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称为老三篇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还有一个什么片子
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另外叫南征北战,此谓老三战。
⑵ 电影中的“三战一哈”指的是什么啊
三战一哈 是地道战 地雷战 南征北战 为三战 一哈是毛主席会见西哈鲁克亲王
⑶ 老电影扛把子,经典台词数不清的“老三战”,到底是哪三部
对于“老三战”来说,他们已经不是露天电影扛把子了,它们是影响了几代人包括外国人的老电影扛把子。
《地雷战》经典台词不算多,“不见鬼子不挂弦”是最经典的。
不过《地雷战》里倒是诞生了一个经典形象,那就是鬼子化妆成小媳妇去偷地雷时的滑稽样子。以后凡是有类似装束的人我们都称之为“像偷地雷的。”
你还记得其他经典台词吗?不妨分享一下。
⑷ 求中国历史三大战役电影名字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⑸ 三大战役电影拍的好真实啊,怎么拍的
《大决战》系列不可复制的军事巨片
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万余人次。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共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累计达330余万人次。(也就是说那些都是活生生的军人在跑龙套还原当时的情境)同时,还动用了大量的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达238人,其中主要演员50余人。
为什么说这么真实,鄙人认为:
拍摄的时间距离当年也没过去多少年,很多老兵那时候也都活着,亲身经历过!
军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满身泥土的军装能反映打仗的艰辛!不像现在的演员,随便涂抹点颜色就以为蒙混过关,只有脸上涂抹点血一样的东西,然而衣着却是干净整洁的一塌糊涂,让人作呕!
拍摄场景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因为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还没有那么现代化,很多农村依然贫困,很多场地都没有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所以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这部系列电影的真实!就像现在很多民国以前的电影电视剧,场景搭建的太豪华了,看的都有些反胃口!
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他们是演员,不是明星,没有刻意去表现自己,而是在表演一位历史人物,演技很到位!(现在的抗战片我觉得看着让人呕吐,当然这是题外话)
⑹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电视剧有哪些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电影就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⑺ 求三大战役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电影高清高清下载地址,qq邮箱2636203023 ,非常非常谢谢!!!
《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zkePy1aZUx6HOna1gc_37w
作品相关家简介:《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蔡继渭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宁、赵恒多等主演。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山东碾庄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军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⑻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是《大决战》
相关介绍: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8)老电影三战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辽沈战役: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
2.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义说服了蒋介石,将自己所指挥的60万军队留在了华北,并取得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党政军及经济大权。
⑼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什么时候拍的
这三部电影,统称为《大决战》,中国彩色宽银幕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当时拍片时动用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群众演员,里头绝大多数是部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