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媽媽!》是「空前的女性故事」,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80歲母親照顧50歲患病女兒的故事。《媽媽!》上映之後看哭了無數觀眾,因為這部影片從頭到尾都在講述著母愛,同時也涉及了很多現實話題。在這之前幾乎很少有導演會講阿爾茨海默病的問題放在熒幕上,但實際上國內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2.5億,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則是在1,500萬左右,可見很多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困難。
最後,影片不僅充滿了母愛,同時也給我們傳遞出很多積極正能量的東西,例如勇氣,希望、坦然接受、相守等等。很多孩子小時候都唱過《世上只有媽媽好》,裡面的歌詞深深刻在我們的內心,不管孩子究竟如何,也許記憶會慢慢消失,但親情永遠不會。我們要珍惜自己過的每一分每一秒,用心和母親相處。
❷ 奚美娟溫情出演電影《媽媽!》,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由吳彥姝、奚美娟一起主演的電影《媽媽!》將在母親節當天上映,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母親和女兒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工作,為了掙錢,大多都離開父母,離開家庭。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獨巢老人,那麼這樣一來,也會非常想念父母。所以電影的播出,也有很大的象徵意義。一般情況下,都是女兒來照顧年邁的母親,但是在這個影片當中,女兒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並且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在這種情況下,母親仍然陪伴在女兒身邊,還做出了很多溫暖的舉動,劇情發展,是非常感人的。
❸ 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推薦《鳥人》(轉貼) ( 發表時間:2005-1-11 19:32:13 )
《鳥人》:誤打誤撞的收獲
原創 By 房女 2004-12-28 18:22:42
因為Nicolas Cage看了此片,碟上面印的名字莫名其妙,已經沒有提它的必要,總之和此片沒有任何關系。
本片的亮點其實不是Nicolas,而是一張陌生英俊的面孔,亂沖後來搜尋到他是一位叫做Matthew Mordine(馬修·墨迪恩)的演員,對他依然不了解,他的角色卻深深地打動了我。
影片一開始一雙渴望又絕望的眼神盯著一扇不大的窗戶,腦中冒出的是一串串的問號。Nicolas飾演的是一位叫做艾爾的軍士,在戰爭中臉被炸傷,臉上纏著綳帶,到醫院看望自己年少時的玩伴鳥孩兒。鳥孩精神上出了問題,整天蹲在角落裡,目光呆滯,沒有言語……他已不認識這位最好的朋友。
醫生告訴艾爾,如果鳥孩兒繼續這般,三天後會將他送去精神病院。並將永遠呆在那種暗無天日的地方。艾爾為了挽救最好的朋友,開始了一段回憶的旅途——
在家鄉的小鎮,鳥孩兒是和其他孩子都不一樣的,他不和別人玩樂,只會擺弄它飼養的鴿子。因為鴿子,他和艾爾成為了好友。他們全身心地投入鴿子的養育工作,而鳥孩兒卻並不僅僅是愛好,他是愛……他一直幻想自己可以飛翔,不停地做著努力。對飛行,對鳥類的研究相當透徹。因此吸引了班上的一位女生,然而他對於男女之間沒有絲毫興趣,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鳥身上。
鳥孩兒有一位專制的母親和一位體貼的父親。家庭的貧困成為了鳥孩兒養鳥的阻礙,父親卻為了兒子幹了幾份工作,成全兒子的愛好。我想如果父親知道兒子對鳥的喜愛已經達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他不會如此犧牲自己,換回一個心靈受傷的兒子。鳥孩兒和艾爾努力地想些方法賺取少量的錢,完成鳥孩兒的飛翔計劃。他們買了輛破舊的無可挽救的汽車,由於兩人的錯誤,他們被帶進了警察局,艾爾的父親一氣之下買了他們的汽車。因為這件事,鳥孩兒和艾爾的父親大吵了一架,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讓艾爾大吃一驚。他不知道鳥孩兒哪來的勇氣,為何如此執著……
鳥孩脊陪蘆開始櫻帶侍養金絲雀,它們繁衍了一群幼小的生命,鳥孩兒專注地關注它們的哺育過程。他對女孩的投懷送抱完全沒有反應,他不僅僅是性冷淡,他對於性根本就沒有興趣。他 *** 了自己的衣服,和金絲雀們躺在一起,艾爾以為他和那位女孩度過了美妙的一夜,當他得知真相以後,他失望極了,他不再了解鳥孩兒,他覺得鳥孩兒已經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了。
艾爾離開去充軍,同一時刻,鳥孩兒最心愛的金絲雀撞死在玻璃上,面對這種情況,鳥孩兒幾近崩潰。他在戰爭中目睹一枚炸彈炸死了大量的鳥類,他歇斯底里地大叫,從此他陷入了影片開始的那種病態的境地。
艾爾竭盡全力地喚起鳥孩兒的記憶。一切似乎都是徒勞,他發火,嘶吼,鳥孩兒瑟縮地蜷縮著。「這讓我覺得比戰爭還可怕」。艾爾的這句話讓人的心都碎了。在限期的最後時刻,艾爾仍不放棄。終於,鳥孩兒和他說話了,他的世界裡只有艾爾,他不和其他人說話,所以他依然被視為精神病人。艾爾帶著他逃離醫院,鳥孩兒展開雙手,跳下了窗檯,埃爾絕望地大叫,意外——鳥孩兒跳下的地方居然是一方平台。
影片到此結束,至於後續的發展,觀眾可以自己想像。
整部影片充斥著悲涼的氣息,故事的結尾卻出奇不意的給人希望。太吸引我的影片,迫不及待地看完,心中滿是感觸。尤其是鳥孩兒的眼神,悲涼的讓我無限地同情。
在這個世界還有人對一樣事物的熱愛達到這樣水深火熱的程度嗎?
這到底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呢?
MSN精彩空間風雲榜
Spaces 獲取您自己的共享空間 | 使用 RSS 進行聯合 | 告訴朋友 | 搜尋共享空間
技巧
沙之書
線是由一系列的點組成的;無數的線組成了面;無數的面形成體積;龐大的體積則包括無數體積......
主頁 | 檔案檔案 網路日誌 照片 | 列表 | 音樂
網路日誌
上一項:感動 下一項:澀澀的城鄉配
2005-11-17
電影《鳥人》
很久很久以前就看過這部片子了,今天和一個朋友聊起beatles的free as a bird,提起了這部電影。很想找回當時看電影的感覺,於是,找來了這個很久以前的影評......
《鳥人》:在福柯關照下的癥候分析
dangel
人們幾乎無法恰切的評價福柯這個20世紀6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的思想輻射之廣,幾乎深入到西方哲學,文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他的理論似乎是一種對理論的反思,一種對文化的不同側面的探討,因此精密的語言無法概括、包含福柯的理論,而更為瘋癲的語言表述似乎更容易令人信服:福柯,一個非歷史的歷史學家,一個反人本主義的人文科學家,一個非結構的結構主義者。
現代生活的種種隱秘的弊端無法逃脫福柯的銳眼,監禁,精神病,同性戀以及醫學都是福柯研究的領域,而這些貌似極為邊緣的話題卻恰恰在福柯的闡述中成為隱藏在社會最基層的推動社會運作的原初動力,是社會權力機構最為敏感和薄弱的環節。因此,福柯的理論是社會運作的機理式分析。而《鳥人》卻恰恰可以看成是福柯理論的電影本文。
完全用福柯的理論來貫穿一部影片評論話語的始終,還是一件十分大膽和毫無把握的事情,但好在福柯旨在建立一種時間和空間上雙重巨集大的理論,因此用這種涵蓋性極強的東西來評判某種具體的現象更不容易露出破綻,其他的東西就要靠看客細細體會,因為我不會說的很清楚。
關於瘋癲
《鳥人》中鳥人生性喜愛小鳥,夢想著象鳥兒一樣自由的飛翔,而殘酷的戰爭在他的面前血淋淋的剝奪了大量鳥兒的性命,他開始拒絕同殺鳥的人類說話,並象一隻受傷的小鳥一樣蜷縮起自己的身體。而鳥人的少年好友艾爾則有著一般人的所有愛好,比如喜歡追求女孩,熱衷 *** 。然而他卻能理解鳥人並與他為伴,在鳥人被關進醫院之後,艾爾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工作——將鳥人恢復為常態,而每日對鳥人重復往事,以期喚起鳥人的記憶和與人對話的慾望。在影片中,對待鳥人的怪異秉性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這兩種態度的代表分別是艾爾和威斯。
威斯是理性世界的代言人,他以醫生的身份出現,力圖將癲瘋的世界按照文明世界的規則來規范。艾爾是界於理性和非理性之間的過渡,起初他代表理性/文明世界對非理性/癲瘋的鳥人實施拯救行動—— ,威斯和艾爾之間的差別僅僅從他們對鳥人不同的形容詞中就能看出來,威斯說鳥人是「快瘋的」,而艾爾則認為鳥人只是「很特別」。反復努力之後,他發現他自己正在被鳥人所同化——說服者被被說服者所說服。(戰爭殘酷的記憶越來越強烈的 *** 著他的神經),他也開始象一之受傷的小鳥一樣捲曲著手腳,蜷縮著身體。直至後來他自己意識到了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對鳥人說:『如果威斯知道我在想什麼,他也會把我關起來的。』」這個時候他已經非理性而癲瘋的世界之中而無法自拔。他甚至在向鳥人道歉說「我不應該留下你」。但這時威斯已經不再相信艾爾會再繼續按照他的意願整治鳥人了,他對他已經失去了作用,換言之,艾爾已經站到了理性世界的對立面。他也被當作瘋人一樣對待。
