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袁家班拍的电影有哪些

袁家班拍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28 22:42:20

A. 袁家班的介绍

袁家班,香港功夫电影班子,成员包括袁和平、袁祥仁、袁信义、袁振洋、袁日初、袁龙驹、袁振威兄弟及甄子丹。袁家班的成绩在动作设计上讲究开创和突破,转变了香港武打片的套路,推出了《蛇形刁手》、《醉拳》、《奇门遁甲》、《林世荣》、《笑太极》一系列新武侠作品,90年代后的动作佳片都有其身影:《黄飞鸿》系列、《精武英雄》、《卧虎藏龙》、《功夫》等。袁家班成员由袁家成员组成双辽,归属起来可以从袁和平的父亲袁小田开始算起,然后是袁和平、袁祥仁、袁日初、袁振洋、袁信义等几个子女。

B. 找一部香港80年代僵尸电影 内容是戏班 一个师傅带的几个小孩徒弟还有一个玉佩(好像是袁家班拍的)

僵尸怕怕 (1986) 导演: 袁和平 主演: 梁家仁 / 袁祥仁 / 袁信义 类型: 喜剧 / 动作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片长: 90 min

C. 央视版《水浒传》与袁和平的袁家班!经典是如何创作的!

"央视版《水浒传》为中央电视台于1994年筹拍,历时三年拍摄完成,在尊重原著的基础加以创新,曾经引发万人空巷的壮景,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是一代人成长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经典版本。本剧根据明代施耐庵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张绍林执导,杨争光 、冉平改编,李雪健、周野芒、臧金生、丁海峰、赵小锐等领衔主演。

央视《水浒传》拍摄于1998年,正值大陆和港台影视文化交流的初期阶段,而9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给大陆民众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当然徐克袁和平等电影人的名声也逐渐被内地人所熟知。

而90年代末正值香港电影走向衰落,作为香港电影代表的袁八爷亦不可避免北上,其中袁和平领衔的袁家班凭借其华丽的动作和高超的武术设计逐渐在内地打开局面,其中参与设计的《水浒传》便是其代表作。《水浒传》中袁和平展现了强大的专业水准,对内地电视剧动作设计来说,更是一次彻底的革新。

《水浒传》的动作设计具有很强的写实风格,在打斗中展现了很强的个人特色,集中体现在李逵、武松、鲁智深和燕青等人身上,尤其对燕青摔跤的设置更是独具一格。除了个人特色之外,两军间的交战和对垒依然精彩到位、让人目不暇接,在马战的视觉效果上,袁和平更展现了独特的才华。

而1998年《水浒传》的成功,离不开多方面的通力协作,在导演、演员和武术设计都十分到位的情况下,才产出这样一部经典。

张纪中导演当时邀请袁和平先生时曾说过在这之前袁和平是没有拍过电视剧的,他一直都在拍电影。

张导演介绍说:我第一次到香港去,不是专程找袁先生,是找另外的人想起要去找袁先生,但是没有能找到。第二次,我知道他在杭州拍戏,就赶到杭州,请他来出山,但他没有答应。我说你不用着急答应,仔细思考思考,我再来。我拄着双拐走了,隔了一阵子以后又去找他,他还在杭州拍戏。我记得到了杭州是上午,袁和平正在睡觉。夏天特别热,我拄着双拐,到了宾馆门口,我当时问了一下,得知袁和平昨天夜戏,还没起床,我说行,搬个椅子坐在了门口。中午12点送饭的来了,门一开,袁先生看见我了。

“你看我这样了都来看你,古有刘玄德三顾茅庐,今有张纪中三下江南。我希望请你来出山,你就答应我这个请求呗”袁先生当时真的是哈哈大笑,说:“张先生我看你拄着拐来这么两次,我答应了!”我们两个人激动得击掌为号!

