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荐一些恐怖电影里面的纯背景音乐,要那种很诡异,听起来很阴森的感觉
寂静岭里面的的主题曲和插曲自我感觉都还不错
比如《Room of angel》 《Promise》 《Silent Hill》 《Letter- from the lost day》
2. 关于恐怖电影《闪灵》的影评或是解析,要比较详细的。
很多人没看懂闪灵,于是说是部垃圾片,我觉得很悲哀,我虽然不敢说彻底看懂了他,但是当我第2次看这部电影时,我已经对导演库布里克敬佩万分,闪灵真的是一部经典的心里恐怖片
这电影我看了2遍,第一遍也有一头雾水的感觉,后来到网上想找些解读。发现,想知道的都没怎么说,就又看了一遍。第2遍电影让我发现了很多第一次丢失的东西,一些导演留下的线索
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线索总后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时,我由衷的感觉到了导演库布里克的睿智和他完美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但是就是这样,仍然有1,2个情节有疑惑,解释的有些勉强。而且我知道,在留露于表面的情节之外,一定还有导演更想要表达的东西!
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还是不要看我的解读,会减少你看这部电影时的乐趣,这绝对是一部值得你去看3遍,甚至更多遍的电影。下面讲讲,我对我们看不懂的地方的解释,有条件的可以对照电影,我没电影贴图,就直说了:1,房子里各种不因该出现的形象,比如酒保,女人,上一任管理员等等是鬼还是什么?我认为他们不是鬼,而是JACK潜意识中的产物,下面开始分析:当JACK受到了委屈想喝一杯的时候,来到了酒吧,他说想喝酒甚至用灵魂去换,这是一个酒吧带着很多酒出现了,而JJACK见了他竟没有奇怪反而叫出了他的名字!为什么?这是JACK的潜意识中创造的不真实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他看到的幻觉(但这种幻觉是他潜意识中创造的),所以他不奇怪,叫出了他认为合理的名字,请注意当女主角来到酒吧里找JACK时可以看到酒吧里并没有酒保,女主角拍了一下JACK,JACK有一个很明显的回过神来的动作!这里,导演用细腻的电影手法,告诉了我们:这是JACK的潜意识,有人可能说这我早看出来了,但理解这一点,对后面的解读非常有帮助!
2,第2次在酒吧,这时候有很多人的聚会,无疑还是JACK的精神领域,所以他还是不奇怪,如果这里把聚会理解成JACK上辈子的聚会那JACK应该感到奇怪才是!,但也可以理解为JACK在潜意识中将他上辈子的聚会拉入脑海也不矛盾,这时JACK遇到了一个侍应。这个侍应是谁?看过闪灵的人10个有九个会说那是上一个管理员,我告诉你他不是!这个侍应叫做德尔伯特~格雷迪,而那个真正的管理员叫做查尔斯~格雷迪!(片子开始时那个经理曾告诉过JACK),JACK对这个格雷地说:“我认识你,我在报纸上见过你!你把你的女人和女儿切成了一片片!”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真正的管理人用斧子杀死了女儿和妻子,然后把尸体堆在了西边的房间!(也是片头那个经理说的)而且JACK之前根本没从什么报纸上看到这个事!(在与经理见面时JACK已经表现出来对那次凶杀的一无所知)为什么这个侍应一开始不承认自己杀了自己的妻儿,一会又承认了?这些说明了什么?这个侍应是JACK用潜意识创造出来的!他用潜意识创造出来了一个他认为是杀死自己女人,孩子的上个管理员!他希望理解,搞清楚,管理员的杀死妻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希望找一个男人进行交流!尤其是和自己处境相似的上个管理员。(我这里所说的潜意识中创造的人是要理解为JACK的一部分,JACK的内心世界的一部分,精神领域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与JACK之外,就是说他们(酒保,假格雷迪等等)是JACK的一部分。)他的潜意识尽力创造了这个比较“完美”合理的上任管理员,但是仔细看电影,你就会发现JACK潜意识中的漏洞!JACK并没有记住那个真正管理员的全名,只记得叫格雷笛;并没有记住那个管理员杀人的全过程,只记得他杀了全家,可以发现再想想,为什么JACK会对假管理员说你把你的妻子孩子切成了一片片?记得JACK做的那个恶梦吗?对,那个他自己把妻子,孩子切成一片片的恶梦。JACK的潜意识把自己恶梦中的情节加进了对这个格雷笛的创造中。一句话:这个假管理员是JACK潜意识创造的!说到这,你是否感受到了导演的匠心独运?
3,大家觉得这部电影的题目切题吗?闪灵说的是谁?恩,自然少不了丹尼和黑人厨师。可是电影和闪灵有多大关系呢?让我们来看看,在厕所里,假格雷笛对JACK说:你知不知道你的儿子有闪灵的能力,你甚至不知道那种能力有多好!你的儿子正在和一个黑鬼一起进入我们这里!根据上面做出的分析往下想:假格雷迪是JACK潜意识创造的产物,也就是JACK的一部分那么也就是潜意识中JACK自己知道了这个消息!为什么他会知道儿子和黑鬼的事???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黑人厨师对丹尼的话,“我小的时候只以为我和祖母有闪灵,我们常做不用口的交流。”你想到什么?闪灵的遗传!!“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有闪灵,不知道它的用处”你想到什么?对!JACK HAS THE SHINNING!!!丹尼的闪灵来自于JACK的遗传,但是丹尼更早的能利用和认识到闪灵(用他的另一种人格拖尼),JACK并不知道自己有闪灵,但是在潜意识中他却多次用到了闪灵!(JACK在潜意识中利用闪灵和丹尼在拖尼的状态下才会用到闪灵类似!,也就是说JACK潜意识中的假管理员等等人类似与丹尼的拖尼,)JACK在潜意识中利用闪灵得到了那个消息!利用这点理解,我们可以解决电影里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了。为什么被锁在仓库门里的JACK会出来?(锁的好好的,铁门没有斧子打破的可能),那个时候假格雷迪又出现了,也就是说这时是JACK的潜意识时间!
