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演員白金龍保齡球是什麼電影

演員白金龍保齡球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4-04-18 14:10:12

香港電影的歷史發展

香港電影史的發展應該從電影傳入香港開始。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在法國巴黎公映了《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水澆園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

這一天,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為「電影時代的開始」。

1896年初,路易·盧米埃爾的助手來了香港放映這些影片,而電影就是這樣傳入香港。

自他離開後,香港電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動。

當年,美國湯默斯·愛迪生公司派出一位電影攝影師到香港拍了一批紀錄片:名為《香港街景》、《香港總督府》、《香港碼頭》、《香港商團》和《鍚克炮兵團》。

這幾部有新聞紀錄的電影雖然不是香港電影公司的出品,可是它們是在香港拍攝的,內容又是香港景物,可以把它們稱為「香港電影」。

從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過一些很短的紀錄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

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

有關報導是這樣的:「現在中環街市對面,即同記辦館面前,准十五晚開演『成套戲本』(即整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下·齊卡當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難》。

1907年,香港有不少電影院紛紛開辦,而且公映的次數和數量都較以往為多,因此被視為香港電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燒鴨》,是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在香港拍攝的一部默片諧劇。

該片的導演梁少坡同為該片的主角,故事講述一個小偷(由梁少坡飾演)想偷燒鴨,卻被警察捉住了。

劇情十分簡單,但不乏詼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燒鴨》雖在香港攝制,卻並非香港電影公司的作品。

該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後來返唯世結束了他在上海的電影事業,回美國路經香港時,和黎民偉合作製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並因而催生了香港電影事業,而黎民偉更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

這部電影的出現,象徵香港電影史啟蒙期的終結,萌芽期正式開始。

據《中國電影發展史》記載,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在1913年出產,編導是黎民偉、攝影師是羅永祥,主要演員是黎民偉和嚴珊珊。

這部電影創下不少香港電影紀錄: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

(二) 第一部在外國公映的香港片;

(三) 第一部有女電影演員參演的香港電影;

(四) 也同時是第一部有特技攝影的香港電影。

黎民偉及其兄長海山、北海於1923年創辦了香港第一間全由香港人投資創辦的電影製片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

他們並非為了名利,而是志在推動香港,以至全中國的電影工業。

民新的成立為香港電影業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它不僅在1923年出品了香港第一部新聞紀錄片《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又在1924年在廣州成立了香港第一個演員培訓所民新演員養成所,發掘有演戲潛質的人。

此外,民新還攝制了香港出產的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

於1924年,珍貴的新聞紀錄片《中國 *** 第一次全國大會》、《孫大元帥檢閱軍團警會操》以及1925年出產的《孫大總統東較場閱兵》等亦是民新的出品。

事實上,1924年至1925年,香港電影事業已漸漸成長,可是由於黎民偉具有同盟會的背景,漏肢港英 *** 禁止民新於香港開設攝影山正場,香港電影發展被迫中止了。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無理殘殺中國人民,中國各地紛紛 *** 、 *** ,以示 *** 。

同年6月,內地的 *** 熱潮擴展到香港。

香港大 *** 期間,每天都有商店倒閉,百業凋零,所有娛樂活動,包括電影放映一律停止。

這個現象令剛萌芽的香港電影事業夭折。

次年10月 *** 結束,但香港電影事業仍然未能復甦起來,因為有實力的電影工作者都去了廣州或上海發展。

雖然期間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員,但這都是有名無實,直至 1929年末,仍沒有一部香港電影生產過。

1930年初,黎北海等創辦了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創業作《左慈戲曹》,然後香港才陸陸續續再有電影製片公司的成立,香港電影事業才見起色,得以復甦。

1930年,香港的電影業隨著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創建香港影片公司而開始復甦。

不過,真正令香港電影業站穩住腳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偉的上海民新與其他幾間電影公司合並而成的「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可以說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是戰前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之一。

為了培養人才,聯華在1931年4月開辦演員養成所,教授的課程包括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等,堪稱一間電影全科學校。

它培訓了一批傑出的粵語片導演,如李鐵、黃岱等,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

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

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

進入1935年,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

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

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

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

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

1937年到1938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

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

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

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

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

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

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 *** 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內地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

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70代初更達至高峰。

香港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

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內地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電影,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

再加上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加坡、馬來西亞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20世紀50-60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

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粵語片

1: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20世紀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部份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

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

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

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20世紀50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

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2: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好萊塢通俗劇的故事模式。

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

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鍈、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

大概是因為過分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

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3:古裝武俠片

20世紀50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20世紀60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4: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5:國語片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折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

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

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

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

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

狄龍和姜大衛、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70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20世紀50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

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1970-19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

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七十年代

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楚原、張徹及劉家良等等。

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

1979年的《英雄無淚》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60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

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

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

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70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

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

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

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

演員方面,成龍,洪金寶等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貪玩的形象來親近觀眾。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種,提到70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導演李翰祥從台灣返回香港東山再起,大拍風月綽頭及騙術奇觀電影。

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騙術奇譚》,不但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新的一頁,也象徵著70年代香港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綽頭化的風格抬頭,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80年代。

不過,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卻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

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徐克、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輕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

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輕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

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 *** 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

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都慎用大明星,製作成本亦得到控制,跟後來的港產片標榜卡士明星,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可謂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

20世紀80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製一部一部商業掛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

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眾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龍虎風雲》等。

除新藝城之外,80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

德寶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 (《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跡》,更是成龍的顛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0) 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

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財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80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佔了四部,嘉禾佔了五部,再加上多產量的德寶(1984至1989的五年間,拍制了47部電影)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跟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80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

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沒落,加上1989年經濟、影帶市道不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

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1990年,周星馳以《賭聖》大破紀錄,開始他的票房神話,90年代至今基本是周星馳的天下。

綜觀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80年代順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關錦鵬(《胭脂扣》)、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

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好萊塢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80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另一個令90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

80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後期,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

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後來香港 *** 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作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中央 *** 開放市場。

1997年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 *** 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戛納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

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好萊塢羅致。

20世紀90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

還有90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些小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

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20世紀80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2000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

還有90年代的奇跡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周星馳、周潤發、成龍等等。

2003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

除了經濟繼續低迷之外,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爆發,使許多戲院空空如也,並令電影製作停頓四個月;該年只共拍攝54部電影。

香港的兩位著名歌手兼演員張國榮(46歲)和梅艷芳(40歲)的死,對電影業更是雪上加霜。

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劇經典。

從《喜劇之王》開始,周星馳導演的作品全都是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還算有觀眾緣。

其進軍好萊塢,除拍攝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 ,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

到大陸轉型做配角(如《讓子彈飛》《大鬧天宮》,也只能拍《大上海》這種老本行電影,可惜在香港竟只有500萬港元的票房。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90年代的成績,2000年後成龍主演電影已不算大賣。

可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

《十二生肖》在香港更只有800多萬港元的票房。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21世紀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

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Ⅱ 香港經典電影介紹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這些電影真的很好看,我給你推薦的,望你能夠喜歡!

