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庭問題的中國電影
(1964年) 片名:家庭問題
上映:1964年
顏色:黑白
片長:2593米
語言:漢語普通話
類型:劇情片 根據胡萬春同名小說改編。
某鋼鐵廠的工段長杜師傅,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福新是一個鉗工,與杜師傅同在一個車間工作;小兒子福民剛從技術學校畢業回來,即將走上工作崗位。
可是就在當天晚上,杜師傅發現福民對勞動有不正確的看法,追求生活享受。福民看不起工人,說工人的手像銼刀看見爸爸送他的新帽子,嫌太土氣,怕壓壞了他的飛機頭。
杜師傅意識到自己過去對福民在生活上照顧太多,對他的思想教育放鬆了。恰巧,福民分配到杜師傅領導的車間當見習技術員杜師傅為了幫助兒子克服缺點,把兒子培養成工人階級的接班人,就和李廠長商量,決定讓福民到車間當工人,以便在勞動中鍛煉提高。
這一天,福民來到車間,杜師傅叫福新教他敲榔頭,練基本功。福民心不在焉,敲疼了手,狠狠地將榔頭摔在地上,不幹了。杜師傅叫他拾起榔頭,責備地說:「你還不害臊!工人丟榔頭,就是戰士丟武器,你想做逃兵!」福民回到家裡,向母親傾訴了自己的委屈。
福民媽在舊社會生活了半輩子,吃盡了苦頭,但她還存在舊思想的殘余,聽說廠里讓兒子去當工人,覺得不像話。於是她請來了老母親、大姨媽和小姨媽,聯合起來「圍攻」杜師傅,可是未能如願。「圍攻」失敗後,福民情緒低落,賭氣把飛機頭剃成平頭,跟媽媽說廠里呆不下去了,要到外面找工作。
福民媽怕兒子離家出走,硬要杜師傅找李廠長說說,仍然讓福民做技術員。杜師傅看到要幫助福民首先要打通福民媽的思想,就寫了一張字條叫福民媽去找李廠長。
福民媽來到李廠長家,李廠長說自己的女兒小玲主動要求到農村紮根落戶,有人說小玲是我們的獨生女,我又是廠長,應該讓女兒享享福,要是按照這個想法孩子就會變成懶漢。這時,小玲收到媽媽從外地寄來的「麥種」和信,媽媽在信上囑咐小玲,要在實際勞動中鍛煉成一個有文化的新農民。福民媽看到這一切深受教育,她沒有替兒子講情就尷尬地走了。
福民雖然留在車間勞動,但總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時廠里開展技術革新,車間正研究雙層地輥的設計圖,福民認為這是大顯身手的機會,於是閉門造車,設計了一張不切實際的草圖,後經福新幫助,雙層地輥的設計終於成功。
在試制中,缺少兩個皮帶盤,杜師傅叫福新和福民分頭到廢料堆里去找,而福民竟將轉爐車間的兩個皮帶盤拿來了。杜師傅嚴厲地批評了他的錯誤。
福民通過這一系列事情,認識到自己的思想確實不對頭。從此以後,福民在勞動中認真地進行鍛煉,在大家的幫助下,提高了思想,改正了缺點。 張伐 .... 杜師傅
張良 .... 杜福民
趙聯 .... 社福新
謝怡冰 .... 媽媽
宏霞 .... 秀英
張翼 .... 李廠長
張小玲 .... 小玲
宣景琳 .... 外婆
吳茵 .... 大姨媽
蘇茵 .... 小姨媽
高笑鷗.... 王主任
於沖 .... 徐師傅
張鴻眉 .... 阿強 導演:傅超武
編劇:胡萬春 傅超武
攝影:盧俊福
錄音:龔建清
美工:何瑞基
作曲:蕭珩
剪輯:張駕珊
化妝:楊龍生
導演助理:張鴻眉
製片:遲習道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呂其明
㈡ 龍須溝電影丁四扮演者
由張伐飾演。
個人資料:張伐,黑龍江哈爾濱人,原名張大民,1919年出生 ,2001年逝世。1942年出演處女作《亂世風光》。代表作有《母與子》、《太太萬歲》、《夜店》、《街頭巷尾》等。
作品全景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 第一書記
女局長的男朋友(1986) .... 周父
最後的太陽 (1986) .... 袁聖禮
滴水觀音(1984) .... 公安局長
二十年後再相會(1984) ....袁達
最後的選擇 (1983) .... 馮慕白
大小夥子 (1983) .... 老隊長