闪灵的解读,没看懂情节或者不知道哪里好的人都进来
你想到了什么?对!JACK在潜意识中用闪灵的力量打开了门!“你甚至不知道闪灵有多大的力量”谁知道?预知未来和看到过去真的是闪灵的全部力量吗?谁知道?
4,我认为对闪灵的力量与欲望相关,JACK想保持对家人的控制,于是闪灵让他得到了那个黑人要来的消息,JACK想要逃脱仓库,于是闪灵打开了门,注意JACK、拿的那把斧子吗?酷似以前管理员杀死家人的那把!(丹尼看到那双胞胎尸体时,可以看到那把斧子)个人认为也可能是闪灵创造的
5,那个浴室女人一段,可以理解为JACK的对性的欲望,但是后面为什么变成了尸体,有人认为象征着JACK内心道德的束缚,我也没什么别的想法
6,谁开的门?237房间的门关的好好的,被锁死了,电影有说,那后来是谁开的门?根据前面的推测,不难猜出:是丹尼的闪灵开的门!因为丹尼对那个房间一直有好奇心,曾经想进去。刚才提到了,闪灵和欲望有关,所以。。。有个球从门里滚了出来,
7,丹尼在237房间里看到了什么?很显然肯定看到的和JACK的不同,和丹尼以前经常的看到血潮一样,闪灵让丹尼一次次看到了未来的凶杀,这次是用一个女人掐脖子的方式!
8,再讲一些比较值得注意的细节:237房间象征着美国对印地安人237天的屠杀;丹尼每次看到的血潮都不一样,血潮一步步的延伸,一直到最后的血潮延伸到屏幕镜头上,表明了凶杀一步步逼近;JACK精神错乱后在纸上写满了ALL WORK AND NO PLAY MADE JACK A DULL BOY,竟然用了小说的文体,分好了段。JACK真的疯的让人害怕了,他走过来后还翻了翻自己的“作品”,恩,写的挺好的!你认为怎么样?(潜台词- -#)这一幕很经典
9,剩下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女主角后来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也看到了血潮。我和朋友讨论时他说大概是因为JACK的凶杀的念力太过强烈使的女主角也受到了影响产生了幻觉。我对他说:好象是寂静岭- -#,不过,无法预料闪灵也许有这能力;还有那个熊人和一个男的在口罩(音译)昨天看了个解读,表达了导演对白人的藐视。那个熊人漏出屁股,看来是个白人- -!最后一个:最后的照片,JACK的前世在这座酒店,这是肯定的,可是为什么最后导演要告诉我们这个?我门看这幅照片,JACK站在了最中间最前排的位置,我想他的地位一定很高,酒店的老板之类的,酒店以前是印地安人的墓地,酒店的老板,JACK的前世,受到了诅咒:诅咒他在下辈子会回到酒店杀死自己的亲人。还算合理吧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别的见解?最后的2个问题也希望可以得到高人解释
至于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用别的地方看过的话来说:建议你去看,跑着去。
上次只是说了情节上的解释,没来得及说哪里好。我不懂电影的专业知识,只能举例子大概说说,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只有库大师这样的大师才能拍出这样的心理恐怖,构思太巧妙了!想想他给观众的线索吧:故意让JACK说错名字,说错杀人过程(其实是堆尸不是碎尸)。聪明的观众经过思考可以发现这些线索。但更厉害的是这些看似JACK潜意识中的漏洞却十分合理,甚至完美!(JACK没理由记住上个管理员的全名,也没理由记着管理员把死人放在了哪里,于是把自己做的恶梦加在了他身上)大家想想JACK在潜意识中创造的这个格雷迪表面上看来挺“完美”,酷似上个管理员,可是实际上却有很多漏洞,而这些漏洞,这些线索不是生硬的,不是电影导演强加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纯粹为推出最后结论服务的,而是那么合理!甚至不可缺少!真的很有味道!清水崇今年的稀人,很有闪灵的味道,把主人公的真实世界与幻觉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但是却没有闪灵这样给人的震撼力,也没有向德尔伯特格雷迪这样的神来之笔!在对比一些其他的心理惊耸的电影比如小岛惊魂,第6感。这些电影都是在最后告诉你答案,答案绝对会超出你的想像。导演也会留下一些线索,与最后的答案呼应。这两部心理惊耸电影确实够经典。最后的答案也确实是颠覆性的震撼,但是想想他们前面提供的线索,很有一些为最后的答案堆积出来,为答案服务的感觉,对剧情来讲可有可无。而这些电影最有噱头,最好看的地方也在与最后的揭密。再对比一下闪灵。仅仅是假格雷迪那一幕的悬念的设计已经超越了小岛和,第6感,而导演决不停留,带领的观众,引领着观众去思考,与以前的情节对照,引着观众得出新的结论。接着有有更多的问题,疑惑着观众,我可以说,如果用心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绝对没有一分钟可以让你停止思考,让你停止紧张,因为一步步的接近事实,你会感到开心,也会对事实产生恐怖。看闪灵的乐趣尽在与此!闪灵不象小岛和第6,把观众当做旁观者,摆在一旁,讲自己的故事,导演根本就没有想让观众在看了一半就能看明白的意思。而闪灵不是这样,导演让观众和电影互动了起来,只要你够聪明,够仔细,你就能看出里面的玄机!而绝对没有难为你,故意拍的不可理解,卖关子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导演只是把他认为。正常合理的东西拍出来而已,JACK认为那是真的,所以十分象真的。只是我们智商不够,看不出来而已而最后,抛出的不是象以上那2部电影一样的“答案”,而是原因:因果。结束。引人遐想。这部电影融入了导演太多的话,太多的思考和对人类的理解在里面。我想在我的年龄很难在闪灵里看到那么多,把一部恐怖片拍的这么经典的同时还加入了自己对人类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真的难得!这也让我更加佩服这位导演!
