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台湾拍摄的历史电影有哪些

台湾拍摄的历史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1 14:55:24

A. 台湾拍过什么经典的抗战片

有的,而且是我个人最喜欢的20部影片之一。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电影。它基于史实所展开的创作,没有刻意地升华与迎合,只有赤裸地展示和呈现。它所诠释的命题,不但属于曾经的台湾原住民,也属于整个人类,在华语电影整体倾向于颓废、萎靡的创作状态时,它几乎是以骄傲的姿态,宣告电影精神不死,捍卫着华语电影在好莱坞、日韩电影面前的尊严。

B. 台湾拍摄的抗战及二战电影有哪些

那都是超级老片了,至少有四十年以上.
包括讲高志航等空军烈士的笕桥英烈传,讲张自忠的英烈千秋,讲谢晋元的八百壮士,讲台湾民众抗日的梅花

C. 求中国台湾省拍的抗战电影!

有拍过的啊,由国民党成立的中央电影有限公司拍过:
《英烈千秋》(1974)、《梅花》(1975)、《战地英豪》(1975)、《八百壮士》(1976)、《笕桥英烈传》(1977)、《强渡关山》(1978)、《黄埔军魂》(1978)、《大湖英烈》(1981)、《旗正飘飘》(1987)。
其它民间拍摄的还有:
《吾土吾民》、《卢沟桥传奇》、《扬子江风云》、《一封情报百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重庆一号》、《扬子江特一号》、《台湾抗日》、《一八九五》、《赛德克巴莱》这部是讲述日据时代原住民抗争日本的电影,蛮不错的一部电影,虽然电影有些夸大。
两个意识形态不一样的政权拍摄出来的电影肯定是不一样的啦,政治色彩很浓重,台湾民间拍摄的比较能反映人民的心声。
国民党主导拍摄的几部抗战电影很值得大陆人民看看的,很震撼!完全颠覆了以前对国军的看法,国民党主导的抗战(应该叫卫国战争)真的是气势磅礴,可歌可泣!国军在抗战期间将军阵亡人数就达120多位,将军级别以下的就不计其数了,他们都是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有的还是留日德法美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了投入民族抗战他们弃文从武血撒疆场。。。还有我们可爱的国军士兵们,他们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抛家弃子泪别亲人,毅然拿起武器用他们血肉之躯筑起了我们现在这个家,历史会还原一切的,他们应该得到所有华夏子孙的祭奠,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即将要复兴的伟大祖国。
271

D. 有没有台湾人拍的关于抗战或解放战争的电影

台湾还真没怎么拍过反应抗日战争的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
有几个原因,第一是败退到台湾之后日日夜夜所担心的都是怕tg解放军打过来,自己这一点地方是否保得住,根本没心思想别的;
第二,二战后,美国的主导和庇护下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所谓的岛链,以此来遏制中国,台湾和日本都是岛链的环节,它们都是棋子,战争问题上要求统一对付中国大陆;
第三,抗日战争时期打过日本并且有较多战绩的国军将领,最终的归宿不是在解放战争中被击败俘虏、最终投降,就是移居海外,不愿意在台湾受蒋介石的迫害,在蒋看来这些人都是叛徒,当然他们大日本的电影也不能拍。
上述几方面的原因造成台湾没什么像样反应抗日时期的战争电影。反倒是中国大陆在改开之后,拍过反应国军抗日的电影,比如《血战台儿庄》,放映之后受到了台湾相关方面的很高评价。

E. 有没有台湾拍的抗日战争电影或电视剧

1、《梅花》

电影介绍:

《梅花》是一部由刘家昌执导,张艾嘉,谷名伦,柯俊雄等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于1976年上映发行。

讲述了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一个小混混(柯俊雄饰),在目睹全镇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

