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根据摩登时代和罗马假日两部电影浅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
好吧,电影1895年才诞生。也就是说,20世纪初,电影才在法国刚刚开始被人所接受。至于好莱坞,其实真正的兴盛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也就是美国经济大萧条变相的促进了美国电影的繁盛。如果说真正的20世纪初的话,20世纪30年代应该是不太算的。
如果真的要做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的话,那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也就是格里菲斯的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6年的《党同伐异》。都是以那个时期的社会为背景,涉及一些三K党,种族歧视等等问题。萨杜尔曾经说:“如果很好的回顾一下历史,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开端。”
格里菲斯虽说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也许大家不会太对那个年代感兴趣,稍稍提及一些就好。但是从1913到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手》开始带领好莱坞进入黄金时期,这10多年都是查理·卓别林默片的天下。比如《城市之光》,《摩登时代》,《淘金记》等等。这个大家多少有些了解,资料也比较好查,可以着重这方面。
当然,如果想更丰富的话,可以简略讲述一下比如第一部彩色电影《名利场》,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这些有代表性的电影后来都进行过翻拍,也有代表性,时间也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右,比较符合你要求的时间背景。甚至也可以略略提到好莱坞称霸世界开始的30年代,比如秀兰·邓波儿,比如大量改编拍摄的名家电影,像是《小妇人》,《茶花女》,那个30年代是好莱坞开始振奋人心的黄金时期。略提这里也未尝不可。
建议参考一下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材《外国电影史》,会有很大帮助。
希望以上这些能帮到你。
⑵ 帮推荐几部欧美20世纪40-60年代的经典电影
我很推荐你去看看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电影。4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有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偷自行车的人 60年代的新浪潮有 四百击 精疲力尽 朱尔和吉姆 广岛之恋 现在想起来的就这些。
⑶ 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营电影公司最重要的影片
《万家灯火》
影片通过胡智清解放前的生活遭遇,反映出在闪烁着万家灯火的城市里,多数人的苦难生活。 《万家灯火》通过小知识分子胡智清一家的生活变化,表现了40年代末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人民失业、市民破产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痛苦、悲哀以及他们的觉悟和成长过程。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普通人为主体,描写小人物真善美和他们的悲欢离合,是沈浮影片中“平民意识”的一贯表现。
他的第一部满意作品《天作之合》(1935),就是表现了生活于贫困线下的失业工人的不幸与悲哀。影片《万家灯火》成功地展现了胡智清等底层人物的生存的艰难,从而有力揭示了压迫人民的国民党统治阶级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靠“奇”、“巧”组织故事的戏剧形式,而是着眼于现实中随处可见的人和事,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事件来铺叙人物的发展轨迹,展示家庭社会种种矛盾。
《万家灯火》汇聚了一批出色的演员。蓝马、上官云珠、吴茵等优秀演员在影片中的成功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是蓝马饰演的胡智清,他的高超的演技,恰如其分地把握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不同的心态,并用准确的形体动作加以表现,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小知识分子胡智清的形象。
《万家灯火》公映后,在国统区引起震动,受到了影界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80年代在香港影评人举办的“中国十大电影”评选活动中,该片被评为第三名。《万家灯火》是沈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民族电影宝库中的一朵珍贵奇葩。
昆仑影业公司摄制
编剧:阳翰笙 沈浮
导演:沈浮
摄影:朱今明
主演:上官云珠 蓝马 吴茵 齐衡 沈扬
《一江春水向东流》
该片以抗战前后为背景,通过张忠良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真实生动地展映出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漫长历史时期各阶层的面貌,反映了沦陷区和国统区官僚资产阶级、汉奸、抗日进步力量、劳苦大众的生活图景。
这是一部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经典名作。该片从1947年10月开始上映,在上海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80多万人次,创造了解放前国产影片上座最高纪录。影片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是因为它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都具有特别突出的成就。