《闪灵》这部片子的争议很大,各色影评都有,我挑了一个比较中肯的也比较全面的
希望能帮到你
3. 恐怖电影常用的音乐
嫁衣
a farker
妹妹背着洋娃娃
谋杀白痴
幽媾之往生(话说这首歌真的比较恐怖 里面的声音就像女鬼一样 )
Room of Angel
no one is here
Gloomy Sunday 推荐几首好看的恐怖片死亡信件
变鬼
吓死鬼
人肉米粉
鬼影
鬼诅咒
鬼荧幕
鬼电车
连体阴
卡到阴
厉鬼将映
尸魂落魄
恶魔的艺术
邪降
鬼5虐
鬼4忌
四条大路通阴间
求神问鬼
骇人手机
13骇人游戏
灵虐
女魔
鬼肢解
鳄妻
疯魔美女
ps:以上是泰国的 泰国的鬼片绝对经典 不仅有剧情 而且真的很恐怖 不管是声音还是图像 真的很震撼
午夜凶铃
咒怨
鬼娃娃花子
ps:日本的鬼片我没看过多少 上面的三个还算恐怖
山村老尸
阴阳路系列的
ps:实话 中国的鬼片真的不太恐怖 有的看着看着都能看笑起来
粉红色高跟鞋
老师的恩惠
灰姑娘
阿娘
姊妹情深
假发
第四层
汉江水怪
笔仙
ps:韩国的鬼片小小的恐怖 不是太吓人
电锯惊魂系列
死神来了系列
尸体解剖
活跳尸
沉默的羔羊
咒怨
午夜凶铃
生化危机系列
侏罗纪公园
鬼娃还魂(话说里面的鬼娃真的很讨厌!我看的时候都有一种把他从显示屏里拽出来教训一顿的冲动)
十三叫鬼门
ps:欧美的恐怖片好像都比较血腥 不像日韩和泰国的是以声音和图像还有心理使人感到害怕 不过效果真的不错啦 剧情也很好
缝人
4. 美国恐怖电影《征服》的影评
想看名人情史的要失望了,这里没有爱情,只有政治。
*三段性爱
甚至三段激烈的性爱场面也都是隐喻政治——年轻的墨索里尼的身体在黑暗中,肌肉紧绷,在轮廓光的勾勒下,呈现出有如大理石雕塑般的线条;身下的女人亦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渴望沦陷;她开始呻吟了,唤起他更强的征服欲,不是肉体的,两性的,他眼睛里燃烧的是俾睨天下的野心。
编导极匠心的设计两人的关系,当伊达越是臣服,他对她的爱还象男人对女人。其中她把所有资产变卖支持他创立《意大利人报》,在这一场戏中,伊达近乎赤裸着身体躺在黑暗中,她深色的长睡衣,没有遮挡她所有最迷人又最脆弱的私处——她那样横陈着,眼中闪烁着乞怜般的爱慕。他此时冲进了她早已沦陷的城池。
而当,伊达企图维护自己爱情的尊严时,当她不再臣服而是愤怒时,他以对待敌人般的绝情回答她的追问。
因此,从这个关系的设计上,编导并不是在塑造一对爱恨纠缠的情人。而是隐喻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更直接地讲是,独裁者和民众。从这个动机出发,那些看似高深的纪录片插入的依据就结实了,也令结构上可以解读。我往往害怕不可解释的,因此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仅仅是影片的一半。
下一半,从伊达回到家乡开始,他的情人不再出现,而仅以墨索里尼的纪录影像穿插。
*四种“送信”
从此,电影变得越发令人痛苦,不在于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歌,而在于伊达正常与疯癫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四个“送信”段落是不断加深的绝望:开始她请修女帮她向外寄信,她说他不知道她的处境,还有给教皇、法官etc.的申诉;然后她逃跑,爬上高高拱门栅栏,向路过的少年求助,把信抛给他们,她大喊她是元首的合法妻子;再然后,她在深夜里又爬上那高高拱门栅栏,向满天飞雪抛洒她给他的信,万籁俱寂;而最后,她就是个疯子了,监禁她小屋的四壁,遍地的纸片,都写着她的控诉……
显见,这并不是写实的电影,它充满着意象,影像的修辞与格律,对故事的渴望是得不到满足的。有评论说片子更接近歌剧,很有几分道理——意大利人的激情表现得像黑色而寒冷的火。
*一段史料
或许很多对意大利政治图景不大了解的人,对后半部会产生费解,墨索里尼对伊达的决绝仅仅因为此人的冷酷和丑陋吗?答案显然不是。
这里简要的补充一下。
这得从影片开头说起:年轻的墨索里尼与众人争论对上帝的信仰,他借了一支怀表大声宣称——如果上帝存在,请他在五分钟内让我死。在戏剧化了的嘀嗒声中,时间流逝,他灼热的野心挑战了上帝同时征服了一个女人。这个段落是表现这个投机者和两人命运最重要的场景。即墨索里尼早期赢得声望是依靠挑战宗教权威、梵蒂冈的天主教廷而积累的。
而天主教教义是伊达最终被她的男人和历史抛弃的根本。因为,天主教义是不允许离婚的。
墨索里尼向权力巅峰迈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是使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天主教会成为他推行法西斯制度的主要支柱。于是,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皇。
作为反基督者的他或许爱她,而政治投机后,他必须以虔诚天主教徒的面目出现。她脆弱的爱情像一颗粘在权力“华服”上的苍蝇屎。
影片迫使你思考,就不像是娱乐的产物。其实,我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看一个这样彻底的政治电影……也许是因为政治在我们的创作中更加禁忌,而禁忌就意味着危险的趣味。
5. 恐怖电影《群鸟》影评:为什么群鸟让人恐怖
第一次仔细看希区柯克的电影,大师果然是大师,我觉得群鸟之所以恐怖以下几点功不可没:
1.角色的选择
让人觉得恐怖的原因,首先就是选择鸟作为敌人,鸟类奇怪的叫声(无法交流)、羽毛(异形外表)、飞翔(无法战胜),这一切和人类相反的特质都使得这一设定充满着他者效应,即人类被未知侵犯,未知无法战胜,无法把握,又透露着潜在的危险,未知正是一切恐怖的来源,除了鸟类本身独特恐怖内涵的形象,在电影中,鸟的未知体现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镜头或台词告诉我们鸟类到底为什么攻击人类、又缘何突然有组织有智商,鸟类攻击的背后是没缘由的,这就使鸟类带着一股侵略与强大感,试想观众平日看到的惊悚电影,无论是变异怪物还是变态杀手,无不有关于行凶的解释与铺垫,鸟类的无端行凶——这一动作本身就足够恐怖。
二.在关于动机的解释背后往往又紧接着软肋:变异怪物怕某个化学元素,变态杀手则有一段扭曲的童年回忆,哥斯拉怕后代被威胁,而本片中的鸟软肋是未知的,未知就导致片中的人物无从战胜这一敌人,其中的无力感带来的恐怖是不言而喻的(如《伊甸湖》),最后的结局与其说是逃脱,更像是娴熟的猎手给玩具猎物死亡前一线暂时的生机。
