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豆瓣高分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反轉劇情太燒腦,怎樣才能看懂
問怎麼才能看懂無非是想最直觀地知道故事在講什麼
簡單梳理一下故事脈絡,原則只有一個:透過表象看本質。男主殺了兩個人,他前面所有說辭和蒙冤叫屈都是企圖掩蓋真相的瞞天過海。而女律師的目的就是拆穿他,拆穿的手段是假意迎合,騙取男主信任,然後等待男主放下戒心,再步步緊逼索取真相。至於女律師為何這樣做?因為受害人之一正是女律師親兒子。夫婦二人喬裝易容,只為了找出兒子遺體所在。在理解了雙方角色和立場的基礎之上再看你來我往的博弈,就容易理解多了。男主外表光鮮亮麗心理極度扭曲,道貌岸然的形象在結尾呼之欲出,而夫婦二人從善良朴實到走投無路,愛子心切的悲情也被大眾看在眼裡。這種邪不壓正,歹人自有人收的結局,看得大快人心。這給享受了電影多次反轉極盡燒腦的觀眾又一次暢快沖擊。得而讓很多人走出電影院酣暢淋漓。
第三層假象:收到殺人指控的男主請了一個金牌女律師為自己脫罪。但滿口謊言
真相:女律師其實是年輕人的母親易容假扮,為了套取藏屍地點。最後男主上鉤。
至此結束大快人心。西班牙懸疑電影果然了得,推薦另一部《鏡中人》
⑵ 外國電影為女兒報仇的電影把個男人變成了女人最後是什麼電影
西班牙電影《吾棲之膚》,男的是個整容醫生。這部片子曾經刷新過我的三觀
⑶ 比命運更殘酷的是人心——西班牙電影《肌膚》影評
一、不談畸形,先談談畸形背後的孤獨。
聽同學談到這部電影的人設時,覺得應該是為搏眼球的怪誕恐怖片。菊花和嘴調換?沒有眼睛?但真正看了之後,心情卻很壓抑,好像沒有看懂,好像有點觸動卻不知道為什麼觸動。
這部電影的腦洞之清奇,配色之夢幻,配樂之傷感,加上有點跳躍,信息量巨大的情節,果然符合它重口味小清新的標簽。
電影劇情看過的朋友都知道,不再贅述。其中最戳中我淚點的是無眼女勞拉。她天生沒有眼睛,眉骨之下就是一塊平坦的皮膚。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被稱為先天性隱眼畸形,俗稱隱眼症。
因為勞拉沒有眼睛,反倒讓她「看到」 了世上更多的人情冷暖。勞拉迫於生計從小生活在妓院中,從兒童時代便開始接客。她在收到客人送的一對寶石之眼後,便每每在工作時佩戴上,使自己的與眾不同得以遮掩。寶石之眼於她,好比一件薄薄的鎧甲,穿上了就遮掩了弱點,就不會那麼害怕他人的注視。
勞拉的客人們從不讓她觸碰他們,只是單方面地發泄慾望。人們懷著獵奇或癖好(如片頭的男子有戀童癖),走向她的床榻,又在慾望得以滿足之後轉身離開。她是妓院包裝的一個怪異娃娃,芭比娃娃似的裝扮,迷人的卷發,華麗的指甲,充滿桃色意味的房間。她彷彿作為一個不需要生命的玩偶而存在著,盈利就是她唯一的價值,沒有人在乎她的內心。
好幾幕拍到勞拉時,她或是一個人坐在桌邊出神,或是一個人從床上爬起熟練地點一支煙。她太孤獨了,和這部電影當中所有的畸形人一樣,他們面臨的最大悲哀是畸形,更是因畸形而帶來的孤獨。這種孤獨太過強大,強大到讓屁屁女孩鼓起難以置信的勇氣在網路上傳照片、不加遮掩走出門去,試圖融入這個世界。她被拒絕,被嘲笑,被傷害,卻依然心懷渴望;這種孤獨也強大到讓先天軟骨發育不全的演員明知孩子也會遺傳疾病,也毅然要生下這個孩子(拋開這個行為是否對孩子來說不公平),當孤獨太過深重,這個過程不僅是她在賦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救贖她。
當勞拉小心翼翼地觸摸偷走她寶石之眼的胖姑娘時,臉上露出了孩童般純真的笑容,她說「你很柔軟。」這是第一次有人願意讓勞拉觸摸,也是第一次勞拉感覺不那麼孤獨了。兩個受俗世鄙夷的姑娘彼此治癒著對方的靈魂。
在這里突然想到羅傑斯的積極關注,他認為對求助者的無條件積極關注是治癒人心理問題的關鍵。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得到的關注往往是有條件的。人們得到的友善是有條件的,關心是有條件的,愛也是有條件的。相信這點很多健全人也有所體驗,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由丑變美是一種什麼體驗」的高票回答。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體驗過,或者體驗著孤獨,自卑。但這一切在勞拉,在畸形人身上卻更為殘酷。
