作,他的作品也曾經賣得很火,卻始終沒有得到認可,當時的文學界人士對他的巨著《堂吉訶德》抱著輕視的態度,認為它不過是一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供人消遣的閑書」,而此書的出版也沒有使他的物質生活有絲毫的改善。終其一生,在同時代人的眼裡,他只是一個蹩腳的詩人或者二流作家,他的一生似乎是失敗的──歷史有時候就是這么無情和荒謬。但金子總是有發光的那一天,當歷史翻開新的篇章,人們開始關注他的偉大作品《堂吉訶德》,而塞萬提斯本人也在蓋棺之後,才獲得了人們的公正評價。
塞萬提斯
作者: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1616年)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2日在馬德里逝世[1]。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裡最偉大的作家。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他的一生經歷,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險生涯。他生於16世紀的西班牙,那是個激動人心的時代。信奉伊斯蘭教茄畢的摩爾人被逐回北非顫嫌芹,西班牙從地域到宗教都得到統一。在西班牙王廷的資助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海洋冒險促進了殖民主義的興盛,對美洲的掠奪刺激了國內工商業的發展,一些城市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西班牙擁有一千多艘船航行在世界各地,成為稱霸歐洲的強大封建帝國。但是西班牙的強盛極為短暫,專制君主腓力普二世對外發動多次失敗的戰爭,既耗盡了國庫的資產,也使西班牙喪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在國內,封建貴族與僧侶還保持著特權,各種苛損雜稅繁多,使得貧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更為突出,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盡管專制王權與天主教會勾結在一起,利用宗教裁判所鎮壓一切進步思想與人民的反抗,但人文主義思想仍然得到傳播,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作家。
塞萬提斯出生於一個貧困之家,父親是一個跑江湖的外科醫生。因為生活艱難,塞萬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隨父親到處東奔西跑,直到1566年才定居馬德里。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
23歲時他到了義大利,當了紅衣主教胡利奧的家臣。一年後不肯安於現狀的性格又驅使他參加了西班牙駐義大利的軍隊,准備對抗來犯的土耳其人。他參加了著名的勒班多大海戰,這次戰斗中,西班牙為首的聯合艦隊的二十四艘戰艦重創了土耳其人的艦隊。帶病堅守崗位的塞萬提斯在激烈的戰斗中負了三處傷,以至被截去了左手,此後即有「勒班多的獨臂人」之稱。經過了四年出生入死的軍旅生涯後,他帶著基督教聯軍統帥胡安與西西里總督給西班牙國王的推薦信踏上返國的歸途。
不幸的是途中遭遇了土耳其海盜船,他被擄到阿爾及利亞。由於這兩封推薦信的關系,土耳其人把他當成重要人物,准備勒索巨額贖金。做了奴隸的塞萬提斯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卻均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勇氣與膽識卻得到俘虜們的信任與愛戴,就連奴役他們的土耳其人也為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158年親友們終於籌資把他贖回,這時他已經34歲了。
以一個英雄的身份回國的塞萬提斯,並沒有得到腓力普國王的重視,終日為生活奔忙。他一面著書一面在政府里當小職員,曾干過軍需官、稅吏,接觸過農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公幹。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獄,原因是不能繳上該收的稅款,也有的卻是遭受無妄之災。就連他那不朽的《堂吉訶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監獄里構思和寫作的。1616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塞萬提斯十分愛好文學,在生活窘迫的時候,賣文是他養活妻兒老小的唯一途徑。他用文學語言給一個又一個商人、一種又一種商品做廣告。他寫過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數目的抒情詩、諷刺詩,但大多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他亦曾應劇院邀請寫過三四十個劇本,但上映後並未取得預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園牧歌體小說《伽拉泰亞》(第一部),雖然作者自己很滿意,但也未引起文壇的注意。塞萬提斯50餘歲開始了《堂吉訶德》的寫作。《堂吉訶德》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書中堂吉訶德在游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抨擊教會的專橫,揭示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訶德和他的仆從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學中的兩個典型形象。
1605年《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風行全國,一年這內竟再版了六次。這部小說雖然未能使塞萬提斯擺脫貧困,卻為他贏得了不朽的榮譽。書中對時弊的諷刺與無情嘲笑遭到封建貴族與天主教會的不滿與憎恨。1614年有人出版了一部偽造的續篇,站在教會與貴族的立場上,肆意歪曲、醜化小說主人公的形象,並對塞萬提斯本人進行了惡毒的誹謗與攻擊。塞萬提斯為了抵制偽書的惡劣影響,趕寫了《堂吉訶德》第二部,於1615年推出。除此之外,他還於1613年出版了包括十三篇優秀短篇小說的《懲惡揚善故事集》,其中有曲折的愛情故事,有社會風俗的描寫,也有一些哲學議論。書中描寫了封建社會的罪惡以及西班牙下層民眾生活的貧困,肯定人性與個性自由,對社會的不公正發出了憤怒的抗議。這些充滿了人文主義思想的現實主義短篇在西班牙文藝復興文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他創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訶德》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和歐洲最傑出的作品。