后来的15个月,袁家班一直参与整个拍摄。很难想象拍摄一部电视剧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刚才说起纪录,这件事上创造的纪录就是我们43集的戏,居然拍了15个月。原本40集的剧本,后来剪成43集,拍摄时拿的是40集的剧本。而且在后面的阶段中从开始两个组,变成了四个组拍摄。

为什么拍得这么慢?其实当时我们真的是按照电影的要求,在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实现。在我印象里,在水浒城拍摄的时候,每个组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不是A组就是B组,然后就是C组就是D组,4个组轮番作战。当然演员也非常辛苦,但是好在《水浒传》的演员众多,还可以分得出来。水浒城也是当时的一个壮举,当时我们为了拍这样的戏建了那么大一个城。

袁先生他确实没有拍过电视剧,他不想去拍电视剧,电视剧时间非常长,跟电影也很不相同。

我也跟袁先生谈《水浒传》的武打风格。《水浒传》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它在中国的地位非常重要,很希望他能够来拍。之所以请袁先生是觉得他作为武术指导,武打的风格非常符合《水浒传》的风格。我们不是拍那种武侠片飞来飞去,就像徐克拍的那些戏一样的那种风格,而是很实在的一种风格。不管是林冲的枪、鲁智深的禅杖、武松的棍、李逵的板斧等等,都是很实的,包括燕青的拳。你可以看到就是整个《水浒传》的武打风格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不是像有一些戏,失去了对人物的观照。我从当时的经历中学习到袁和平先生的造诣:通过动作塑造人物的个性。

从后来的作品,可以看到袁先生对斗杀西门庆的动作设计,包括对林冲,都是用很多动作来刻画人物的个性。我觉得这是袁和平后来在电影当中展现出的武打风格,像《卧虎藏龙》这些戏。其实对于我来讲,我觉得袁和平也是一位启蒙老师。过去我们虽然拍了《三国演义》,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真正的动作表现得并不充分。到了拍摄《水浒传》时,才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们从香港请来了有着这样传统的导演。尤其是在袁先生这样卓越的导演身上,可以学到他的创作力。而且当时武打器材的使用,也让我们大开眼界。那时我像一个学生一样来学习如何拍动作戏。像燕青的拳,林冲的枪,鲁智深的铲,包括大的战争场面,像攻打方腊的戏,都是袁家班非常优秀的拳师来指导设计的。

同时,我觉得在后期,赵箭和其他人员的进入,事实上为后来的中国大陆培养了一大批人。他们在这个戏中实打实地去实践,作用非常大。参加过《水浒传》的所有的武师们,动作指导,包括后来的赵箭他们,是到今天都活跃在动作武打戏里的中坚力量。所以《水浒传》确实意义非凡,对于后来我们整个电视剧的动作片的发展,起到了黄埔军校的作用。

《水浒传》中的好汉们都是武功了得,为此主演们进组后都在袁家班的指导下进行了刀叉剑戟的集训。但出乎意料的是,武大郎的扮演者宋文华居然有真功夫。

为了拍摄好武松景阳冈上打虎这场戏,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李逵的扮演者赵小锐不惜和真老虎演对手戏。剧组也为两位演员各投保十万元开拍打虎戏。画面真实,动作凌厉,而正因为央视水浒就是请袁和平作为武术指导,可以说央视水浒的动作画面绝对是电影级别的动作画面。

央视版《水浒传》的武打动作体现了武术指导袁和平的一贯动作追求,真实清晰,简洁有效,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片段都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连贯性。针对不同的人物,袁和平还设计出了符合各个人物特点的不同类型的动作,配合以恰到的镜头以及节制的剪辑,使央视版《水浒传》的武打动作具有了很强的 娱乐 性、观赏性以及艺术性。“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做动作戏导演,一改之前大陆电视剧动作戏应付简陋之风,真实精彩的动作打斗收到了极高评价。

袁和平的写实派动作设计风格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有完美的体现,他追求动作的真实性,同写意派相比更接近物理和生活真实,动作清晰连贯,简洁有效,逻辑分明。袁和平在央视版《水浒传》中贯彻了自己一向的动作追求,使此剧的动作戏洋溢着一股现实主义的暴力美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 娱乐 性。

所谓真实是指武打动作比较贴近科学和生活逻辑。《水浒传》中的各位好汉都身怀绝技,但这些绝技不是如武侠小说中那样的飞檐走壁,内功护体,而是在尊重物理真实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身体技能以及各类器具的简单而有效的制敌招式。绝无夸张,亦无炫技。