Ⅲ ▲▲誰能告我這是哪部影片●●

魂斷藍橋?

一次偶然的機會,芭蕾舞女演員瑪亞在滑鐵盧橋邂逅了高級軍官羅伊。由於戰爭的原因,兩人決定馬上結婚,但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一天晚上,羅伊接到命令,部隊當晚開拔。瑪亞無意中看到了羅伊的名字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看她,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亞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為了維持生活,瑪亞和她的好友都淪為街頭應招女郎。羅伊並沒有死,他回來了。瑪亞的遭遇使她無法面對與羅伊的婚姻及羅伊家族的顯赫地位。她來到滑鐵盧橋,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

http://yule.sohu.com/7/0204/74/column218957477.shtml

<佳片有約>播放電影目錄 1998年至今

1998年

09月26 鋼鐵是怎樣煉成
10月03
10
17 沙漠黑駒
24 安娜.卡列尼娜
31 慾望號街車
11月07 燕特爾
14 蝴蝶夢
21 愛的腳步
28 漢密爾頓夫人
12月05 白牙
12 紅與黑
19
26 危險的愛情

1999年

01月02 大鼻子情聖
09 鳥孩
16 一夜風流
23 白衣女人
30 滑稽女郎
02月06 羅馬大屠殺
13 第三類接觸
20 亡命天涯
27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03月06 西伯利亞之歌(上)
13 西伯利亞之歌(下)
20 39級台階
27 吉烏塞培威爾第
04月03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10 貴在真誠
17 風流寡婦
24 浮生若夢
05月01 為了彼得
08 義大利式的結婚
15
22 愛瑪
29 苔絲
06月05 水源
12 甘泉瑪濃
19 遠山的呼喚
26 莆田進行曲
07月03 卡門
10 烽火母女淚
17 羅丹的情人
24 馬爾戈王後
31 冬天的心
08月07 夜叉
14 白色
21 兆治的小酒館
28 一個女人的一生 09月04 飛越黃昏
11 貴婦失蹤案
18 華麗家族
25
10月02
09 車站
16 熊
23 華麗家族
30 不毛之地
11月06 冒險女郎
13 金粉世界
20 追捕
27 火的戰車
12月04 埃及艷後
11
18 打工女郎
25 華爾街

2000年

01月01 保鏢
08 日本沉沒
15 痛苦與狂喜
22 火燒摩天大樓
29 羅斯夫婦的戰爭
02月05 勝利大逃亡
12 我的堂兄文尼
19 你好,多莉
26 美好的願望
03月04 晚班
11 黑白父子情
18 總統班底
25 第八天
04月01 虎虎虎
08 巴頓將軍
15 黑美人
22 探戈
29 金環蝕
05月06 影子武士
13
20 伊豆的舞女
27 警察學校
06月03 探戈
10 綠卡
17 修女也瘋狂
24 孟菲斯美女號
07月01
08 老槍
15 新岳父大人
22 家有傑克
29 當男人愛上女人
08月05 兇殺後
12 「原始」家庭
19 鋼琴師
26 三個奶爸一個娃
09月02 益智游戲
09 姐妹坡
16 閃電奇跡
23 我們的青春時代
30 馬語者
10月07 危險游戲
14 最後生死戀
21 狄克崔西
28 小雪的故事
11月04 再見,鍾情
11 一碗蕎麥面
18 總統軼事
25 摩天悍將
12月02 巴黎聖母院
09 第三類奇跡
16 政治游戲
23 淘氣精靈
30 飛狗巴迪

2001年

01月06 小公主
13 喜福會
20 新豌豆公主
27
02月03 秋天的童話
10 湯姆和微微安
17 富貴逼人
24 尼羅河上的慘案
03月03 冷酷的心
10 三人世界
17 葉塞尼亞
24 富足
31 塘鵝暗殺令
04月07 青春永駐
14 納粹陰魂
21 三個火槍手
28 飛天法寶
05月05 恐怖地帶
12 脫絨先生
19 叢林赤子心
26 動盪歲月
06月02 天生一對
09 真假公主
16
23
30
07月07
14 六天七夜
21 莉莉瑪蓮
28 為你瘋狂
08月04 101真狗
11 蛇眼
18 野貓出擊
25 鐵碗校長
09月01 玻璃樽
08 新湯姆歷險記
15 愛情魔力
22 森林泰山
29 寶貝
10月06 霍克船長
13 財神當家
20 美人魚
27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
11月03 海蒂
10 七寶奇案
17 聖人
24 浪潮王子
12月01 第一公子
08 傾城佳話
15 紅茶情緣
22 雲中漫步
29 盡善盡美

2002年

01月05 蘇菲的抉擇
12 忠奸人
19 白金龍
26 克萊默夫婦
02月02 剪刀手愛德華
09 仙樂飄飄
16 英雄
23 零度空間
03月02 致命距離
09 四姐妹的故事
16 人間有情
23 碼頭風雲
30 蘇菲的世界
04月06 六重唱
13 長大
20 長日留痕
27 純真年代
05月04 神秘拼圖
11 夢中的姑娘
18 愛在戰火蔓延時
25 佐羅的面具
06月01 巨猩喬.揚
08 黑色颶風
15 花月(Fiorile)
22 第六感女神
29 戀戀三季
07月06 外星人報到
13 火星任務
20 火箭人
27
08月03 我愛上了朋友的姐姐
10 本能反應
17 我愛麻煩
24 鋼琴課
31 驚爆內幕
09月07 國家的敵人
14 屋頂上的輕騎兵
21 新東方快車謀殺案
28 乞力馬扎羅的雪
10月05
12 愛情DIY
19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26 鳥
11月02 機器管家
09 秋之奏鳴曲
16 印度先生
23 喜馬拉雅
30 雲上的日子
12月07 甘地
14 畢業生
21 G型神探
28 卓別林