我們且看艾爾成為「瘋子」之後的反應,即他是如何對抗理性世界的,他也拒絕同自相慘殺的人類對話,但是與鳥人不同的是,他是以嚎叫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拒絕的,當護士以和顏悅色要求與他談話的時候,他這樣說:「從我進來之後就一直在談,但是沒有人會聽,即使他們沒瘋。」 這句話,實際上是建立在自身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念體繫上的一次義正嚴詞表述,他以自身清醒的,卓然的純自然的眼光來看待周遭的這個整個世界,這無疑是一個充斥著殘害他人,神經質,壓抑和癲狂的世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種更為「理性」的拒絕,是一種積極的拒絕,一種自覺的選擇。
「我不知道在那些綳帶下還是不是我,老天我不要一張拼湊的臉。」這個社會,是以扼殺理想和真正自由為代價來存在的,這正是這部影片的主題。
關於話語權
福柯認為:某些禁忌以其本來的面目出現,而另一些更鬆散的禁制則是以道德的形式出現。人們大體上是按照社會中他人的意願,或者說是主流意識形態的意願來塑造自身,而這種意願正是一種被控的話語權。在現實社會中,話語權從來都掌握在占統治地位/權力的一方。諸如「真實」,「真理」這樣的東西究竟是不是無庸質疑,「真實」,「真理」其實都是在權力話語操縱下闡述的結果。掌握話語權的一方施加權利,被動的一方要麼操縱同樣的話語說話,要麼以拒絕傾聽和交談來保持沉默。
具有強烈女權主義色彩的影片《鋼琴課》,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拒絕說話來保持自己話語權不被剝奪的電影。女主人公由於無法實施自己作為一個女性的正常的意願的表達,而採用拒絕同男權社會對話來維護自己的權利。這種女權主義的沉默一直保持到女主人公找到自己心愛的男人並隨他離開異鄉。
顯然影片《鳥人》中也存在一個話語權的問題,鳥人相對於人類,雖然誰也沒能進入到對方的話語系統中——人類說的是正常的道德的話,而鳥人只在心靈上同鳥對話,「我要爬上去同他們說話」——但明顯是人類的話語占據了主導的地位。於是鳥人被現代醫學診斷為瀕臨精神病,並用現代醫學手段對其進行治療——目的是逼迫他說「人話」。
正如片尾鳥人同艾爾說的那樣:「我不知道同他們說什麼。」鳥人自始至終都很明白自己值得對話的物件是什麼。福柯在他的談話錄《自畫像》中談及對沉默的欣賞,他說,有很多種說話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沉默的方式。某些沉默帶有強烈的敵意,另一些沉默卻意味著深切的友誼,崇敬,甚至愛情。不幸的是鳥人的沉默是一種敵意的沉默。
起初,艾爾還是試圖同鳥人對話的,試圖將其從被戰爭 *** 的悲慘記憶中拯救出來,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鳥人並不是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而是不知道同他們說什麼,他自然也不知道同艾爾說什麼,只有當艾爾從戰爭的轟炸中醒悟過來,面對自己殘破的連,他說「我還是想要他是原來的艾爾,而不是什麼怪物,他們的世界有什麼好,我們還是呆在這里別出去,我們不要跟任何人說話,而且常常發瘋。」
這時,鳥人說話了。
正如福柯在《癲瘋與文明》中闡述的那樣:「我的問題是,主體以什麼代價才能講述有關自身的真理?主體以什麼代價才能講述自身作為瘋人的真理?」
關於妄想症
按照精神病學的觀點,鳥人應當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的譫妄症。「有些人自以為是野獸,便模仿野獸的聲音和動作。有些人認為自己是玻璃器皿,因此避開過路人,以防自己被打碎;有些人畏懼死亡,然而他們卻往往更容易致使自己夭亡。還有些人在想像中認為自己反有某種罪行,每當友人走近他們,他們就驚恐戰栗,以為來者要逮捕他們下獄和判處他們死刑。」譫妄的想法始終是孤立割裂的,並沒有損害理智整體。
鳥人喜愛鳥,與鳥為伍,妄想自己是一隻鳥,企圖象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這種想法幾乎占據了他生活的全部,發展到極端,便成為一種病症。鳥人爬上高處,並不惜生命的代價獲取與鳥對話的一次機會,他給自己做鳥的衣裳,赤身裸體的睡在象鳥籠一樣的地方。
鳥人不同常人的精神狀態集中體現在他精心策劃的三次飛翔上。第一次是意料之外的飛翔,鳥人和艾爾爬到建築工地的高架上鳥人不小心滑落下來,可是在危險的一瞬,鳥人卻以一種極為優雅的姿態「飛」降下來,他第一次飛,卻因此摔斷了雙腿。
第二次飛是經過精心策劃的。鳥人為自己做了大翅膀,並每天鍛煉臂力,計算每分鍾扇動的次數,但當他們真的從垃圾場的小山坡上飛下來的時候,結果卻是一段距離之後鳥人落入一個污水坑中。這是第二次關於飛行的悲劇結局。
第三次,鳥人終於飛起來了,但是這次飛行不是在現實中飛,而是在幻想中飛,是精神的飛翔。他說:「我飛了,好象是在夢里,不過不是夢。你沒法形容,只能去感覺。」
鳥人的這種狀態,是一種回歸自然的狀態,是一種更為原始的狀態:我寧願死去,重生時,做一隻鳥。他只有在現代社會里才是瘋的,才能被指認為瘋子。「在蠻荒狀態不可能發現癲瘋,癲瘋只能存在於社會之中。」
對於人來講,人是不能飛的,人只能跳,試圖象鳥一樣從高處飛起,其結果就是摔下重創。然而鳥人卻以優美的姿態下落。那一瞬是多麼另人激動,為了這飛翔的一瞬,鳥人似乎不顧飛之後的結果是什麼,甚至忘記生命的存在。這正是福柯所倡導的精神:
「對我來說,那種純粹的完全的快樂是同死亡聯絡在一起的。我甚至希望有那種(笑)過量的快樂,我寧願為它而死去。」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一輛汽車撞了。我那時正在走路。有那麼幾秒鍾我感覺自己正在死去,而那種快樂真是非常非常強烈。當時是夏天傍晚七點鍾光景,天氣很好,太陽正在落山,天空一片碧藍。這是我迄今為止回憶中最美妙的情景。」
福柯的生活也是「尼采式的探索」,他如浮士德一般,一生追求「極限體驗」,從未止步,直到最後耽迷於非 *** 化的「極樂」體驗,也就依次被「魔鬼」攝走。福柯的文化邊界研究是與其社會邊緣心理相輔相成的。
關於監禁
從影象上看,雖然並未被表述為監獄,但影片中呈現出來的醫院顯然就是一個用於囚禁的場所。鳥人居住的小屋很象一個牢房,而只有一個小小的天窗,使他能夠看到外面的藍天,這個窗戶是如此的小,以至於他只能定睛朝一個方向凝視,而天窗上卻也布滿了否定自由的鐵絲網。由天窗中射進來的一縷藍光籠罩著蜷縮著的鳥人,這是他的希望之光,而也就只有這一束光守侯著鳥人。
片頭藍天中滾滾的雲朵和稠密的鐵絲網的疊畫形成強烈的對比,也給影片在一開場就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鳥人以其經典姿態:象鳥爪一樣勾起的腳趾,緊緊蜷縮的雙手,赤身裸體,嬰兒般的蹲在床欄桿上,揚頭向上,望向窗外,好象一隻始終作好了准備,時刻夢想著展翅高飛的金絲雀。
鳥人用他的形體對抗著監禁他的環境。通過其健壯的身體所顯示的野性未羈的無言的青春力量,透露出一種生而自由的,已經獲得解放的人性存在。如果說這些身體的姿勢暗示了他們的夢想,那是因為這些事特別張揚了他們的那種不被承認的自由。
福柯說:人們不能用禁閉自己的鄰人來確認自己神志健全。而被禁閉的人能夠始終堅持著確認自己的信念,而不被另外一種的癲狂所顛覆,這將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至少,鳥人的瘋癲不是一種被投入監獄的瘋癲,而是被投入黑暗的瘋癲,在黑夜中,他只能與自己內心最隱秘,最孤獨的東西交流。
鳥人以這種卓然不群的姿態,所要對抗的是一種權力產生和行使的機制,一種將特別的人當做馬戲團的動物進行馴服的習俗,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擺有這種姿態而不是那種姿態的所謂的約定。18世紀以來出現的一整套「管理」技巧,而監獄只不過是其表現之一,以及在刑罰領域里的變形。
結尾:導演的態度
從一般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的導演必定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抑鬱或者癲瘋症,才會將這樣一部形式內容都十分怪誕的故事搬上銀幕。
艾倫?帕克是以一種贊賞的態度,唯美的眼光來拍攝鳥人現實生活和他的內心世界的,鳥人的行為,在世俗和常態的眼光看,無疑是病態,癲狂和非理性的 ,然而當戰爭被指認為一場瘋狂而慘無人道,違背自然意願的行動時,當現時生存著的人們已經在冰冷的機器聲中無法入夢的時候,在這個背景下,癲瘋是一種恢復了的常態,是一種控訴現實的無聲的吼叫,是人用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對抗鋼筋水泥的具體行動。
在艾倫?帕克這位頗又感悟力而深有社會責任感的導演手中,還誕生過象《迷牆》這樣更直接的意向性,符號化的影片,它的以後現代的方式對現代生活的控訴,甚至是更為直接的吼叫。
現代世界的藝術作品頻頻地從瘋癲中爆發出來,這一情況無疑絲毫不能表明這個世界的理性,不能表明這些作品的意義,甚至不能表明現實世界與這些藝術家之間的聯絡和決裂。
「凡是有藝術作品的地方,就不會有瘋癲」,這便是《鳥人》這個後現代電影文字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
BT上面有下載的.還有電螺上都有!!!
