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史上经典科幻电影有哪些
1.接触未来 超级强烈推荐 最有现实意义的科幻电影 ,科幻极品,无冕之王
2.阿凡达 强烈推荐 3d大作,绝对不能错过
3.黑客帝国系列 强烈推荐 构思奇特,深含哲学意,基诺�6�1里维斯主演,不容错过
4.侏罗纪公园系列 强烈推荐 构思精妙,场面真实宏大,不容错过
5.终结者系列 强烈推荐 穿越动作题材,场面震撼,阿诺主演,不容错过
『贰』 世界十大科幻电影排行榜、
以下排名不分顺序1、E.T
E.T之所以是科幻电影里永恒的经典,是因为在“硬”科幻的世界里,它独树一帜,在外星人这个题材上,给予了人们梦幻般的心理体验。童贞、友谊、神秘现象、超能力,完美的组织在一起。月色中自行车飞到树林上空的镜头,成为科幻迷心中不能磨灭的印象。但影片比较老了,所以现在有可能接受不了。
2、黑客帝国系列
《黑客帝国》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不能复制的产物。沃卓斯基兄弟在科幻电影上独树一帜的审美趣味和深刻见解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峰。准确的说,黑客帝国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科幻电影,它是逻辑,是形而上学。
3、回到未来系列
由斯皮尔伯格担任制作,罗伯特泽米斯基执导的《回到未来》三部曲让人看到科幻电影作为娱乐电影的高峰。这段惊险和离奇的故事,充满了严密和逻辑性和观赏的趣味性,尤其是对空间转换的严密程度叹为观止,这是连《12猴子军团》也无可拟的(虽然《12猴子》是一部经典之作)。尽管这部科幻在内涵上缺乏深度,但是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实在是太成功的作品。谈到科幻电影是无法绕过它的。
4、异形系列
除了星球大战,没有哪部科幻电影可以象异形一样在系列片上取得如此成功。异形是典型的好莱坞作品,是英雄主义和恐怖血腥的混合冲剂。也很难想象有什么外星生物能像异形一样深入人心,异形及其衍生的其他影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还有对于小制作电影信心。但到了后2不感觉有点烂尾。
5、星球大战系列
说科幻,星战系列简直可以是某些fans心目中不可企及的高峰。关于星战的评述,已经有过太多,我只想补充一句,这部构思宏大的系列作品其实在观念上太过陈旧了。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未来的科幻片,毋宁说这是一部另类的“馒头”式的历史片和et一样就是有点老了,特效不是太好。
6、黑衣人系类
这部是威尔年轻时的作品在我看来是科幻影片中的极品之一。他把地球就好像比喻成了一个国家,其他星球就是外国,来来回回就像在签证。虽然只出了两部,没动画片过瘾,但每一部的最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且将黑白配发挥到了极致,这一老一少很搞怪
7、独立日
又是典型的好莱坞作品。外星人入侵、人类顽强的抵抗,陷落和最终的独立,活脱脱的一部美国独立战争的翻版,连影片中独立日的时间都和美国的独立日一样:7月4日。
但是从观影的角度,这又实在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多条线索同时铺陈,全景式的推进方式,精良的特技制作,看到该片的人相信都无话可说。 而且威尔的演技也不错
8、I ,Robot A.I 机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
这三部毫不相干的电影被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觉得这三部影片是机器人系列的三部有相关性的作品。尽管他们的拍摄时间和制作都是相对独立,主题上也都有很大差异的作品,却分别象征着机器人世界的必然发展模式。I,Robot是人工智能的意识开始苏醒的阶段,它给出了一种方向,却没有给出结果。A.I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开始人工智能生命在对于自我命运的追逐和消解过程,影片在最后给出了一个比较虚幻的、或者说仍然是悲剧性的完美结局。直到机器管家,人工智能生命与自然人的生命的对立才得以真正解决。
三部作品拍摄手法和风格各异,但是在机器人题材上的深刻起却如出一辙。有这三部影片,机器人类型的科幻电影想成功却需要另辟新径了。 不过这3部里我最喜欢《机器管家》他很感人,是机器无限接近了人的感情色彩,不他就已经是人了!