2003年

01月04 傾聽女人心
11 滑頭紳士闖通關
18 亂
25 掛線情未了
02月01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05 英國病人
08 聖女貞德
15 永不妥協
22 雙面鏡
03月01 連鎖陰謀
08 濃情巧克力
15 光輝歲月
22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9 移魂女郎
04月05 西雅圖夜未眠
12 瘋女胡安娜
19 理智與情感
26 天國的孩子
05月03 第六日
10 哈姆雷特
17 征服者派利
24 心靈捕手
31 精靈鼠小弟
06月07 縱橫四海
14 垂直極限
21 盧浮魅影
28 英國病人
07月05 無罪的罪人
12 嫌疑犯
19 沉默的羔羊
26 炎熱的夜晚
08月02 我的天才寶貝
09 特工神童
16 窈窕奶爸
23 洛奇
30 拳王阿里
09月01 大衛·科波菲爾
06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13 愛國者
20 從心開始
21 鐵面人
27 邊緣
10月04 珍珠港
11 夢露
15 說慌者雅各布
16 共舞華爾茲
18 新*山伯爵
25 霹靂天使
11月01 春逝
08 卡桑德拉大橋
14 小鬼當家:紐約失蹤
15 雨人
16 穿梭陰陽界
22 美味關系
27 天堂的顏色
29 科學怪人
12月03 情牽一生
06 東京物語
06 憤怒的公牛
13 驚弓之鳥
20 美國甜心
27 十萬火急

2004年

01月03 肥佬教授
10 八美圖
17 霍蘭德先生的樂章
24 音樂之聲
31 大話王
02月07 細雪
14 機票情緣
21 殺死一隻知更鳥
27 聖皮埃爾的寡婦
03月06 憨豆先生
13 騎士傳奇
17 碧海情緣
20 霧之旗
27 恐懼的代價
04月03 兒子的房間
10 回火
12 皮諾曹奇遇記
17 希望
18 倫敦查林十字街84號
24 阿育王
25 歐內斯特拯救聖誕節
05月01 亂世佳人
04 鐵面人
03 生命的證據
05 天使艾美麗
07 進化
08 巴倫
15 阿拉伯的勞倫斯
20 紅藍白三色之紅色
21 紅藍白三色之白色
22 紅藍白三色之藍色
29 大衛·科波菲爾
06月05 空中大灌籃
12 遷徙的鳥
19 激情與夢想-法拉利的故事
26 無處為家
07月03 雨中曲
09 蝴蝶飛舞時
10 懷胎九月
17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21 煤渣小路
24 海上鋼琴師
29 莫阿
31 蜘蛛俠
08月02 森林怪獸
04 黑天鵝絨禮服
07 蝙蝠俠
08 歸還戈雅自畫像
09 滿意信
09 居里夫人
13 蝙蝠俠重現江湖
14 天使艾美麗
18 跨越彩虹
20 永遠的蝙蝠俠
21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26 貝爾蒙特
27 蝙蝠俠與羅賓
28 生命
29 魔鬼的算術
30 銀行內幕
09月01 告別有情天
02 藍衣英雄
03 叢林狼歸來
04 上帝也瘋狂
08 一個母親的選擇
09 傑姬·埃塞爾·瓊
11 完美風暴
18 西北偏北
22 我的路易斯安娜的天空
25 砂器
10月01 精靈鼠小弟2
02 曼哈頓灰姑娘
04 80天環游地球
09 菊花香
13 大鼻子情聖
16 *山伯爵
21 義大利末代皇後
22 廣島
23 變相怪傑
30 婚禮
11月01 戀戀情書
02 真愛銘心
03 巴倫
05 畫中情思
06 印度往事
07 沙子人生
10 金子般的心
13 緣分天註定
16 桂河大橋
20 天堂的顏色
24 心靈訪客
27 中央舞台
30 斯坦利和艾麗斯
12月01 菊花香
02 復仇者
04 鐵面人
11 萍水相逢
18 火與劍
25 公主日記

2005年

01月01 億萬未婚夫
08 公寓
12 聲音與靜默
15 美好年代
22 情歸阿拉巴馬
29 天兆
02月02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05 佩拉斯卡
12 皇家威龍
19 雪地狂奔
21 亂世佳人
22 火的戰車
23 蜻蜓
24 賓虛
25 音樂之聲
26 法國販毒網
27 西北偏北
03月05 紅字
09 友情天地
12 太空牛仔
17 春琴抄
18 生死時速
19 菊次郎的夏天
21 簡.愛
26 特工佳麗
04月02 火燒摩天樓
04 埃及艷後
08 夜海迷城
09 淘氣少女求愛記
16 對壘特工
23 不一樣的天空
30 泰坦尼克號
05月07 埃及艷後的任務
14 布穀鳥
21 誓言
28 芳心不在家
06月04 生死極速
11 白氣球
18 賓虛
25 高斯福庄園
07月02 情場世界波
09 真實的謊言
16 彼得一世的遺囑
23 勇士斗愷撒
30 陌路人
08月06 時空訪客
13 仲夏夜之夢
20 鋼琴家
27 生命的證據
09月03 芳芳鬱金香
10 向左走 向右走
17 顫栗空間
24 我決定留下
10月01 勇敢的心
08 冰雪勇士
15 靈魂庄園
22 大城勇士
29 天堂之路
11月05 怪醫杜立德
12 睜開你的眼睛
19 生死時速
26 冰雨
12月03 回歸
10 車神
17 異度空間
24 我愛貝克漢姆
31 指環王:護戒使者
2006年01月07 黃昏清兵衛
14 大白鯊
21 尖峰時刻

Ⅳ 周星馳都演過什麼電影,要全部的!還有成龍的!

一星級作品(13)

《算死草》 《非洲和尚》 《豪門夜宴》 《風雨同路》 《流氓差婆》 《龍鳳茶樓》 《小偷阿星》 《最佳女婿》 《一本漫畫闖天涯》 《捕風漢子》 《龍天涯》《霹靂先鋒》 《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二星級作品(9)

《玻璃樽》 《情聖》 《濟公》 《義膽群英》 《龍的傳人》 《師兄撞鬼》 《行運一條龍》 《千王之王2000》《97家有喜事》

三星級作品(17)

《大內密探零零發》 《食神》 《百變星君》 《整蠱專家》 《賭俠2:上海灘賭聖》 《賭聖》 《咖喱辣椒》《無敵幸運星》 《鹿鼎記II之神龍教》 《賭俠》 《家有喜事》 《逃學威龍II》《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 《回魂夜》 《新精武門1991》 《武狀元蘇乞兒》《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

四星級作品(8)

《喜劇之王》 《鹿鼎記》 《逃學威龍》 《破壞之王》 《漫畫威龍》 《審死官》 《唐伯虎點秋香》 《功夫》

五星級作品(3)

《西遊記第101回月光寶盒》《西遊記完結篇仙履奇緣》《國產凌凌漆》

1988

《霹靂先鋒》處女作品、憑借本色表演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慣性表演狀態

1989

《龍在天涯》配角的巔峰表現

《義膽群英》差強人意

《流氓差婆》與吳君如的表演擦出火花,第一次轉型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表演雛形、喜劇天份初露