《閃電奇跡》是由維克多·薩爾瓦執導,肖恩·帕特里克·弗拉內瑞、蘭斯·亨里特森、傑夫·高布倫、瑪麗·斯蒂恩伯根領銜主演,講述一位母親在懷孕時不幸遭到電擊,生下一個擁有超能力的白化病嬰兒,隨後引起社會紛爭的科幻電影。
如果我沒記錯,應該就是譚詠麟主演的《恭喜發財》
網路「恭喜發財」就有了
電影《千年痴情》也叫《木頭美人》
著魔的農家女一千年後復活,與酷似王子的大學生墜入愛河……
一千年前某神秘歐洲小國——農家女傑西與王子威廉相戀,觸怒了王子的母親伊莎曼達王後。正當王子攜帶傑西騎馬遠行之際,皇家衛隊將他倆攔截。王後在宮廷巫師的幫助下,利用一條被詛咒的項鏈,把傑西變成了木頭人。
一千年後,也就是1990年,該國的史派茲伯爵在三位健壯如牛的保鏢陪伴下,帶著一批他們國家最珍貴的象徵派雕像抵達費城,准備在王子百貨公司展覽,傑西也是其中的展品之一。
在王子百貨公司打工的大學生傑森·威廉森無意中取下傑西的項鏈後,傑西活了,而且與形貌酷似威廉王子的傑遜墜入愛河。但是,傑西的國家不能失去他們的國寶,於是命令史派茲伯爵一定要把傑西弄回家鄉,一場妙趣橫生的追逐戰就此展開。而傑西面對完全陌生的現代生活,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大學生傑森為了贏得傑西的愛情,橫遭母親的誤解和警方的追捕。最後,這對有情人幾經波折,終成眷屬。
衛斯理傳奇?
虎膽龍威3
7.7分
勇敢者的游戲1(有兩部)
電影《勇敢者的游戲》描述1969年的一天,12歲小男孩艾倫無意中撿到一副棋盤,在與好友莎拉下棋時,竟然被吸進棋盤,從此下落不明。 26年後,兩名小孩彼得和朱蒂發現了這副棋盤,經不起好奇,他們玩了起來。終於,被困多年的艾倫被解救了出來;然而不幸的是,森林百獸、洪水禍災也伴隨而來,小鎮的寧靜頓時被打破,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而唯一的解救方法就是找出艾倫當年的好友莎拉,按照棋盤的規定,四人必須將這盤棋下完。他們又通過了重重難關,終於將游戲玩完了。
:ke../subview/37925/11117056.htm?fr=aladdin
悟空傳
主演:彭於晏倪妮余文樂俞飛鴻
導演:郭子健
型別:動作劇情奇幻
時長:122分鍾
年代:2017
地區:內地
簡介
天劍絕刀之獨孤九劍(1992)
別名:天劍絕刀/俠女傳奇
簡介:諸國割據、戰亂頻生的五代十國。後唐被後燕所滅,公主(李嘉欣)在柳若雄(李子雄)及賽小菁(楊麗菁)夫婦保護下逃亡,其父臨終前,將一支藏有寶藏秘密的玉簫相交,公主找尋到寶藏便可復國。路上三人走散。公主誤入夏侯谷,邂逅原是後晉太子的夏侯瑭(劉錫明),他正被姑姑(惠英紅)所逼,苦練可以復國的獨孤九劍,他的滅國仇敵正是公主。但因沒有說破身份,兩人反在後者的幾番捨命相救生出真愛。柳若雄則被燕國師(劉洵)所擒,後者以利益作誘餌,令他生出叛逆之心。
❹ 《看不見的客人》劇情很燒腦,怎麼才能看懂
《看不見的客人》是奧里奧爾·保羅執導,馬里奧·卡薩斯、阿娜·瓦格納、芭芭拉·藍妮、何塞·卡羅納多主演的懸疑電影。該片於2017年1月在西班牙上映,由於持續的反轉增加了理解的難度,所以我梳理了一些關鍵反轉,也就是這部電影中最燒腦的地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這部電影不斷的反轉也是在暗示著人心的易反易復和人性的灰暗陰冷。正是因為反轉太多次,所以才導致了劇情的燒腦,怎麼才能看懂這部電影:看完這個答案,再多刷幾次電影。
❺ 小時候看過一部講母愛的電影。母親癱瘓了,最後被荊棘扎死了,好像是村裡人乾的,女兒很堅強。
請採納我的問題
雨中的綿綿情意
下雨了,我又想起了媽媽您,又想起了雨天的那件事……我只想對您歉疚地說一聲:「媽媽,對不起!」
周日該上素描課了,您大老遠從班上趕回來送我。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您費力地蹬著自行車,豆大的雨點落在您的臉上,衣服上,眼鏡上,汗水也悄無聲息地從您臉上滑過,您顧不上擦,仍在使勁地騎著。我把雨傘往您那邊靠靠,您卻關心地說:「別給我打了,你昨天剛拉完肚子,別再著了涼。」我無言以對,只好把傘繼續打在我身上。到了學校,我見四周一個人都沒有,心裡開始慌了:千萬別今天不上課呀!媽媽為了送我,連在班上睡午覺都放棄了,可如果現在還得讓媽媽又把我送回家,這不瞎搗亂嗎?我急忙跳下車,去問守門的大爺。問完之後,我只覺得如五雷轟頂般,差點嚇出「心臟病」。糟糕透了,今天沒有課!我走到您身邊,支支吾吾地小聲說:「對不起,媽媽,今天沒有素描課。」您聽了仍然和顏悅色,沉思了一下,和藹可親地點著我鼻尖說:「我就知道今天可能不上課,可有怕萬一上課耽誤你學習,小糊塗蛋。我再送你回家吧!我聽了趕緊說:「媽,您不是還得上班嗎?我自己走回去吧。」您笑眯眯地說:「你一個小孩兒自己回家,我這個做家長的能放心嗎?快點兒上車吧!」我依言上了車。一路上,路時而平坦,時而坑坑窪窪,我心裡不知怎麼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媽媽。可我的嘴巴跟抹上強力膠水似的,怎麼也張不開,即使張開了,喉嚨卻一點兒聲也發不出來。
到家了,我站在樓門口,看著您漸漸遠去的身影在茫茫雨霧中徹底消失,我突然發覺您是那麼偉大……
還有一篇是:
難忘的火災
火,擁有著美麗的顏色,但同時也令人恐懼。但是在火災面前,媽媽卻毫不退懼。
一天早上,我醒來發現我家的門、樓道的牆邊的黑黑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焦味兒。見此情景我嚇了一跳。後來經過鄰居和媽媽我才了解到昨晚發生的事。
昨夜,一層的電閘突然停了,蹭出了火花。不一會兒,火就燒起來了。大火肆意地燒著,濃煙滾滾。消防車來了,挨家挨戶的敲門,疏散人員。這時,媽媽也醒了,當他發現外面著火了,第一反應就是把熟睡中的我叫醒。可由於我剛上完舞蹈課,很累,因此睡得很沉。媽媽怎麼叫、怎麼推,就是弄不醒我。媽媽想抱著我跑,可是我太沉了,已經遠遠超出了媽媽的承受能力。於是,媽媽橫下一條心,自己也不跑了,就這樣陪著我。媽媽浸濕了兩條毛巾,掩住了我和她自己的口鼻。媽媽就這樣抱著我,毫不為覺得等著活的到來。萬幸的是,消防人員在關鍵時刻把這場大火撲滅了,我和媽媽得救了!
媽媽淡淡的敘述著作文的事,好像根本沒把作夜的火災當回事。可這時,在旁邊聽著的我已經受不了了,淚水一下在模糊了我的視線。
剎那間,我感受到了一種暖暖的感覺在我心田淙淙流動。是什麼力量能使媽媽在熊熊大火前毫不畏縮?是什麼力量能讓媽媽面臨著死亡的危險陪我面對大火的來襲?我想這也許就是母愛。樸素卻催人淚下。有句話說,血濃於水,這畢竟不假。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它是媽媽在大火前臨危不懼。其實媽媽完全可以放下我,獨自逃命。但是她沒有。在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下,使媽媽抱著我,給予我力量。逃生是人類的本能,但是在無私的母愛面前,它只能屈服了。母愛是一種力量、一種信念、一種責任。「世上只有媽媽好」,這話不假,在你受傷、面臨危險時,媽媽都會張開懷抱,給你力量、給你溫暖。
患難見真情,平時絮叨的媽媽會在烈火前毫不恐懼,這也許就是源於那濃濃的母愛吧!