2.声音
不知道是不是无意的,在男主角母亲发现死者现场主观镜头时的选择的静音与多个惊悚场景的安静并未像我们想象的少一分惊吓,反而是独具一格地使人更加紧张,本片唯一的尖叫来自于电影后半部分鸟类已经发动攻击(敌人属性明确)后女主角发现女教授死去的场景,那时的尖叫已经有前面的混乱做铺垫,便不显得突兀。
与前面声音节省形式形成对比的场景,即湖边别墅第一场大规模攻击,动用了电影前半部分从未用过的大量鸟类及变奏的声音,响度大(威力大)、密度高(数量多)、音调杂乱且诡异(未知性),本身就十分怖人,与电影前半部分较安静相加对比,便更使人背后发凉。
经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攻击高潮,影片在结局又回到使人压抑的安静:主角一行人不敢发出一丝声音,静静地在鸟群的注视下逃跑。对于压抑的安静与惊恐的密集声音准确选择是影片恐怖情绪的营造重要元素之一。
3.情节
比起一般恐怖片温馨安全→突然危险的节奏,群鸟的人物自身就有股神秘的哥特元素:女主角与男主角交好,晚上独自一人住在对情史遮遮掩掩佯装不在乎的情敌家、并非完美勇敢而是有恋母倾向的主角、说话不明不白,情绪行为歇斯底里的老女人,比起在一般恐怖片开头出现的家庭和睦安全而又安然开心的受害者们,这些在故事铺垫阶段出现的人物没有一个让人觉得安全或者稳定,尤其是占了较大篇幅的女主角潜入男主角家中一场戏,明确的营造了以人为潜在危险的气氛,让观众感觉鸟只是一个危险信号的提示,需要提出的是,直到鸟类在镇中心大规模攻击之前,每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场景与鸟类无关而一直是以角色关系的疑问结束的:餐厅中男主角母亲第一次见到女主角,以母亲疑惑又后怕的眼神结束;女主角待在暴露了嫉妒情绪的女教师家的当晚,女教师的嫉妒充分酝酿却没有爆发,场景以一只撞上门的鸟结束——留下了女教师的嫉妒线索没有解决。这些无不使人觉得危险和人物有关,而鸟类只是危险的信号。后来的情节更是加强了这一点,男主角母亲发现死去的农场主后的惊恐失声不仅和那场戏压抑的安静相符合,更使人觉得这背后是有人在捣鬼,甚至一直到鸟群在小镇中心大规模攻击,仍然有让鸟类成为危险因素而不是主体的机会——餐厅里惊恐过度的女人指责女主角是招来这一切的恶魔,这不禁让观众怀疑危险会否转向由恐怖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怀疑伤害,直到男主角作出明确的修缮房屋抵御鸟群的动作后,鸟群在正式作为危险的主体,这时影片已经只剩不到六分之一了。鸟群作为危险主体,不仅角色本身的气质神秘未知,在情节上也是一直隐藏在暗处,出现时让人觉得始料未及。
4.画面
影片中对美国的乡村用了多出大远景,画面的颜色多是墨绿、藏蓝,无不体现出那副著名油画美国哥特式气息的暗淡与危险。
把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鸟变成一部恐怖电影的主角,在最后的逃跑场景里,尽管观众的常识能让他们知道那些鸟并不会攻击人类,但仍不禁看的胆战心惊,这其中的恐怖魅力,是诠释希区柯克天才的最好例证。
6. 恐怖电影的英文影评
以下是以下是 电影十三度凶间的影评 担不是纯恐怖片The following are among the film 13 degrees fierce critics fear is not a pure horror film
We exist because we think we exist. We manipulated the dolls have fun in the play, but I do not know whether someone is manipulating us, while we know nothing about. "Matrix" of creativity has been recognized as derived from the film . "13 degrees between fierce," from the outset, the viewer's heart closely, who killed Fuller? Douglas? As they like, a chain, they have created a virtual world, can 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e game itself is someone else's doll, his cruise in the virtual world, but manipulated by others are unsure. When one day we discovered the truth, we will not fear ... ... the film set suspense, science fiction, murder in one, while infiltration of the reality of human living space and virtual thinking is absolutely unique Feature Movies. This is a large list 罗兰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making science fiction films, and he directed most of the science fiction film than (Godzilla, what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content Department, and most not in effect as the main selling point of the film, said that box office was not successful, but still can not deny the participation of top stars is unsuccessful film, after all, in thinking of those who have gone beyond the director of the explosion of his own m spent a science fiction
