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美國電影 關於老師的電影
美國電影《教師》也叫《26個孩子和一道選擇題》
在新澤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鎮上,一個由26個孩子組成的班級被安排在教學樓最裡面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里。他們中所有的人都有過不光彩的歷史:有人吸過毒、有人進過管教所、有一個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內墮過3次胎。家長拿他們沒辦法,老師和學校也幾乎放棄了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菲拉的女教師擔任了這個班的輔導老師。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天,菲拉沒有像以前的老師那樣,首先對這些孩子進行一頓訓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而是為大家出了一道題:
有3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
A: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約l公升的白蘭地,而且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記錄;
C:曾是國家的戰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菲拉給孩子們的問題是:
如果我告訴你們,在這3個人中,有一位會成為眾人敬仰的偉人,你們認為會是誰?猜想一下,這3個人將來各自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對於第一個問題,毋庸置疑,孩子們都選擇了C;對於第二個問題,大家的推論也幾乎一致:A和B將來的命運肯定不妙,要麼成為罪犯,要麼就是需要社會照顧的廢物。而C呢,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註定會成為精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卻讓人大吃一驚。「孩子們,你們的結論也許符合一般的判斷,但事實是,你們都錯了。這3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們是二戰時期的3個著名的人物——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他身殘志堅,連任四屆美國總統;B是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個奪去了幾千萬無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學生們都獃獃地瞅著菲拉,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們,」菲拉接著說,「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以往的過錯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真正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在和將來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連偉人也有過錯。從過去的陰影里走出來吧,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優秀的人才……」
菲拉的這番話,改變了26個孩子一生的命運。如今這些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他們中有的做了心理醫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飛機駕駛員。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班裡那個個子最矮也最愛搗亂的學生羅伯特·哈里森,後來成了華爾街上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
Ⅱ 如何評價女教師怎麼看待劇中的這種現象
《女教師》這部影片我認為是充滿嫉妒和復仇的兩個女人故事很像短版韓劇,確實道出了人性暗藏的一面,為了守住自尊心確實很容易做一些別人認為不對的決定,劇中老師和學生在情感上的糾纏是不健康的現象,應該杜絕。
影片最後那一段主動權反轉的對比,對於成功扭轉危局反敗為勝的結果讓觀眾狠狠地出了一口氣。整部劇情圍繞這兩個女人的斗爭,心裡描寫刻畫很成功。兩個女人不知所起卻愈演愈烈的這場戰爭中,強弱的倒置、善惡的模糊每個人藏在單純面孔後的醜陋暗角是影片最讓人覺得諷刺的地方,它讓我總是想起那句曾經不敢苟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