曾幾何時,我仰著稚嫩的小臉,對母親說:「我要攜著歌聲去浪跡天涯。」母親只是笑而不語,單身駐立在風中,若有所思地望著那飛在天空的白色的蒲公英。 母親告訴我,她知道我的夢在遠方,天上最遠的那顆星永遠是我尋求的歸宿。她說,她會永遠支持我。當時,我的內心深外只是朦朧地感到母親對我的理解,而那時的年幼無知,卻讓我始終沒有覺察到母親說話時的那份不舍與憐惜。
時光拉長了我的身影,長大的我又重新審視了母親的一切:當陽光碟機散夜的殘暮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母親背著農具疾速行走在田間的那條小道上,光明和黑暗都無法阻止她的腳步;當星斗滿天,我和同學在月下嬉戲追逐時,母親正在將她的愛一針一針地織進我的毛衣里;當嚴寒冬曰,我穿著暖暖的羽絨服在火爐旁談笑風生時,母親正在用脹裂的雙手搓洗那寒水中的衣服;……
於是,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被重重地擊痛了,此時此刻,我開始懷疑,我的夢還在遠方嗎?我還能坦然地攜著歌聲去浪跡天涯嗎?
「感恩」!理性的思想向我發出聖命。然而,我是應該廝守在母親身邊,讓她享受天倫之樂?還是先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再讓母親安享後半生?
清晨的朝陽已緩緩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了。我重整思緒,理智問我:「你沒有堅實的臂膀,如何報恩?你沒有生存的能力,何敢言報恩?你沒有任何資本,拿什麼償還母親的恩情……?」我仍不能釋懷,為年幼時不懂報恩而慚愧,更為現在懂得了報恩卻不知如何感恩而迷惘。
此時,母親說,她希望我鑄煉一雙堅硬的翅膀,造就一身獨闖天涯的勇氣,然後去打造自己的未來,這是她最大的欣慰。她說她會為我守一片平靜的港灣,那裡有一股長流的愛的源泉,無論何時,我都是她永久的牽掛。
我豁然開朗,感恩像聖命,激勵著我去浪跡天涯,打造自己的一方新天地。我會攜著聖命去獨創未來,像遠飛的蒲公英種子,載著母親的愛與恩情,飛向天空的盡頭,落地、生根、發芽、開花。那時,我會含著淚水捧給母親一片新天地,她定會露出天下最動人的笑容。(希望對你有用,還有一篇在下面)
母愛是一份香包,把祝福帶給子女;母愛是一團爐火,讓溫暖填滿心田;母愛是一段蠟燭,把美好無私奉獻……每當我細品那至深至切的母愛時,我便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母親,想起那張慈祥的面孔,想起那段生動曲折的幼時往事。
母愛是深沉的,母愛是細膩的,母愛是無私、偉大的。我用心去體會,去感覺才能有資格接受這份愛,這份無價的愛。而今年的母親節,我又想起一位哲人說的花:母親,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是啊,母親給予的愛,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有一種愛,是世間最無私的愛;有一種付出,是世間最真誠的付出;有一種關懷,是世間最永久的關懷,這便是母親給予我們的一切。母親的愛是無聲的;母親的愛是細膩的;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母親的愛是恆久的。
每個人都經過母親的懷胎十月來到世上。從孕育小生命開始,母親的責任便顯得如此沉重,她肩負著生命的成長和延續。有些初為人母的孕婦在妊娠期間反映特厲害,甚至出現嘔吐,吃不進東西,但是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們還的硬撐下去。當躺在產床上的時候,那種心情我不知道該是怎樣的,但我猜想,一定是期盼伴隨著痛苦吧,這一切或許只有作為母親的人才有資格來論述。十月的煎熬隨著嬰兒的一聲啼哭,這所有的痛苦便顯得如此的淡薄,也瞬時間化痛苦為幸福,也許由於母性的緣故吧,她們精心的呵護就像對待溫室里的花草一樣,每一次的撫摩是那樣的柔和。孩子的成長的道路上更離不開母親的呵護與關愛。她們為了孩子吃好,穿好,甚至可以對自己吝嗇,但決不虧待孩子。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母親的道路是艱辛的,但母親面對困難時卻從未退讓過。她把一生的愛全部傾注給了孩子。但作為年幼的我,總覺得在我們姊妹幾個當中,母親最不喜歡的便是我,所以心中難免對母親有些怨恨,不理解,時常有意無意的傷害著母親。直到長大成人,離開家鄉,想念母親,回憶起以前的點點滴滴,才讓我感到原來母親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因為每個孩子都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每一次接到母親的電話,我都感到一種來自內心的親切溫暖,給予我這種感覺的除了母親,我想很難再找到其他人。也許只有遠離親人,思念親人,才更加懂得珍惜親情吧。每一次回家看望父母,都覺得時間是那樣的匆匆,與父母相處的日子是那樣的短暫。正因為感覺到了時間的匆忙,所以我會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聽母親訴說家中的近況,是我每次回家的必須聽到的。而母親必須問我的問題,我也有了歸納和總結:第一:上班忙不忙?累不累?第二:個人的問題。我知道母親的心意,希望我早日有個好的歸宿,也好了結她二老的心願。就算為了父母,我也要盡可能的早日找到屬於我的那一份幸福。母親現在年紀大了,臉上出現了皺紋,頭上的黑發也逐漸變成了銀絲,我知道那是母親歷經滄桑歲月蹉跎的見證,那是母親含辛茹苦的見證。盡管我們已經長大,但在母親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孩子,長不大的孩子,她給予我們依然是無盡的關懷。
母親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生命,重要的是養育之恩,那份偉大的愛,我想我用一生都難以報答的,也更是無以回報的 。我知道形容母親的詞語有很多,形容母愛的詞語也有很多,像偉大、寬廣、善良、慈祥等等,所以我也找不出比這些更為准確的詞語來形容母親,但是我懂得「烏鴉反哺」和「羔羊跪乳」的道理,所以我會盡可能的來回報母親給予我的溫暖與關懷。也希望全天下的兒女都能夠善待老人,善待母親
《母愛》
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純朴的,母愛是世間最純潔無私的愛。它就像一縷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我的心田;就像甘甜的乳汁滋潤著我--這棵飢渴的小苗;它就像雨天的一把傘,給了一方無雨的晴空;它就像深夜裡的一盞燈,給了我一份獨享的明亮……世間的每一位慈母,對自己的兒女都是盡心盡意的。
記得剛上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夜裡,我突然感到頭痛、惡心,喉嚨像冒火。「咳嗽」得很厲害,媽媽聽見了急忙走過來問:「怎麼了孩子?」「媽媽,我不舒服」我有氣無力地說。媽媽用手一摸我的額頭,「啊,怎麼這么燙?」媽媽便趕緊找來了棉球和酒精。她用棉球蘸著酒精給我擦拭全身,這樣可以降溫。可媽媽這樣擦了好幾遍效果還是不明顯。媽媽見高燒還沒退,便皺起了眉頭,顯得那麼焦急。她連忙叫起正在熟睡的爸爸,倆人一商量決定去白河醫院。爸爸背起我就匆匆忙忙跑向醫院。深夜一兩點鍾,醫院的大夫都已經睡下了,媽媽急切地敲著急診部的門,冒著刺骨的寒風,媽媽好像一點也感覺不到冷,還把自己的棉襖蓋在我身上。我在爸爸的背上,感到爸爸的背是那樣得暖和。經過醫生給我開診斷 、葯方 、打針。不知過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醒來,發現媽媽依舊坐在我身邊,雙眼布滿血絲。這時天已經亮了,我知道媽媽肯定一夜沒合眼。她見我醒來,忙問:「睿軒,感覺好些了嗎?餓了吧?想吃什麼,媽給你買去。」我點了點頭。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望著媽媽那遠去的身影,我的眼睛濕潤了。
還有一回,我考試成績不太理想,我想媽媽一定會責備我的,媽媽最重視我的學習了,平時她對我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稍有差錯都要糾正。這次的試卷我該怎麼想媽媽解釋呢?我心裡像裝了十幾個水桶,七上八下.漫不經心地往家走,只盼晚一點回家少挨批。我感覺今天的路特別短。等我回家後,小心翼翼地對媽媽說:「這次英語沒考好,太粗心了。」媽媽卻語重心長地說:「知道錯在哪就行,這次沒考好不要緊,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我期待你的好消息。」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的成績很快就提上來了。每當我想起這件事,總忘不了媽媽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
在我的記憶里,媽媽總是那麼辛勤,那麼忙碌,整天起早貪黑,不知疲倦。啊!媽媽,我真想對您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 「媽媽,我愛您!」還有哪一句話能比這更簡單而又能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呢?