勞拉深諳自己所得到一切的都是有條件的,所以在提出想要觸摸胖姑娘時,也主動地表示將寶石饋贈給胖姑娘。
對於這一對姑娘的結合,我倒覺得她們倆不一定原本就是同性戀。她們的結合並不是基於性沖動而產生的,而是兩個孤獨的靈魂彼此擁抱,彼此接納的更深層的情感。
令人高興的是,故事的最後,勞拉走出了那間小小的房間,也不再需要那一對寶石之眼 ,她可以泰然自若地坐在人群中,微笑著拉起愛人的手。
願所有孤獨的靈魂都得以慰藉。
(以下為後續補充,深夜思緒萬千)
二、「病」的肉身,「病」的人心
這部電影中的人物對畸形人,大致有四種態度
1.親人的「遮醜」態度。屁屁女孩的父親十分警惕女兒出門,他希望女兒永遠躲在暗處。父親的擔憂與警惕固然是出於保護心態,可是,往往這種不給予情感支持,只一味阻攔的保護,只會對女兒造成傷害。這個世界對她不友善,甚至連至親也並不覺得她是「好的」「值得愛的」。有時候,這種打擊比來自陌生人的嘲笑更加殘酷。
2.陌生人的鄙夷,嘲笑,傷害。相信這個情況在生活中還是有的,所幸應該不在多數。有些人有種「香草美人」的情結,覺得善的事物就必然得有一個美的軀殼,從而將畸形人(或者殘疾人)妖魔化,或者置於一個不屬於和我們平等的位置。他們變成可取樂的,可玩弄的對象。畸形人的悲慘境地在歷史早期更加糟糕,比如在美國流行於1840-1940年代的freak show.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獲得了收入,但這種以撕開自己的傷口來換取利益的方式在溫飽了他們肉身的同時,又怎樣地傷害了他們的內心呢?
命運是殘酷的,比命運更加殘酷的是人心。這個特殊的群體的確有著肉體的缺失,但反觀健全人,有一些卻有著人性的缺失。畸形人病在身,健全人卻病在心。
3.家人的「不理解」。在與家人的親密關系中,給予物質上的支持容易,給予心靈上的支持則困難重重。不想要雙腿的紫發少年,愛慕畸形女孩的男子,都遭到了來自家人不理解的憤怒與決裂。自知有戀童癖的中年男人,無法對家人開口,在妓院聽無眼女孩的一曲歌聲便痛哭不已。特殊的群體,註定得到的理解少之又少,病在身,痛在心。
4.一些溫暖的力量,所幸依舊有一些善良的人能夠尊重,能夠溫暖他們。從女心理醫生到救下自殺屁屁女的男子,都讓人如釋重負,感到一絲慰藉。
周國平有一句話說得好,「上帝眼中無殘疾。」
這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一種真正的人性關懷。世人肉身,皆有傷痛,但在上帝面前,這並不重要,他只看見我們赤誠的靈魂,而非殘缺的肉身。
三、為「變態」正名
這個電影有一個好的點在於,它讓常人眼中標簽化了的人群有血有肉了起來。電影中出現了戀童癖者,一般提起戀童癖,人們腦海中就會不由自主浮現出一個隨時准備侵犯兒童的猥瑣中年男子形象。
戀童癖是一種性變態,但不能說所有的戀童癖者都是變態。(但那些殘忍傷害兒童的就是變態,原地爆炸!)電影中的戀童癖父親為了不傷害孩子而選擇離開家庭,在妓院希望得到滿足時內心卻充滿矛盾,他進一步,是傷害親人,退一步也是傷害親人。判斷較高層次道德感往往採用兩難問題,正因兩難,需要取捨,才見一個人的內心。在這個父親自知有戀童癖,並且客觀上這是不受控制,難以改變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背負愧疚,離開家庭。不能說這個選擇完全政治正確,但也是對家人的一種保全了。
有心理障礙,或者性取向異常的人群常常會被冠上變態的標簽,從而在人們眼中就是一塊扁平的人形立牌,沒有其他性格,沒有血肉,沒有感情,甚至思維都是混亂的。這種想法太不拿人當人了。
存在心理障礙和異常性取向的人,如果因此觸犯法律,傷害了他人,這個必須受到法律和輿論的懲罰。但如果他們沒有觸犯法律,不曾傷害他人,那麼也沒有人有資格高高在上地還以惡意的評判。
最後,不論是畸形人,殘疾人,或者心理障礙患者,他都和我們一樣,不論社會給他們貼上什麼樣的標簽,請記住,他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其他的身份。
四、對待特殊人群的態度
曾經認識一位特有同情心的姑娘,每逢在路上遇到一瘸一拐的,或者拿著盲人手杖的路人,勢必要行一番注目禮,然後唏噓一番,啊,那個人好可憐啊,感覺好同情他。