This is a self-al awareness regarding human to explore the deep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science fiction movies, including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iller.
Film began as two lines of subtitles:
"I think, therefore I am.
Reno Descartes 1596-1960 "
Want to come we all know this is a French mathematician and philosopher Descartes's philosophy: "I think therefore I am." This is the story have to say.
Story bega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rty or forty years, an old gentleman wrote a letter, found some things that may lead to fatal disaster, the letter he left a bar bartender, told the bartender Members will have a named person will come to gain the trust of Douglas, then a strange thing happened, the old gentleman had just experienced a similar virtual reality travel in general, return to the reality of 90 years, then suddenly the old gentleman kill, and all the suspec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old gentleman's study
Partners who Douglas.
They are building the virtual world has tens of thousands of independent record of the character most people as real people, in Douglas returned to the system in the old gentleman wanted to be left in the letter, to serve their own cleared when charges, but also found incredible things, bartender secretly open the letter of the old gentleman found his own is the virtual world of virtual characters, although very full and rich emotional life, but he, like other virtual characters, but a bunch of circuits and electronic signals. He was outraged.
The situation continues developing, Douglas found himself in the world is a virtual world, a virtual world technologies to develop their own virtual world only. Even worse, Douglas, and one from the creator of his world's woman of the world fell in love ... ...
I would like everyone reading this is not the film will not help but suspect that our world will not only intelligent beings of some kind of plaything and no more?
But if that is the case, what relationship? If our creator did not come to disturb us, we still had the same crash and lives above the Creator if we can imagine his ability to interfere in our civilization, we can think of some supernatural phenomenon, but Bale . Some day, God fed up to unplug the computer, and I think this is the end of our universe. 我们在操纵着玩偶尽兴的玩乐,却不知是否有人在操纵着我们,而我们却一无所知。《黑客帝国》的创意已经公认是从本片抄袭而得。《十三度凶间》从一开始就紧扣观者的心,谁杀了富勒?道格拉斯?像又不像,环环相扣,自己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可谁又想得到,自己却是别人游戏里的玩偶,自己在虚拟世界中游弋,却又被别人操纵着却茫然不知。当有一天我们发现了真相,我们会不会恐惧……本片集悬念、科幻、凶杀于一体,同时渗透对人类生存空间的现实与虚拟的思考,绝对是难得的佳片。 这是一部大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克(Roland Emmerich)制做的科幻片,和他导演的大部分科幻片相比(哥斯拉、后天什么的),这部是最有内涵的一部,也是最不以特效为主要卖点的片子,据说票房并不成功,但是仍然不能说没有大牌明星的参与就是不成功的片子,毕竟来说,在思想方面者已经超越了他自己导演的爆米花科幻了
这是一部涉及人类自偶意识,探讨人类存在意义的有深度的科幻电影,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惊悚片的特征。
电影开始是两行字幕:
“I think, therefore I am.