袁和平为代表的写实派所坚持的真实类动作,《水浒传》亦属此类。真实类动作同生活常识有所距离,相比之下略有夸张,比如袁和平做武术指导的《卧虎藏龙》中的一些飞檐走壁的轻功动作。但是真实类动作却不如虚幻类动作那般完全脱离生活逻辑,它在生活真实同完全的虚幻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个平衡既顾及了生活真实,又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感。《水浒传》的真实性并无单纯肉搏的枯燥乏味,而是在生活逻辑基础之上的适当虚构和夸张。这种真实不但保证了动作的可信度,提高了观众欣赏过程中的代入感,而又增加了动作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袁和平的动作戏追求一种美感。所有的动作,无论是出现的原因,还是出现后的结果,都明确地展示给观众。动机明确,结果同样明确。因此他很少使用大远景和近景,更少使用快速剪辑,而是以最佳的景别、镜头角度和最合适的剪辑时机,尽可能清晰地展示完整的动作。但这绝不意味着他完全摒弃快速剪辑,而是有节制地,通过较长的镜头和较短的镜头、较大景别和较小景别的交叉剪辑,创造出一种优美的动作节奏。所以人们说央视版《水浒传》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这与袁和平和袁家班的武术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袁和平本人来说,在完成《水浒传》之后在内地的事业更加顺利,而后紧接着亲自指导了武侠电视剧《太极宗师》和《小李飞刀》,两部戏皆成为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D. 袁小田:成龙的酒仙师傅、袁和平的爹,97拳皇镇元斋都以他为原型


很多80后男孩都还记得 97《拳皇》 这款经典格斗 游戏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款 游戏 中的中国因素 镇元斋 ,其实是有原型的,他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武术指导—— 袁小田


在成龙经典电影《醉拳》、《蛇形刁手》中,那个教成龙武功的酒仙师傅就是袁小田, 好酒、滑稽、红彤彤的大鼻子 ,果然与拳皇中的镇元斋如出一辙!

看电影中的袁小田其貌不扬,鼎鼎大名的香港功夫电影班子 袁家班 ,是他创立的,甄子丹、张晋等著名武星,都是从这里走红。


而作为武术指导兼“玩票”演员,他能让自己的儿子 袁和平称为“神”,张国荣因他一句话改名,出演的苏乞儿令周星驰都折服。


袁小田究竟有何魅力?


了解了袁小田你才能知道,他的一生都是传奇!


01


1912年,袁小田出生在北平一个普通家庭。


在那个 风雨飘摇、动荡不堪 的年代,要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习武是最好的方法。


袁小田从小就修习 北派武功 ,我们在电视里能看到的什么十二路谭腿、鸳鸯腿、八步拳等,他都有研究,是一个有着真本事的武人。


当时还 没有“武术指导” 这个行当。由于很多戏剧表演中难免碰上打斗场面,为了让打斗场面更精彩,一些 名伶 会邀请 习武之人 进行指导。


1937年,袁小田就受到了 粤剧名伶薛觉先 的邀请,远赴香港,为其粤剧中的北派武打场面做指导。



将凌厉扎实的武术,转化成粤剧中潇洒又不失英气的动作,给了袁小田不小的挑战,但这段经历也让袁小田喜欢上“表演”的感觉,为其后的发展做下铺垫。


随着西洋电影在中国的影响逐渐加深,袁小田也经人介绍 步入影坛


不过袁小田的身形容貌实在太普通了,完全没有电影明星的样子。但他扎实的武术功底却深受剧组喜爱,于是袁小田成了一名 武打替身演员


当年火极一时的电影 《关东大侠》 ,袁小田就担任了女主角邬丽珠的武替,为观众们呈现了不少高难度精彩武打动作。



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快速发展,袁小田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凭借着专业、扎实的武术功底,袁小田在香港电影圈站稳了脚。尤其是在武打场面上,袁小田已经能为剧组提出建设性的指导,形成绝佳的视觉效果。


1960年,袁小田担任电影《铁臂金刚》的武术指导。但是这一次他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人员,“武术指导袁小田”几个字正式打在了电影的名单中。


就这样, 袁小田成了中国武术指导这一行当的“开山鼻祖”。

除此之外,他还成为 最早参与国外影片拍摄的电影演员 ,在英国电影《北京五十五日》中担任角色。



《剑影恩仇录》、《倚天屠龙记》、《雪花神剑》、《黄飞鸿》……这一时期的袁小田参与拍摄了大量影视作品, 洪金宝、元彪、成龙等人还是小配角的时候 ,袁小田已经成为剧组十分有分量的大人物。


