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個國家的電影有什麼不同的特色
對比4個國家的異同。
日本:日本電影富有哲理與內涵,感情十分細膩,演員的演技也很尖端。
韓國:韓國電影就是肥皂劇的縮減版,毫無價值。
泰國:泰國新浪潮的特點是,秉承現實主義的創造原則,甚至不惜把現實的殘酷性發揮到極點。
越南:受到越戰影響,側重於戰爭題材戰火豪情。
電影起源
歐洲是電影的發源地,電影產生之後,在歐洲一直是以一種藝術來看待電影,所以歐洲的電影以藝術為主,文藝片、故事片居多,後來受到好萊塢的影響,也出現一部份商業電影,不過大部分歐洲的電影人都瞧不起好萊塢的純商業電影,認為他們太庸俗,所以歐洲的電影現在還是以藝術電影為主流。
Ⅱ 3d電影和4D電影有什麼區別,在觀影效果上又有什麼不一樣
3D電影和4D電影區別有:
1、3D是立體電影,4D比3D電影增加了環境特效和座椅特效系統。通過環境特效可以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些模擬有雨雪,閃電,風,煙霧等,配合影片的環境出現。座椅特效,顧名思義,就是座椅有動感,比如影片演船在大海中,通過座椅的移動,會有在海中顛簸的感覺;
2、3D和4D在眼睛上的成像原理是完全相同的,不存在技術的問題,3D電影目前也早淘汰掉了紅藍眼鏡,目前都是快門或者是偏光。而4D一般是用在主題公園的,因為那裡人流量比較大,觀看場次比較頻繁,所以就用了便宜的偏光眼鏡和亮度較高的雙投影。
3、3D電影一般是長的電影,注重的是情節,其次才是3D效果。而4D一般只有十幾分鍾,注重的是效果,情節都是很簡單的甚至沒有情節。
(2)電影有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3D電影原理: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
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4D電影原理:4D影院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加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觀眾在看立體電影時,順著影視內容的變化,可實時感受到風暴、雷電、下雨、撞擊、噴灑水霧、拍腿等身邊所發生與立體影象對應的事件,4D的座椅具有噴水、噴氣、振動、掃腿等功能,以氣動為動力的。環境模擬模擬是指影院內安裝有下雪、下雨、閃電、煙霧等特效設備,營造一種與影片內容相一致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