Reno Descartes 1596-1960”
想来大家都知道这是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观点:“ 我思故我在”。 这正是这个故事所要说的。
故事开始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一个年老的绅士写了一封信,说发现了一些事,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他将信留给了一个酒吧的调酒员,告诉调酒员会有一个叫道格拉斯的人会来取信,后来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原来老绅士只不过是经历了一场类似虚拟现实一般的旅行,回到现实的90年代,接着,老绅士突然被杀,而所有的嫌疑都集中在老绅士的研究
伙伴道格拉斯身上。
他们所建造的虚拟世界拥有数以万记的性格独立的如同真实人物一般的人,在道格拉斯回到系统中想要得到老绅士留的信,来为自己洗脱罪名的时候,又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事,调酒员私自拆开了老绅士的信,发现了自己其实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物,虽然有非常充实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但他和其他虚拟人物一样,只是一堆电路和电子信号。他被激怒了。
事态继续发展着,道格拉斯发现自己的世界也是一个虚拟世界,一个自己发展出虚拟世界技术的虚拟世界而已。更要命的是,道格拉斯和一个来自他的世界的创造者的世界的女子相爱了……
我想每一个人看完这不电影,都会情不自禁地怀疑我们的世界会不会也只是某种智慧生物的玩物而已呢?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的创造者不来打搅我们,我们还是一样过偶们的生活,造物主如果以他的凌驾于我们所能想象的能力来干涉我们文明进程,我们所能想到的不过是一些超自然的现象罢了。有那么一天,造物主厌烦了,把计算机的插头拔掉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宇宙的终点了。
我们存在的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存在。 咒怨影评Grudge film critic
"Grudge" is the Hanyuan who died under the curse, who were doomed to touch, and create new "Grudge" will continue to spread terror death. Tokyo suburbs have a ghastly ghost house, visiting strange Each will be killed or mysteriously disappeared, the legendary owner of a sudden frenzy of big big hair and chopped his wife before committing suicide, 6-year-old son, and never missing, still missing. House of the resentment within the cupola, terrorist emblem set Ken Sui? Visitors. Best female university physiology (Austrian dishes decorated benefits) e to volunteer accidentally entered within a large house, they discovered a mysterious strange boy suddenly appeared but then disappeared. At this point, good start to experience strange reason, everyone around him has also been implicated in the tragic death of more than one by one, the terrorist thing after another, and endless ... ...
Adds the new Japanese family members of terror
Japanese horror cinema in Asia are still to world cinem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 Ring" and other classic horror films are branded with the Japanese national character inherent in the film. It is this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 has long been the de facto mode of movement to maintain a considerable distance. The most significant is that it is not Hollywood movies shown over-reliance on technology, but also not easy to fil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asy to understand way of deliberately seeking concise narrative flow, instead, it uses a relatively primitive film language unique to the Japanese film culture, steady and cool to describe the occurrence of ghost storie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building, suspense, foreshadowing, the audience throughout the story are being led by the nose, with the plot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tension graally increased, unable to stop. Sadako ("The Ring"), Tomie ("Tomie") and other screen images have madness in Asia, make the audience frightened also surprised. "The Grudge" will be in Japan soon as he painted a large high-profile and reputation on the subject as quickly as they spread terror nationwide, the skin was gray stone, with two empty Sadako boys become the classic horror image after another.
"The Grudge" in the Hollywood screen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film companies have won the favor, "Spider-Man" director Sen. Remy is claimed that: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horror movie! Shimizu's horror is not too aggressive Sung, and his unique style of exception; the Hollywood horror film has never reached the level of such state, terrorist Jingxia De viewers no breathing space. "
Shimizu Chong horror film new directors
Shimizu Sung was born in 1972 in Japan, Kinki University, majoring in drama and the arts after graation went to Kyoto alone in the theater as part-time, began writing their own script. , He continued to participate in a number of independent films and theater work. In 1995, his play "sleeping man" when the clothing assistant. He then moved to Tokyo to work as a number of television and video proction freelance assistant director. In 1997 he became assistant director ring the first class admitted to the Tokyo Film School. In 1998 graated from a three-minute video, brought him a golden opportunity, in "The Ring" screenwriter Takahashi foreign and "provoke a ghost loop," the director Blackpool clear height of referrals, he is involved in terrorist Kansai TV play " strange school on G ", fame.
In 1999, Shimizu haunting Video Edition to create two "Grudge" and "The Grudge 2" and popular in Japan released a video released just sold, Who knows just introced in Japan had been startled audience, horror stories of the extent caused by temporary , while the national hot even been highly praised. Chong for clean water, "The Ring" in the Tian Xiufu Japanese horror master evaluation is: "water people I know worship is one of the most stringent, especially for himself. When I saw him on television virgin works it was that piece of the atmosphere of terror and scare scenarios and a unique ending big surprise, he is definitely a master of Japanese horror film. "
7. 恐怖游轮的影评。
刚刚看完这个电影。。看的有点迷糊,//// 2 楼的那个复制过来的评论合理!!可以画个数轴,原点0表示电影里的从一开始看到从帆船上到游轮的杰西。0推-2进海,1杀了-1。2推0入海,这样下来就进入了循环。折叠重合,就会发现,其实就是012的循环,1死了,0 2 回到了家里!!
8. 恐怖片回乡之旅影评
是09年这部《回家》的恐怖片吗?