內容提要

《堂吉訶德》原名《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台·拉·曼》,作者在序言中申明:「這部書只不過是對於騎士文學的一種諷刺」,目的在於「把騎士文學地盤完全摧毀」。但實際上,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超過了作者的主觀意圖。在這將近一百萬言的作品中,出現了西班牙在16世紀和17世紀初的整個社會,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侶、牧師、兵士、手藝工人、牧羊人、農民,不同階級的男男女女約七百個人物,尖銳地、全面地批判了這一時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以及私有財產制度,使它成為一部「行將滅亡的騎士階級的史詩」,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
作品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朽的典型人物。書中寫道,這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小貴族,由於愛讀騎士文學,入了迷,竟然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洛稷南提,找到了一柄生了銹的長矛,戴著破了洞的頭盔,要去游俠,鋤強扶弱,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騎了驢兒跟在後面。堂吉訶德又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像為他的女恩主,給她取了名字叫托波索之達辛尼婭。於是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因此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直執迷不悟。他把鄉村客店當做城堡,把老闆當做寨主,硬要老闆封他為騎士。店老闆樂得捉弄他一番,拿記馬料賬的本子當《聖經》,用堂吉訶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著實打了兩下,然後叫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受了封的騎士堂·吉訶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做巨人,沖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群當做軍隊,沖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桑丘·潘沙一再糾正他,他總不信。他又把一個理發匠當做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做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他把一群罪犯當做受迫害的紳士,殺散了押役救了他們,要他們到村子裡找女恩主去道謝,結果反被他們打成重傷。他的朋友想了許多辦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繼續去冒險,又吃了許多苦頭,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參孫·卡拉斯科假裝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罰他停止游俠一年。堂吉訶德到死前才悔悟。
這個人物的性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著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幾乎誰碰上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桑丘·潘沙本來為當「總督」而追隨堂吉訶德,後看無望,仍不舍離去也正為此。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對於被壓迫者和弱小者寄予無限的同情。從許多章節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以熱情的語言歌頌自由,反對人壓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過這一典型,塞萬提斯懷著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義的終結。這一點恰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舊的信仰解體、新的信仰(資產階級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斷裂時期的社會心態。
堂吉訶德的侍從桑丘·潘沙也是一個典型形象。他是作為反襯堂吉訶德先生的形象而創造出來的。他的形象從反面烘託了信仰主義的衰落這一主題。堂吉訶德充滿幻想,桑丘·潘沙則事事從實際出發;堂吉訶德是禁慾主義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則是伊壁鳩魯式的享樂派;堂吉訶德有豐富的學識,而桑丘·潘沙是文盲;堂吉訶德瘦而高,桑丘·潘沙胖而矮。他,桑丘·潘沙是一個農民,有小私有者的缺點,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島(實際上是一個村)的位置上時,他又能夠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貪污受賄。後來由於受不了貴族們的捉弄離了職。他說:「我赤條條來,又赤條條去,既沒有吃虧,也沒有佔便宜,這是我同其他總督不同的地方。」朱光潛先生在評價堂吉訶德與桑丘·潘沙這兩個人物時說:「一個是滿腦子虛幻理想、持長矛來和風車搏鬥,以顯出騎士威風的堂吉訶德本人,另一個是要從美酒佳餚和高官厚祿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們一個是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是可笑的實用主義者。但是堂吉訶德屬於過去,桑丘·潘沙卻屬於未來。隨著資產階級勢力的日漸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訶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在創作方法上,塞萬提斯善於運用典型化的語言、行動刻畫主角的性格,反復運用誇張的手法強調人物的個性,大膽地把一些對立的藝術表現形式交替使用,既有發人深思的悲劇因素,也有滑稽誇張的喜劇成分。盡管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有些細節前後矛盾,但不論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歐洲在此以前的小說前進了一大步,標志著歐洲長篇小說創作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歐洲許多著名作家都對塞萬提斯有很高的評價,如:
歌德:「我感到塞萬提斯的小說,真是一個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寶庫。」
拜倫:「《堂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伏壞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
海涅:「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歌德成了三頭統治,在敘事、戲劇、抒情這三類創作里分別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雨果:「塞萬提斯的創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謂天衣無縫;主角與桑丘,騎著各自的牲口,渾然一體,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極……」
別林斯基:「在歐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內容提要」部分選自徐葆耕《西方文學之旅(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藝術成就

《堂吉訶德》乍看似乎荒誕不經,實則隱含作者對西班牙現實深刻的理解。作者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堂吉訶德》中佔主導地位,在環境描寫方面,與舊騎士小說的裝飾性風景描寫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以農村為主要舞台,出場以平民為主,人數近700多人,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系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