鼓鄉春曉 (1983) ....省委書記
浪花細沙 (1983) .... 爺爺
鄰居(1982)...局長(上影廠)
海望(1981) ....曾志遠
子夜 (1981) .... 吳老太爺
復仇者的懺悔(1981)
我們有親人 (1979) .... 唐書記
藍光閃過之後(1979) ....唐輝
平鷹墳(1978) .... 呂鎮山
江水滔滔 (1976) .... 紀寶泉
征途(1976) ....李德江
家庭問題 (1964) .... 杜師傅
紅日(1963) ....沈振新
金沙江畔 (1963) .... 桑格土司
風流人物數今朝(1960) .... 宋師傅
不老松 (1959) .... 周老頭
黃浦江的故事(1959) .... 常桂山
前方來信 (1958) ....王輝
幸福 (1957) .... 胡師傅
閩江桔子紅 (1955) .... 楊才發
偉大的起點 (1954) .... 陸忠奎
斬斷魔爪 (1954) .... 張處長
龍須溝(1952) ....丁四
翠崗紅旗 (1951) .... 江猛子
農家樂(1950) ....張老五
喜迎春 (1949)
雞鳴早看天 (1948)
街頭巷尾 (1948)
腸斷天涯 (1948)
平步青雲 (1948)
人盡可夫 (1948)
懸崖勒馬 (1948)
夜店 (1948)
母與子(1947)
太太萬歲(1947)
亂世風光(1941)
劇情簡介:日本投降,北平一片歡騰,百姓們奔走相告,笑逐顏開,覺得好日子就要到來了。南城龍須溝邊的一個小院里,鼓書藝人程瘋子更是欣喜非常,想當年,他是個小有名氣的單弦藝人,因為不肯為日本鬼子、漢奸歌功頌德,被惡霸漢奸黑旋風痛打一頓,並警告他永遠不許再登台。不讓登台,等於斷了他的活路,一口氣沒順過來,程瘋子落了個時好時鬧的病根兒。街坊們從此忘了他的真名程寶慶,都叫他程瘋子。其實他內心並不瘋,他就盼望著日本鬼子趕緊滾出中國,漢奸們都得到法辦。
㈢ 50年代電影翠崗紅旗的主演是誰
譚雲飾江三娘
㈣ 朱明國 兄弟姐妹
1、《松花江上》金山與張瑞芳正處在熱戀之中的一部「私報於公」的作品,也是兩個人唯一一次的銀幕合作。
2、《漁光曲》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榮譽大獎的中國早期電影,最為突出的亮點是那首由蔡楚生作詞、任光作曲的哀婉綿長、旋律優美的主題曲。
3、《壯志凌雲》金焰、田方、王人美主演,最動人的是銀幕之外的於藍通過觀看這部電影而悄悄喜愛上銀幕上的田方,而當時享有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帝」之稱的金焰,通過這部電影,與「美牙美人」王人美一見鍾情,喜結之好。
4、《八千里路雲和月》白楊和陶金的「銀幕搭檔」的開門之作。
5、《家》、《春》著名大文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2,可惜缺少之3的《秋》與之相配套,想當年,大陸的上海和香港都曾經拍攝過這部名聞遐邇的代表作品。
6、《馬路天使》幾乎家喻戶曉的一部由明星組合的佳作,趙丹與周璇個人情感的最佳「交叉點」。
7、《南國之春》在影圈有「南國乳燕」之稱的陳燕燕的早期默片。
8、《青年進行曲》大劇作家田漢的憂國憂民的應時之作。
9、《太太萬歲》張愛玲的「小資情調」代表作,點不是女主角的「太太」,而是喧賓奪主的大有「觀眾緣」的上官雲珠。
10、《桃李劫》袁牧之和陳波兒的珠聯璧合。
11、《啼笑因緣》「言情大聖」張恨水加上「電影皇後」胡蝶,精心演繹一出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喜劇。胡蝶一人飾兩角,對當時的觀眾來說是倍感好奇。
12、《萬眾一心》民族電影加抗戰題材的雙相結合。
13、《西廂記》「銀幕慈母」林楚楚的古裝扮相,中國最早把王實甫的古典名著改編拍成的電影。
14、《塞上風雲》當時話劇界的明星,如陳天國、舒綉文和黎莉莉等聯合主演的一部少數民族題材的應景之作。
15、《夜半聲》年拍攝、被譽為早期電影名片的稱「中國第一部恐怖片」。