F. 台湾问题一直扣人心弦,有什么记录台湾发展的电影吗

2009年,一部名为《海角七号》的影片席卷了台湾电影界,其总票房达到了5.3亿新台币,它也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影片通过一场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而举办的沙滩演唱会展开,在当地人坚持下,暖场嘉宾由一支临时组建的当地乐团担任,故事也在主唱阿嘉和演唱会监督友子之间展开。影片的成功,在于它足够真实,贴近生活,引起当时台湾人的共鸣。

2、《夜奔》



“夜奔”两字,取自京剧《林冲夜奔》,这就像是影片中的少东与林冲雪夜分别,即使生离也是死别。这部影片围绕着三个人暧昧展开,这里面的夫妻,少东和英儿,他们爱着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少东知道,他的内心永远留有两个位子,一个给英儿,一个给林冲,不过一个位子是妻子,另一个位子是爱人!

3、《最遥远的距离》



几年前,一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似有淡淡的哀愁。这部影片,就是那关于那个最遥远的距离。小汤在努力的寻找丢失的爱情,小云在努力的找录音的主人,阿才则在努力寻找昔日的情人。三个人,好像毫无瓜葛,但却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在经历一段叫做追寻的旅途。影片的最后,小云在海边的左边,另一个身影慢慢走进画面的右端,就这样,小云与小汤,在同一个海滩。他们是否相遇了?这是导演给我们的留白。这一段距离,也就构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G. 台湾本土老电影都有哪些求片名

《再见阿郎》播出时间:2003年11月11日至2004年4月26日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八点于台视播出二十年前,古意、郭添、明郎三人原为好友,古意、郭添两人服务警界,明郎因涉入黑道,并犯下重案,古意、郭添奉命追捕,明郎走投无路,将初生婴儿托予古意后,不愿就逮,堕海后生死未卜……。为了不负好友所托,和弥补不及阻止明郎堕海的遗憾,古意及美枝夫妇,不顾辛劳,将阿郎视为已出,抚养长大成人。
《又见阿郎》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伦理情感剧,由李岳峰执导, 莫佩儒、黄美津、李海蜀编剧,江宏恩、江祖平、丁力祺、边潇潇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阿郎"的祖辈离开家乡到台湾奋斗的故事。

该剧已于2009年11月10日登陆CCTV-8首播。

H. 台湾有哪些反映抗战的电影

《八百壮士》陈鸿烈,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徐枫,葛香亭主演的抗战电影。

I. 台湾的历史影片

日治时期

日治时代台湾自制日语电影《莎勇之钟》,李香兰主演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治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原住民等题材[16]。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不过即使剧情片,仍有相当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丰治郎于台湾定居,开始在台湾北、中、南七大都会建戏院放映电影,并与日本及欧美的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辩士(电影说明者),电影放映业愈加蓬勃起来。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17]

民国时期

台语电影兴起
主条目:台语电影

台语电影《旧情绵绵》,洪一峰主演。1955年,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团主陈澄三与何基明导演合作,拍摄该团的拿手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成为二战后第一部台语片,一直到1981年最后一部台语片《陈三五娘》为止,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台语电影时代。根据统计,台语片的总产量将近两千部,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作品问世。《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当时台湾社会引起大轰动,皆创下当时票房纪录,[18],引来一窝风的台语歌仔戏跟拍风。

健康写实电影
1960年代,台海情势逐渐稳定,中央电影公司提出健康写实的制作路线,兼顾欧美写实主义电影下,聘请李行拍摄《蚵女》与《养鸭人家》两片。两片均颇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导演李翰祥来台发展,并香港电影技术带进台湾。此阶段所拍电影类型除了初期的黄梅调,尚有历史宫闱片《如西施》及文艺片,其中以琼瑶原著为蓝图者占了8部。

胡金铨与新武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开始制作新派的武侠片,其中的两位主要导演胡金铨与张彻后来都来台湾发展。胡金铨于1967年为联邦公司编导武侠片《龙门客栈》缔造了绝佳的票房纪录[19],从此武侠、功夫、武打类型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没落。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