《龍鳳茶樓》《風雨同路》表現平平,但已被觀眾認可

《咖喱辣椒》完全蓋過張學友的表演

《小偷阿星》《師兄撞鬼》慣性表演狀態

《賭聖》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頭把,開始與吳孟達拍檔

《無敵幸運星》《江湖最後一個大佬》因《賭聖》一片而大賺,但周星馳的表現一般

《賭俠》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周星馳名聲大噪

1991

《整蠱專家》新題材喜劇影片、與王晶初步形成默契

《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無厘頭表演定型

《逃學威龍》暑期強檔、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

《賭俠2上海灘賭聖》鞏俐、方季惟分飾港版、台版女主角,周星馳已成票房保證

《情聖》與毛舜筠演對手戲,但主角過多,「星」味平平

《豪門夜宴》客串

1992

《漫畫威龍》開始有人懷疑周星馳到底能堅持多久

《家有喜事》香港最成功的喜劇之一、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

《逃學威龍2》有滑鐵盧之稱

《審死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

《鹿鼎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三名

《鹿鼎記2神龍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五名

《武狀元蘇乞兒》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四名

這是「周星馳年」,徹底佔領香港市場

1993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七名,有人說這將是周星馳的最後一年

《唐伯虎點秋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周星馳反攻

《濟公》慘敗

1994

《破壞之王》慣性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入選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

《國產凌凌漆》與袁詠儀擦出火花,無厘頭表演完全成熟,與羅家英合作備受認可

1995

《西遊記之101回月光寶盒》《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第二次轉型,效果尚可, 皆入

選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無厘頭+浪漫主義+想像力,與莫文蔚擦出火花

《回魂夜》繼續嘗試轉型,基本看不到本人面目,觀眾接受一般。

《百變星君》是當年周星馳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裡面摻雜王晶的成分,屬《整蠱專家》

的延續,無厘頭+電腦特技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重復無厘頭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頗得好萊塢口碑,也是周星馳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1997

《97家有喜事》與《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馳在喜劇表現上優勢不明顯

《算死草》無厘頭表演進入死胡同,帶出葛民輝的喜劇才華

1998

《行運一條龍》痛苦的無厘頭,但在導演手法上有不少進步,退格成配角

1999

《喜劇之王》第三次轉型,深入喜劇表演形式,自編自導自演

《千王之王2000》

2001

《少林足球》成功的導演

2004

《功夫》刻意想回到以前的無厘頭風格,但堆砌的劇情、過時的橋段、誇張的特技、配角的出現、部分場景抄襲《黑客帝國》,帶給大家的更多的是失望(或許是我們期望太高)

周星馳,上海人,(實為浙江寧波人,2004年在東京《功夫》首映宣傳中透露)於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香港。中學畢業後考人無線電視第十一期夜間訓練班,1983年結業成為無線藝員,同年被派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當主持,做了四年。 1987年他被派演戲劇,參演的第一個劇集是《生命之旅》,繼後他又主演了《他來自江湖》等劇,其中最得好評的是《蓋世豪俠》,在該劇中出現了他那獨特的表演風格。 1988年他得到導演李修賢的賞識,出任《霹靂先鋒》男主角之一。獲台灣第乃屆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他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開創了「無厘頭」文化,成為香港普羅文化的重要一環。而他擔綱演出的電影更是屢破票房紀錄,1992年因主演《審死官》而獲亞太影展最男主角獎,1996年因主演《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獲香港電影學會第一屆「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自導自演的《少林足球》更為星爺奪得最佳導演稱號。

周星馳 電影經典角色大全

搞笑是無厘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但沒有下面這些可圈可點的人物,就不會有一個周星馳。

1990 《賭聖》阿星

周星馳表演小人物也就是從這時起有了自己成形的一套,他能茫然的瞪大了眼,把「星式」的懵懵懂懂、天真無知明明白白地寫在臉上。憑著天生的特異功能,阿星被發現有一手獨步賭壇的絕技從此他無可避免的被人利用,他一舉成名,一步登天也被推到了你死我活的浪尖……一般片子演到這時候就該出英雄了,不過周星馳可演不來「英雄」,只有「反英雄」,結果阿星就是周星馳的這一個。

1991《逃學威龍》周星星

當過學生的人看周星星真是過癮又「解恨」。身為警察囂張慣了的他返回學校做卧底,他做了一切學生們想做不能做,甚至連想都沒有想到過的事情。比方說,他以一個警員的身手敏捷對抗天下老師都慣於用作武器的教鞭、粉筆頭、黑板擦,消課堂暴力於無形;比方說,他狂追美女老師,最後還手到擒來、大功告成——顛覆師生關系還有比這更取巧、更無賴、更徹底的嗎?

1992《審死官》宋士傑

把一個從始至終都以個人利益為主,以替人伸張正義為次的「古代律師」演得如此自然、逗趣而不

惹人反感舍周星馳其誰?片里的宋士傑膽小懦弱、心細刁鑽,利字當頭又抵不了誘惑,偏偏有了一個武功高強、魯直強悍的老婆,他就只好怕老婆怕得一塌糊塗。當他闖入公堂為老婆討回公道,也開始和正義沾了邊。他在公堂中上竄下跳、奔來跑去,口裡猶能振振有詞地說個不停,一氣呵成的表演自然酣暢,誇張而不過火。——難怪在周星馳不多的獎項里,這部片子就為他拿了個「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1992《鹿鼎記》韋小寶

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可謂「形神兼備」。「周版」韋小寶不僅在妓院長大,而且還在那兒勤學苦練匪夷所思的罵人技巧,一種鮮活的市井氣幾乎無需更多的誇張強化。他不僅會在師父陳近南面前大耍滑頭,還敢當面大大咧咧地把陳近南的話拆個明白——「要反清是搶回我們的錢和女人,要不要復明根本就是脫了褲子放屁關人鳥事呀!」如此這般直言無諱一語中的在片中俯拾皆是,很透出點對世事世情、利害關系一點就透的洞察力與通俗管用的機敏。總之,自打周星馳演了韋小寶那個市井小混混,再提韋小寶的時候好多人准會條件反射式地想到他。

1992《武狀元蘇乞兒》蘇乞兒

蘇察哈爾燦一出場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大少爺,任情任性,喜歡上了怡紅院的如霜姑娘,為了她去考狀元郎,理直氣壯的勁頭讓吳孟達飾演的老爹連聲附和:「敢愛人所不敢愛,品位與眾不同,老爹我佩服!」把什麼倫理呀道德呀統統丟了個一干二凈。後來他考上了狀元又被人陷害,卻因緣巧合地當了叫花子的頭兒,披頭散發不說,還添上浪跡於世全不囿於常理的癲狂。蘇乞兒的性情是跟著劇情走,有因由有發展的,難怪周星馳會挺委屈的解釋說這不是一部搞笑片而是劇情片。