16、《游擊進行曲》《青年進行曲》的姊妹篇。
17、《大路》一部男性電影,充滿陽剛之氣,金焰的代表作,聶耳的(開路先鋒),陳燕燕、黎莉莉的花枝點綴。
18、《鐵扇公主》中國動畫片鼻祖「萬氏兄弟」的第一部動畫長片。
19、《摩登女性》著名影星歐陽莎菲的個人電影代表作,一部維護女權的新潮電影。
20、《清宮秘史》周璇與舒適主演。當年宏大的電影巨制,後來被主席點名批判、並與主席「關於愛國主義還是主義?」的千古奇冤相牽連、還由此氣死該片的導演朱石麟。
21、《漁家女》「金嗓子」周璇與「袖珍小生」顧也魯聯合演繹出一出富家少爺愛上可愛的漁家姑娘的愛情故事。著名的曲(瘋狂的世界)便是源於此片。
22、《脂粉場》又一部由「電影皇後」胡蝶主演的電影。
23、《不了情》張愛玲的言情故事,劉瓊、陳燕燕的男女情事,當年大上海典型的「小資情調」,劇情纏綿悱測,堪稱文藝類型片的代表作品。後來,還又發展到香港的同類片名和不同內容的一種無限延續。
24、《長相思》周璇和舒適的又一部時裝電影,著名曲《夜上海》就出自此片。
25、《船家女》「標准美人」徐來和當年的當紅小生高占非主演。
26、《慈母曲》顧名思義,「銀幕慈母」林楚楚的電影代表作。
27、《惡鄰》一部題材狹小的無聲電影小品。
28、《兒子英雄》沒有任何名氣,但很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29、《二百五小傳》田漢編劇,另名《梨園英烈》,把傳統的故事和戲曲演員的悲歡離合結合一起,增強故事的戲劇性。
30、《風雨江南》另名《結親》,用諷刺的手法表現一幕「結親」的鬧劇,後來的《抓壯丁》的風格與之有異曲同工之效。著名小生馮喆一掃「英俊小生」的模樣,扮演了一個迂腐的老地主,令人叫絕。
31、《風雲兒女》該片的出名,主要來自於片中結尾處的《義勇軍進行曲》,也就是後來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令人浩氣回腸的國。
32、《腐蝕》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此片並非列入中國早期影片當中,因為它是在年由上海的文華拍攝的。電影是根據著名作家茅盾的長篇小說改編,電影較好的體現了小說中主題的精髓。
33、《孤城烈女》陳燕燕的形象一反常態,所以,「四大名旦」的頭銜當之無愧。
34、《關不住的春光》趙丹、徐韜、王為一作為「新疆難友」加多年知己好友,在銀幕前後唯一一次的友情合作。女主角是與金焰離婚之後的王人美。
35、《秋海棠》秦瘦鷗的小說,馬徐維邦的導演,李麗華的主演,一出舊中國戲曲演員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
36、《紅樓夢》曹雪芹的傳世名著,在百年來的影壇上不知演繹了多少回。此番由當年的「四大名旦」之一的袁美雲反串「公子哥」賈寶玉,周璇扮演林黛玉,鳳扮演薛寶釵,清一色的漂亮女明星,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37、《聯華交響曲》由幾部短片共同組成,貼近現實的寫實作品。
38、《還鄉日記》張駿祥與白楊短暫戀情的銀幕合作,另一部是張駿祥導演、白楊與金焰主演的《乘龍快婿》。
39、《混江龍李俊》早期的武打功夫片,取材於「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傳》章節。
40、《浪淘沙》吳永剛的「另類」導演作品,是中國影壇最早的探索影片,全片僅有2個人物,金焰和章志直把「逃犯」和「警長」這兩個劇中人的鮮明性格,表演得很有層次。
41、《戀愛之道》馮喆和舒綉文繼《裙帶風》的再次銀幕合作。此片在香港上映時引起廣泛影響。
42、《明末遺恨》著名小生梅熹和「四大名旦」之一顧蘭君的古裝演出,該電影是在當時話劇演出轟動後開拍此片。
43、《母與子》盧碧雲與張伐的主演,家庭生活和夫妻、母子親情表露得真切感人。
44、《女兒經》女兒家的私事、煩惱事,這類題材在今後多年常演不衰。
45、《前台與後台》著名電影費穆的「實驗性」電影作品。