我打了很久,請採納
❻ 看過一個很感人的電影,是說一個小男孩跟著瘋媽媽一起生活。想知道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別哭,媽媽》
《別哭,媽媽》是1990年上映的家庭片,由郁強執導,田野 、張鏈 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少年彤彤照顧因家庭的破碎,得了精神分裂症的媽媽,在艱苦的生活中,得到周圍人們的幫助,也從這些善良的人那裡受到了教育,使他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走上成長的溫馨感人的故事。
(6)當媽媽拉開窗簾的時候中的電影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五年級的學生彤彤,是個聰明、要強、懂事的孩子。雖然他的媽媽因家庭的破碎,得了精神分裂症;他得不到童年的幸福,但他非常愛媽媽。幾年來,在善良的人們幫助下,他毅然擔負起了沉重的生活重擔,除了操持家務,還要照料有病的媽媽。
他想方設法使媽媽開心,學做飯,盡管弄得傷痕累累,但終於給媽媽做出了可口飯菜,使媽媽的病情有了好轉,恢復了正常。正在這時,他的父親來要彤彤。
媽媽知道,彤彤只有在父親那裡才能有幸福,但彤彤是她生命的唯一希望和僅有的歡樂,她剛剛恢復的頭腦又開始走向崩潰。為了肜彤她還是下決心,再一次回到精神病院。彤彤得到周圍人們的幫助,也從這些善良的人那裡受到了教育,使他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
他選擇了媽媽,選擇了艱苦奮斗的生活,選擇了一條能成長為男子漢的路。他飛奔回家,他要給媽媽做飯。夜空的大街,伴隨著彤彤深情的呼喚:別哭,媽媽。
❼ 關於國外古宅(城堡)的恐怖電影:一個保姆來到一個古宅,裡面住著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房間。。。
小島驚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一座小島上,格蕾絲(尼科爾·基德曼)獨自撫養著兩個孩子安妮(Anne)和尼古拉斯(Nicholas),等待丈夫從戰場上歸來。由於兩個孩子身患對陽光過敏的重病,不能接受陽光的曬射,只能呆在室內。所以格蕾絲將他們居住的那所巨大的公寓里所有的窗簾都拉得嚴嚴實實。 有一天,僕人不辭而別,格蕾絲只好又雇了三位僕人,他們是保姆米勒太太,園丁特托先生和啞女僕人琳達。三個人的到來似乎給房子增添了幾分生氣。但是一系列奇異的事情開始發生了,門會自動關上,鋼琴自動發聲,安甚至說她在屋子裡看到了一個叫維克多的陌生小男孩。 蕾絲逐漸感到這座房屋被詭異神秘的氣氛包圍著,她陷入了不安之中。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難道屋子裡除了他們之外真還有其他人存在?那三個僕人彷彿也有些讓人捉摸不定,他們究竟又抱著何許目的呢?其實格蕾絲自己也是個頗有點古怪的女人,在這種環境中她也有些歇斯底里了。 一場噩夢開始了,格蕾絲和她的孩子面對的似乎是超自然的力量…… 但是其實早在僕人離開前,格蕾絲早已因為精神壓力而用枕頭悶死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並且自殺了,所以僕人都離開了,但是格蕾絲並不知道自己和孩子都已經死了,其實只是他們的鬼魂還留在古宅,而古宅陽間的女主人對當時不知情的她則變成了「不速之客」,而在兩個孩子夜間去找爸爸時發現了三個僕人的墳墓,突然發現了原來三個僕人都不是活人,而驚慌失措回到宅子,而三個僕人向他們解釋了一切,正巧陽間的一家子找來靈媒,為的是弄清屋子裡的鬼魂到底是什麼來歷,也讓格蕾絲明白了自己和孩子們早已不在人世,同時陽間的女主人也因為受不了而遷家離開。格蕾絲決心要一直在這里住下去,不讓任何人侵犯
這是一部心理驚悚片,繼承了希區柯克《蝴蝶夢》及庫布里克《閃靈》的精神。這座長年籠罩在濃霧中的古宅,不僅是故事的背景,它本身就像是一個主角,跟女主人進行著控制與反控制的拉鋸戰。那一條條陰暗的過道、門的吱嘎聲、煤油燈的搖曳、夜半傳來的鋼琴聲,分開來看都是鬧鬼的跡象,也沒有一招不是驚悚片的老套,但整體效果驚人的統一,從音樂、音響到色彩、道具,無處不散發著陰陽兩界、夢與醒、瘋狂與理智的交叉混合,似乎就是片中人物所提的「地獄的邊境」。 智利導演亞利山德羅·亞曼巴(Alejandro Amenabar)這部風格迥異的首部英語片,是過去幾年以來關於鬼屋影片中比較好的一部。亞曼巴不僅是這部影片的編劇和導演,同時他還精心製作了這部影片中的恐怖音樂。妮可爾·基德曼在片中飾演那位小心呵護、一直試圖盡力挽救她小島驚魂 劇照(20張)孩子的母親,其表演可圈可點。菲奧納拉·弗拉納根(Fionnula Flanagan)在片中飾演一位黑暗中神秘兮兮的保姆,演來也十分搶眼。這是一部出色的恐怖片,亞曼巴把它演繹得是盡善盡美。 《小島驚魂》七月在美國宣傳時,第一個賣點是這是妮可·基德曼和湯姆·克魯斯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阿湯哥雖然沒有在這部片中演出,但卻擔任監制的工作,《小島驚魂》在美國試片時,媒體都守候著准備拍攝妮可·基德曼和阿湯哥在離婚後第一次同台,沒想到兩個人卻像是約好似的,一前一後出席記者會,「同台不見面」,讓媒體撲了一個空。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影片初期,總是覺得劇情有點兒慢,但是看著看著,就越上癮,從一開始的沒看明白到後來的由衷感慨,尤其是看到結尾,才發現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值得仔細回味的。影片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其實都是在暗示著真像。我很佩服這部影片的編劇,讓我看完電影後,弄不清自己是人還是鬼。
❽ 尋一部以房間號命名的恐怖電影(近一兩個月的)主角是恐怖小說家,麻煩找找~
,你說的是不是日本恐怖片<<1303大廈>>
這個是簡介你可以確定一下,
《1303大廈》
故事開端,一個女人剛搬進一座大廈的1303室,在她聽到被櫥里發出了響動,並四溢著惡臭,這個女人毫無建設性的拉開了被櫥的門。。。
然後,她的男朋友在上樓的時候,被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拉住,讓他抬頭,他目睹女人墮樓。。。
數日後,一個叫紗也納的女孩因要獨立生活,搬進了1303,入住的第一天,和朋友聚會,當她拉開那扇被櫥的門後,先是去吃狗食,然後在眾人瞪目結舌之下,抱著一個泰迪熊跳樓自殺,在樓下,那個小女孩撿起了那個沾著血的泰迪熊。
在紗也納的葬禮上,紗也納的姐姐(片中使中沒有提到她的名子,就用姐姐來代替吧)安慰著目擊妹妹跳樓的男朋友,妹妹的男朋友一再強調,紗也納絕非自殺,並在此同時,她突然看到滿身是血的妹妹對她說,「是媽媽把我推下去的!」
回到家,她看到媽媽對著妹妹的照片不停哭泣,她試著安慰媽媽,卻被指責冷血,對妹妹的死毫不傷心,姐姐回1303,幫妹妹收拾東西。
在上電梯的時候,她遇到了那個小女孩,手裡抱著泰迪熊,小女孩和她一樣去13層,在電梯里,姐姐對那個小女孩說,泰迪熊很可愛,女孩告訴她,「是隔壁大姐姐的。」說完,跑進了,1302室。
姐姐同樣走進了那詭異的房間,在房間里,一個她為妹妹做的搬家計劃,讓她想起了和妹妹在一起的回憶。她翻看著妹妹的相冊,從小到大,小時和媽媽的合影,長大後和自己的,看到潸然淚下。突然,她發現地上有一個不屬於自己妹妹的耳環,她撿起後,突然像中了魔一樣的向陽台走去,就在此時,手機突然響了,讓她回過神來。是妹妹的手機,因被定為自殺,所以被警署返還,上面有一個未知來電。
在姐姐翻看妹妹的手機,發現妹妹和泰迪熊的合影,並發現了一張妹妹身後出現鬼影的照片。在姐姐睡著的時候,地板上出現了一雙赤腳。
第二天,姐姐在冰箱里發現了一個瓶口全是鮮血的塑料瓶,在離開時,敲開了1302室的門,小女孩抱著泰迪熊開門,從門口向屋內望去,一片凌亂,女孩告訴她,她媽媽不在家,姐姐讓小女孩好好保管泰迪熊,因為妹妹很重視它的時候,小女孩突然用英語說,
The big sister who gave me this is still next door,you know?