1993《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

周星馳演才子唐伯虎既不英俊也不風雅,與其說瀟灑毋寧說放肆,與其說多情毋寧說好色,整個就是一「反才子」,而唐伯虎點秋香,既不是郎情妾意也不是情意纏綿,只是他在矮子里挑出高個矮子式的看中了秋香,又可謂「反才子佳人」。反掉了才子,反掉了才子佳人,片子里再找不到文人才士的酸迂和優越感。

1994《國產凌凌漆》凌凌漆

在這部影片中,周星馳把神表現為一個悲劇性的浪漫英雄。這個角色可以做一切事情,包括彈鋼琴。在他到達香港時,他很快識破了陰謀,這和《逃學威龍》中那個需要時間適應環境的周星星大不相同。他引導整個電影的情節。命運與卑鄙惡人都不能傷害到他。這樣,這個角色還是一個神,但是他賦予了這個角色一個悲劇弱點以取悅觀眾:他墮入了與一個女人的愛情的深淵。

1995《大話西遊》至尊寶

至尊寶的今世本來很明白,強盜頭子一個,可是他偏偏愛上一個白晶晶。為救白晶晶他離開紫霞,結果又發現紫霞是最愛。至尊寶遇到了一個男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可是因為時空轉換的原因,他可以

為兩份愛都不負擔責任,所以他被尊成了「情聖」。

1996《食神》史蒂夫周

食神從出場就風光無限,不再是小人物的一步登天、欣喜若狂,而是大人物的得意忘形、站得高跌得重。他把得意者的囂張誇大得分外鮮明,而他被親信們聯合背叛、暗算的境遇也就顯出分外的炎涼。難得的是滲透其間的某種淡泊,在周星馳表現起來就是:神思恍惚的表情和誇張但冷靜的舉手投足間那

點自在的悲涼。

1999《喜劇之王》尹天仇

尹天仇就是成名前歷經辛酸的周星馳。他在劇組里跑龍套,跑得分外賣力認真,但他的專業精神卻在這些情境里被突現成了一種累贅和一個諷刺,他的屈辱和挫敗也再一次次不動聲色的被重復,而他只同樣重復著一句話: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很少在周星馳的片子里看到這么多嚴肅、認真甚而蕭索的表

情。尹天仇的魅力也許就是周星馳今天的魅力——一種愈漸成熟了的悲欣交集

1 Rush Hour 3 尖峰時刻3 【2006】
2 New Police Story 新警察故事 【2004】
新警察故事(港)
3 Time Breaker 時空破壞者 【2004】
The Myth/Titanium Rain
4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環游地球80天 【2004】
環游地球八十天
5 Enter the Phoenix 大佬愛美麗 【2004】
6 The Hua Chronicles: Blade of the Rose 千機變 2 :花都大戰 【2004】
千機變2之花都大戰/千機變2/千機變II
7 Shanghai Knights 上海武士 【2003】
皇家威龍(台)/贖金之王2:皇廷激戰(港)/上海武士(其他)
8 Vampire Effect 千機變 【2003】
千機變(港)
9 Traces of a Dragon: Jackie Chan & His Lost Family 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 【2003】
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台)
10 The Medallion 飛龍再生 【2003】
飛龍再生(中)/免死金牌(台)/飛龍再生(港)
11 The Tuxedo 燕尾服 【2002】
神奇燕尾服(中)/燕尾服(台)/特務踢死兔(港)
12 The Accidental Spy 特務迷城 【2001】
特務迷城(其他)
13 Rush Hour 2 尖峰時刻 2 【2001】
尖峰時刻 2(中)/巔峰時刻 2(台)/火拚時速 2(港)
14 Shanghai Noon 上海正午 【2000】
上海正午(中)/西域威龍(台)/龍旋風(港)/贖金之王(其他)
15 Bruce Lee: A Warrior's Journey (V) 李小龍:勇士的旅程 【2000】
李小龍:勇士的旅程(其他)
16 Tejing xinrenlei 特警新人類 【1999】
特警新人類(台)/特警新人類(港)
17 Jackie Chan: My Stunts (V) 成龍的特技 【1999】
成龍的特技(中)/成龍的特技(台)/成龍的特技(港)
18 King of Comedy 喜劇之王 【1999】
喜劇之王(港)
19 Gorgeous 玻璃樽 【1999】
20 Rush Hour 尖峰時刻 【1998】
尖峰時刻(中)/巔峰時刻(台)/火拚時速(港)
21 Who am I 我是誰 【1998】
22 Mr.Nice Guy 一個好人 【1997】
義膽廚星(中)/一個好人(港)
23 An Alan Smithee Film: Burn Hollywood Burn 雙龍一虎闖天關 【1997】
雙龍一虎闖天關(台)/星光龍門陣(港)
24 First Strike 簡單任務 【1996】
白金龍(台)/簡單任務(港)/警察故事4(其他)/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
25 Hong faan kui 紅番區 【1995】
紅番區(港)
26 Pi li huo 霹靂火 【1995】
霹靂火(台)
27 Jui kuen II 醉拳2 【1994】
醉拳2(台)
28 Crime Story 重案組 【1993】
終級警網(台)/重案組(港)
29 City Hunter 城市獵人 【1992】
城市獵人(港)
30 Jing cha gu shi III: Chao ji jing cha 警察故事 III:超級警察 【1992】
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其他)
31 Twin Dragon 雙龍會 【1992】
雙龍會(台)/雙龍會(港)
32 Xi Zang xiao zi 西藏小子 【1992】
西藏小子(港)
33 Huo shao 火燒島 【1990】
火燒島(港)
34 Feiying gaiwak 飛鷹計劃 【1990】
飛鷹計劃(港)
35 Chu gui jing 初到貴境 【1990】
初到貴境(港)
36 Qiji 奇跡 【1989】
奇跡(其他)
37 Ging chaat goo si juk jaap 警察故事 II 【1988】
警察故事續集(台)/警察故事續集(港)
38 'A' gai waak juk jaap A計劃續集 【1987】
A計劃續集(港)
39 Fei lung maang jeung 飛龍猛將 【1987】
飛龍猛將(港)/飛龍虎將(其他)
40 Armour of God 龍兄虎弟 【1986】
禿鷹計劃 2(中)/飛鷹計劃 2:龍兄虎弟(港)
41 Nui ji za pai jun 扭計雜牌軍 【1986】
扭計雜牌軍(港)
42 My Lucky Stars 福星高照 【1985】
福星高照(中)/福星高照(台)/福星高照(港)
43 Long de xin 龍的心 【1985】
龍的心(港)
44 Xia ri fu xing 夏日福星 【1985】
夏日福星(中)
45 The Protector 威龍猛探 【1985】
威龍猛探(台)/威龍猛探(港)
46 Ging chaat goo si 警察故事 【1985】
47 Kwai tsan tseh 快餐車 【1984】
快餐車(中)/快餐車(台)/快餐車(港)
48 Cannonball Run II 炮彈飛車 2 【1984】
炮彈飛車 2(港)
49 Mai nei dak gung i 迷你特攻隊 【1984】
迷你特攻隊(台)
50 Shen yong shuang xiang pao 神勇雙響炮 【1984】
神勇雙響炮(港)
51 Wu fu xing 奇謀妙計五福星 【1983】
奇謀妙計五福星(中)/奇謀妙計五福星(台)/奇謀妙計五福星(港)
52 Project A A計劃 【1983】
53 Dragon Lord 龍少爺 【1982】
龍少爺(中
54 The Cannonball Run 炮彈飛車 【1981】
炮彈飛車(台)/炮彈飛車(港)
56 Shi di chu ma 師弟出馬 【1980】
師弟出馬(中)/師弟出馬(台)/師弟出馬(港)
57 The Big Brawl 殺手壕 【1980】
殺手壕(台)/殺手壕(港)
58 Hsiao chuan yi chao 笑拳怪招 【1979】
59 Long quan 龍拳 【1979】
60 Zui quan 醉拳 【1978】
醉拳(台)/醉拳(港)
61 Fei juan yun shan 飛渡卷雲山 【1978】
飛渡卷雲山(港)
62 Quan jing 拳精 【1978】
拳精(港)
63 Jian hua yan yu jiang nan 劍花煙雨江南 【1977】
劍花煙雨江南(港)
64 Feng yu shuang liu xing 風雨雙流星 【1976】
65 Shao Lin men 少林門 【1975】
66 Guang dong xiao lao hu 香港過客 【1974】
67 Jin ping shuang yan 金瓶雙艷 【1974】
金瓶雙艷(台)
68 Enter the Dragon 龍爭虎鬥 【1973】
龍爭虎鬥(港)
69 Xiao lao hu 小老虎 【1973】
小老虎(港)
70 Tie wa 女警察 【1973】
女警察(港)
71 Bei di yan 北地胭脂 【1973】
北地胭脂(台)
72 Ding tian li di 頂天立地 【1973】
頂天立地(港)
73 Fist Of Fury 精武門 【1972】
精武門(港)
74 Come Drink with Me 大醉俠 【1966】
75 Qin Xiang Lian 秦香蓮 【1964】
秦香蓮(港)