46、《青春之》與年北影廠的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同名但內容卻與之截然不同。前者是又名《青春頌》的充滿「小資情調」的文藝生活片,而後者則是革命題材的典範傑作。
47、《的巨掌》「左翼」昆侖在解放之時的順應新形勢的過眼雲煙之作。
48、《桃花泣血記》「電影皇帝」金焰與一代「無冕影後」阮玲玉的美麗與哀愁。
49、《天倫》傳統的故事,傳統的情節,傳統的題材。
50、《體育皇後》黎莉莉的健美與風韻,早期明星的造星聲勢。
51、《天明》不錯的題材,陌生的電影,深邃的立意,卻距離太遙遠。
52、《天堂春夢》路明、石羽、藍馬、上官雲珠,四大影星,他/她們都是當時紅透半邊天的影星,該片也在中國影壇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53、《武則天》同類題材在不同年代反復上演,百演不厭,這是當年「四大名旦」之一的「顧蘭君版」的大型宮庭巨制。
54、《希望在人間》上官雲珠和藍馬繼《天堂春夢》、《萬家燈火》後再度聯手,由銀幕上的「夫妻」演變成真實生活中短暫的「情人」。
55、《相思債》一部模仿好萊塢的充滿懸念的文藝類型片,在同時期不多見,很好看,戲中的插曲也很有味道。
56、《如此繁華》如此酸甜苦辣,如此悲喜交加。
57、《都風光》看盡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前前後後,里里外外。
58、《少奶奶的扇子》根據外國作家王爾德的著名小說改編,此劇曾多次被中國影人搬上銀幕,這部影片是由「四大名旦」之一的袁美雲和英俊小生梅熹主演。
59、《生死恨》著名京劇表演梅蘭芳主演的中國第一部人工上彩的京劇戲曲藝術片。
60、《新舊上海》狹義上的「新」與「舊」之間的老上海之比。舒綉文主演。
61、《新女性》一代影星艾霞自殺後復活於銀幕,阮玲玉精心傾情的電影代表作。
62、《野玫瑰》王人美的美麗與粗野,金焰的率真與純情,兩個鼎盛時期的紅粉佳人和英俊小生的「最佳銀幕伴侶」與「最佳生活愛人」的影壇結晶。
63、《雪中孤雛》一部煽情的悲情故事。
、《壓歲錢》並非兒童題材,而是成人的事情。
65、《遙遠的愛》秦怡和趙丹扮演的一對志不同、道不合的掛名夫妻,明星效應是這部影片的突出光彩。
66、《夜店》該片來自於大作家高爾基的小說《在底層》,眾明星捧場。
67、《一串珍珠》觀看默片時期的無聲形體,好似恍然隔世之感。
68、《銀漢雙星》又一部張恨水的「才子佳人」、「鴛鴦蝴蝶」,金焰是演出此片的「情場高手」。
69、《表》類似《三毛流浪記》,舊社會兒童的悲慘遭遇。
70、《姊妹花》「電影皇後」胡蝶聞名海內外的佳作,她一人扮演大寶、小寶兩個貧富懸殊的姊妹,面貌相同性格各異,只可惜該片的姊妹片《再生花》現在不復存在。
71、《小城之春》年開拍,距離50年之後神奇地被世界權威電影機構評為中國唯一一部的世界十大經典名片。影片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那濃濃的揮抹不去的鄉思情愁。
72、《萬家燈火》上官雲珠和藍馬繼《天堂春夢》、《希望在人間》後再度銀幕結緣。
73、《一江春水向東流》距今為止,上座率最高、放映周期最長、觀眾觀看人數最多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電影佳作。
74、《十字街頭》含淚的喜劇,帶笑的悲楚,冷酷的現實,還有白楊和趙丹的風華正茂。
75、《三毛流浪記》雅俗共賞、老少皆益的兒童經典形象和兒童經典故事,同類題材時隔多年至今無可與之比肩。
76、《烏鴉與麻雀》看完此片,你才會懂得什麼叫做「中國早期電影的典範」。
77、《神女》全片僅有三個人物出場,兩段連貫的情節發展,一個形象鮮明的偉大女性—那就是阮玲玉。
77、《麗人行》上官雲珠的轉型,黃宗英的成熟演技,還有曾經風靡影壇「沙莉年」的沙莉,三個女性一台好戲。
78、《春蠶》大文豪茅盾早期的小說搬上同樣是早期的中國銀幕。
79 《孤島天堂》電影蔡楚生的代表作,黎莉莉的風情萬種,在銀幕上盡現。