这部影片以抗战前后为背景,通过张忠良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真实生动地展映出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漫长历史时期各阶层的面貌,反映了沦陷区和国统区官僚资美国微软公司阶级、汉奸、抗日进步力量、劳苦大众的生活图景,揭露并抨击了反动势力的罪恶本质,歌颂了抗日力量的壮大不可战胜,表达了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影片剧本写于1946年夏,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编导关心人民大众、艺术为大众服务的鲜明立场,发扬了我国进步电影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
影片深刻的思想内容,契合了当时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观众趋之若鹜是不难理解的。 这部影片能够抓住观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几位主要演员表演极为精彩,朴实无华,生动逼真。不仅塑造出他们的个性特征,而且传达出他们的心理状态,使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银幕上,刻印在观众的心里。
摄制:中国昆仑电影公司
编导:蔡楚生 郑君里
摄影:朱今明
主演:白杨 陶金 舒绣文 上官云珠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通过夫妻、情人、朋友、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与矛盾冲突, 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人的道德意识。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
《小城之春》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这部作品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它的突出特征在于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感情、道德伦理、民族心理、行为方式。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然而却以“发乎情止于礼”终结。
《小城之春》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人的道德意识。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女主人公玉纹长年生活在那样一种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她对爱情的渴望、幸福的追求是完全正当的。当昔日的恋人出现在面前时,情不自禁地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感情波澜,这是合乎人性的真情火花。但她毕竟是已成婚的妻子,负有应有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况且,丈夫是被病魔所弦缠,他软弱却很善良,他也渴望爱情,却身不由己,他更懂得妻子为他所作的牺牲,他深感对不起妻子,他甚至真诚地设想,玉纹如果嫁给志忱该多好!为了妻子的幸福,他甚至试图自杀。这些均表现了礼言是一个善良、正直、令人同情的好人。他如果没有病,他会与妻子有良好的感情关系的。对于这样一个人,如果抛弃他是残忍的、不人道的。再说志忱,他一直爱着玉纹,但他与礼言有着深挚的友情。他处在恋情与友情的交叉路口上,他珍惜这两种情,不愿伤害其中任何一种情,但这又不可能,在情与理的冲突中,他是最为难、最痛苦的人物。
无论是志忱、无论是玉纹,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知识人士,他们在感情上经受多大痛苦,最终总是服从礼仪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这是符合中国文化人的作人准则的,因而也是最真实的,令人信服的。尤其,几个人物经过一番情感纠葛,更理解了对方的真情与境遇,互相达到了沟通,原来的关系得到改善,从而夫妻感情趋于融洽。因此,这部影片所揭示的夫妻之情、恋人之爱、朋友之义,这样复杂的情理矛盾纠葛,既是真实的,又是符合中国文化情义原则的。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是细腻的、优美的,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完美的人性美。 《小城之春》是一部风格化比较强的影片。
影片中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5个人物,在小城中再未出现其他人影,这样的环境表现,表面看似不真实,然而它正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净化的造型风格。这是为了更突出、更集中、更清晰地体现感情世界的人物关系,并利用女主人公的独白形式揭示了人物隐秘的内心感情。影片中多次展现荒凉的小城城头,它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文华影业公司摄制
编剧:李天济
导演:费穆
摄影:李伟才
主演:韦伟 李纬 石羽 张鸿眉
《乌鸦与麻雀》
故事发生在上海某一弄堂的一栋房子里,伪国防部长侯义伯霸占了孔有文的房子,孔有文则被赶到狭窄的后客堂。解放前夕,侯义伯要赶走所有房客,把房子顶出去,捞几个钱。房客团结一致与侯斗争。上海解放了,大家共庆新生活的到来。
《乌鸦与麻雀》是昆仑影业公司的一部佳作,编导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辛辣的笔触,表现了1948年冬国民党政权将灭亡,国统区黑暗混乱的社会景象。 本片不以题材宏伟取胜,却只表现了上海一条里弄一撞房子中的几户人家。一个是以房东国民党军官侯义伯为代表的“乌鸦”世界,另一个是以小商贩肖老板、老校对孔有文、教书先生华洁之为代表的“麻雀”世界,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恰恰是旧上海、旧中国的一幅生动的缩影,这种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政治背景自然巧妙地联结在一起的手法,体现了创作者的高超的技巧。
