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女人一生必看十部電影名字
中國古時候有句老話,叫做女子無才便是德,放在今天確實讓人嗤之以鼻,今天給廣大女性影迷推薦十部電影,女子有才才是德。
1.《時尚先鋒香奈兒》
豆瓣評分7.1,這個電影講述了香奈兒的創作者勵志的故事。父母未婚生女,6歲母親去世,父親離去,22歲當過咖啡廳歌手,並因此得到藝名Coco,依靠修女院學校學到的制衣技巧打造出了一座高定帝國。不同於2008年的另一部香奈兒傳記電影《香奈兒》,這部《時尚先鋒香奈兒》著重講述了香奈兒的情感生活而非創業經歷。「愛美麗」女星奧黛麗·塔圖扮演的香奈兒不僅僅是一個時尚符號,更是一個真實的女性。誰說女子就沒有能力成就一番事業,這部電影就告訴你,只要有付出就有回報。正視自己的道路。
2.《阮玲玉》
豆瓣評分8.5,通過自己的努力轉型的電影。她,是一代電影明星,一生凄苦,卻憑借對表演極大的熱情,從「花瓶」轉型成為三十年代上海最著名的電影演員。為了進入角色,不惜在冰天雪地一襲單衣趴在雪地上感受寒冷。電影用半紀錄片的形式講述了阮玲玉短暫凄美的一生,張曼玉也憑借阮玲玉一角獲得了柏林影後殊榮。只要自己肯努力,即便最後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你不會為此而後悔。
3.《弗里達》
豆瓣評分8.7,這是一部勵志的影片。她,是墨西哥著名女畫家,以畫作中蔓延的情慾與生命力著稱。18歲時遭遇車禍,從此痛苦和堅毅成了她人生中的主題。豐富的情史與雙性戀傾向讓她的私生活廣受關注,一字眉和英武的輪廓,使她具有一種獨特的、雌雄同體般的美。拉丁尤物薩爾瑪·海耶克演繹出了弗里達的野性,這個角色也為她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人,永遠不要被苦難打倒,只有堅強起來,才能變得更強。
4.《玫瑰人生》
豆瓣評分8.3,這是一部現實版的灰姑娘。她,是法國國寶級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因為動人的歌聲被稱為「小雲雀」,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她的童年顛沛流離,被母親拋棄,又被父親送到妓院由祖母撫養,感情生活也一再受挫,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止她用迷人的嗓音和豐沛的情感征服聽眾。瑪麗昂·歌迪亞憑借這個角色一舉奪得奧斯卡、金球獎雙料影後桂冠。無論家庭本身是否貧窮,但是未來的路依舊要靠自己走。
5.《百萬美元寶貝》
豆瓣評分8.5,成功的路上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她,是一個熱愛拳擊的女孩,在年邁的拳擊教練法蘭基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女拳擊手。在這之前,希拉里·斯旺克扮演的麥琪出身悲苦,30多歲還在當餐廳女招待;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的法蘭基因為太過醉心工作,忽略了家庭,導致抑鬱。訓練盡管道路艱辛,卻讓兩人忘記了往日的痛苦,帶來了新的力量。成功不是空想,而是需要自己的努力去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成長。
6.《蒙娜麗莎的微笑》
豆瓣評分7.7,生活不是一潭死水。她,是一名剛從大學畢業的新女性。1950年代,表面上看來美國女性的社會地位有了顯著提高,然而著名的威斯利女子大學仍以調教賢妻良母、尋覓金龜婿作為教學宗旨。大學畢業的凱瑟琳懷揣理想來到威斯利教授藝術史,向女學生們傳播自由的種子。在堅持理想和學生打成一片的過程中,也漸漸學會了為人師的重要准則:尊重學生的自由意志。尋找方向固然困難,但是只要認為是對的,那就毫不猶豫的繼續走下去吧。
7.《律政俏佳人》
豆瓣評分7.2,成功的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的。她,是一個天生麗質的典型金發美女,卻因為除了美貌別無所長被男友拋棄,發奮考上了哈佛,成為了一名律師。雖然仍然因為外表被質疑,艾麗卻成功地依靠自己的能力干出了一番事業。現實生活中的美女律師也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喬治克魯尼的嬌妻,英籍黎巴嫩律師艾莫·阿拉慕丁了,在成為克魯尼太太之前,畢業於牛津大學的艾莫就已經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律師了。美麗的外貌並不能給你帶來巨大的幫助,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8.《鐵娘子》