9、金刚
这部新片被大部分影评家鉴定为最值得推荐的影片,并且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这不是一种偶然。作为一部翻拍了几次的电影,想成功实在是非常困难,但金刚做到了。这个庞大的怪兽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以1933年的金刚为蓝本的新版,除了在特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外,对于金刚这个怪兽的内心情感进行了完美的表现。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常常忘记了这是一部科幻片,而把它当作一部爱情片。如果你把这个大猩猩的形象换做一个野蛮的土著人,那就是一部非常容易理解的爱情悲剧。只是男主角变成了猩猩,这种爱情的悲剧性就更具深刻性和噱头。10《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 这两个系列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属于魔幻类的,但科幻包括了魔幻。指环王系列,用其恢宏的场面,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描述了一个史诗般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就像是罗琳的小说一样充满了梦幻般的场景和生物,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朋友对抗伏地魔的成长经历,尤其是第7部下尤为值得人们期待,可惜被延迟上映了!!!!!这两部绝对是史诗级别的
『叁』 科幻片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也许可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film)定义为包含着某种因素的电影:这些因素是基于科学(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而假想出来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发生的,或还没有发生的。科幻片与魔幻片、灵异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被幻想出来的因素必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支持,哪怕这个科学依据看起来很疯狂。比如《时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可以被称作一部科幻片,因为片中的主人公回到过去是借由一种在影片中被科学证实了的催眠术。而《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1993)就不是科幻片,因为影片并没有把男主角突然被迫反复过着同一天的理由告知观众;如果影片向我们解释:那是因为他的时间机器出了故障,那么这就能成为一部科幻片。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科幻片从诞生之初便与科幻小说缔结了不解之缘,如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改编自两部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威尔斯的《隐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尔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引发了系列电影拍摄,科幻文艺中常见的题材,如科学狂人、星际旅行、时空穿梭等在此时出现,形成最初的套路。好莱坞则延续了改编科幻小说的传统,如《侏罗纪公园》、《人猿星球》、《少数派报告》、《星际舰队》等,并将其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片种。
目前国内对科幻片的态度基本是从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角度,或者电影的奇观本性进行谈论。如邵牧君在评论中称“科幻电影的妙处即在于只要某种科学设想一露头,它就能虚构出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人和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活跃了人们的想象。”
也有部分观点认为科幻片与神话故事有关,或将“神话”作为一个描述性词汇,用以形容“科幻片”,但均认为科幻片与科学无关,只是恐怖片的变种。如美国电影理论家V.索布恰克及其著作《银幕上的外层空间——美国科幻电影》,称科幻电影与科学“根本没有关系”;周传基则发表评论,指“所谓的科幻片只不过是现代封神榜”,《星球大战》是“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亦即没有任何信息量的陈词滥调,骑士与公主”。
尽管如此,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当科学观念、艺术想象和电影手段三者结合时,科幻电影随之产生。” H.弗兰克给科幻片下的定义是:“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其主题基本有如下四种:宗教与反叛主题、凡尔纳式科学享乐主义主题、权力与秩序主题、罪恶与拯救主题。
从电影史的发展来看,尽管“科幻电影”一词出现于1926年左右,但是早在电影诞生之时,科幻片的雏形就已随之产生,如法国导演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1902年)、《太空旅行记》(1904年)和《海底两万里》(1907年)。纵观科幻片的发展,除了早期的法国电影之外,美国科幻电影自诞生后,就以迅猛的势头成为主力,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经验和文学积累,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
20世纪50年代是科幻片的第一个高潮。为其繁荣提供动力的,是科技尤其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及二战结束之后冷战思维的影响和人类对前途的恐惧感,如罗伯特.怀斯的《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
随着越战结束,各种运动蓬勃兴起,以及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70年代迎来了科幻片的第二个高潮。以法国的《阿尔发城》、前苏联的《索那里斯》以及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1968年)为先导,直至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年)形成气候,科幻片也从B级制作逐渐升为A级大制作。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科幻片在掀起第三次高潮的同时也被末世情结所占据。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1984年)拉开黑色序幕,经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年)、凯文.雷诺兹的《未来水世界》(1995年)、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等影片的缀联,直到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1999~2003年),均呈现出注重视听、表象的特点,末日景象纷纭而至。