姐姐還想繼續詢問這句話的意思,小女孩的媽媽站在了她的身後,看起來像宿醉,她沒有理姐姐,搖搖晃晃的走進屋內。小女孩突然問她,「你是不是害怕,因為所有住在隔壁的女孩都會死!」說完關上了門。
下樓後,姐姐看到了負責這個案子的警察,姐姐將耳環交給了警察,並明這並非妹妹的東西,在交談中,姐姐得知,1303室連續發現跳身事件,她妹妹是第五個,這一次開始於三年前的一場悲劇,有一對母女曾經死在這里。。。
回到家時,正趕上下雨,媽媽渾渾噩噩的說,「紗也納剛來過了,她說她還在1303,下雨了那裡很冷」,並讓姐姐拿毯子送回1303。姐姐搖晃著媽媽,說她不能這樣,還有她在這里,可是媽媽始終未看她一眼,然後突然說,
「就是因為你總是指責我,所以我才恨你!」
姐姐跑出了家,開始閱讀關於那個悲劇的書籍介紹。
悲劇的女兒叫幸代,她媽媽在離婚後和她搬進了1303,剛開始日子過得很幸福,但隨著她媽媽的酗酒,她開始遭到了非人的虐待,她媽媽每天逼她吃狗食,毆打她,她媽媽還每天一邊咬著一個酒瓶,一邊在牆上寫著「去死」。一次她偷偷扎了耳洞,並試帶耳環的時候被媽媽發現,媽媽強行扯掉了耳環,撕裂了她的耳朵,並向塑料袋套在了她的頭上,她在情急之下,用匕首刺進了她媽媽的胸口,她媽媽在臨死之前突然向她微笑,然後,自己爬進了被櫥。
六個月後,管理員來催繳她拖欠的六個月的房租,在管理員走後,每身是血的媽媽突然出現,指罵她,「你果然很沒用,如果我不在你自己就活不下去」,幸代說,「這不是真的,我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很幸福」,然後,她抱著泰迪熊從樓上跳下。。。。
慢慢的,姐姐走到海邊,她突然發現,沙灘上有一個耳環,她撿起來的時候,突然從土進伸出手,將她抓住,她驚叫了一聲,醒了過來,原來自己在妹妹的遺像前睡著了,她四下尋著她的媽媽,就在一轉身,看見她媽媽像鬼一樣,張著嘴就在她的身後,她再次驚叫醒過來,她到媽媽的房間里,媽媽並不在,留下了一張,「我去紗也納那裡」的字條。
姐姐在房屋出租公司處得知,那間房又搬進了新的租戶。
新搬的租戶是三個女大學生,她們和幾個男同學在1303內聚會,
與此同時,姐姐在到了警察,那個警察告訴她,耳環是幸代的,並提醒她,所有死的女孩都是離開家想搬出來的,姐姐說,幸代和她有點像,她媽媽在和爸爸離婚後,也十分消沉,她每次想安慰她媽媽,但是都無法溝通,她媽媽的眼裡只有她妹妹,這時她突然發現那滴血的耳朵在他身後,一會消失了,姐姐向警察要來了耳環。
大學生們的聚會進行到一半,突然停電,然後然後從陽台上伸起來許多頭發,將那三個女生纏住,其他人跌跌撞撞跑出門,然後,三個女孩依次被拋到樓下。
在姐姐和警察回去的路上,遇到急救車到事故現場,姐姐看到屍體後,立刻沖上了13樓,進入了1303室。
可是,她一打開門,發現她的媽媽竟然在裡面,表情很木訥,她走進那個詭異的房間,姐姐叫她,媽媽向她微笑,她然後打開了被櫥,在姐姐沖過去阻止的時候,一扇門擋在前面,當她拉開門,進入房間時,媽媽消失了,滿屋都是惡臭。
被櫥敞開了一條縫,在裡面露出了一個瓶口是血的瓶子,她剛要拉開門,一個骷髏跌了出來,她轉身,看到一個頭上罩著塑料袋的女人站在她的身後,她問,「你是幸代嗎」,那睦塑料袋慢慢褪下,露出幸代滿是鮮血和淚痕的臉。她質問幸代為何要殺她的妹妹和那些女孩,幸代發不出聲音,一直拚命的搖頭,然後黯然的消失。
她突然聽到小女孩的哭聲,尋聲,發現那個小女孩就吊在陽台外面,她拉那個小女孩,隨著那個女孩上來的還有幸代,然後幸代一步一步逼近她,那個小女孩露出了微笑。
幸代依舊使出蜘蛛精的招術,將姐姐纏住,幸代說,因為搬進來的都是闖入者,所以,媽媽把她們全都扔出去了,是媽媽讓她殺她們的。這時姐姐拿出了殺手鐧——耳環,告訴幸代,她願意和媽媽搬過來住,保護這間房子,因為她是她的妹妹,幸代聽到後,收下耳環消失了,姐姐暈了過去。
第二天,警察在外面敲門,姐姐醒了過來,她沒有開房門,而是走到了陽台去透氣,這時從她的頭上垂下了頭發,然後幸代就站在她的身後,將到推到陽台外面,姐姐的雙手抓住了陽台欄桿,並大喊「幸代,不要」
這時,幸代說,「媽媽只有我一個孩子!」然後,一根根的將她抓著欄桿的手指搬開,姐姐掉了下去,在這個時後,突然有隻手抓住了她,姐姐抬頭向上看,是她的妹妹紗也納,但最終,並未抓住,手還是滑了下去,姐姐墜樓。
那個小女孩和她媽媽站到了陽台上向下看,小女孩說,「又一個跳樓的了」,媽媽笑了笑,沒有說話,然後兩人消失了。
在陽台上的幸代向下看了一眼,也在陽台消失了。。。。
影片結束。
❾ 很早很早之前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只記得是在一個全白得室內,一些穿
後窗 Rear Window (1954) 導 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 主 演: 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 格雷斯·凱利 Grace Kelly 溫德爾·科里 Wendell Corey 塞爾馬·里特 Thelma Ritter 雷蒙德·伯爾 Raymond Burr Judith Evelyn Ross Bagdasarian Georgine Darcy 地 區: 美國 對 白: 英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Mono 時 長: 112 分鍾 類 型: 驚秫 神秘 劇情簡介: 攝影記者傑弗瑞由於一次意外摔斷一條腿,經常周遊的他如今也不得不在輪椅上過一段無聊的日子了。時值紐約的盛夏,周圍的鄰居們日夜都敞開窗戶,閑來無事的傑弗瑞總是喜歡透過窗戶觀察周圍的鄰居們。一位體態迷人的舞蹈女演員每天身穿胸罩短褲、邁著優美的舞步幹家務;一位獨居的作曲家經常坐在鋼琴前創作,幹家務時也不例外;一對無子女的夫婦熱得躺在三樓陽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二樓推銷商蘇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時可以看見兩人口角;一樓的單身女子似乎總也找不到伴侶,被傑弗瑞稱為「寂寞芳心」;一對新婚夫婦搬進公寓後忙不迭地親熱,隨即放下窗簾,此後就難得亮相……傑弗瑞就在窺視中打發無聊的時間。 傑弗瑞其實並不寂寞,除了每天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病體生活的護士斯泰拉以外,還有個聰明美麗狂熱地愛著他的女友莉莎。斯泰拉總是埋怨他不趕快娶這個幾乎十全十美的女孩,而莉莎也不斷發起溫柔攻勢,但自認散漫自由的傑弗瑞有些擔心麗莎能否和自己相處愉快。 對面窗口的推銷商夫婦又一次發生了爭執,當晚傑弗瑞發現那個蘇先生三次冒雨拿著大皮箱走出家門。第二天,傑弗瑞發現蘇先生正在包裹刀和鋸條,蘇太太也從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小狗在樓下花壇不停地刨著什麼,一切都令傑弗瑞不安。莉莎來了,又注意到蘇先生正在准備一個大箱子,還從太太的手包里拿出首飾、戒指,兩個人由此得出蘇先生殺人分屍的結論。 傑弗瑞找來當警察的老友調查此事,但結果是蘇太太到外地療養,老友對傑弗瑞等人的緊張不無嘲諷。那隻小狗被殺了,傑弗瑞、莉莎和斯泰拉再度緊張起來,為了找到真憑實據,兩位女士決定親自尋找證據。 莉莎在蘇先生家尋找證據時被堵在屋子裡,傑弗瑞及時報警才使她免遭毒手,她向傑弗瑞示意自己已經找到證據,推銷商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監視。蘇先生很快找到傑弗瑞,行動不便的傑弗瑞只能在黑暗中用閃光燈保護自己,拖延時間。兩人扭打的時候,老友帶著莉莎和警察趕到,但傑弗瑞還是從樓上摔了下去。 又是白天了,寂寞芳心小姐在作曲家屋裡正欣賞著他的作品,蘇先生的住處正在重新粉刷,又一隻新的小狗出現了,女舞者和一個矮矮的士兵相戀了,新婚夫婦還是經常掛著窗簾。傑弗瑞背對窗口,躺在輪椅上酣睡,雙腿都敷上了石膏。麗莎靜靜地倚坐在旁邊的床上,心滿意足地放下小說,拿起一本廣告雜志。 這部把偷窺與謀殺進行饒有興味地組合的影片是希區柯克後期作品的典範。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背後的謀殺,帶著些微陰暗面的幽默,精巧的故事設計,出人意料難以預測的結局,都深深打上了希區柯克作品的烙印。 開頭一大段偷窺的描繪悠閑自得,絲毫沒有大部分驚險影片的凌厲之氣,於無聲處等待驚雷。接下來的情節峰迴路轉跌宕起伏,讓人一刻無法轉移視線,所有的線索都等待你去推想,而你所有的推想又都不能肯定,希區柯克就象一個狡黠的老人,不斷向聽故事的孩子們不緊不慢地賣著關子。從麗莎到庭院尋找證據開始,雙方才開始間接的接觸,已經和主人公習慣了躲在窗子後偷窺的觀眾也不得不面對即將發生的直接接觸了。我們這些觀眾和遠遠在窗子這邊的傑弗瑞一樣,只能眼巴巴看著麗莎冒險、遇險、搏鬥而幫不上一點忙。這個段落應該是希區柯克最得意的段落之一了吧。和這種提心吊膽的著急相比,後面傑弗瑞用閃光燈拖延時間的情節設計固然心思巧妙,也只是雕蟲小技了。 在所有人無聲尖叫的時候,在銀幕背後,是希區柯克狡黠、得意而又胸有成竹的笑饜。 下面轉一則影評:-- 《後窗》——關於電影的電影 《後窗》Rear Window是希區柯克為派拉蒙影片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取材於科內爾•伍德里奇的同名小說,影片拍成之後,被公認為使希區柯克的經典作品之一。 