而随着袁小田年事渐高,他也有意退居幕后,在他的几个儿子在他的培养下已经能独当一面,尤其是二子 袁和平 ,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一名武术指导,继续为香港电影做贡献。


02


1973,武术巨星李小龙先生意外离世,导致功夫片市场出现断档 。很多武师却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个个跃跃欲试,期望一炮而红。


香港导演王晶却讽刺道:


“一时间群雄并起,武馆师傅以为自己成了主角,但是各个都失败了。”


其实,之所以无人脱颖而出,主要是李小龙珠玉在前,其他人一味的模仿,只会让观众感觉腻味、不过瘾。


当时, 在袁小田的有意培养之下,他的儿子袁和平已经成材 ,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也从事武术指导工作。



袁和平看出来,要想突破当前功夫片的困境,一定要与李小龙的经典风格区分开,或许其他人很少尝试的 幽默动作片 会大受市场欢迎。


于是袁和平在父亲的帮助下,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 《蛇形刁手》


素有 “票房毒药”之称的成龙 被请来做男主角,父亲袁小田则成为剧中的隐世高手白长天。


不同于以往李小龙一身正气的角色,《蛇形刁手》中的成龙是一个市井打杂伙计,他的武打动作很新颖,像是 “蛇偷蛋” 这样的招式也会用。



电影上映后,鬼马精灵、诙谐幽默的风格竟大受欢迎,一时间《蛇形刁手》掀起香港喜剧电影的狂潮。


袁和平乘胜追击,又与父亲袁小田推出电影 《醉拳》


这次,成龙变成了黄飞鸿,而袁小田则成为 黄飞鸿的酒仙师傅苏乞儿


为了磨练惹是生非的黄飞鸿,不按套路出牌的苏乞儿让黄飞鸿大吃苦头,一会让他站缸,一会让他挑水。


后来苏乞儿将醉八仙拳传授给他,醉酒后黄飞鸿表情夸张、动作灵巧,让观众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而酒不离手、鼻子红彤彤的苏花子也成为荧幕经典角色。“玩票”的小老头袁小田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因为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岛国的格斗 游戏 《拳皇》还以袁小田的形象为原型,化身“镇元斋”。


就连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也大有向其致敬的意味。


而在《醉拳》之后,袁小田又主演了《老头拳头大馒头》、《醉侠苏乞儿》、《南北醉拳》等作品,并且多以滑稽的怪老头形象出现,其中《南北醉拳》更是在央视播出,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


03


不可否认,《蛇形刁手》、《醉拳》两部电影的成功,与袁和平的创新、成龙的表现力有很大的关系,但袁小田扎实的武术功底以及对角色的绝佳塑造,也是电影成功的助推器。


且袁小田对电影视觉效果的见解以及在武术指导方面的造诣,大大影响了袁和平的电影观,难怪儿子袁和平在采访中,会直接向父亲表示敬意:


“我把我父亲当是神。”



其实,除了袁和平以外,袁小田的其他几个儿子也在电影领域大有所成。


儿子 袁祥仁 早年混迹武行,从替身演员逐渐成为武术指导。而他的荧幕形象更经典,只要出现,就会成为点睛之笔。


例如《 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老乞丐。

《功夫》中的流浪汉。

这些蓬头垢面却 颇具神秘色彩 的角色中,很有其父袁小田的影子。


儿子 袁信义 是香港著名的反派演员,曾出演《长江七号》、《大内密探零零发》、《少年黄飞鸿》系列、《奇门遁甲》等作品。

儿子 袁日初 曾被袁和平力捧,出演了《鬼马天师》、《霍元甲》、《奇门遁甲》等作品。

儿子 袁龙驹 亦是武术指导和电影演员,曾出演电影《醉侠苏乞儿》、《武状元苏乞儿》。


几个儿子在电影方面皆有成就,在袁小田的开创之下,著名的功夫电影班子 “袁家班”成型并走向壮大 ,后续又推出了《黄飞鸿》、《笑太极》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好电影。


至今,袁家班依旧屹立在香港电影圈,很多名气大、口碑好的电影中,都能看到袁家班的身影。


而袁小田不仅将心思用在几个儿子身上, 对于其他后辈也很是照顾


当年 张国荣 从英国回来后,以张发宗的名字在 娱乐 圈寻发展。后来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袁小田,袁小田读着他的名字:

发宗、发肿……这个名字不好,很难红!