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上迎合各种口味的观众,类型的拼贴和融合已经成为科幻片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影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毫无质疑地具备科幻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幻想提供了保证,也能成为新的科学幻想的源泉。科幻电影的有趣现象是,它在想象空间中,最先进的科技所表现的,常常与古老的神话有关,甚至直接选取神话为己所用,如《黑客帝国》、《少数派报告》、《X战警》等。恰如皮洛所言:“一个发展电影和神话的比喻手段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我们可以把好莱坞科幻片的历史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一、19世纪末到192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成长期。
19世纪末,带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几乎和娱乐电影同时在法国诞生,比如1895年的《机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纪的外科医生》等。但这些影片也许更像是在使用电影技术变魔术。直到1902年法国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才标志着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1910年代,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英国,似乎在拍摄关于外星人和未来战争的题材的科幻片上一马当先。不过随着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美国在科幻电影制作上奋起直追,生产了《科学怪人》(Frankenstein,1910)、《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13)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于1916年生产的一部长达105分钟的《海底两万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开创了水下摄影的先河。到了1920年代,美国科幻片开始和欧洲分道扬镳。和德国《大都会》(Metropolis,1927)等欧洲科幻片相比,好莱坞科幻片更注重传奇的情节、快捷的节奏、惊险的动作和高超的特技。这一时期好莱坞科幻片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和《神秘岛》(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二、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成熟期。
从1930年代开始,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偏爱带有恐怖、悲观和浪漫色彩的疯狂科学家主题,并且开始连篇累牍地拍摄科幻电影系列片。比如,这一时期出品了《科学怪人》(1931)、《科学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学怪人的儿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类似的还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飞侠哥顿》系列(Flash Gordon)。而《隐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刚》(King Kong,1933)都是当时产生的名作,它们延续并发展了好莱坞电影在特技运用和情节安排上的长处,并已经产生了独特的程式。到了1940年代,由于二战的影响,好莱坞科幻片处于一个止步不前但却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十年中生产的科幻片几乎都是从前题材的“后续系列”,比如《隐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隐身人归来》(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隐身人复仇记》(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不过,这也同时巩固了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模式。在1943年上映的《蝙蝠侠》(The Batman)中,日本科学家成为了邪恶的敌人,将好莱坞科幻片和战争宣传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三、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繁荣期。
1950年代,也许是冷战笼罩在人们心理上的恐惧阴影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好莱坞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们常以外星人、怪兽或核战争为主题,也更加依赖特技的运用。比如《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X放射线》(Them!,1953)、《两万英寻下的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1953)、《外星人大战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盗尸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惑星历险》(Forbidden Planet,1956)、《苍蝇》(The Fly,1958)和讲述核战争的《海滨》(On the Beach,1959)等。冷战对好莱坞科幻片的影响持续到了1960年代,比如1968年的《太空登月记》(Countdown)就以美苏军备竞赛为想象的源泉。但正是在1960年代,产生了科幻片历史上的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这部美英合拍的影片无论在故事情节、思想内涵还是特技效果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四、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间保持平衡的时代。