成龍電影目錄大全

1962年 Big and Little Wang Tin-Bar
成龍演一個七歲富家兒子(第一次上鏡)

1963年 永恆的愛
成龍任跑龍套

1964年 小李的故事 成龍任跑龍套

1968年 一指禪
成龍任替身演員

1971年 俠女復仇
成龍任跑龍套

1971年 憤怒的拳頭
成龍任替身,與李小龍合作

1971年 廣東小虎 主演:成龍 元彪 較差

1972年 綁架
成龍任跑龍套

1973年 勇者無畏 主演:成龍

1973年 女英雄
成龍任男次主角

1973年 Enter the Dragon
成龍任跑龍套,替身

1973年 少年龍俠
成龍任武打設計

1974年 金蓮
成龍任跑龍套

1975年 喜瑪拉雅人
成龍任跑龍套,替身

1975年 全家同堂
成龍任配角

1975年 小虎/女警察
成龍任配角

1975年 降龍羅漢
成龍任武打設計

1976年 死神之手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一般

1976年 新憤怒的拳頭
主演: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一般

1976年 少林木僧陣
主演: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一般

1977年 鐵拳和尚
成龍任武術指導

1977年 流星殺手
主演:成龍 一般

1977年 謀殺 主演:成龍 半好

1978年 少林蛇鶴掌
主演:成龍 較好

1978年 半塊武*
主演:成龍

1978年 保鏢
主演:成龍

1978年 蛇形刁手
主演:成龍 成*之作

1978年 形意拳
主演: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一般

1978年 龍拳
主演:成龍 差

1978年 醉拳
主演:成龍 極好

1979年 無畏的鼠狗
主演:成龍 編劇:成龍 武打設計:成龍 導演:成龍 很好

1979年 三十六招瘋拳
成龍任武打設計

1979年 奇怪的夫婦
又名死亡之舞
成龍任武打設計

1980年 無畏的鼠狗Ⅱ
主演:成龍 較差

1980年 師弟出馬
主演:成龍 元彪 非常優秀

1980年 小河戰役
又名一場大戰
主演:成龍 張曼玉 利智 較差

1980年 炮彈飛車
主演:成龍 較差

1982年 龍少爺
主演:成龍 導演:成龍 武打設計:成龍 劇本創作:成龍 良好

1982年 神奇特工隊
成龍任配角 較差

1983年 勝者與罪人
成龍任配角 相當不錯

1983年 炮彈飛車Ⅱ
成龍任配角 不理想

1984年 A計劃
導演:成龍 創作:成龍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堪稱經典

1984年 快餐車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優秀

1984年 Pom Pom
成龍,元彪任客串

1985年 我的幸運之星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優秀

1985年 保護者
主演:成龍 較好

1985年 龍的心
又名第一使命
主演:成龍 洪金寶 相當精彩

1985年 閃爍的幸運之星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劉德華 良好

1985年 警察故事
主演:成龍 張曼玉 林青霞 導演:成龍 經典

1986年 上帝的盔甲
又名龍兄虎弟
主演:成龍 潭詠麟 關之琳 導演:成龍 上佳之作

1987年 A計劃Ⅱ
主演:成龍 劇本創作:成龍 製片:成龍 導演:成龍 經典之作

1987年 永遠的龍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優秀

1988年 警察故事Ⅱ
主演:成龍 張曼玉 導演:成龍 經典之作

1988年 飛龍猛將
導演:洪金寶 編劇∶司徒卓漢 主演:成龍 洪金寶 元彪 葉德嫻 楊寶玲 喬宏 元華 郭錦恩 很精彩

1989年 奇跡
又名中國教父
主演:成龍 梅艷芳 客串:張學友 元彪 編劇:成龍 武打設計:成龍 導演:成龍 佳作

1990年 上帝的盔甲Ⅱ
之禿鷹行動
主演:成龍 導演:成龍 上佳

1991年 飛鷹計劃 主演:成龍 上佳

1991年 火燒島
主演:成龍 梁朝偉 劉德華 洪金寶 良好

1991年 雙龍會
又名雙龍戲舞
主演:成龍 張曼玉 利智 上佳

1992年 警察故事Ⅲ
又名超級警察
主演:成龍 楊紫瓊 張曼玉 精品

1993年 重案組
主演:成龍 一般

1993年 城市獵人 主演:成龍 丘淑珍 王祖賢 黎明 優秀

1993年 超級警察續集
又名 S行動
主演:成龍 楊子瓊 優秀

1993年 罪犯
主演:成龍 柯受良 極好

1994年 醉拳Ⅱ
主演:成龍 梅艷芳 劉德華 劉家良 黃日華 經典之作

1994年 紅番區
主演:成龍 梅艷芳 非常優秀

1995年 霹靂火
主演:成龍 袁詠儀 佳作

1996年 簡單任務
又名 白金龍
主演:成龍 導演:成龍 特技指導:成龍 優秀佳作

1997年 一個好人
又名義膽廚星
主演:成龍 優秀佳作

1997年 成龍的傳奇 講述成龍自己的故事

1998年 我是誰
主演:成龍 經典

1999年 尖峰時刻 主演:成龍 優秀

1999年 玻璃樽 主演:成龍 舒琪 武術指導:成龍 好

2000年 上海正午又名 龍旋風
導 演:湯姆·戴伊 演員:成龍 劉玉玲 歐文·威爾遜 武術指導:元彪 優秀

2001年 特務迷城 主 演:成龍 監制:成龍 優秀