于是张国荣便把名字改成了“以国为荣”——张国荣。


后来哥哥果然大红大紫,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04

遗憾的是,由于长时间辛苦的剧组工作,袁小田晚年不幸患上了 肺癌


1980年,袁小田因治疗无效, 在香港病逝


中国第一代武术指导袁小田,就这样告别电影,永远地与观众说再见。


袁老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于是以武傍身,安身立命。


随着电影在中国兴起,他又投身电影圈,凭借扎实的武术功底为电影做指导,并且 开创了武术指导这一行当,成为袁家班的先驱。


每一部动作电影都融入了袁小田的心血,他用出神入化的武功、精湛的演技为观众们奉献出一幕幕经典。


那个 和蔼可亲、爱喝酒、红鼻头的小老头 ,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即便如今已经离去,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快乐的回忆。


袁老虽不在,但我们却可以重温他留下的作品中,感受一代传奇武术指导的风采与魅力!

E. 跪求有关【袁家班】的所有电影,谢

http://..com/question/9559764.html?si=2

http://ke..com/view/2002989.html?wtp=tt

F. 90年代的香港武侠电影

《笑傲江湖》(许冠杰、张学友、叶童、张敏、袁洁莹)
《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李连杰、林青霞、关之琳、袁洁莹、李嘉欣、余安安)
《笑傲江湖3风云再起》(王祖贤、林青霞、余安安、于荣光)
《白发魔女传》(林青霞、张国荣、吴镇宇、吕少玲)
《新龙门客栈》(张曼玉、林青霞、梁家辉、甄子丹)
《六指琴魔》(林青霞、刘嘉玲、元彪、午马、钟发)
《倚天屠龙记魔教教主》(张敏、邱淑贞、黎姿、李连杰、吴镇宇)
《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巩俐、林青霞、张敏)
《鹿鼎记2神龙教》(张敏、邱淑贞)
《刀剑笑》(张敏、刘德华、张学友)
《刀》(张敏、赵文卓)
《绝代双骄》(张敏、王祖贤、刘嘉玲)
《太极张三丰》(杨紫琼、李连杰、钱小豪)
《东邪西毒》(林青霞、张曼玉、梁朝伟、张国荣、梁家辉)
《火烧红莲寺》(李若彤)
《射雕英雄之东成西就》(张曼玉、刘嘉玲、王祖贤、叶玉卿、叶子楣)
《新流星蝴蝶剑》
《新仙鹤神针》
《新冷血十三鹰》
《新唐山大兄》
《血滴子》
《怪侠一枝梅》
《神偷燕子李三》
《少林五祖》
《黄飞鸿系列》
《洪熙官》
《一刀倾城》
《醉拳》

G. 电影《群龙夺宝》的导演信息

袁振洋

袁振洋(Brandy Yuen),香港影坛“袁家班”代表人物,影视演员兼导演。


90年代,袁振洋拍摄了《达摩祖师》以后,由于深受影响,以至于遁入空门,在香港一家寺庙担任住持。

阅读全文

与袁家班拍的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色经典电影手抄报图画 浏览:850
电影情圣的酒店在哪里 浏览:554
电影歪歪怎么投屏 浏览:571
万全电影1动漫伦理 浏览:669
电影十尺见方的演员表 浏览:965
迪迦戴拿盖亚奥特曼大电影中文 浏览:509
哪里能买3d电影镜片 浏览:874
萧山哪里看电影好 浏览:647
爱你是哪个电影的歌 浏览:797
10年前国产特效做得好的电影 浏览:958
幸存者演员表电影 浏览:305
香港电影两个蓝衣女反派 浏览:609
励志睡3千个女人哪个电影名字 浏览:411
孔雀公主电影经典 浏览:583
闪灵电影完整版恐怖片 浏览:214
女人骨盆破裂的电影 浏览:913
哪里招电影演员 浏览:717
史泰龙十部必看电影 浏览:237
黄秋生演过什么出租车的电影 浏览:608
2o16中国电影大全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