豆瓣評分7.6,不要因為貧困而失去理想。她,出身貧寒,受盡白眼,卻有堅定的政治信仰,並以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走上了從政的人生道路,最終成為了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的一些政策飽受非議,卻用過人的智慧和超強的忍耐力,憑一己之力拯救了英國經濟,捍衛了領土主權,被稱為「鐵娘子」。梅麗爾斯特里普扮演的撒切爾夫人已值耄耋之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常常在幻覺和現實中切換,影片以閃回的方式回顧了撒切爾夫人的一生,梅姨出色的表演也為她贏得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貧窮不是你失敗的理由,懶惰才是。只有踏踏實實做事,才能成就高峰。
9.《居里夫人》
豆瓣評分7.7,世間最偉大的就是孜孜不倦的探索。她,擁有美麗的外表,聰明的頭腦,對數學和物理的喜愛使她找到了自己一生所愛,皮埃爾。兩人一起從事科學實驗,多年後發現了「鐳」而舉世聞名,但丈夫卻在領獎前因車禍喪生。研究的危險、愛人去世的打擊,並沒有讓她放棄對科學的追求,憑著滿腔熱忱不為世俗所動,堅持到生命最後一刻。為了自己理想不放棄,才有可能獲得成功,但是不做,永遠不會成功。
10.《星際穿越》
豆瓣評分9.2每個人都有努力的方向。她們,都是女承父業的航天精英。在這部感人的溫情科幻作品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艾米莉亞·布蘭德,承擔著為人類尋找下一個宜居星球的重任,勇敢踏上征程。而傑西卡·查斯坦扮演的墨菲則因為對父親的愛與懷念,鑽研拯救父親的方式。雖然影片的主角是馬修·麥康納扮演的庫珀,但兩位女性航天精英的形象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歷史上,全世界也已有57名女宇航員到過太空,參與人類的太空探索。不要去羨慕別人做了什麼,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
② 說一下,奧黛麗赫本的一生,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1953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
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患癌,病逝於瑞士,享年63歲。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2)女演員的一生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
1、《羅馬假日》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
劇情介紹
安妮公主作為王位繼承人將出訪歐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安妮公主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是羅馬,安妮公主很想盡情地飽覽一下羅馬的優美風光,可侍從們以公主身份高貴、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拋頭露面為由拒絕了,並給她注射了鎮靜劑。
公主在葯效發作前假裝睡著了,待侍從們出去後,她偷偷越窗溜了出來。然而沒逛多久,鎮靜劑的葯效就產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廣場附近噴水池邊的一條長椅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與此同時,美國新聞社的窮記者喬·布萊德里恰好經過這里,喬剛剛從朋友那裡打牌歸來,以為這是一個在狂歡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輛計程車想把她送回家。