特技的使用对好莱坞科幻片而言从来都是举足轻重的,而随着视觉效果技术的发展,特技和故事之间的张力逐渐开始加大。究竟应该怎样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很多导演做出了他们的尝试。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THX1138》(THX1138,1971)和《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傻瓜大闹科学城》(Sleeper,1973)、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Alien,1979)无疑是70年代几个成功的范例。到了8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好莱坞科幻片的特技效果制作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而同时这些科幻电影又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值得品味的故事。比如乔治·卢卡斯在80年和83年相继推出气势宏大的《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星球大战:绝地归来》(Star Wars: Return of the Jedi),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温情脉脉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终结者》(The Terminator,1984)以及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 Zemeckis)的《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等。 五、1990年至今:好莱坞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大量倚赖电脑合成影像(CGI),并将其发挥至极,但在同时却忽视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后的好莱坞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陈,在视觉效果则上富有极大的冲击力,画面也更加精美逼真。《独立日》,《侏罗纪公园》系列,《星战前传》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将观众培养得对那些花费高昂的特技大场面甚至开始司空见惯起来。当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在银幕上趋向于饱和的时候,好莱坞科幻片也同时开始迷失了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好莱坞科幻片开始探索新的主题,比如克隆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曾经有人说过,科幻电影是关于“变化的电影”,从上世纪30年代诞生科幻电影开始,近20年的时间里,影坛都在表现对于二战的恐惧以及对新生科技的兴奋好奇;到了60年代,科幻电影成为对冷战揭示、批判最深刻的电影类型;80年年代,《E.T.:外星人》这样的科幻片回应了整个时代回归家庭与人性的主题;90年代,好莱坞乐观积极的心态影响着科幻电影的走势;到了21世纪,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出现,日本强地震的威力、核辐射的危机时刻牵动人们的心脏,法美英三国炮轰利比亚的战火让无数平民居无定所…战胜生命无常的无力感成为人类的生存本能giootlg_w,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开始着力表现不可预测的灾难,《洛杉矶之战》就是满足了人类对忧患的心理需求:资源紧缺、暴力战争、人性光辉、未知外星生物,这些都在在激化人类的危机意识,类似于《洛杉矶之战》这类的软科幻硬写实的灾难战争电影成为科幻片未来发展的大势。换句话说,科幻电影始终是和时代特点紧紧结合在一起,非常及时,同时又非常精炼地表现了时代的主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洛杉矶之战》才把如此众多的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去一探究竟。
『肆』 美国科幻电影发展历史
一、19世纪末到192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成长期。
19世纪末,带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几乎和娱乐电影同时在法国诞生,比如1895年的《机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纪的外科医生》等。但这些影片也许更像是在使用电影技术变魔术。直到1902年法国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才标志着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1910年代,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英国,似乎在拍摄关于外星人和未来战争的题材的科幻片上一马当先。不过随着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美国在科幻电影制作上奋起直追,生产了《科学怪人》(Frankenstein,1910)、《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13)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于1916年生产的一部长达105分钟的《海底两万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开创了水下摄影的先河。到了1920年代,美国科幻片开始和欧洲分道扬镳。和德国《大都会》(Metropolis,1927)等欧洲科幻片相比,好莱坞科幻片更注重传奇的情节、快捷的节奏、惊险的动作和高超的特技。这一时期好莱坞科幻片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和《神秘岛》(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二、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成熟期。