80、《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最早銀幕上的工人階級、勞動的談情說愛,只可惜是默默無聞的默片。
81、《情海重吻》比《勞工之愛情》進一步,但美中不足的仍是難聽明白。
82、《方珍珠》老舍的原著,陶金的「破風箏」,戲曲演員的一出愛與悲。
83、《狼山喋血記》電影費穆的「實驗作品」,比這出寓言故事更為稱奇的是銀幕之外的驚天秘密。
84、《寧武關》戲曲的原汁原味,與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問世之作《定軍山》一脈相承。
85、《憶江南》田漢的名劇,周璇和馮喆的主演,其中,馮喆的英俊瀟灑,周璇的一人分飾兩角,都顯示出大明星的風采和無法抵擋的超人魅力。
86、《三個摩登女性》阮玲玉、陳燕燕、黎灼灼和金焰,三女一男組合成一幅三十年代青年男女的「浮世繪」。
87、《蝴蝶夫人》模仿外國名劇,迎合流行潮流,不是正宗,但很有味道。
88、《春殘夢斷》大明星劉瓊和李麗華的文藝片典範。
89、《母親》范雪朋、顧蘭君等明星都演過同名的「母親」,此次由秦怡主演的母親,別有一番感覺,因為當時才二十幾歲在影片中要將母親從24歲一直演到74歲,是錘煉一個傑出演員最佳的良機。
90、《青青河邊草》大明星鳳和嚴俊再次演繹中國版的《魂斷藍橋》,故事情節感人至深,結局把原片的悲劇收場,改為更符合中國百姓容易接受的「大團圓」。
91、《夜來風雨聲》鳳與另一小生的愛情悲情,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不知讓多少觀眾留下同情的淚水。
92、《新漁光曲》著名的《漁光曲》之後,再並非「狗尾續貂」的成功演繹。
93、《西廂記》這回是周璇的紅娘,慕容婉兒飾崔鶯鶯,白雲演張生,片中的《花好月圓》由周璇演唱,好聽又流行。
94、《失去的愛情》秦怡與金焰結合後唯一一次的銀幕合作,電影中兩人演的是悲劇,而現實生活中兩人卻是新婚的喜劇開篇。
95、《幸福狂想曲》趙丹與黃宗英銀幕上的首演伴侶,而銀幕下的兩人也由此片喜結良緣。
96、《假鳳虛凰》石揮與李麗華的諷刺喜劇,由此還引發出當年上海界理發行業的集體大。
97、《裙帶風》馮喆與舒綉文的時事諷刺劇,話劇先紅,電影後續。
98、《龍鳳花燭》英俊小生馮喆一人扮演兩兄弟,與小鳥依人的陳燕燕兩情相依。
99、《鸞鳳怨》青年男女的恩怨情天,愛恨情愁。鳳與馮喆一對「金童玉女」的最佳銀幕搭檔,到了16年之後又在銀幕上聯合演出了另一出「才子佳人」的《桃花扇》。
、《共赴國難》第一部以反對日本侵略為內容的故事片,它讓電影吶喊出民族革命的呼聲,點燃起大眾救亡的火焰,當時的觀眾贊譽它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㈤ 電影《金沙江畔》簡介
導 演
傅超武
編 劇
陳清、黎白、傅超武、穆宏
主 演
馮喆 張伐
類 型: 故事片
地 區: 中國大陸
色 彩: 黑白
製作公司: 天馬電影製片廠
演職員表:
演員:
馮囂(金明)
穆宏(譚文蘇)
張伐(桑格土司)
齊衡(金萬德)
曹雷(珠瑪)
崔超明(仇萬里)
衛禹平(特派員)
趙抒音(金秀)
中叔皇(師長)
於沖(捷仁葉巴)
董霖(仇九)
王琪(羅長林)
孫永平(唐小苗)
李康爾(劉大慶)
史原(仇三)
高運昌(喇嘛)
張雲立(警衛員)
向梅(護士)
導演助理:鄧逸民、張鴻眉
攝影: 查祥康
特技攝影:梅雲熹
製片主任:遲習道
錄音: 黃東萍
剪輯: 諸錦順
美工: 葛師承
作曲: 寄明
演奏: 上影樂團
指揮: 陳傳熙
化裝: 倪亦非
特技設計:曹有光、張殿雲
顧問: 肖慶雲
內容簡介:
川北高原,群山重疊,風雲變幻。1936年,紅軍為了北上抗日,沿著崎嶇棧道,攀越斷崖絕壁,來到金沙江畔。蔣介石反動派企圖阻撓紅軍渡江,派遣特派員到黑河城與大土豪仇萬里秘密勾結。仇萬里調動地方反動武裝阻擊,又使出一個惡毒的離間計:命令手下爪仇九喬裝紅軍,過江搶劫藏族大土司桑格的獨養女兒珠瑪,挑起大土司對紅軍的仇恨。珠瑪生命危險,幸被紅軍前衛部隊搶救下來。仇萬里阻擊紅軍失敗,縱火焚燒黑河城裡的糧倉,給紅軍留下一座煙火彌漫的空城。紅軍解放了黑河城,糧食得不到補充,同時,金沙江是天險江河,激流難渡,前有埋伏,後有追兵,處境十分困難。但是,紅軍前衛部隊終於在敵人猛烈的炮火襲擊中,神速強渡了金沙江,又繼續飛跨那氣勢險惡連綿不斷的高山峻嶺,攀登那空氣稀薄怒風卷雪的陡峭冰峰,越過那風沙蔽日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到達藏區邊沿。仇萬里搶先潛入藏區,偽稱珠瑪已被紅軍殺死,並提供彈葯武器,挑撥土司攻打紅軍;他又破壞了水槽,斷了紅軍的水源給養。在這嚴重關頭,前衛部隊團政委派指導員金明帶領一個班送
珠瑪上山,向土司說明黨的民族政策。仇九發現珠瑪,想亂槍將珠瑪打死,金明識穿敵人詭計,急忙以身掩護珠瑪,另派戰士唐小苗上山去給土司送信。土司看信知珠瑪尚在人間,面質仇九。仇萬里惟恐陰謀暴露,當場將仇九打死,又暗將唐小苗殺害,而後假惺惺地要離開藏區,對土司進行詐騙要挾。紅軍為了徹底揭破敵人陰謀,又派金明冒險上山與土司談判。珠瑪對紅軍逐漸了解,將隨身佩帶的寶珠交給金明帶給她的阿爸。土司看見珠子,半信半疑,決定派親信捷仁葉巴下山去看個究竟,但是表示如果太陽下山前看不見珠瑪回來,就要殺死金明。捷仁葉巴下山,遭到仇萬里爪牙暗算,他負傷爬到紅軍駐地,將情況告訴紅軍。政委派一個班帶著珠瑪,抄小路飛速上山。夕陽西斜,土司廣場上號角聲聲凄厲,仇萬里唆使土司殺害金明。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珠瑪趕到。仇萬里畏罪竄逃,墜入金沙江斃命。風緊,雨急,紅軍在為革命英勇犧牲的烈士墓前致哀,並與藏民告別,繼續艱苦行軍。
該片描述了紅軍長征途經藏區時受阻的過程。在困難的時刻,紅軍指戰員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說服和感召土司,挫敗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從而打開道路,繼續北上。
影片以濃重的筆墨,描繪了金明等紅軍指戰員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的英雄形象,片中情節曲折緊張,人物關系復雜,呈現出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縱橫交錯的社會矛盾和紅軍北上抗日的艱難。
影片對於藏區風物人情、生活習慣的渲染,也為作品增添了藝術光彩。
㈥ 紅日電影演員表
《紅日》演員表 :
張伐
飾 沈振新
高博
飾 丁政委
中叔皇
飾 朱參謀長
里坡
飾 劉勝
楊在葆
飾 石東根
㈦ 張伐的代表作品
張伐的電影「處男作」是《亂世風光》,由柯靈編劇,吳仞之導演,石揮主演,張伐在片中任配角。該片於1941年由金星影片公司攝制,但影片完成時,日軍已經佔領上海租界,影片被刪剪得支離破碎,不久又被禁演,因此影響不大。
抗戰勝利後,大批話劇演員登上銀幕,張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躍成為銀壇「硬派小生」。他在戰後短短的三年內,一共主演了十多部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母與子》《太太萬歲》和《夜店》,這三部影片都是文華影片公司出品,也可以說是張伐的電影傑作。
《母與子》是由著名導演李萍倩根據俄國戲劇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作《無罪的人》改編。該劇在中國話劇舞台上演出時,劇名改為《舞台艷後》。影片《母與子》的劇情是:少女黃素和男友生下一個「私生子」之後,就被男友拋棄,孩子也被男友騙走。十六年後,黃素成為一代名優,來到上海某戲院演出,戲院的老闆竟是她十六年前的男友,而劇團里的青年演員韓晨,因為是「私生子」被人們瞧不起——他就是黃素的親生兒子……影片中的黃素,由著名話劇演員盧碧雲扮演,而私生子韓晨則由張伐扮演。張伐在影片中的表情:孤僻,冷峻,悲痛,憤恨,「帶給觀眾十二萬分的好感」,張伐成功了!