《後窗》沿襲了《電話謀殺案》的形式,全部在有限的室內場景中拍攝完成。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家養傷的攝影師,他每天坐在輪椅上從窗口向外觀望。一天,他發現對面樓房裡一起謀殺案的線索,同時懷疑是一個推銷員殺死了自己的妻子。攝影師把所看到的一切告訴女友和朋友,並想辦法找出了證據,同時也招來兇手的包袱,自己險些喪命。幸虧警方及時趕到,逮捕了殺人兇手。 關於《後窗》,著名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曾經非常簡潔肯定地說過,「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也就是說——「元電影」。希區柯克要把電影的本性在《後窗》中全部展現出來,影片的主人公攝影師傑弗瑞是一個有偷窺癖的人,一切情節都是從他的角度出發,拍下他的所見所聞,然後表現他的反應。觀眾實際上也成為了偷窺者,電影則合理地成為滿足偷窺者心理慾望的工具。在影片中,希區柯克很巧妙地嵌入了一些小隱喻,使觀眾在觀影時從故事中抽離出來而聯想到電影本身。 首先,主人公傑弗瑞的家就像一個攝影棚,他的眼睛和他的相機就像是記錄劇情發展的錄影機。希區柯克沒有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拍攝這部電影,而是把傑弗瑞推向了故事的陳述者。於是,觀眾在影院觀影,也就和傑弗瑞一樣,被放在了一個「窺視者」的視角上,從中得到樂趣也付出代價。傑弗瑞打著綁腿坐在輪椅上,偷窺窗外的人和事,為想辦法找到推銷員謀殺妻子的證據而絞盡腦汁,在麗莎遇險的時候心急如焚卻無法動彈、無能為力,觀眾們在影院里的觀影經驗與傑弗瑞的處境和心情非常相似。 其次,養病的六個星期里(我想即使不是養病,他也有偷窺的習慣,可能是因為職業的敏感),傑弗瑞通過後窗觀察他不同類型鄰居的生活。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鄰居們的窗戶里正在上演著一部部不同類型的電影:「孤心小姐」的窗戶里上演著「社會倫理片」;推銷員家的窗戶里上演著「犯罪片」,養狗夫婦的窗戶里上演著「生活悲喜劇」;作曲家的窗戶里上演著「音樂傳記片」;女舞蹈家的窗戶里上演著「米高梅」式的「後台歌舞片」。同時,攝影師傑弗瑞的窗戶里上演著「偵探推理片」;《後窗》本身又是一部「驚悚懸念片」。 此外,希區柯克經歷了從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的轉變。1928年的《蒙克斯人》The Manxman 是希氏的最後一部默片,《訛詐》Blackmail 則是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英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有聲電影。回到《後窗》中來,傑弗瑞所觀察到的鄰居生活很少運用特寫鏡頭去表現,拍攝距離、角度也幾乎始終不變,「孤心小姐」的三場戲,活脫一部完整的默片;而傑弗瑞與女友麗薩、護士斯泰拉、偵探朋友多伊爾之間的戲,聲色處理都很精緻,鋼琴家演奏的音樂也美妙動聽、恰到好處。 阿爾弗雷德•希區科克曾經說過:「假如你在看《後窗》這部影片時,未曾感到那種耐人尋味的恐怖,趕緊掐自己一下,因為你八成是死了。」 有人說,「懸念大師」利用這個既詼諧又可怕的偷窺狂故事以及「謀殺之星」、學術獎得主詹姆斯•史都華和摩納哥已故的王後葛瑞絲•凱莉這位曾風靡熒幕的最美麗女子為號召,捍衛了這個他應得的響亮頭銜。《後窗》這部電影典型地具備了希區柯克電影的元素,如心理懸念、空間張力、視覺特徵等。 希區柯克的影片往往有張有弛,在每一次新的緊張與恐懼之前都互有一種讓人放鬆的情境(如幽默的對白、動聽的音樂、美麗的風景等),但這種放鬆,有時候也可能是讓人無趣的絮絮叨叨,又總讓人感覺到不正常,使觀眾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下一次緊張的來臨。懸念就是這樣產生的。比如,麗莎來到傑弗瑞的住處與他共進晚餐,他們照例為要不要放棄攝影工作而爭論不休,爭論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後麗莎傷心離去,留下傑弗瑞無奈地坐在輪椅上。突然,一聲尖叫傳來,畫面頓時定格在窗外的黑暗中。晚上又下起了雨,他看到推銷員提著箱子出門,來回多次,卧室的窗簾緊閉。究竟發生什麼了???又如,警察及時趕到,從推銷員家「救出了」麗莎,一陣緊張之後觀眾們終於鬆了口氣,並為聰穎麗質的麗莎拿到犯罪證據——推銷員太太的結婚戒指而感到歡欣,也為麗莎背手向傑弗瑞展示戒指的舉動所嘆服。就在這個時候,鏡頭轉向了推銷員,他充滿懷疑與警覺的目光對准了鏡頭,向窺視者步步進逼。與之相反,原本安全地在黑暗中窺視的傑弗瑞,頓時心虛緊張起來,驚慌失措地向後退,並且非常不理智地讓斯泰拉把燈關上,這無異於自我暴露在光線里。隨著電影情節的,觀眾已經與傑弗瑞取得了心理上的認同,這一心理認同尤其因為觀眾始終與傑弗瑞以同樣的觀點和視距觀察對面發生的一切而得到了強化,推銷員凝視的目光所帶來的驚嚇與緊張可想而知,而且可以說絕不亞於傑弗瑞。然而,等推銷員推開傑弗瑞的家門,從黑暗中一步步向傑弗瑞走去的時候,傑弗瑞用以抵抗的卻是毫無殺傷力的高倍閃光燈。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可能是現代的影片中,驚悚和恐怖的成分太多了,以至於我們不知不覺有了一種免疫力。再看《後窗》,並不覺得裡面有很多讓我驚悚、恐怖的情節,其中的懸疑在今天看來雖然仍不失為成功,但始終有節奏過於緩慢之嫌。綜觀《後窗》一片,其藝術、技巧上的成就或許更勝於情節,該片對於電影本質的探討、在道德倫理觀念上對偷窺的反思都有深刻的價值。 希區柯克本人曾說過,有人靈機一動,把拍片的地方用富有藝術色彩的名字命名,叫做「攝影棚」,而不是「工廠」或「車間」什麼的,這才是最大的遺憾。在希區柯克的內心深處,也許和好萊塢的著名導演約翰•福特和霍華德•霍克斯一樣,否認自己是藝術家,但是這並不阻礙人們從藝術、美學的角度出發來他們的作品。作為一名講求實際的電影工作者,希區柯克傾其一生,痴迷地獻身於電影事業。惟此一點,就令那些自詡為藝術家的附庸風雅之輩望塵莫及。 影片中,傑弗瑞透過後窗觀看對面窗戶里上演的一幕幕人間悲喜劇,攝像機的遠景鏡頭也總是保持一定的角度和距離,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隔膜無形中橫在了人與人之間,無法擺脫、無法跨越,人與人之間的疏遠與冷漠是那樣的力量強大。如果說當「陽台夫婦」的小狗被人無情地殺死之後,太太的哭訴是影片中對這種冷漠與疏遠的悲情反抗:「誰殺了我的小狗?你們這些惡鄰居!鄰居間應該互相照顧、互相問候、關心別人的死活,但你們這些人都不這么做。我真不敢相信你們會殺了我的小狗,但問題是你們都不互相關心。你們殺了它,只是因為它喜歡你們嗎?」那麼,傑弗瑞「非法的窺視」反倒是對這種冷漠疏遠的人際關系與心理距離積極的強行干擾和打破,傑弗瑞試圖拯救准備自殺的孤心小姐,從捕捉線索、到逐步破案和幫助緝拿殺人犯,都是這種積極努力的表現。正是這些富於正義感的行為,讓觀眾從窺視的陰暗心理中走出來,對這位「偷窺者」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評價,偷窺也順理成章地合理化。從影片《房客》開始,希區柯克已經嘗試去表現一種曖昧的道德觀念,界也一直關注幾乎存在於希區柯克所有作品中的一種很深的基督教道德觀念。在《後窗》這部元電影中,我們不難對這位通俗而絕不媚俗,送是把藝術性、文化品格與通俗性、視覺感、情節性等融合在銀幕藝術世界中的「懸念大師」的人文關懷略見一斑。 希區柯克在工作中總是給人沉穩自信、樂觀開朗的印象,他在電影中巧妙安排的隱喻與幽默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在為《後窗》尋找劇本改編的合作者時,希區柯克從廣播電台請來了約翰•邁克爾•海斯,他對人物對白的處理非常精彩,恰到好處而且風趣幽默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和處境。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自然有各自的體會,這里就不再贅述。 特呂弗在《我的朋友希區柯克》中回憶道: 「六十年代初期,當我第一次到美國訪問時,發現美國電影界對希區柯克的態度竟然如此冷漠。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法國十年前他就已經備受電影界推崇了。……當時,一位美國影評人對我說:『你對《後窗》感興趣,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格林威治村的緣故。』我回答說:『但是《後窗》並不是描寫格林威治村的,它是一部實實在在的純粹的電影,我恰好對此非常熟悉。』」 該片的男主角詹姆斯•史都華也認為,「我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是《後窗》。我在片中扮演的角色難度非常大,他必須整天坐在輪椅上。希區柯克通過觀眾的反映來渲染影片的緊張氣氛,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效的。