从1930年代开始,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偏爱带有恐怖、悲观和浪漫色彩的疯狂科学家主题,并且开始连篇累牍地拍摄科幻电影系列片。比如,这一时期出品了《科学怪人》(1931)、《科学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学怪人的儿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类似的还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飞侠哥顿》系列(Flash Gordon)。而《隐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刚》(King Kong,1933)都是当时产生的名作,它们延续并发展了好莱坞电影在特技运用和情节安排上的长处,并已经产生了独特的程式。到了1940年代,由于二战的影响,好莱坞科幻片处于一个止步不前但却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十年中生产的科幻片几乎都是从前题材的“后续系列”,比如《隐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隐身人归来》(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隐身人复仇记》(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不过,这也同时巩固了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模式。在1943年上映的《蝙蝠侠》(The Batman)中,日本科学家成为了邪恶的敌人,将好莱坞科幻片和战争宣传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三、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繁荣期。
1950年代,也许是冷战笼罩在人们心理上的恐惧阴影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好莱坞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们常以外星人、怪兽或核战争为主题,也更加依赖特技的运用。比如《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X放射线》(Them!,1953)、《两万英寻下的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1953)、《外星人大战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盗尸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惑星历险》(Forbidden Planet,1956)、《苍蝇》(The Fly,1958)和讲述核战争的《海滨》(On the Beach,1959)等。冷战对好莱坞科幻片的影响持续到了1960年代,比如1968年的《太空登月记》(Countdown)就以美苏军备竞赛为想象的源泉。但正是在1960年代,产生了科幻片历史上的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这部美英合拍的影片无论在故事情节、思想内涵还是特技效果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四、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间保持平衡的时代。
特技的使用对好莱坞科幻片而言从来都是举足轻重的,而随着视觉效果技术的发展,特技和故事之间的张力逐渐开始加大。究竟应该怎样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很多导演做出了他们的尝试。乔治·鲁卡斯(George Lucas)的《THX1138》(THX1138,1971)和《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傻瓜大闹科学城》(Sleeper,1973)、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Alien,1979)无疑是70年代几个成功的范例。到了8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好莱坞科幻片的特技效果制作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而同时这些科幻电影又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值得品味的故事。比如乔治·鲁卡斯在80年和83年相继推出气势宏大的《星战之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星战之杰迪归来》(Star Wars: Return of the Jedy),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温情脉脉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终结者》(The Terminator,1984)以及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 Zemeckis)的《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等。
五、1990年至今:好莱坞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大量倚赖电脑合成影像(CGI),并将其发挥至极,但在同时却忽视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后的好莱坞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陈,在视觉效果则上富有极大的冲击力,画面也更加精美逼真。《独立日》,《侏罗纪公园》系列,《星战前传》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将观众培养得对那些花费高昂的特技大场面甚至开始司空见惯起来。当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在银幕上趋向于饱和的时候,好莱坞科幻片也同时开始迷失了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好莱坞科幻片开始探索新的主题,比如克隆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伍』 最早的科幻电影是什么
根据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科幻大片《三体》宣布电影定档2016年7月。这一消息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看惯了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中国的科幻大片能否满足我们的胃口呢?无论如何,科幻电影都是引爆沉寂的本土影坛的关键力量。那么,科幻电影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魔力,关于它,有哪些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呢?
科幻电影的诞生时间比你想象的早很多
从法国里昂市中心的白莱果广场出发,向东南方向走上大约4千米,便是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的故居。1895年,这对兄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拍摄了他们的第一卷电影胶片《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电影能够在法国诞生并不是偶然的。19世纪末的法国,诞生了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技术成果,比如以蒸汽动力驱动的“蝙蝠飞机”、模块化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以及电影这种有效记录人与物活动的手段。在最早的一批电影胶片中,我们已经找到些许带有科幻色彩的元素。