《太太萬歲》則是張愛玲的電影處女作,故事描寫一名家庭主婦陳思珍,她為了想讓丈夫飛黃騰達,用撒謊的手段得到了父親的資助,丈夫辦起了公司,事業很發達,卻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由於迷戀外室,丈夫無遐過問公司業務,公司突然破產了!陳思珍痛定思痛,決定和丈夫離婚……
片中陳思珍一角由著名話劇演員蔣天流扮演,張伐則扮演陳的丈夫,這是一次轉型的表演——由孤傲的「私生子」轉為「沒有出息的丈夫」;但張伐卻出色地駕馭了這個新的角色,演來可圈可點,顯得功力不凡。
《夜店》是將原若干劇團的舞台劇搬上影幕的,編劇和導演還是原班人馬,柯靈對原劇進行了再創作,在人物的刻畫和情節的安排上,使之更加中國化、電影化。而佐臨在導演處理上也下了功夫,對每個鏡頭都進行精心的設計。
在主要演員的安排上,除了石揮和張伐仍舊扮演原來角色之外,特邀京劇坤伶童芷苓出演賽觀音,金嗓子周璇出演石小妹。張伐在影片中扮演的楊七郎,並沒有沿用舞台上的表演程式,而是力求使之「電影化」。楊七郎這個角色成為張伐的「絕活」,此後《夜店》雖然多次在舞台上演出,至今還沒有一位演員能夠超越張伐的演技。 上海解放了,張伐走進了新時代,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主要演員。張伐深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電影演員,單有表演技巧是不夠的,必須深入生活和提高思想,於是先後奔赴工廠、農村和部隊,和工農兵打成一片,並積極爭取在銀幕上表現他們。
他在《農家樂》中扮演農民;他在《偉大的起點》《幸福》《黃浦江故事》中扮演工人;他在《翠崗紅旗》《紅日》中扮演解放軍;他在《龍須溝》中扮演洋車夫……這些銀幕形象都得到觀眾的喜愛;與此同時,他還主演了話劇《駱駝祥子》,在舞台上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祥子形象」。
1966年,一場浩劫來到,張伐當然也不能倖免,由於「莫須有」的罪名,他被關押了四年,去幹校勞動了五年,還有……災難終於成為過去,「文革」結束後,張伐又煥發了青春,他參加了電影《子夜》的拍攝,又在電視劇《長夜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特別使他感到興奮的是,他應邀參加話劇《夜店》的演出。
那是1986年,為了紀念他的恩師黃佐臨從事影劇事業五十周年,話劇界舉行專場演出,張伐仍舊扮演楊七郎,和他演對手戲的仍舊是四十年前的老搭檔童芷苓,張伐這時候雖然已經是白發蒼蒼,但還是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染了頭發,一絲不苟地在舞台上表演他的「絕活」。演出結束後,很多演員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流下了晶瑩的淚,張伐的眼睛也濕潤了!