奈及利亞著名作家奧克斯頗動感情地說:「人生在世,如果有什麼必讀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訶德》。
剛開始接觸這部小說的時候,年紀還小,只是感覺它很滑稽,習慣看中國傳統的以情節見長的小說的我,除了留下一個全身盔甲的騎著高高的瘦馬和一個胖嘟嘟的連同他的驢也這么矮小的卡通般形象的印象外別無可談之處;再次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已經是大學的時候了,了解了外國文學的發展脈頭,知道了什麼是騎士文學,發覺《堂吉訶德》這部小說是傳統騎士文學的異類,因為我覺得傳統的騎士文學比較悲壯和典雅;而另類的騎士文學荒誕,彷彿是周星弛的無厘頭電影這般那般。單就文學樣式來說,我一直認為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差之別的(因為我覺得任何的文學形式縱使有某些瑕疵,這只是從大的文學發展歷史的比較後所總結出的,但是它能夠在文化歷史中佔了一個時期,影響那一代人,自有它的優點)如果把唐這部小說硬說為是為了抨擊騎士小說之類的話來,那是把它放在當時的文藝復興的文化氛圍來說的,也許是剛好應了時事的發展。在塞萬提斯他自己描述寫《堂吉訶德》的時候,他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著寫著,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了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網路全書。
由此看來書中所展現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和流溢出的豐富的思想就遠遠不是出自要掃除騎士小說這么一個簡單的動機。
一部經典著作,永遠給人以不同的感受,給人以新的啟迪。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標的人,都會有著不同的理解。這樣的作品,才會不僅當時會被譯成多種文字,而且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會有新的譯文出現,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當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幡然醒悟:《堂吉訶德》不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嗎?自古以來,理想和現實是左右著人類的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體。而《堂吉訶德》正是利用文學形式將這對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動,淋漓盡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認同。堂吉訶德是一位窮鄉紳,讀騎士文學入了迷,他不僅心中嚮往騎士生活,而且把這一願望付諸行動,幾度離家,要鋤強扶弱,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名垂史冊。可是時代變了,騎士制度早已成為歷史,他自然當不成騎士了,於是他只得以幻覺來實現當騎士的嚮往,干出許多愚蠢、荒唐甚至瘋狂的事:他把風車當作惡魔的腦袋,毫不顧及自己的安危沖上去與之大戰一場。結果,給別人造成損失,自己也吃了苦頭。在現在的社會中大到國家(有報道說911後的美國就像塞筆下的堂吉訶德)小到我們每個人,都似乎有堂吉訶德的影子。
其次,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堂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像、嚴肅與幽默、准確與誇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堂吉訶德》中都出現了。比如在堂吉訶德身上,愚蠢和聰明博學,荒唐和正真善良,無能和勇敢頑強就這樣矛盾地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可笑但並不可不惡,甚至是相當可愛的幻想家.桑丘,這位待從的性格特點與他主人之間,既有相同方面的陪襯烘托,也有相反方面的襯托對比,而且又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比之下,如果堂吉訶德是幻想型,那麼這位侍從則屬於現實型.他無論干什麼,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現實利益,即使冒傻氣時也不例外。他更不是一味的傻乎乎,在「總督」任上的那一番審案,也頗有那麼一點智慧的閃光,如果說:堂吉訶德是一位聰明的傻瓜,那麼桑丘則應該是傻瓜中的聰明人。除了這個兩個個性突出,對比鮮明的主人公外,書中還塑造了700個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的人物形象,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它所帶來的意義,也許對於整天充斥著音樂影象電子多媒體合成的各種多維刺激的現代人感受不深,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唯一娛樂方式就是挑燈讀書,因而能早在17世紀——文學剛剛啟蒙復興的時代,塞萬提斯就寫出了《堂吉訶德》,它給予近現代小說的發展就是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所以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為他是第一人,他的《堂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閱讀全文

與動畫片中與傳統電影中演員的地位相當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頭強里邊的嘟嘟小女孩是什麼電影 瀏覽:227
貓和老鼠電影中國獨家預告2 瀏覽:807
疫情下電影院什麼時候開 瀏覽:522
體面是哪個電影裡面的 瀏覽:360
狼女電影演員表 瀏覽:150
有關英語動畫電影的簡單介紹 瀏覽:93
演老上海的電影叫什麼名 瀏覽:555
關於暴力電影英文文章 瀏覽:546
午夜倫理電影神馬影院 瀏覽:45
韓國倫理電影手機視頻 瀏覽:178
取景中國的好萊塢電影 瀏覽:441
韓國電影工具什麼名字 瀏覽:226
哪個比較好看英文電影 瀏覽:539
什麼視頻軟體可以開哪些電影 瀏覽:70
大眾車怎麼連手機看電影 瀏覽:874
美女穿越到抗日時期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97
焦作市5D動感電影哪裡有 瀏覽:499
2018全英文版電影 瀏覽:216
韓國電影高清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343
提升兒童規則意識的電影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