科技成果为科幻电影创造奇迹
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科幻片导演往往会尝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整合到影片当中,或者以此为基石研究影片所需的特技,如此这般,科幻片的技术含量一日千里,并时常成为整个电影产业的“开路先锋”。在《2001:太空奥德赛》里,反派角色超级电脑HAL9000奏出的关机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首由电脑演奏的歌曲。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创立了工业光魔公司,奠定了电脑动画在影视制作中的位置。《终结者》里的绿幕特效,《阿凡达》里的动作捕捉技术等,将这些重要的电影特技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了给计划于2017年年底上映的《阿凡达2》搜集素材,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甚至打造了深海潜水器,进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为这部影片增添了更多科学色彩。
但电影特技的进步,也为科幻片带来了另一种隐忧:炫目的特效,有时也会暂时掩盖影片本身的空洞,《侏罗纪公园3》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科幻片来说,在视觉效果之外,影片的“灵魂”仍是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元素。
看科幻名作与电影如何相互“接驳”
科幻电影的成功,与优秀的科幻作品是相辅相成的。100多年来,被搬上银幕的经典科幻作品数不胜数,而电影的卖座,又反推原著小说的流行。
将文字转化成不失作品原意的图像,也是电影人面临的挑战。从早期科幻电影人改编《弗兰肯斯坦》的尝试,到《三体》的电影化,这些挑战一直存在。毕竟,玛丽·雪莱并没有描述那个利用人类尸块制造的怪物的每一处细节,而刘慈欣更没有精确塑造“三体人”的形象。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然而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形象,难免会削弱作者苦心营造的神秘感,如何最多地保留“原汁原味”,显然需要更多的思量。科幻作品如何搬上银幕,着实是让电影人“烧脑”的问题,但正是不断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才使他们灵感迸发,倒推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优秀科幻作品的涌现。
(作者:苗若玖)
『陆』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月球之旅》。
该片片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灵感来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
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一位文学天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科幻写作,他所著的经典之作《月球之旅》,以及《不可思议的旅程》被法国电影大师级的制作人乔治·梅里斯搬上了银幕,虽然这部1902年版的《月球之旅》只有21分钟的影片长度。
但在科幻电影史上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影片融合了两位科幻大师的作品,除了《月球之旅》,还有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类》。
(6)历史科幻电影扩展阅读
《月球之旅》剧情简介:天文学院院长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天马行空的月球旅行计划。他和另五名大胆的天文学家监制出了炮弹舱和大炮,并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炮弹舱顺利登月。
兴奋过后六名天文学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浑然不知许多星星悄然观察着他们熟睡的样貌。最后一场寒冷的降雪唤醒了他们。众人躲藏到地洞中却不慎用雨伞惊扰了月球人,于是一场慌乱的冒险开始了。
『柒』 十大科幻电影
世界十大科幻电影有《E.T.外星人》、《人工智能》、《第九区》、《黑客帝国》、《复仇者联盟》、《V字仇杀队》、《楚门的世界》、《源代码》、《阿凡达》、《盗梦空间》。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美国)
影片描述一位十岁男孩与一个外星造访者,划破时空隔阂,建立了纯真的友谊,是一部是罕见的富有人情味的科学幻想片。
有没有想过,如果突然有一天,一个外星来客出现在地球上,出现在你生活的小镇里,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战争爆发,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可是,你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 那一夜,艾里奥特骑着他的小脚踏车,载着E.T.从树梢飞过。天空蓝得近乎奇异,背景里有硕大浑圆金黄明媚的月亮,还有繁星满天,风声潇潇。
『捌』 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科幻电影排名
1《阿凡达》2《星球大战》3《星际迷航》4《侏罗纪公园》5《未来战士》
『玖』 有什么科幻,历史电影好看
科幻《守望者》《黑骑士》《两个世界》《少数派报告》《世界大战》《第五元素》《钢铁侠》《神奇四侠》《X战警》《绿巨人》《蜘蛛侠》《天降奇兵》《夜魔侠》《地狱男爵》《猫女》《魔界契约》《护宝娇娃》《龙骑士》《潘恩的迷宫》《加勒比海盗》《机械公敌》《星河战队》《黑客帝国》《终结者》《变形金刚》《恶灵骑士》《风暴突击队》《乱战》《佣兵传奇》《蝎子王》《绝世天劫》《火星人玩转地球》《变相怪杰》《魔法奇缘》
战争《辛德勒的名单》《哈特之战》《珍珠港》《野战排》《光荣战役》《战争与和平》《雷霆救兵》《风语者》《勇敢的心》《角斗士》《最后的兵团》《特洛伊》《最后的武士》《斯巴达三百勇士》《佣兵传奇》《亚瑟王》《麦克白》《王者之心》《征服者》《罗马军团》《圣女贞德》《史前一万年》《玉战士》《蒙古王》《苍狼》《太阳泪》《现代启示录》《生于七月四日》《壮志凌云》《澳大利亚》《间谍游戏》《桂河大桥》《魂归伤膝谷》《西线无战事》《巴顿将军》《绝密飞行》《空战英豪》《反恐战场》《兵临城下》《中途岛》《全金属外壳》《前进巴格达》《锅盖头》《沙漠突击队》《孟菲斯美女号》《虎虎虎》《U-571》《父辈的旗帜》《来自硫黄岛的信》
『拾』 科幻电影的历史
科幻电影是从好莱坞开始的,网络里面有,可以看看。
http://ke..com/view/250980.htm#3