此後,由於疾病纏身,張伐不得不遠離攝影機和舞台……1993年12月12日,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在北京向十二位「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頒發了「特別榮譽獎」,張伐也名列其中,這正是為張伐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 第一書記
女局長的男朋友(1986) .... 周父
最後的太陽 (1986) .... 袁聖禮
滴水觀音(1984) .... 公安局長
二十年後再相會(1984) ....袁達
最後的選擇 (1983) .... 馮慕白
大小夥子 (1983) .... 老隊長
鼓鄉春曉 (1983) ....省委書記浪花細沙 (1983) .... 爺爺
鄰居(1982)...局長(上影廠)
海望(1981) ....曾志遠
子夜 (1981) .... 吳老太爺
復仇者的懺悔(1981)
我們有親人 (1979) .... 唐書記
藍光閃過之後(1979) ....唐輝
平鷹墳(1978) .... 呂鎮山
江水滔滔 (1976) .... 紀寶泉
征途(1976) ....李德江
家庭問題 (1964) .... 杜師傅
紅日(1963) ....沈振新
金沙江畔 (1963) .... 桑格土司
風流人物數今朝(1960) .... 宋師傅
不老松 (1959) .... 周老頭
黃浦江的故事(1959) .... 常桂山
前方來信 (1958) ....王輝
幸福 (1957) .... 胡師傅
張伐
閩江桔子紅 (1955) .... 楊才發
偉大的起點 (1954) .... 陸忠奎
斬斷魔爪 (1954) .... 張處長
龍須溝(1952) ....丁四
翠崗紅旗 (1951) .... 江猛子
農家樂(1950) ....張老五
喜迎春 (1949)
雞鳴早看天 (1948)
街頭巷尾 (1948)
腸斷天涯 (1948)
平步青雲 (1948)
人盡可夫 (1948)
懸崖勒馬 (1948)
夜店 (1948)
母與子(1947)
太太萬歲(1947)
亂世風光(1941)
㈧ 電影演員張伐的兒子是張藝謀嗎
不是,張藝謀的父親張秉鈞是原國民黨軍官,陝西臨潼人。而張伐是黑龍江人,兩人沒有任何關系
㈨ 翠崗紅旗電影觀後感
翠崗紅旗電影觀後感:
這部影片中演得最好的是於藍,表演自然流暢,以無招勝有招。男主角張伐演的就一般了。我對張伐的表演一向不怎麼感冒,總感覺他有點「裝」,老是端著,也可能他風格本來就是這樣。
片中有一個情節,就是江師長和兒子見面,張伐本應非常激動,我都醞釀好情緒了,准備看到感人的場面,可惜這段戲沒有深入展開就過去了。後面夫妻重逢,於藍的表演非常動情,而張伐則依舊很淡漠,也沒能催人淚下,這是本片兩處重大遺憾。按說那時還沒有批人性論,導演不應該有框框。
本片是我看到陳天國演的第二部電影,他在片中基本上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活動道具,沒什麼大毛病,也沒什麼出彩之處,比較概念化。
片中有個情節不大合理:
孫羽跑下山後,敵人把於藍抓起來審問。她此時應該做的是掩飾自己,至少也應沉默不語,反正解放軍已經來了,很快就可以看到勝利了,此時應該做的是生存第一,活下來迎接解放。但於藍卻在此時突然指著陳天國大罵,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按情節發展,陳天國應該立即槍斃她,這樣她就白死了。但陳沒有槍斃,還讓她活著,結果看到了勝利,大團圓結局。這是編劇的良苦用心,不想讓觀眾看到一出悲劇。想法可以理解,但並不合乎情理。
㈩ 跪求《平鷹墳》1978年在線免費播放百度雲資源,張伐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ISVSAhEofzZP20hst9mNAQ
張萬慶假借所謂"公議"的名義殺一儆百,判罰呂鎮山為死鷹披麻戴孝,捧牌位出鷹殯,築鷹墳,樹鷹碑,將早就想佔有的呂鎮山的2畝6分地折價為鷹的殯葬費判給張繼祖。這一切引起群眾和呂鎮山的反抗。
張繼祖將呂鎮山打昏,以將呂明松和胡慶奎暗害,卻散布謠言說他們燒了張家的房子逃跑了,並揚言要將呂鎮山全家抓去下獄。呂鎮山的妻子走投無路懸梁自盡。呂鎮山悲憤地刻下"我要地"、"報仇雪恨"的石碑,埋在被搶走的地里,把小兒子托給胡慶奎的妻子,隻身出走。
10年過去了,虎嶺鎮解放了,呂鎮山回來了,他和兒子重逢,與土改隊長燕永紅接上了黨組織關系,並擔任農會會長。張萬慶暗中收買了已經打入我政權內部擔任了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