我覺得同情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詞,它帶有一種雙方不平等的意味,一種俯視的意味。同情往往是帶著優越感的憐憫,它會讓你覺得自己很善良,但這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很多人倡導同情,認為同情是美德,是人性之光。不是的,共情才是。同情是帶有先入為主色彩的感情,意味著「我看到你的苦難了,我知道你多不容易,我能理解你什麼感覺」,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人類不是阿凡達,無法實現這種層面的通感。而共情則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經歷的基礎上的,「我不是你,我沒有體驗過你經歷的一切,我不認為我能對你的感受有完全切身的體會,但我願意盡我的努力從你的角度理解你」。
另外,我並不認為特殊人群想要被浸泡在群眾的同情中。刻意的關注,只會讓人覺得難受。對待他們,不要有歧視,也不要有泛濫的同情,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一把就好。把他們當做和我們一樣的平常人,就是最好的尊重。
以上
⑷ 有個外國電影是兩對家長因為孩子犯錯聚在一起商討,之後忍不下去互相打起來了。有沒有知道是啥電影的
【譯名】殺戮/會客廳殺戮 /文明的野蠻人(原名)/屠殺之神/文明的野蠻人
【年代】2011
【國家】法國/德國/波蘭/西班牙
影片以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為舞台,講述了兩對父母因為孩子在學校打架而見面,由於雙方都在指責對方的家庭教育方法,結果發生爭執不歡而散,而這也觸發了各自的婚姻矛盾。
兩個大概十一歲的孩子在當地的公園里「一決雌雄」。其中比較壯的那個用一根棍子武裝了自己,把另一個孩子打得嘴角出血、牙齒松動。隨後,受害者的父母,潘羅普和米歇爾找到了「行凶者」的家裡,與他們見面的是行凶者的父母,南希和埃蘭。兩對父母坐了下來,要把這件事情做個了結。
⑸ 國外電影 一個男孩被殺,父母為他洗冤報仇
男孩撞死了,然後把他葬身水下以為別人不會知道
⑹ 《看不見的客人》劇情很燒腦,怎麼才能看懂
《看不見的客人》是奧里奧爾·保羅執導,馬里奧·卡薩斯、阿娜·瓦格納、芭芭拉·藍妮、何塞·卡羅納多主演的懸疑電影。該片於2017年1月在西班牙上映,由於持續的反轉增加了理解的難度,所以我梳理了一些關鍵反轉,也就是這部電影中最燒腦的地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這部電影不斷的反轉也是在暗示著人心的易反易復和人性的灰暗陰冷。正是因為反轉太多次,所以才導致了劇情的燒腦,怎麼才能看懂這部電影:看完這個答案,再多刷幾次電影。
⑺ 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究竟反轉了多少次劇情
西班牙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因為其劇情巧妙反轉43次被稱為又一「神作」,影片編劇兼導演奧里奧爾·保羅來京,也被中國觀眾贈予「反轉王」稱號。大家猜測他大概是智商超人,但保羅卻說自己應該感謝小時候養成的閱讀習慣,如果沒有兒時對於偵探推理小說的海量閱讀,哪有今天的反轉?
《看不見的客人》講述了企業家艾德里安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弗吉尼亞為自己辯護。影片中精心設計的層層反轉讓不少影迷大呼過癮,而其中包裹的父母之愛也讓觀眾紛紛拭淚。
影片除懸疑感之外,更展現了復雜的人性。比如,謊言的可怕。對於謊言,導演認為在影片里有兩個作用,一方面展現了男主角不斷地欺騙,這是導演所厭惡的。而另一方面,女律師又是用謊言套出了真相。所以,有些事情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當然保羅在影片中並不想要炫技,而是表達一種對於道德腐敗的痛斥,「我想表達的是,道貌岸然的有錢人太多了,底層的小人物也有能力讓作惡的富人付出代價。」
帶著這樣的「怒火」,保羅寫了《看不見的客人》這個伸張正義的故事。而他之前口碑頗佳的導演處女作《女屍謎案》也是關注於「復仇」,看來瘦弱的導演胸膛內跳動的是弘揚天地正義之心。保羅笑稱,自己確實很有社會責任感,每次都非常認真地讀報紙上的社會新聞,「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用光明去對撞,我想展示的是這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