由於他的巧妙處理,觀眾也參與到影片的情節中來了。」 正如特呂弗所說的,《後窗》是關於電影的電影,是一部元電影。這部影片或許不及諸如《精神病患者》、《愛德華大夫》、《蝴蝶夢》等希區柯克的知名影片一樣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比起《三十九級台階》、《知情太多的人》等影片在驚恐上也略遜一籌,但是,作為一部更具有藝術性、思想性的作品,無論在整個世界電影史上還是在希區柯克的個人成就展中,它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怪乎,連希區柯克自己都要把《後窗》(與另一部作品《疑影》一起)當成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後窗 希區柯克懸疑影片的經典之作充分體現了希區柯克影片在藝術性和娛樂性上的高要求電影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1954年出品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主演:詹姆斯·斯圖爾特格蕾絲·凱莉 ·好萊塢懸疑片的代表作·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每一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一些名字,一些象徵著成功、精彩、受歡迎和財源滾滾的名字,在今天,這個名字是喬治·盧卡斯,是斯皮爾伯格,而在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的30年間,這個名字就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無論在任何時期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名最佳導演,他開創了恐怖懸疑電影的新世界,其導演風格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人,許多導演都稱自己是希區柯克的學生,家也把他稱為"影壇的莎士比亞"。 希區柯克執導的影片最終的目標是展現出人性最深層的恐怖和最異常的思想,因而盡管他的影片沒有我們現在所崇尚的各種特技和特效,但仍然極具懸念,發人深思。 《後窗》便是希區柯克懸疑影片的代表作之一,它製造出了恐怖與懸念的氣氛,形象地發掘出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隱藏著的喜歡偷窺的心理。影片以《後窗》為名似乎蘊涵了某種意義--門緊閉著,打開後窗,那是另一個被我們所忽略的世界。 在懸念片和恐怖片領域里,希區柯克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開拓者,他所開創的"希區柯克模式"對年輕一代的導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對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電影語言的表達也是無與倫比的。像其他少數電影天才一樣,他對電影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安德烈·巴贊 使我感到無比震撼的是:在他的影片中,所有的愛情場景都拍得像兇殺的場面,而那些兇殺的場面又都像愛情場景……在希區柯克的作品中,愛情與死亡的主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弗朗索瓦·特呂弗 希區柯克是個偉大的導演,我有幸與他合作過4次。我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是《後窗》,我在片中扮演的角色難度非常大,他必須整天坐在輪椅上。希區柯克通過觀眾的反應來渲染影片的緊張氣氛,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效的。由於他的巧妙處理,觀眾也參與到影片的情節中來了。希區柯克比任何人都更擅長製造銀幕上的緊張氣氛,許多人都在模仿他,但是沒有人能在電影中再現希區柯克模式的恐怖效果。 --本片主演詹姆斯·斯圖爾特 攝影記者傑弗瑞由於一次意外而摔斷了一條腿,經常到處周遊的他如今也不得不在輪椅上度過一段無聊的日子了。時值紐約的盛夏,周圍的鄰居們日夜都敞開窗戶,閑來無事的傑弗瑞總是喜歡透過後窗觀察周圍的鄰居們--一位體態迷人的舞蹈女演員每天都身穿胸罩短褲、邁著優美的舞步幹家務;一位獨居的作曲家經常坐在鋼琴前創作;一對無子女的夫婦常常在3樓陽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2樓推銷商蘇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時可以看見兩人口角;1樓的單身女子似乎總也找不到伴侶,被傑弗瑞稱為"寂寞芳心";一對新婚夫婦搬進公寓後就忙不迭地親熱,隨即便放下窗簾,此後就難得亮相了……傑弗瑞也並不寂寞,因為如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生活的護士斯泰拉和聰明美麗的女友莉莎經常陪他聊天。 一次,傑弗瑞看到對面窗口的推銷商夫婦又一次發生了爭執,當晚他就發現那個蘇先生3次冒雨拿著大皮箱走出家門。第二天,傑弗瑞發現蘇先生正在包裹刀和鋸條,蘇太太也從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3樓的小狗在樓下玩耍時,總愛在花壇邊不停地刨著什麼……一切都令傑弗瑞不安。莉莎來了,她也注意到蘇先生正在准備一個大箱子,還從太太的包里拿出首飾、戒指,兩個人由此得出蘇先生殺人分屍的結論。 於是傑弗瑞找來當警察的老友調查此事,但對面樓的房東卻說蘇太太乘著夜間車去外地療養了,老友對傑弗瑞和莉莎的杞人憂天不無嘲諷。可過了不久,那隻小狗被殺了,傑弗瑞、莉莎和斯泰拉再度緊張起來,為了找到真憑實據,兩位女士決定親自出馬。 莉莎在蘇先生家中尋找證據時被堵在屋子裡,幸虧傑弗瑞及時報警才使她免遭毒手,為了除掉後患,蘇先生很快找到傑弗瑞,試圖殺人滅口,正當兩人扭打的時候,老友帶著莉莎和警察趕到,但傑弗瑞還是從樓上摔了下去。 又是一個白天,"寂寞芳心"小姐在作曲家的屋裡正欣賞著他的作品;蘇先生的住處在重新粉刷;又一隻新的小狗出現了;女舞者和一個矮矮的士兵相戀了;新婚夫婦還是經常掛著窗簾……一切又似從前又有了改變。傑弗瑞的雙腿都敷上了石膏,莉莎靜靜地伴在他身邊。 希區柯克的"後窗" 希區柯克的電影風格可歸結如下:細致深刻的心理刻畫,諷刺性的幽默,當然,還有扣人心弦的懸念。但是,希區柯克所貢獻給電影藝術的絕對不僅僅是純電影的技巧,就像他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樣,希區柯克的電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懸念大師,也是心理大師,更是電影中的哲學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希區柯克的電影是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瘋狂、純真與誘惑、壓制與抗爭的矛盾統一體,是一首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希區柯克在他的電影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憤世嫉俗的人生觀。他想要告訴人們的似乎是,在美國人正常的表面之下,暗藏著最驚人的政治腐敗、道德淪喪、心理異常和性變態。在他看來,在美國人的生活中,最有趣然而也是最可怕的是人們對平庸的心滿意足。但是這種平庸的生活實質上是最不正常的,其中的一個標志就是美國人對看電影的熱衷,而這實際上體現了美國人的窺視狂傾向。窺視狂成了希區柯克的電影要揭露的一項重要內容,這在影片《後窗》一片中得到了最為徹底的表現。 《後窗》粗看似乎只是一部平常的偵探片,而深入其內部我們才發現這實際上正是"看電影"的寓言。當傑弗瑞拉開公寓後窗的窗簾,也就預告著一部電影的上演。坐在輪椅上的傑弗瑞也就是一名電影觀眾,他對窗外情景的體驗也就是一名電影觀眾的體驗:身體被固定著,對窗外(電影上)發生的一切都無能為力,只能觀看、、推測、同情、興奮…… 通過一個個的畫格,傑弗瑞捕捉著鄰居們的表演,鄰居們也成為演員。每一個住家好像都在上演著一場小電影,不僅有演員,有故事,甚至有鏡頭的變換,從遠景鏡頭(肉眼觀察)到特寫鏡頭(望遠鏡觀察)一應俱全。 但是,如果電影觀眾混淆了電影和現實的界限,試圖參與電影的表演,失去了旁觀者的身份,麻煩也就來了。 影片的結尾是讓人深思的,傑弗瑞撿了一條命,但另一條腿卻也摔斷了,要比影片開始時更為虛弱可憐。他決定不再窺視,拉下了後窗的窗簾,而電影也就閉幕、散場了。從來沒有一個導演能夠拍攝如此激動人心的電影,同時又對電影的激動人心做如此辛辣、深刻的自嘲。希區柯克的電影,其實也是希區柯克心靈的後窗。(方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