2001年 尖峰時刻Ⅱ
主 演:成龍 克里斯·塔克 章子怡 尊龍 導 演:布雷特·拉特納 優秀

2002年 燕尾服 主 演:成龍 JENNIFER 優秀

2003年 上海騎士 又名 龍旋風2
主 演:成龍 歐文·威爾森 範文芳 甄子丹 優秀

2003年 飛龍再生 主 演:成龍 克萊兒·弗蘭妮 李·艾文斯 鍾麗緹

2003年 千機變 客串 一般

2004年 80天環游地球 主 演:成龍 一般

2004年 千機變2 客串 一般

Ⅳ 一部監獄電影影情是一個警察進去查財神的案後來四個人成功逃出監獄來,其中一

是這個把。。

片名:《垃圾部隊》

主演:

曾志偉、胡瓜、廖峻

顧寶明、倪敏然、陳松勇、張菲

影片賣點:

本片由台灣著名導演朱延平帶領電影界超級喜劇巨星爆笑,無厘頭巨獻!具有肢體表演的黑色幽默,又有讓你捧腹大笑的經典語言,寓教娛樂,老少皆宜。

內容簡介:

一輛囚車載著一群所謂的社會垃圾向監獄方向行駛。其中有小馬哥(曾志偉飾)與豪哥(廖峻飾)兩位搞笑大王,為了怕監獄里的黑暗勢力而假裝黑社會大佬在身上畫上大副刺青,可惜又戲劇性的被人發現,受到監獄大哥等人百般凌辱與毆打,真不愧是監獄十大酷刑。

無奈與恐懼使兩人選擇逃獄,可惜只有豪哥逃脫。監獄長遷怒於小馬哥,故意害小馬於不義,果然慘不忍賭。豪哥逃獄在外寫信回來,其中更有美女相片,使這群囚犯無一不流口水。與此同時豪哥卻被抓了回來,監獄長更就此事對所有囚犯進行刻薄,引起監獄大哥們的不滿,他們進行了不吃,不睡,不拉抗議,搞的監獄長哭笑不得,逼於無奈舉手妥協。

監獄的黑暗不會就此結束,小馬哥和豪哥還要進行更殘酷的挑戰「監獄黑市拳」,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補充:
所有影視作品1974年
《哪吒》〔飾 道童〕
1977年
《李三腳威震地獄門》
1980年
《破戒大師》
1981年
《貓頭鷹》
《追女仔》
《鬼馬智多星》
《何方神聖》
1982年
《小生怕怕》〔飾 譚冠〕
《夜驚魂》
1983年
《彩雲曲》
《專撬牆腳》
《少爺威威》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
1984年
《開心將軍》
《大小不良》
《多情種》
《上天救命》
1985年
《開心三響炮》
《花仔多情》
《福星高照》〔飾 羅漢果〕
《丑小鴨》
《時來運轉》〔飾 阿德〕
《何必有我》
《老友鬼鬼》
《夏日福星》〔飾 羅漢果〕
《女人心》
1986年
《兩公婆八條心》
《富貴列車》
《龍兄虎弟》
《最佳福星》〔飾 羅漢果〕
《小生夢驚魂》
1987年
《精裝追女仔》〔飾 吳准少〕
《最後勝利》(飾 阿雄)
《富貴逼人》(飾 笑口祖)
《橫財三千萬》
《七年之癢》
《先生騙鬼》
《繼續跳舞》
《阿兵哥》
《開心勿語》〔飾 曾灶才〕
1988年
《精裝追女仔II》〔飾 吳准少〕
《驚魂今晚夜》
《好女十八嫁》〔飾 Joe〕
《公子多情》(飾 高佬偉)
《神行太保》
《報告典獄長》〔飾 小馬〕
《我愛太空人》
《皇家師姐III之雌雄大盜金燕子》
1989年
《一碗茶》
《福星闖江湖》〔飾 羅漢果)
《花心夢中人》
《返老還童》〔飾 保齡球〕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富貴再三逼人》〔飾 笑口祖〕
《小人物》
《富貴兵團》
《八寶奇兵》
《小小小警察》
《福星臨門》
1990年
《安樂戰場》
《咖喱辣椒》〔飾 拾仔〕
《笑星撞地球》與廖偉雄,胡大為及林敏聰合演
1991年
《驚天十二小時》〔飾 肥波〕
《五福星撞鬼》〔飾 羅漢果〕
《豪門夜宴》〔飾 曾小志〕
《雙城故事》
1992年
《羞羞鬼》〔飾 葛長壽〕
《亞飛與亞基》〔飾 波哥〕
1993年
《乾酪火腿》與王祖賢 張衛健合演
《黃飛鴻對黃飛鴻》〔飾 豬肉榮〕
《走佬威龍》
《記得…香蕉成熟時》
《一屋哨牙鬼》與 林志穎 張衛健合演
《女兒當自強》
《記得當年年紀小》
《超級計劃》〔(客串演出)〕
1994年
《金枝玉葉》
《月光少年》
《神龍賭聖之旗開得勝》
《記得香蕉成熟時2:初戀情人》
《神探Power之問米追凶》
1996年
《甜蜜蜜》〔飾 豹哥〕
《嬤嬤帆帆》
《運財五福星》〔飾 羅漢果〕
《金枝玉葉II》
《四個32A和一個香蕉少年》
1997年
《熱血最強》
《完全結婚手冊》
《最後判決》
《記得香蕉成熟時3:為你鍾情》
1998年
《愈快樂愈墮落》
《殺手之王》
《安娜瑪德蓮娜》
《偉哥的故事》
《不夜城》
1999年
《電影鴨》
《星願》
《半支煙》
《特警新人類》
《偉哥的故事》
2000年
《江湖告急》
《防守反擊》
《小親親》
2001年
《知法犯法》
《初戀拿喳面》
《房東老爸》
《特務迷城》
2002年
《慳錢家族》〔飾 韋大漢〕
《無間道》〔飾 韓琛〕
《金雞》
2003年
《無間道II》(飾 韓琛)
《無間道III》(飾 韓琛)
《非典人生》
《大丈夫》〔飾 郭天祐〕
《龍咁威2003》(飾 丁鐵/釣你老味)
2004年
《江湖》
《我的大o舊父母》
《精裝追女仔2004》〔飾 曾琛〕
《三岔口》
2005年
《後備甜心》 其他演員 鄭伊健 林嘉欣
《黑白戰場》
《早熟》
《阿嫂》
《魔幻賭船》
《任長霞》
2006年
《春田花花同學會》飾 「齋鹵味」歌舞老太太、中年救生員
《東京審判》
《大丈夫2》飾 郭天佑
《卧虎》飾 雞精
《野.良犬》飾 阿叉
2007年
《戲王之王》
《七擒七縱七色狼》飾 譚冠希
《棒子老虎雞》
《神槍手與智多星》
2008年
《功夫灌籃》飾演立叔
《鬥茶》飾演陸羽(特別客串)(拍攝中)
《六樓後座2家屬謝禮》飾演萬生
《秘岸》
《九降風》 飾演 阿彥爸(特別客串)
2009年
《機器俠》
《親密》
《建國大業》