导演郑君里第一次独立执导此片,无论从剧作结构、人物塑造、场面调度、镜头运用,都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尤其对人物的把握,以诙谐的喜剧笔调,刻化的小广播形象最为成功,赵丹把小市民的性格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极为生动而自然。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每个演员的表演艺术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影片公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它的强烈的战斗性与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至今,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难得的经典名片。
80年代该片在国外展映时,广受赞誉。许多影评专家写道:“这部解放前夕摄制的影片,雄辩地证明了4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足以毫不困难地与欧洲电影相抗衡。” 本片获得1949-1956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86年法国第一届科罗米埃国际消遣片电影节优秀推荐片奖。
昆仑影业公司摄影
编剧:陈白尘(执笔)沈浮
导演:郑君里
主演:赵丹 魏鹤龄 吴茵 上官云珠 孙道临
⑷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经典电影有哪几部
《雨中曲》 《魂断蓝桥》 《罗马假日》 《公主日记》
《人鬼情未了》<乱世佳人>
⑸ 跪求老电影谍战,反特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老电影谍战,反特老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间谍明月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hZmOsU4fDNJSvKPqKL8vQw
⑹ 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卖座的电影是
八千里路云和月。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这40年来,我国的电影诞生了不少的爆款,在大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激起了巨大的话题。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⑺ 四十年代都有哪些优秀的影视作品
《冲出亚马逊》或者是枪手这样的影片,都是那个年代非常优秀的。那个年代的影片大多数都是以战争为主题,所以有很多战争方面的影片都拍得非常的好。而且大多数都是根据历史事实拍的,非常真实,细节方面的描写很到位。
⑻ 40年代老电影有哪些
哈姆雷特,三毛流浪记,乱世佳人,北非谍影,蝴蝶梦北偶奇遇记
⑼ 《乱世佳人》是一部上个世纪40年代经典之作,是如何做到至今也无法超越的
我觉得时长四个小时的电影《乱世佳人》能够成为经典做到至今都无法超越的地步,有以下两个方面吧。
第一点,这部电影改编自著名的长篇小说《飘》,这部小说的故事本来就很吸引人,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南方农场主女儿斯嘉丽成长的一生,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感人的就是她和白瑞德的爱情故事了,本来心高气傲、自私自利但本性依然善良的斯嘉丽,喜欢着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艾希礼,但是当她没有得到这个男人以后,斯嘉丽选择和两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先后结婚,但是一直忽略着白瑞德对她无私的爱。在战争的情况下,只有白瑞德一直保护着她,但是他一直都没有面对自己的内心,也一直不清楚自己对白瑞德的感情,这也让她一次次伤害了白瑞德,以至于影片最后只剩让她一个人感悟着“明天是新的一天”。也许和小说有一定的出入,但是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都高度的还原了小说的内容,所以这部影片的剧本或者说是故事情节,都已经达到了无人可以超越的地步。
第二方面,这个电影的角色相对应的演员表现都很出色,无论是费雯丽饰演的斯嘉丽,还是克拉克.盖博饰演的白瑞德,以及许多著名演员饰演的其他角色,这些人的演技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上个世纪40年代,拍摄条件没有很好,技术也不是很精湛的情况下,他们真正用演技征服了观众,也让这个小说里的故事被更多人所知,让人感动。
这些只是一些个人想法,以上两个原因应该是主要原因,而这部经典至今也让人回味无穷。
⑽ 20 世纪40年代我国哪些电影是直接来自中国古典诗词的
电影是直接来自中国古典诗词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并编剧,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47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抗日战争巨变之时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简评:
《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编导是蔡楚生和郑君里。蔡楚生是郑君里的老师,师承中国第一代导演郑正秋。之后一直到谢晋,他们都一脉相承,在作品中延续了电影艺术的一套传统。
这个传统简单描述起来有几个特征,比如坚持“文以载道”,就是用电影来提供教育价值、负载社会道义;另外,影片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美”和“善”在作品中总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