功夫片兴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门》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热潮,而台湾武侠主流自此就转化为功夫片、武打片继续在台湾流行。接著张彻在卲氏公司幕后支持下,于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卫、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让功夫武打片,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要角。

爱国政宣电影
19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了一段台湾电影的爱国政宣片时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岭》、《战地英豪》、《女兵日记》、《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香火》、《黄埔军魂》、《成功岭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双十》、《血战大二胆》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种则有如《汪洋中的一条船》的自我勉励写实片及如《一个女工的故事》的文艺片。

学生电影类型
之后,李行、宋存寿、屠忠训等导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鸟之爱》、《欢颜》等清新的小品。之后,导演林清介则在《一个问题学生》卖座后,连续拍摄相同类型,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学生电影,这些类型电影包括《学生之爱》、《同班同学》、《男女合班》、《台北甜心》、《毕业班》等。而这波电影尚有《拒绝联考的小子》、《年轻人的心声》、《不妥协的一代》。此阶段学生电影成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出现以前的重要台湾电影类型。这些低成本独立制作方式,也让新导演有了拍片的机会。事实上,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也在此阶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等两部片子。

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与没落
台湾电影“现代主义”化,可说是始于三支短片合而为一的黄春明原著改编电影-《儿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苹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顶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发的《台湾电影宣言风波》外,中影公司大胆启用新人拍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确立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实上,于《儿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启用杨德昌、柯一正、张毅、陶德辰拍摄了《光阴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与《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票房卖座,让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16]。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完成后,突破当时台湾政治与电影保守势力的抵制,于舆论、口碑与市场的支持下,为往后台湾电影的创作自由创造一片天空。其后,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张毅、万仁、柯一正、陈坤厚、曾壮祥、李佑宁、王童等也确定了以导演为主;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意识前进的台湾新电影。

一般来说,此波新浪潮电影中较重要的作品计有《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青梅竹马》、《杀夫》、《恐怖份子》、《恋恋风尘》、《桂花巷》。

该新电影绝大多数是由台湾政府所属的中影所投资拍摄,主要的推动者为中影主事者明骥与中高阶层的小野和吴念真。此三人,可说是促成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功臣,也对当时低迷的台湾电影产生重大影响[16]。

在此影响下,台湾业内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状,也将此潮流引进商业电影境地,此种以乡土小说为类型的商业电影,计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室男》、《嫁妆一牛车》、《孤恋花》、《孽子》等。不过因为产量毕竟有限,1980年代台湾电影仍以如许不了主角的喜剧,与其他如著赌博片、犯罪片的商业电影。

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方朝终于1980年代末期结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为失利。不过,相对的,此艺术电影,却同时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上的欢迎。

J. 反应台湾和大陆历史的电影

反应台湾历史的电影:
反应台湾60、70年代的电影:侯孝贤《童年往事》(台湾)
反应台湾80年代的电影:《冬冬的假期》(台湾)

阅读全文

与台湾拍摄的历史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幽默搞笑电影全集 浏览:788
花木兰电影用英语简介 浏览:566
巨石强森10部必看电影 浏览:347
心在跳黎明哪个电影 浏览:720
中国类似我不是药神的好电影 浏览:6
关于乡村少年青春的电影 浏览:657
妈妈的朋友电影在线线观中文5 浏览:316
好小子电影粤语 浏览:963
清朝古装电影 浏览:334
古装电影小孩深藏不露 浏览:402
素媛电影里面小女孩现实还活着吗 浏览:297
解剖美女恐怖电影 浏览:251
以和为贵电影粤语完整版 浏览:203
范伟网吧吃泡面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768
霸道总裁强行要了女主的电影 浏览:86
托雷基亚搞笑电影 浏览:364
无需vip的好看电影 浏览:410
自己如何拍电影 浏览:51
小孩子不喜欢看电影 浏览:241
英文电影好词带翻译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