Ⅵ 請有這方面知識的朋友談談關於香港電影近些年來的發展以及相關信息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國主義者無理殘殺中國人民,中國各地紛紛罷工、罷課,以示抗議。同年6月,大陸的罷工熱潮擴展到香港。香港大罷工期間,每天都有商店倒閉,百業凋零,所有娛樂活動,包括電影放映一律停止。這個現象令剛萌芽的香港電影事業夭折。
1926年10月罷工結束,但香港電影事業仍然未能復甦起來,因為有實力的電影工作者都去了廣州或上海發展。雖然期間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員,但這都是有名無實,直至1929年末,仍沒有一部香港電影生產過。
1930年初,黎北海等創辦了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創業作《左慈戲曹》,然後香港才陸陸續續再有電影製片公司的成立,香港電影事業才見起色,得以復甦。
1930年,香港的電影業隨著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創建香港影片公司而開始復甦。不過,真正令香港電影業站穩住腳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偉的上海民新與其他幾間電影公司合並而成的「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可以說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是戰前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之一。
為了培養人才,「聯華」在1931年4月開辦演員養成所,教授的課程包括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等,堪稱一間電影全科學校。它培訓了一批傑出的粵語片導演,如李鐵、黃岱等,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
進入1935年,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
1937年到1938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達至高峰。
[編輯本段]起飛歲月
★粵語片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五、六十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1/ 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部份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五十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2/ 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好萊塢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分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3/ 古裝武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4/ 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國語片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折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和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七十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70-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那是由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編輯本段]黃金歲月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李翰祥、張徹及劉家良等等。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0年的《龍虎門》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六十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
原名:李振藩乳名:細鳳英文名:BruceLee
籍貫:中國廣東順德出生地點:美國舊金山(舊金山)
出生:1940-11-27終於:1973-7-20
(享年32歲)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運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演員方面,成龍,洪金寶等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貪玩的形象來親近觀眾。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種,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導演李翰祥從台灣返回香港東山再起,大拍風月綽頭及騙術奇觀電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騙術奇譚》,不但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新的一頁,也象徵著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綽頭化的風格抬頭,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不過,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卻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新浪潮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匪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都棄用大明星,製作成本亦減至最低,跟後來的港產片標榜卡士明星,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可謂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八十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製一部一部商業掛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眾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周潤發擔綱的《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等。
除「新藝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 (《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跡》,更是成龍的顛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7) 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財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八十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佔了四部,「嘉禾」佔了五部,再加上多產量的「德寶」(1984至1989的五年間,拍制了47部電影)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跟七十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沒落,加上1989年「?事件」影響經濟、影帶市道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編輯本段]艱難歲月
綜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八十年代順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關錦鵬(《胭脂扣》)、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還有九十年代的奇跡周星馳、劉德華以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張曼玉、周潤發、李連傑、成龍等等。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八十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俠動作片,《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相繼掀起打風熱潮,一時間李連傑、林青霞成為賣埠保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98年的《鐵達尼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好萊塢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另一個令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八十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後,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直至近一、兩年,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人揮之不去的「九七問題」,也為香港電影業帶來負面影響。港人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作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大陸政府開放市場。九七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康城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好萊塢羅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有人認為他的「無厘頭」文化和"XX"後港人逃避現實的心態相通,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劇經典。近年,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憑《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壇至尊無上的地位,之後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觀眾緣。近年進軍好萊塢,除拍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 ,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這類文藝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歸拍港產片之意。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八十年代的成績,近年成龍作品已不算大賣),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近年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閱讀全文

與演員白金龍保齡球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典二戰海戰電影 瀏覽:714
電影人物cos不知火舞 瀏覽:510
暴風電影劇情 瀏覽:583
女鬼看鬼片被嚇到是什麼香港電影 瀏覽:988
奪冠電影高清觀看 瀏覽:138
電影活著的簡介 瀏覽:836
食神電影演員表裡面都有誰 瀏覽:608
淪陷是哪個電影里的歌 瀏覽:399
梁祝電影全集完整版中文版 瀏覽:450
如何獲取電影網站token 瀏覽:413
羞羞鬼恐怖電影 瀏覽:772
男主摩托車香港電影 瀏覽:180
韓寒年輕的故事電影 瀏覽:12
高清電影熟女少婦 瀏覽:74
3d電影怎麼觀看 瀏覽:591
最需要書本和鋼筆的英文電影 瀏覽:432
外國歌曲電影 瀏覽:547
所有的電影哪裡能看到 瀏覽:137
印度與中國相關電影 瀏覽:263
川哥看電影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