影评:
这部电影集成了惊悚+禁锢+变态等元素,好像看点多,实际上惊悚情节实在微不足道,禁锢又被轻而易举三翻二次的逃跑,变态又是轻描淡写。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危情十日》的现代版,发疯的仍然是女人,只是被绑的变成了另一个女人。其实剧情没什么复杂的,因爱生恨的一种极端表现方式,她看上去很坏,却很可怜。家中有个生病母亲,使得她无法离开,结果被男友甩掉。而对男友的爱恋始终没有放下,哪怕有再多的追求者,只想破镜重圆。当前男友带着新欢荣归故里,再当偶然撞上她,悲剧注定般的开始了……要说她的这种行为也和长期所处环境有关,小镇嘛,人少,接触面也窄。这就使得她很容易被自己思想所左右,走不出失恋阴影;假如她在一个大城市,有许多朋友,那解决感情问题相对会容易一些。其实很容易看的出,那个帅警察也一直是暗恋着她,甚至还埋怨好兄弟对待她的态度,让我一度产生他是绑架同谋的错觉。他也是相当的可怜,始终暗恋着人家,也亲眼看着女人的痛苦,最后还死在女人手里,孽缘啊!片尾有个镜头,被砸了满头是血的Shelby躺在地上,身上穿着是准备参加庆典的漂亮礼服,凄美的音乐响起,镜头拉伸旋转,处理了相当美。会让你觉得其实这个坏女人也很可怜,她的美貌不在Elizabeth之下,可她终究走不出这个小镇。当镜头旋转时,我的祈祷就是千万别睁眼别睁眼;紧接着播放了曾经男孩和女孩热恋的影像,挺好的结尾吧,
9. 为什么我们喜欢看恐怖片 | 影评《惊魂电影院》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给恐怖电影写影评,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被恐怖片强大的魅力所吸引。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恐怖片,就像游乐园没有过山车一样,世界会变得单调而无趣。
去年抑郁的三个月里,我疯狂的搜集外国恐怖片看,像《午夜凶铃1/2/3/4》,《咒怨1/2/3》,《黑暗侵袭1/2》,《迷雾》,《伊甸湖》,《惊魂记》等等。正如我在抑郁专题四所说的,恐惧是抑郁的核心负面情绪之一,为了弄清楚恐惧的真相,我必须深入恐惧中去,才能看清楚它的真实面目。
恐怖电影是一大经典的电影题材,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接触这一类型的电影。 最初看的都是一些国产的关于山村老尸,绣花鞋,鬼复仇之类的剧情,我还记得上小学时曾被这些鬼故事吓得不敢一个人在家里睡觉。有一天家人都外出了,我独自一人在家,竟然不敢关灯睡觉,老是担心鬼会从黑暗的地方突然跳出来吓我。后来生了一盆炭火,在火箱上蜷曲了一整个晚上。
中国小孩最初接触恐怖教育通常是从婴儿时代开始的,大人为了使小孩晚上不吵闹,就会吓自己的孩子,如果再闹,就会有妖怪会把他们吃掉。小孩信以为真,真被吓到了。很有意思,那时候小孩对鬼怪完全没有概念,他们是通过什么来理解这一特殊事物的形象呢?我想超过99.99% 的家长本身也没有亲自见过鬼(真正看到过的,就属精神异常的范畴了)。但是他们如何轻易地把这种不存在的形象“种植”在了小孩的头脑中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稍微调动他们内心的一丝恐惧情绪就能让天生敏感的小孩达到“谈鬼色变“的程度。
记得有一次我和二姐去邻居家做客,那个阿姨对我们挺热情,除了满足我们的口欲(零食),同时还满足了我们的视觉和心理的享受。那会还流行VCD,主人让我们选电影,二姐小心翼翼地选了一部港产的恐怖片。电影是有些吓人,但是最恐怖是明明以轻松结尾了的电影,导演会”缺德“地加个蒙太奇,说”我还会回来找你的!!!“,听了让人毛骨悚然。以后都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了。
既然鬼那么可怕,为什么我们还是去看恐怖片呢?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惊魂电影院》这部电影上来 。故事的情节简单但是构思新颖,讲述了9个恐怖片发烧友,在电影院看午夜场(恐怖片)的故事。他们看到电影很奇特,场景竟然就是在他们所坐的播放厅录制的。电影没有配音,只有简单的几句台词。编剧在场景布局方面有些构思脱节,明明是2014年发生的故事,电影院厕所破旧的背景竟被生硬地往回整了30年-破旧不堪的马桶,风中摇曳,忽闪忽闪的白炽灯,一看就能吓死人的那种布局。观众慢慢感受到了电影的怪异,也让我被这奇怪的画面构思深深吸引。慢慢地观众接二连三地被电影院中的一个女鬼折磨致”死“。
和其他恐怖片一样,导演在结尾安排一个由恐怖片回归现实片的转换。原来电影院中的女鬼是一位男性假扮的,5年前他是一名电影播映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电影院失火,他的亲妹妹被大火活活烧死。假如当时其他观众能施以援手,她妹妹就能避免这场天灾。等他赶到火灾现场时,大火已经将她烧得尸骨无存,而他本人也因为大火而面部毁容。而当时在场的9名只顾自己逃命的观众正好是5年后今天来看电影的9个人。其实长发女鬼是虚构的,真正的阴谋是死者的哥哥在导演一出复仇的闹剧,最终他将7名观众(一名已被“活活摔死”,一名是个女瞎子,凶手恻隐不忍加害)捆绑在座位上,淋上汽油,准备将他们活活烧死时,那位“已经摔死”的胖子又神奇地出现在了凶手的背后,将凶手制服。故事的结尾是中规中矩的中国式喜剧--9名观众深深地表示了心中的忏悔和歉意,凶手也自首了.....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在电影未回归现实之前,还是蛮恐怖的。而我个人也渐渐开始享受这种恐怖的感觉。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有点类似你去游乐园坐360°大摆锤,当你被抛入天空,完全失重时的那种紧张状态。和U型滑板也类似,当意识完全失控时,人是最惊恐的。 恐怖片的原理和这些很类似,就是要让观众达到这种失控的状态。只不过是通过意识完全控制不住的恐怖画面来实现的而已。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人们在恐怖片中,当最恐怖的画面呈现出来的时候,内心出现惊恐万分的心理状态。 我们不妨把这种恐惧状态称之为DH (deepest horror). 为什么DH状态过后,人们通常会觉得极度放松,就像我们从恐怖屋的出口走出来的那一刻,有些胆小的女生会失声痛哭,而绝大多数人会感觉非常痛快(当然,有心脏病的朋友需慎重体验)。这种快感来自于那里?很简单,答案就是意识从完全失控到回归现实,重新手握控制大权时产生的确定感和满足感。