可是公主睡得特別沉,怎麼也叫不醒,無奈之下,喬只好把她帶回了自己的住所,並對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滿,於是將安妮公主放到了沙發上。
第二天,報紙上的特別公告使喬意識到他帶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於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寫一篇關於公主內幕的獨家報道。公主醒後發現了陌生的喬,喬連忙解釋,公主才安心了。她向喬借了一些錢,然後告別了他,又到羅馬大街上閑逛了。
喬趕忙給他的攝影師朋友歐文打電話,讓他准備好。同時自己跟蹤公主,在西班牙廣場上佯裝和她偶遇,便自告奮勇地要為公主做導游,騎著摩托車帶著她游覽羅馬城。
同時,歐文也駕駛著小汽車跟在他們後面,拍下了許多珍貴的鏡頭。然而這一切,公主渾然不覺。公主的失蹤引起了官員和侍從們的驚慌,國王秘密派出了許多便衣四處尋找公主的下落。
便衣在喬領著公主來到水上舞廳參加舞會時發現他們了,他們請公主和他們回去,而公主堅決不肯,便衣們要強行綁架她回去,喬和歐文同他們廝打起來,而任性調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開心。趁著混亂,喬帶著公主逃之夭夭,而那些便衣們卻被當地警察抓走了。
一天過去了,公主終於要回宮了,可此時她和喬發現彼此間擦出了愛的火花,墜入了情網。怎奈公主畢竟是公主,平民終究是平民,兩人只能依依惜別。
喬的朋友歐文在和公主握手後決心拋棄功成名就之良機,將照片送予公主留念。最後,在深情的四目對望中,公主輕輕地對喬說了聲再見……
2、《窈窕淑女》華納兄弟影業於1964年出品的歌舞片,由喬治·庫克執導,奧黛麗·赫本、雷克斯·哈里森、傑瑞米·布雷特等主演。
劇情介紹
賣花女伊莉莎·杜利特爾,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但出身寒微,家境貧寒。她每天到街頭叫賣鮮花,賺點錢養活自己補貼父親。
一天,伊莉莎低俗的口音引起了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的注意,教授誇口只要經過他的訓練,賣花女也可以成為貴夫人。伊莉莎覺得教授說的話對她是一個機會,就主動上門要求教授訓練她,並付學費。
被嘲弄後,教授的朋友皮克林和他打賭,如果讓伊莉莎以貴夫人的身份出席兩個月後將舉辦的大使游園會而不被人識破真相,那麼皮克林願意承擔一切試驗費用和伊莉莎的學費,這激起了教授的鬥志,希金斯欣然接受了挑戰。
他是不甘示弱的,他從最基本的字母發音開始教起。希金斯是個精力旺盛和講究科學的學者,對每一件感興趣的事都能廢寢忘食。他胸懷坦盪、絲毫不懷任何惡意,但他又象孩子一樣,毫不顧及他人的感情,對伊莉莎嚴加訓練。
有一次,希金斯帶伊莉莎去參加母親的家宴時,年輕的紳士弗雷迪被伊莉莎的美貌和談吐自若的神情深深打動,一見傾心,竟然絲毫也認不出她就是曾經在雨中向他叫賣的骯臟的賣花姑娘。
希金斯已經40多歲,還未結婚,他從來看不上年輕姑娘,可在生活上竟然離不開伊莉莎了。他的衣服飲食和約會安排,全憑伊莉莎照料。
然而使伊莉莎氣惱的是希金斯簡單粗暴的脾氣。他教她溫文爾雅的用語,卻從不用溫文爾雅的態度對待她。
6個月後,希金斯滿懷信心地帶伊莉莎和皮克林一起出席希臘大使舉辦的招待會。伊莉莎是以皮克林上校和希金斯教授的遠房親戚的身份參加這次大使的招待會的,她全力以赴,談笑自若,風度翩翩,光彩照人。
當她出現並受到女王與王子的青睞後,人們停止了交談,欣賞著她令人傾倒的儀態。她的待人接物圓熟而老練,而又恰到好處,希金斯的第一個學生尼波姆克為聽出她的出身用盡看家本領與伊莉莎周旋,卻被伊莉莎弄得暈頭轉向,失敗而歸,希金斯成功了。伊莉莎在招待會上光彩奪目!
但當回到家裡後,由於希金斯無視疲憊不堪的伊莉莎的存在,而是只顧和朋友慶祝打賭的成功,對未來充滿恐懼的伊莉莎不被理解,傷心之下,憤然離開了希金斯的家。
她在門口遇到了痴情的弗雷迪,在馬場見過後追求不成,他便每天晚上幾乎都來到伊莉莎窗下徘徊,默默地關注著伊莉莎,伊莉莎為他的痴心感動。
雖然希金斯態度暴躁,然而卻是潛移默化,日久生情,在伊莉莎賭氣出走之後因此變得十分苦悶,他到母親家尋求幫助,卻意外相遇,可兩人卻又吵了一架。伊莉莎表示要嫁給弗雷迪,希金斯既驚訝又生氣,憤然離去。但是回家途中卻又不可抑制地想起伊莉莎,認為伊莉莎已融入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