接着第二个问题又来了。恐怖画面是怎么撕裂了构思缜密的意识状态?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完全不安套路出牌的恐怖刺激源--无处不在的鬼怪,它们能毫无声息地从你身后飘过,可以在你最恐惧的时候拍你的后背,穿墙遁地更是入门级技能,甚至能进入你的睡梦,让你分秒不宁。我还清晰地记得在恐怖屋中,我最害怕的是担心有些”鬼“在后面拍我肩膀,因为我排在最尾。
我们再更进一步来探讨这种DH状态。收场时那刻的放松好像不能深刻地揭露人们自愿受虐“享受”两个小时极度恐怖的变态行为。接下来的内容有些深奥,理解起来会有些费解,但一定值得大家深思:这里会用到佛洛依德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我们所熟知的是意识层面,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我们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但是根据冰山理论,意识充其量只能占到人类心理活动的10%,那么其余的90%就是潜意识和前意识所控制。前意识很好理解,有点类似电脑的缓存,人们通常意识不到,但是经过仔细的思考还是能回想起来意识部分。比如此刻你会不去想去年中秋时你父母在哪里,但是如果我这样问,你是可以轻易回想起来的。好,现在就只剩下潜意识了。潜意识听起来很神秘,因为他潜在水下,不能一睹芳容。只能通过推测来大致描绘它的特性:
1)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类由猿猴演变而成,千万年前的攻击本能,人类尚存至今。但是放眼现代的文明社会,我们还会看到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动不动就摩拳擦掌,找人出去“练练”的情形吗?是因为攻击本能完全退化,还是我们的道德观压抑了我们的攻击行为?
2)小时候我们被父母批评,被老师责备,被同伴奚落,甚至遭受非人虐待(身体的,心灵的)时愤怒的感觉,真的就随风而逝了吗?还是它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身体,只是被“遗忘”在了我们意识的某个角落?
只要有情绪在场,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潜意识的影子。看到他就来火! 听到她的声音就来气!等等都是人们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潜意识能占到心理活动的90%!! 怪不得有人觉得生活就像一出出木偶剧,完全被无形的东西所牵引。听起来有些言过其辞,神乎其神,但当你有了一颗敏锐的自我觉察的心,你会慢慢发现潜意识真的就像神一样的存在。我在帮人进行催眠的时候,能深刻地“看到”潜意识的显现。
好,现在用精神分析来重新解读一下《惊魂电影院》这部电影。凶手的报复行为,不难理解,就是潜意识的攻击本能;整个恐怖画面描述就像是在潜意识层面上演的一部话剧,看起来荒诞不羁,实则就是在意识消退,潜意识毫无羁绊地集体狂欢;而我们在看完电影后之所以那么畅快,除了上述的意识重新执政带来的确定感之外,还有我们潜意识中攻击欲望得以实现的满足感。有点类似压抑男在红灯区寻欢作乐后的满足或少妇在别人怀里报复自己丈夫时的快感!(本我得到了短暂地解放!)
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恐怖片的原因吧!不敢看的朋友只能说明你太压抑了!:)
10. 中国常用恐怖电影背景音乐
截止2020年1月,常用的恐怖电影背景音乐如下:
1、《僵尸先生》背景音乐、主题曲——《鬼新娘》是一首由聂安达谱曲,郑国江填词,杰儿合唱团演唱的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一个聚会 香港电影金像奖纪念专辑》中,由华纳音乐公司发行于1994-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5首歌曲。
2、《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背景音乐——《僵尸魔法(配乐)》是一首由群星谱曲,群星编曲,群星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中,由环星唱片公司发行于2002-03-01。该张专辑包含了12首歌曲。
3、《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背景音乐——《复活》是一首由群星谱曲,群星编曲,群星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中,由环星唱片公司发行于2002-03-01。该张专辑包含了12首歌曲。
4、《僵尸家族2》背景音乐——《揭符》是一首由聂安达谱曲,聂安达编曲,聂安达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僵尸家族2 电影原声》中,发行于1986-08-14。
5、《僵尸家族2》背景音乐——《迟钝剂》是一首由聂安达谱曲,聂安达编曲,聂安达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僵尸家族2 电影原声》中,发行于198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